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题最常见的实词

2023-07-13 09:39:05
kikcik

1.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常用的120个实词及18个虚词的用法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资料:120个文言实词汇总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 ***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

2. 高中语文120个古文实词

高中120个文言实词汇总(百度限字数,先发这些)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 ***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

3. 几个高中文言文实词翻译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4. 高中语文120个古文实词

高中120个文言实词汇总(百度限字数,先发这些)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 ***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

5. 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解释

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

“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

“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复习时,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具体内容见:(1)《语文高考导练》P119页;(2)《高考语文基础教程》P123页;(3)《名师手把手》“备考资料博览”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方法指导】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

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

“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

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

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

古文里“寻常”是什么意思?(《吾腰钱千》里的)

一般,普通的意思吧
2023-07-13 08:33:431

在古文中,等闲是什么意思?

浪费时间的意思
2023-07-13 08:33:512

很正常在古文里怎么说

来lol哦咯咯
2023-07-13 08:34:004

寻在古汉语中的意思

①<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②<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壑,亦崎岖而经丘。”③<动>探求。《与陈伯之书》:“~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④<动>顺着。《桃花源记》:“~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副>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病终。”
2023-07-13 08:34:244

时常文言文

1. 常的文言文解释 直接把例子带出来问嘛。费好多事T T 而且这一问我也很为难.由于这是魏征小朋友亡故了,所以常有可能是曾经的意思。但一般翻译都说是经常的意思.再想想表示一直也可以。..矛盾了。..我建议你要是学生就找个语文老师来问问..如果跟我一样老..那反正也不考试了。.你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己看哪个顺眼就哪个吧.. 在古文中有很多意思 常 cháng (1) ㄔㄤˊ (2)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3)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4)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5) 姓。 (6) 郑码:KOJL,U:5E38,GBK:B3A3 (7) 笔画数:11,部首:巾,笔顺编号:24345251252 常 cháng 〔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常 cháng 〔量〕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 cháng 〔形〕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常 cháng 〔副〕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2. 在初中经常会考的文言文,文言文寓言 急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16篇) 一、《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岳阳楼记》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四、《桃花源记》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五、《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 3. 求初中经常做到的古文 看看下边的怎么样?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 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 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③繁:毓。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 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 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 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 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 和尚用来作佛事。②术士:有法术的人。 ③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文言知识】 说“彼”。“彼”有两个含义:一、指“那”、“那个”。 上文“击彼此应”,意为敲击那个,这个。
2023-07-13 08:34:341

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名)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寻2、(动)寻找 例~向所志《桃花源记》 3、(动)探求,追溯 例一一皆可~其源《苏轼诗》4、(动)访问 例虽远亦相~《皇甫冉诗》5、(动)重新加温 例若可~也,亦可寒也《左传》6、(动)连续不断而来 例殿下降情白屋,存问相~《宋书》7、(动)攀援、依附 例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陆机词》8、(动)使用 例青青不伐,将~斧柯《说苑》9、(副)不久、随即 例媒人去数日,~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
2023-07-13 08:34:411

内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译文: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2、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译文: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3、动: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译文:推究您背梁投魏的时候,没有其他原因。4、动: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译文:寻找之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不能再找到原来的路。5、副: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扩展资料常用词组寻常,释义①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②比喻长或多。③平常;普通。④经常;平时。寻根究底,究:仔细推求,追查。底:底细,根源或内情。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觅,释义:寻求;寻找,探索。寻思,释义:琢磨,心里琢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寻
2023-07-13 08:34:502

文言文实词及课本例句

1. 语文古文实词初中课本和高一课本里的实词解释及例句1,胜2, 予观巴陵胜状(优美的)刑人如恐不胜(尽)沛公不胜杯杓(能承担)则胜负指数(命运)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范增数目项王(屡次多次)立有间(一会儿)彼节者有间(缝隙)道芷阳间行(悄悄地)视五人之死(比较)还有看、郯子之徒(一类人)徒见欺(白白地)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鄙贱之人(庸俗)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孔子鄙其小气(轻视)顾野有麦场(看)三顾臣(探问拜访)大行不顾细谨(考虑)颁白者不负戴(背东西)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秦贪负其强(凭借)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辜负)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信而见疑(被动)。 2.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翻译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自称的谦词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ao 1朝服衣冠(zha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 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策略) 8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9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 1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 3. 120个文言实词都哪些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固 顾 坐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戎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贻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4.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纳,至少有130个,好的再追加 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类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衣食所安。 (养)2、卑非天质之卑( 低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3、备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具备)犹得备晨炊( 准备)4、被被于来世( 影响)皆被绮绣( 通“披”,穿)5、鄙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6、毕毕力平险( 尽)群响毕绝( 全部)7、薄薄暮冥冥( 迫近,接近)不宜妄自菲薄( 轻视)狐裘不暧锦衾薄( 厚度小)8、策执策而临之( 马鞭)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策勋十二传( 记录)束手无策( 计谋)9、长chá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北市买长鞭( 与“短”相对)但愿人长久( 长久,健康)死者长已矣( 长远)Zhàng木兰无长兄( 排行最大)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头领)10、称称其气之小大( 相当,配合)chèn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配合)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11、诚帝感其诚(诚心)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12、惩惩山北之塞也(苦于)惩善扬恶(惩罚)13、驰愿驰千里足(骑)公将驰之(驱车追赶)14、出皆出酒食(拿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计将安出(产生)15、辞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未尝稍降辞色(语言)16、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17、箪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18、当当之无愧(承当、承受)当奖率三军(应当)今当远离(将要)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正在)19、道会在大雨,道不通(道路)伐无道,诸暴秦(道义)策之不以其道(方法)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20、得二者不可得兼(能够)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21、等等死,死国可乎(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22、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23、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人皆吊之(慰问)24、度孤不度德量力(duó估计,推测)关山度若飞(过,越过)25、端左手执卷端(画幅的右端)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26、恶恶能无纪(怎么)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27、发有时朝发白帝(出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fà头发)28、凡则凡是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凡是)凡三往(总共)29、方方七百里(见方)有朋自远方来(地方)长方形(方正)30、分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必以分人(分配,分给)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忠陛下之职分也(职分,本分)31、奉为妻妾之奉(通“俸”,侍俸)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奉)32、否尚能饭否(fòu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陟罚臧否(恶、坏pǐ)33、夫予观夫巴陵胜状(fú,发语词,那)夫环而攻之(fú,发语词,那)夫鼾声起(丈夫)罗敷自有夫(丈夫)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34、扶便扶向路(沿着,顺着)出郭相扶将(挽扶)35、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阻碍)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bì辅佐)以手拂之(轻轻擦过)36、福神弗福也(赐福,保佑)此何遽不为福乎(好事、有福之事)37、富与仓禀府库池苑囿之富且大(富丽)家富良马(富有,充足,有许多)38、更即更刮目相待(重新)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更相庆(互相)更上一层楼(再、又)举杯消愁愁更愁(更加)39、苟苟富贵(如果)故不为苟得(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40、固固以怪之矣(本来)当汝心之固(顽固,固执)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定,必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君子固穷(安守,固守)41、故温故而知新(旧有的,原来的)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有的,原来的)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余虽愚(所以,因此)42、顾顾野有麦场(回头看)无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4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44、冠以才略冠天下(居第一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帽子)既加冠(男子成人礼)45、光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仿佛若有光(光线)46、归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47、过过秦汉之故都(经过)及鲁肃过寻阳(到)人恒过(犯过失)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48、好秦氏有好女(美)好鸟相鸣(美)好收吾骨瘴江边(以便,能够)好为梁父呤(喜欢)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49、号阴风怒号(háo大叫,呼啸)故自号曰醉翁也(hào别号)号为张楚(国号)号令召三老(号令)50、还飞鸟相与还(回家)扁鹊望桓公而还走(同“旋”,xuán回转,掉转)51、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无冻馁之患(忧患)为乡人所患(当作祝害,认。 5. 谁有高中120个文言实词的解释和例句 120个文言实词(一)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 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动词)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副词)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副词)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动词) 12-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动词)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数词) 13-诚 1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名词)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副词)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连词) 4诚心诚意(真诚,形容词)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带着)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介词)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 6.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2023-07-13 08:35:091

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译文: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2、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译文: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3、动: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译文:推究您背梁投魏的时候,没有其他原因。4、动: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译文:寻找之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不能再找到原来的路。5、副: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扩展资料。常用词组:寻常,释义①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②比喻长或多。③平常;普通。④经常;平时。寻根究底,究:仔细推求,追查。底:底细,根源或内情。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觅,释义:寻求;寻找,探索。寻思,释义:琢磨,心里琢磨。
2023-07-13 08:35:161

文言文里寻怎么用

1. 古文中寻字的用法 寻,绎理也。——《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无寻尺之禄。——《国语·晋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三国演义》 深逾寻丈。——[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2. 寻在古文中的解释有哪些 寻,中国汉字之一,笔顺编号:511124,笔画数:6,部首:寸。 古文 1.用 寻,用也。——《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2.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3.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xún<;副> 5.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6.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梁书· 韦放传》 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唐·吴兢《贞观政要》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寻xún<;介> 7.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xín 8.寻开心 寻死 寻思 3. 寻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译文: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2、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译文: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3、动:探求。 《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译文:推究您背梁投魏的时候,没有其他原因。 4、动: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寻找之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不能再找到原来的路。 5、副:随即;不久。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寻常,释义①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 ②比喻长或多。 ③平常;普通。 ④经常;平时。 寻根究底,究:仔细推求,追查。 底:底细,根源或内情。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寻觅,释义:寻求;寻找,探索。 寻思,释义:琢磨,心里琢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寻。 4. 及,寻和全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 【及】 【jí】〈动〉(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本义:追赶上,抓住)(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及,逮也。——《说文》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 ——《史记`项羽本纪》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4) 至,达到 [attain;reach]及,至也。 ——《广雅》及期。——《仪礼聘礼》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6) 待,等到 [wait]及日中则如盘盂。 ——《列子汤问》及日中如探汤。及鲁肃过 寻阳。 ——《资治通鉴汉纪》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既上。 (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 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7) 如:及夫(等到)(8) 遭受 [suffer from]铁铦短者及乎敌。 (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10) 比得上,能与…相比 [pare with]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韩愈《师说》(11) 又如:我不及他(12) 连累;关联 [implicat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 ——《汉书李广苏建传》(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4) 通“给”。供应 [provide]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 ——《管子囯蓄》◎ 【及】 【jí】〈介〉(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 蚤:通“早”)◎ 【及】 【jí】(1) 和,与 [and]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音乐及诗歌。 ——蔡元培《图画》(2) 又如:孔子及门徒◎ 【及】 【jí】〈副〉(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2) [also]——表示频率,相当于“又”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 ——《水浒全传》◎ 【寻】【xún】〈动〉(1)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寻向所志。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2)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3)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4)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5) 用 [use]寻,用也。 ——《小尔雅》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6)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7) 继续 [continue]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 瞻。——《三国演义》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8)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9)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10) 追逐 [pursue]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 张衡《西京赋》(11)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12)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全】 【quán】〈形〉(1) 完全[whole;entire]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 注:“犹具也。”天地无全功。 ——《列子·天瑞》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以全争于天下。 ——《孙子·谋攻》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
2023-07-13 08:35:341

在文言文中意思是不同寻常的事情的词

追逐 以前
2023-07-13 08:35:431

文常文言文

1. 初中语文全部文常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重点: 语文常识包括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文体知识重点掌握的是: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说明对象、特征、方法;议论的论点、论据、论证。文学常识重点掌握的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知识;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 文化常识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经常应用的文化常识。重点掌握的作家: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茅盾、老舍、朱自清、冰心、赵树理、周立波、吴伯箫、臧克家、鲁彦、魏巍、杨朔、王愿坚等。 中国古代作家:孔子、孟子、左丘明、韩非、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范仲淹、苏轼、施耐庵、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外国作家:安徒生、都德、契诃夫、莫泊桑、高尔基、马克·吐温、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重点了解的作品有:《诗经》、《论语》、《左传》、《战国策》、《孟子》、《列子》、《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著作。文体知识应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②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 ③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④应用文的格式、种类等。附1-6册重要的作品、作者:冰 心 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 《小橘灯》(小说)巴 金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繁星》(散文)郭沫若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诗集《女神》、话剧《屈原》 《石榴》 (散文) 《天上的街市》(诗歌:选自诗集《星空》) 《在萧红墓前排五分钟讲演》(讲演)鲁 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小说 选自《鲁迅全集》)《一件小事》(小说 选自《呐喊》)《故乡》、《孔乙已》(小说《呐喊》)《论雷峰塔的倒掉》(杂文) 《坟》《“友邦惊诧”论》(杂文)《二心集》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命的意义》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自清 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 《春》(散文)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老 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济南的冬天》(散文) 《在烈日和暴雨下》(《骆驼祥子》) 《龙须沟》(戏剧)安徒生 丹麦作家 他的童话有160余篇《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童话)列御寇 战国 《列子》 《两小儿辩日》 《愚公移山》蒲松龄 字留仙 别名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人 文学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狼》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他与王维并称王、孟。 《过故人庄》白居易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观刈麦》《钱塘湖春行》《卖炭翁》(叙事诗)(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春行》陆 游 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晏 殊 北宋初期词人,字同叔 《浣溪沙》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词牌马致远 号东篱 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 曲牌名魏 巍 当代作家 长篇小说 《东方》 散文 《我的老师》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都 德 法国小说家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林嗣环 清代人 《口技》选自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周立波 当代作者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分马》节选自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高尔基 苏联作家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 散文诗 《海燕》杨 朔 作家主要作品散文集《海市》、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荔枝蜜》(散文 选自《杨朔散文选》)孔 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陶渊明 东晋诗人 名潜 字元亮 《陶渊明集》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传记)杜 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史” 《春望》、《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 《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少陵集详注》文天祥 南宋大臣、文学家。《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如梦令》选自《漱玉词》 如梦令 词牌名契诃夫 俄国作家 《变色龙》(小说)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伏契克 捷克斯洛伐克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 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沈 括 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之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叶圣陶 《苏州园林》(说明文) 《多收了三五斗》(小说《叶圣陶选集》)柯 岩 女作家诗人 《周总理,你在哪里》贺敬之 诗人《回延安》(选自《放歌集》) 《白毛女》延安鲁迅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南屯阝 原名邓拓 《从三到万》、《事事关心》(选自〈燕山夜话〉)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全唐文》) 《秋词》。 2. 常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伦常 一、常的组词: 超常、无常、通常、常数、常务 家常、常温、失常、常人、常住 二、常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常,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 白话版《说文解字》:常,下身穿的衣裙。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裳,这是“常”的异体字,字形采用“衣”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异常[yì cháng] 不同于寻常。 2、超常[chāo cháng]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3、逾常[yú cháng] 超过寻常。 4、常任[cháng rèn] 属性词。长期担任的。 5、常套[cháng tào] 常用的陈陈相因的办法或格式。 3. 初中语文文常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4. 初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表 6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 ---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 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 5. 文言文文学常识 测试要求: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理解课外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3、文言翻译4、常见实词5、常见虚词6、默写课文或片断.7、正确朗读或断句.文言文翻译(一) 翻译文言文的原则.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一般做到“信”、“达”即可.(二)文言文翻译的关键是译准重点字词.(三)文言文翻译五字法: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时间名词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2、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3、删 古文中有的虚词现在已不用,不译也不影响表达,可删.例发语词“夫”,相当于顿号的“之”等.4、换 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例:“岁赋其二”中“岁”换成“年”.5、调 古汉语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须调整词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6. 常的文言文解释 直接把例子带出来问嘛。费好多事T T 而且这一问我也很为难.由于这是魏征小朋友亡故了,所以常有可能是曾经的意思。但一般翻译都说是经常的意思.再想想表示一直也可以。..矛盾了。..我建议你要是学生就找个语文老师来问问..如果跟我一样老..那反正也不考试了。.你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己看哪个顺眼就哪个吧.. 在古文中有很多意思 常 cháng (1) ㄔㄤˊ (2)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3)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4)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5) 姓。 (6) 郑码:KOJL,U:5E38,GBK:B3A3 (7) 笔画数:11,部首:巾,笔顺编号:24345251252 常 cháng 〔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常 cháng 〔量〕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 cháng 〔形〕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常 cháng 〔副〕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2023-07-13 08:35:531

文言文的可以

1. 文言文中可以的意思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 诗· 陈风·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 孟子 ·梁惠王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宋 苏轼 《御试重巽申命论》 :“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 清 徐兰 《雨阻黑河》 诗:“花里见鱼不见水,一网可以盈一船。” 夏衍 《长途》 八:“我们以为今天总可以到达 桂林 了。” 2. 表示有某种用途。 《 诗· 小雅·鹤鸣》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孔颖达 疏:“它山远国之石,取而得之,可以为错物之用。” 唐 张鷟 《 游仙窟 》 :“莫言钗意小,可以挂渠冠。” 《前汉书平话》 卷下:“今有 周勃 兵机深厚,可以为帅退之。”如:棉花可以织布,棉籽还可以榨油。 3. 表示许可。 唐 韩愈 《卢君墓志铭》 :“ 河南 尹与人有仇,诬仇与贼通,收掠取服,法曹曰:‘我官司也,我在不可以为是。"”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九宫十三调,南曲之门户也。小出可以不拘,其成套大曲则分门别户,各有依归。” 4. 犹言不坏;还好。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 四:“这封信清楚明白,末了两节又有活泼趣味,也就可以了。” 丁玲 《母亲》 一:“现在家里规矩究竟松多了,就是 于五妹 也算可以。” 5. 犹很,厉害。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 :“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朱自清 《回来杂记》 :“这真闲得可以。” 2. 文言文中表示“可以”“能”的词 文言文,主要是通过能愿动词来表示“可以”和“能”。 在文言文中的能愿动词有:“愿”、“欲”、“敢”、“肯”;“获”、“能”、“得”;“可”、“足”等,它们通常表示四种意义,即:1、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2、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3、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4、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以下例句,就是能愿动词表示“可以”和“能”的例子,仅供参考!! ○原文:《左传·定公元年》:季孙愿与子从政。 译文:季孙愿和您一起参与政事。 解析:本例主语“季孙”是施事主语,表主观愿望。 能愿动词“愿”,所带谓词性词宾语,而能愿动词“愿”可以解读为:可以、能。 ○原文:《荀子·大略》: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译文:齐国人想攻鲁国,但畏惧卞庄子,所以不敢经过卞地。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齐人”是施事主语,能愿动词“敢”所带谓词性宾语“过卞”,而能愿动词“敢”可解读为:可以、能。 ○原文:《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译文:假如我能够善终,上天可依礼而懊悔并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宁可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寡人”是郑庄公的自称,能愿动词“得”所带谓词性宾语“没于地”,而能愿动词“得”可解读为:能、可以。 ○原文:《左传·昭公三年》:大叔曰:“吉贱,不获来,畏大国,尊夫人也。” 译文:大叔说:“吉的地位低下,不能前来,这是害怕大国、尊敬夫人”。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吉”是大叔的自称,他之所以不能来,是身份决定的,在这里“吉”也不是施事。 能愿动词“获”所带谓词性宾语“来”。而能愿动词“获”可解读为:能;“不获来”表示“不能来”。 ○原文:《榖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 译文:周王畿内的诸侯,没有天子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国拜会诸侯。 解析:本例中的主语“诸侯”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所带谓词性宾语“出会诸侯”。而能愿动词“得”可解读为:可以、能。 3.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2023-07-13 08:36:021

古在文言文读音

1. “古”在古文中的意思 古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东汉·许慎《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恋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黄发在廷,余敢忘古人求旧之义--明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古巴的简称。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流出的声响)。 折叠〈形〉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2. “中国”在古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LZ,古代文言文里“中国”应该是“中原”吧。 那么,中原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 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后来中原所指范围逐步扩大,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 希望帮到你咯~ 3. 答文言文题目时读音用今还是古 如果不是通假字,古今无歧义的,一般可用今读;成语典故等人所熟知的词语用旧读;今读造成歧义的用旧读;严重影响押韵的诗词韵脚字用旧读。 具体说:1、通假字按借用字读,不能读本字音。例如“被坚执锐”的“被”借用为“披”,只能读“披”。 再如,大、太通,有时读大,有时读太。2、文言文词类活用很普遍,一般的名词、形容词常常用为动词,词义变化之后,大多会发生读音变化,必须注意。 例如:恶恶(憎恨恶劣现象);食食(给人吃东西);强国(使国强);好好色(喜欢美色);等等。它们的前一个字都有了动词意义,现在是按多音字处理。 在自己吃不准时,可依据它的性质决定。3、现代汉语继承古汉语而来的词汇,坚持旧读。 如“一曝十寒”;“阿房宫(ē páng gōng“;“绿营”等等。4、古诗词必定是押韵的,当某个韵脚字古今读音不同且严重影响押韵时,应该用旧读。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旧读霞)”。一般情况下可用今读,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回”,不押韵的感觉不强。 4. 曾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读音 曾有两个读音:zēng和céng 读zēng时基本字义: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 4. 姓。 读céng时基本字义: 1.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何~。~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其中《核舟记》中: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读zēng 《愚公移山》中: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读céng
2023-07-13 08:36:081

之表示的的文言文

1. “之”字在古文中表示的意思有 之 《说文解字》:“之,出也。 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 "按:之有训为‘此"者。”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⑥云之崔嵬。 ⑦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⑶作动词:往,到。 去。 例: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一首示子侄》)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同时可说成取独,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无丝竹之乱耳 ▆(9)向。 例: 然后驱而之善。 ▆(10)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11)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2. 之在古文中的意思 基本字义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更多详细资料:/s?wd=%D6%AE 3.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2023-07-13 08:36:171

背文言文实词

1. 高中常考的文言实词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 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动词)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副词)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副词)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动词) 12-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动词)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数词) 13-诚 1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名词)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副词)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连词) 4诚心诚意(真诚,形容词)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带着)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介词)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2. 高中文言文必背实词、虚词及其意思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3. 怎样背古文中虚词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如古字“爱”有1对人或 对于古文中的虚实词用法,靠“背”的方法,是难以记忆的,太多了,怎么记忆的过来?提供给你个方法,把需要记忆的常用的虚实词用法和解释,分三步解决:理解、分类汇总、找出规律.分别说明一下: 一、理解 对于具体的某个虚实词,在理解整个句子——需要联系上下文,甚至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前提下, 比如你提到的实词“爱”字,以周敦颐的《爱莲说》 为例,说明怎样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解释“爱”字的不同含义.正文中,有7个爱字,有两种解释:1、对人或物有深厚情感;2、爱好、喜好. (特别说明:以下解释如与教科书标准答案不同,请以教科书为准,毕竟我们是应试教育,会影响成绩,我只是告诉你思路,) 1、对人或物有深厚情感的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爱,令人喜爱,值得投入情感去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爱菊,对菊花情有独钟,对菊花的爱专一、深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爱莲,理解同上.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联系上下文,对菊花爱到专一、深情的程度.翻译:对菊花的爱(达到那样程度的),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过.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理解同上. 以上5句,用“喜好、爱好”来解释也可以,但不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 2、爱好、喜好.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代的人普遍喜欢牡丹,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当时的女皇武则天喜欢,所以大家都跟着喜欢,这样的喜欢,不是发现了牡丹特有之美,发自内心去喜爱,所以,只能算喜好、爱好而已.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理解同上.宜乎众矣,大家都喜欢我也喜欢,所以只能是凑热闹的爱好. 二、分类汇总 举例,虚词“之”,它的用法很多,含义很多.我们把符合某个含义的课文中句子,全找出来,汇总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助于你理解,顺便还帮你复习课文了,一举两得. 比如“之”字含义中有:“往,到.去”,汇总: 1、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伐檀》 . 又比如,“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汇总: 1、何陋之有? 2、宋何罪之有? . 三、找出规律 只要你汇总到一定数量,就能发现,虚实词,尤其虚词的用法含义,都有某种规律句式.其实这样的总结和规律,好多参考书上都有,但我希望你自己总结出来,因为那样你会很有成就感.同时锻炼了你的理解能力、总结和分析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无意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也有助于你考出好成绩. 这一步完成后你会发现,你已经不用背了!基本上每句话每个字, 所以,希望你遵循理解、汇总、规律这样的步骤,把中学课本上的古文整理完,那么,对于虚实词的用法,你基本上达到专家级水平,哈哈.。 4.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和词类活用用背吗 文言文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与现代文阅读平分秋色,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将会逐步加大.文言文的阅读较之现代文有一定难度,也是同学们失分最多的部分,同学之间也容易拉开差距,因此,许多高中同学在文言文复习方面存在困惑.对此,建议大家要熟悉考点.《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考察是这样表述的:“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识别常见的文言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能默写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名句.”解释常见文言词语所谓常见的文言词语,就是在我们课文中常出现的文言词语,所谓“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主要是指实词.现在上海存在H、S、新教材三种版本,但不管哪种版本,传统经典的篇目总在必选之列,常见的文言实词就存在于传统经典的篇目中.所以我们同学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迁移,所谓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据统计,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识别常见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能默写文言名篇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课内课外兼顾.散文、诗词兼顾.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课外,主要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文言名篇、名句的默写,主要是考察我们同学扎实积累的态度.。
2023-07-13 08:36:241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一词多义

你要问什么?
2023-07-13 08:36:485

解释文言文诗句寻为灌婴所败

1. 在线等翻译文言文句子寻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 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虞世基等,不久也被杀死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再也找不到以前所作的记号,于是就迷路了.)飞来峰上千寻塔(飞来峰上有很高很高的宝塔)理 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主任邪臣,不能够把道理讲清楚.)当窗理云鬓(对着窗子梳理如云的鬓发.)文理有疏密(做文章 的条理,有的疏散,有的细密.)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之因数,存亡的规律.)信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能够解剖自己就可算是英明,这的确很难啦!)愿陛下亲之信之(希望皇上亲近他、信任他.)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些小的承诺都没能兑现,神祗不会降福(于他)的.)低眉信手续续弹(低下双眉,随手继续弹下去.)遇 为君臣相遇(作为君臣的遇合.)进,与曹操于赤壁(往前,就与曹操遭遇于赤壁.)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我用精神感觉到而不需用眼睛看.)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也不过是要追念先帝对我的特殊待遇,希望能够在皇上这里报答.)。 2. 寻在古文中的解释有哪些 寻,中国汉字之一,笔顺编号:511124,笔画数:6,部首:寸。 古文 1.用 寻,用也。——《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2.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3.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xún<;副> 5.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6.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梁书· 韦放传》 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唐·吴兢《贞观政要》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寻xún<;介> 7.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xín 8.寻开心 寻死 寻思 3. 解释文言文句子 取自柳宗元的《临江之麋》 1.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 2.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 3.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 原文: 临江之人,畋得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淡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 译文: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4. 解释古文,诗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竹石》大意是: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元日 》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 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江畔独步寻花 大意: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芙蓉楼送辛渐 诗文解释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5. 翻译文言文句子 急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忆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二,每阅一事,心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摩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千条,勒为若干卷,题为《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嗨!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注释: 诵:记诵。 暗疏:默写。 失:差错。 负:依仗。 放:放任自流。 滑稽:巧言善辩。 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一个月。 强记:记忆力很强。 比:近。 惩艾:惩戒。 殆:大概,几平。 曩时:以往,从前。 寻绎:反复推求。 败:损害。 业:学业。
2023-07-13 08:37:051

文言文遇事常

1. 文言文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不断实践的人一定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地。 原文: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1)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2)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3),常行而不休(4)者,故(5)难及也?” 注释: (1)梁丘据:齐景公的大臣。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2)常:一定。(3)置:放弃。(4)休:停止。(4)故:同"胡",怎么。 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不断实践的人一定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2. 文言文 习以为常 译文 《习惯说》原文: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 [1]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 [2]浸(qīn侵)淫:渐渐扩展。 [3]中(zhòng众)人:击中、深入于人。 刘蓉(1816--1873),清代文学家。“蓉”一作“容”。字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诸生出身。曾在乡办团练,从曾国藩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任四川布政使,同年石达开军入川,奉命赴前敌督战。石大败,自投清营,他将其槛送成都,酷刑处死。次年调升陕西巡抚,督办全陕军务。后为张宗禹所部西捻军所败,革职回家。著有《养晦堂诗文集》、《思耕录疑义》等。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3. 常的文言文解释 直接把例子带出来问嘛。费好多事T T 而且这一问我也很为难.由于这是魏征小朋友亡故了,所以常有可能是曾经的意思。但一般翻译都说是经常的意思.再想想表示一直也可以。..矛盾了。..我建议你要是学生就找个语文老师来问问..如果跟我一样老..那反正也不考试了。.你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己看哪个顺眼就哪个吧.. 在古文中有很多意思 常 cháng (1) ㄔㄤˊ (2)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3)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4)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5) 姓。 (6) 郑码:KOJL,U:5E38,GBK:B3A3 (7) 笔画数:11,部首:巾,笔顺编号:24345251252 常 cháng 〔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常 cháng 〔量〕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 cháng 〔形〕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常 cháng 〔副〕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4. 关于遇事不慌,非常沉稳的诗句或古文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明 陈继儒《幽窗小记》 白话译文: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北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白话译文:不因外物的丰富、富有,个人的获得、拥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外物的丢失、损坏,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3、得之不喜, 失之安悲?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 白话译文:得到它不感到欣喜,失去它为什么悲伤呢? 4、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晋·潘岳《在怀县》 白话译文:经历过大宠大辱就变得不易心惊,喜欢事物的本质就难以过多思考。 5、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北宋 苏洵《心术》 白话译文: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5. 把文言文翻译成常语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翻译)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 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 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 *** 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 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 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这些词都是出自出师表吧?。
2023-07-13 08:37:121

乎文言文

1. 乎在古文什么意思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3.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 hū] 副词。绝对(只 用于否定式)。 2、合乎[hé 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 hū]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 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 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4. 关于文言文 乎的详细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 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 谢谢采纳——。 5. 乎在文言文中的例句 A.表示并列,递进或承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就""然后",其中表示并列关系是,一般不必翻译. 1.舌一吐而(不必翻译)二虫尽为所吞 2.学而(然后)时习之 3.温故而(然后)知新 4.任重而(并且)道远 5.有一言而(连词)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6.堕而(并且)折其髀 7.此不为远者小而(就)近者大乎 8.濯清涟而(并且)不妖 9.启窗而(来)观 10.中峨冠而(而且)多髯者 11.随波而(不必翻译)逝 12.溯迎而(并且)上 13.余强饮三大杯而(然后)别 14.执策而(然后)临 15.潭西南而(表递进) 16.而(而且)年又最高 17.得之心而(而且)寓只酒也 18.佳木秀而(而且)繁阴 19.泉香而(表并列)酒洌 20.人知从太守而(表承接) 21.泉而(表承接)茗者 22。磊而(表并列)歌者 B.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可是""却" 1.人不知而(却)不愠 2.为人谋而(却)不忠乎? 3.学而(但是,却)不思则罔 4.而(但是)日中时远 5.后狼止而(表转折)前狼至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却)不染 7.而(但是)乐亦无穷 C.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行为的方式,手段,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有时可不翻译 1.既而(可不翻译)尽奔腾五阵之势 2.杂然而(表修饰,地)前陈者 3.红装而(表修饰,不翻译)蹇者 4.佣者笑而(表修饰,着)应这曰 6.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译】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以下谤上的人,厌恶勇敢而无礼的人,厌恶一意孤行而顽固不化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人吗?”子贡说:“厌恶把抄袭当作有学问的人,憎恶把傲慢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把揭发别人的隐私当作直率的人.”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1) 请从上面文字中提炼一个成语高风亮节( 2)请从上面文字中概括孔子心中君子应具有的品质,并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评析 仅从上述语句中,看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应该是正直仁爱,守城自谦,彬彬有礼的人.。
2023-07-13 08:37:211

文言文以什么意思

1. 以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来。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 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 (以:是) 13、通“已”,止。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 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以为」 1、把。 当作或作为。例: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 制成。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2. 文言文以是什么意思 1.因为。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从,在,于。 如: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3.在。 时候。 如:不以此时引纲维。4.把,拿,用。 如:以沛公言报项王。5.凭借。 身份。 如:亚夫以中尉为太尉。6.并且。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7.来,用来。 如:作师说以贻之。8.因此,以致。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9.如果。 如:以噬人,无御之者。10.句中或句末语气词,不译。 如:逆以愆我心。11.表时间,方位或范围。 如: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2.认为。 如:以天下之美以尽在己。13.使用。 如:大臣怨于不以。14.连及。 如: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15.率领。 如:宫之奇以其族行。16.原因。 如: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17.通假字,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18.有。 如:农民以鬻子者。 3. 【古文以是什么意思】 “以”的用法: 1、用、拿、把. ①以刀劈狼首.(《狼》)②因以为号.(《五柳先生》) ③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④将以攻宋 (《公输》)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⑥今诚以吾众诈自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2、按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凭、凭借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4、因为、由于 ①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5、表目的,一般译为来 、用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鱼我所欲》)④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6、表结果,一般译为“以致” ①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7、连词相当于“而” 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隆中对》)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③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④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8、可以和“为”连用,一般译为“认为”.①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4. 在文言文中,“以”是什么意思 1.用. 屈原《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率领 《左传》”宫之奇其以其族行” 3.认为,以为 。 4.原因《列子》 “宋人执而问其以” 5.介词。在……时候;凭借……身份;因为(“孙膑已此名显天下”)。 6.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7.和“上”“下”等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上”;“以东”。 11.通假字,“已”,已经。《史记》“固以怪之以” 以 1.作介词 则以铁范置铁板上 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拿 凭 因为 2.作连词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可译为“来” 3.作动词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认为 5. 文言文以的意思 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呼?亦不使罪蔓尔曹 释义: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 其中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毒:伤害;危害,动词,伤害一县(邑)的民众。 可以调素琴。以:动词,用来。可以:可用来(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可以”)。 不以物喜。以:连词,因为、由于。 不以疾也。以:动词,认为,以为、感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也不会比降水更快。以在这里是一种主观判断,认为比不上江水的速度。 6. 以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1)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 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 (以:是) 13、通“已”,止。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 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7.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8.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2023-07-13 08:37:301

等闲在古文中的意思

等闲,简单说就是,等有空儿了。要细说就得费点劲。首先说字,等,本意“整齐的简册”,《说文》齐简也。后延伸“平齐、平等”之意,又“等同、相等”之意。闲,实际是“闲”(门里月),后简化为“闲”。本意空隙,《说文》隙也。(闲,本意栅栏)。后空闲之意实际是比喻,好比是说“有空儿”。好了,再说等闲,还是等有空儿了,古义也基本这意思。但“等闲”在古文中是相当宽泛的概念,有“寻常,轻易、无缘无故”等多种含义,而且在诗词中很常用。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都有些虚词的感觉,但古人不分析词性和语法,那对文章木有帮助滴。哦,对喽,等闲以数十钱买之,等闲是“轻易,随随便便”之意。可参考汉典网http://www.zdic.net/cd/ci/12/ZdicE7ZdicADZdic89198635.htm
2023-07-13 08:37:372

文言文里的实词该怎么讲解

1. 常见文言文实词120个 的解释 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 2. 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解释 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 “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 “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复习时,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具体内容见:(1)《语文高考导练》P119页;(2)《高考语文基础教程》P123页;(3)《名师手把手》“备考资料博览”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 【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 【方法指导】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 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 “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 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 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文言文中的实词 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历次的高考中,对文言文的翻译中,实词的准确翻译与否占据了很大的层面,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文言文中实词准确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忆,并且运用到实践之中呢?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够分析理解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的阅读就成为了极大的障碍。因此,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在文言实词的讲述中,必须首先要明白,何为实词?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凡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即最明了的解释即为:有实在的意义并且有语法意义的词语即为实词。 实词在具体分类时我们应当明了,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当然在讲述特殊实词如拟声词、叹词时应当注意与虚词具体区分。那么,学生在具体了解了什么是实词,并且对实词有具体的区分意识的时候,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讲述就相对容易了。 一:化简为繁 文言文中实词相对较多,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词义只是扩充。 如在较多的文言文课文中,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可直接转化为现代汉语,如围,有围困、围剿的含义;无礼,没有礼貌等意思。因此,古代的一个字(词),只需转化为现代汉语的两个字(词)即可。 在一篇文言文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偏难的词语需加强讲解,在疑难词语的讲述中,需要化简为繁,即书写出简体字的原本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如“略”字,其篆体文为 像一个人拿着工具种田,又指代侵略的意思。 又如“拊”,捶打的意思,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像这类较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金文、篆文等字体来达到表意的特征。 学生也能够易于理解。因此,在文言文实词的教学中,可以还原字本来的面目,让学生一目了然。 具体的运用可以根据我国的造字法来确定,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造字法具体讲述疑难字体的讲解,以便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在众多的字体中,尤以形声字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遇到此类词语时可详细讲述,以便让学生形成遇字即进行研究的心态,此为实词贯穿的第一步。 二: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文言文属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母语教学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文学语感,因此,在讲述中,可以根据句子词语前后的意思推出疑难实词的意义。如在《荆轲刺秦王》中,“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在这句话中,“淬”、“濡缕”等词的意思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在这里,就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进行分析:以为用的意思,药为奇毒之药,“淬”有三点水,再加上前后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淬”的含义,即为沾染、浸染的意思。而“濡缕”根据前面意思,燕太子丹用人来做试验,毒药沾染在身上会怎样?鲜血会怎样?“濡缕”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沾满衣裳。 所以,在文言文实词讲述中,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推断出疑难词语。达到翻译明了的目的。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实词必不可少,在具体记忆时,可根据上述方法明显地将实词记牢,当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传身教,自身知识的底蕴应该是深厚的,这样才可以达到文言文实词优化的教导。 4. 古文中的实词是什么意思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5. 如何掌握文言文实词的五大知识点 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试看以下三套练习题。A组(H版): 1.无丝竹之乱乱耳()2.岁赋赋其二()3.有卖油翁释释担而立()4.薄薄暮冥冥()B组(S版): 1.缀缀行甚远()2.有亭翼然临临于泉上者()3.佛印绝类类弥勒()4.及郡下,诣诣太守()C组(新教材): 1.役万物而君君之()2.吾妻之美美我者()3.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人近()4.故今具具道所以() A组第1题“乱”本为形容词,文言文中也有按此义解释的,但在本句中它已转为动词,意为“使……乱”也可以作“扰乱”讲;第2题“赋”本义为“赋税”,在句中释为动词“收赋税”,也可以简单解为“征收”。这两题考查目的在于看看学生能否理解词类的活用,也即词性转化后词义的掌握。第3题“释”意为“放下”,现代汉语也有把“释”与“解”、“放”相联组成词语“解释”、“释放”的用法,可佐记忆;第4题“薄”字的意思是“迫近”,这个意思与其一般意义相去甚远,需认真记取。 B组第1题“缀”的意思是“紧跟”,与其本义“连着”有一定的区别,故在句中如何解释也需稍作思考方能确定;第2题“临”字可以理解为“面对”、“接近”、“靠近”,句中宜取其最后一种解释。第3题“类”在所学课文中多次出现,均解释为“类似”、“相像”,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第4题“诣”有相当多的学生理解有误,把它解作“拜见”,实际上此词的意思是“往”、“到……去(见)”的意思,不应该有所混淆。 C组第1题“君”意为“君临”,最适宜的解释是“统治”;第2题“美”字已由形容词变为动词,意为“以……为美”,释作“赞美”更为适宜。第3题“去”有多种意义:“失去”、“除掉”和“离开”,本句应取“离开”,或解作“距离”。第4题“具”一般多释作“具有”或“详细”,本题结合语境应取后者。 6. 文言文里有多少虚词和实词,它们的解释是什么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过去曾先以意义为标准,意义实在的叫实词,意义空虚的叫虚词。现在以功能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当然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2023-07-13 08:37:441

文言文乎的意思是什么6

1. 文言文的乎是什么意思 乎 hū 【语】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2.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 hū] 副词。绝对(只 用于否定式)。 2、合乎[hé 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 hū]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 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 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3.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 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 ——《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 ——《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 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 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 ——《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 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 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4. 文言文中“乎”字的解释有哪些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⑸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 。(16)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17)摄乎大国之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5.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6.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的释义: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 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相关组词:之一、之后、之前、兼之、总之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三、相关词汇解释 1、之后[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2、兼之[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3、总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政治、文化、科学、艺术,~,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你爱唱歌,我爱下棋,他爱打乒乓球,~,都有个人的爱好。 4、向之[xiàng zhī] 过去的。 5、之者[zhī zhě] 唐 宋 时习语,相当于“之人”、“之物”。 7. 文言文中 乎作介词的意思及例句赏析 以下是 “乎”字作为介词的全部用法: 1. 介绍时间。从,在。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本来就比我早,我就跟他学,以他为师。) 2. 介绍处所。在,从,于。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楚人生在楚国,在楚国长大,因此就说楚国话。) 3. 介绍原因。由于,因为。例: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因为众人的反对或称赞就动摇。) 4. 介绍遵循的准则。按,根据。例: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来富贵的,就按富贵的处境行事;素来贫贱,就按贫贱的处境行事。) 5. 介绍对象。对,给。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一定要派和天子同姓的诸侯主持这事。) 6. 介绍比较的对象。比。例: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什么比接近良师益友更方便的了。) 7. 介绍主动者。被。例:王痍者何?伤乎矢也。(楚王受伤是怎么回事?是被箭射伤了。)
2023-07-13 08:37:511

甚的文言文解释及意思

1. 甚在古文中的意思 “甚”在古文中的意思: (一)、甚 shén 1、疑问代词,什么。 如:甚般(哪般,什么;怎样);甚的(甚底、甚迭。什么);甚末(甚么,什么);甚生(什么);甚实(确实,很实);甚人(什么人) 2、为什么,怎么 如:甚地(怎么) (二)、甚 shèn 1、异常安乐 如:《说文》甚,尤安乐也。 意思是甚结束是异常安乐。 2、过分 如:战国 列子《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 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 又如:甚泰(衣着过于宽大) 3、厉害,严重 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意思是然而 *** 这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缴纳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呀。 4、盛,大 如:春秋 孟子《孟子》王之好乐,甚。意思是齐王(果真)很喜欢音乐 5、深厚 如:先秦 屈原 《楚辞·九歌》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意思是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6、重要 如:春秋 孟子《孟子·告子上》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意思是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7、极端,极其;非常,异常 如:宋·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意思是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又如:啊,甚是面熟,咱们是在哪里见过呢?他们的行动甚为迅速;他进步甚快;城镇相离甚远;甚为怏怏(很不高兴);甚是次第(非常整齐);甚当(很对;很正确);甚悉(很正确);甚溥(很普遍) 8、诚,真 如:西汉 刘向《战国策·秦策》左右皆曰甚然。 意思是左右的大臣都说他说的真对。 又如:甚然(诚然) 9、超过,胜过 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意思是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比这种毒蛇的毒害更厉害呢! 又如:甚于(超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甚。 2. 文言文中“甚”是什么意思 1、厉害;严重。 《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2、比……厉害;超过。 《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译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3、深奥;繁琐。 《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文:他喜欢读书,读书不在繁琐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4、很;非常。 《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 译文: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奢靡浪费的人越来越多。 5、什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官人,吃甚下饭?” 译文:官人,吃什么下酒的饭菜?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甚,特别安乐。字形采用“甘”和“匹藕”的“匹”会义。造字本义:动词,沉溺于美酒声色享受,生活安逸。 相关词汇解释: 1、甚为[shèn wéi] 表示程度相当高:甚为热情。 2、幸甚[xìng shèn] 表示很有希望,很可庆幸:剪除奸佞,国家幸甚。 3、过甚[guò shèn] 过分;夸大(多指说话):言之过甚。 4、太甚[tài shèn] 太过分:欺人太甚。 5、着甚[zhe shèn] 犹言凭什么,用什么。 3. 文言文甚的句子和意思 1、过分。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 2、厉害,严重。例如: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3、重要。例如: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 》 4、极端,极其;非常,异常。例如: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 周敦颐《爱莲说》 5、超过,胜过。例如: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文言文哀溺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水暴甚,暴乘小船绝湘水,绝今何后为,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蔽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注释1.永之氓:永州的老百姓2.中济:船渡到了河中间3.不能寻常:指游得不远4.咸:都 5.济:渡6.号:大叫 7.且:如果8.是以:所以,因此.9.益:更10.作:写 11.且:而且12.侣:同伴.13.绝:横渡.14.后:落后.。
2023-07-13 08:37:581

交在文言文的意思

1.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2. 誉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誉誉 yù 〈动〉(1) (形声.从言,舆 (yù)声.本义:称赞,赞美)(2) 同本义 [eulogize;praise]誉,偁也.——《说文》誉名美也.——《墨子经》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誉之则以为忧.——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3) 又如:誉人(称赞人);誉谀(歌颂阿谀);誉叹(赞叹)(4) 通“举” jǔ.推荐 [remed]更相荐誉.——《汉书·贾捐之传》而列士不誉.——《汉书·匡衡传》先时荐誉.——《后汉书·宦者传论》词性变化◎ 誉誉 yù 〈名〉(1) 荣誉,美名 [fame;reputation]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则燕则誉.——《礼记·射义》.注:“言国安则有名誉.”誉辅其赏,毁随其罚.——《韩非子》(2) 又如:誉望(名望)(3) 通“与” yǔ.同类 [kind]交众誉多.——《管子·明法》莫不亲誉.——《荀子·议兵》推类接誉.——《荀子·臣道》。 3. 向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1.假使,假如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2.从前,过去 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 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方向;方位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 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4.从来,向来 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 5.刚才 向见年 *** 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 6.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7.趋向,亲近 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 8.从;在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 4. 之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之”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⑶作动词:往,到。 去、⑷这,此。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⑹我。 (7)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⑻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⑼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10)向。 5. 纳在古文中的意思 1、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白话释义: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 2、“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白话释义: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 3、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白话释义:九江贡献了一只大乌龟。 4、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白话释义:三次进入但没有成功。 组词如下: 缴纳、纳闷、纳罕、纳粹、收纳、出纳、归纳、版纳、哂纳、消纳、吸纳、纳谏、纳贡、纳粮、容纳、交纳、纳降、采纳、纳税、纳入、纳贿、接纳、纳妾、纳凉、赔纳、谷纳、纳囊、纳室、纳访、纳还、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纳,丝湿纳纳也。从糸,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纳,丝品湿漉漉的样子。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内”作声旁。 组词解释: 1、缴纳:交纳。多用于交付规定的财物给公家。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缴纳会费愿做会员;又宣称自己的学校房屋还宽阔,也愿意作为妇女收容所,到万一的时候收容妇女。” 2、纳闷:因为怀疑而发闷。 茅盾 《子夜》八:“尤其使他纳闷的,是想不通以后应该怎样去‘做"公债。” 3、纳罕:诧异;惊奇。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4、纳粹:德语Nationalsozialistische(Partei)的缩写Nazi的音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 德国 国家社会党,是以 希特勒 为首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 5、收纳:收留,容纳。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 6. 文言文 慎交 翻译 不能随便交朋友 那有很多章节啊,我不可能都复制下来啊 是不是这个啊 君子慎交利于言行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①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敬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②,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③,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④艺能,较明易习者也⑤?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蔫。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⑥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译文】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个圣人,也就像从早到晚那么快了;五百年出一个贤士,也就像一个紧接一个那么多了。”这是说圣贤难,稀少到如此地步。倘若碰到了人世罕有的明达君子,哪能不去攀附景仰他呢?我出生在乱世,成长于战争年代,四处飘泊,听到看到的够多了。但只要遇到有名的贤人,未尝不心醉魂迷地向在钦慕他人。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尚未定型,与那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受其熏陶渍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跟朋友相似了。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住在一起,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墨子看见人们染丝就叹惜,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贤人,哪能够时时遇见!只要比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的了。 【注释】 ①(bo 博):肩胛。②播越:离散,流亡。③款狎:款洽狎习。指相互间关系亲密。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⑤较:通“皎”,明显。也:读为“耶”,表疑问语气词。⑥颜、闵:指孔子弟子颜回、闵损。 【评语】 常言道,进来者赤,进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与人交友一定要有利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否则宁可无友,也不滥交。 7. 《范张之交》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 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期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甚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终,叹曰:“恨不见我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乘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忘我,岂能相及?”式恍然觉悟,悲叹泣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翻译】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在太学(朝廷最高学府)学习。后来范式要回到乡里,他对张劭说:“二年后我还回来,将经过你家拜见你父母,见见小孩。”于是两人约定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待范式。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虽然约定了日期,但是远隔千里,你怎么就确信无疑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的人,肯定不会违约。”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为你酿酒。”到了约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拜见张劭的母亲,范、张二人对饮,尽欢之后才告别而去。 后来张劭得了病,非常严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探视他。张劭临终时,叹息说:“遗憾的是没有见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征说:“我和郅君章,都尽心和你交友,如果我们称不得上是你的生死之交,谁还能算的上?”张劭说:“你们两人,是我的生之交;山阳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之交。”张劭不久就病死了。 范式忽然梦见了张劭,带着黑色的帽子,穿着袍子,仓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远回到黄泉之下。你没有忘记我,怎么能不来?”范式恍然睡醒,悲叹落泪,于是穿着丧友的丧服,去赶张劭埋葬的那天,骑着马赶去。还没有到达那边已经发丧了。到了坟穴,将要落下棺材,但是灵柩不肯进去。张劭的母亲抚摸着棺材说:“张劭啊,难道你还有愿望?”于是停下来埋葬。没一会,就看见白车白马,号哭而来。张劭的母亲看到说:“这一定是范巨卿。”范式到了之后,吊唁说:“走了元伯,死生异路,从此永别。”参加葬礼的上千人,都为之落泪。范式亲自拉着牵引灵柩的大绳,灵柩于是才前进了。范式于是住在坟墓旁便,为他种植了坟树,然后才离开。
2023-07-13 08:38:051

文言文实词考点

1. 语文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大全 第1课时【考点透析】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一)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 *** 彩变化。 如:变 化 情 况 示 例词义扩大 范围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义项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词义缩小 范围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丈人(古:老人;今:岳父)义项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词 义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感 *** 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以《逍遥游》为例:词语 古义 例句 今义志 记载 志怪者也。 志向、志气之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常作代词、助词果然 吃饱的样子 腹犹果然。 不出所料虽然 即使如此 虽然,犹有未树也。 连词恶 何,疑问代词 彼且恶乎待哉。 恶劣、凶恶无名 忘记功名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不为人知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天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如“引”:意义 例句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引申义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u2022太祖纪》)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 (《中山狼传》)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 (《史记u2022田单列传》)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u2022周武帝纪》)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欧阳修传》)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掉转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古字通假1. 通假的具体情况:解 说 举 例 注 意 点通假字 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倍”同“背”)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同“无”)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石钟山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师说》) 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教材中注为“莫”同“暮”。 异体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俛”同“俯”)(《过秦论》) 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释。2.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字义分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 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报任安书》)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 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 字音分析 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字形分析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①“被”与“披”。 2. 文言文180个实词有哪些 高考考点—120个文言实词集锦 1、爱 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喜欢)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爱护) 而臣衰,窃爱怜之《触》(怜爱)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吝啬)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通“薆”,隐蔽)2、安 君者,知人安民(安抚)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安享,感到舒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安稳,安定) 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勾》(怎么,哪里)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使……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3、被 泽被后世(施及,加于……之上,引申为蒙受) 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遭受) 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介词,表被动) 被发行吟泽畔《屈》(通“披”)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通“披”,穿) 凝霜被野草(覆盖) 操吴戈兮被犀甲(穿)4、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 倍以结之, *** 不倍(背叛背弃) 愿伯俱言之不敢倍德也《鸿》(违背)5、本 本在冀州之南《愚》(副词,本来) 墨之道,兼爱为本(根本,基础)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量词,册)6、鄙 齐孝公伐我北鄙(边境)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平庸,卑微)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谦,代词) 蜀之鄙有二僧《为》(边境) 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地位低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边境) 越国以鄙远《烛》(以……为边境)7、兵 可汗大点兵(军队) 兵刃既接《寡》(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军队) 勒兵,下令军中《信》(军队)8、病 君之病在肠胃(疾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患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困苦不堪)9、察 徐而察之《石》(细看,观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明察,了解) 微察公子《信》(观察) 人又能以身之察察《屈》(洁白的样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考察,举荐)10、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朝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期年不听朝(朝政)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早晨) 能谤讥于市朝《邹》(朝廷)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朝见)11、曾 曾益其所不能《愚》(通“增”增加) 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竟然,简直)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竟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竟然,简直)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竟然) 12、乘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乘坐) 可以乘虚直抵其城(趁机)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卫风 氓》(登上)13、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果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啜泣而就也《祭》(假如,果真)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也《祭》(确实)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假如,果真) 可谓智力孤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确实)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真诚的心意)14、除 洒扫庭除(台阶)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修治,整理)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冼马《陈》(任命官职)15、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告别,辞别)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告别,辞别)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道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言辞,文辞)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托辞,说辞) 如今人方为刀俎,高考文言文实词/gaozhongwenyanwen/gzwywsc/我为鱼肉,何辞为《鸿》(告别)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托词,辩解之辞) 归去来兮辞(古代一种文体)16、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随)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 顺从,跟随)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听从)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介词,由)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通“纵”缔结盟约)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通“纵”缔结盟约)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介词,由)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使……跟从)17、殆 骊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大概,恐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 3. 高考考点—120个文言实词集锦谁有发过来 还有实词近义词辨析 高中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归类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自称的谦词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ao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 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抗秦国的策略) 8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9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 1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4.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前五十个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缺少的,而文言文要注意的就是实词虚词等,下面介绍文言文中实词都有哪些,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5. 【初二文言文考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常考语句】 一般文言文的话呢,会考到通假字,词性,常见的虚词,词类活用,还有就是一些句式.举例子的话呢,像通假字呢,“曾”同“增”,“说”同“悦”……词性呢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的虚词有“而”“何”“乎”“或”……词类活用指的是名词作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形容词做动词,动词做名词.最后就是文言文的句式,举个例子……者,……也其实不同的年级学的是不同的,不能死学,只要张去哦方法的话呢,文言文就能掌权偶的很好.加油。 6. 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解释 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 “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 “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复习时,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具体内容见:(1)《语文高考导练》P119页;(2)《高考语文基础教程》P123页;(3)《名师手把手》“备考资料博览”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方法指导】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 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 “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 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 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
2023-07-13 08:38:471

古的文言文释义

1. “推敲”古文言文+解释 贾岛忽一日於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 岛 似不见。时 韩吏部 愈 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 岛 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 岛 方觉悟。顾问欲责之。 岛 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韩 立马良久思之,谓 岛 曰:‘作敲字佳矣。"” 后因以“推敲”指斟酌字句。亦泛谓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然后是我自己的简化解释…… 贾岛写诗,思考是‘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好,还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好。最后碰到韩愈,韩愈说推好。 后来就用推敲来形容这样的反复思考斟酌了 复制来源: 百度百科 2. 古文什么意思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赵云的总体评价是:“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而蜀书《杨戏传》中记载了杨戏对赵云的评价,其中又有“猛将之烈”四个字。很多人据此认为赵云是类似许楮、典韦之流的猛士,智力较低,只能充任护卫之职,还有的网友说“实在难以想象灌、滕之流文武双全的样子”。那么所谓“灌、滕之徒”,到底如何呢? 先说灌婴,据《史记》记载,他是刘邦手下的大将,后被封颍阴侯。他在刘邦入关以前,曾经攻阳武,破秦军于尸北,北绝河津,定南阳,入武关,战蓝田,屡立战功。而楚汉争霸之时,他更是分别在荧阳、鲁下、燕西、白马大破楚军;分别击破齐军于历下、临菑、千乘、嬴、博等地,而定齐地;后来更是在鲁北 击楚将公杲,在鲁南击薛郡长,在淮北击项声、郯公,在陈下击项籍,均大破之。而项羽垓下之败,也是灌婴的部队最终包围并斩之。刘邦称帝后,灌婴先是击破燕王臧荼,又在代击破韩王信,受命指挥燕、赵、齐、梁、楚的所有车骑。刘邦死后,灌婴又和周勃一起诛灭吕氏,保住了刘氏的江山。最后取代周勃而被任命为丞相,并最终死于此任上。 再说滕公,即夏侯婴。夏侯婴为汝阴侯,在《史记》中和灌婴同传,而位列灌婴之前。他在刘邦刚起兵时,就是重要将领,先是降胡陵,后攻济阳,下户牖,破李由,击章邯,攻南阳,战蓝田,夏侯婴都是统领刘邦的兵车部队猛烈进攻,并取得了胜利。后来又率领部队进攻项籍,一直追击到陈,终于彻底击败了项楚,被委以太仆的重要职务。然后以太仆的身份跟从刘邦在句注北和胡人的骑兵交战,取得了显赫的胜利。又以太仆的身份跟从刘邦在平城南和胡人的骑兵交战,屡次冲锋打破敌兵的列阵,功劳最多。后来又进攻反叛的陈豨、黥布部队,陷陈却敌,战果卓著封侯汝阴,食六千九百户。后来又废少帝,迎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后来一直任太仆,直到病逝。 有趣的是,这两个人除了战功卓著、功高位显之外,在一些小的方面其实是很有区别的。灌婴奋勇无敌,曾经数次生擒敌将,更有很多上将被其斩首,这一点是赵云比不上他的,只有黄忠可以匹敌。而若论文的方面,则黄忠却远远不及夏侯婴,只有赵云与其相类。 3. “中国”在古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LZ,古代文言文里“中国”应该是“中原”吧。 那么,中原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 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后来中原所指范围逐步扩大,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 希望帮到你咯~ 4. 省葬在古文言文中的释义 “省葬”是两件事,省、葬。省:读xǐng,探视家中老人。葬:处理家中去世老人的安葬事宜。 如:“初,先生在赣,闻祖母岑太夫人讣(fù),及海日翁病,欲上疏乞归,会有福州之命。比中途遭变,疏请命将讨贼,因乞省葬。” 这段文字意思是: 起先,王守仁在江西,听到祖母岑太夫人去世的消息,并且爷爷王华(海日翁)也病了,打算上疏请假回家,赶上有去福州的命令。等到半路上遭遇兵变时,便上疏请朝廷派军队来讨贼,于是就请求借此机会回家探视祖父的病情并处理祖母的安葬事宜。 5. 翻译古文言文中的 适通谪,被流放或贬职。 唱通倡,首发。 以通已 指通旨,意图 1、江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水流清澈得千丈也能见底。 2、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4、把他们土地上生产的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 5、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在危险之中呢! 6. 古文中的“所以”有哪些意思 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 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3. 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 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 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9. 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 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 (古义:手掌内。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今义:不亚于、不次于。 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 (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 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 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 7. 虑词"何"在古文言文的意思 hé ①⒈什么。《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⒉哪里。《齐桓晋文之事》:“何由知吾可也。”《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⒊为什么。《过秦论》:“为天下笑者,何也?”⒋怎么。《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何能及君也?”⒌哪;哪个。《诗经·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商君书·更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②多么。《汉书·东方朔传》:“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hē 通“呵”,呵问。《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hè 通“荷”,扛,背。《诗经·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何祋。”
2023-07-13 08:38:541

逾在文言文的意思

1. “逾”的古文的解释 读音 逾 yú 编辑本段部首笔画 部首:辶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五笔86:WGEP 五笔98:WGEP 仓颉:YOMN 笔顺编号:341251122454 四角号码:383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03E 编辑本段释义 1. 越过,超过:~期。 ~常(超过寻常)年~古稀。~分(fèn )(过分)。 ~越。~恒(超过寻常)。 2. 更加:~甚。 编辑本段词性及示例 ◎ 逾 yú 〈动〉 (1) (形声。 从辵( chuò),从俞,俞亦声。“辵”指“走”,“俞”意为“捷径”、“直接”。 “辵”和“俞”联合起来表示“走捷径”。本义:走捷径。 引申义:越过、超过。) (2) 同本义 [cross;go through] (3) 又如:逾迈(走过;时光易逝);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跳墙钻洞);逾墉(越过城墙);逾墙(越过矮墙);逾假不归(即假期已满而未归营);逾轨(越轨) (4)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 无敢昏逾。 ——《书·顾命》 日月逾迈。——《书·秦誓》 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于三百也。 ——汉· 王充《论衡·气寿》 越职逾法,以取名誉。——《汉书·宣帝纪》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登莱吭也,去鼍矶岛四百里,逾铁山联广鹿岛,公(袁可立)设骁将一,守备一,兵三千,造艅艎为海防。——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5) 又如:逾千(超过一千);逾出(突出,超过一般);逾立(超过三十岁);逾世(超过当代人);逾冠(超过二十岁) (6) 指晋升职位 [promote] 臣不逾级,则主位安。 ——汉· 贾谊《服疑》 (7) 又如:逾格(破格);逾进(超级提升) 词性变化 -------------------------------------------------------------------------------- ◎ 逾 yú 〈副〉 (1) 通“愈”。更加 [even more] 美超远而逾迈。 ——《楚辞·九章·哀郢》 乱乃逾甚。——《淮南子》 (2) 又如:逾加(更加);逾甚(更甚,过甚);逾世(更加放纵) ◎ 逾 yú 〈形〉 (1) 远 [far] 福逾刺凤。 ——《汉书·叙传》。注:“远也。” 毋逾言。——《礼记·投壶》 志之所在,逾于千里。 ——《淮南子·主术》 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晋· 潘岳《寡妇赋》 (2) 又如:逾言(遥相谈话);逾处(远离居处);逾望(遥望;远望)。 2. "以至"在古文中的意思 以至 亦作“ 以至于 ”。亦作“ 以至於 ”。 1.连词。犹言直至,直到。表示在时间、程度、范围、数量上的延伸。《左传·昭公十六年》:“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盖人之所以陷于祸败以至失身者,由其愚暗妄行,不知理义故耳。”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古者妇人屦与男子同,自后妃以至命妇,制度质采,咸有等差,不得逾僭。”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 2.连词。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德宗时,杨炎、卢杞为宰相,皆奸邪用事,树立朋党,以至天子播迁,宗社几覆。” 张振金《五峰如指翠相连》:“黎族人民对革命的忠诚,以及对建设山区的远大理想,激励着我,以至于使我忘记了山路的艰险。” 【ZDIC.NET 汉 典 网】 朋友这是在网上的答案,但是我认为都是不全面的。 文言中,特别是中古和上古文言中,每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以至”,应该分开解:“以”:凭借,用来;“至”:表示达到什么样状态。 故“以至”意为凭借什么达到。
2023-07-13 08:39:001

高考大纲中120个文言文实词有哪些?

一、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二、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四、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五、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六、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七、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八、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九、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十、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一一、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一二、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一三、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一四、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一五、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一六、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一七、殆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一八、当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一九、道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二O、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二二、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二三、复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二四、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二五、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4况刘豫州五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二六、故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二七、固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二八、顾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2顾野有麦场(看)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二九、国1国破山河在,诚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城)三O、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三一、何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2何时眼前突几见此屋(什么,代词)3又何间焉(怎么,为什么,状语)三二、恨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2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怨恨)3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遗憾。“怨”表示仇视、怀恨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三三、胡1国胡以相恤(什么)2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怎么)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三四、患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忧虑。担心)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忧虑,担心)三五、或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相当“有的---,有的---)3一食或粟一石(有时,偶或)三六、疾1君有疾在腠理(疾病)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三七、及1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赶上,追上)2烧及北船,延及岸上营落(等到,到)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到达)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三八、即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靠近,接近)2项伯即入见沛公(立即,马上)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4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若,如果)三九、既1言未既(尽,完)2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4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5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6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四O、假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3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四一、间1凡天地之间(两事物的当中)2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4安得广厦千万间(指房屋的间数)5彼节者有间(间隙,空隙)6遂卢外人间隔(隔离)四二、见1事不目见耳间(看见,看见的东西)2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4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四三、解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2悉埋于地,解其棕缚(把系着的东西解开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解开,使分开)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惑也(解释,解答)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懂得)四四、就1金就砺则利(接近,依靠)2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3轲自知事不就(完成,达到目的)4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成就)5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即,随即)6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走上)四五、举1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抬起)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4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5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四六、绝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2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4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四七、堪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能够,可以)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四八、克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2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3克已复礼为仁(克制)4引申为担当、胜任子克家(肩负)5克已奉公(克制、约束)6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四九、类1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种类)2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3中会殿阁,类兰若(类似,象)4义不杀少而众,不可谓知类(类推)5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条例)五O、怜1可怜身上衣正单(怜悯,同情)2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宠爱)3自各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4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疼爱、爱惜)5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爱戴)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值得同情)五一、弥1夜雪初霁,荠弥望(满,遍)2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3病日至秦。既弥留(弥留:病危将死)五二、莫1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谁),没有(什么)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不要)4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莫如:不如)5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通“漠”,广大)五三、乃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2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于是,就,才)3今其智乃反不能也(却,竟然)4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只,仅仅)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就是)五四、内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里面,“外”相对)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3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内心)4家有一堂二内(内室)五五、期1失期,法皆斩(日期,期限)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希望)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年),月)4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约会)五六、奇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五七、迁1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2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3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五八、请1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2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五九、穷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3所识穷乏者得我(贫困)4穷予生之光明以疗梅也哉(穷尽)六O、去1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过去的)3为汉家除残去秽(除去,除掉)六一、劝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3皮令臣轻背其主(鼓励)六二、却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凶奴七百余里.(使---退,击退)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六三、贻1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2我之怀矣。自贻伊戚(遗留)3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造成)4贻人口实(给、被)七四、适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好,出嫁)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七五、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文字)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5拜送书于庭(国书)6举世唯知其书(书法、字体)七六、孰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4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成熟)5 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七七、属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3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七八、数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七九、率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2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大致,一般,这个意义又说成“大率”)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4将率不能(主将)八O、说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明)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八一、私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八二、素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2则素湍绿潭,回清侄倒影(白色的)3彼君子兮,不至少餐兮(空,白白地)八三、汤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八四、涕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2土皆垂泪涕泣(哭泣)3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涕零:流泪)4目泪下,鼻涕长一尺(鼻涕)八五、徒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八六、亡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6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出外、不在)八七、王1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一国的君主)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统治天下)一O一、阳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阳光,太阳)3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温暖)4儋阳为傅其奴(通表面上,假装)5周秦古玺,多作阳文(出的,外露的)一O二、要1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重要,简要)2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3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需要)4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5惟大辟无吏可要,然犹质其首(要挟)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7要在安国家,利人民(要点、关键)8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9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符合、适合)10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总括、概括)11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约束、控制)一O三、宜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适宜,合适)2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3今阴不调,宜更历之过也(表推测,大概)一O四、遗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一O五、贻1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2我之怀矣。自贻伊戚(遗留)3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造成)4贻人口实(给、被)一O六、易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换,换取)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3采掇者易辨识耳(容易,平易)4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地势,平坦,平易)5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6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整治)一O七、阴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冷,寒)4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影,树荫)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暗地里)6,阴汉印多用阴文(入的)7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阴险)一O八、右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右边,与“左”相对)2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3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一O九、再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或两次)2一弹再三叹(再三:屡次,多次)一一O、造1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到---去)2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到达某一境界)一一一、知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道,懂得)2君何以知燕王(了解)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感觉,感到)4其真不知马也(识别)5孰为汝多知乎(知识)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一一二、致1致敬亭于幕府(送达,送来)2一篇之中三一致志焉(表达,表示)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招引,引来)一一三、113质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人质或抵押)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信物)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资质;质地)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一一四、治1故治国无法则乱(管理,治理)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修理,整训)一一五、诸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2投渤海之尾(“之于”合音词)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于”合音词)4潘崇曰:“能事诸乎?”(代词,他、她、它(们)一一六、贼1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危害)2忍能对面为盗贼(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1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2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一一七、族1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2族庖月更刀,折也(众,一般的)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丛聚、集结之处)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一一八、卒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步兵,士兵)2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古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3初,鲁肃闻刘表卒(死)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5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仓猝)一一九、走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逃跑)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之逃跑)4窃计欲亡赵走燕(奔向、趋附)5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向)一二O、左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少(左边)参考资料高考网:http://www.gaokao.com/e/20101021/4cbfd24862eca.shtml
2023-07-13 08:39:121

文言文加点字意义

1. 在古文中,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这类型题怎么答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这类型题考查的是对古代汉语重点词语的掌握,解答时应当找出与相关词语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 1、必须弄懂全句的意思。 2、必须注意古今词意的差异。例如《口技》中的几个词: A、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B、几欲先走(走:逃跑) C、虽人有百手(虽:即使) 会、走、虽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不同,不能望文生义。 3、注意古汉语中词性活用、名词做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都是考 点。词性活用,例如《口技》中: 妇抚儿乳(乳:哺乳,喂奶) 句中的“乳”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不能理解为“ *** ”。 至于名词做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也极其重要,不能忽略。(这里不再举例,课本上肯定有这方面内容,可按老师讲的复习掌握。) 4、注意多音多义词。例如: 昨夜见军帖。(见,看到)(《木兰诗》) 5、注意通假字和古今字。例如: A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即读音和意义都同无,没有之意。避免当成死亡、亡失的亡。)(《愚公移山》) B、胡不见我于王?(见同现,引见之意)(《公输》) C、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之意)(《马说》) 6、古汉语中单音词比较多,有的成为现代汉语双音词中的一个语素(词素),解释时用含这个语素的相应的双音词即可。如: A、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会:聚会)(《西门豹治邺》) B、遂与秦王会渑池。(会:会盟)(《廉颇蔺相如列传》) C、豹往到邺,会长老。(会见)(《西门豹治邺》) 总之,平时要多读多练,不断积累古汉语词汇,还要注意掌握好古代汉语特殊的语言现象。 希望对你和别的同学有帮助。 2. “何为其然也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文言文阅读答案】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文言文阅读答案.”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地.B.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曾经.C.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D.苟非吾之所有 苟:如果.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郁乎苍苍 相与枕藉乎舟中B.举匏樽以相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哀吾生之须臾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蟹六跪而二螯18.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的情怀.【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文言文阅读答案】文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B.用曹操的典故是为了赞美他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也是为了表达对他被周郎所困的遭遇的同情.C.与永恒的水月对比,人是渺小的、可悲的,但苏轼能变化角度看到“物我皆无尽”,这是他思想的通达之处.D.最后苏子与客相互枕躺在舟中,不知道东方已经泛白,这是一种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19.翻译下列句子(7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4分)答案16.B,竟然.17.C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介词,于,在;B连词,表修饰/连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18.B.写曹操是为了感叹世事无常,再伟大的功业也湮没不见了.19.(1)更何况我跟你在江上打渔,在沙洲上砍柴,以鱼虾为朋友,与麋鹿做朋友.(3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文言文阅读答案】“渔樵”作动词1分;“江渚”两个词,1分;“侣”“友”意动用法,1分)(2)面对长江斟酒(畅饮),横执长矛吟诗,本来就是一世英雄,但现在又在哪里呢!(4分,每分句1分,后面两个分句分别是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体现出来)。 3. 文言文哀溺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水暴甚,暴乘小船绝湘水,绝今何后为,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蔽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注释1.永之氓:永州的老百姓2.中济:船渡到了河中间3.不能寻常:指游得不远4.咸:都 5.济:渡6.号:大叫 7.且:如果8.是以:所以,因此.9.益:更10.作:写 11.且:而且12.侣:同伴.13.绝:横渡.14.后:落后.。
2023-07-13 08:39:321

感慨的文言文翻译

1. “感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感慨(白话文) 感(文言文) 感慨:亦作“ 感嘅 ”。 1.谓情感愤激。2、感触,感叹。 ①《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 *** 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②唐 韩愈《送董邵南序》:“ 燕 赵 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2、感触,感叹。 ①《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所以 陶渊明欲息交, 嵇叔夜 欲绝交, 刘孝标又做下《广绝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②宁调元《燕京杂诗》之四:“河山元气入残秋,感嘅时艰涕暗流。”[1] ③老舍《骆驼祥子》三:“老者连连的点头,似乎有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④《新唐书·崔咸传》:“ 咸素有高世志,造诣崭远。间游终南山,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 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2. 求一些感慨人生的古文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 (李煜 · 唐五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 (元稹 · 唐)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李商隐 · 唐)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李清照 · 北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短歌行二首 (曹操 · 东汉)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 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蝶恋花 (苏轼 · 北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渡易水歌 (荆轲 · 战国)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王昌龄 · 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刘禹锡 · 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自题一绝 (曹雪芹 · 清) 6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李煜 · 唐五代) 3. 英语翻译求人帮忙把这篇文章翻译成古文两年多以后,我再看自己写 为《感》文两年矣,今复审之,慨思纷乱.是时所思所书,多出于心,而不适于斯也.人之立世,所冀者何,常躬思之.上尊高堂桑梓,下娱刎颈之交,中庇所善善己之辈,至于此乎?非也,营营于世,所为者己.既诞于世,必有其用,此立世本也,安可弃也.处世之道,今徐知矣,所谓兼济亲朋,道之末也,其所施为,不宜妄自菲薄,归于命途嗟磋,池鱼之困,相濡以沫,遂有江湖之忘,今当勉乎哉,致君尧舜,岂不宜哉.未句句翻译,抱歉.对了,拜读兄台之文,颇有感触,忍不住说句,文言文,尤其是议论抒情,不宜过多长句,古文之韵,在简与雅.句式类于今体,文之下也.。 4. 感慨中国古文的句子 咏怀 阮籍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惜时 无名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将进酒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曲江二首 杜甫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喜友至留宿 白居易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咏怀 白居易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哭殷遥 王维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清明 高翥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踏莎行 晏殊 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5. 无奈的古文怎么说 原发布者: *** 亚 表达无奈的文言文【篇一:表达无奈的文言文】哪些比较经典的古风适合用来感慨痛苦无奈的心情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感慨痛苦的经典古文句子,希望能帮到你!感慨痛苦的经典古文句子摘抄1.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10.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11.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12.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13.见榴花水中浅笑也无悔陪你醉看今朝1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15.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16.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17.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18.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19.只缘 6. 感在古文中的意思 1.说文 【卷十】【心部】感 动人心也。从心咸声。古禫切 2.意思 ①感动。《愚公移山》:“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窦娥冤》:“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我尸骸现。” ②感触;感慨。《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感叹。《归来去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琵琶行》:“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④感伤。《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感觉;感受。《庄子?刻意》:“感而后应,迫而后动。”《红楼梦》:“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 ⑥感激;感谢。张华《答何劭》:“是用感嘉贶,写出心中诚。”
2023-07-13 08:39:381

绝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在文言文中,“绝”字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绝”字有以下意思: 1、断,断开。《灵枢·禁服》:“近者编绝,久者简垢。” 2、阻断。《三峡》:“沿溯阻绝。” 3、遏止。《素问·宝命全形论》:“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 4、断绝。《素问·平人气象论》:“故人绝水谷则死。” 5、竭绝。《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6、止。《素问·气交变大论》:“冲阳止者死不治。” 7、阻隔不通。《素问·通评虚实论》:“五脏绝闭,脉道不通。” 8、衰败,亡失。《灵枢·经脉》:“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 9、尽,极。《素问·阴阳类论》:“一阴至绝,作朔晦。” 10、灭,死亡。《串雅·序》:“昔欧阳子暴利几绝。” 11、极 很 非常。《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 12、与世隔绝的。 《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独一无二的。 “天下三绝。”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绝,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卩。 古文绝。象不连体,绝二丝。 白话版《说文解字》:绝,切断丝线。字形采用“糸、刀、卩”会义。 这是古文写法的“绝”,字形像丝线不连贯的形体,像切断了两束丝线。 在现代使用中,绝字也有很多用法: 1、绝对,指没有任何条件的,与“ 相对 ” 相对;完全;一定。 例如:他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 2、绝顶,指极端;非常;最高峰。 例如:登上泰山绝顶,俯视大地,仰望苍穹,令人俗念顿消,予以缥缈,觉得心胸无比开阔。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绝在文言文中的释义 2. 绝 在文言文中有有那些意思 动>(会意。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 本义:把丝弄断)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冠缨索绝。 ――《史记》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 ――《广雅》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必绝其谋。 ――《战国策·秦策》楚诚能绝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绝人以玦。 ――《荀子·大略》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绝jué ⒈断,隔断:~交。~缘体。 ⒉完,完全,穷尽:气~。~无例外。 ~处逢生。敌人陷入~境。 ⒊极,非常:~密。~伦。 ~妙。~大多数。 ~无仅有。〈引〉高超,独特:~技。 ~招。⒋一定,无论如何:~不允许贪赃枉法。 ⒌⒍①极端,非常:~顶的聪明。②最高峰:泰山~顶。 会当凌~顶。⒎①最,极:~对可靠。 ②完全,一定:~对办得好。③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在相对中有~对。 ④只根据一个条件测算的:~对温度。~对高度。 3. 绝在古文中的意思 ◎ 绝绝 jué〈动〉(1) (会意。 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 本义:把丝弄断)(2) 同本义 [break off]绝,断丝也。——《说文》冠缨索绝。 ——《史记》(3)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4) 引申为断,断绝 [sever;cut off]绝,断也。 ——《广雅》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必绝其谋。 ——《战国策·秦策》楚诚能绝 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绝人以玦。 ——《荀子·大略》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刺客列传》绝其望。 ——《韩非子·主道》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往来而不绝。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5) 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 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6) 割断;切断 [cut off]绝头刳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楚国虽小,绝长缩短,犹以数千里。 ——《战国策·楚策》七曰绝祭。——《周礼·大祝》。 司农注:“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7) 又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 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8) 气息中止;晕死 [die]抢呼欲绝。——《聊斋志异》(9) 又如:绝单(狱吏所填写的犯人死亡单子);绝类(灭绝其种类);绝命辞(临死前写的文章)(10) 断根,无后代 [discontinue]子绝四。 ——《论语》。皇疏:“无也。” (11) 又如:绝业(已经中断的王业);绝绪(没有后代);绝户计(断绝别人子孙后代的计谋)(12) 横渡;穿越 [cross]绝江河,横渡过长江黄河。绝,断,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乃绝漳水。 ——《穆天子传》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 注:“过也。”(13) 又如:绝塞(横渡关塞;渡越边塞);绝漠(穿越沙漠);绝险(越过险阻)(14) 落 [fall]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楚辞》(15) 杜绝;摒弃 [pletely eradicate;wipe out]绝世于良。——《左传·哀公十五年》。 注:“犹言弃也。”(16)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17) 超过 [surpass]。 如:绝后光前(超越古今);绝俗(超出世俗之外);绝才(过人的才能);绝特(超出寻常)(18) 停止 [stop]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吕氏春秋·权勋》。 注:“止也。”胞之络脉绝也。 ——《素问·奇病论》不能绝也。——《墨子·公输》夜久语声绝。 ——唐· 杜甫《石壕吏》弱者先绝。——[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19)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20) 竭;尽 [exhaust]振乏绝。 ——吕氏春秋·季春》。注:“居而无食曰绝。”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 注:“竭也。”绝目尽平原。 ——鲍照诗。注:“犹尽也。” (21)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绝阴(阴气竭尽。 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词性变化◎ 绝绝 jué〈形〉(1) 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unique;superb;excellent]绝妙好辞。——《蔡邕题曹娥碑》(2) 又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 无人能及的才能);绝手(具有第一等才艺的高手)(3) 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distant]殊邻绝党之域。——扬雄《长杨赋》。 注:“远也。”(4) 又如:绝域(极远的地方);绝地(极远的地方);绝垠(极远的地方);绝国(僻远隔绝的邦国);绝徼(极为遥远的地方);绝郡(边远的郡县);绝区(极边远地区)(5) 缺乏;贫困 [poor]。 如:绝乏(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绝绝 jué〈副〉(1) 绝对;全然 [absolutely]——用在否定词前面绝无有者。 ——清· 方苞《狱中杂记》绝无踪响。(绝,绝然,绝对,根本。) ——《聊斋志异·促织》(2) 又如:绝不可能;绝无此意;绝非偶然;绝异(全然不同);绝无(全然没有)(3) 极,最 [extremely]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至险绝处。 (4) 又如:绝少(极少);绝早(极早);绝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足(最快的马。 喻千里马)◎ 绝绝 jué〈名〉(1) 绝句 [Chinese four-lined verse with five or seven characters to each line]。诗体名。 亦称“截句”、“断句”。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仅四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 如:五绝;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绝诗(即绝句) 王荆公绝句。—— 宋· 洪迈《容斋随笔》(2) 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hungry poor]务蓄积,以备乏绝。 ——《盐铁论》◎ 绝绝 jué罢了,了 [that"s all]听言绝,我则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元· 孙仲章《勘头巾》。 4. 绝在古文里的意思 ①断,断开。《灵枢·禁服》:“近者编绝,久者简垢。” ②阻断。《灵枢·官针》:“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 ③遏止。《素问·宝命全形论》:“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 ④断绝。《素问·平人气象论》:“故人绝水谷则死。” ⑤竭绝。《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⑥止。《素问·气交变大论》:“冲阳止者死不治。” 扩展资料 【绝代】 juédài当代独一无二的:风华绝代|绝代佳人。 【绝对】 juéduì ①没有任何条件的,与“ 相对 ” 相对:绝对真理。②完全;一定。 〖例句〗他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 【绝顶】 juédǐng ①极端;非常:绝顶聪明。②最高峰。 〖例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大地,仰望苍穹,令人俗念顿消,予以缥缈,觉得心胸无比开阔。 【绝技】 juéjì 别人不易学会的技艺。 〖例句〗你别看那位老人满头的白发,却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带有绝字的古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月双眸含秋波,巧笑倩兮,轻舞若纱,蕙质如兰。 与君隔世绝,从此莫念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 绝 在文言文中有有那些意思 即 jí, 部首: 卩 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7 即 jí 【动】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同本义〖eneartoeat〗 即,就食也。——《说文》 席末取粮即稻。——《仪礼·公食礼》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 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approach;benear〗 将即席。——《礼记·曲礼》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卫风·氓》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若即若离 登上;走上〖ascend〗 公即位。——《春秋·桓公元年》 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即阼(即位。皇帝登极叫即阼。因古时新天子登基,有升登东阶而主祭的仪式,所以叫即阼。阼:东阶);即真(正式就皇帝位。后世以官职由代理而改为实授,也称即真);即禽(打猎,在野外猎取禽兽);即祚(皇席即位登基) 即 jí 【连】 虽然〖though;although〗 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西厢记诸宫调》 假若〖if〗 即有不称。(如果不能称将军之职。意即打败仗。)——汉·刘向《列女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汉·贾谊《论积贮疏》 即使〖evenif〗 公子即合符。(即,即使。)——《史记·魏公子列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汉·贾谊《论积贮疏》 即谋单于。——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捕得三两头。——《聊斋志异·促织》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即或 同“则”。那就〖then〗 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死即已。——《史记·陈涉世家》 死即举大名。 即更刮目相待。(即,就。)——《资治通鉴·汉纪》 即 jí 【介】 就在某时某处;乘,趁〖while〗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即时诛灭。——《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如前年…一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即忙(连忙;赶紧);即拜(就在所在地授予官职);即早(及早;趁早) 当〖as〗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南朝齐·谢朓《赋贫民田》 又如:即此(就此;只此) 即 jí 【副】 一…就〖assoonas〗。如:气断即死;闻过即改 随之立刻就〖then〗。如:降即免死;即早(及早,趁早) 立刻,当即〖atonce〗 王即临之。——晋·干宝《搜神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处即刺杀虎。——《世说新语·自新》 即书诗四句。——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即速(立刻;赶快) 那就是说,那就是〖thatis;namely〗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此爱汝。——清·林觉民《与妻书》 即如忠烈遗骸。——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身外即战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即是
2023-07-13 08:39:451

初中文言文乎字字意义

1. 初中文言文中虚词“乎”的用法 乎 1.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 hū] 副词。绝对(只 用于否定式)。 2、合乎[hé 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 hū]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 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 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3.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 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 ——《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 ——《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 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 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 ——《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 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 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4.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意义及活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表 通假字表(1-2册)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例 句 释义 出处 说 悦 yu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愉快 《论语十则》 女 汝 rǔ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你 《论语十则》 知 智 zhì 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聪明 《论语十则》 还 旋 xuán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回转,掉转 《扁鹊见蔡桓公》 汤 烫 tàng 疾在凑理,汤熨之所及也。 用热水焐 《扁鹊见蔡桓公》 齐 剂 jì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汤药 《扁鹊见蔡桓公》 止 只 zhǐ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只是 《狼》 阴 荫 yīn 绿杨阴里白沙堤。 树阴 《钱塘湖春行》 静 净 jìng 茅檐长扫静无苔。 干干净净 《书湖阴先生壁》 屏 摒 bǐng (材之敏,倍人也;)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舍去 《为学》 帖 贴 tiē 对镜帖花黄 粘 《木兰诗》 火 伙 hǔo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伴 《木兰诗》 竦 耸 sǒng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高 《观沧海》 争 怎 zěn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怎样 《如梦令》。 李清照 见 现 xiàn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出现 《西江月》。 辛弃疾 要 邀 yāo 便要还家 邀请 《桃花源记》 坐 座 zuò 满坐寂然 座位 《口技》 指 直 zhǐ 指通豫南 一直 《愚公移山》 反 返 fǎn 始一反焉 往返,返回 《愚公移山》 惠 慧 huì 甚矣,汝之不惠 聪明 《愚公移山》 亡 无 w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没有 《愚公移山》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乐羊子妻》 亡赖 调皮 wúlài 最喜小儿亡赖 顽皮,淘气 清平乐。村居(辛) 厝 措 cuò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放置 《愚公移山》 那 哪 nǎ 问渠那得清如许 怎么 《观书有感》 通假字表(3-4册)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例 句 释义 出处 阙 缺 quē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中断 《三峡》 则 即 j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就是 《三峡》 强 僵 jiāng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僵硬 《闲情记趣》 道 导 dào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引导 《晏子故事》之二 曷 何 hé 缚者曷为者也 什么 辑 缉 jī (柜)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连缀 《买椟还珠》 熙 嬉 xī 圣人非所与熙也 开玩笑 《晏子故事》之二 零丁 伶仃 零丁洋里叹零丁 孤苦无依 《过零丁洋》 距 拒 jù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抵挡;抵抗 《公输》 圉 御 yù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抵挡 《公输》 诎 屈 qū 公输盘诎,而曰: 屈服 《公输》 有 又 yòu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还有 《核舟记》 诎 屈 qū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弯曲 《核舟记》 衡 横 héng 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 横放 《核舟记》 攀 扳 bān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拨弄;扳弄 《核舟记》 甫 父 fù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男子美称 《核舟记》 简 拣 jiǎn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核舟记》 适 谪 zhé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强迫 《陈涉世家》 唱 倡 chàng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倡导 《陈涉世家》 已 以 yǐ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已经 《陈涉世家》 被 披 pī 将军身被坚执锐 穿 《陈涉世家》 食 饲 sì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 《马说》 见 现 xiàn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显现 《马说》 材 才 cái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能 《马说》 邪 耶 yé 其真无马邪 吗 《马说》 通假字表(5—6册)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例 句 释义 出处 僇 戮 lù 自余为僇人 遭到贬谪 《始得西山宴游记》 见 现 xiàn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出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畔 叛 pàn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背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忍 韧 rèn 动心忍性 坚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 增 zēng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 同上 衡 横 héng 困于心,衡于虑 梗塞,指不顺 同上 拂 弼 bì 入则无法家拂士 辅佐 同上 具 俱 jù 百废具兴 全,皆 《岳阳楼记》 属 嘱 shǔ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岳阳楼记》 直 值 zhì 玉盘珍馐直万钱 价值 《行路难》(其一) 辟 避 bì 故患有所不辟也 躲避 《鱼我所欲也》 辩 辨 bià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辨别 同上 得 德 dé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恩惠 同上 与 欤 yú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语气词,相当于“吗” 同上 乡 向 xià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 同上 信 伸 shēn 欲信大义于天下 伸张 《隆中对》 已 以 yǐ 自董卓已来 常与“来、前后”组合,表示时间、方位 同上 阙 缺 quē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高益 缺点 《出师表》 简 拣 jiǎn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挑选 同上 有 又 yòu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同上 徧 遍 biàn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遍及、普遍 《曹刿论战》 见 现 xiàn 动乎其言而见其文 表现 《上枢密韩太尉书》 曷 何 hé 曷至哉 什么时候 《君子于役》 桀 橛 jué 鸡栖于桀 为栖鸡做的木架 《君子于役》 古今异义词 1—2册 句子 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 经过 房子,居住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 见 拜见进见 看到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 跑 步行 《扁鹊见蔡桓公》 几欲先走 《口技》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石豪吏》 当是时 是 这 表示肯定的判断 《口技》 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索 寻找 要,取 《扁鹊见蔡桓公》 过故人庄 过 拜访,访问 经过,走过 《过故人庄》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逮 及,赶得上 捕,捉 《为学》 属之鄙有二僧 鄙 边境 低下 《为学》 吾数年欲买舟而下 买 雇 购买 《为学》 西属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去 距离 到,往 《为学》 旦辞爷娘去,幕宿。 5. 初中文言文中其字的意思分别有哪些 其 jī 名词义: 1、通“諅”。周年。 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轻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其 qí 代词义: 1、形声字。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韩愈《师说》 3、他们;她们;它们。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4、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5、它的。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7、这样;如此。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副词义: 1、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孟子》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3、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义: 1、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2、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韩愈《杂说》 其真不知马耶。——唐·韩愈《杂说》 其亦足乐乎。——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义: 1、用作语助。 2、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6.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7. 文言文中乎,且,者,也,与,则,所何字的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举例 与练习 连词【而】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如:舍生而取义者也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挟天子而令诸侯3.表示承接关系。 特点:动作或事件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登轼而望之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例如: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故十六七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例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练习:1、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2、然而不胜者3、环而攻之而不胜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7、呼尔而与之8、乡为身死而不受9、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0、挺剑而起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2、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3、长跪而谢之曰14、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15、聚室而谋曰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何苦而不平18、佣者笑而应曰19、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2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1、足肤皲裂而不知2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3、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4、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2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26、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2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8、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9、泉而茗者,……红装而蹇者30、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31、为人谋而不忠乎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之】 之 多作代词和助词,有时作动词 (1).代词 ,有实在意义。 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 代事可译为, “这”、“这件事” 例如:属予作文以 记之 (2). 结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①可以解释为“的”。例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帮助构成句子,但没有意义,可不译。 例如: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作动词,可译为“去”、“往”,例如:辍耕之垄上 练习:1、北方有辱臣者,愿借子杀之。2、请说之3、宋何罪之有4、宋无罪而攻之5、公输盘久设攻城之计变6、子墨子九距之7、吾知子之所以距我8、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9、三里之城10、环而攻之而不胜11、委而去之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3、亲戚畔之14、臣以王之攻宋也1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16、人皆有之17、行道之人弗受18、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19、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0、肉食者谋之21、彼竭我盈,故克之22、吾视其辄乱,望其旗蘼,故逐之23、齐国之美丽者也24、问之客曰2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7、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28、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9、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31、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32、怅恨久之33、固以怪之矣34、天子之怒,俯尸二人35、聂政之刺韩傀也36、时人莫之许也37、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8、将军既帝室之胄39、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4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1、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2、久之,目似瞑。43、前人之述备矣4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46、望之蔚然而深秀者47、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4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9、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50、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以】 (1)介词 ①表示工具或凭借,译为“用”“凭借”“依据”“按照”。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表示原因,译为“因”“由于”。例如:扶苏以数谏故 ③表示动作方式,可译为“把”、“用”、“拿”、“靠”等 例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连词 ①目的关系,译为“用来” 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因果关系,译为“因为”,“以致于” 例如: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③相当于“而” 例如:近岸,卷石底以出 (3)动词 ②“认为”,有时“以”“为”连用 例如: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译为“因此”。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练习:1、成,将以攻宋2、臣以王之攻宋也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4、臣以王之攻宋也5、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6、何以战7、必以分人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9、咨臣以当世之事10、可以一战11、皆以美于徐公12、河曲智叟无以应13、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14、或以为死1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16、固以怪之矣17、令辱之,以激怒其众18、祭以尉首19、安陵君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0、大王加惠,以大易小21、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2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3、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4、以弱为强者2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28、悉以咨之29、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0、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3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34、不以千里称也35、策之不以其道36、。 8. 文言文中“其”字用法及其意义 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2023-07-13 08:39:541

文言文常常

1. 常的文言文解释 直接把例子带出来问嘛。费好多事T T 而且这一问我也很为难.由于这是魏征小朋友亡故了,所以常有可能是曾经的意思。但一般翻译都说是经常的意思.再想想表示一直也可以。..矛盾了。..我建议你要是学生就找个语文老师来问问..如果跟我一样老..那反正也不考试了。.你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己看哪个顺眼就哪个吧.. 在古文中有很多意思 常 cháng (1) ㄔㄤˊ (2)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3)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4)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5) 姓。 (6) 郑码:KOJL,U:5E38,GBK:B3A3 (7) 笔画数:11,部首:巾,笔顺编号:24345251252 常 cháng 〔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常 cháng 〔量〕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 cháng 〔形〕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常 cháng 〔副〕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2. 文言文中"计"常常理解为什么 计 动词义: 1、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计,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魏学洢《核舟记》 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2、计较;关心。 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 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 3、商议;谋划。 计,谋也。——《广雅》 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非计久长。 长安君计短。 计之曰。——唐·柳宗元《三戒》 4、考察;审核。 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 名词义: 1、算法;算术。 2、计簿。如:计筹(计簿。记载户口、垦田、钱粮出入之数的簿册)。 3、呈送计簿的官吏。如:计节(计吏所持的符节);计车(计吏所乘的车)。 4、计策;计谋。 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 计者,所以定事也。——《韩非子·存韩》 吾计已决。——汉·刘向《列女传》 计无所出。——晋·干宝《搜神记》 何以为计。——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的仪表。 6、生计;谋生手段。 7、姓。 3. 常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伦常 一、常的组词: 超常、无常、通常、常数、常务 家常、常温、失常、常人、常住 二、常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常,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 白话版《说文解字》:常,下身穿的衣裙。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裳,这是“常”的异体字,字形采用“衣”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异常[yì cháng] 不同于寻常。 2、超常[chāo cháng]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3、逾常[yú cháng] 超过寻常。 4、常任[cháng rèn] 属性词。长期担任的。 5、常套[cháng tào] 常用的陈陈相因的办法或格式。 4. 在初中经常会考的文言文,文言文寓言 急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16篇) 一、《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岳阳楼记》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四、《桃花源记》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五、《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
2023-07-13 08:40:151

文言文寻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1. 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名)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寻 2、(动)寻找 例~向所志《桃花源记》 3、(动)探求,追溯 例一一皆可~其源《苏轼诗》 4、(动)访问 例虽远亦相~《皇甫冉诗》 5、(动)重新加温 例若可~也,亦可寒也《左传》 6、(动)连续不断而来 例殿下降情白屋,存问相~《宋书》 7、(动)攀援、依附 例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陆机词》 8、(动)使用 例青青不伐,将~斧柯《说苑》 9、(副)不久、随即 例媒人去数日,~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 2. 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基本字义 寻 xún 寻,姓氏, 寻氏 (会意。 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a measure of length] 寻,绎理也。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 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 ——《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 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 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无寻尺之禄。 ——《国语·晋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三国演义》 深逾寻丈。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寻 xún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寻向所志。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 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 用 寻,用也。 ——《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 xún 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 ——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 xún 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 ——《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 xín 寻开心 寻死 寻思常用词组 寻常 xúncháng [ordinary;usual;mon]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寻短见 xín duǎnjiàn [mit suicide] 自杀的俗称 寻根究底 xúngēn-jiūdǐ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inquire deeply into] 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底 寻花问柳 xúnhuā-wènliǔ [run around;be on the racket] 游赏风景;狎妓 [珏斋]与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 ——《孽海花》 寻欢作乐 xúnhuān-zuòlè [go to town;gather life"s roses;paint the lover red] 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 不务正业,整天追生梦死,寻欢作乐 寻机 xúnjī [look for an opportunity] 寻找机会 寻开心 xún kāixīn [make fun of ] 把某件事拿来取笑;取笑[某人] 寻觅 xúnmì [seek] 寻求,探索 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 绕墙寻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寻摸 xúnmo [seek] 寻找 寻求 xúnqiú [pursue;explore;seek] 寻找探求;追求 寻思 xúnsi [think sth. over] 想;思考 寻死 xúnsǐ [try to mit suicide]∶打算自杀 [mit suicide]∶自杀 寻死觅活 xúnsǐ-mìhuó [so agonizing as to threaten to die] 闹着要死要活的。 指用寻死来进行要挟或吓唬人 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元·关汉卿《金钱池》 寻索 xúnsuǒ [search for] 循踪探索 寻味 xúnwèi [ruminate;think over]仔细体会;玩味 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世说新语·文学》 耐人寻味 询问 xúnwèn [inquire] 询问;探索 今天不断有人来打听消息,寻问情况 寻隙 xúnxì [pick a quarrel] 找茬儿,寻衅 [金桂]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红楼梦》 寻衅 xúnxìn [bite the thumb at;provoke a quarrel] 寻隙挑衅 寻绎 xúnyì [probe repeatedly] 反复探索,推求 寻绎哲理 寻幽访胜 xúnyōu-fǎngshèng [visit places of scenic beauty] 搜寻幽僻美好的地方 寻章摘句 x。 3. 寻在古文中的解释有哪些 寻,中国汉字之一,笔顺编号:511124,笔画数:6,部首:寸。 古文 1.用 寻,用也。——《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2.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3.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xún<;副> 5.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6.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梁书· 韦放传》 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唐·吴兢《贞观政要》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寻xún<;介> 7.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xín 8.寻开心 寻死 寻思 4. 寻有寓意的文言文 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生动形象地比喻借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 5. 及,寻和全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 【及】 【jí】〈动〉(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本义:追赶上,抓住)(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及,逮也。——《说文》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 ——《史记`项羽本纪》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4) 至,达到 [attain;reach]及,至也。 ——《广雅》及期。——《仪礼聘礼》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6) 待,等到 [wait]及日中则如盘盂。 ——《列子汤问》及日中如探汤。及鲁肃过 寻阳。 ——《资治通鉴汉纪》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既上。 (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 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7) 如:及夫(等到)(8) 遭受 [suffer from]铁铦短者及乎敌。 (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10) 比得上,能与…相比 [pare with]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韩愈《师说》(11) 又如:我不及他(12) 连累;关联 [implicat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 ——《汉书李广苏建传》(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4) 通“给”。供应 [provide]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 ——《管子囯蓄》◎ 【及】 【jí】〈介〉(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 蚤:通“早”)◎ 【及】 【jí】(1) 和,与 [and]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音乐及诗歌。 ——蔡元培《图画》(2) 又如:孔子及门徒◎ 【及】 【jí】〈副〉(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2) [also]——表示频率,相当于“又”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 ——《水浒全传》◎ 【寻】【xún】〈动〉(1)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寻向所志。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2)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3)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4)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5) 用 [use]寻,用也。 ——《小尔雅》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6)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7) 继续 [continue]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 瞻。——《三国演义》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8)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9)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10) 追逐 [pursue]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 张衡《西京赋》(11)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12)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全】 【quán】〈形〉(1) 完全[whole;entire]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 注:“犹具也。”天地无全功。 ——《列子·天瑞》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以全争于天下。 ——《孙子·谋攻》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 6. 只知是寻 是什么意思 当时只道是寻常: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去了。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2023-07-13 08:40:241

寻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1. 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名)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寻 2、(动)寻找 例~向所志《桃花源记》 3、(动)探求,追溯 例一一皆可~其源《苏轼诗》 4、(动)访问 例虽远亦相~《皇甫冉诗》 5、(动)重新加温 例若可~也,亦可寒也《左传》 6、(动)连续不断而来 例殿下降情白屋,存问相~《宋书》 7、(动)攀援、依附 例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陆机词》 8、(动)使用 例青青不伐,将~斧柯《说苑》 9、(副)不久、随即 例媒人去数日,~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 2. 寻在古文中的解释有哪些 寻,中国汉字之一,笔顺编号:511124,笔画数:6,部首:寸。 古文 1.用 寻,用也。——《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2.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3.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xún<;副> 5.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6.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梁书· 韦放传》 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唐·吴兢《贞观政要》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寻xún<;介> 7.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xín 8.寻开心 寻死 寻思 3. 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基本字义 寻 xún 寻,姓氏, 寻氏 (会意。 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a measure of length] 寻,绎理也。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 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 ——《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 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 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无寻尺之禄。 ——《国语·晋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三国演义》 深逾寻丈。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寻 xún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寻向所志。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 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 用 寻,用也。 ——《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 xún 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 ——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 xún 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 ——《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 xín 寻开心 寻死 寻思常用词组 寻常 xúncháng [ordinary;usual;mon]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寻短见 xín duǎnjiàn [mit suicide] 自杀的俗称 寻根究底 xúngēn-jiūdǐ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inquire deeply into] 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底 寻花问柳 xúnhuā-wènliǔ [run around;be on the racket] 游赏风景;狎妓 [珏斋]与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 ——《孽海花》 寻欢作乐 xúnhuān-zuòlè [go to town;gather life"s roses;paint the lover red] 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 不务正业,整天追生梦死,寻欢作乐 寻机 xúnjī [look for an opportunity] 寻找机会 寻开心 xún kāixīn [make fun of ] 把某件事拿来取笑;取笑[某人] 寻觅 xúnmì [seek] 寻求,探索 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 绕墙寻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寻摸 xúnmo [seek] 寻找 寻求 xúnqiú [pursue;explore;seek] 寻找探求;追求 寻思 xúnsi [think sth. over] 想;思考 寻死 xúnsǐ [try to mit suicide]∶打算自杀 [mit suicide]∶自杀 寻死觅活 xúnsǐ-mìhuó [so agonizing as to threaten to die] 闹着要死要活的。 指用寻死来进行要挟或吓唬人 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元·关汉卿《金钱池》 寻索 xúnsuǒ [search for] 循踪探索 寻味 xúnwèi [ruminate;think over]仔细体会;玩味 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世说新语·文学》 耐人寻味 询问 xúnwèn [inquire] 询问;探索 今天不断有人来打听消息,寻问情况 寻隙 xúnxì [pick a quarrel] 找茬儿,寻衅 [金桂]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红楼梦》 寻衅 xúnxìn [bite the thumb at;provoke a quarrel] 寻隙挑衅 寻绎 xúnyì [probe repeatedly] 反复探索,推求 寻绎哲理 寻幽访胜 xúnyōu-fǎngshèng [visit places of scenic beauty] 搜寻幽僻美好的地方 寻章摘句 x。 4. 及,寻和全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 【及】 【jí】〈动〉(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本义:追赶上,抓住)(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及,逮也。——《说文》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 ——《史记`项羽本纪》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4) 至,达到 [attain;reach]及,至也。 ——《广雅》及期。——《仪礼聘礼》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6) 待,等到 [wait]及日中则如盘盂。 ——《列子汤问》及日中如探汤。及鲁肃过 寻阳。 ——《资治通鉴汉纪》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既上。 (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 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7) 如:及夫(等到)(8) 遭受 [suffer from]铁铦短者及乎敌。 (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10) 比得上,能与…相比 [pare with]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韩愈《师说》(11) 又如:我不及他(12) 连累;关联 [implicat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 ——《汉书李广苏建传》(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4) 通“给”。供应 [provide]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 ——《管子囯蓄》◎ 【及】 【jí】〈介〉(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 蚤:通“早”)◎ 【及】 【jí】(1) 和,与 [and]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音乐及诗歌。 ——蔡元培《图画》(2) 又如:孔子及门徒◎ 【及】 【jí】〈副〉(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2) [also]——表示频率,相当于“又”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 ——《水浒全传》◎ 【寻】【xún】〈动〉(1)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寻向所志。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2)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3)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4)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5) 用 [use]寻,用也。 ——《小尔雅》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6)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7) 继续 [continue]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 瞻。——《三国演义》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8)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9)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10) 追逐 [pursue]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 张衡《西京赋》(11)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12)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全】 【quán】〈形〉(1) 完全[whole;entire]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 注:“犹具也。”天地无全功。 ——《列子·天瑞》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以全争于天下。 ——《孙子·谋攻》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 5. 寻进本寺卿中的寻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这里的“寻”,是“不久”的意思。 “寻”在古汉语中,一般有如下几种意思:1、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2、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3、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4、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作副词,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寻进本寺卿”句,出自《明史》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原句是:“玘,东阳所举士也,贻书责以大义,且请削门生之籍。 寻进本寺卿,擢南京吏部右侍郎。”意思就是:罗玘是李东阳所考选的学生,写信用大义指责他,并请求取消自己门生的身份。 不久进升太常寺卿,提拔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6. 寻有寓意的文言文 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生动形象地比喻借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 7. 寻进本寺卿中的寻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这里的“寻”,是“不久”的意思。 “寻”在古汉语中,一般有如下几种意思: 1、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琐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2、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3、探求。《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4、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作副词,随即、不久。《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寻进本寺卿”句,出自《明史》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原句是:“玘,东阳所举士也,贻书责以大义,且请削门生之籍。寻进本寺卿,擢南京吏部右侍郎。”意思就是:罗玘是李东阳所考选的学生,写信用大义指责他,并请求取消自己门生的身份。不久进升太常寺卿,提拔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2023-07-13 08:41:111

寻在文言文有最终的意思吗

1. 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名)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寻 2、(动)寻找 例~向所志《桃花源记》 3、(动)探求,追溯 例一一皆可~其源《苏轼诗》 4、(动)访问 例虽远亦相~《皇甫冉诗》 5、(动)重新加温 例若可~也,亦可寒也《左传》 6、(动)连续不断而来 例殿下降情白屋,存问相~《宋书》 7、(动)攀援、依附 例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陆机词》 8、(动)使用 例青青不伐,将~斧柯《说苑》 9、(副)不久、随即 例媒人去数日,~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 2. 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基本字义 寻 xún 寻,姓氏, 寻氏 (会意。 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a measure of length] 寻,绎理也。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 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 ——《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 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 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无寻尺之禄。 ——《国语·晋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三国演义》 深逾寻丈。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寻 xún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寻向所志。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 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 用 寻,用也。 ——《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 xún 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 ——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 xún 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 ——《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 xín 寻开心 寻死 寻思常用词组 寻常 xúncháng [ordinary;usual;mon]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寻短见 xín duǎnjiàn [mit suicide] 自杀的俗称 寻根究底 xúngēn-jiūdǐ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inquire deeply into] 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底 寻花问柳 xúnhuā-wènliǔ [run around;be on the racket] 游赏风景;狎妓 [珏斋]与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 ——《孽海花》 寻欢作乐 xúnhuān-zuòlè [go to town;gather life"s roses;paint the lover red] 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 不务正业,整天追生梦死,寻欢作乐 寻机 xúnjī [look for an opportunity] 寻找机会 寻开心 xún kāixīn [make fun of ] 把某件事拿来取笑;取笑[某人] 寻觅 xúnmì [seek] 寻求,探索 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 绕墙寻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寻摸 xúnmo [seek] 寻找 寻求 xúnqiú [pursue;explore;seek] 寻找探求;追求 寻思 xúnsi [think sth. over] 想;思考 寻死 xúnsǐ [try to mit suicide]∶打算自杀 [mit suicide]∶自杀 寻死觅活 xúnsǐ-mìhuó [so agonizing as to threaten to die] 闹着要死要活的。 指用寻死来进行要挟或吓唬人 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元·关汉卿《金钱池》 寻索 xúnsuǒ [search for] 循踪探索 寻味 xúnwèi [ruminate;think over]仔细体会;玩味 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世说新语·文学》 耐人寻味 询问 xúnwèn [inquire] 询问;探索 今天不断有人来打听消息,寻问情况 寻隙 xúnxì [pick a quarrel] 找茬儿,寻衅 [金桂]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红楼梦》 寻衅 xúnxìn [bite the thumb at;provoke a quarrel] 寻隙挑衅 寻绎 xúnyì [probe repeatedly] 反复探索,推求 寻绎哲理 寻幽访胜 xúnyōu-fǎngshèng [visit places of scenic beauty] 搜寻幽僻美好的地方 寻章摘句 x。 3. 寻有寓意的文言文 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生动形象地比喻借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 4. 寻在古文中的解释有哪些 寻,中国汉字之一,笔顺编号:511124,笔画数:6,部首:寸。 古文 1.用 寻,用也。——《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2.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3.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xún<;副> 5.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6.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梁书· 韦放传》 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唐·吴兢《贞观政要》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寻xún<;介> 7.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xín 8.寻开心 寻死 寻思 5. 竟文言文意思能当最终吗 可以,有志者事竟成,就是一例。 竟 jìng 〈动〉 (1) (会意。从音,从人。本义:奏乐完毕) (2) 同本义 [(perform on a musical instrument) end;finish] 竟,乐曲尽为竟。——《说文》 凡乐成则告备。——《周礼》。汉· 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 (3) 泛指结束,完毕[finish;plete] 竟,终也。——《玉篇》 竟,穷也。——《广雅》 谮始竟背。——《诗·大雅·瞻卬》。笺:“犹终也。” 振于无竟。——《庄子·齐物论》 秦王竟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竟。——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又如:竟学(学完,学到底);未竟之业;事竟 (5) 追究 [investigate] 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汉书》 词性变化 ◎ 竟 jìng 〈名〉 “竟”假借为“境”,边境,国境 [border]。如:竟界(边缘;边界);竟尉(古代边境武官) ◎ 竟 jìng 〈副〉 (1) 终于;到底[in the end;eventually] 平原君 竟与 毛遂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竟怒不救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竟无语凝噎。——宋· 柳永《雨霖铃》 婿竟不调。——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竟然;倒。含出乎意料之意 [actually;unexpectedly] 竟杀蛟而出。——《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竟尔(竟自。竟然);竟是(还是,毕竟是);竟不然(何不,倒不如) (4) 径,一直,直接 [throughout;whole]。如:竟直(简直;竟然);竟已(终止);竟此(就到这里,到此为止) ◎ 竟 jìng 〈形〉 (1) 全部;完全;整个 [whole] 恩施下竟同学。——《汉书·王莽传》。注:“周徧也。” 君竟日不出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竟三夜罢。——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竟以宗庙社稷。——清· 周容《芋老人传》 竟成痼疾。——清· 方苞《狱中杂记》 竟行之。 (2) 又如:竟天(满天);竟天价(满天地);竟体(全身);竟夕(整夜,整个晚上);竟世(终生;一辈子) 6. 寻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译文: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2、动:寻找。《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译文: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3、动:探求。 《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译文:推究您背梁投魏的时候,没有其他原因。 4、动:顺着。《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寻找之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不能再找到原来的路。 5、副:随即;不久。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寻常,释义①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 ②比喻长或多。 ③平常;普通。 ④经常;平时。 寻根究底,究:仔细推求,追查。 底:底细,根源或内情。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寻觅,释义:寻求;寻找,探索。 寻思,释义:琢磨,心里琢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寻。 7. 寻 字初中文言文中有哪几种意思啊,要有例句 寻 名词义: 1、会意字。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寻,绎理也。——《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无寻尺之禄。——《国语·晋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三国演义》 深逾寻丈。——[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动词义: 1、寻找。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其方面。——《后汉书·张衡传》 2、探究;研究;推求。 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3、用。 寻,用也。——《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左传·僖公五年》 4、继续。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谭嗣同《思篇》 5、讨伐;派兵去镇压。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6、追逐。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汉· 张衡《西京赋》 7、通“燖”。用热水脱毛。 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公羊传·成公三年》 副词义: 1、经常;时常。 2、顷刻;不久。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移刑部。——清· 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介词义: 1、沿着;顺着。 绍遂寻山北行。——《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唐· 李白《东鲁门泛舟》 8. 及,寻和全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 【及】 【jí】〈动〉(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本义:追赶上,抓住)(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及,逮也。——《说文》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 ——《史记`项羽本纪》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来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4) 至,达到 [attain;reach]及,至也。 ——《广雅》及期。——《仪礼聘礼》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来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6) 待,等到 [wait]及日中则如盘盂。 ——《列子汤问》及日中如探汤。及鲁肃过 寻阳。 ——《资治通鉴汉纪》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既上。 (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 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记》(7) 如:及夫(等到)(8) 遭受 [suffer from]铁铦短者及乎敌。 (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10) 比得上,能与…相比 [pare with]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韩愈《师说》(11) 又如:我不及他(12) 连累;关联 [implicat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 ——《汉书李广苏建传》(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4) 通“给”。供应 [provide]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 ——《管子囯蓄》◎ 【及】 【jí】〈介〉(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 蚤:通“早”)◎ 【及】 【jí】(1) 和,与 [and]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音乐及诗歌。 ——蔡元培《图画》(2) 又如:孔子及门徒◎ 【及】 【jí】〈副〉(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2) [also]——表示频率,相当于“又”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 ——《水浒全传》◎ 【寻】【xún】〈动〉(1)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寻向所志。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2)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3)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4)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5) 用 [use]寻,用也。 ——《小尔雅》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6)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7) 继续 [continue]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 瞻。——《三国演义》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8)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9)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10) 追逐 [pursue]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 张衡《西京赋》(11)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12)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全】 【quán】〈形〉(1) 完全[whole;entire]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 注:“犹具也。”天地无全功。 ——《列子·天瑞》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以全争于天下。 ——《孙子·谋攻》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
2023-07-13 08:41:201

寻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2023-07-13 08:41:303

乎的文言文

1.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2. 乎在古文什么意思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3.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 hū] 副词。 绝对(只 用于否定式)。 2、合乎[hé 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 hū]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 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 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 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4.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 hū] 副词。绝对(只 用于否定式)。 2、合乎[hé 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 hū]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 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 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2023-07-13 08:42:021

乎在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2. 文言文的乎是什么意思 乎 hū 【语】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3.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 hū] 副词。绝对(只 用于否定式)。 2、合乎[hé 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 hū] 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 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 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4. 古文中的“乎”是什么意思 ①介词,相当于“于”。 1、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 《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2、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 《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臣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探究。 3、介绍依凭的条件。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 译文: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 4、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助词,语气词。 1、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鸿门宴》:“壮士,能复饮乎?” 译文“”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 2、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 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 《肴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军队疲劳且精力已尽,远方的国主已经做好了防备,恐怕不能有所作为吧。 4、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 《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译文:长铗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 5、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 《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谁知道这赋税带来的毒害要比这毒蛇还要厉害啊! 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 《召公谏厉王弭谤》:“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译文: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 ③词缀,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 《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译文:浩荡的样子像凌空驾风而行,却不知道它要停留在何处。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乎,语之馀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乎,语尾的叹词。字形采用“兮”作边旁,像声音向上越扬的形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乎 5. 文言文乎的用法和意义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⑸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 (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 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 (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 (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 。 (16)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17)摄乎大国这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 (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 “乎”与“也”互文通用 “也”字在发展过程中,在语气上、运用上,都有变化。 它的语气,强烈果断,用在句尾,当作肯定语气词,主要用于陈述句中,比其他同类词意义明显。《史记·孙子传》:“愿勿斩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语气强烈,都表示肯定之义。由于“也”字读音和邪耶同,有时把它当作疑问语气词的“乎”、耶(邪)用。 《国语·周语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此句“乎”与“也”互文通用。(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2页)。 6.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的释义: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 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相关组词:之一、之后、之前、兼之、总之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三、相关词汇解释 1、之后[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2、兼之[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3、总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政治、文化、科学、艺术,~,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你爱唱歌,我爱下棋,他爱打乒乓球,~,都有个人的爱好。 4、向之[xiàng zhī] 过去的。 5、之者[zhī zhě] 唐 宋 时习语,相当于“之人”、“之物”。
2023-07-13 08:42:161

乎在文言文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文言文的乎是什么意思 乎 hū 【语】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2.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 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 ——《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 ——《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 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 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 ——《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 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 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3. 在文言文中的“乎”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2)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 无须~。异~寻常。 (5)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 古同“呼”,呜呼。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 ——《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 ——《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 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 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 ——《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 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乎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 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4. “盍”在文言文中有何意思 基本字义1.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各言尔志?”2.何故,为何:不出从乎?君将有行”.3.合,聚合:簪(“勿疑朋~.”意思是待人不疑心,朋友就会聚合而疾来).详细字义〈动〉1.(会意.本作“盇”,从血,从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皿中有血而上覆之,覆必大于下,故从大.”本义:覆盖) 合 [gather]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杜甫《杜位宅守岁》2.又如:盍簪(友人聚会;朋友);盍朋簪(朋友聚会);盍彻(施行仁政)〈副〉1.何不(盍是“何不”的合音) [why not]盍,何不也.——《玉篇》盍请济师于王?——《左传·桓公十一年》子盍从众?——《左传·成公六年》子盍诘盗?——《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盍杀我?——《国语·晋语一》盍反其本.——《孟子·梁惠王上》祭酒计甚善,王盍用之?——《新唐书》盍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2.为何;什么;怎么 [why]盍不为行?——《庄子·盗跖》3.又如:盍如(何如)。 5. 文言文中“乎”字的解释有哪些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⑸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 。(16)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17)摄乎大国之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2023-07-13 08:42:231

经常的文言文

1. 求初中经常做到的古文 看看下边的怎么样?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 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 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③繁:毓。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 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 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 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 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 和尚用来作佛事。②术士:有法术的人。 ③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文言知识】 说“彼”。“彼”有两个含义:一、指“那”、“那个”。 上文“击彼此应”,意为敲击那个,这个。 2. 常的文言文解释 直接把例子带出来问嘛。费好多事T T 而且这一问我也很为难.由于这是魏征小朋友亡故了,所以常有可能是曾经的意思。但一般翻译都说是经常的意思.再想想表示一直也可以。..矛盾了。..我建议你要是学生就找个语文老师来问问..如果跟我一样老..那反正也不考试了。.你就睁一眼闭一眼自己看哪个顺眼就哪个吧.. 在古文中有很多意思 常 cháng (1) ㄔㄤˊ (2) 长久,经久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 (3) 时时,不只一次:~~。~客。时~。经~。 (4)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 (5) 姓。 (6) 郑码:KOJL,U:5E38,GBK:B3A3 (7) 笔画数:11,部首:巾,笔顺编号:24345251252 常 cháng 〔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常 cháng 〔量〕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 cháng 〔形〕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常 cháng 〔副〕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3. 在初中经常会考的文言文,文言文寓言 急 中考重点点文言文原文(16篇) 一、《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岳阳楼记》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四、《桃花源记》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五、《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 4. 常见的文言文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韩非子u2022外储说左上》)[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自己忘了带尺寸了)就说:“我忘记带尺码了。” 返回家去取尺寸。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韩非子u2022五蠹》)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2023-07-13 08:42:321

文言文好词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1.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④ 何由知吾可也?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例如: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⑤。 2. 文言文各种词是什么意思(介词 1、之(1) 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它 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2>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3>表近指 今译为:这 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 助词 1>表结构 今译为:的 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2>主谓之间取独 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u2022诸葛亮传》3>宾前标志 不译 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凡是何…之…均为前置) 4>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调整音节 不译 例释:①填然鼓之。 《孟子u2022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3)附(3)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到、往 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u2022马蹄》2、乎(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 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 《鸿门宴》2>表赞美、感叹 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u2022显学》17、者(1)特指代词1>组成名词短语今译为:的、的人、的事 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2>用在数词后 今译为:个、样 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 《孟子u2022梁惠王下》3>用在时间词后 今译为:…的时候 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报任安书》 4>用在否定词后 今译为:…的话 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 《鸿门宴》5>用在主谓短语之后表原因 译为:…的原因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引出判断 不译 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蔺列传》2>定后标志 不译 例释: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11、也 助词 句中表句读句尾表判断。 例释:①有梦也难寻觅《长亭送别》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也"前是名词,表判断)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0、焉(1)代词 1>作宾语相当"之" 今译为:它 例释: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表疑问 今译为:哪里、怎么例释: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u2022先进》(2)兼词 兼"于之" (前面的动词没有宾语或需要有介宾短语做状语时) 今译为:于是、于此 例释: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u2022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3)助词 1>表语气 今译为:了、呢、啊 例释:①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②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 《柳毅传》2>形容词词尾 今译为:…地、…的样子 例释:①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东京赋》 ②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9、为(1)介词 1>表对象 今译为:替、给、对 例释:①为君翻作《琵琶行》。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史记u2022鸿门宴》"2>表原因 今译为:因为、因此 例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3>表目的 今译为:为了 例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4>表被动 今译为:被 例释: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u2022高祖本纪》(2)助词 语助、提宾 无实义不译 例释: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球之为听。 《孟子》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3)连词 表假设 今译为:如、如果 例释:①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u2022秦策》②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 《战国策u2022楚策四》(4)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做、作 例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2>治、治理例释: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国语》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3>担任、充当 例释: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②董卓自为太师《后汉书》4>变为、变作 例释: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逍遥游》5>当作、作为 例释: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u2022公输》6>算作、算是 例释: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 《公孙丑下》7>叫做、称为 例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8>是 例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 《老子u2022二章》9>有 例释: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小人焉。《孟子》10>参与 例释: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11>认为 例释: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7、若(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的 例释: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这个、这些 例释: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②南宫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2)连词 1>表选择 今译为:或、或者 例释:以万人若一郡。 3. 词语“好意思”中意思一词是什么意思 此处的"意思"应该是对某事接受,承受的意思.比如"你好意思拿吗?""我不好意思去!"◎ 意思 yìsi(1) [thought]∶思想;心思年尚少壮,意思不专(2) [meaning;idea]∶意义;道理不要误会我的意思(3) [intention;wish;desire]∶意图;用意文章的中心意思(4) [a token of affection,appreciation,etc.]∶略表心意这点东西送给您,小意思,别客气(5) [suggestion;hint;trace]∶某种趋势或迹象天有点要下雪的意思(6) [interest;fun]∶情趣;趣味打乒乓球很有意思参观摄影展览很有意思◎ 意图 yìtú[intent;intention] 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打算这首诗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使冲突戏剧性地表现出来。 4. 古文词语的意思是思想的词有哪些 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 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 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 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 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 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 (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 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 (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 (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 5. 在古文中 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在古文中“是”有以下意思: 一、作名词 1、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是,则也”(《尔雅·释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释诂》)。 2、姓 目前姓氏在中国人口普查中,总数非常少,已属极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灏亮 二、代词 1、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三、形容词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四、副词 1、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扩展资料: 1、说文解字 【卷二】【是部】是 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
2023-07-13 08:42:381

曾 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1.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竟然;尚 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3.通“层”。重叠 如: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4.通“增” 如:曾益其所不能
2023-07-13 08:42:451

既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既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既 (jì,)jì ①<动>尽;完;终了。韩愈《进学解》:“言未~,有笑于列者曰。” ②<副>后来;不久。《左传?成公二年》:“~,卫人赏之以邑。” ③<副>已经,……以后。《廉颇蔺相如列传》:“~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副>全;都;皆。《屈原列传》:“楚人~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⑤<连>既然;既然是。《归去来兮辞》:“~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季氏将伐颛臾》:“~来之,则安之。” ⑥<连>与“且”、“又”、“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芙蕖》:“有风~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嫋娜之姿。”《谋攻》:“三军~惑且疑,则诸侯之难到矣。” ⑦<副>通“即”,就;便。《荆轲刺秦王》:“轲~取图奉之。”” 壁既满中的既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副>全;都;皆。 例: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选自清·张尔岐《蒿庵闲话》) 译文:如果墙壁都被贴满,就取下第一天所粘上的那篇文字,将它收进竹箱中。 余帛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原文为: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翻译:此句的意思是如果我死的时候,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这会辜负陛下的。 此言出自文言文《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 方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方 1、旁边,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四方,周边,边境。 “文加殊俗,武扬方表”。《后汉书》 3、方形,与“圆”相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引申为 正直,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老子》 4、地方,区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5、博大,周遍。“方施天下”。《墨子》 6、并排,“方舟而济于河”。《庄子》 7、相当,相等。 “昔韩信破历下而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共足相方。”《后汉书》 8、比拟,比方。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魏徵 成语有“不可方物” 9、大地 “戴圆履方”。《淮南子》 10、 处方,药方。“譬犹医之治病也,有方,笃剧犹治;无方,才微不愈。”《论衡》 11.、方向,方位。 “日出月诸,出自东方。”《诗经》 12、常规,常法。 “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后汉书》 13、 法度,准则。 “如此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后汉书》 14 、道义,道理。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 15、方法,办法。 “圣人设教,各有其方,知人情性不能齐也。” 《明德马皇后纪》 16、当,正当。 “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 17、 将,将要。 “方欲渡河入关。”《史记 高祖本纪》 18、方才,刚刚。 “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 古文中既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既”是已经的意思。如: ①“君既为府吏”(《孔雀东南飞》)——您已经当了官府的差吏。 ②“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已成定局的事,就不必说了。已经完成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去追究它了。 易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交换,换。贾谊《论积贮疏》:“罢夫羸老易之而咬其骨”。《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交易。《周易·系辞下》:“聚天下之财,交易而退。” (3)改变,更换。《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五人墓碑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容易。《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 (5)简易。曾巩《范字贯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宽易爱人。” (6)轻易。《后汉书·梁统传》:“故人轻犯法,吏易杀人。” (7)轻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8)轻视。《五蠹》:“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童区寄传》:“贼易之,对饮酒,醉。” (9)怠慢。《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慢易大姖,不震厥教。” (10)平坦。《战国策·秦策二》:“地形险易尽知之。” (11)引申为平易、和气。《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2)蔓延。《左传·隐公六年》:“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 (13)修治。潘岳《射雉赋》:“或乃崇坟夷靡,农不易垅。 ” (14)《周易》的简称。如诗、书、礼、易、春秋。 (15)通埸。边界,《汉书·礼乐志>:"吾易久远 ,烛明四极。” (16)很,非常。。《谭嗣同》:“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 (17)姓。今有易中天。 且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尚且,等于现代汉语的“还”或“都”,例如“臣死且不避”(我连死都不怕) 2)姑且,暂且,等于现代汉语的“先”,例如“民劳,未可,且待之”(民众太劳累,还不是[征伐]的时机,先等等) 3)将要,接近,例如“城且拔”(城快要被攻破了) 4)而且,例如“君子有酒,旨且多”(又醇又多) 5)指两件事情并进,如“且战且退” 6)在某些古文中通“祖”,有人认为这个字实际上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是祖字的本字。 还有别的意思,就不一一列举了。 夜燎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燎”: 名词: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用法如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庭燎之光(竖于门内的火把的光)”、“柴燎(古代祭祀之一仪式,烧柴祭天)”、“燎猎(夜晚打猎)”等。 动词: 1、本义是“放火焚烧草木”。如“燎荒(放火烧田除草)”、“燎野(火烧原野)”; 后也泛指延烧。如“燎火(延烧着的火)”、“燎原(记得那句有名的 非常 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非:不是 常:通常 非常:不常见、不寻常 妾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妾 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谦辞,旧时女人自称:妾身。贱妾。 妻子之外另娶的女人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 : 妾不堪驱使 , 徒留无所施。——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妾事其父。——汉· 刘向《列女传》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必以告妾。——清· 林觉民《与妻书》 妾愿随君行 又如 : 妾人 ( 女子谦卑的自称 ) ; 妾人、妾妃、臣妾 ( 旧时女子谦称 )。
2023-07-13 08:42:541

文言文都不是意思的词

1. 有几首文言文请教(不是翻译) 注意:一定要认真看啊!你少打了.《浣溪沙》苏轼。 ..你所学的是苏轼词3首!!!!!!! 蝶恋花 柳永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 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浣溪沙 晏殊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上阕: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阕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作者回忆旧时与同僚一边饮美酒、一边填新词供伶人演唱的游乐生活。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触发他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在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蕴: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使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于此处安巢的旧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的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首词,作者在回。 2. 词是不是文言文 词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3. 各个文言文常用词语的意思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 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 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 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 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 消息(消失和生长) 行李(外交使者) 形容 (形体和容貌) 学者(学习的人) 颜色(容貌) 野人 (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 一再(一次和两次) 以为(把……看作,使……成为) 殷勤(诚挚而恳切) 因为(因此作……) 影响 (影子和声响) 鱼肉(残害与欺凌) 于是(在这……)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 称) 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 政治(政事) 指示 (指出来让看) 智力(智慧和力量)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祖父(祖辈和父辈) 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 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 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 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 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 假 字 读音 意 义 例 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 tang 用热火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坐——座 zuo 坐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值 zhi 价钱,代价 系向牛头充炭直 反——返 fan 回来 寒暑易节,始。 4. 初中古文言文常用词及其的各个意思 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 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动词)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2-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副词)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副词)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动词) 12-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动词)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数词) 13-诚 1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名词)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副词)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连词) 4诚心诚意(真诚,形容词)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带着)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介词)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 5. 文言文中含有及,至含义的词有哪些 及:本义:追赶上,抓住.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至:本义:到来,到达. 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凤鸟不至。——《论语》 远道不至。——《墨子·辞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至则无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 风雨骤至。——汉· 王粲《登楼赋》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2023-07-13 08:43:011

问文言文一些学法,我是高中生,懂的进来下,谢谢

我国古代的论说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书都可以看成是论文集。《战国策》等书中保存的纵横家的说辞,有很多也是论文。在现存的文献中,单篇的论文以贾谊的《过秦论》为最早:全书系统地阐述了贾谊的思想和主张,《过秦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因此还不是纯粹的单篇论文。论说文的写作特点,和今天的论说文差不多,做到说理深刻、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才是好文章。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把心、理、辞看成是写论说文所必需的三个条件:心里想得正确清楚,才能说得明白深刻、没有漏洞破绽;而遣词造句精审严密,又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我们欣赏分析论说文时,就应该从这三方面着眼。一、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论说文,风格不同。自汉代以至南北朝,或有意铺排,或着意对偶,而其论述的展开往往是层层推理,沿着一条线索直贯而下,层次比较简单。唐代自韩、柳起,就很讲究文章的波澜起伏、回转曲折,其变化奇诡多端,使人莫测;而作者的结论,就在这中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到了宋代,以苏轼为代表,除了继承前代遗风之外,又有了通畅明快、气势浩然的特色。试以贾谊《过秦论》和韩愈《杂说一》作一简单比较,看一看这种区别。《过秦论》一般被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依次叙述:秦从孝公起日益强大;其他诸侯网罗人材、合纵缔交以攻秦,反为秦所败;延至始皇帝,灭山东六国统一天下;此后秦行愚民弱民政策,想传业万世;但陈涉揭竿而起,很快就推翻了秦;结论:秦之速亡,是由于在靠暴力取得天下后却不能施仁义以守业。中篇承上篇继续论述秦不能安民的过失:首言处于战国动乱之后人民思安;次言秦始皇帝“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再言秦二世更为暴虐,以致国事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得出结论:“故先王见终始(事情的开头与结尾)之变,知存亡之机(关键),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可以说:上篇以述代论,从事实中引出作者所要论述的命题;中篇才做了系统的推论,历史事实的叙述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其论述如千丈瀑布一泻而下,较少纡徐曲折。再看《杂说一》。这是一篇不过一百一十几字的短论: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灵于龙:比龙还“灵”。茫洋:即汪洋,浩瀚无际的样子。玄:玄冥,指广大空间。薄:迫,接近。伏:等于说遮蔽。景:同“影”。震:指雷。神:动词,指其变化很神奇。水:动词,流水,降水)文章的主题是论云、龙关系,借以喻指君、臣应该互相依赖和帮助。文章虽短,却富于变化。先说云“弗灵于龙”;“然龙乘是气”句一转,得出“云亦灵怪”的结论;说到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处又是一个波折;“然龙弗得”句却又把意思扭转回去。然后发出“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的感叹,最末从《周易》引出“云从之矣”以作结,言已尽而意未穷。全文如沿路盘山,时进时退,而每次的退也都是在进,步步深入,循环上升,极尽奇宕变幻之能事。在韩愈的那些长篇论文如《原道》、《原毁》等篇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更为典型。三、以《师说》为例,从内容上赏析论说文章的角度要注意找出论说文中对事物和事件做判断的语句,互相联系起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把握。《师说》旨在透过一系列的论据证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三方面的道理。当时世俗人不知古之学者必有师,只以为年纪不是大于自己的话,他的贤能一定不及自己,韩愈看到此点,借李蟠拜自己为师、跟从自己学习,发表议论,韩愈的构想是以十七岁那么年轻的学子从自己学习,而自己年纪比他大很多,但也不敢以年长自居贤位,而说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说话,足见师的重要及师其道而非师其年长的道理。而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之提法非常新颖,将师之角色具体定义,使当时老师作为「授其书而习其句读」的普通层次提升到授儒家之业、解儒家之惑之新高点,立意高远。好的论说文一定有强大的说服力,要学会发掘作者的论述思路。在文章中,他先是提出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认为师的角色是传承儒家道统、讲授儒家经典、解决学生面对的学问及人生困感,师的作用的确如此重要,令人难于辩驳。韩愈进而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之道理,人学习的是道理,最先能领略道理的人就可以为师,这与年纪、贵贱都无关系,能力优胜者自可在某一范畴为师,这更是难于质疑的提法。接着,韩愈举出古之圣人亦有师、今之愚人竟谓可以无师,今之士大夫择师教子、而自身却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士大夫们都以从师为耻三项论据,有力地证明师之不可或缺,以及不从师之愚。作者进而引伸,以圣人孔子转益多师为例,说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以万世师表为例,说服力自然不庸置疑。作者最后说明本文写作动机,引师事自己的十七岁少年为例,证明自己就是一位躬行师道者。在全文对比、衬托论证手法下,通过层层推进,「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核心论题就立于不败之地了。附:徐汇高三一模卷http://www.newclasses.org/ziliao/4_1_6_1_2017_8_1/ehjrt.html
2023-07-13 08:43:244

激的意思文言文

1. 激在古文中什么意思 激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如下几个方面:◎ 激 jī〈动〉(1) (形声。 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2) 同本义 [surge]激,水碍袤疾波也。——《说文》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孟子》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势》泉水激石。 ——吴均《与朱元思书》(3) 又如:激激(急流声;水势湍急的样子);激浪(怒涛);激射(喷射,冲击)(4) 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excite]激而发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激于义而死。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激众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5) 又如:激烦(麻烦);激作(振奋激励);激拔(激励提拔);激奖(激励劝勉);激聒(嘟囔);激激聒聒(嘟嘟囔囔)(6) 抑制 [restrain]。 如:激贪(抑制贪婪);激贪厉俗(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7) 冷水突然 *** 身体使得病 [fall ill from getting wet]。如:他被雨水激着了(8) 快速变冷 [chill]。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激一激词性变化◎ 激 jī〈形〉(1) 迅疾;猛烈 [rapid;acute;fierce]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史记·游侠列传》(2) 又如:激水(湍急的水流);激矢(急飞的箭);激合(迅速集合);激迫(急迫);激辞(激烈的言辞)(3) 高亢;激昂 [resoundirg;reverating;aroused]振声激扬。 ——《后汉书·张衡传》(4) 又如:激卬(振奋昂扬);激楚(声音高亢凄凉;又为古代歌曲名);激抗(高亢);激壮(激昂雄壮);激宕(激越跌荡)。 2. 激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同本义 激,水碍袤疾波也。——《说文》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势》 泉水激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激激(急流声;水势湍急的样子);激浪(怒涛);激射(喷射,冲击) 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激而发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激于义而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激众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诡激在古文中的意思 激在古文中意思:碰撞、搏斗,如:流水激石;还有激励、激将的意思 诡,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把不真实的或不实际的某种事物作为真实或实际的事物提出或提供。模棱两可或似是而非的推理;对原则的错误运用,特指对法律道德原则的错误运用。 基本字义 ◎ 欺诈,奸滑:~称。~道。~诈。~辩(a.无理强辩;b.逻辑学上指似是而非的论证,如“~~论”)。 ◎ 怪异,出乎寻常:~异。~怪。~秘(隐秘难测)。~谲。 ◎ 责成:~求(责求,索讨,如“~~无已”)。 ◎ 违反:言行相~。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 同本义 诡,责也。——东汉·许慎《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3)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4) 违反,自相矛盾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5) 又如: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6) 隐蔽;隐藏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词性变化 〈形〉 (1) 怪异,奇异 其名为吊诡。——《庄子·齐物论》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汉· 班固《西都赋》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3) 欺诈;假冒 持诡辩以中伤人。——《汉书·石显传》 求利之诡缓。——《荀子·正论》。注:“诈也。”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汉书·苏武传》 (4) 又如: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2023-07-13 08:43:331

文言文各言数十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 王积薪闻棋 各言数十的数是什么意思 数:几个,如干 ========================================= 王积薪闻棋① 唐·李肇② 【原文】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③,宿于逆旅④。既灭烛,闻主 人媪隔壁呼其妇曰⑤:“良宵难遣⑥,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⑧。”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⑨,意思皆所不及也⑩。 【注释】①本文是李肇所撰《国史补》卷上中的一则。《国史补》记唐代开元至长庆问一百多年的史事三百零八件。棋:指围棋。 ②李肇(zhào):唐代元和年问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国史补》。 ③京师:京城。 ④逆旅:旅店。 ⑤媪(ǎo):老妇人。妇:指儿媳。 ⑥良宵:深夜。遣:排遣。 ⑦诺(nuò):表示应允的辞。 ⑧伏局:意为这一局棋认输了。 ⑨复其势:意为再次摆出那棋的局势。 ⑩意思:用意,此指下每一步棋的用意。 【译文】王积薪下围棋功力完满,自以为天下没有对手。他要到京师去游历,途中住在一所客店。灯烛熄灭之后,隔墙听到店主老妇人招呼儿媳说:“这长夜不容易消磨,愿意下一盘棋吗?”儿媳说:“好啊。”又听老妇人说:“第几道上布下棋子。”儿媳也说:“第几道上布下棋子。”他们这样各自说了几十次,就听老妇人说:“你败了。”儿媳说:“这一局我认输。”王积薪暗暗地记下了她们摆布棋子的位置和顺序,天明后他重新摆出那一局棋,每一步棋用意的深妙都是他琢磨不透的。 【品析】王积薪自以为棋艺功成,天下无敌,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店主婆媳不仅能在暗夜说棋,而且每着每势都是王积薪所不及,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艺元止境、因而“学”亦无止境的道理。 故事以王积薪自负棋艺始,以其自认不足终,前后照应,不仅使故事情节完整,而且使王积薪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更为饱满。他的自负虽不足取,但遇到店主婆媳却能不保守、不嫉妒,这又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棋艺得以继续提高的条件。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哦 2. 古文中数的意思 古文中“数”有以下10个意思: 1、用作名词,意思是:数目;数量。 古文出处:北宋·司马光《赤壁之战》:“众数虽多,甚未足量。” 释义:数量虽然非常多,但是还不够。 2、用作数词,意思是:几;几个。 古文出处: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释义:农家的田地 只要不错过农时 几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冻馁的忧患。 3、用作名词,意思是:算术。 古文出处:两汉·周公旦《周礼u2022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释义: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节、音乐、射箭、驾驶、书法、算术。 4、用作名词,意思是:方法;技艺;方术。 古文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u2022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数。” 释义:当时赵谬王子林爱好特别的技艺。 5、用作名词,意思是:命运;定数。 古文出处:北宋·苏洵《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释义: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还要看与秦国的较量。 6、用作名词,意思是:规律;法则。 古文出处:战国·荀子《荀子u2022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释义: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 7、用作动词,意思是:计算;计数。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请数公子行日。” 释义: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 8、用作动词,意思是:数说;列举。 古文出处:南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释义:我暗自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的罪状。 9、用作副词,意思是:屡次;多次。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 释义:范增多次用眼光示意项羽。 10、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密,与“疏”相对。 古文出处:战国·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释义:如果太过于细密的网可以不放入深池中捕鱼,从而放过小鱼,那么鱼鳖之类的水产就再也不会吃完了。 扩展资料 “数”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数,计也。从攴,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数,计算。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娄”作声旁。 “数”字的组词: 1. 计算事物的词或符号。 【组词】:「整数」、「数字」、「自然数」。 2. 几、几个,约略之词。 【组词】:「数年」、「数天」、「数种」。 3. 命运。 【组词】:「气数」、「劫数」。 4. 计算。 【组词】:「数钞票」、「数一数」、「不可胜数」。 5. 责备。 【组词】:「数落」。 3. 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数shù ①<;名>;数目;数量。《赤壁之战》:“众~虽多,甚未足量。” ②<;数>;几;几个。《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名>;算术。《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 ④<;名>;方法;技艺;方术。《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 ⑤<;名>;命运;定数。《六国论》:“则胜负之~,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⑥<;名>;规律;法则。《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矣。” 2、数shǔ ①<;动>;计算;计数。《信陵君窃符救赵》:“请~公子行日。” ②<;动>;数说;列举。《<;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吕师孟叔侄为逆。” 3、数shuò<;副>;屡次;多次。《鸿门宴》:“范增~目项王。” 4、数cù<;形>;密,与“疏”相对。《寡人之于国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4. 文言文翻译:《方言》(十)翻译 一、《方言》十:媱、愓,游啊。 江沅之间对游戏做媱,有人对他愓,有人对他嬉戏。二、《方言》十:曾、计量,为什么呢。 湘潭的原型的南部边境对为什么曾经,有人对他非议,如果中国说什么做的。三、《方言》十:中央灭亡、嚜吚、姡,游戏的。 江浙之间或所谓的无赖,有人对他恾。所有小孩多诈而游戏称为中央灭亡,有人对他嚜吚,有人对他姡。 姡,娗啊,有人说他狡猾。都通用语。 四、《方言》十:崽的,儿子啊。湘沅的机会,凡是说的是你是对的崽,如果东齐说你了。 五、《方言》十:誺,不知道的。沅澧之间相互问而不知道,回答说誺;使用而不肯,答键。 麫,不知道的。六、《方言》十:缺口,火了,楚转对了,就像齐说?火了。 七、《方言》十:嘳、没有写,可怜的。沅澧的原共言相怜哀说的嘳,有人说他没有写,江边说的思考。 很高兴有都见面得灭亡的意思。九嶷山湘潭之间对的人啊。 八、《方言》十:婩、锅、鲜,好啊。南楚的对外沟通用语。 九、《方言》十:锤、钟謰謱,拿了。东齐周晋的鄙说锤子钟。 锤钟也通用语。南楚说謰謱,有人对他支注入,有人对他詀謕,转对了。 孥,扬州会稽的话了。有人对他惹,有人对他滥用。 十、《方言》十:亄、锹,贪婪的人。在你的长江和湘水郊凡是贪而不使用对的亄,有人说的锹,有人对他锻炼。 锻炼,遗憾的。十一、《方言》十:遥、幽深,邪恶的。 九嶷山荆郊外的鄙视对淫说远远,沅湘之间叫做窕。十二、《方言》十:潜水、涵,沉啊。 楚郢城以南说涵,有人说秘密。暗中又游了》。 、《方言》十:援、安,安静的。江湘九嶷山的郊外对的援。 十四、《方言》十:拌,放弃了。楚共指挥废物对的盘子,有人对他敲。 淮汝之间所谓的舚。十五、《方言》十:静,上诉的。 楚国以南称为静。十六、《方言》十:游戏、泄露,歇了。 楚说的游戏泄露。突然,休息了,楚扬对他泄露。 十七、《方言》十:攓,可取的。楚说的攓。 十八、《方言》十:昲、晒,干物质的。扬楚国通用语。 十九、《方言》十:酒店,突然的。江浙之间所有士兵见面说的酒店见面,有人说突。 二十、《方言》十:冚冚、屑屑,不安的。江沅之间所谓的冚冚,秦国和晋国对的屑屑,有人说的塞塞,有人对他撤销省,不安的话了。 二十一、《方言》十:王锷沐浴、宽伀,惊慌失措的。江浙之间一般窘迫突然害怕突然对他王锷洗头,有人说的宽伀。 二十二、《方言》十:蠢,列举了。楚说他蠢。 二十三、《方言》十:羞愧,很珻啊。楚国郢都江浙之间说的羞愧,有人对他期满咨询。 二十四、《方言》十:土堆、封,场的。楚郢城以南的小土堆土壤对蚂蚁。 小土堆,中齐语的。二十五、《方言》十:轷,过了。 南楚以南共相不是讨论人对他轷,有人对他尽。栏杆,又聪明的。 二十六、《方言》十:线,哥哥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边境线对的,桂林的中指的考。 二十七、《方言》十:隐蔽、极,吃了。楚语的。 有人对他轧,有人对他珻。二十八、《方言》十:譞、矲,短的。 江浙的机会对他譞。所有植物的生长而不长大也被称为紫,又是属于。 桂林的中对短矲。矲,通用语。 东阳之间说的虽然。二十九、《方言》十:钳韩、憋,讨厌的。 南楚凡人残骂说的制约,又称为韩国。30、《方言》十:傻,愚蠢的。 扬越的郊外人们互相侮辱认为不知道对他眲。眲,人们不相信的。 有人对他砍。三十一、《方言》十:惃、颗粒状、顿怜悯,耠啊。 楚扬说他惃,有人对他颗。江浙之间称为顿怜悯,有人说的氐人一样。 南楚喝毒药愤懑的氐人又要说,也叫顿怜悯,就像中齐说睡眠眩晕的。忧愁愤恨糊涂,毒而不发,所谓的氐人一样。 三十二、《方言》十:高兴、舒,苏的。楚国通用语。 三十三、《方言》十:睡眠娗、脉蝎、赐施、茭白媞、譠欺诈、飓驰骋,都欺骗的话了。楚国郢都以南东扬的郊通用语。 三十四、《方言》十:骏、遌、颜,额头啊。湘江之间所谓的骏马,中国的对遌,东查对的额头,你颍淮、泗之间所谓的颜。 三十五、《方言》十:下巴、脸颊,颌啊。南楚说的下巴。 秦国和晋国对的颌。下巴,他通用语。 三十六、《方言》十:纷纷愉快,高兴了。湘潭之间说纷纭愉快,有人说鲨鱼日。 三十七、《方言》十:朱鲔,有的人呢。沅澧之间所有语言或这样的鳍这样说。 三十八、《方言》十:愮、治疗,研究了。江湘郊会对医治的说愮。 愮又担心的。有人说治疗。 三十九、《方言》十:花卉、王莽,草啊。东越扬州之间说花卉,南楚说王莽。 四十、《方言》十:悈、鳃、乾、都、老人、革,老了。都是南楚江湘之间代用语。 四十一、《方言》十:垳、抌,推广了。南楚共相推搏说垳,有人说鲑。 沅水涌鸿幽的话,有人说挡。四十二、《方言》十:吃阎,怂鸽子,鼓励的。 南楚凡自己不想高兴,而旁边的人说的,不想生气,而旁边的人发怒的,对的食物间,有人对他怂涌。四十三、《方言》十:诚恳、点,这样的。 南楚凡说这样的人说诚恳,有人说点。四十四、《方言》十:烟囱、末、纪,传统的。 南楚都说一些。有人说端,有人说纪,有人说细节,都是楚转对了。 四十五、《方言》十:斋、丛林、闚、噜、占卜、等,看了。共。 5. “言”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动〉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 同本义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 本义:说,说话。[1] 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代词〉 《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6. 初中古文言文常用词及其的各个意思 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 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动词)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2-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副词)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副词)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动词) 12-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动词)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数词) 13-诚 1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名词)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副词)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连词) 4诚心诚意(真诚,形容词)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带着)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介词)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
2023-07-13 08:4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