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营
-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⒈价值规律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⒊价值规律的这种客观要求,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是通过竞争强制地贯彻的.⒋价值规律的基本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1)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但它总是不会偏离太远(从长期看它们还是一致的)2)同一时期的不同商品来看,有的商品高于价值,有的商品低于价值(高低相互抵消也就是一致的)3)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①商品价值的变化②纸币发行总量的变化③货币商品价值的变化④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二、价值规律的作用⒈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作用)当某一部门生产不足时,该部门产品价格就会上升,吸引商品生产者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反之,该部门生产过剩时,商品生产者又会从中撤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入有利可图的部门.⒉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作用)商品生产者纷纷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⒊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对生产者起物质鼓励和优胜劣汰的鞭策作用)三、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供求和竞争机制实现的⒈市场的作用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商品交换的领域和场所1)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市场决定着商品生产和经营方向3)市场是实现商品价值和商品生产等利益的根本条件4)市场是联系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商品经济关系的枢纽.市场随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大⒉供给和需求1)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供给和需求、买者和卖者的意志行为,构成市场活动的内容2)供给(S)指一定时期投入市场或能提供到市场上来的商品总量3)需求(D)指一定时期内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即社会购买力总量或买者可以从市场取走的商品总量4)供给和需求关系供求平衡S=D供过于求S>D供不应求S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1.商品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本质上体现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2.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价值的唯一源泉。3.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此外,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4.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023-07-12 22:25:281
请大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谢谢了!
这是一道论述题,题目解答如下:每年农产品丰收,市场价格往往很低,而一旦歉收就很高,这就说明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还有手工家具往往比机器加工的价钱要高很多,因为它所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猪肉的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不断的盘升等,这都说明了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扩展资料: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原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2023-07-12 22:26:061
简述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剩余价值规律是指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值的规律。它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只有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 4、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2023-07-12 22:26:151
请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面,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我认为没有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前面有人说做慈善是没有运用经济学规律的,但是如果。投资方所给出的是由自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出来的价值,而被投资方他给予投资方的是极高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所以经过我的一系列思考,我认为经济学规律。它是普遍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处社会的每一件事情。2023-07-12 22:26:264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实现形式和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作用:(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2)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影响:导致垄断,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级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2023-07-12 22:26:34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是什么?价值规律主要有哪三个方面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调节作用、刺激作用、筛子作用2023-07-12 22:26:411
简述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剩余价值,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就是超越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及生产资料转移旧价值,活劳动创造新价值。2023-07-12 22:27:033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曲线关联2023-07-12 22:27:143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能够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商品生产者只有使自己生产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获利,这就能够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这就能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2023-07-12 22:27:351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009年7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论述题第2题 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校解析答案: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2023-07-12 22:27:421
价值规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2023-07-12 22:28:241
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技术的进步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意义?
价值规律(law of value)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企业 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从事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服务性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层组织。竞争的作用①促进商品价值量的确定与实现,贯彻价值规律②促进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③同价值规律一起,调节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促使企业提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获取竞争上的优势。通过科技进步使上面所说成为可能。2023-07-12 22:28:311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原因: 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理解这一问题,要注意三点: (1)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原因:虽然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价格不只受这一个因素的制约,价格还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的变化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如下图: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原因:虽然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但另一方面,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如下图所示: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原因: ①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的,不是脱离价值的无限上升或下降,所以仍然是价值决定价格。 ②虽然每一次交易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是一致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二、重难点讲析 (一)、等价交换 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2、不等价交换会挫伤一部分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商品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3、货币出现后,商品和商品就不直接交换了,而必须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商品—货币—商品。每次交换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因此,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就逐渐变成了价格与价值相符。 4、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之间的交换,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某个静止的点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也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和卖的关系当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买和卖的关系时,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 5、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它本身的价值成正比。所以商品价格要反映商品价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所以,商品的价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所以,当供不应求时,就会使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缩减。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流出;相反,则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 当然,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这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 2、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3、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优胜劣汰不会导致我国出现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极分化局面。 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破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这些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努力:作为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工的基本权益;作为企业,必须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职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2023-07-12 22:28:533
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补充: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原因: 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也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2023-07-12 22:29:071
简述商品价值规律及表现形式
关于商品价值变动规律,一般有这样几个层面:第一,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商品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第三,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第四,由于劳动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因此,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2023-07-12 22:29:272
价值规律是什么?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展资料:价值规律的形成价值规律既然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所以,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必然会有价值规律。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出现了偶然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存在了几千年。但是,只有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当商品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的占统治地位的形式以后,人们才有可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逐步地发现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发展价值规律是一种商品经济中最基础最一般的自发的民主的社会经济活动调节方式,凌驾于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之上,并贯穿到人类社会阶级社会发展阶段的始终。它核心涉及到商品价值的规定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社会平均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能力、社会交通与商品流通、不同地域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等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必须以价值为轴心,不能偏离价值太多,要求商品之间平等的等价交换。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价值规律2023-07-12 22:29:375
价值规律的作用论文
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2、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使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相一致。从商品交换的总体和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商品的市场价格无论怎样变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2023-07-12 22:30:051
在经济学中,价值规律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价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分)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分)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分)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 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2分)2023-07-12 22:30:262
商品经济的规律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1、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②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③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④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二: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一致.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内容,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2023-07-12 22:30:332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
复习政治时,地基一定要打好,把握好重点和知识点。劳动价值论是马原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下面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2019考研政治劳动价值论考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品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两种形式。生产价格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平均利润出现后价值的转化形式,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产生的消极后果 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劳动价值论考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文章,提醒大家认真复习,合理安排时间。预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学府!推荐文章:2023-07-12 22:30:422
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说明企业想做大做强应该从哪几方面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企业的目标是盈利,在商品价格大于商品价值的时候企业可以获得利润,反之当价格随价值规律波动到商品价值水平线下后企业再进行商品买卖就容易亏损。所以企业若想做大做强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表现,在市场供不应求时适当提高物价获得更多利润,在市场供过于求时不要盲目扩大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不记得了。。好久以前学的= =总之分开来,答一点作用,然后联系一下实际,再答一点作用,再联系一下实际就可以啦。希望可以帮到你~2023-07-12 22:30:481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首先要知道何谓"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即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2.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四,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价格"和"供求"两个方面。价格高,人们就会争着去生产。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一下降,大家又不愿意去生产,最终又导致产品"供不应求",进而价格上涨。就这样循环往复。2023-07-12 22:30:58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是什么?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023-07-12 22:28:53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古诗的意思?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邻家的公鸡喔喔叫个不停。疾病几乎把报国壮志消磨殆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2023-07-12 22:29:021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是:三万里(虚指)长的黄河水向东奔流而去汇入大海,五千仞(虚指)高的华山直耸云霄擎天而立。中原的遗民在北方胡人铁蹄的压迫下眼泪流尽,他们总是在向南盼望着王师北伐归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原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注释: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2023-07-12 22:29:33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全诗意思
三万里河东入海王千月上柳梢头2023-07-12 22:29:433
我国重要国情的具体体现(四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具体表现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2023-07-12 22:29:551
秋叶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意思:遥远的银河向西南方落下,邻居家的公鸡鸣叫不停。疾病把我的报国壮志几乎消磨殆尽了,出门以手搔白发,为自己的一生感到悲伤。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碰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的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原诗宋代:陆游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写作背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于公元1192年的秋天。当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诗人年年盼望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却年年失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心中的悲愤与愁绪,以及希望引起南宋当国者警觉的心情。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2023-07-12 22:29:58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多看看这里,中国的事您都会看明白这里告诉您cctv们从来不会说的真相tiny+cc/zg789 请将 +改为 . 就是网址穿越封锁看大千铜墙铁壁只等闲飞鸽无界任逍遥真相就在你面前-----------------------2023-07-12 22:30:041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意
大意:黄河奔流人海,华山高耸入云,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2023-07-12 22:30:1814
我国的三个基本国情,四个基本国策,三个战略思想是什么
睡觉的就睡吧2023-07-12 22:30:29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什么意思
《秋夜将晓 出篱门 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作,全诗内容为: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该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后两句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诗人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2023-07-12 22:30:411
我国现阶段的五个基本国情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城市化水平较低。2023-07-12 22:30:50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题是什么意思
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2023-07-12 22:30:5214
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资源:种类繁多,很全,分布不均,总量很大,居世界前位,但人均占有量少. 地理:位于东南亚,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地 区,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接壤,总面积960多万平凡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个阶梯,北至连崟,南到曾母暗沙. 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很快,连续多年GDP增长率在8%~9%,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防止了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 军事: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军力与过去比较有了长足的进步,全面向现代化军队转变,国防力量有了提高,国人感到欣慰. 21世纪中国军队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制定了新的五年国防发展规划.精减部队,更新武器装备,国防工业面向市场化,是此次规划的核心内容.3月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姜恩柱透露,中国2006年国防预算为2838亿元人民币(约合3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但与美国的2838多亿美圆的军费还是差之甚远. 科技:不论是高尖端科技还是其他方面,中国与西方和美国还有一定距离,并且现在面临多方面的技术封锁,况且就算引进先进新技术,中国也很少花费资金去研究与创新,所以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口:1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目前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现在人口老龄化很快. 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咱邓爷说过100年不变. 法律:最高法律是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补充回答: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23-07-12 22:30:592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重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生产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2.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3.我国当前的环境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初三政治书上的,我政治学的不好,错了不管,呵呵。答题的话后面三条就够了,卷子上不要写废话,呵呵2023-07-12 22:31:077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1、其一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2、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宋代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组组诗作品,作品原文为1、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2、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思想感情: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2023-07-12 22:28:0212
基本国情在初中课本多少页
22 页 第五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教材。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为12.6583亿。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人数1000万左右。这样的人口增长趋势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同时,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城市化水平较低。2023-07-12 22:27:53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其一: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其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原文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2、天汉:银河。 3、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怆(chuàng):悲伤。 4、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5、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6、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7、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作者介绍 陆游,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参考文献: 1、赖汉屏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鹤鸣.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蔡义江.陆游诗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07-12 22:27:521
列举三个基本国情和三个基本国策
三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三个基本国情;总体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环境国情,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严重等。 资源国情,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我国资源相对紧张,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 这是我们的原题,打了这么多字,给个面子吧。2023-07-12 22:27:46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古诗诗意是什么?
秋夜出篱门迎着凉风的感想作者希望收复失地2023-07-12 22:27:2711
急!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什么?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突出问题,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掩盖下的经济质量问题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安全中的最大隐患。二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6年的3.28:1。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消除;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发展落后。在十五末期,我国GDP总量中,东部地区占55.4%,东北地区占8.7%,中部地区占18.8%,西部地区占17.1%。虽然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仍然有扩大的趋势。四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006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49%和39%,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60%-70%。总体来看,我国第二产业比例过高和第三产业比例过低的失衡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技术、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五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现在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多倍,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矛盾的压力越来越大。世界银行指出,中国正处于环境危机之中,而且近年来中国每年的生产有8%-12%因环境危机而流失。六是发展国内经济与扩大对外开放不均衡,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占了主力地位,对外贸易依存度现已接近80%。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中国经济的脆弱性也在加剧。七是积累与消费关系不合理,消费需求不足。研究表明,目前投资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2%,而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8%。但是,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从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3.7%,比05年加快了0.8个百分点,但仍然比投资增长速度低约10个百分点。八是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产业竞争力缺乏。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技术进步的机制,R&D投入明显不足。据统计,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全国大中型企业中,科技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5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023-07-12 22:27:1713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很长时期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和根本性地判断。简而言之人口数量多,人均思想底子薄,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资源相对供给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从实际去落实。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说所谓社会主义的不发达时期,当时我国处在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时期,所以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那种超前的工业现代化必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2023-07-12 22:26:57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意思是什么?
翻译: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全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023-07-12 22:26:5412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分别是哪几点
最基本的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基本国策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023-07-12 22:26:46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难忘王师又一年 的意思2023-07-12 22:26:452
我国的基本国情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3、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动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1、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2、中国革命的危机与历史性转折3、抗日救亡运动四、全民族抗日战争1、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2、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3、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4、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5、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五、全国解放战争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3、中国革命的胜利2023-07-12 22:26:351
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2023-07-12 22:26:261
- 1、主格,句子的开头,宾格,句子的承受者,例如:王小明把韩梅梅打了。王小明是主语,韩梅梅是宾语。2、形代+名词=名代。如:“这是我的包(Thisismybag.“my”就是形代,bag就是名词。)”这是我的(包)(thisismine.mine就是名代。)2023-07-12 22:26:241
为什么说“他”是指“其它”?
因为古汉语流行通假,形近和音同的字常通假,他、佗、它同音或形近,通假就导致一般不区分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一般不区分人与物。其他、其它(佗)可以换用。用“其它”谈物则是现代汉语环境里的合逻辑用法,也可以。因为,古汉语不区分其他与其它(他与它同音而通假),而现代汉语里他作为人称代词而它作为物主代词了,其它是“其余的它者”。前提上已经区别了他与它,那么依理应该区别两种“其余者”——“其余的他者”和“其余的它者”。其他,三种用法:1、别的,其余,不分人与物。语出《国语·晋语四》:“民生安乐,谁知其他?”古汉语流行通假,形近和音同的字常通假,他、佗、它同音或形近,因为通假而不区分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2、其余的人(此他为人称代词),只作为(其余者里面的)人称代词而区别于物主代词“其它”,这种区别是现代汉语里的现象。3、其余的男子(此他为男称代词),区别于“其她”,这种用法也有,但很少。谈物时,用“其他”是继承古代用法,用“其它”是现代汉语环境里的合逻辑用法,都可以。因为,古汉语不区分其他与其它,现代汉语里他作为人称代词而它作为物主代词了。其它即其余的它者,是物主代词。物,分为无机物、植物、动物、微生物,事物,人类的单位(单位如国家、县、企业等不是人)。在“其他”作人称代词时,其他与其它是区别的;在“其他”表示其余者而用于物称时,二者就可以换用。古汉语里有的也写作“其佗”,佗是物主代词,如《左传·隐公元年》”佗邑唯命“,它也是物主代词,如《后汉书·列女传》”无它异“。佗、它通假而用,类似通假在先秦秦汉是普遍现象。古汉语不区分其他与其它,现代汉语里他作为人称代词而它作为物主代词了,因此,在现代汉语环境,谈物时,用“其他”是继承古代用法,用“其它”是新环境里的合逻辑用法,都可以。2023-07-12 22: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