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鱼炖火锅
-
前四史分别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1、《史记》
《史记》是传记体通史,共130卷。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主要讲的是西汉武帝在位的情况。原书原叫《太史公书》,直到东汉桓帝才改名为《史记》。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学习古今之变,成为一家之言”,是“观察原始的终结,看到繁荣与衰落”。
2、《汉书》
又名《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帝皇四年(23年)230年的历史事件,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
3、《后汉书》
《后汉书》是《史记》和《汉书》之后私下写的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记录。作者是南朝叶凡。《后汉书》记载了整个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到狄咸的刘勰)将近200年。《纪》和《传》当然是最重要的部分。
4、《三国志》
《三国志》有六十五卷,其中《魏书》有三十卷,《蜀书》有十五卷,《吴书》有二十卷。《三国志》主要记载了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人物的传记性国史,详细记载了晋代陈寿所写的元年(220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的60年历史。
后四史
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后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几部史书。不过它的最后一部,即"清史稿"并不属于《二十四史》之中,并且是残本,民国时期并未编写完毕,这也是有人说是"二十五史"的原因。 此外后四史也是人们所谓的"唐宋元明清"中"宋元明清(没有辽与金)"的原因。
前四史是什么
前四史有《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1.《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2.《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3.《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4.《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2023-07-11 17:39:541
“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
1、《史记》汉·司马迁著,130卷。2、《汉书》东汉·班固著,100卷。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120卷4、《三国志》西晋·陈寿著,65卷。5、《晋书》唐·房玄龄等著,130卷。6、《宋书》南朝梁·沈约著,100卷。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8、《梁书》唐·姚思廉著,56卷。9、《陈书》唐·姚思廉著,36卷。10、《魏书》北齐·魏收著,130卷。11、《北齐书》唐·李百药著,50卷。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著,50卷。13、《隋书》唐·魏征等著,85卷。14、《南史》唐·李延寿著,80卷。15、《北史》唐·李延寿著,100卷。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著,200卷。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著,225卷。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著,150卷。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著,74卷。20、《宋史》元·脱脱等著,496卷。21、《辽史》元·脱脱等著,116卷。22、《金史》元·脱脱等著,135卷。23、《元史》明·宋濂等著,210卷。24、《明史》清·张廷玉等著,332卷。2023-07-11 17:40:193
前四史是哪四史分别是什么
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汉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2023-07-11 17:40:282
前四史分别是
1、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汉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 2、《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2023-07-11 17:40:361
前四史是什么?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2023-07-11 17:40:454
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书 前四史是什么意思
1、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具体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2、《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 3、《汉书》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4、《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 5、《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2023-07-11 17:41:011
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什么?
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1、三国志:《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2、后汉书:《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3、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4、史记:《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2023-07-11 17:41:161
“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
《史记》 、《汉书》、 《后汉书》和《三国志》2023-07-11 17:42:047
前四史指的是哪四部书
前四史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四部史书。这四部史书共同记载了从先秦到三国时期(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280年)的历史,包括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成为了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基础。每一部史书都有其独特的史料和特点,例如《史记》以纪传体形式记载历史,着重于人物传记和思想文化史,而《汉书》则以表传体形式叙述历史,着重于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史料记载。2023-07-11 17:42:461
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是什么 前四史是哪几本书
1、“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2、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元朝脱脱和阿鲁图的《宋史》、明朝宋濂和王濂的《元史》、清朝张廷玉的《明史》、民国赵尔巽的《清史稿》。 3、不过它的最后一部,即“清史稿”并不是《二十四史》之中,并且是残本,民国时期并未编写完毕,这也是有人说是“二十五史”的原因。2023-07-11 17:43:121
前四史指的是哪四部书
前四史分别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详细地记录了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2、《汉书》,又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3、《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全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4、《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史记》的主要影响1、文学影响文学家把《史记》作为自己创作的标本进行借鉴、学习、模仿。如中国古代大量的咏史诗从《史记》中取材,仅据赵望秦《史记与咏史诗》所收就达3600多首,还有许多词和曲。传记创作无论是单传还是类传,大都从《史记》中学习。散文家如唐宋八大家、明代的前后七子和唐宋派、清代的桐城派等,不仅在理论上倡导学习《史记》,而且在实践中学习《史记》的优良传统。2、史学影响汉代以前的史学都不是独立的学术领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地位。当时的经学相对发展得比较快,史学就是包含在经学分支里面的。古代班固的著作《艺文志》和刘歆的《七略》史部之书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后,才逐渐改变。《史记》问世,后世创作者都纷纷效仿,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史学著作。2023-07-11 17:43:211
二十四史前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2023-07-11 17:44:068
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书?
01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具体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前四史”即“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书,分别是以下著作:《史记》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汉书》 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后汉书》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在整个《后汉书》中,范晔所撰的“纪”、“传”当然是最主要的部分。从思想上看,《后汉书》对东汉流行的谶纬迷信持批判态度,对东汉后期豪强专权下的黑暗政治也有所揭露。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较注重道德品质。在体例上,《后汉书》把东汉一代在位时间短、事迹不多的殇、冲、质三帝附在其他帝纪后面,又开创了给皇后增作本纪的先例。这既反映了他对君权的尊崇,又反映出东汉一代皇后在政治地位上的日益强化。《三国志》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2023-07-11 17:44:541
四史是哪四史
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四史。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2、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全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3、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主要记述了东汉195年的史事。4、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史史学影响:1、《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榜样,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相继而起。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2、《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沿袭。《汉书》一出,此后历朝官修“正史”均以断代为史。3、《后汉书》所以成为不朽的史学名著,也因为它在编撰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纪传体是一种综合体裁,范晔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整体规划,对史实进行了认真的剪裁。书中所述史实规避得法,彼此间既有照应,又不重复繁冗,表现出高超的史学技巧。4、《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2023-07-11 17:45:042
四史 是哪四史?作者是谁 分别是什么朝代的?
四史,其实就是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巨著. 1. 史记 汉· 司马迁 2 汉书 汉· 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 4 三国志 晋·陈寿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2023-07-11 17:46:241
四史是哪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历史。2023-07-11 17:46:312
前四史与《资治通鉴》指什么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史记》 、《汉书》、 《后汉书》和《三国志》四本书。《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2023-07-11 17:46:522
二十四史最先的四部史书被合称什么?是哪四部史书?
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的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并刊“武英殿本”。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2023-07-11 17:47:061
四史是什么 四史分别是什么呢
1、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书。 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4、《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5、《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2023-07-11 17:47:251
四史是哪四个?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历史。2023-07-11 17:47:392
学四史是哪四个
四史也叫前四史,它们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巨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那你知道所谓的学四史是指的哪四个呢?下面就来了解了解这四史分别是哪四个吧!学四史是哪四个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它们也叫前四史,是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其中,《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编著。《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班固编著。《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范晔编著。《三国志》是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由陈寿编著。1、汉·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汉·班固《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也叫《前汉书》,它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4、晋·陈寿《三国志》,是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全书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2023-07-11 17:48:031
史记与什么合称前四史 史记与后来的什么称为前四史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前四史指的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 《史记》简介 《史记》又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书中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汉书》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后汉书》 《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三国志》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2023-07-11 17:48:101
“四史”分为哪四史?
史记,三国志 汉书 后汉书2023-07-11 17:48:2010
四史是指哪四史
1、《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2、《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3、《后汉书》,《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4、《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2023-07-11 17:48:461
四史是哪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历史。2023-07-11 17:49:292
史记与——的——,——的——,——的——合称为前四史
《史记》 西汉·司马迁《汉书》 东汉·班固《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三国志》 西晋·陈寿2023-07-11 17:49:382
二十四史是哪些?分别写的哪些朝代的事情?
序号——书名——作者——卷数1、史记、西汉、司马迁、1302、汉书、东汉、班固、1003、后汉书、南朝、范晔、1204、三国志、西晋、陈寿、655、晋书、唐朝、房玄龄等、1306、宋书、南朝、梁沈约、100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598、梁书、唐朝、姚思廉、569、陈书、唐朝、姚思廉、3610、魏书、北齐、魏收、11411、北齐书、唐朝、李百药、50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5013、隋书、唐、魏征等、8514、南史、唐、李延寿、8015、北史、唐、李延寿、100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20017、新唐书、宋朝、欧阳修、宋祁、225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50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7420、宋史、元朝、脱脱等、49621、辽史、元、脱脱等、11622、金史、元、脱脱等、13523、元史、明朝、宋濂等、21024、明史、清朝、张廷玉等、332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二十四史的历史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我国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得我国在几千年来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的。这部《二十四史》,就是从汉武帝时起,到清朝乾隆年间止,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这套史书,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而且还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的一部分真实生活情况;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材料,更是触目皆是。《二十四史》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都是出自封建史学家之手,存在很多问题。从隋文帝杨坚禁止私人修史以后,史书的编写完全由官府掌握。朝廷设官修史,一般都由当朝宰相监修。因此,歌颂帝王的文治武功,抹煞人民的作用和成就,歪曲阶级斗争的事实真相,丑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用封建道德标准来褒贬人物等,比比皆是。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妄图用修史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二十四史》里的史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挑选过的,有的甚至经过歪曲和篡改。我们今天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必须谨慎,要加以分析和批判。2023-07-11 17:50:022
四史指的是什么
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2023-07-11 17:50:127
前四史是指什么?
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 的《汉书》 [南朝 宋]范晔 的《后汉书》 [三国 蜀]陈寿 的《三国志》2023-07-11 17:50:391
中国历史上,“四史”主要是指什么?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几本书对于历史的描述还是非常真实地,而且使用的题材也是比较好理解的。2023-07-11 17:50:484
“前四史”是指哪几本书?
一、[西汉] 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东汉] 班固 的《汉书》 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三、[南朝 宋] 范晔 的《后汉书》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弘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四、[西晋] 陈寿 的《三国志》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2023-07-11 17:51:171
四大史书指的是什么
四大史书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国历史的全部史书,合称《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其中的前四部,也是水平最高的四部,并称《前四史》,也称四大史书。《史记》简介:《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2023-07-11 17:51:231
前四史.后四史就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是 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 的《汉书》 [南朝 宋]范晔 的《后汉书》 [三国 蜀]陈寿 的《三国志》 后四史 《宋史》《元史》《明史》以及《清史稿》2023-07-11 17:51:391
《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是什么?
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2023-07-11 17:51:451
晋朝时将和称为什么
前四史2023-07-11 17:52:035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的是三国演义是对还是错?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不是官修正史2023-07-11 17:52:341
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书?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具体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前四史”即“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书,分别是以下著作:《史记》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汉书》 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后汉书》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在整个《后汉书》中,范晔所撰的“纪”、“传”当然是最主要的部分。从思想上看,《后汉书》对东汉流行的谶纬迷信持批判态度,对东汉后期豪强专权下的黑暗政治也有所揭露。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较注重道德品质。在体例上,《后汉书》把东汉一代在位时间短、事迹不多的殇、冲、质三帝附在其他帝纪后面,又开创了给皇后增作本纪的先例。这既反映了他对君权的尊崇,又反映出东汉一代皇后在政治地位上的日益强化。《三国志》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2023-07-11 17:52:521
前四史是哪四史分别是什么
前四史分别为: 1、《史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是传记的形式,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2、《汉书》,它是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后汉书》,它由南朝宋时期的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4、《三国志》,是由西晋时期的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2023-07-11 17:52:591
前四史指的是什么
《史记》等。前四史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2023-07-11 17:53:051
“二十四史”和“前四史”分别是指什么
你想怎么答就怎么答2023-07-11 17:53:167
《二十四史》前四史是哪些?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 班固的《汉书》、 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023-07-11 17:53:461
前四史分别是
众所周知我国有著名的《二十四史》,而前四史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你知道前四史分别是什么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前四史介绍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具体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 《汉书》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近二百年的历史。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六十年的历史。 总的来说,"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具体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你了解了吗?2023-07-11 17:53:541
前四史包括什么?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讫于汉武帝,历时三千余年。所述史事,详于战国、秦、汉。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班固《汉书》纪传体西汉断代史。共一百篇,其中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 范晔《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一般称《续汉志》。 陈寿《三国志》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基本属于纪传体的史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后汉书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在整个《后汉书》中,范晔所撰的“纪”、“传”当然是最主要的部分。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他曾任宋武帝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因为触怒了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他郁郁不得志,于是发奋编写《后汉书》。在刘义康和宋文帝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范晔受到牵连,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名被杀。范晔是很有才华的史学家,他在各家《后汉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删繁补略,自定体例,订伪考异,写成了《后汉书》。这部书具有简明周详的特点,因而能拔起于众家之后。从思想上看,《后汉书》对东汉流行的谶纬迷信持批判态度,对东汉后期豪强专权下的黑暗政治也有所揭露。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较注重道德品质。在体例上,《后汉书》把东汉一代在位时间短、事迹不多的殇、冲、质三帝附在其他帝纪后面,又开创了给皇后增作本纪的先例。这既反映了他对君权的尊崇,又反映出东汉一代皇后在政治地位上的日益强化。另外,《史记》、《汉书》中已经有了“类传”,即把同一类的人物放在一起作传;《后汉书》在这方面新创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其中《党锢传》、《宦者传》反映了东汉封建政治的重要特点。在《儒林传》之外新立《文苑传》,表明文学和经学开始分家。至于《列女传》,又在纪传体史书中开创了为妇女立传的先例。著名的汉末女诗人蔡文姬就收在这个传中。在文学价值方面,《后汉书》的“论”、“赞”是值得称道的。作者自认为是“精意深旨”,后人更推崇它有“奇情壮采”。2023-07-11 17:54:233
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是什么前四史是哪几本书
1、“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2、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元朝脱脱和阿鲁图的《宋史》、明朝宋濂和王濂的《元史》、清朝张廷玉的《明史》、民国赵尔巽的《清史稿》。3、不过它的最后一部,即“清史稿”并不是《二十四史》之中,并且是残本,民国时期并未编写完毕,这也是有人说是“二十五史”的原因。2023-07-11 17:54:401
前四史分别是 前四史介绍
1、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汉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 2、《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2023-07-11 17:54:461
24史前四史分别是什么
24史前四史如下:1、三国志《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2、后汉书《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3、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4、史记《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2023-07-11 17:54:541
前四史是指什么?
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 的《汉书》 [南朝 宋]范晔 的《后汉书》 [三国 蜀]陈寿 的《三国志》2023-07-11 17:55:341
前三史、四史
是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三国蜀]陈寿的《三国志》后四史《宋史》《元史》《明史》以及《清史稿》2023-07-11 17:55:421
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书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那前四史是哪四本书呢?下面就来说说前四史是指哪四部史书。 简要答案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具体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详细内容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具体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史记》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汉书》 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 《后汉书》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在整个《后汉书》中,范晔所撰的“纪”、“传”当然是最主要的部分。从思想上看,《后汉书》对东汉流行的谶纬迷信持批判态度,对东汉后期豪强专权下的黑暗政治也有所揭露。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较注重道德品质。在体例上,《后汉书》把东汉一代在位时间短、事迹不多的殇、冲、质三帝附在其他帝纪后面,又开创了给皇后增作本纪的先例。这既反映了他对君权的尊崇,又反映出东汉一代皇后在政治地位上的日益强化。 《三国志》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2023-07-11 17:55:481
24史中的前四史依次是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陈
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根据中国文学网资料,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汉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汉朝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晋朝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2023-07-11 17:5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