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月相是怎么形成的初一为什么看不见月亮

2023-07-10 08:53:31
TAG: 月亮 初一
Ntou123

月相变化是因为月亮绕地球旋转,一个月是周期。当月亮绕到地球正面时,我们晚上就看不到月亮了。实际上,初一白天的时候月亮恰好在天空,但是面向我们的确是不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所以看不到了。除非发生日食,我们可以看到月亮的影子。月相也是因为月亮面向我们的部分未被完全照亮所致。地球一般是挡不住太阳光的,除非三者在一条直线上,那时发生月食,且发生在十六而不是初一。

NerveM

地球正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正好将月球全部挡住,所以看不见月亮.由于地球和月球围绕太阳每天的轨迹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地球每天能挡住太阳照向月球的光线越来越少,月球反射太阳光越来越多,当完全挡不住时,我们就见整个月球的反光是园形的.

gitcloud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人所看到的是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也就是月球反射阳光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hi投

第三课 月球

1、月相的成因

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多,有时明亮黑暗各半,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少,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月球圆缺不同的形状。月球圆缺的样子叫月相。月相是由于月球公转形成的。

2、月相 农历 每天月亮出没的大概时间、方位

朔月 初一 日出月出 日没月没

新月 初二,初三 傍晚见于西方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中午月出 子夜月没

望月 十五,十六 日没月出 日出月没

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子夜月出 中午月没

残月 二十六,二十七 清晨见于东方

警察为什么知道小偷说慌

因为初一那天是新月也是朔月,朔月 初一 日出月出 日没月没。

第四课白天与黑夜

月相变化是由于( )而发生的.A、地球自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月球公转

月相的变化是由于(D、月球公转)而形成的. 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与月相无关.月球自转让我们只能看到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看不到另一面,但与月相无关.地球公转形成年,与月相无关.只有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使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角度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从地球看上去,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面积总是在变化,所以才形成月相.
2023-07-09 21:56:571

月相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no
2023-07-09 21:57:075

月相是由于什么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什么

地球,周期30天左右,月球的位置变化,导致月相产生。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什么盈亏月相是由于什么形成月球反射太阳光
2023-07-09 21:57:263

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1、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称为新月或朔。2、农历初三、初四,称为新峨眉月。3、农历初七、初八,称为上弦月。4、农历十一、十二,月相变成凸月。5、农历十五、十六,称为满月或望。6、农历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7、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称为下弦月。8、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称为残娥眉月。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1、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2、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3、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4、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2023-07-09 21:57:391

月亮有不同的月相的原因是什么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地球月球被阳光照亮部分的称呼。当月球绕着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到的明显部分是反射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看,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掩盖太阳造成的(这是月蚀),而是因为人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那一半的一部分,阴影的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月相不同月亮有不同的月相。月相之所以变大,是因为月亮天体位置不同,形状不同,这就是月相。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在阳光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与地球的位置变化,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地球的月亮部分更大,有时更小,这就是不同的月亮。
2023-07-09 21:57:541

月相是怎么形成的?

  月相的形成是因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需要靠太阳的光照反射,而月亮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会有不同,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从而出现各种形状,这些形状就被称为月相。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相的介绍  月相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2023-07-09 21:58:032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月相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月相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月亮被太阳照射的部分也会发生变化,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形状也就发生变化。关于“月相是怎样形成的?”的具体回答,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和了解。 关于月相的介绍 1、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来算的。 2、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其月相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农历每一天的月相都有专属名字。 3、月相主要分为四种:新月、上弦、满月、下弦,这四个月相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有明确的发生时刻。 4、由于地球的纬度不同,在南北两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颠倒的,并且月相也与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 月相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因为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军事、旅游、渔业、养殖业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3-07-09 21:58:161

月相是由于什么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什么

256
2023-07-09 21:59:114

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2023-07-09 21:59:341

月相是怎么样形成的?

在观察月球时,不同夜晚出现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称为月相。月相也叫做月球的盈亏现象。盈亏现象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一、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半边是亮的,未被照亮的半边是暗的。二、月球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又跟着地球每年绕太阳旋转一周,而日、月、地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在变化,这就导致了月相。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日光照不到的半边正对着地球,我们看到月球是暗的,就叫做朔;此后月球渐渐离开日地连线,月相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向西凸出的镰刀形,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形成三角时,称为上弦。上弦过后,朝向地球半边的部分越来越大,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又成一线,不过这次月球朝向地球的半边全部照亮,月相呈满月,称为望。望之后,月相变小,凸出面开始向东,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形成三角时,月相称为下弦。下弦后,月球逐渐又往地球和太阳中间运动,朔再次发生。
2023-07-09 21:59:581

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月亮胖像砸到右边的半圆形,最后变成圆形
2023-07-09 22:00:083

、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Cu3001u2461 u2462
2023-07-09 22:00:193

月相是怎么产生的?

  当月球围绕地球的时候,太阳光会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在月球上,因此,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就会呈现不同的形状。   为什么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当月球再次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2023-07-09 22:00:261

月相变化的产生原因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条:1、月球不发光,不透明。2、与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2023-07-09 22:00:521

月相是怎么形成的

  月相的成因就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月相的成因就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月球是总是有一面对着太阳而被照亮,如果是初一,月球位于日地之间,则月亮被照亮的那一面完全背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如果十五,月亮在地球正后方,被照亮的一面完全对着地球,故是圆的;而初七或二十三,月球位于地球侧面,月球被照亮的一面只有一半对着地球,故是半月(当然一个这两天月亮凸的方向正好相反)。
2023-07-09 22:01:051

月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

造成月相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要靠反射太阳光才能发亮,不透明和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做一个实验,拿一个足球,把一个半面给图上一种颜色.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月球有一个特殊的规律,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在地球上观测,月球总是一面对着地球. 家里应该有电视吧,请楼主现在站在电视前,拿着足球,那应该可以有半个足球被电视的光给照亮对吧.现在拿着足球转一下,保持涂上颜色的一面永远对着自己(涂上颜色的一面就是地球可以观测到月球的半面). 发现了什么现象了没有?电视,足球,观测者三者连成一线的时候,涂上颜色的一面找不到电视的光;当电视,观测者,足球三者一线的时候,足球涂上颜色的一面完全被照亮;当电视-观测者-足球成90°角的时候,涂上颜色的一面只有一半能够照亮. 在宇宙中,电视就是太阳,足球就是月亮,观测者就是地球.月相的周期变化是因为三者之间的位置的周期性变化.
2023-07-09 22:01:141

月亮有不同的月相的原因是什么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蚀),而是由于人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那一半的一部分的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月相   月亮有不同的月相的原因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2023-07-09 22:01:231

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

月相变化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到月相变化规律: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扩展资料月相的形成原因:这种月相的变化,是人们在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当月球绕地球运动时,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另外,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人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虽然月亮无论何时都被照亮一半,但从地球上看去,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亮面面积、朝向不同,所以看到月亮的样子就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相
2023-07-09 22:01:491

月相变化是在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吗

是的,月相变化就是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球公转时,转到公转轨道上不同的位置,阳光照射到月球上时,从地球上看,会形成不同形状的表面亮区和暗区,就是月相了。
2023-07-09 22:02:071

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_^^_^
2023-07-09 22:02:252

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的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随着月球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这是农历初一。 (2)、过了新月,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渐转向地球,我们看到一钩弯月,称为"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初四。 (3)、初七、初八看到的是半个月亮(凸边向西),叫做"上弦月"。 (4)、到了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 (5)、满月过后,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小,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阴历朔的时候,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时有可能发生日食。望的时候,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这是有可能发生月食。 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一个连续新月的出现需要29.5天(709小时),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测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化而变化。 )
2023-07-09 22:02:344

月相的形成原因是月亮绕着什么星体旋转?

月相的形成原因是月亮绕着什么星体旋转? 1.地球 2.太阳 正确答案:地球 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023-07-09 22:02:471

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当月球位于满月位置时,三个天体处于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但月球不在地影内);当月球月相是新月时,三个天体处于一条直线,月球在中间。新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出现,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满月出现在每月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扩展资料: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农历十五十六时,当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时时,地球在中间,而月球本接收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地球在月球上投下的影子,如果说太阳,地球,月球这一条线有点歪,就会形成月偏食。月相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不同月食的是,这种现象和地球的影子无关,除此之外月相与月食图中月亮变化的缺口形状是不一样的。月食发生时,月亮上缺掉的那部分是圆的。但在月相变化中,月亮缺掉的部分不是圆形。
2023-07-09 22:02:541

月亮相对于什么的位置变化是形成不同的月相的原因?

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简介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2023-07-09 22:03:221

月相变化是()围绕()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2023-07-09 22:03:431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月亮,太阳,的公转形成。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光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2023-07-09 22:04:031

满月是怎么形成的示意图

满月怎么形成示意图如果说满月信任示意图的话,你肯定是画一个圆形。
2023-07-09 22:04:122

一个月里月球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月里月球明亮部分,一开始是右半边明亮,后来明亮部分慢慢变大,形成了一轮明月,最后月亮的明亮部分慢慢的向左变小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360/389.11=27.32天。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2023-07-09 22:04:221

月相变化是()围绕()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2023-07-09 22:04:321

月亮为什么是弯的?

月亮的变化原因如下:月相变化的原因与月球本身的性质以及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面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月相对地球的影响:第一个方面就是照明,地球夜晚可以靠月亮照明,前段时间我国药发射一颗人造月亮,照亮成都,还有一些生物钟,这些都是必要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潮汐 :与地球对月球的产生引力一样,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这使得地球略呈椭圆形,这种变形对坚固的陆地几乎构不成什么影响,不过使沿海岸线产生潮汐。潮汐反过来又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以及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当地球表面进入和退出月球引力所造成的海洋膨胀区时,海洋表面每天要有两次涨潮与落潮。潮汐的实际高度取决于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也取决于当地的地形。第三个方面就是月球引潮力 :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谢鲁·皮尔逊博士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牵引而为它的卫星,而月球在被扯到靠近地球的过程中,曾经对地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月球对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
2023-07-09 22:04:481

小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知识点有哪些?

算数,英语,中考
2023-07-09 22:05:033

月亮的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月相的排列顺序为:新月或朔、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或望、下弦月。1、新月或朔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相当于“黑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几乎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2、蛾眉月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3、上弦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4、凸月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5、满月或望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6、下弦月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月相意义1、潮汐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2、照明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3、宗教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4、寓意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5、其他顺便说一下,因地球纬度不同,在南北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颠倒的,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在北半球上,倒立拿大顶,看到月亮的情况就是在南半球的样子,月亮的脸它真会“偷偷的在改变”。
2023-07-09 22:05:111

月亮是什么样?有什么变化

月亮是圆的g,会变大又变小
2023-07-09 22:05:302

月相形成的原理

1.光线的直线运动----只有面对太阳的半个月亮是明亮的,2.月球、地球、太阳之间位置的变化-----有时地球正对着明亮的半个月亮,就是满月;有时地球面对着黑暗的半个月亮就是新月;有时从侧面,就是弦月。
2023-07-09 22:05:542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月相形成的原因: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条:1、月球不发光,不透明。2、与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月相成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2023-07-09 22:06:151

月相是怎么形成的?

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造成的。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扩展资料: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 * 360 / 389.11 = 27.32天。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变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
2023-07-09 22:06:231

月相形成的原因

月相形成的原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1、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2、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3、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2023-07-09 22:06:321

月相是如何形成的?

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扩展资料:月相意义:1、潮汐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2、照明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3、宗教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4、寓意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5、其他因地球纬度不同,在南北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颠倒的,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在北半球上,倒立拿大顶,看到月亮的情况就是在南半球的样子,月亮的脸它真会“偷偷的在改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
2023-07-09 22:06:392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自转
2023-07-09 22:06:553

月相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月相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参考资料:部分来源于百度百科
2023-07-09 22:07:193

月相是由于什么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什么

由于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天。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扩展资料: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白道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之间有5°09"的夹角,因此新月或满月时月地日之间往往并非完全是一条直线。当月地日之间完全是一条直线时就可以观察到日蚀(新月时)或月蚀(满月时)。正是由于这5°09"的倾斜,每月都有新月和满月然而并非每月都有月食和日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
2023-07-09 22:07:451

月相变化是由于( )而发生的. A、地球自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月球公转

·A地球的自转
2023-07-09 22:08:001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造成不同月相原因?

观察月球时,不同夜晚出现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称为月相。月相也叫做月球的盈亏现象。盈亏现象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一、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半边是亮的,未被照亮的半边是暗的。二、月球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又跟着地球每年绕太阳旋转一周,而日、月、地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在变化,这就导致了月相。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日光照不到的半边正对着地球,我们看到月球是暗的,就叫做朔;此后月球渐渐离开日地连线,月相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向西凸出的镰刀形,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形成三角时,称为上弦。上弦过后,朝向地球半边的部分越来越大,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又成一线,不过这次月球朝向地球的半边全部照亮,月相呈满月,称为望。望之后,月相变小,凸出面开始向东,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形成三角时,月相称为下弦。下弦后,月球逐渐又往地球和太阳中间运动,朔再次发生。
2023-07-09 22:08:211

为什么会有凸月现象?月相到底是怎么回事?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月相变化规律 1.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ue584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ue584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位置。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C位置。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下同,)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D位置。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ue584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其视形状见图1中E位置。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F位置。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ue584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ue584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ue584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G位置。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H位置。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即A点,月相变为朔。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由A点经B点→C点→D点→E点→F点→G点→H点,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2023-07-09 22:08:291

月相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
2023-07-09 22:08:382

月球表面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在观察月球时,不同夜晚出现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称为月相。月相也叫做月球的盈亏现象。盈亏现象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一、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半边是亮的,未被照亮的半边是暗的。二、月球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又跟着地球每年绕太阳旋转一周,而日、月、地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在变化,这就导致了月相。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日光照不到的半边正对着地球,我们看到月球是暗的,就叫做朔;此后月球渐渐离开日地连线,月相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向西凸出的镰刀形,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形成三角时,称为上弦。上弦过后,朝向地球半边的部分越来越大,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又成一线,不过这次月球朝向地球的半边全部照亮,月相呈满月,称为望。望之后,月相变小,凸出面开始向东,直到月球、地球、太阳形成三角时,月相称为下弦。下弦后,月球逐渐又往地球和太阳中间运动,朔再次发生。
2023-07-09 22:08:451

月相是怎么形成的

月相的成因就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月相的成因就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月球是总是有一面对着太阳而被照亮,如果是初一,月球位于日地之间,则月亮被照亮的那一面完全背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如果十五,月亮在地球正后方,被照亮的一面完全对着地球,故是圆的;而初七或二十三,月球位于地球侧面,月球被照亮的一面只有一半对着地球,故是半月(当然一个这两天月亮凸的方向正好相反)。
2023-07-09 22:08:521

月亮的月相是怎样产生的?

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造成的。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扩展资料: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 * 360 / 389.11 = 27.32天。
2023-07-09 22:08:591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50字)

月绕地运动,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直接被日照射部分反射太阳光,不同角度看到月被日直接照射部分。
2023-07-09 22:09:094

什么是月相变化图?

月相变化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到月相变化规律: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扩展资料月相的形成原因:这种月相的变化,是人们在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当月球绕地球运动时,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另外,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人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虽然月亮无论何时都被照亮一半,但从地球上看去,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亮面面积、朝向不同,所以看到月亮的样子就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相
2023-07-09 22:0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