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出自哪本书

2023-07-10 08:48:34
TAG:
韦斯特兰

1、“己知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2023-07-09 18:43:54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2023-07-09 18:44:0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解释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简单地说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喜欢的,也就不要施加给别人。原文出处: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2023-07-09 18:44:07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3-07-09 18:44:2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2023-07-09 18:44:3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说的。出处: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选自: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示例:1、己所不欲,不施之于人,令安得不从乎?2、待驱兵领将,积草屯粮,平白地要把邻邦困,可不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亲内及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何言吾师之名为?4、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恕道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寓意在日常生活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人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如果不愿被人背后非议,那么也就不要背后非议他人。如果不愿被人欺骗,那也就不要欺骗他人。如果只想自己高兴就好,自己便利就行,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友善,社会也就难以和谐。除此之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法理内涵,即尊重个体的平等观、符合人性的权利义务观和重视内省的自律观。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3-07-09 18:44:421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话

应该是孔子说的。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儒家对恕的理解,它告述我们我们应该平等待人
2023-07-09 18:44:58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说的,还是孟子啊

分类: 人文学科 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说的! 详见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十课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共荣。 本文根据《为人三件事》(穆子青编著)、《人生宝典》(高占祥著)选编
2023-07-09 18:45:0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言

孔子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2023-07-09 18:45:12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者行为,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去想、去要等等,体现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出处】这句话的出处是儒家经典读物《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孔子对弟子仲弓讲解仁的内涵时提出的。【原文节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不要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赏析】这个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选择,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以此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作背景】这句话的背景是儒家学说提倡的一种思想和道德体系,旨在推崇人类之间的关爱和宽容,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同时,这句话的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如权利斗争、官场勾心斗角等,提醒人们要以身作则,不做强加于人的事情,保持公正和良知。【注释】己所不欲: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不喜欢的事物或行为;勿施于人:则是不要强加于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愿。【生活启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些人会对我们非常友善,有些人则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和不愉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对于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行为,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去做或去伤害别人。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幸福。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还可以使我们周围的人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印象,从而带来更多的好运。在我个人的经验中,我发现当我用心去对待他人,遵循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时,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我发现,当我对他人表现出真诚和善良时,他们也会对我同样友好和热情。这使得我更加愿意去接触新的人和事,也更加乐于去尝试新的事物,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综上所述,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满足,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遵循这个原则,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发扬人类的善良本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23-07-09 18:45:4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施予,施加)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用法: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分句。示例:元·杨梓《豫让吞炭》一折:待驱兵领将,积草屯粮,平白地要把邻邦困,可不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语例句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亦慎施于人。自己不想,不要强加于人,自己想的,也要慎重给予。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的本分。己所欲而施于人,才是真的慷慨。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请善待他们,别仗着情义就肆意掠夺。4、很多人都觉得别人对他好是天经地义,然而他对别人好一点都觉得亏的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少人知道,却做不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3-07-09 18:46:3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于哪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于《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重任,路途又很遥远。以仁为自己的责任,不也是很重的担当吗?直做到死才罢休,不也是路途遥远吗?”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孔子说:“只有恕道!自己不愿意的事,断不可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故冉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了二十九岁。虽是平民出身,仲弓却非常注意自己在德行上的培养,孔子也因此更多地侧重于从道德品质方面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仲弓谦虚而又好学,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上,回去之后反复咀嚼回味,遇到有不解的地方就去请教。有一天仲弓去找孔子,问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称得上“仁”。孔子回答:“出门在外的时候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役使百姓的时候庄严隆重而又极其小心。一件事如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去做的,那么也就不应该去强求别人。倘若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朝堂之上就不会招致不满,私下与人交往时也不会惹来怨恨。这样,也就可以称得上仁了吧!”仲弓听了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弟子虽然资质愚钝,但是一定会按照老师您说的那样去做。”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3-07-09 18:46:4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语出自谁之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跪拜,就不要强迫别人跪拜。
2023-07-09 18:47:06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出自了《论语》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2023-07-09 18:48:02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对“仁”和“恕”的解释。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3-07-09 18:48:08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哪位圣人提出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哪位圣人提出的? 1.韩非子 2.孔子 正确答案: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第二章》。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2023-07-09 18:48:3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欲: 希望 ;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 愿意 的,不要加给 别人 。 成语出处: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成语例句: 同一 不知 ,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 恕道 也。 繁体写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近义词: 己所不欲,毋加诸人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主语;用于劝戒之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tobe done to yourself. 俄语翻译: чегó себé не хóчешь,тогó другóму не желáй. 日语翻译: 已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勿(なか)れ 读音注意: 施,不能读作“sī”。
2023-07-09 18:48:37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于哪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儒家经典读物《论语》中的《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 是孔子跟名叫“仲弓”的弟子的对话,对话目的是向弟子传授什么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没有必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这句话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怕的是不能相互理解而产生隔阂,有智慧的人,往往知人善用,懂得如何发掘和调动每个人的优势,让其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拼音】:jǐs uǒbù yù , wù shī yú rén【释义】: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用法】: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劝戒之语【近义词】:己所不欲,毋加诸人
2023-07-09 18:49:07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语出自哪个人之口?

孔子,他是中国非常伟大的思想家,是写出了很多的经典言论的,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2023-07-09 18:49:32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出的?有什么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定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2023-07-09 18:50:34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初由谁提出

孔子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2023-07-09 18:50:4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处是什么?

释义: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出自《论语.颜渊》,原文如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白话文释义: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扩展资料:《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颜渊》出自《论语》,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2023-07-09 18:50:5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出自在哪里?

出自孔子的《论语》
2023-07-09 18:51:04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1.《论语·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一般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适用于人民内部。对其具体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自己的情感、需求出发,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它体现为人际间的善意共存意识,即人与人是平等的,要把他人当成自己一样来对待;与人相处,既不丧失自我,又能为他人着想。 第二,换位思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理机制。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换位思考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在与他人发生摩擦时,如果能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就容易化解矛盾。其中的关键在于切实地关注对方,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第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于人。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事强加于别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制,从根本上讲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是相悖的。例如,你吸烟,你也让别人吸,就不道德。又如,你送礼,别人不收,有多种原因,你要人家强收,就不道德。从根本上说,强加于人未能尊重对方,也不理解对方,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希望采纳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3-07-09 18:51:49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出自于孔子哪本书?

论语。。。
2023-07-09 18:52:00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2023-07-09 18:52:391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一种怎样的概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3-07-09 18:52:4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其他出处

《论语·颜渊篇》其他出处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2023-07-09 18:52:53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出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解释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2023-07-09 18:53:08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出自于孔子哪本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3-07-09 18:53:18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文出自哪里

《论语·颜渊》
2023-07-09 18:53:27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哪位圣人提出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2023-07-09 18:53:341

到底是“既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谁知道请详细知名出处。

是“己”,才是正确的
2023-07-09 18:53:425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句名言是谁说的? 孔子

子曰一般都是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十则》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意思是孔子在回答子贡请教有什么可以终身行之的问题时说:“那可能就是宽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施加给别人.”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体系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闪光点;用“其恕乎”来进行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以“恕”的换位方法去替对方考虑考并尊重受方意见,这是处世的根本准则.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广义上理解就是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将心比心,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2023-07-09 18:53:551

待人如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解释为:如果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原文出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字义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想做。勿:不要。施:施加。于:介词,在。人:这里解释为对方,与原文前面的“己”相对。翻译大概就是“恕”了。知道对方不喜欢,就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为什么这样解释?己,自己!怎么解释为对方?己,也可以理解为知己,自然是了解对方了!意译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2023-07-09 18:54:0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2、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3、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4、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5、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2023-07-09 18:54:2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出自《论语·颜渊》,原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为: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原文内容: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孔子: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023-07-09 18:54:38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2023-07-09 18:54:4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对“仁”和“恕”的解释。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3-07-09 18:54:5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整句话解释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到不想要的对待。原文出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再给你多一点原文,注意最后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3-07-09 18:54:59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2023-07-09 18:55:0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原文是: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其中欲指的是想,想做;勿指的不要;施指的是施加。其同义句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2023-07-09 18:55:15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解释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 简单地说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喜欢的,也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原文出处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2023-07-09 18:55:29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出自于孔子哪本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3-07-09 18:55:38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里?

出自《论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这句话中的 斯语矣!”释义:仲弓问如何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就像去接待贵宾一 样,役使百姓就像去举行重大的祭祀一般,都要认真严肃地做。自己 不愿意要的,就不强加给别人;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在卿大 夫的封地里没人怨恨。”仲弓说:“我虽笨,也要照您说的话去做。”出门办事,就像要接待尊贵的宾客一样礼仪周全,叫百姓为国家办事,就像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这样就可以在家在邦都没有怨恨了。
2023-07-09 18:55:46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处

论语
2023-07-09 18:56:06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谁的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孔子的
2023-07-09 18:56:1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哪位圣人提出的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2023-07-09 18:56:19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处是哪?

2023-07-09 18:56:2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对“仁”和“恕”的解释。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3-07-09 18:5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