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为什么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023-07-07 06:47:52
TAG: 科学
墨然殇

为什么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因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详解如下: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最后都要落到“发展”两个字上。既谓之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学习、掌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依然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中心问题,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正因如此,我们党才把发展确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现在不算太穷了,但还远远算不上富裕。我们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但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多美元,纵向比较是跨过了一道重要的门槛,但横向比较我们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继续地、不停顿地发展壮大自己。

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目前,我们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下岗失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的,有的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已成为一条重要的经验。发展虽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有发展,才能为各种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使很多复杂的问题逐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其他发展的关系。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只有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放松经济建设,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就可能造成全局性的消极影响。对此,全党全国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子孙后代永续持久发展。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才能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2023-07-06 14:50:34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人的主体地位:人被视为发展的主体和最终目标,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都应该为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服务。2、全面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避免过分追求单一指标的增长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倡导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配置的均衡,解决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内外需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内需和外需的协调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外动力。3、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科学发展观提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的协调:科学发展观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关注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异等问题,实现社会公正。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协调:科学发展观强调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4、拓展知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思想。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导,推动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念。总结起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
2023-07-06 14:50:41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2023-07-06 14:51:041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分别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23-07-06 14:51:333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06 14:52:001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023-07-06 14:52:071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23-07-06 14:52:21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答案】:C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指导意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style="margin-left:20px">
2023-07-06 14:52:28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考试题目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2023-07-06 14:52:47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发展是关键,要义是因地制宜
2023-07-06 14:52:54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根本方法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23-07-06 14:53:02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和重要意义分别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六)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023-07-06 14:53:111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其基本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子孙后代永续持久发展。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才能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2023-07-06 14:53:29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2023-07-06 14:53:381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你所指的具体是指??
2023-07-06 14:53:485

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只有制定复合科学规律的发展观念才能更好发展。
2023-07-06 14:54:194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请问 要义 和核心不都是一个意思吗

核心是指事物最主要且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那一部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23-07-06 14:54:28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2023-07-06 14:54:35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06 14:54:451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023-07-06 14:54:56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2023-07-06 14:55:20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答案】:B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23-07-06 14:55:301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2023-07-06 14:55:497

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坚持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不断繁荣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就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又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提出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极腐败现象等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比较严峻;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又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单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观,而是注重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目标明确,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等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优化整合,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它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体现了发展本质与发展动力的统一、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要求与发展方法的统一;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应当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三、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胎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往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曲折,主要原因在于指导思想偏离了这个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这个思想进程反映了党对发展和科学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就是要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这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全国农村还有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还有不少人处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我们必须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提高科学发展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通过改革创新来建立相互适应、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通过扩大开放来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成果,则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因此,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大力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理论内涵,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在全党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学习、研究和宣传,真正使科学发展观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与部署上来,并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2023-07-06 14:56:3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

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这是教材原话,就是没有根本要求。
2023-07-06 14:56:413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23-07-06 14:57:01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023-07-06 14:57:586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23-07-06 14:58:15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7-06 14:58:252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023-07-06 14:58:33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思想精深,但它的语言概括却很凝练。“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短短四句话把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蕴含和实践要求都涵盖进去了,既体现了理论的深刻性,又具有实践的操作性,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相得益彰。
2023-07-06 14:58:391

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①.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②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③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如果是为了政治考试答题,下面可不看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连载四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提出我国工业布局的思想,后来又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要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持续提高,享有的民主权利和法制保障更加充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更加丰富高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充满活力,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城乡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2023-07-06 14:58:46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A.发展B.科学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正确答案:发展
2023-07-06 14:59:05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思想观点,是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和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作为了党的指导思想。去年十八大期间用的挺多的,希望你用的上。
2023-07-06 14:59:121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基本政治理念?

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它明确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的内涵、要求等问题;特别是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的方向、目的等更为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它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这一理论的本质,并正确地贯彻落实。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政治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它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不仅是物,更是人。这一要求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政治理念。以人为本的要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那样的理想境界还很遥远。党中央从这样的高度上来提出问题,不但表明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而且表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做到符合现阶段发展水平的那种全面性的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句话说明,我们党主张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态度。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揭示了这一发展观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中国 *** 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又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现在,尽管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但是,正如胡 *** 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集伟目标。”他还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如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体现了我们党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关键要做到统筹全域性、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这是它的突出特点。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它是一种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主张发展的全面性,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是一种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主张发展的协调性,强调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它是一种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过程,主张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反映。学习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掌握它所体现出...... 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科学发展观 一、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1.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a.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b.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c.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两个推进",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d.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持持续发展. (2)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A.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B.树立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之一伟大事业就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1.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a.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b.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c.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两个推进",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d.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持持续发展. (2)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A.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B.树立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之一伟大事业就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为什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它明确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的内涵、要求等问题;特别是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的方向、目的等更为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它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这一理论的本质,并正确地贯彻落实。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政治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它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不仅是物,更是人。这一要求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政治理念。以人为本的要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那样的理想境界还很遥远。党中央从这样的高度上来提出问题,不但表明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而且表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做到符合现阶段发展水平的那种全面性的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句话说明,我们党主张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态度。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揭示了这一发展观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中国 *** 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又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现在,尽管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但是,正如胡 *** 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集伟目标。”他还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如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体现了我们党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关键要做到统筹全域性、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这是它的突出特点。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它是一种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主张发展的全面性,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是一种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主张发展的协调性,强调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它是一种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过程,主张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反映。学习科学发展观,最重......
2023-07-06 14:59:18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一要义是(  )。

【答案】:DD 【解析】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选D。
2023-07-06 14:59:261

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高兴 【读音】:[gao xing] 【释义】:1.谓兴建高楼。2.高雅的兴致。3.愉快而兴奋。4.指愉快而兴奋的情绪。5.喜欢;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某件事。 【反义词】:沮丧 高兴造句 她高高兴兴地做她的工作。 我看他对你的话很不高兴。 他们听到那消息都很高兴。 (因为)他来了我很高兴。 和你们见面真使我们高兴。 沃尔登突然感到十分高兴。 他们最初不高兴地看着我。 他很高兴地把它接在手里。 这使我高兴得要飞上天了。 她孩子气地高兴地拍着手。 反义词造句 伤心或忧郁指沮丧的情形。 他因考试不及格深感沮丧。 西顿的.脸一下变得很沮丧。 老鼠们大为沮丧地告退了。 他的临床诊状是沮丧抑郁。 沮丧并不是他的主要情绪。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清晨。 她一时极度沮丧想寻短见。 我没被挑中,感到很沮丧。 这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日子。
2023-07-06 14:52:181

高兴的反义词和近义词分别是什么

高兴反义词: 沮丧、 烦闷、 发愁、 苦恼、 难过、 扫兴、 伤心、 悲伤、 生气、 痛苦、 忧愁、 败兴高兴近义词: 安乐、 称心、 欢畅、 开心、 得志、 得意、 康乐、 欢乐、 乐意、 满意、 怡悦、 欣忭、 欢欣、 欣喜、 忻悦、 兴奋、 舒畅、 首肯、 雀跃、 欢喜、 喜悦、 快乐、 欢快、 痛快、 快活、 欢腾、 欢跃、 愉快、 夷愉、
2023-07-06 14:52:261

用1~9使9个格子中的数字相等横竖斜加起来等于15写出方法

2023-07-06 14:52:323

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伤心
2023-07-06 14:52:3515

在九宫格里用1-9这九个数字能组成横竖斜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那还能不能组合成其它类型的?

672 159834
2023-07-06 14:53:101

123456789这九个数填入九宫格中使横竖斜行都得十五有规律可循吗

2023-07-06 14:53:186

开心的反义词是?

问题一:开心的反义词是什么? 开心反义词: 伤心,发愁,恼恨,悲伤,悲哀,悲戚,悲痛,愤怒,气愤,烦闷,痛苦,纳闷,苦闷,难受,难过 开心 [拼音] [kāi xīn] [释义] 1.心情愉快舒畅 2.戏弄别人,使自己高兴 问题二: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快乐的反义词――悲伤、痛苦、悲哀、难过、伤心、郁闷、沮丧…… 问题三: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你好! 高兴的反义词难过,伤心 问题四:开心的反义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式回答) 关心因为“开――关” 问题五: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高兴的反义词很多:苦恼、忧愁、扫兴、伤心、生气、败兴、悲伤、悲哀、烦闷、难过、沮丧、痛苦、发愁、不快。 问题六: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楼主,您好! 快乐是一个形容词,其汉语释义为:指欢乐;感到高兴或满意。 根据其义,其反义词主要如下:悲伤,哀伤,烦闷,苦恼,伤心,悲戚,悲痛,发愁,忧伤,悲哀,痛苦,哀痛,悲凉,恼恨,难过。 以上,望楼主予以采纳,谢谢! 问题七:开心的反义词是什么? 开心反义词: 伤心,发愁,恼恨,悲伤,悲哀,悲戚,悲痛,愤怒,气愤,烦闷,痛苦,纳闷,苦闷,难受,难过 开心 [拼音] [kāi xīn] [释义] 1.心情愉快舒畅 2.戏弄别人,使自己高兴 问题八: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快乐的反义词――悲伤、痛苦、悲哀、难过、伤心、郁闷、沮丧…… 问题九:开心的反义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式回答) 关心因为“开――关” 问题十: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高兴的反义词很多:苦恼、忧愁、扫兴、伤心、生气、败兴、悲伤、悲哀、烦闷、难过、沮丧、痛苦、发愁、不快。
2023-07-06 14:53:441

开心反义词是什么

问题一:开心的反义词是什么? 开心反义词: 伤心,发愁,恼恨,悲伤,悲哀,悲戚,悲痛,愤怒,气愤,烦闷,痛苦,纳闷,苦闷,难受,难过 开心 [拼音] [kāi xīn] [释义] 1.心情愉快舒畅 2.戏弄别人,使自己高兴 问题二: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原词:高兴( 注释: ①愉快而兴奋:听说你要来,我们全家都很~。 ②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做某件事;喜欢:他就是~看电影,对看戏不感兴趣。 ) 反义词:苦恼( 注释: 痛苦烦恼:自寻~ㄧ为此事他~了好几天。 ) 悲伤( 注释: 伤心难过:他听到这消息,不禁~起来。 ) 沮丧( 注释: ①灰心失望:神情~。 ②使灰心失望:~敌人的精神。 ) 气愤( 注释: 1.生气愤恨。 2.情绪激愤。 ) 伤心( 注释: 1.心灵受伤,形容极其悲痛。 2.极甚之词,犹言万分。 ) 难过( 注释: 1.谓日长难捱o不易度过。 2.过不去。 3.痛苦r难受。 ) 痛苦( 注释: 1.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2.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 3.疼痛苦楚。 4.指使疼痛苦楚。 5.犹沉痛o深刻。 ) 问题三: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快乐的反义词――悲伤、痛苦、悲哀、难过、伤心、郁闷、沮丧…… 问题四:开心的反义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式回答) 关心因为“开――关” 问题五: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你好! 高兴的反义词难过,伤心 问题六: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高兴的反义词很多:苦恼、忧愁、扫兴、伤心、生气、败兴、悲伤、悲哀、烦闷、难过、沮丧、痛苦、发愁、不快。 问题七:快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楼主,您好! 快乐是一个形容词,其汉语释义为:指欢乐;感到高兴或满意。 根据其义,其反义词主要如下:悲伤,哀伤,烦闷,苦恼,伤心,悲戚,悲痛,发愁,忧伤,悲哀,痛苦,哀痛,悲凉,恼恨,难过。 以上,望楼主予以采纳,谢谢!
2023-07-06 14:52:111

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痛苦。难受等
2023-07-06 14:51:418

1到9个数字放到九个方格里,横竖斜连起来都是15,怎么填

九宫格
2023-07-06 14:51:2711

高兴的反义词高兴的

高兴[读音][gāo xìng] [解释]1.愉快而兴奋;2.喜欢做某事;3.高雅的兴致。[反义]难过,伤心,悲伤,悲哀,痛苦,生气,惨痛。
2023-07-06 14:51:202

九宫格横竖直斜都十五,怎么算

2 7 6 9 5 14 3 8
2023-07-06 14:51:173

高兴的反义词

送人东游(温庭筠)
2023-07-06 14:51:066

九宫格能横竖斜加起来等于十八吗

一到九填入九宫格横竖不等于18,横竖斜相加只能均等于15。1+2+3+4+5+6+7+8+9=4545/3=15≠18扩展资料:九宫格游戏规则:1至9九个数字,横竖都有3个格,思考怎么使每行、每列两个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5。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九宫格游戏的意义:九宫格游戏对人们的思维锻炼有着极大的作用,从古时起人们便意识到九宫的教育意义。千百年来影响巨大,在文学、影视中都曾出现过。九宫格最早叫“洛书”,现在也叫“幻方”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曾破解九宫格,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有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九宫格游戏的历史:中国唐宋时代风行重排九宫游戏,在3×3方格盘上,放有1—8八个数,剩下一格为空,每一空格其周围的数字可移至空格。先设定初始排列数字,然后开始思考如何以最少的移动次数来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宫格
2023-07-06 14: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