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我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2023-07-06 08:29:17
TAG: 青铜器
hi投

我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阿啵呲嘚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的极盛时期,制造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日用器皿、生产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国奴隶制时代青铜冶铸的高度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也称"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深腹,下部微收,平底,四柱足,腹面四周边框饰有兽面纹,鼎上有一对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鼎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一种金属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作的。

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司母戊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从鼎的铸痕来看,鼎身由8块范铸成,鼎底由4块范铸成,每条鼎足由3块范铸成。另外,按每个坩锅熔铜12.7公斤计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个坩锅同时并熔。每个坩锅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个坩锅则要二三百人同时协作。这说明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高度水平。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后,当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将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再次掘出时,已经失掉一个立耳。现在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有一个立耳是修复时照着另一个立耳铸成后安装上去的。

最大的青铜器

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出土于殷墟,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村民发现,至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青铜器名为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重量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文物价值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
2023-07-06 00:20:091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成鼎。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鼎器样式司母戊鼎也称“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深腹,下部微收,平底,四柱足,腹面四周边框饰有兽面纹,鼎上有一对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鼎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一种金属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作的。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
2023-07-06 00:20:351

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答案】:C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后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2023-07-06 00:20:531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截至2023年1月5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重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2023-07-06 00:21:001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介绍

1、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出土于殷墟,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村民发现,至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青铜器名为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重量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挖出时此鼎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鼎耳不知去向,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后来专家们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将它补铸上去,算是完整了。 2、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2023-07-06 00:21:081

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中国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2023-07-06 00:21:3111

世界上发现的现存最大青铜器是什么,这个青铜器是哪个国家的?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王室祭祀专用的青铜器。
2023-07-06 00:21:5514

中国最大的青铜器是?出土于哪里?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 。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2] 。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
2023-07-06 00:23:133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宽0.78米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有许多极为珍贵极具意义的文物,其中司母戊鼎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个大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高1.33米,宽0.78米,口长1米,足高0.46米,壁厚6厘米,十分的巨大美观。 迄今为止出土最大的青铜器 以前一说起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许多人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司母戊鼎,它想要“镇国之宝”的美誉,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改名为后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 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时期,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在这个大鼎伤,有许多精美的浮雕,所以看过这个大鼎的人都被古代人的技艺所震撼。鼎的四周有盘龙及饕餮纹样的浮雕,十分的大气美观。 在大鼎的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个字,由此推断出这个鼎应该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这个鼎十分的厚重典雅,纹饰都非常的美观,铸造工艺也十分的高超和复杂。这个超大的青铜器,极具研究价值,每年前往博物馆观赏的人很多。 这个大鼎是在1939年3月的时候,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以及其叔伯哥哥等人,在野地探宝的时候发现的。因为当时安阳被日寇占领,为了防止大鼎被日军带走,吴培文等人多次转移大鼎,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直到抗战结束。 在1946年的时候,国民政府安阳县县长带警察将大鼎挖出。大鼎首次在南京展出的时候,就轰动了整个南京城,就连蒋介石也亲自前往参观。国民党撤往台湾时本来想带走大鼎,但因为大鼎太重没有带走。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建成,后母戊鼎成为镇馆之宝。
2023-07-06 00:23:271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是商朝时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0多公斤,是目前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023-07-06 00:23:482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叫什么

青铜器有能外星人卫星着陆器,佛像是外星人,地球另有保护层。
2023-07-06 00:23:584

目前我国最大的青铜鼎是

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的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
2023-07-06 00:24:131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下面我为大家收集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阅读起来吧。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雄伟,整体古朴、庄重,有着凛然的气势。   形态特征:   鼎体呈长方形,口沿上有两个竖立的直耳,器底矗立四条柱形足。器腹各面上下均铸一半浮雕状的兽面纹,兽面纹的内外空白处填有细云雷纹。鼎器四边角铸有扉棱。四是上部铸有兽面纹。两耳外侧对称铸有二虎,虎口大张,入口出饰一人首。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书体雄壮,力道遒劲。关于这三字铭文的涵义,历来有各种不同看法,较为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这是祭祀母亲戊的意思,据此可以推定,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祖母亲戊而作的,那么其制作时代就应在殷商前期。   从青铜器铸造工艺看,一般认为方形器的铸造比圆形器难,而司母戊大方鼎在铸造工艺上更是显示了古代工一匠们超绝的技艺。据对铸痕观察,鼎身每面用两块外范,四面其用八块,鼎底则由四块外范拼成,鼎足各由二块外范组成。总共用外范24块。鼎耳是先单铸出的,铸好后再与器身浇铸在一起。从这些繁琐的工序中可看出象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铸造有多不简单了。据专家对大鼎合金成分的测知,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行家们还饶有兴味地分析,认为铸造“司母戊”这样巨剞的鼎,即使采用当时先进的体制较末的坩锅熔铜,若同时冶炼,也需70个;如果加上制范修理备方面的工种和管犁人员,则需要二三百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历史意义: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在什么观念的支配下来制作这一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据学者称之所以称此鼎为“司母戊鼎”,是因为其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三个铭文,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2023-07-06 00:24:221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商后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商后司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商后司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后司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2023-07-06 00:24:561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出土于殷墟,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村民发现,至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青铜器名为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重量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文物价值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
2023-07-06 00:25:051

我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中国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2023-07-06 00:25:411

57.商朝的什么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亦有人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妌。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 。高1.33米 , 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 。用陶范铸造 ,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 ,其合金成分为 :铜84.77% ,锡11.44% ,铅2.76%,其他0.9% 。 司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2023-07-06 00:26:011

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商周暑期的青铜器叫什么

司母戊鼎 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07-06 00:26:101

司母戊鼎的介绍稿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75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毋”,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2023-07-06 00:26:192

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司马戊大方鼎仍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4页讲到:“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北省五峰长乐坪中学李家庆老师撰文指出:“据近期有关考古资料表明,这句话并不准确。”然后,他引用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所载司母戊鼎的高、长、重等数据,与秦始皇陵出士的两套铜车马的高、长、重等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无论从高度、长度还是重量等各方面比较,秦陵铜车马均超过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并非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37页) 秦始皇陵1号和2号铜车马都发现于1980年冬。这两套铜车马出土时都已经破碎。1983年7月,秦始皇陵2号铜车马修复成功,恢复了原貌。随后,考古工作者撰写出秦始皇陵2号铜车马的科学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赞扬。1985年12月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秦陵2号铜车马的科学报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的新闻。这就是说,至迟到1985年底,秦陵出土铜车马的信息已经普遍传开。然而,1987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夏商史稿》(孙淼著)中说:“目前发现的商代最大的青铜容器,是司母戊鼎。”1993年8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殷商社会生活史》(主编李民)中说:司母戊大方鼎是“青铜器中的第一重器,集中显示了这时青铜器冶铸业的工艺水平。”1994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第三卷(总主编白寿彝)上说:司母戊大方鼎“不仅是我国青铜时代最大的,也是古代世界青铜文化史中所仅有的。” 人们不禁要问:如果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的编辑们水平低,愚昧到了连秦始皇陵出土了铜车马的信息都不知道,还楞说“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呢,那么,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孙淼先生和李民先生是造诣很高的考古学家,难道他们也会跟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的编辑们一样,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既然这个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李家庆老师所提的意见就是错误的。他的意见错在何处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列宁说:“任何比较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相比,而暂时地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我们提醒读者注意一下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常常被人忘掉的真理。”这就是说,比较必须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不同的关系、不同的标准,就不能比较。李家庆老师的意见错就错在没有“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忘掉了这个真理。它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司母戊鼎属于器皿,而秦始皇陵铜车马不属于器皿。 第二点:司母戊鼎是铸成整体的一件青铜器,而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由分别铸成的一些部件组装起来的。杜廼松先生著的《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说:“复原后的铜车马驷马雄立,驭手安坐或作站立状,车门窗可以启闭,车轮转动可行。”1985年12月l日《光明日报》上刊登的《秦陵2号铜车马的科学报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的报道中也说:复原的2号铜车马,“驷马雄立,驭官安坐,车窗门启闭自如,随着链连的摇荡,牵动辕衡,可以载舆以行。”铸在一起,车轮怎能转动,怎能“载舆以行”呢? 第三点:司母戊鼎是纯粹的青铜器,而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并不是纯粹的青铜器。杜廼松先生著的《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说:这两辆“车马的附件如当卢、节约、辖等均为金银所制作。”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仍然认为,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023-07-06 00:27:551

各个时期的青铜器及代表作是什么啊!!!

说U0001f250很全面!!!U0001f35c
2023-07-06 00:28:152

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是什么?

青铜餐巾
2023-07-06 00:28:342

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司母戊鼎是中国文物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它早在1939年就被发现了,发现地为河南省安阳武官村,为了不让大鼎被日本人抢走,村民们将它的耳朵和身体分开来,又把它重新埋了起来,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大鼎再次被挖出;1950年,被送往南京博物馆收藏;1959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征藏(曾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如今展出的大鼎的两耳其实是后期人工修复的。  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形制巨大,雄伟庄严 ,工艺精巧大鼎上铸造最多的纹路是饕餮、虎、蟠龙、鱼等纹饰。大鼎的两耳是两虎吞噬人头的图案以及六条鱼。鼎身的主体纹饰是铸蟠龙和饕餮,看上去既凶猛又有威严。鼎腹内壁铸有文字“司母戊”,但也有人认为上面铸的是“后母戊“,由此也有人把该鼎成为后母戊鼎。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对商后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2011年3月底,商后母戊鼎的标牌和解说词进行改名。  司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司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此外,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
2023-07-06 00:29:131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呢?

司母戊大方鼎。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2023-07-06 00:29:221

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后母戊鼎”
2023-07-06 00:29:422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青铜工艺在商周时期已达到辉煌灿烂的境地,青铜时代长逾千年。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欢迎阅读!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1、在中国,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 传说 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即公元前2700年左右。   2、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 乐器 、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现并流行于4000年前再到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中国十大青铜器   1 鸮尊   原器为一对两只,铸于商代后期,大小形制相同。外形为一昂首挺胸的猫头鹰,作昂首挺胸站立状,勾喙,双目像人眼,宽耳竖立,高冠向两边分开,上面饰一对夔龙,其中正面的有双角。尊口开设在头后脑部,盖上有两个钮手,其中一个为立雕高冠马,另一个是卷体双角龙,盖面雕云雷枵饕餮。翅收拢,双爪并立,宽尾下垂,颈、背间有扳,扳下铸出一只展翅飞翔的鸟,颈部装饰着夔龙饕餮纹。整个尊是平面和立体的完美结合。尊口内侧有“妇好”铭文。   尊为古代盛酒器。铜尊,最早见于商代。鸮,俗称猫头鹰。在古代,鸮是人们喜爱和崇拜的神鸟。作为战神象征的“铜鸮尊”头部微昂,圆眼宽喙,双翅并拢,两足粗壮有力,神态端庄,雄浑有力。   2 四羊方尊 商代   四羊方尊被认为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羊是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一,为先人提供肉食,并在祭祀 礼仪 中作为用量很大的祭品。羊羊“跪乳”的习性和外柔内刚的驯良个性为人们喜爱,被赋予孝顺,古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之句。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匽侯盂   匽侯盂是西周时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原器高二十四厘米,上口径二十四厘米,侈口、深腹、圈足。盂体文饰精美,通体布满夔凤纹(一种具有华冠的兽头鸟身纹样)整个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盂为古代盛事器或盛水器。“燕”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货即是燕国的君主.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4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西周西周康王时期。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径七十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三公斤,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为该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 收藏 ,1959年拨交中国 历史 博物馆。这件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宝等数类。大盂鼎属於瑰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 书法 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   5 琱生簋   琱生簋铭文:   琱生簋是周宣王时期的器物。相传原器早年出土于陕西,共有两件,其一今存美国。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是张少铭先生所捐。此簋通高二十二点二厘米,口径二十一点九厘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器内有铭文十一行,一百零三字。记叙了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为了赢得官司,求得同宗的召伯虎的庇护,得以胜诉的历史事件。琱生作此簋是为了纪念此事。铭文记载的情况是了解西周宗法制度与土地制度的珍贵史料,所以琱生簋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6 龙虎尊 商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器高五十点五厘米,口径四十四点九厘米,重约二十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   龙虎尊纹饰的主题是"虎口衔人"。关于这一主题,有人认为:在这里,"人"应是那些奴隶,"虎口衔人"反映奴隶社会的残酷、恐怖。对于这种传统的解释,另外一些考古学家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应该是在表现一种巫术主题。青铜器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礼器,这样的纹饰应是巫师作法的情景纪实。张开的虎口在古代是分割生死两界的象征,虎口下的人很可能就是巫师,巫师在祭祀中通过老虎的帮助而表现出一种能够通天地、感 鬼神 的能力。"虎口衔人"这一图案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还不能做出精确的解释,但在当时一定是和某种神话和宗教信仰相联系的,在祭祀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尊是商代青铜器中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   7 铜冰鉴   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8 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 铭文:   虢季子白盤译文:   隹(惟)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作)宝盘。不(丕)显子白,[上:由,下:爿](状)武于戎工,经维四方,博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走亘][走亘]子白,献[爪戈]([首或])于王。王孔加(嘉)子白义。王各(格)周庙宣[广射](榭)。爰卿(飨)。王曰:白父,孔显又(有)光。王睗(赐)乘马,是用左(佐)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钺)用政(同“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西周中期著名青铜器。长方形,四面各有二兽首,衔环,四足作矩形,饰环带纹。长130.2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造型巨大壮重,纹饰华美。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盘为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当时盥洗以匜倒水,用盘承接。此盘有铭文一百—十一字,记述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我国西北境内当时的强族玁狁,因有功受到周王的赏赐。是研究西周 政治 、 军事 、青铜工艺的重要史料。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9 曾仲斿父壶   为春秋时期的盛酒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为古代著名的盛酒器或盛水器。   曾仲斿父铜方壶,器体高大,纹饰精细,显示了其主人高贵的身份。壶上刻有十二字铭文,其大意为“曾仲斿父用上等金属铸造宝壶”。铭文所提到的国家是周代被分封到汉水流域的曾国,然而在群雄争霸的年代,这个诸侯国很早就销声匿迹了。该壶为我们踏寻这个古国的人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0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 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 文化 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 自然 和神的威慑力。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 命令 ,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商晚期 司母戊方鼎这件商晚期司母戊方鼎通高133厘米,口长116厘米,宽79厘米。长方形,深腹平底,口上一对立耳,其一为后配。四柱足,中空,四角有扉棱。鼎耳外侧有双虎食人首纹,四壁周边饰兽面纹,中央素地无纹。四足上部饰 浮雕 兽面纹。腹内壁有铭文三字。器重875公斤,是现存商代青铜中最重者。一九三九年河南安阳武官北地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仙鹤人物镜 元径9.7厘米河南洛阳孟津朝阳出土洛阳市博物馆藏元宝形狃。镜背画面共分三部分:上饰阙楼和一对相向飞翔的仙鹤;中饰四 儿童 嬉戏;下饰一对公鸡,并间饰莲花和杂宝。高棱镜边。   犀角雕螭纹杯清高12.8cm,口径14-8.1cm,足距8.2-7.5cm。杯广角制,浅棕色,仿古代青铜爵形。作者将犀角尖部锯开,分出三足,经加热使之外撇呈象牙状。杯口呈长椭圆形,两端上翘,口沿阴刻雷纹。外壁饰菊纹,并在杯身上镂刻三条蟠螭。一条尾分双叉,躬身昂首,于右侧镂刻成杯柄。正背两面各有一条浮雕的蟠螭,口衔灵芝向杯口 攀爬 ,灵芝上伸出杯口成为两只镂空的朝天耳。杯口内还有一条浮雕的小螭向上游动,宛如尝足美酒后心满意足地回转。此件爵杯是仿古器皿中的佳作,设计巧妙,造型新颖,纹饰活泼生动,颇具古韵,不落俗套。螭为异兽,兽与寿谐音,灵芝为瑞草,古人称之为长生草,此二种纹饰组合成的图案喻“灵仙祝寿”之意。   青铜器的类别有哪些   青铜器 ◆文物尺寸:通高50.5厘米,口径44.7厘米 ◆年代:商代◆出土:1957年于安徽省阜南县常庙乡出土鉴赏要点 1.铜尊的3组“虎噬人纹”图,神秘而恐怖。 2.尊腹里随外表纹饰凹凸而作相应的凹凸状,鲜见于其他器物,为其特色。龙虎纹铜尊,中国国家博物馆五大镇馆国宝之一,位列第三。它通体呈圆体,口部相当厚,至颈部逐渐减薄,这种造型使得整个青铜器给人以厚重朴拙之感。其整体造型独特,做工精美,繁复的纹饰更为它增添了一份传奇与神秘,是中国商周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国之瑰宝。   商"执簋" 兽形耳高圈足侈口,束颈,鼓腹,两侧有兽形耳,高圈足。口沿下前后中央各一浮雕兽首。口沿下、腹、足各饰蝉纹、鸟纹、兽面纹、雷纹。耳内各铭1字。   骑兽人物博山炉(西汉香薰用具)骑兽人物博山炉高32.5厘米,重3公斤,此博山炉由炉身、炉盖和底盘组成。底盘内有一骑兽力士。兽昂首,张口欲噬,颈前伸作挣扎状。力士左手撑兽颈,右手托炉身,抬首侧望。炉身微鼓,壁饰宽带纹一周。炉盖分上下两层,上层铸出山峦和流云,云山间有虎熊出没,人兽搏斗和人物驱使牛车等场面,下层铸龙、虎、朱雀、骆驼及草木、云气等纹饰。此炉 雕刻 精细、造型优美。   象尊(西周中期容酒器)象尊长36厘米,宽45.5厘米,高23厘米,重5公斤。象尊体形肥硕、丰满,象鼻高挑,鼻头翻卷,中有圆孔,与体腔相通为流。象口微张,齿牙外露,圆目突出,圆耳耸起。背部中空,上有方孔,方盖上有一小兽,后设小半环,使盖可开启而不脱。四足粗壮矮短,象尾自然下垂。器盖饰四组卷体蛇纹,通体饰四组凤鸟纹,中间对峙两组三角形几何纹,每组四个三角形套接,云雷纹衬底。全器生动逼真,拙朴美观。   妇好三联甗商代晚期通高六八、甗架高四四.五、长一〇三.七厘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由一件长方形甗架和三件大甑组成。甗架形似禁,面部有三个高起的喇叭状圈口,可放置三件大甑。腹腔中空,平底,下有六条扁形矮足。外底有十字形铸缝。架面饰蟠龙纹三组,分绕三个圈口,龙头作侧面形,两端的头朝下,中间的头朝上。在一端蟠龙之前有一个兽面和一龙。龙的身尾均饰菱形纹和小三角形纹。架面四角分别饰以牛首纹,牛口向外。圈口周壁饰三角形纹和一周云纹。甗架四壁也有精细花纹:长边两面各饰五组龙纹和六个大圆形火纹,两者相互间隔,其下接饰大三角纹一〇个;短边两面中部各有一龙,两侧饰以大圆形火纹。主纹均以雷纹为地。在中间圈口的内壁有铭文二字。甑形制较大,口径三三厘米。敞口,下腹急收,凹底,底有三个扇面形孔,兽头半圆形空心耳。口下有两条细棱,饰游动状的龙纹两组,每组二龙,头相对,以雷纹为地。在龙身的上下侧分别填以圆形火纹。三件甑的口下内壁与两耳下的外壁分别有铭文二字。   “司母辛”四足觥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36厘米通长46.5厘米盛酒器,器身奇特,前部似牛呈立兽状,头上有卷曲的犄角,中脊至尾为卷龙纹,后部呈鸟状,足为两蹄两爪,尾部有兽首形扳。通体饰细腻精致的纹饰,盖内与器身内均有“司母辛”三字铭文。   “妇好”尊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器身满布缛丽的纹饰,造型典雅凝重,为商器之精品。   爰方鼎通高22.5、口长17、宽13.1厘米。重 3100克。长方形,折沿,方唇,两耳立于口部短边上。腹向下内收,口大底小,底近平略下鼓。四柱足较高。两耳外壁均饰阴线对夔纹,夔头向下。鼎体的四角及四面中部各有扉棱一条。鼎腹纹饰分上下两部,上部饰对称的鸟纹,长边为两组四鸟两两相对,短边为两组两鸟,相互对应,鸟形体小,钩喙圆眼,眼呈乳丁外凸,翅上翘,足前屈,长尾下垂,作站立状。下部饰饕餮纹,为两夔组成。腹部均以云雷纹衬底。四足部纹饰相同,足上端云纹一周,下接绕柱的三角形纹三个。鼎体内壁一长边中部铸一“爰”字,阴文。腹、中部均粘有丝织品残迹。1984年11月出土于戚家庄东,墓圹作长方竖井形。墓口距地表3.45米,开口于殷代文化层。墓口距南北长3.03、东西宽1.53米,墓底长3.4、宽1.9米,墓底距墓口5.55米。墓圹四壁光滑坚硬似经过拍打加工。有熟土二层台和腰坑。   齐萦姬盘,春秋后期,通高15cm,宽55.5cm,重11.39kg。盘侈口,浅腹,圈足外撇。双附耳起于腹部,耳之上边缘处各饰一对伏牺。盘外壁以一蟠螭纹为主体纹饰。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齐萦姬之作宝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大意是记齐国萦姬的侄女(“”在古文献中指侄女)做宝盘,祈望万年长寿无疆,了孙后代宝用此盘祭享。   《鹿鼎》看锈色听声响辨花纹看器式鉴别青铜器四招以前,老古董商鉴别青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甚至舌舔,现在,专家用的是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激光。而作为一般的 爱好 者,要识别一件青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   青铜《酒器》一、看锈色青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青)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青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青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青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是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二、凭手感、听声响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 经验 。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清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青铜《水器》三、辨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青铜器真伪的一个重点,夏代青铜器花纹简单;商代的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多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些,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出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四、看铜质与器式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青铜器的足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青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 物品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青铜菩萨宋辽时期的青铜菩萨,其精美程度前所未见,令专家们也惊叹不已。这尊菩萨是宋代典型造型,衣褶、璎珞、头上的花饰、高高的莲花座,丰胸细腰丰臀,唐代遗风仍存,其形貌可用美丽二字来形容,好一尊美丽的菩萨!专家们欣喜地表示,这尊菩萨的做工堪称完美,工艺精湛到无可挑剔。 猜你喜欢: 1.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 超星尔雅考古发现与探索答案 3. 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带答案 4. 2017年七年级下历史期中试卷 5.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 6. 七年级上学期质检历史试卷
2023-07-06 00:29:521

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

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 1.司母戊鼎 2.司母戌鼎 正确答案:司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殷墟),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这道题不严谨,商后母戊鼎是最重的,没有明显证据说是最大。
2023-07-06 00:29:591

我国现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后母戊鼎还是四羊方????

u3002
2023-07-06 00:30:104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哪个朝代发明的?具体叫什么名字的青铜器?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的极盛时期,制造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日用器皿、生产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国奴隶制时代青铜冶铸的高度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也称"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深腹,下部微收,平底,四柱足,腹面四周边框饰有兽面纹,鼎上有一对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鼎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一种金属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作的。 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司母戊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从鼎的铸痕来看,鼎身由8块范铸成,鼎底由4块范铸成,每条鼎足由3块范铸成。另外,按每个坩锅熔铜12.7公斤计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个坩锅同时并熔。每个坩锅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个坩锅则要二三百人同时协作。这说明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高度水平。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后,当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将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再次掘出时,已经失掉一个立耳。现在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有一个立耳是修复时照着另一个立耳铸成后安装上去的;
2023-07-06 00:30:211

为什么说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印证了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历史现象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铸造,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根据测定,司母戊鼎含铜,锡,铅。这三种金属的比例比较合理,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后母戊鼎不仅造型厚重典雅,形制雄伟,气势恢宏,纹饰华丽,铸造工艺也十分高超复杂。采用的是陶范铸造的方法,以范料塑模及底范,阴干后又在其上翻制外范,铸型由腹范、顶范、芯和底座以及浇口范组成。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体现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之大与技术成就之杰出。后母戊鼎的存在足以代表商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所以人们才一致认为后母戊鼎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鼎的文化含义深刻而庄重,又拥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被美学家李泽厚誉为“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而后母戊鼎则是青铜鼎中最富盛名的四方鼎,代表的是商周灿烂杰出的青铜文化,故而后母戊鼎享有“青铜之王”的美誉。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2023-07-06 00:30:281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重达875公斤,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司母戊鼎简介司母戊鼎,亦称司母戊大方鼎、后母戊大方鼎、母戊方鼎。据专家考证,商朝第二十四任国王祖庚为祭祀其母,铸造了方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祖庚三弟,第二十五任商王祖甲铸造的。司母戊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因而得名,鼎呈长方形,有双耳,通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已知的最重、最大的鼎类青铜器,堪称镇国之宝。1939年3月,河南省安阳武官村有一村民叫吴希增,他偶然得知自家祖坟中可能埋葬了一些宝物,因此便与叔伯弟弟吴培文商量挖自家祖坟陪葬品卖钱(那个时候正值抗日战争期间,生活困难,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不然没有人会去挖自家祖坟的)。他们在自家祖坟中连续挖了几个小时,突然铲子碰到了坚硬的东西,他们觉得肯定是挖到宝贝了,于是他们又继续挖,发现这件宝贝好像是一口大鼎,由于鼎太大,第二天,他们又叫了十来个人一起挖,由于怕外村的人知道,所以他们只敢在晚上挖,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晚上,最后才将这件大鼎挖出来。
2023-07-06 00:30:381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附带图片)

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2023-07-06 00:30:572

世界上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如何挖掘出来的?

是在1939年的时候被几个盗宝的农民给挖出来的。
2023-07-06 00:31:164

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被称为国之重器,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盗墓发现的
2023-07-06 00:31:532

最大的青铜器

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出土于殷墟,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村民发现,至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青铜器名为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重量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文物价值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
2023-07-06 00:32:451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出土于殷墟,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村民发现,至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青铜器名为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重量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文物价值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
2023-07-06 00:33:281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下面是我收集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据考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首次亮相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自从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于是积极参加了探寻文物的活动。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二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吴希增和吴培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都显露出来。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但快到天亮仍没有成功,为防止被人发现,他们又将洞口堵了起来,直到第三天夜里,才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被迫埋藏   虽然方鼎的出土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没过多久,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后北平的古董商萧寅卿也来秘密造访,并表示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要求村民将鼎砸成四至十块,以便分批装箱运走。开始时村民受20万银元诱惑,真的开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钢锯条锯,但由于方鼎的硬度高,没锯动,后来,村民认为把方鼎破坏了太可惜,还怕万一萧寅卿不要,不完整的方鼎会很难出手,于是停止肢解,又将方鼎重新埋入地下保存了起来。   后来,消息传到日伪宪兵队耳中,宪兵队多次前来搜寻。为了防止宝物被日本人抢去,村民们采取了迷惑敌人的办法将方鼎转移到较远的地方埋藏起来,而在原来埋藏方鼎的地方,埋藏了别的出土文物。日本宪兵找到了这一埋藏地点,将这批文物抢劫而去,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则得以保存下来(砸下的鼎耳亦因为岁月而丢失)。   重见光明   1946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被重新掘出,原物先存于县政府处。同年十月底,为庆祝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驻军用专车把它运抵南京作寿礼,蒋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1948年夏,该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蒋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而国民政府终究因重量问题没有把其运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失去的那一只鼎耳一直没有找到,专家们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将它补铸上去,算是完整了。   知识链接: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
2023-07-06 00:33:531

我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司母戊丈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雄伟,整体古朴、庄重,有着凛然的气势。 鼎体呈长方形,口沿上有两个竖立的直耳,器底矗立四条柱形足。器腹各面上下均铸一半浮雕状的兽面纹,兽面纹的内外空白处填有细云雷纹。鼎器四边角铸有扉棱。四是上部铸有兽面纹。两耳外侧对称铸有二虎,虎口大张,入口出饰一人首。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书体雄壮,力道遒劲。关于这三字铭文的涵义,历来有各种不同看法,较为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这是祭祀母亲戊的意思,据此可以推定,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祖母亲戊而作的,那么其制作时代就应在殷商前期。
2023-07-06 00:34:022

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青铜器是一种文明的象征,青铜器的发掘和保护呈现了对文化的尊重,目前世界上被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它又为什么值得保护呢?我和你一起探究。   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   青铜器(Bronze Ware)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后母戊鼎简介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2023-07-06 00:34:091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介绍

1、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出土于殷墟,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村民发现,至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青铜器名为后母戊鼎(原名为司母戊鼎)重量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挖出时此鼎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鼎耳不知去向,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后来专家们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将它补铸上去,算是完整了。 2、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2023-07-06 00:34:181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的极盛时期,制造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日用器皿、生产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国奴隶制时代青铜冶铸的高度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也称"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深腹,下部微收,平底,四柱足,腹面四周边框饰有兽面纹,鼎上有一对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鼎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一种金属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作的。     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司母戊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从鼎的铸痕来看,鼎身由8块范铸成,鼎底由4块范铸成,每条鼎足由3块范铸成。另外,按每个坩锅熔铜12.7公斤计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个坩锅同时并熔。每个坩锅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个坩锅则要二三百人同时协作。这说明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高度水平。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后,当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将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再次掘出时,已经失掉一个立耳。现在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有一个立耳是修复时照着另一个立耳铸成后安装上去的。
2023-07-06 00:34:271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世界最大是河南安阳出土的后周时期的司母戍鼎,重量832.84公斤,高133CM,口长110CM,口宽79CM,是世界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2023-07-06 00:34:562

我国古代的世界之最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中国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2023-07-06 00:35:101

中国历史上10大著名的青铜器国宝!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一时期古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代 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2.四羊方尊 商代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青铜大立人像 青铜纵目人神像 三星堆出土 商代 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青铜大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重约180公斤,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青铜纵目人像,宽138、高66厘米,出自二号祭祀坑,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 4.毛公鼎 西周 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 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 5.莲鹤方壶 东周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莲鹤方壶的制作技艺非常高超,采用了分铸法、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复杂的技法,工艺精湛,很多技法已经失传,用现代最先进的科技也无法复制和模仿。 6.越王勾践剑 春秋 越王勾践剑(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剑”。收藏与湖北省博物馆。 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0.1毫米的铬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早在2500年前就有这种防锈技术,令人惊叹。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1983年又在相距一公里远的另一处楚墓中,出土吴王夫差矛,其上铭文与此剑如出一辙:“吴王夫差,自作用矛”,如今也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7.曾侯乙编钟 战国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钟架呈曲尺形,长11.83米,分上中下三层,整套编钟共65枚,总重量2500千克,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每枚钮钟和甬钟都能发出两个音节,形成“一钟双音”的现象,呈和谐的大小三度关系,在世界音乐史上极为罕见。它是中国目前出土的40多套编钟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组,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历史上,最为宏伟精美的大型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8.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代 最大的青铜器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 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 这两铜车马都是事先铸造而成,后又经过细部加工的,工艺水平非常之高。铜马身上缨络和链条用的铜丝直径仅半个毫米左右,有的则更细。据推测,铜车马坑当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组成的一部分。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国宝特级文物。 9.长信宫灯 西汉 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10.铜奔马(马踏飞燕) 东汉 中国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2023-07-06 00:35:181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也有人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妌。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有关青铜器的研究,以及甲骨文中的记载,认为在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三个字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以及根据铭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妇妌而制的。
2023-07-06 00:35:271

中国最大的青铜器是?

中国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2023-07-06 00:35:371

我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中国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2023-07-06 00:35:473

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商周暑期的青铜器叫什么?

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商周暑期的青铜器叫什么? 正确答案:司母戊鼎
2023-07-06 00:36:031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

是司母戊丈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雄伟,整体古朴、庄重,有着凛然的气势。 鼎体呈长方形,口沿上有两个竖立的直耳,器底矗立四条柱形足。器腹各面上下均铸一半浮雕状的兽面纹,兽面纹的内外空白处填有细云雷纹。鼎器四边角铸有扉棱。四是上部铸有兽面纹。两耳外侧对称铸有二虎,虎口大张,入口出饰一人首。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书体雄壮,力道遒劲。关于这三字铭文的涵义,历来有各种不同看法,较为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这是祭祀母亲戊的意思,据此可以推定,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祖母亲戊而作的,那么其制作时代就应在殷商前期。 从青铜器铸造工艺看,一般认为方形器的铸造比圆形器难,而司母戊大方鼎在铸造工艺上更是显示了古代工一匠们超绝的技艺。据对铸痕观察,鼎身每面用两块外范,四面其用八块,鼎底则由四块外范拼成,鼎足各由二块外范组成。总共用外范24块。鼎耳是先单铸出的,铸好后再与器身浇铸在一起。从这些繁琐的工序中可看出象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铸造有多不简单了。据专家对大鼎合金成分的测知,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行家们还饶有兴味地分析,认为铸造“司母戊”这样巨剞的鼎,即使采用当时先进的体制较末的坩锅熔铜,若同时冶炼,也需70个;如果加上制范修理备方面的工种和管犁人员,则需要二三百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2023-07-06 00:36:111

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哪个?

来回答你最大最重的青铜器。爱情通气是历史朝代的,所以是像大纲的,像大纲门口放的那个青铜器是那个。
2023-07-06 00:3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