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cloud
-
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为此不高兴.然后孔子就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上天就会厌弃我啊,上天就会厌弃我啊.
求孔子见南子那段原文,还有译文??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释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回来后,中肯地说:"我们不能接受的,乃是上天吝啬赐予美好的品格以与美好的容貌相副啊,上天吝啬赐予啊!"(注释)矢者,一语中的,释为中肯。予,释为我们。厌者,厌足,"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为足够而不愿增加的意思,南子其人"美而淫",色足而德不足,正应了孔子的批评--好德如好色。天厌之,上天赐予美好的容貌,而没有赐予美好的品德,正所谓美貌易得道德难修,这正是孔子在见了具有突出美貌的南子后的感慨。2023-07-03 19:59:413
“子见南子”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孔子去见南子不会是好奇心驱使的吧2023-07-03 20:00:103
论语“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南子是谁,子路为何讨厌她?
“子见南子”在儒家传统文化和历史观中,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大体情节是——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翻译一下,意思是听说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诚恳地说:“虽然见了她,我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否则上天都会厌弃我!上天都会厌弃我!”为什么子路不赞成孔子见南子?面对子路的质疑,孔子为何发毒誓证明清白?今天就来说说“子见南子”背后的那些事。1、从一个成语谈起:娄猪艾豭对于娄猪艾豭(lóu zhū ài jiā)这个成语很多人非常陌生,它所说的是关于南子的一段往事。南子是春秋时宋国公主,嫁给卫国的国君灵公为夫人。宋国以商朝遗民为主体,卫国则立于商朝旧国故土。两国的通婚以现代人眼光看,有亲上加亲的意思。南子嫁给卫灵公后,与美男子宋朝(公子朝)发生私情。宋朝本是宋国公子,却得到卫灵公宠幸,成为卫国大夫。他先与卫灵公嫡母宣姜发生私情,又搞定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对此卫灵公一点儿不生气,反而放纵两个人在洮地(今山东曹州)幽会。《左传》记载: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说是,卫灵公为了夫人南子召见宋朝,让两个人在洮地幽会。太子蒯聩出使齐国献盂地,路过宋国郊野,民众唱:“既然你们的母猪已满足,为何仍不归还我们的种猪?”把南子喻为母猪,把宋朝喻为种猪。可见,南子作为卫国君主的夫人,名声不是一般的差,这是子路反对孔子见南子的直接原因。那么“子见南子”的过程是怎样的呢?2、隔着一道帷帐见面:子见南子《史记》载,孔子在卫国时,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列国君子只要看得起我们的国君,愿意和国君建立兄弟般友谊的,都会来见南子夫人,南子夫人也想见见你。”孔子最初谢绝了,但最终“不得已而见之”。见面时,南子坐在葛布帷帐中。孔子入门,向北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两次回拜,身上所披戴的玉佩首饰,随身体的动作发出撞击的清脆响声,“子见南子”就这样结束了。事后,孔子说:“我本来不愿见她,既然见了,只能给她行礼。”随后发生子路不满、孔子发誓的那番话。对此历来有很多解读,通常认为对话表现出孔子的真诚、子路的耿直。只是《论衡》作者王充有另一种观点:孔子自解,安能解乎?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人因为上天厌弃而受惩罚,拿上天来发誓,子路不会消除怀疑的。3、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与卫灵公孔子周游列国时,与卫灵公发生多次交集。在见南子前,孔子曾到过卫国,住在子路妻子的兄长颜浊邹家里。卫灵公按孔子在鲁国的俸禄,给了他俸米六万斗的待遇。后来因受人蛊惑不再信任孔子,孔子住了10个月后离开。“子见南子”是二度入卫的事情,见完面后孔子在卫国住了1个多月。一天,卫灵公与南子出巡,同坐一辆车,让宦官为车右,出宫后让孔子坐第二辆车在后面跟着,一起招摇过市。孔子对此很反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从来没见过喜好道德人,如同这样的喜欢美色。随后就离开卫国前往曹国。据载,孔子到了曹国,又去宋国,再到郑国,再到陈国,居住3年遇上晋楚国争霸,两国轮番攻打陈国,只好离开再次进入卫国,卫灵公亲自到郊外迎接。但卫灵公年龄大了,懒于政务,也不起用孔子,孔子长叹一声后再度离开。随后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成后打算去晋国。渡黄河时得知赵简子杀窦鸣犊、舜华,认为忠臣被杀,赵简子不义,便返回鲁国,不久又到卫国。史载,一天卫灵公与孔子交谈时,只顾看空中飞来的大雁,注意力不在孔子身上,孔子只好又离开卫灵公。四度入卫,孔子一生与卫灵公的交集颇多,两人始终没有碰出任何合作的火花。说到底,是他们各自的理想抱负有根本性的不同。4、南子的最终下场是什么:太子所杀“子见南子”后,南子的最终下场是什么?《列女传·孽嬖传》、《左传》载,南子私通宋朝、太子蒯聩听到宋国人“娄猪艾豭之歌”后感到羞耻,对家臣戏阳遬(sù)说:“回国后我们去见夫人。她见我时,我回头看你,你就冲上去杀她。”两个人去朝见南子。期间,蒯聩回头看了戏阳遬3回,戏阳遬始终不动手。南子发现端倪大哭而逃,对卫灵公说:“太子要杀我。”卫灵公大怒,要问罪蒯聩。蒯聩只好逃到宋国,蒯聩的党羽也被驱赶离开卫国。逃到宋国的蒯聩称:“是戏阳遬嫁祸于我。”戏阳遬称:“是太子嫁祸我,让我杀南子。我不答应,他会杀我。我杀了,他会把罪过推脱给我。我先答应最终不杀,才免于一死。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百姓要用智慧保全生命",我是用道义来作智慧的。”有卫灵公保护,南子生命无忧。但卫灵公总有一死,于是蒯聩的儿子被立为国君,就是卫出公。此时卫国又出现一个“妖姬”,史称“卫伯姬”。这个女人是太子蒯聩的姐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yǔ),生儿子孔悝(kuī),孔悝担任了卫出公的宰相。后来孔圉死了。史载,孔家有仆人叫浑良夫,他也是罕见的花样美男,卫伯姬就和他有了私情。也许想起还有个太子弟弟,卫伯姬就让浑良夫去宋国见蒯聩。密谋一番后,蒯聩说:“只要你把我弄回国,我能让你和我同乘一辆车,还免你3条死罪。”同时,蒯聩答应事成后,让浑良夫和卫伯姬结成夫妻。浑良夫很高兴,回国与卫伯姬密谋,把蒯聩接入家中。晚饭后,卫伯姬持武器在前,蒯聩、浑良夫和5个全副武装的士兵,闯进孔悝家里逼他结盟,共同攻打卫出公。卫出公见父辈太子杀回来了,就逃到鲁国,蒯聩做了国君,就是卫庄公。卫庄公掌权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南子,毕竟当年出逃宋国的原因就是杀南子失败。接着,又杀死浑良夫,什么“免死3次、可以娶我姐姐为妻”的诺言全都不算数了。5、食其食者不避难:子路之死孔子的72贤之一的子路,也在这场事变被杀了。当时,子路是孔悝的家臣,听说发生了判乱,就往宫里跑。有人劝他,卫出公都逃了,你入宫是送死。子路答:“食其食者不避难。”吃国君的饭就要有为国君赴难的准备,我是不会逃避责任的。子路入宫后找到蒯聩,当时蒯聩、孔悝站在高台上。子路曰:“国君为何要任用孔悝,请让我杀了他。”蒯聩不听。子路想放火烧高台,蒯聩派两名武士攻击子路,战斗中击断子路帽缨。子路说:“君子可以死,但冠帽要正。”放下武器,戴正帽子时被杀。因为国君受难,尽管是孔悝的家臣,子路仍旧认为新国君不能重用参与叛乱的孔悝。子路所说的“食其食者不避难”,是忠君观念的体现。战斗中,因君子必须戴冠而最终被杀,是遵循周礼的体现,这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显得十分重要。当年“子见南子,子路不悦”;此时“君子死而冠不免”……历史的脚步向前,只在转瞬之间,一切都成烟云。当年,隔着一道帷帐相见的孔子、南子,会想到这个结局吗?2023-07-03 20:00:261
《孔子》中“子见南子”的剧情是怎么样的?
几个女官带着孔子进来,孔子还张望了一下“请夫子先就座,君夫人马上就来”宫女门退出,孔子有点紧张,只听到旁边一个水器滴水的声音镜头给了南子的木鞋一个特写,表示她来了,现在镜头是她的眼睛。看见孔子在那坐着,南子又回去多看了一眼,嗯,不错,挺帅。孔子:微臣孔丘拜见君夫人。南子:你就是著名的夫子孔丘吗?孔夫子,请坐起来吧。孔子:谢君夫人。南子推帘而出。走到夫子面前南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是吧孔子点头,进套了南子:那你那个人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孔子意识到进套了,一言不发,然后南子开始绕着夫子转圈。转到面前,跪下。南子:听说你在敝国传授诗?(孔子:是的)小徒也爱读诗,有一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南子逼近,孔子后退。100%纯勾引)孔子:这首诗的意思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诗300篇中,有不少关乎男女情爱的句子。孔子:诗300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就是情丝深深,而没有邪念。南子:我自幼喜欢诵读诗篇,不知可否拜你为师呢?孔子:我在卫国收了一个新学生,名叫卜商,这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个神童,他跟我学诗很有见地,微臣可以推荐他伴你读诗。南子:朝中大臣纷纷议论你游说君主以礼让治国。你这一套行得通吗?孔子:能以礼让治国是国家社稷,人民之福。有什么难处不能克服?礼法丧失,国家就会混乱。南子: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未曾真的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啊。要克服,难啊。(这口气)孔子:正因为难,才能考验出君子南子:夫子,你真的把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看得这么重要吗?孔子: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南子:夫子可否留在卫国,我们再见面?(再次逼近,孔子再次后退)孔子犹豫了,再次看着那个水器。孔子:微臣不便。南子:不便什么,有何不便?孔子:微臣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之人。也许南子比较兴奋,因为这是一句可能比较高的评价。南子: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然后南子给孔子下拜。孔子也给她下拜子见南子,到此结束最后一场戏。孔子离开卫国,南子坐马车去追随,然后被冷箭刺杀,死前她一直在回想跟孔子见面的场景。笑着笑着就死了。2023-07-03 20:01:031
八卦一下“子见南子”是怎么回事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花边新闻,在他到达卫国时,当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仰慕孔子的德行,于是便恭敬地邀请孔子与她会见。 南子名声不好。因此,孔子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但最后还是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 我八卦了一下,孔子去见南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我网上查阅的一些资料整理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孔安国:子路不满孔子见南子,孔子便赌咒发誓表白自己:“我如果做了错事,老天会惩罚我的!老天会惩罚我的!”其事有无颇有可疑。 朱熹:此是圣人出格事,而今莫要理会它…… 杨慎:子路误会孔子拜见南子是有意要在卫国做官,他不愿意孔子在卫国做官。孔子直率地告诉子路说:吾道之所以不行,是天所弃绝,不是南子所能复兴的,我怎么会依赖她来推行治道呢? 李泽厚:南子是一个淫妇,不道德之人,孔子去见了她,引起弟子子路的怀疑,以为他二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孔子不得不赌咒发誓表白一番。 南怀瑾:孔子的意思是说:你们对南子的看法都不对,我所否定的人是那种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的连天也讨厌的人,那种人我是不会与他来往的,可是南子不是这样的人。 看了名家的解读之后,发现分歧还是很大的。看来学习古文真是不容易啊,而我们大多是采用了某一专家的某一种说法来解读这些故事,所以其实了解古人还是挺难的! 对于孔子来说,不见南子则是无礼,见之也着实容易引起风波。所以,孔子如此激动地辩白,大概也是怕落人口实罢了。但结果却越描越黑,平添了后人的一段饭后谈资。 孔子要是自己能跳出来解释一下就好了,可是人们又未必会相信……2023-07-03 20:01:101
子见南子的原文及翻译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贡前去询问。子路走到女子身旁,说:“听您的哭声,真像一再遇上忧伤的人。”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我怎能不伤心呢?”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征税啊。”孔子沉默了一会,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害人啊!”2023-07-03 20:01:171
从“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
规划和姐姐姐姐急急急急急2023-07-03 20:01:2710
孔子见南子的翻译
1,子见南子 《史记》说:(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一书,记事记言极其简练,有很大的解释空间。出于卫道的需要,明代杨慎将《论语》的解释由凡俗化转向神圣化,特别是对“子见南子”一章,要去除以往解释中的浪漫化的倾向。对上引《论语·雍也》“子见南子”章,杨慎是这样解释的:第一,按古礼,士人在一国做官,当拜见国君夫人,即“小君”。当时正值卫君宴享,夫人南子参与,南子实际左右着卫国政治,她以卫君的名义邀请孔子参加,孔子不好拒绝。第二,子路误会孔子拜见卫国“小君”,是有意要在卫国做官。他不愿意孔子在卫国做官,并非怀疑孔子有“犯色”之想。第三,所谓“夫子矢之”,“矢”的意思是“直告”,而不是“发誓”,孔子直率地告诉子路说:吾道之所以不行,是天所弃绝,不是南子所能复兴的,我怎么会依赖她来推行治道呢?我之所以见南子,不过是出于礼貌而已。通过这样一解释,不仅孔子不曾有浪漫之迹,就是子路也不曾怀疑孔子有浪漫之情。 2,孔子闲居 原文: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①:“铜鞮伯华而无死②,天下其有定矣③!”子路曰④:“愿闻其为人也何若⑤?”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⑥;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⑦。”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⑧?”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⑨;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⑩,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说苑》 翻译: 孔子隐居在家时,有一天感叹道:“如果铜鞮伯华还没有死,天下就能够安定了。”子路说:“希望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小时候聪敏好学,壮年时有勇气有骨气,老的时候虽然明白事理但也愿意亲近别人。”子路说:“小时候聪敏好学也就罢了,壮年时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后还怎么亲近不如自己的人呢?”孔子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听说,以多数人攻打少数人没有不胜利的;以尊贵的身份去亲近不如自己的人,没有不得到他们尊重的。过去周公旦执政天下的时候礼贤下士七十多人,难道能说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吗?这是因为他希望得到士的帮助啊!所以说能礼贤下士的有道之人是真正的君子啊!”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选自《韩诗外传》 译文: 一次孔子出行,闻哭声甚悲。孔子说: 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个贤者! 一看原来是皋鱼,身披粗褐,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 你家没有丧事吧,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的过失有三方面:其一,就是少好学,周游各诸侯国,但回来时候,父母已去世了。其二,志向高尚,想做大事业,不愿侍奉庸君,结果年岁已晚仍一事无成。其三,与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中断了。最后说, 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后来他就自己寻死了。这时,孔子说: 弟子识之,足以诫矣! 于是门人辞别孔子,归还家里去侍养亲人的有十三人。2023-07-03 20:02:051
从“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
历来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子路认为孔子不应该去见南子,孔子就说我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上天会厌弃我!现在有人说孔子的意思是:我所认为的坏人(不能去见的人),是上天所厌弃的那种人,言外之意是南子不是那种坏人。虽然两种解释不一样但都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仁德的人,第一种解释在于他对自己行为的自信与克制,第二种解释在于他对于其他人不会过分苛责。子见南子其实从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本身来说,并没有任何不符合礼制的地方,孔子在卫国想要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鉴于南子在卫国的地位,他不去见是说不过去的,子路不高兴的地方在于南子名声不好,孔子不该去见,可从各种记载来看,南子见孔子还是很有礼貌的。2023-07-03 20:02:231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为何去见南子?子路又为何不说?
卫国君王宠爱南子想见孔子,在卫国君王的引荐下孔子才去见南子的,子路认为南子名声不好,孔子是圣人不应该去见她。2023-07-03 20:02:374
“子见南子”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四方来的君子不以为辱想与寡人结为兄弟的,必定会见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希望见到你。不辱,指的是不以为这件事感到侮辱,谦辞。寡小君指的是卫侯的夫人。2023-07-03 20:03:082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南子是谁,子路为何讨厌她?
不要错误地以为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也有体魄健壮,豪爽侠义的纠纠武夫样的,比如孔子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子路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性人物。子路,春秋鲁国人,比孔子小9岁,也是弟子中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人。子路性格直率,为人坦荡,对孔子忠心耿耿,做事专注认真,直来直去,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孔子很喜欢他,也经常批评他。子路直率敢言,有话就说,即便对孔子有不理解或不满意的地方也毫不客气,要马上表现出来,不留情面,连孔子对他也有几分畏惧。根据子路的性格特点,孔子总提醒他遇事要多思考,多动脑筋。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什么就去实行吗?”孔子说NO,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却是YES。这既可看出孔子对子路头脑简单的了解,也最充分地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开始周游列国不久,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是个极其妖冶的女人,久闻孔子大名,一定要求见孔子。于是孔子前去与之相见。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子见南子”的故事。但是,子路对孔子“会见女朋友”很不满意。事后,孔子还专门对他解释说:“我刚才并没有直接见到南子的面,如果见了,也会以礼相答。”孔子所言属实,南子是在帷帐中与孔子相见的,南子在帷帐中向孔子行礼再拜,孔子听到环佩的声音很清脆。但子路依然很不高兴。孔子以为子路不相信,便发誓道:“如果和我说的不一样,上天都会厌弃我!上天都会厌弃我!”也只有子路才会如此,逼得老师对学生跺脚发誓,也只有对子路孔子才会如此。子路忠直,为正义奋不顾身,后来为忠君而死,十分壮烈,也充分能体现其性格。实际上,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路几乎全程跟随,不但服侍老师,而且还起到了保镖的作用。所以子路一死,孔子很伤心,说道:“自从我得到子路,就再也没有听到过轻蔑侮辱的语言。”也就是说,自从子路跟随孔子后,没有人敢当面轻侮孔子。总之,子路为人忠诚,豪爽仗义,疾恶如仇,不畏强暴,服从真理,勇于改过,没有任何城府,是个非常好交往的正人君子,是中国古代士人中刚性性格的一个典型人物,后世小说中张飞、程咬金、牛皋等人身上似乎都有子路的影子。2023-07-03 20:03:153
"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翻译,
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为此不高兴.然后孔子就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上天就会厌弃我啊,上天就会厌弃我啊.2023-07-03 20:04:251
“子见南子”案的事件经过
《子见南子》剧是林语堂根据《论语·雍也》“子见南子”条编写的独幕历史剧,发表在《奔流》月刊1928年10月号上。南子是春秋末年卫国灵公的宠姬,风流娇艳,好出风头,名声不佳。孔子到卫国游说卫灵公,拜见南子,曾与南子同车出行,子路对此很不满意。《论语·雍也》篇的原文是:“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说,孔子拜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假如我做了不正当的事的话,老天爷责备我吧!老天爷责备我吧!林语堂编此剧有反封建意图,但战斗性不强。二师学生会接受马宗俊建议,获以宋还吾为首的学校当局批准同意后,在排练中,对该剧进行了反复研究,针对孔府封建势力,对该剧进行修改,增加了反对孔府的内容,使之成为既具有很强的反对旧礼教的战斗性,又具有对孔子行为进行讽刺的喜剧性。1929年6月8日,《子见南子》在二师礼堂正式公演。为加强演出效果和对孔府封建顽固势力的打击,演出前做了充分的宣传准备工作。不仅在曲阜全城大街小巷遍贴海报,而且还特意送票给孔府、颜府和孔氏大家地主,邀请他们莅临指导。为演出人物形象逼真,还特向孔府借用服饰、器用等道具。老百姓好奇,被邀孔氏族人、圣裔们不知底细,都准时欣然前去观看。演出开幕前,学生会会长王宗佩致开幕词并发表演说。当演到孔子拜见南子,南子赠给孔子白璧,孔子接受馈赠,并向南子叩头道谢,为南子的娇艳美色所动,魂不守舍,子路忍不住愤怒,欲出言相讥,孔子向子路发誓,表白自己并无邪念,是正人君子等一系列滑稽情节时,老百姓欢欣鼓舞,而在座的孔氏“圣裔”们却坐不住了,由羞而恼,由恼而怒,竟至大声喊叫起来。孔教会会长孔繁璞、孔氏族长孔传堉、孔府首领执事官孔继伦等,经过一番密谋策划,纠集封建余孽,以“孔氏60户族人”名义,越级向国民党南京政府教育部控告曲阜二师校长及学生会“侮辱宗祖孔子”,又通过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孔祥熙将控告状转呈蒋介石,同时向曲阜县政府指控二师进步学生,甚至不惜企图借助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威胁曲阜二师师生。也就在《子见南子》公演的第11天(6月18日),日本前首相犬养毅来华参加孙中山先生遗体奉安大典后,由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张继陪同到曲阜谒孔。孔府殷勤接待犬养毅等,“出入皆乘八抬大轿”,“每馔价至二十六元,又馈以古玩玉器等物,每人十数色”(高文浩:《张郁光先生在曲阜二师》,载于《济宁文史资料》第1辑),还邀犬养毅、张继到曲阜二师讲演,训诫二师师生要安分守己,不要反对旧礼教,口气充满威胁。蒋介石接到控告书后,亲自下令对二师进步师生要予以“严究”(同上书),教育部于6月26日下发“训令第八五五号”,令山东省教育厅“查明、核办、具报”。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为蒋梦麟,乃蔡元培系中人。而蔡元培是民主进步人士,时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他和蒋梦麟都是反对孔府封建势力的,且早有反孔言论和举措,此时更有同情曲阜二师进步师生之意。蒋梦麟不好亲自出面,便派能体现自己意图的参事朱葆勤赴鲁,会同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办理此案。何思源也有民主思想,久存对孔府封建势力的不满,对进步师生也存同情之心。再说他与蔡元培有师生之谊,与曲阜二师校长宋还吾是曹州同乡,还与他是济南六中和北京大学的同学,思想都倾向进步。宋还吾任二师校长是他亲自委任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他对此案采取拖延和抵制策略。何思源的态度引起孔祥熙和张继的不满,二人在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上对何思源提出弹劾。迫于国民党要员的这种压力,何思源不得不有所表现。但他也同教育部长蒋梦麟一样,自己不出面,而派山东省教育厅督学张郁光代表他会同朱葆勤到曲阜调查。张郁光也是一个进步青年,当时34岁,济南人,少时在制锦市小学即师从山东早期的共产党员鲁佛民,思想品格均受其影响很深。中学时在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是学生会领导人之一,积极参加五四反帝运动,20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26年参加李大钊领导的“三一八”爱国运动,曾率同学冲击段祺瑞的执政府。在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中,参加国民党,并投笔从戎,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军北伐,1928年回到济南。因蒋介石背叛革命,在济南又见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特别是看到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国民党特务CC系大员张苇村之流为虎作伥,肆虐横行,使他看清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反革命本质,于是愤然退出国民党部队,解甲归入教育界。“子见南子”案发生时,他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因思想进步而受何思源器重,故何委派他同教育部参事朱葆勤去曲阜调查“子见南子”案。朱、张二人思想一致,既能代表教育部长和山东省教育厅长的意志,体现其意图,也受自己的进步思想支配,自觉不自觉地对曲阜二师进步师生深具同情,甚至赞许。二人一到曲阜,孔府“圣裔”们便对他们极尽笼络拉拢之能事,恭请二人礼居孔府等等,均遭二人婉拒。调查中,他们只去二师学校,不去孔府;对孔府“圣裔”们的纠缠,虚与委蛇;坚决站在进步师生一边设法为之开脱,保护进步力量。调查后,他们向教育部呈报的调查报告结论是:孔府孔氏所控,“查无实据”,“该校职教员、学生似无故意侮辱孔子事实”(鲁迅:《关于《子见南子》案》,载于《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在汇报过程中,二人又逐条说明孔氏污蔑进步师生原因,指出:孔氏的盛怒,是因数千年来无人敢在曲阜“对孔子有出乎敬礼崇拜之外者,一旦编入剧曲,摹拟声容,骇诧愤激,亦无足怪”(同上书)。据此,教育部7月19日下发“训令第九五二号”,令行山东省教育厅云:二师师生“尚无侮辱孔子情事,自应免予置议”(同上书)。因此宣布宋还吾无事。孔府封建势力对此调查处理结果自然不服,再次上告,并连朱、张二位调查人员一并告发,责朱、张二人“偏袒一方”,“查复不实”,二人被二师师生“同化”,因而“随之云云”,“妄附和之”。复呈曰:“朱参事去后,宋还吾更逞其变性,对人谈话必曰复仇,广印答辩书,沿街宣传,复招集……学生,促令通电全国……如疯似狂,势不可遏。”哀叹:“生逢今日,不幸而为孔氏,又不幸而与第二师范相毗邻,饱听口号,熟视标语,今日打倒,明日铲除……复不幸而又有朱参事之偏袒。”(高文浩:《张郁光在曲阜二师》,载于《济宁文史资料》第1辑)国民党上层反动势力对此调查处理结果也大为不满,抓住案子不放。蒋介石由孔祥熙陪同赴青岛路过济南时,特将何思源召至火车站,当面训斥,令其对曲阜二师进步师生“严究”。面对蒋介石的训斥,何思源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为了寻找出路,只好求助于其大学时的老师、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蔡元培和教育部长蒋梦麟。蔡元培早就提出过废止祀孔制度、没收孔府财产的主张。同蒋梦麟一样,对“子见南子”案一直十分关注,私下为曲阜二师进步师生的举措高兴。7月中旬,何思源借筹办青岛大学之机,邀请蔡师、蒋部长及马寅初到青岛,共商应付蒋介石之策。蔡、蒋二人路过济南时,已向何“非正式表示,排演新剧,并无侮辱孔子情事,孔氏族人不应小题大做”。(《新闻报》,1929年7月16日)至青岛后,经过商议,蔡元培对何思源正式表态:“反动势力很难消灭,处处都能遇到,你应该下决心抵制,决不让步。”(冷铨清、唐旬:《忆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访杨晦教授、赵西博教授、何思源先生》,载于《光明日报》1980年3月5日)何思源得蔡、蒋二位上司的支持鼓励,对案事继续采取抵制态度。面对孔府封建势力的嚣张气焰,曲阜二师进步师生进行了坚决回击。当张继同犬养毅到校讲话威胁时,进步师生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犬养毅”、“打倒西山会议分子张继”等口号,最终将他们二人轰了出去。孔氏“圣裔”向南京政府控告后,二师校长宋还吾于7月8日公开发表了《答辩书》,向全国披露了“子见南子”案的真相,揭发了孔府长期以来对曲阜人民的迫害以及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分子犬养毅和国民党右派张继进行的肮脏交易,驳斥了孔府对二师师生的污蔑,尖锐指出:“孔氏60户族人”,“实孔氏特殊之封建组织”,其家长户首横暴虐民,包揽词讼,勒捐功名,无恶不作,“俨然专制时代之小朝廷”,“青天白日旗下,尚容有此制乎”?孔氏之所谓控告,“满纸谎言,毫无根据”,“纵使所控属实,亦不出言论思想之范围,尽可公开讨论”,“捏词诬陷,越级呈控,不获罪戾,而教育部竟派参事来曲查办,似非民主政治之下,应有之现象”(鲁迅:《关于《子见南子》案》)。7月中旬,曲阜二师学生也通电全国,表示对“恶封建势力绝不低头降伏”,呼吁全国同学及各界人士给予支持。当曲阜县政府接受孔氏的控告,开庭审理“子见南子”案时,二师派出了六七名附小学生冒名顶替出庭为之周旋。原告都是孔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孔教会会长孔繁璞、孔氏族长孔传堉、孔庙执事孔继伦等,人多势众,气势汹汹。结果辩论中被几个10岁左右的孩子驳得张口结舌,狼狈不堪——理不直必输,脸面丢在法庭上。但败诉后,他们仍不甘心,纠集会道门武装,企图血洗二师。但二师进步师生毫不畏惧,组织起来,准备迎击。国民党曲阜县党部怕事态扩大,无法控制,也无法向上司交代,紧急警告孔府冷静考虑,立即停止武装行动,否则闹出乱子,一切后果由孔府承担。在此情况下,孔府才未敢轻举妄动。2023-07-03 20:04:311
子见南子的翻译
全文意思: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2023-07-03 20:04:431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为什么去见南子呢?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他原本是宋国公主。但是这个女人很不检点,她和宋国的公子朝有私情。而宋朝为了和南子保持亲密关系,他甘愿放弃公子身份,来到卫国担任大夫职位。而卫灵公也很喜欢宋朝,他甚至一点也不反感,宋朝和南子之间的关系,还让他们在洮地约会。宋朝和南子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几乎在当时成为各国民众的笑谈。卫国的太子蒯聩出使齐国,在路过宋国边境时,宋国的民众都把南子和宋朝的事情,编成小曲来嘲讽他。就是因为南子的名声太差,所以,子路对孔子去见南子这件事就感到很反感。子路认为,自己老师是大圣贤,去见这样一个品德低劣的人,实在有损孔子的形象。孔子在周游列国宣传他的学问的时候,曾经4次到过卫国。孔子见南子的事,发生在第2次到卫国的时候。但这一次,孔子感到很不愉快。因为卫灵公在接待孔子的时候,并没有让孔子和他同坐一车。而是和南子同坐在一辆车上,让孔子坐第二辆车,在后面跟着。这就让孔子感觉很反感,他说“我从没见过一个有道德的人,会如此好色”。这句话也反映了,卫灵公其实没有那么高尚的品德。于是,孔子就离开了卫国。孔子之所以选择去卫国,是因为卫国和鲁国是兄弟之国。卫国在政治和文化上和鲁国比较接近,又是近邻,而且都是姬姓国家。此外,孔子的好友,以及孔子的很多门生,也都是卫国人。因此,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这些人,和卫灵公建立联系,得到重用。但是,卫灵公还是没有采纳孔子的建议,孔子只好离开,去拜访他国。2023-07-03 20:04:511
子见南子的出处
《论语·壅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2023-07-03 20:05:161
孔子和南子见面发生了什么?南子为何而死
①以下是孔子与南子纠葛的较为权威的说法【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圣人也。南子者,卫灵公夫人也,春秋时卫国最著名的美人。孔子见南子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无据可靠。历代文人对此事津津乐道,让人不由得产生很多遐想,“子见南子”遂成为史上有名的公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刚刚辞去鲁国“大司寇”职务,到了卫国做官,但是有人向卫灵公打小报告,说孔子的坏话,孔子害怕获罪,辞官想到陈国去,在“匡”这个地方被误作阳虎而被抓,脱险后在一个叫“蒲”的地方呆了一个多月,后又返回了卫国。到卫国后,卫灵公夫人南子希望见见这位名人,孔子先是辞谢,后来就去拜见了南子。《史记》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译成白话文:南子在葛布做的帷帐中,孔子进去后,向北行礼,南子在帷帐中还礼,佩戴在身上的玉器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孔子说:“我本来就不愿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子路①不高兴了。孔子立马辩解说:“我如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让上天杀了我吧!让上天杀了我吧!”《史记》中的这段话,原本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奇怪的是,司马迁先生为什么把会见时的情景描述得这么具体,连“环佩玉声”也没有忽略,但会晤的具体内容却一个字也没有!不免产生了疑问。柏杨先生在《君子和小人》一文中对“子见南子”有过这样幽默的描述:孔丘先生见了她,不知道搞了名堂没有,归来后身轻如燕,神色有异,被仲由先生看出苗头,问了一句。做贼的人,心情都虚,孔子先生当时面红耳赤,赌起咒来曰:“天厌之,天厌之。”天厌之者,译成白话,便是:“教他不得好死。”情急至此,可见事态严重。似柏杨先生的描述,言下之意,似乎可以肯定孔先生见南子发生过糗事的。孔子见南子原本算不得一件大事,既没有谈政治,也没有谈六艺,会晤并没有形成白皮书之类的东西,只要四个字——“子见南子”——就可以了,但是司马迁先生却用了大量的笔墨记载这件事,这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了。《史记》记载史实还是比较客观的,相信司马迁先生不会说假话,但是孔子是至圣先师,可能司马氏还是手下留情了;也可能是有意为之,让后人自己去揣摩。这是第一个疑点。第二个疑点:孔子见南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子路会不高兴?是不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呢?无据可靠,不得而知。不过孔子会见南子做出非礼的事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虽然据朱熹注解说“南子有淫行。”②但是孔子当时的年龄已经56岁,而且孔子作为一个客居卫国首次进宫面见国君夫人的名人来说,借给孔子十个胆子也不敢胡来。据朱熹分析,子路不高兴是因为看不起南子的品行,认为南子行为不合礼教,而孔子居然去面见这样的人,显然有失身份。这是子路不高兴的原因。第三个疑点:为什么孔子要向子路发誓“天厌之!天厌之!”?按照孔子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修养,会见了一个女人不必要也不会发这样的毒誓吧?看来孔子面见南子后的确有了变化,连子路这样的粗人也看得出来——即使没有失魂落魄,大概也就神魂颠倒了。一方面说明了南子的确美艳动人,连孔子这样有定力的老头也把持不住;另一方面,可以断定孔子的确动了心!起了爱慕之心了!另有一个佐证:过了一个多月,卫灵公和南子同车外出,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子里跟随,孔子自言自语地感叹出了一句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③意思是:我还没有看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呢。后人注解说这句话是讽刺卫灵公的。可谁知道孔子是不是在自我感慨,自我伤怀呢!?因为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为连我孔丘也难于幸免啊!南宋理学家朱熹为孔子见南子一事进行了深刻而巧妙的解释。朱熹认为孔子见南子是不得已而见之。“盖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的确,“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国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即国君夫人)。……”④意思是在这个国家做官的,有拜见国君夫人的礼节,所以孔子见南子是当时的礼节规定了的,不得已而见之。朱熹进一步替孔子辩解说:子路不高兴是因为孔子会见的是一个淫@乱之人,对孔子来说是一种耻辱。但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啊?是至圣先师,朱熹说“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⑤意识是说孔子道德高尚,已循化境,见到品德不好的人,按照礼节应该会晤,虽然对方品德差些,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到孔子的。言下之意,孔子好像得道高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但是,孔子担心子路却没有这样的智慧——“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⑥朱熹认为子路野人出生,智商有限,怎么能够想得这样深刻呢?所以只好发下重誓,消除子路的怀疑,相信自己,并试图引起子路的进一步思考。由此可见,孔子见南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决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么龌龊下流,无非是讲了一件男人看见美女有点心动的事情,因为孔子是圣人,做人难,即便是心中有一点点想法也会被好事者颠来倒去地说。只怪子路太不识相,老师有一点思春,做学生不要满脸不高兴,谁不会犯错误啊?其实孔子见到美女而心动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食色性也。”⑦怀疑孔子春@心荡漾也没有什么意义,孔圣人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么。但是坏就坏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按照这个逻辑反推过来就是“凡是圣贤就不会有错”,孔子圣人也,当然不能有一点点错误,哪怕想想也不行。注释:① 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弟子。② 朱熹《论语集注》③ 司马迁《史记61孔子世家》④ 司马迁《史记61孔子世家》⑤ 朱熹《论语集注》⑥ 朱熹《论语集注》⑦ 《孟子61告子上》】②以下是南子之死的个人看法(结合电影以及以前看的一些书上的资料,但是现在找不到了,只能凭着记忆写一点)。1、她是死于政@治@谋@杀,被太子派人予以弩弓狙杀(正史较为认同,电影采用)。2、死于情杀,(具体的不是记得很清楚了,好象南子和他母国的亲人(不是亲哥哥就是表哥堂哥有一腿,而且奸@情火热。)后来又有第三第四第五条腿插足什么的,反正乱的很,结果被情人派刺客弓弩狙杀;总之这个漂亮MM死于弓弩大家是比较认同的。2023-07-03 20:05:281
《孔子》中南子是怎样一个人
电视剧《孔子春秋》 南子饰演者:李欣汝 中间为南子-李欣汝造型 (丑女无敌中的林无敌) 李欣汝曾在电影《孔子》中客串绝色舞女“霓裳”,这次出演南子,戏份并不多。张黎透露,为了遵照史实,减少戏说成分,“子见南子”只有1集的戏。李欣汝透露,和周迅版南子相比,她演的南子会更侧重权力、欲望的一面,“南子的名声并不好,是个祸国殃民的女性。周迅演的南子很想见孔子,但我这版南子是在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去见孔子的。其实南子不应该仅仅是轻浮和放荡,更多的还是权力和欲望的象征,很有女王的气质。” 采纳哦2023-07-03 20:05:473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选自哪里
《论语·雍也》2023-07-03 20:05:563
子见南子出于何典?
子见南子,是孔夫子一生中做过的一件不大不小的尴尬事。南子是名声不好的卫灵公的宠姬,漂亮,但名声也不好。孔子去见了名声不好南子,惹得性子直的子路不高兴了,孔子急得连连诅咒发誓,说自己没做什么坏事。2023-07-03 20:06:032
对“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感悟和体会是什么?
感悟和体会:作为一个令人敬慕的,又天天讲仁义道德的老师,去见一名淫荡而美貌的女人,作学生当然可以怀疑老师的人格,同时出于对老师名声的爱护,也应该提示老师。而孔子见南子,是有他政治上考虑的,这些事又无法一一与子路讲清。而孔子也是率真的,发现这种事说也说不清楚,就只好发誓了,这样才能迅速切断子路的杂念。这迫不得已的举动,更显得孔子可爱。我们可以体会圣人那个存心是只为了万民着想,没有想到自己,把自己的名誉名节都可以放下,只要有一线希望能够让卫国恢复治道,孔子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去行这个事情,这种存心真叫大公无私。南子,是古代的一个美女,卫国人。当时卫国的诸侯卫灵公,非常宠爱一个她,对她可以说是百依百顺,甚至国家大事、朝政的事情,全都依她、听她的话,所以南子当时相当有势力。2023-07-03 20:06:111
“子见南子”案的结果
曲阜二师坚决与孔府封建势力进行的斗争,得到了全县广大群众和全省、全国大部分舆论机关以及各界进步人士的支持,甚至国民党政府机关、党部、社会团体中的正义人士也对二师师生表示同情和支持。据说,当张郁光把调查情况和案情提供给鲁迅先生后,鲁迅先生即发表了《关于《子见南子》案》一文,代表了全国进步舆论界的观点。何思源终究是国民政府的官员,为了自保,在蒋介石要求“严究”的巨大压力下,看到其抵制策略已取得了一定效果后,便向孔府封建势力作了一定妥协。8月1日,以山东省教育厅名义发了“训令第一二○四号”,将曲阜二师校长宋还吾“调厅”,另有任用;9月9日又宣布将与“子见南子”案有关的二师进步学生、两任学生会会长王宗佩、刘子衡(刘位均)开除学籍,了结了此案。尽管原、被告双方都对此案处理结果不满:首先是原告孔府“圣裔”犹嫌对二师进步师生处理欠重,继续唆使他人辱骂、围攻二师进步师生;二师进步师生对调离校长、开除学生领袖气愤不已,举行示威游行进行抗议,联名上书挽留宋还吾校长,对孔府封建势力的围攻也进行了反击。但斗争已是余波,围绕“子见南子”案掀起的学运大潮,终因山东省教育厅息事宁人的处理而渐渐平息了。2023-07-03 20:06:171
孔子也经历过尴尬的绯闻事件,他当时的绯闻对象是谁?
应该指的是宋国公主南子,此人婚后生活极不检点,多次邀请孔子见面。2023-07-03 20:06:369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夫子为何要去见南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仁政”、克己复礼和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老年的时候,开始周游列国想要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从鲁国到了卫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夫子为何要去见南子?因为孔子到了别人家的地盘上来了,自然得礼遇三分。南子是卫灵公最宠爱的妃子,她说什么,卫灵公都会听,有什么建议也会听从。《史记》中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帏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在帏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子路不悦,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在春秋战国时期臭名昭著,她派人来请孔子见一面。孔子迫不得已答应了这件事情,因为来到了卫灵公的底盘,而卫灵公最宠爱南子,可不是就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孔子进门的时候,谨遵西周的礼乐制度。南子房间里的帘门,都是铃铛、玉做的。两人单独见面,孔子的学生子路非常不高兴。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孔子就发誓说:“我要是做错了,就让老天爷拿来惩罚我,让老天爷来惩罚我。”子路不待见南子,自然是因为南子在外的名声不好,孔子还同意去见她,他担心侮辱了孔子的圣明。孔子进了南子后,发现她与世人口中大不一样。南子不仅长得美貌绝伦,同时还有非常卓越的政治才能。所以,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未必为实。2023-07-03 20:07:281
《孔子》中,南子给孔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子见南子,历来被说成是一个难解之谜,南子是卫国真正的掌权者,是当时历史上有名的妖后,一个被尊为圣人的人去见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而且当场所有的人员都回避了,是南子勾引了孔子,还是其他?我们无从得之,只能通过电影进行感悟,我之前曾想子见南子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感动,为什么说感动?因为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怀,白居易贬官路遇琵琶女,非要添酒回灯重开宴,等他真正听到了琵琶女轻拢慢捻抹复挑的琵琶声,已是满座重闻皆掩泣,子见南子,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刚开始,南子也像对于其他伪君子那样试图勾引孔子,南子说,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是吧,你那个人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小徒也爱读诗,有一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未曾真的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啊。要克服,难啊。说了这一番话以后,南子看见孔子不为之美貌所动,她才意识到孔子是一个真君子,一个真君子来治国必然国之昌也,孔子游历列国,一生坎坷,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就是这么一瞬间,两个人的心真正的相拥在了一起,这是一种至纯的境界,在孔子身上,在最痛苦的岁月里,没有使信仰失真,而是保留了这种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 倾城者不奉之, 貌恶者不讳之, 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 长则尊之 ,幼则庇之, 为民者安其居 ,为官者司其职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此君子行事之准的君子之德,而南子,虽贵为君夫,但是所有的人都意淫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而没有一个真正懂得自己试图保护的那份可以在大自然的田野上还原生命本真的纯洁和希图触摸高尚的心,南子的智慧之道更丰富了南子的高尚,所以孔子说,微臣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之人。这更像是对南子的一种褒奖,孔子找到了一个知我者谓我心忧的知己,所以子见南子,更是一种坐在指尖相视的默契。2023-07-03 20:08:061
在文献记载中孔子自己愿意去见那位美女南子吗?
文章摘自《读史做女人》 作者:君子心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简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按照女权主义的理论,所有的历史都是用男性话语来阐释和表达的。本书从真正的女性角度,穿越时空界限,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真实风貌,对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进行评述和剖析,探索她们的生……[连载内容] [人物小传]:南子,春秋时卫国国君夫人,行为淫乱,曾经慕名召见过圣人孔子,为历史上著名的“子见南子”。 [君子心语]:一个在堕落中的女人,一个道德模范的圣人。她需要他光明的救赎(秩序、道德),可惜他只是个世俗的男人而已,在世俗的冷眼下,他逃之夭夭,剩下她,无奈堕落于黑暗之中。 1。荡妇的执著 她是一名真正的荡妇。 作为宋国美丽的公主,未出阁前便艳名远播,与著名的美男子公子朝——自己同族的弟弟乱伦私通,后来嫁给卫灵公,又跟灵公内宠大臣弥子瑕通奸。灵公为了取悦她,竟把公子朝从宋国接了过来玩四人游戏。她安之若素游离于丈夫与各个帅哥情人之间。 你很难想象灵公作为一个男人的心态,也很难想象灵公与南子之间的夫妻关系。某种程度上也许要龌龊地揣测两个人某些方面的“不和谐”,使得灵公作为一个男人的本性越发衰落下去,最后连同男人的尊严都不要了,头顶着几只绿油油的大帽子把自己的情敌接到家里来。 但也有可能灵公属于心胸过度开阔的异类,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举个例子,如果在大宴群臣的时候,你的内宠大臣弥子瑕把桃子吃了一半,然后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把另一半塞到你嘴里,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秦始皇可能拖出去砍了,齐桓公可能面露不悦,但是我们家的灵公却非常高兴对大家炫耀:“你看子瑕多爱我啊,吃桃子都分给我一半。”——某种程度上,“很傻很天真”真的是需要境界的。 连渐渐懂事的儿子蒯瞆也无法忍受亲人给予的羞辱,派自己的家臣去刺杀淫荡的母亲。失败以后,灵公把自己的儿子逐出卫国,让其流亡天涯。 遇到这样一位想得开的老公,放荡的南子是很自由的。她正当盛年,美貌如花,有帅哥情人相伴,有天真的老公纵容,除了外面的流言蜚语稍微有点2023-07-03 20:08:141
孔子的著名故事
孔子的故事:1:孔子误会了颜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2丧家之犬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3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u2022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明知不可而为之”, 这段故事虽无孔子,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4子见南子南子,卫灵公的夫人,宋国人,富有风情,绯闻颇多。南子也是一个追星族,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来了,得好好见一见, 《史记》说:(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这就是"子见南子"。按理,这一次会见,不过是极普通的一个追星族与名人的见面,然而,不少史籍都对此予以记载,其奥妙何在?这是因为子路不悦的缘故。子路这人也怪,自己的老师去见了一个漂亮的女粉丝,有什么值得小题大做的呢?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悦肯定有其道理,况且,因子路不悦,导致他的老师竟然反复对天发誓:"天厌之"。请采纳2023-07-03 20:08:351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感悟和体会
孔子见南子,是事实;子路不大高兴也是事实,孔子也的确矢之。“矢之”是很严重,等于赌咒,赌什么咒呢?问题在下面这句:“予所否者”,孔子就告诉子路,你们的看法不对的。这里要千万注意,古人说:“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就是人言可畏。又“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情世故要通达,凡事问心无愧,旁人背后怎么说不要管他,只问自己。所以孔子是说,你们看法和我看法不一样,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不但人讨厌他,就是天也讨厌他,那么这种人便不需要与他来往。我们再看南子,是不是那种“天厌之”的人呢?南子在历史上不像夏姬,后来的夏姬是不得了的,坏得很。我们查卫国的历史,南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不过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她,如此而已!政治上当时比较起来,卫国还算好的。而且孔子周游列国,流落他方的时候,还是在卫国住得最久,卫君在卫护他,南子也在卫护他,卫国的大臣,蘧伯玉这班人也在卫护他。所以孔子说,你们不要听到人家胡说八道就相信了。“谣言止于智者”,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一听到就知道是真的或是假的。我所认为不对的,不像你们的看法,如果真有罪大恶极的人,天意都会厌弃他,何况人呢?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这节的意思,如此而已。我们绝不能照旧的解释,把孔子说成像孩子偷了嘴,怕大人打那样,哪有这种事,这是三家村学究们的见解。——南怀瑾《论语别裁》2023-07-03 20:08:432
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怎么解释?
马克思去过一个地方?那个地方2023-07-03 20:09:013
卫灵公夫人南子是怎么样一个女人,她的命运如何
南子,史学界对她这个人的评价比较干脆,“美而淫”。虽美但作风不大好,不仅红杏出墙,还喜欢弄权。 《论语·雍也》里有段有趣的记载: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音yuè,同“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后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孔子与南子会面,子路知道后很不高兴。孔子以为子路怀疑自己和南子有不可见人的勾当,立即予以澄清,发誓如果与南子发生过什么,天打五雷轰!另外一种是,孔子觉得子路对南子的认识是错误的,如果南子真是外面传的那种人,天也会讨厌她。南子何许人也?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子见南子”是为谈礼论道吗?南子来自宋国宗室的美人,是卫灵公夫人。待字闺中,南子就已和公子朝私通。公子朝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两美相爱,胜过夫妻。可惜,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的压力,竟把南子嫁给老态龙钟的卫灵公。尽管卫灵公对南子无精打采,但对一个名叫弥子瑕美男子竟然兴高采烈。有一次吃桃子,弥子瑕竟然把剩下的一半送进卫灵公的嘴里,卫灵公居然笑而纳之,而且赞不绝口:“子瑕爱我爱得太厉害了!一个甜美的桃子都舍不得一个人吃,还分一半给我。”文武大臣无不掩嘴偷笑。由此,“食桃”一词成为男子同性恋的代名词。据《盐铁论61论儒》记载:“子瑕,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 何谓“因”也?孙辈和祖辈妻妾性交为因。仗着卫灵公和南子的宠爱,弥子瑕胡作非为。尽管已有卫灵公和弥子瑕祖孙两代来嬲,南子仍不满足,经常红杏出墙,甚至借故回宋国和公子朝幽会。卫灵公非常怜香惜玉而且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特为南子另建宫殿,大开方便之门,甚至经常邀请公子朝来作国事访问。不久,南子生产一个儿子,名叫蒯瞆。至于蒯瞆是不是卫灵公的儿子,恐怕只有南子知道。不过,蒯瞆成年后就被立为世子。据《左传61定公十四年》记载:“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大(太)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歌词大意是: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漂亮的种猪?蒯瞆痛恨此事,就派家臣戏阳速趁着朝见的机会刺杀母亲南子,企图平消丑闻。南子觉察了这事,就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竟把蒯瞆驱逐出境。2023-07-03 20:09:082
致良知150金句(十五)
141、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此后世格物之学所以为谬也。孔子自谓军旅之事未之学,此亦不是谦言。——摘自《平濠反间遗事-附论兵二条》 142、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尔等父老子弟毋念新民之旧恶而不与其善,彼一念而善,即善人矣;毋自恃为良民而不修其身,尔一念而恶,即恶人矣。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尔等慎思吾言,毋勿!——摘自《申明南赣乡约》 143、人孰无善,亦孰无过。为善虽人不知,积之既久,自然善积而不可掩;为恶若不知改,积之既久,必至恶积而不可赦。今有善而为人所彰,固可喜,苟遂以为善而自恃,将日入于恶矣!有恶而为人所纠,固可愧,苟能悔其恶而自改,将日进于善矣!然则今日之善者,未可自恃以为善,而今日之恶者,亦岂遂终于恶哉?——摘自《申明南赣乡约》 144、夫权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窃这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其善,固君子之不可一日去,小人之不可一日有者也。欲济天下之难,而不操之以权,是犹倒持太阿而授人以柄,希不割矣。——摘自《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癸未》 145、故君子之致权也有道:本之至诚以立其德;植之善类以多其辅;示之以无不容之量,以安其情;扩之以无所竞之心,以平其气;昭之以不可夺之节,以端其向;神之以不可测之机,以摄其奸;形之以必可赖之智,以收其望。坦然为之,下以上之;退然为之,后以先之。是以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摘自《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癸未》 146、夫身任天下之祸,岂君子之得已哉?既当其任,知天下之祸将终不能免也,则身任之而已。身任之而后可以免于天下之祸。小人不知祸之不可以幸免,而百诡以求脱,遂致酿成大祸,而已亦卒不能免。故任祸者,惟忠诚忧国之君子能之,而小人不能也。——摘自《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癸未》 147、古之有道之士,外槁而中泽,处隘而心广;累释而无所挠其精,机忘而无所忤于俗。是故其色愉愉,其居于于;其所遭若清风之披物,而莫知其所从往也。今子之步徐发改,而貌若益惫,然而其精藏矣;言下意恳,而气若益衰,然而其神守矣;室庐无所增益于旧,而志意扩然,其累释矣;乡之人相忘于贤愚贵贱,且以为慈母,且以为婴儿,其机忘矣。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发光,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摘自《寿汤云谷序-甲戌》 148、夫君子之论学,要在得之于心。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心也者,吾所得于天之理也,无间于天人,无分于古今。苟尽吾心以求焉,则不中不远矣。学也者,求以尽吾心也。——摘自《答徐成之书-其二-壬午》 149、勿以无过为圣贤之高,而以改过为圣贤之学;勿以其有所未至者为圣贤之讳,而以其常怀不满者为圣贤之心。——摘自《答徐成之书-其二-壬午》 150、子见南子,子路且有不悦。夫子到此如何更与子路说得是非?只好矢之而已。何也?若要说见南子是,得多少气力来说?且若依着子路认个不是,则子路终身不识圣人之心,此学终将不明矣。此等苦心处,惟颜子便能识得,故曰“于吾言无所不悦”。——摘自《答刘内重书-乙酉》2023-07-03 20:09:331
谁知道《伦语》中的语句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3-07-03 20:09:423
子见南子中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有智慧和品德的人。子见南子中孔子是非常有智慧和品德的人,他非常重视人类的道德和伦理规范,认为一个人应该尽其所能地追求善良和正直,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他也非常注重学习和教育,并且认为这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2023-07-03 20:09:491
子路对“见南子”一事为何“不说”?其中有什么教育方面的玄机?
本章记载的是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情的看法。 南子,宋国人,卫灵公的夫人,生得十分俏丽,风情万种,据说曾先后跟几个人通奸,名声很不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卫国时,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天下的君子凡看得起我们卫国,并且想和我老公做兄弟的,就一定要来见我,我现在愿意见你。”孔子辞谢那个使者后,思量再三,还是去见了南子。很显然,这件事有违孔子所倡导的礼制,也违背了孔子反对女子参政的主张。回来后,子路心中很不高兴,质问孔子,孔子指天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孔子去见南子,虽然逾礼,但确属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他正在卫国讲学,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见不行,他怕子路把事情想歪,所以指天发誓。 本章人物描写鲜活生动,虽然没有写子路怎样质问孔子,但一句“子路不说”,使我们好象看到了子路对老师责备的神情,显示了子路敢爱敢恨的性格。最妙的是“夫子矢之曰”,将夫子边指天、边发誓的神态刻画的活灵活现。 透过本章,我们看到,孔子并非如道学家们所描绘的那样,整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脾气,也有缺点,《论语》中记载他虽然“即之也温”,但也常常骂学生,而且还喜欢背后偷偷地骂,如“小人哉,樊须也”;他还经常爱和学生开各种小玩笑,和正常人一样,他也喜欢漂亮女人,所以“子见南子”,虽然如他所言,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也确如他所说的那样:“好德如好色”。更为可贵的是,透过本章,使我们感受到孔子师徒间讨论问题的那种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气氛,学生可以批评老师,老师可以进行自我辩解,丝毫也闻不出一点“师道尊严”的味道。 西人亚里斯多德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他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上面这句话。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日常教学中,作为一名老师,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都不可自以为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重视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老师也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某些问题上,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要从讲台上走下来真心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从而真正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原句意思是: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夫子发誓说:“若我有歪心,就让老天厌弃我吧!就让老天厌弃我吧!” 南子是一个美女,当时把持政权,但名声很不好。夫子是一个令人敬慕,讲仁义道德的老师,在当时那个年代,男女见面中间还要隔着帘子,子路不高兴应当是出于对老师的名声爱护。 而孔子见南子,是有他政治上考虑的,这些事又 无法一一与子路讲清。而孔子也是率真的,发现这种事说也说不清楚,就只好发誓了,这样才能迅速切断子路的杂念。 至于后面的教育意义,告诉我们人情世故要通达,凡事问心无愧,别人背后怎么说都不重要,只问自己,要讲道理,只要内心无所畏惧,旁人怎么说不要管他。 子路对孔子见南子不悦,显然是他认为孔子有喜欢美色,他认为这是失德的。其实,子路是对孔子的“德”的观念有误解。因为在孔子看来,食色性也,喜欢美色是人的本性,而且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也就是说喜欢美色并不失德。子路对孔子的思想不能正确理解,把喜欢美色看着道德有问题,认为孔子的德行有问题,孔子当然大为恼火,急得赌咒发誓说“天厌之,天厌之!” 这件事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是很有启发的,不能把现代的道德观念和封建意识,非人性的观念混为一谈。 友友饭后茶余亦喜欢点佚文俗事乎,子路说南子之事,版本很多,说到底,就是子路爱护老师和老师的名声,希望他非礼勿视也。 从敎育的角度去理解,就是规劝后人不要好色而丢掉自已的名声。 现代 社会 其实男女关系,很多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为官的,经商的,有点 社会 地位的,一般都与女色有关联,说穿了,名声都是假的,用来遮丑的,而玩弄女性才是实在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古代南子不一定是淫妇,只是利用权位,为自已增加乐趣罢了。 这个问题,建议题主可以参考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个人认为他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才比较准确,我们所知道的通用的解释确实是有点行不通的。 南怀瑾认为这句话的重点是在后面的“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他认为孔子就见了南子这事不可能像个小孩子偷了嘴怕家长打一样,孔子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我所否定不能接受的,是违背了天道,被天道厌弃的人。” 而南子其实除了“色而淫”,名声不好,本身并无什么罪大恶极之处,大家之所以厌恶她无非是因为她名声太坏。孔子见了南子更加觉得上天赐予了南子那样的美貌,却没有对应的道德相配,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在这事之后他又跟着说了句:“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以此批评卫灵公。 所以,孔子不是像个小孩子那样赌誓,让子路他们相信他与南子什么都没发生,而是在教育子路他们,不要人云亦云,应该学会判断哪种人是真的不能交往的,就是“天厌之”这类违背了天道的人。 孔子是最讲“礼”的人,自然明白交际的礼仪,怎么可能见了南子后像个孩子一样否定自己的行为,那样完全说不通的。 哈哈2023-07-03 20:09:561
孔子和南子的故事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句话意思: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要是我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让上天言弃我,言弃我!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很好奇,南子是个什么人,为什么见他会让孔子的弟子都愤恨了,孔子居然还要起誓证明呢?今天放松一下, 不聊读书感悟了,我们聊聊孔子的八卦。 南子是卫国卫灵公的老婆,为什么鲁国的孔子会去见卫国的南子呢?这里先说一下大概背景。 孔子出身在鲁国, 一心想要治理好鲁国,也在鲁国当过官,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国家越来越强,民生也越来越好,这就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恐慌,觉得孔子那么厉害,鲁国用了孔子不得了呀,以后非得要称霸江湖,一统天下呀。于是大家就想尽办法,用各种手段,想要把孔子拉下马。当时的鲁国内部也不是铜板一款,刀枪不入。 这里插说一下鲁国国内的情况,孔子和三桓分分合合,相爱相杀大半生的故事。 从鲁国的第15代国君说起,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庆父、公子同(鲁庄公)、叔牙、季友,鲁恒公传位给了鲁庄公,其他三家因为也是他爸爸的血脉,所以身份上也是有点特别的,所以这三家的后代也被称为了“三桓”。鲁庄公死了以后,鲁国的国君家族与三桓之间就爆发了内乱,季孙氏平定了这场内乱,也在这之后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实际控制了鲁国的实权,鲁国国君基本上被架空了。这时期出生的孔子他是坚决反对三桓专政的,他的政治主张的是集权于国君,有点像三国里诸葛亮,想帮刘备匡扶汉室。 但是孔子有恢复礼乐,施展自己政治主张的想法就必须要上位呀,他就开始依仗季氏的实力上位,季氏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看见孔子这个人影响力、做事都不错,想利用他去打击他们低下的家臣,控制他们不要越界,骑到自己头上来,这里看得出领导、和管理层做事,千万要谨慎小心,要始终牢记上行下效。这时候鲁国的国君虽然没权利,但是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和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一样的,所以也支持孔子上位。 孔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开始做一系列事情去削减家臣的势力,但是做着做着三桓发现孔子的真正目的是想削减他们的实力,让国君重新掌握实权,所以就开始阻挠孔子了,孔子的计划也就半途而废了,之后三桓开始排挤孔子。 齐国为了让鲁国衰败,就用了一招美人计,选了一批美女送给了鲁国国君,孔子主张不要接受,但是当时的季孙氏接受了,转送给了国君,从此国君就无心朝政了,孔子去见他,他也找理由不见。一看这个情形,知道的自己抱负施展不了了,就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了。 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就是卫国,来到这,南子听到孔子来了,十分仰慕孔子的学识和品德,于是就差人去请孔子,想见见这个人。 南子是春秋时期比较出名的一位美女,作为宋国的公主,她出身高贵,又有才华,还嫁给了卫灵公,成为了卫国的国母,算是当时比较知名的女性人物。不过,根据史书记载,南子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荒淫浪荡的恶劣形象。 她还未出嫁之前,和公子朝有过一段感情。公子朝是位美男子,南子又是出身高贵的公主,二人男才女貌,外人看来十分般配。 只可惜南子作为公主,需要肩负起国家的重任,很快她就嫁到卫国去了,这对恋人不得不分手。然而,嫁给卫灵公后,南子仍然和公子朝纠缠不休,此事还被卫灵公发现了,奇怪的是,卫灵公不仅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把公子朝接来,让他与南子见面。 很奇怪哦,卫灵公居然戴绿帽还能表达那么豁达很难得呀。 查了一下原因 其中一个是:原来,卫灵公自己也有一个暧昧对象,那就是他的男宠弥子瑕,这个弥子瑕长得格外好看,人还聪明,据说是孔子的弟子子路的亲戚。卫灵公特别喜欢弥子瑕,甚至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去世,弥子瑕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驾车回去奔丧。还有一次两人共游桃园,弥子瑕摘了一颗桃子并咬了一口,剩下的竟直接丢给卫灵公。不论弥子瑕做出多么不敬的举动,卫灵公都能包容他。后来,南子对弥子瑕也越来越好,其实,仔细想来也不奇怪,弥子瑕是卫灵公的男宠,对一国之君喜欢的人好一点并无坏处。也体现南子的聪明, 还有说卫国公那方面不行,所以他很怕南子离开他,又或者怕南子把这件事传出去。 还有一种可能这种事在当时贵族圈很习以为常了,卫灵公无所谓了。 这么妖艳、聪明的一国之后,为何要见孔夫子呢?其实,南子除了聪明、美丽之外,她还很有政治头脑,她知道想要治理好国家,一定需要人才。当时的孔子正在游说各国,南子早就听说孔子是个有才之人,惜才的南子知道遇上人才的机会不易,便想邀请孔子见上一面。 史料上对孔子和南子相见的场面,描写得特别简单,大概是南子躲在帷帐的背后,孔子进屋行礼,南子再还礼,接着就没了。简简单单几句话,给后世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不过,根据“环佩叮当”可知,当时屋内除了孔子和南子二人,还有其他人在场,那就不算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了。 不管怎么说,孔子能够受到地位如此之高的南子的邀请,甚至还给他还礼,已经是受宠若惊了。此外,孔子还意外得知南子有独到的政治见解,有种遇到了知音的感觉。 因此,他才和子路说南子并非世人想得那么不堪,而且脚步都变得轻盈了,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才导致子路生气又费解。子路原本就觉得南子很不检点,一向风评不好,他一直担心孔子同他相见会影响清誉。 没想到,见面一结束,孔子还为她说话,子路见孔子和自己心目中一直以来的形象相差甚远,这才忍不住发火,而孔子也不得不发誓表明自己的“清白”。 在卫国呆了10个月,卫国一直把孔子当花瓶,孔子见抱负无法施展就继续上路了。2023-07-03 20:10:041
子见南子的解读与阐释
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段很妙。南子是古代的一个美女,是卫国的人。孔子在这个国家相当久,因为卫国本来有意留孔子,把国政交给他,学生中有很多人怀疑孔子想取得在卫国的君权。当时卫国的诸侯卫灵公,宠爱一个漂亮的妃子,就是南子。春秋战国的时候,女子把持政权的有好几位,不过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专书,我倒很希望有人,如果有功夫,对这种女人把持政治的风气,列举中外的历史事例写一本书。 中外历史上,与政治有关的女人太多,几乎任何一个政权都离不开女人。常在报纸上看到,英国的绯闻出来了,白宫的桃色新闻又出来了,全世界新闻界闹得那么凶,我看看觉得蛮好玩的。有的学生问,怎么觉得好玩而已?我说这有什么稀奇呢?报纸上闹是另外一回事。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权,几乎没有不和女性发生关系的。不过有些是好的女性,有些是坏的女性。和历史的整个型态都有关系,可惜的是古代重男轻女,历史的记载没有朝此方向发挥而已。明末清初文学家李笠翁说的,人生就是戏台,历史也不过是戏台,而且只有两个人唱戏,没有第三个人。哪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这句话又引起另一则有名的故事: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游江南,站在江苏的金山寺。看见长江上有许多船来来往往,他问一个老和尚:“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多少年?”老和尚当然不知道这个问话的人就是当今皇上,他说:“住了几十年。”问他:“几十年来看见每天来往的有多少船?”老和尚说:“只看到两只船。”乾隆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为何几十年来只看到两只船?”老和尚说:“人生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乾隆听了很高兴,认为这个老和尚很了不起。李笠翁说人生舞台上只有两位演员,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 孔子当时到了卫国,南子这位宠妃正在把持政权,曾经找人告诉孔子,想见见孔子。这是古代,不比现代外交:除了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外,到了一个国家,见元首夫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且还是一种习惯上的礼貌。但在古代不然,尤其是南子这个人,名声并不好,她要见孔子,孔子并没有答应,后来有人告诉孔子,要在卫国有所作为,非要走南子这条路线,孔子当然没有走这条路。但是孔子有一天的确见了南子,照历史上记载,孔子见南子,南子对他恭敬万分。历史的记载,男女相见,中间挂一幅珠帘,南子穿了国家的大礼服,在帘子里面向孔子跪拜,非常尊敬孔子,这也是事实。 现在《论语》中记载,孔子见了南子。这一下,学生当中脾气最大的子路不高兴了,出来在态度上大概给孔子很难堪,逼得孔子赌了咒:“你不要怀疑我啊!我假如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给天雷打死!给天雷打死!”古人对这节书,都作上面这样的解释。 如果这样解释是对的,试想想,我们民族文化所标榜的这位圣人,岂不太糟糕了?见南子就有不轨的行为吗?这是不可能的。南子虽然在社会上的名誉不太好,孔子也瞧不起她,到底她是这个国家国君的如夫人,她硬要见见,也理所当然。孔子特别讲礼,这又有什么失礼的? 孔子见了南子出来,子路这个学生就摆脸色给他看,孔子这个“校长”也干不下去,要辞职了,太受学生的威胁了,还要逼得孔子当面赌咒,“天啊!给雷打死!给雷打死!”哪有这样的解释?这完全是后人塑造孔子的错误,所以孔家店被打倒是难怪的,都是这些店员乱搞!把自己老板塑得那个怪像。就是现在,也还有人把孔子像塑得那么呆板。孔子哪里是这样的,孔子态度本来非常活泼轻松。 孔子见南子,是事实;子路不大高兴也是事实,孔子也的确矢之。“矢之”是很严重,等于赌咒,赌什么咒呢?问题在下面这句:“予所否者”,孔子就告诉子路,你们的看法不对的。这里要千万注意,古人说:“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又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就是人言可畏。又“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情世故要通达,凡事问心无愧,旁人背后怎么说不要管他,只问自己。所以孔子是说,你们看法和我看法不一样,我所否定的,我认为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不但人讨厌他,就是天也讨厌他,那么这种人便不需要与他来往。 我们再看南子,是不是那种“天厌之”的人呢?南子在历史上不像夏姬,后来的夏姬是不得了的,坏得很。我们查卫国的历史,南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不过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她,如此而已!政治上当时比较起来,卫国还算好的。而且孔子周游列国,流落他方的时候,还是在卫国住得最久,卫君在卫护他,南子也在卫护他,卫国的大臣,蘧伯玉这班人也在卫护他。所以孔子说,你们不要听到人家胡说八道就相信了。“谣言止于智者”,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一听到就知道是真的或是假的。我所认为不对的,不像你们的看法,如果真有罪大恶极的人,天意都会厌弃他,何况人呢?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这节的意思,如此而已。我们绝不能照旧的解释,把孔子说成像孩子偷了嘴,怕大人打那样,哪有这种事,这是三家村学究们的见解。 接下来,孔子提到这件事了。所以我说《论语》是连成一起的,编得非常好。讲了南子这故事,马上就把孔子的一段话引进去了。2023-07-03 20:10:231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含义,
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为此不高兴.然后孔子就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上天就会厌弃我啊!上天就会厌弃我啊!”2023-07-03 20:10:361
子见南子,这一场戏有什么作用?
几个女官带着孔子进来,孔子还张望了一下“请夫子先就座,君夫人马上就来”宫女门退出,孔子有点紧张,只听到旁边一个水器滴水的声音镜头给了南子的木鞋一个特写,表示她来了,现在镜头是她的眼睛。看见孔子在那坐着,南子又回去多看了一眼,嗯,不错,挺帅。孔子:微臣孔丘拜见君夫人。南子:你就是著名的夫子孔丘吗?孔夫子,请坐起来吧。孔子:谢君夫人。南子推帘而出。走到夫子面前南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是吧孔子点头,进套了南子:那你那个人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孔子意识到进套了,一言不发,然后南子开始绕着夫子转圈。转到面前,跪下。南子:听说你在敝国传授诗?(孔子:是的)小徒也爱读诗,有一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南子逼近,孔子后退。100%纯勾引)孔子:这首诗的意思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诗300篇中,有不少关乎男女情爱的句子。孔子:诗300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就是情丝深深,而没有邪念。南子:我自幼喜欢诵读诗篇,不知可否拜你为师呢?孔子:我在卫国收了一个新学生,名叫卜商,这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个神童,他跟我学诗很有见地,微臣可以推荐他伴你读诗。南子:朝中大臣纷纷议论你游说君主以礼让治国。你这一套行得通吗?孔子:能以礼让治国是国家社稷,人民之福。有什么难处不能克服?礼法丧失,国家就会混乱。南子: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未曾真的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啊。要克服,难啊。(这口气)孔子:正因为难,才能考验出君子南子:夫子,你真的把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看得这么重要吗?孔子: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南子:夫子可否留在卫国,我们再见面?(再次逼近,孔子再次后退)孔子犹豫了,再次看着那个水器。孔子:微臣不便。南子:不便什么,有何不便?孔子:微臣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之人。也许南子比较兴奋,因为这是一句可能比较高的评价。南子: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然后南子给孔子下拜。孔子也给她下拜子见南子,到此结束最后一场戏。孔子离开卫国,南子坐马车去追随,然后被冷箭刺杀,死前她一直在回想跟孔子见面的场景。笑着笑着就死了。2023-07-03 20:10:431
子见南子的其它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卫灵公》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2023-07-03 20:10:581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含义,
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为此不高兴.然后孔子就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上天就会厌弃我啊!上天就会厌弃我啊!”2023-07-03 20:11:111
孔子和南子见面发生了什么?南子为何而死?
①以下是孔子与南子纠葛的较为权威的说法【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圣人也。南子者,卫灵公夫人也,春秋时卫国最著名的美人。孔子见南子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无据可靠。历代文人对此事津津乐道,让人不由得产生很多遐想,“子见南子”遂成为史上有名的公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刚刚辞去鲁国“大司寇”职务,到了卫国做官,但是有人向卫灵公打小报告,说孔子的坏话,孔子害怕获罪,辞官想到陈国去,在“匡”这个地方被误作阳虎而被抓,脱险后在一个叫“蒲”的地方呆了一个多月,后又返回了卫国。到卫国后,卫灵公夫人南子希望见见这位名人,孔子先是辞谢,后来就去拜见了南子。《史记》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译成白话文:南子在葛布做的帷帐中,孔子进去后,向北行礼,南子在帷帐中还礼,佩戴在身上的玉器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孔子说:“我本来就不愿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子路①不高兴了。孔子立马辩解说:“我如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让上天杀了我吧!让上天杀了我吧!”《史记》中的这段话,原本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奇怪的是,司马迁先生为什么把会见时的情景描述得这么具体,连“环佩玉声”也没有忽略,但会晤的具体内容却一个字也没有!不免产生了疑问。柏杨先生在《君子和小人》一文中对“子见南子”有过这样幽默的描述:孔丘先生见了她,不知道搞了名堂没有,归来后身轻如燕,神色有异,被仲由先生看出苗头,问了一句。做贼的人,心情都虚,孔子先生当时面红耳赤,赌起咒来曰:“天厌之,天厌之。”天厌之者,译成白话,便是:“教他不得好死。”情急至此,可见事态严重。似柏杨先生的描述,言下之意,似乎可以肯定孔先生见南子发生过糗事的。孔子见南子原本算不得一件大事,既没有谈政治,也没有谈六艺,会晤并没有形成白皮书之类的东西,只要四个字——“子见南子”——就可以了,但是司马迁先生却用了大量的笔墨记载这件事,这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了。《史记》记载史实还是比较客观的,相信司马迁先生不会说假话,但是孔子是至圣先师,可能司马氏还是手下留情了;也可能是有意为之,让后人自己去揣摩。这是第一个疑点。第二个疑点:孔子见南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子路会不高兴?是不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呢?无据可靠,不得而知。不过孔子会见南子做出非礼的事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虽然据朱熹注解说“南子有淫行。”②但是孔子当时的年龄已经56岁,而且孔子作为一个客居卫国首次进宫面见国君夫人的名人来说,借给孔子十个胆子也不敢胡来。据朱熹分析,子路不高兴是因为看不起南子的品行,认为南子行为不合礼教,而孔子居然去面见这样的人,显然有失身份。这是子路不高兴的原因。第三个疑点:为什么孔子要向子路发誓“天厌之!天厌之!”?按照孔子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修养,会见了一个女人不必要也不会发这样的毒誓吧?看来孔子面见南子后的确有了变化,连子路这样的粗人也看得出来——即使没有失魂落魄,大概也就神魂颠倒了。一方面说明了南子的确美艳动人,连孔子这样有定力的老头也把持不住;另一方面,可以断定孔子的确动了心!起了爱慕之心了!另有一个佐证:过了一个多月,卫灵公和南子同车外出,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子里跟随,孔子自言自语地感叹出了一句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③意思是:我还没有看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呢。后人注解说这句话是讽刺卫灵公的。可谁知道孔子是不是在自我感慨,自我伤怀呢!?因为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为连我孔丘也难于幸免啊!南宋理学家朱熹为孔子见南子一事进行了深刻而巧妙的解释。朱熹认为孔子见南子是不得已而见之。“盖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的确,“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国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即国君夫人)。……”④意思是在这个国家做官的,有拜见国君夫人的礼节,所以孔子见南子是当时的礼节规定了的,不得已而见之。朱熹进一步替孔子辩解说:子路不高兴是因为孔子会见的是一个淫@乱之人,对孔子来说是一种耻辱。但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啊?是至圣先师,朱熹说“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⑤意识是说孔子道德高尚,已循化境,见到品德不好的人,按照礼节应该会晤,虽然对方品德差些,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到孔子的。言下之意,孔子好像得道高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但是,孔子担心子路却没有这样的智慧——“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⑥朱熹认为子路野人出生,智商有限,怎么能够想得这样深刻呢?所以只好发下重誓,消除子路的怀疑,相信自己,并试图引起子路的进一步思考。由此可见,孔子见南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决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么龌龊下流,无非是讲了一件男人看见美女有点心动的事情,因为孔子是圣人,做人难,即便是心中有一点点想法也会被好事者颠来倒去地说。只怪子路太不识相,老师有一点思春,做学生不要满脸不高兴,谁不会犯错误啊?其实孔子见到美女而心动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食色性也。”⑦怀疑孔子春@心荡漾也没有什么意义,孔圣人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么。但是坏就坏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按照这个逻辑反推过来就是“凡是圣贤就不会有错”,孔子圣人也,当然不能有一点点错误,哪怕想想也不行。注释:① 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弟子。② 朱熹《论语集注》③ 司马迁《史记61孔子世家》④ 司马迁《史记61孔子世家》⑤ 朱熹《论语集注》⑥ 朱熹《论语集注》⑦ 《孟子61告子上》】②以下是南子之死的个人看法(结合电影以及以前看的一些书上的资料,但是现在找不到了,只能凭着记忆写一点)。1、她是死于政@治@谋@杀,被太子派人予以弩弓狙杀(正史较为认同,电影采用)。2、死于情杀,(具体的不是记得很清楚了,好象南子和他母国的亲人(不是亲哥哥就是表哥堂哥有一腿,而且奸@情火热。)后来又有第三第四第五条腿插足什么的,反正乱的很,结果被情人派刺客弓弩狙杀;总之这个漂亮MM死于弓弩大家是比较认同的。2023-07-03 20:11:192
历史上真的有“南子”这个人么
有,《论语u2022雍也》有记录。 “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我们发觉南子之所以要会见孔子可能因其形象高大——“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对于南子的盛情邀请,孔子曾经畏葸不前。他怕南子下套,他怕自己禁不住诱惑,更怕卫灵公龙颜大怒,总而言之,生怕丢了饭碗和性命。于是,“孔子辞谢”。南子自然很不甘心:我是美女我怕谁?!于是,南子派人转告孔子:“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愿)见。”作为一国之母,南子以其美丽和权势在卫国没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没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孔子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南子若隐若现地坐在絺帷中。孔子不见庐山真面目,屈膝跪下行礼,但闻玉环璧佩璆然声响,像是南子正在里面欠身还礼,俯仰之间,弄得叮叮当当……遗憾的是,史太公司马迁走笔至此戛然而止。听到“子见南子”的绯闻,孔子门生无不大惊失色,其中一贯耿直的子路指责孔子:“老师常给弟子讲礼仪廉耻,自己为什么偷偷地去会南子?”听到弟子的质问,面对众多弟子,孔子不顾师道尊严,慌不择言:“如果我和南子那样,天厌之,天厌之!”(参见《论语u2022雍也》 南子(?―前481年),春秋时期女政治家。南子原是宋国公主,后嫁卫灵公为夫人。南子生性淫乱,与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不加阻止,反而纵容南子,召公子朝与其在洮地相会。卫灵公的太子蒯聩知道南子私通之事后,非常愤怒,便和家臣戏阳速商量,在朝见南子时趁机刺杀她。结果戏阳速反悔没有行动,被南子所察觉,蒯聩于是逃亡宋国,卫灵公将蒯聩党羽全部赶走。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访问卫国,南子与孔子隔帐见面。南子叩头还礼时,身上佩饰发出清脆响声,孔子学生子路对此颇为不满。后来孔子认为卫灵公不是爱好德行如爱好美色一样,于是离开卫国。前493年,卫灵公去世,南子遵照卫灵公意愿,想立公子郢继位,公子郢推辞,于是改立蒯聩之子辄继位,是为卫出公。前481年,蒯聩夺取卫国国君之位,是为卫庄公,并杀死南子。2023-07-03 20:11:322
孔子见南子??谁能解释一下
楼主,是子路见南子,而不是孔子 传说南子早年在宋国即有人私通,为了她,卫国发生过争斗,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她的名声很大。看样子她也是一个追星族,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来了,得好好见一见,不过我就不解,上一次孔子在卫国住了将近一年,南子为何不见他?《史记》说: (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就是"子见南子"。按理,这一次会见,不过是极普通的一个追星族与名人的见面,比起孔子见老子,意义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不少史籍都对此予以记载,其奥妙何在? 其实,这里主要是因为子路不悦的缘故。 子路这人也怪,自己的老师去见了一个漂亮的女粉丝,有什么值得小题大做的呢? 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悦肯定有其道理,况且,因子路不悦,导致他的老师竟然反复对天发誓:"天厌之"。 众说纷纭 针对以上这段话,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说起来还挺有意思。一种是李泽厚的理解。他认为,这是因为南子是一个淫妇,不道德之人,孔子却去见了她,引起了弟子子路的怀疑,以为他和她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孔子不得不自我表白: 我如果做了错事,老天会惩罚我的!老天会惩罚我的! 这表明孔子不是那种假道学,不装腔作势。 一种是南怀瑾的理解。他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你们对南子的看法都不对,我所否定的人是那种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的,不但人讨厌他,天也讨厌他,那种人我是不会与他来往的,可是南子不是这样的人。 两种理解都有意思。不过,南怀瑾的理解显然有漏洞。因为孔子去见南子之前并不了解她,他怎么知道她不是那种不可救药的人呢?只能说是孔子见了南子后,发现她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人。2023-07-03 20:11:402
如何评价电影《孔子》里的南子
几个女官带着孔子进来,孔子还张望了一下“请夫子先就座,君夫人马上就来”宫女门退出,孔子有点紧张,只听到旁边一个水器滴水的声音镜头给了南子的木鞋一个特写,表示她来了,现在镜头是她的眼睛。看见孔子在那坐着,南子又回去多看了一眼,嗯,不错,挺帅。孔子:微臣孔丘拜见君夫人。南子:你就是著名的夫子孔丘吗?孔夫子,请坐起来吧。孔子:谢君夫人。南子推帘而出。走到夫子面前南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是吧孔子点头,进套了南子:那你那个人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孔子意识到进套了,一言不发,然后南子开始绕着夫子转圈。转到面前,跪下。南子:听说你在敝国传授诗?(孔子:是的)小徒也爱读诗,有一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南子逼近,孔子后退。100%纯勾引)孔子:这首诗的意思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诗300篇中,有不少关乎男女情爱的句子。孔子:诗300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就是情丝深深,而没有邪念。南子:我自幼喜欢诵读诗篇,不知可否拜你为师呢?孔子:我在卫国收了一个新学生,名叫卜商,这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个神童,他跟我学诗很有见地,微臣可以推荐他伴你读诗。南子:朝中大臣纷纷议论你游说君主以礼让治国。你这一套行得通吗?孔子:能以礼让治国是国家社稷,人民之福。有什么难处不能克服?礼法丧失,国家就会混乱。南子: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未曾真的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啊。要克服,难啊。(这口气)孔子:正因为难,才能考验出君子南子:夫子,你真的把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看得这么重要吗?孔子: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南子:夫子可否留在卫国,我们再见面?(再次逼近,孔子再次后退)孔子犹豫了,再次看着那个水器。孔子:微臣不便。南子:不便什么,有何不便?孔子:微臣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之人。也许南子比较兴奋,因为这是一句可能比较高的评价。南子: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然后南子给孔子下拜。孔子也给她下拜子见南子,到此结束最后一场戏。孔子离开卫国,南子坐马车去追随,然后被冷箭刺杀,死前她一直在回想跟孔子见面的场景。笑着笑着就死了。2023-07-03 20:11:461
孔子见南子??谁能解释一下
孔子见美女南子"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段很妙.南子是古代的一个美女,卫国人.孔子当时到了卫国,南子曾经找人告诉孔子,想见见孔子.尤其是这个人名声并不好,她要见孔子,孔子并没有答应.南子虽然在社会上的名誉并不太好,孔子也瞧不起她,她硬要见见,也理所当然.孔子特别讲理.但是孔子有一天的确见了孔子.孔子见南子,南子对他恭敬万分.孔子见了南子出来.子路这个学生就摆脸色给他看."予所否者",孔子就告诉子路,你们的看法不对的."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流言",又"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情世故要通达,凡事问心无愧,旁人背后怎么说不要管他.只问自己.南子是不是"天厌之"的人呢?所以孔子说:你们不要听到人家胡说八道就相信了,"谣言止于智者",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一听到就知道真的或是假的.如果真有罪大极恶的人,天意都会厌弃他,何况人呢?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2023-07-03 20:12:111
历史上真的有“南子”这个人么
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 南子,春秋时卫国卫灵公夫人,原为宋国公主;比卫灵公小三十多岁,美貌动于天下; 与卫灵公男宠公子朝相恋,后随公子朝出走晋国。 【生平简介】 南子,史学界对她这个人的评价比较干脆,“美而淫”。 虽美但作风不大好,不仅红杏出墙,还喜欢弄权。 《论语·雍也》里有段有趣的记载: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音yuè,同“悦”)。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后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孔子与南子会面,子路知道后很不高兴。 孔子以为子路怀疑自己和南子有不可见人的勾当,立即予以澄清,发誓如果与南子发生过什么,天打五雷轰!另外一种是,孔子觉得子路对南子的认识是错误的,如果南子真是外面传的那种人,天也会讨厌她。 子见南子图: 【相关资料】 史料上能找到的关于南子的记载并不多,仅有《论语雍也》、《左传定公十四年》、《史记孔子世家》和《盐铁论论儒》等文献都记载有“子见南子”一事。 《走私的后妃南子的绯闻》(作者:周游): 南子何许人也?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子见南子”是为谈礼论道吗?南子来自宋国宗室的美人,是卫灵公夫人。 待字闺中,南子就已和公子朝私通。 公子朝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 两美相爱,胜过夫妻。 可惜,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的压力,竟把南子嫁给老态龙钟的卫灵公。 尽管卫灵公无精打采南子,但对一个名叫弥子瑕美男子竟然兴高采烈。 有一次吃桃子,弥子瑕竟然把剩下的一半送进卫灵公的嘴里,卫灵公居然笑而纳之,而且赞不绝口:“子瑕爱我爱得太厉害了!一个甜美的桃子都舍不得一个人吃,还分一半给我。”文武大臣无不掩嘴偷笑。 由此,“食桃”一词成为男子同性恋的代名词。 据《盐铁论论儒》记载:“子瑕,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 何谓“因”也?孙辈和祖辈妻妾 *** 为因。 仗着卫灵公和南子的宠爱,弥子瑕胡作非为。 尽管已有卫灵公和弥子瑕祖孙两代来嬲,南子仍不满足,经常红杏出墙,甚至借故回宋国和公子朝幽会。 卫灵公非常怜香惜玉而且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特为南子另建宫殿,大开方便之门,甚至经常邀请公子朝来作国事访问。 不久,南子生产一个儿子,名叫蒯瞆。 至于蒯瞆是不是卫灵公的儿子,恐怕只有南子知道。 不过,蒯瞆成年后就被立为世子。 据《左传定公十四年》记载:“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 大(太)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 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 "歌词大意是: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漂亮的种猪?蒯瞆痛恨此事,就派家臣戏阳速趁着朝见的机会刺杀母亲南子,企图平消丑闻。 南子觉察了这事,就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竟把蒯瞆驱逐出境。 “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盐铁论论儒》)检阅《史记孔子世家》,我们发觉南子之所以要会见孔子可能因其形象高大——“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对于南子的盛情邀请,孔子曾经畏葸不前。 会见南子,等于置身瓜田李下。 他怕南子下套,他怕自己禁不住诱惑,更怕卫灵公龙颜大怒,总而言之,生怕丢了饭碗和性命。 于是,“孔子辞谢”。 南子自然很不甘心:我是美女我怕谁?!哪个男人不想欣赏我这漂亮的脸蛋?!哪个男人不想入侵我这美妙的身子?!我要哪个男人,哪个不是趋之若骛?!你老二是不给我面子,还是怕我老公吃醋?!你不是想当官吗?!你不想走后门吗?!只要你老二好好地给 *** ,我就给你一官半职。 于是,南子派人转告孔子:“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 寡小君原(愿)见。”作为一国之母,南子以其美丽和权势在卫国没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没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 孔子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得已而见之”。 南子是个敢爱敢恨的贵妇,完全可以开门见山,但是会见孔子却很讲究情调。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夫人在絺帷中。 孔子入门,北面稽首。 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南子若隐若现地坐在絺帷中。 孔子不见庐山真面目,屈膝跪下行礼,但闻玉环璧佩璆然声响,像是南子正在里面欠身还礼,俯仰之间,弄得叮叮当当……遗憾的是,史太公司马迁走笔至此戛然而止。 下面的发展,自然是少儿不宜观看的场景。 考虑到精神文明建设,考虑到“为尊者讳”,司马迁就此打住了。 如此一来,“子见南子”就该成为弘扬孔子坐怀不乱的经典,可是史学家的天职让司马迁欲罢不能,虽然略去“子见南子”的 *** ,又以春秋笔法披露了两个意味深长的细节。 尽管“子见南子”的谈话内容及其行为不得而知,但孔子却是垂头丧气从南子的房间出来的。 然而,孔子在事后几番表态却让这段绯闻多少有点拨云见雾。 “男女不交,孔子见南子,非礼也。 礼义由孔氏出,且贬道以求容,恶在其释事而退也!”(《盐铁论论儒》)听到“子见南子”的绯闻,孔子门生无不大惊失色,其中一贯耿直的子路指责孔子:“老师常给弟子讲礼仪廉耻,自己为什么偷偷地去会南子?”听到弟子的质问,面对众多弟子,孔子不顾师道尊严,慌不择言:“如果我和南子那样,天厌之,天厌之!”(参见《论语雍也》值得注意的,孔子连说两个“天厌之”,这就泄露春光了。 倘若孔子问心无愧,就应该说:“如果我和南子那个,天打五雷轰!”然而,司马迁暗示我们孔子不敢用生命来赌咒发誓,只用那不疼不痒的“天厌之”敷衍了事。 由此,我们终可窥破一点密密铁幕下的历史真相:孔子做了,孔子心虚了。 好色之心,人皆有之。 人生在世就这么回事,何不不潇洒走一回?做就做了,爱就爱了,你要辩解什么?如此虚伪,你还是男人吗!当然,孔子不是男人,而是圣人。 我很赞同柏杨的观点:“我们毫不反对圣人谈恋爱,不过照有些人看法,圣人都是一块木头,没有爱,亦没有欲焉。 幸亏孔丘先生有后代,否则准有人一口咬定他因过度地正人君子,连性都付阙如。”(《君子和小人》) 其实,“子见南子”的时候,孔子已经年近花甲,不比卫灵公坚强到哪里去,也没多少精力抖擞了,根本满足不了正值狼虎之年的南子。 明明是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孔子却说:“君子好色而不淫。” 本来,南子是想只要孔子“好好干”,就给他一顶乌纱帽,再给卫灵公戴上一顶绿帽子。 不料,面对玉体横陈的南子,孔子刚刚进入角色,很快就崩溃得一塌糊涂。 面对孔子老二抬不起头的尴尬,南子自然气得跺脚:“老二,你没有用!”孔子恼羞成怒:“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南子定然反唇相讥:“老二你妈是不是女人?!”于是,南子一甩袖子,就把外强中干的孔子扫地出门了。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于是丑之,去卫,过曹。”《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也有记载:“颜刻,字子骄,少孔子五十岁。 孔子适卫,子骄为仆。 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出,而令宦者雍梁参乘,使孔子为次,游过市。 孔子耻之。 颜刻曰:‘夫子何耻之?"孔子曰:‘《诗》云: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乃叹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孔子:人家夫妇亲亲热热地同乘一车就是好色?你老二凭什么吃醋?你老二不是最讲礼吗?国王和夫人乘第一辆车子,臣子乘第二辆车,这有什么过错?莫非让你老二和卫灵公同乘第一辆车才叫明君?莫非让你老二和南子同乘第二辆车才是“礼贤下士”? 我看孔子之所以离开卫国,大抵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孔子陪同卫灵公夫妇出行,南子嘲笑孔子无能。 于是,孔子酸溜溜地丢下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走开了。 另个可能是,卫灵公和南子同乘一辆车子出门,孔子乘另一辆车子作陪。 走过街市的时候,听到有人唱起歌来:“同车者色耶?从车者德耶?”(参见《东周列国志》)于是,孔子灰溜溜地丢下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走开了。 人言可畏,孔子无地自容,只好逃之夭夭。 追问: 《孔子》中的 南子 ,是卫国的 掌权者 ..而且好像还懂点政治..有点武则天的味道.. 这个呢,是真的么.. 回答: 政治算知道点 但不能和武则天比 她属于老夫 *** 所以卫灵公对 南子 言听计从 记得采纳啊2023-07-03 20:12:181
《孔子》中的南子是谁?周迅演的那个
是的2023-07-03 20:12:302
子见南子可以看出来孔子是怎样的人?
无可无不可之圣人。2023-07-03 20:12:371
《孔子》中孔子与南子的对白,要完整版的.
几个女官带着孔子进来,孔子还张望了一下“请夫子先就座,君夫人马上就来”宫女门退出,孔子有点紧张,只听到旁边一个水器滴水的声音镜头给了南子的木鞋一个特写,表示她来了,现在镜头是她的眼睛。看见孔子在那坐着,南子又回去多看了一眼,嗯,不错,挺帅。孔子:微臣孔丘拜见君夫人。南子:你就是著名的夫子孔丘吗?孔夫子,请坐起来吧。孔子:谢君夫人。南子推帘而出。走到夫子面前南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是吧孔子点头,进套了南子:那你那个人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孔子意识到进套了,一言不发,然后南子开始绕着夫子转圈。转到面前,跪下。南子:听说你在敝国传授诗?(孔子:是的)小徒也爱读诗,有一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南子逼近,孔子后退。100%纯勾引)孔子:这首诗的意思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诗300篇中,有不少关乎男女情爱的句子。孔子:诗300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就是情丝深深,而没有邪念。南子:我自幼喜欢诵读诗篇,不知可否拜你为师呢?孔子:我在卫国收了一个新学生,名叫卜商,这学生虽然年幼,但是个神童,他跟我学诗很有见地,微臣可以推荐他伴你读诗。南子:朝中大臣纷纷议论你游说君主以礼让治国。你这一套行得通吗?孔子:能以礼让治国是国家社稷,人民之福。有什么难处不能克服?礼法丧失,国家就会混乱。南子: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未曾真的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啊。要克服,难啊。(这口气)孔子:正因为难,才能考验出君子南子:夫子,你真的把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看得这么重要吗?孔子: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南子:夫子可否留在卫国,我们再见面?(再次逼近,孔子再次后退)孔子犹豫了,再次看着那个水器。孔子:微臣不便。南子:不便什么,有何不便?孔子:微臣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之人。也许南子比较兴奋,因为这是一句可能比较高的评价。南子: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然后南子给孔子下拜。孔子也给她下拜子见南子,到此结束最后一场戏。孔子离开卫国,南子坐马车去追随,然后被冷箭刺杀,死前她一直在回想跟孔子见面的场景。笑着笑着就死了。2023-07-03 20:1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