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n
-
我不是老师哦,我告诉你吧,天为什麽会是蓝色呢,这个是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以人可以说出这个是什麽原因产生的,某时我和老师聊过,说这个现象是有外界干扰才形成的,当光在空气传播的时候啊,会遇到空气渺小的微粒,这些微粒对光来说,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对光的散射的影响,正是这些物理反应,所以我们有时候看天空,你会发现有时候天空是蓝色的,,哈哈满足你的好奇心了吧,以後我有不懂希望你也可以帮到我..
- 余辉
-
晴天时是蓝色的,尤其在草原上。
- 无尘剑
-
晚上就是黑的了。。
- 凡尘
-
必须的=-=【
我们头顶上真的有天吗,如果没有那我们看到蓝色的是什么?
何为天何为地?也许你现在所在的也是天!2023-07-03 15:20:095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这是因为太阳光线射人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的结果。波长较短的紫、蓝、青色光波最容易被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的透射能力较强,它们能穿过大气分子和微粒,保持原来的方向前进,很少被空气分子散射。对下层空气分子来讲,主要是蓝色光被散射出来,因而天空呈蔚蓝色。2023-07-03 15:20:232
苏教版初二物理引言中奇妙的物理现象
1短的先灭,因为CO2比较重,下面的氧气会先消失。2023-07-03 15:20:358
奇妙的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提问、用于动手、善于探究、善于合作才能解开物理之
解答:答:发现的问题:树叶落入水中,会漂在水面,而砖头儿落入水中,却沉入水底.提出的问题:不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是否决定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猜想与假设: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决定于物质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设计的实验方案:将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木块、泡沫、塑料尺浸入水中,观察浮沉情况;将密度大于水的物体:石块、铁块浸入水中,观察浮沉情况;自制一密度等于水的物体(向一汽球内注满水,用一小段铁丝系住口,做成密度等于水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浮沉情况.探究后的结论: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会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会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会上浮,最终漂浮.经历后的收获:自己亲自动手探究、实验,印象深刻,有成就感.2023-07-03 15:20:541
奇妙的物理现象
会此乃光的折射现象2023-07-03 15:21:035
急寻一些身边奇妙的物理现象及相关原理。。。。。
陀螺,旋转的向心力。2023-07-03 15:21:202
八年级物理上册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自己在家试一下不就OK咯~2023-07-03 15:21:272
初二的奇妙的物理现象蜡烛实验那支蜡烛先灭,为什么?
你的问题看不懂,什么蜡烛先灭啊???????2023-07-03 15:21:547
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决定于什么?
无折射以及粒子间的碰撞吧!<没把握呀>是粒子本身所具有的吧!2023-07-03 15:22:138
初二上物理奇妙的物理现象 第四题
硬币会漂浮起来,也就是跳起来,只有短暂的一小会儿2023-07-03 15:22:562
奇妙的物理现象
要是水平就不会,可能你做实验的时候,手抖动之类很多因素会使铅笔会向伸出手指较长的一侧倾斜。2023-07-03 15:23:051
初中物理说课稿三篇
物理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程。这门课对于部分八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有点“谈虎色变”,因为听哥哥姐姐或高年级同学说物理最难学,所以对物理课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和畏难情绪。要改变同学们对物理课的偏见,必须用“兴趣”心理去战胜他们的“逆反”心理。 准备了初中物理说课稿三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说课稿:《动能与势能》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动能与势能”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能量、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的初步概念,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功”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各种形式的能的起点,因此,引导组织学生学好,能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2、能力目标: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利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3)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二、说教法: 1、实例讲授法 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比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时,运用举例法进行教学,并结合实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这一因素,推出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 2、实验探究法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学则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交流讨论法 对于实验结论的正确与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学性,则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实验情况形成共识,得出可靠的正确的实验结论,从中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此外还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巩固本节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这就要指导学生主动的根据实验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考察,综合分析,达到从实践到认识上的飞跃。另外要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帮助理解,拓宽知识。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物理学上所说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是什么? (为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单位的讲授做准备) (二)举例引题,建立能量、动能、势能等物理概念 1、首先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关于“能”方面的俗语,如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能源等,引入“能”这个概念。 2、从实例中抽取出能的基本含义。如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压缩的弹簧、举高的铁锤等都能够对其他物体施力,并能够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即都能对其他物体做功,从而概括出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它具有能。做功越多,表明具有的能量越大。强调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从而指出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致也是焦(J)。 3、针对实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这一因素,并结合实例中的物体是由于运动还是举高或是发生弹性形变等而能够做功,得出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 在讲完概念后再举一此实例让学生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题: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具有_______能;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压弯了的撑杆具有_________能。(三)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物理规律 实验探究1: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探索课本图8-35和8-36的实验,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探索出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和规律。 实验1:利用同一个钢球来控制质量相同时,从不同的高度滚下(速度不同),观察被撞击的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钢球做功的多少,即具有的动能的大小,得出动能与运动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实验2:利用木球和钢球(质量不同)从同一高度滚下(控制速度相同),观察被撞击的木块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木球和钢球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动能的大小,得出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以上两次实验是在“加油站”中所提供的两点结论的基础上完成的,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加油站”中的信息。 实验探究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探索课本中图8-37和图8-38的实验,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探索出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和规律。 实验1:同一重物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特制的小方桌上,观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进而推断出重物的势能与重物所处的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实验2:让两个质量不同的木块和铁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小方桌上,观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进而推断出重物的势能与重物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势能越大。 实验探究3: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将一只弹簧横放在一个丁字形架子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将一小钢球向固定端压缩弹簧,叫学生认真观察放手后能将小钢球推出多远。用大小不同的力压缩弹簧做两次,再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得出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四)小结、巩固练习 1、让学生对本课中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结,训练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2、巩固练习: 例1: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动能、势能、机械能怎样变化? 例2:一物体机械能为35J,势能为27J,则它的动能是多少? 例3: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作业:课后作业第1题;《学生用书》P116补充习题中的(1)和(2) 五、板书设计: 第六节:动能与势能 1、能量的定义: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就说物体具有能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有就越大。 3、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的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初中物理说课稿:生活中的透镜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因此本节课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分析、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掌握照相机成相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理解,从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特征的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凸透镜成像特征的理解以及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学情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此前已经对物理的声、光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地接触了透镜的一些知识,但对于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初中学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三、说教法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分析法,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从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轻松导入,激发兴趣 在新授课程之前,用轻松的聊天方式,导入本节课的知识。向学生提一个调查,哪些学生有摄影爱好?哪些学生擅长摄影?喜欢摄影的学生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吗?它是靠什么原理来记录美好瞬间的呢?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可以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谈话中来,并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授课程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观察分析,动手验证 向学生出示一款真实的相机,并让大家观察,相机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让学生猜想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我会先给予学生适当地提醒,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学生先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探讨,试着去作出远处物体在照相机中成像的光路图,根据学生的所得出的结论,给予适当地补充,师生再共同全方面的总结照相机的照相原理。 通过这样的设计,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感受得出最后结论的喜悦。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满足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带领大家共同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让学生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筒能够套入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入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学生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经过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得到的结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照相机原理的理解,并通过自己所做的模型照相机,真切地感受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的热情。 2. 实验演示,深入探讨 在学生还沉浸在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喜悦之中时,将投影仪展示给大家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让学生带着“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缩小还是放大?”这样的疑问观察教师的演示。教师进行演示: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调节,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像。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将天花板的像,能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呢?如果大家有办法做到,那是什么原理呢?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得出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放置带有F字样的投影片,使之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同时师生共同讨论、动手画出投影仪成像的平面图。 3. 手脑并用,引出概念 向学生出示放大镜,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让学生思考,放大镜是什么透镜?描述通过放大镜观察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学生根据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问题。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放大镜和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有什么差别?”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引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应用透镜的实物,可以加强学生对凸透镜的理解,并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各自所成像的观察,使学生养成对比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巩固新知,发散思维 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先设置了一些基础填空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对比进行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所看到的露珠使叶脉变粗的原因。经过这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设置,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应用透镜知识解释更多生活中的现象。 (四)分析归纳,总结重点 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本节课收获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小结,教师给予及时地补充。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课后思考,拓展应用 让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透镜的实例,并思考透镜都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通过这样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没有以往做题的压力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搜集资料、积极思考当中。 初中物理说课稿:《奇妙的物理现象》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本节课题的设计思路。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引言则是启蒙课的开篇。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通过引言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引言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引言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2、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力目标(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情感目标(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们对物理世界有种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难点是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二、说教法 物理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程。这门课对于部分八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有点“谈虎色变”,因为听哥哥姐姐或高年级同学说物理最难学,所以对物理课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和畏难情绪。要改变同学们对物理课的偏见,必须用“兴趣”心理去战胜他们的“逆反”心理。心理学理论指出对事物的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难忘的。而引言课是八上物理的第一节课,所以我精心设计,力求把它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们一接触物理,就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美好的印象。本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观看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因为这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对于这些物理现象,无需让学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产生追根究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图片(如蔚蓝色的天空、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浮在水面上的钢铁轮船等)和一段二胡曲。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一个个现象觉得就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打开,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2、 进行新课 (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本活动包括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完成这两个实验本身并不难,教师也无需花费力气去讲解实验的原理,但在整个活动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有独到见解问题的学生要给于鼓励。例如,放在玻璃罩里的长、短两只蜡烛,谁先熄灭的演示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究竟是那只蜡烛先灭,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实验时控制条件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在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提问。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会提出各种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接着做水煮金鱼的演示实验。实验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后,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 (2)动手做一做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力观察物理现象,我采用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为一小组的方式进行。活动(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比赛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发现的物理现象最多。实验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如从杯子侧面观察发现书本上的字是变大了;发现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近,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大;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远,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小,其间还有一个字体左右反向的过程;从杯口向下观察的情况等。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没有发现的物理现象做实验验证。教师不要刻意追求学生得出完整的观察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最后请同学们参与探究活动(2)隔着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等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物理现象,也产生了许多疑问,要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等你们学习了物理以后,就能将这些谜一个个打开。 3、 课外作业 (1)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 (2)做以下的小实验: [1]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2]小心地把水、食用油(每种一小杯)沿着杯壁依次缓缓倒入深玻璃杯内,然后再放入一粒葡萄或一小段蜡烛。将你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并提出问题。 4、 板书设计 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第一节 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 观察有趣的物理实验 二、 动手做一做2023-07-03 15:23:161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书(苏教版)知识点
引言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二、体验科学探究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是什么 二、声音的特征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 四、人儿听不见的声音 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章 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二、汽化和液化 三、熔化和凝固 四、升华和凝华 五、水循环 第三章 光现象 一、光的色彩 颜色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 三、光的直线传播 四、平面镜 五、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光的折射 二、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粘箱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五、望远镜与显微镜 综合实践活动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速度 三、直线运动 四、世界是运动的 附录: 常用物理单位 物理学名词中英文对照 后记2023-07-03 15:23:292
物理中绝对零度绝对零度下物质有些什么特性?希望具体一些,?
液体的(以液氦为例) 1.液氦有爬壁性质 将空的烧杯部分地浸于HeⅡ中时,烧杯外的液氦将沿烧杯外壁爬上杯口,并进入杯内,直至杯内和杯外液面持平.反之,将盛有液氦的烧杯提出液氦面时,杯内液氦将沿器壁不断转移到杯外并滴下.液氦的这种转移的速率与液面高度差、路程长短和障壁高度无关.这种现象叫做“超流动性”,具有“超流动性”的氦Ⅱ叫做超流体. 2.粘滞度的变化 超流动性普通液体的粘滞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增高,与此不同,HeⅠ的粘滞度在温度下降到2.6K左右时,几乎与温度无关,其数值约为3×10-6帕秒,比普通液体的粘滞度小得多.在2.6K以下,HeⅠ的粘滞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下降.HeⅡ的粘滞度在λ点以下的温度时立刻降至非常小的值(<10-12帕秒),这种几乎没有粘滞性的特性称为超流动性.用粗细不同的毛细管做实验时,发现流管愈细,超流动性就愈明显,在直径小于10-5厘米的流管中,流速与压强差和流管长度几乎无关,而仅取决于温度,流动时不损耗动能. 3.导热率的变化 热传导HeⅠ具有普通流体的导热率,因而当减小压强时,液氦出现激烈的沸腾现象.HeⅡ的导热率要比HeⅠ高出106倍,比铜高出104倍.当温度越过λ点,HeⅠ转变为HeⅡ时,液氦从很坏的热导体突然变为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热导体.由于HeⅡ的导热率异乎寻常地高,其内部不可能出现温差,因而内部不可能汽化,即不能沸腾.当利用抽气方法减低蒸气压时,开始阶段出现激烈的沸腾,温度降低至λ点以下时,HeⅠ转变为HeⅡ,沸腾突然停止,液面平静如镜,汽化只发生在液面.正常流体的导热率与温度梯度无关,纯粹是反映物质性质的量,但HeⅡ的导热率却与温度梯度甚至容器的几何形状有关. 4.? 对于一般液体来说,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逐渐增加.卡美林·奥涅斯使液态氦的温度下降,果然,液氦的密度增大了.但是,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1摄氏度的时候,怪事出现了,液态氦突然停止起泡,变成像水晶一样的透明,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潭死水,而密度突然又减小了. 这是另一种液态氦.卡美林·奥涅斯把前一种冒泡的液态氦叫做氦Ⅰ,而把后一种静止的液态氦做氦Ⅱ. 5.喷泉 后来,许多科学家研究了这种怪现象,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其中最有趣的是1938年阿兰等人发现的氦刀喷泉. 在一根玻璃管里,装着很细的金刚砂,上端接出来一根细的喷嘴.将这玻璃管浸到氦Ⅱ中,用光照玻璃管粗的下部,细喷嘴就会喷出氦Ⅱ的喷泉,光越强喷得越高,可以高达数厘米. 关于金属 7.各种物质放在液态氦里,情况就更奇妙了. 看!在液氦的温度下,一个铅环,环上有一个铅球.铅球好像失去了重量,会飘浮在环上,与环保持一定距离. 再看!在液氦的温度下,一个金属盘子,把细链子系着磁铁,慢慢放到盘子里去.当磁铁快要碰到盘子的时候,链子松了,磁铁浮在盘子上,怎样也不肯落下去. 真像是到了魔术世界!这一切,只能在液态氦的温度下发生.温度一升高,魔术就不灵了,铅球落在铅环上,磁铁也落在金属盘子里了. 8.超导现象 原来,有些金属,在液态氦的温度下,电阻会消失;在金属环和金属盘中,电流会不停地流动而产生磁场.这时候,磁场的斥力托住了铅球和磁铁,使它们浮在半空中. 在低温下,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许多重要的物理实验,都要在低温下进行. 目前,世界各国的物理学家还在研究液态氦,希望通过液态氦达到更低的温度,研究各种物质在低温下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会有什么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性质.这就产生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低温物理学. 物理学家不仅仅得到了液态氦,还得到了固态氦,他们正在向绝对零度进军(物理学把零下273.16摄氏度叫做绝对零度.这个温度标叫做绝对温标,用K表示.OK就是-273.16℃,而273.16K就是0℃).从理论上讲,绝对零度是达不到的,但是可以不断接近它.液态氢的沸点是绝对温标20.2度,液态氦的沸点是绝对温标4.2度.在绝对温标2.19度的时候,氦Ⅰ变为氦Ⅱ.1935年,利用“绝热去磁”法,使液态氦冷到绝对温标0.0034度;1957年,达到绝对温标0.00002度;目前已达到跟绝对零度只相差0.000001度了. 你说的“绝对零度下物质有些什么特性”是错误的,不是“绝对零度下”,而是 极低温度下.,1,2023-07-03 15:23:361
化学 举例说明你对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认识
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2. 掌握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尤其要掌握刻度尺的测量方法和读数;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3.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会对方案进行评估。二、重点、难点:重点:1. 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2.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以及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3. 探究活动的步骤和方法设计。难点:1.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参照有关物品粗略估测长度。2. 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并学会记录、分析数据。3. 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会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三、考点分析:本部分内容在期末考试中约占18%的比例,考试中设以下几个考点,具体如下:内容具体考点考核要求考查形式和方法分值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奇妙的物理现象了解选择题2科学探究的七要素应用实验探究题3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单位换算理解计算或选择题3测量的工具掌握实验探究题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探究题3误差综合应用选择题或实验探究题2活动:降落伞比赛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实验等。综合应用选择或实验探究题2知识梳理一、科学探究的七要素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从物理学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猜想与假设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所需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或阅读简单仪器说明书,按书面说明操作实验仪器,正确记录数据。分析与论证描述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比较,利用数理结合等形式分析数据,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评估对实验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反思;注意探究活动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改进实验方案。交流与合作撰写实验报告,反思他人意见,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二、长度的单位和单位换算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103m;1dm=10-1m;25px=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三、基本测量工具测量仪器实物图所测物理量刻度尺长度天平质量秒表时间温度计温度电流表电流电压表电压弹簧测力计力量筒、量杯体积四、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 三观察:(如左下图)(1)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看其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2. 三会:(如右上图)(1)会放:测量时,被测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2)会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3)会记: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应注明单位。五、误差误差错误产生原因仪器精密度不够或实验方法不完善;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或环境对仪器的影响。由不遵守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记录实验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是否可以避免不可避免可以避免区分方法无错误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减少或避免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遵守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六、控制变量法等实验方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化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出每个变量与要研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它是我们以后进行科学探究时最主要的实验方法。典型例题知识点一:科学探究例1:王刚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的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在上述过程中,“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的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D. 分析与论证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这是一道关于科学探究步骤的中考题。目前中考的新趋向是对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考查,因此回答此类题目的基础是掌握科学探究的内容和环节。2)解题思路:科学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合作等几个环节。本题中王刚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石头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接下来他所想到的“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的作用”就属于科学探究的下一个环节:猜想与假设。解答过程:B解题后的思考:解答此类科学探究环节的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科学探究的内容和基本环节。例2:小明在探究“可能影响影子大小的因素”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保持橡皮到其后屏幕之间的距离不变,把手电筒打开后放在距离橡皮前不同的位置(625px、500px、375px、250px、125px)处,分别测量橡皮在屏幕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cm影子的长度/cm256.4206.7157.4108.159.8(1)小明在此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子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这是一道关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实验题。科学探究方法灵活多样,比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等效替换法、理想化实验等。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2)解题思路:影响影子大小的因素很多。在此实验中,小明控制橡皮和屏幕间的距离不变,改变手电筒与橡皮间的距离,所以探究的是影子的大小与发光体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研究此问题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解答过程:(1)发光体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2)控制变量解题后的思考:这道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除了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进行识记和理解外,还要学会这种寻找物理规律的过程与方法。小结:这一章中最关键的是要学会科学探究的环节和基本手段。我们要坚持以这种方法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寻找现象中的规律。这样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就能 “以不变应万变”了。知识点二:长度单位和换算例1:“纳米”是一种比较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就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例考查了长度的单位以及单位换算方面的知识。还间接考查了同学们的估算能力。2)解题思路:由题目中的进率可知,1nm=10-9m,则1.76×109nm=1.76×109×1nm=1.76×109×10-9m=1.76m,一个人的身高大约在1.70m左右,物理课本长度大约在650px左右,一座山高度为几百到几千米,一个篮球场的长度约为几十米。解答过程:A解题后的思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是哪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进率。在换算过程中先把系数写上,若是大单位到小单位则乘以进率,若是小单位到大单位则除以进率,带上单位。简称“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例2: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的对照表,表中“光脚的长度”的单位是( )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的长度230235240245250A. m B. cm C. nm D. mm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例是一道考查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中考题。要求我们了解周围常见物体的大致长度。这就要求我们掌握1m、1dm、25px、1mm等的具体长度,再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应的长度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解题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可知,如果光脚的长度以m或dm、cm作单位的话,则脚的长度也太长了,而以nm作单位的话,则脚的长度也太短了。在这里,通过单位换算再联系实际判断可知,最合适的单位为mm,即光脚的长度为500px多一点。解答过程:D解题后的思考:选择合适的单位,并换算成最为熟悉的具体长度,再将实际情况与理论联系起来,就能判断出单位选择的正确与否。小结:解决此类生活联系物理的有关单位换算的题目时,一定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原则是:“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再将实际情况与相应的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果,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知识点三: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读数和测量误差。例1:如图所示,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小木块的长度,指出图中的错误。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例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2)解题思路: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要放正,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清晰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相垂直。解答过程:(1)刻度尺的位置没有放正;(2)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解题后的思考:认真对照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会应用。在解题时还要注意,指出错误时,若题目没有要求改正错误,则一般不要去纠正。例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每个同学必须掌握的一项实验操作技能。物理课上,老师提供了一个长方体,朱明同学的测量过程如图,他所选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测量结果记录为________cm。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____,其余两次测量结果如下表:实验次数记录的数据/cm物体的长度/cm122.8932.92请你将最后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例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的认识以及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误差解决方法等能力的考查。2)解题思路:通过观察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线,而是75px的刻度线,物体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147.5px,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47.5px-75px=72.5px;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通常做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最后的实验结果应该这样记录:L=(72.5px+72.25px+73px)/3≈72.575px≈72.5px,记录的实验结果一定要保留与原有数字相同的位数。解答过程:1 2.90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90解题后的思考: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所保留的位数一定要通过四舍五入法保留到估计数字所在的单位,这才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小结:对刻度尺读数的考查在中考中时有出现,读数时一定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方法要正确。这是以后学习一些测量工具的基础。提分技巧本讲主要是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探究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读数等内容的复习提升,从应试策略上来说,做此类文字题时叙述要简洁明了,过程要清楚,还要能善于从若干现象中发现本质问题。在做刻度尺读数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估读到准确值的下一位,还要注意选择测量工具时要注意精确性和量程,另外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使用。对于减小误差计算平均值,要对每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若有错误数据,则应剔除,平均值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每一次的测量结果保持一致,以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计算时可多取一位,然后通过四舍五入法去掉尾数。预习导学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已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及简单的长度测量工具比较熟悉。测量工具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方法的使用对我们的物理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在《趣味物理学》这本书中曾经介绍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的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身旁有一个像虫子一样的东西,他一把将其抓过来。令人吃惊的是,他抓到的是一颗飞行中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具有这么高超的本领呢?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也能具有这种能力?等我们学习完下一章以后,相信你的疑惑就会得到解答。一、预习新知(一)宏观世界的运动1. 什么是机械运动?2. 机械运动的判断方法是什么?(二)微观世界的运动1. 物质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的直径和体积如何?2. 物质三态与其分子运动情况之间有什么联系?3. 原子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它们如何运动?(三)运动的分类运动可以怎样分类呢?(四)参照物1. 什么叫参照物?2. 如何选择参照物?3. 选择参照物对描述运动和静止有何意义?(五)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辨别取决于什么?二、预习点拨探究与反思探究任务一:认识运动【反思】(1)宏观物体如何运动?(2)微观世界是怎样构成的?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它与宏观物质的存在有哪些联系?探究任务二:运动的描述【反思】(1)运动怎样分类?(2)运动和静止是怎样判断的?它们之间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纳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为nm。B. 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了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上带来很多新进展。C. 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D. 所有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2. 测得方凳的高度为1231.25px,可以判断所选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 1mm B. 25px C. 1dm D. 无法判断3. 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500px的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450px,500px,550px等型号,“型号为500px”指的是 ( )A. 锅身的直径为500px B. 锅身的周长为500pxC. 锅身的横截面积是500px D. 锅的容积为500px4.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为( )A. 25px 137.5px B. 25px 207.50000000000003px C.1mm 207.50000000000003px D. 1mm 70px5. 某把刻度尺是用金属制成的,这种材料受温度影响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其测量结果将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6.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 )A. 测量工具的种类 B. 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 D. 测量方法是否正确7.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B. 测量时可以做到零误差。C. 测量过程中如果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 测量中的误差大多是由测量时粗心造成的。8. 一元硬币的外观是银白色的,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个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假设 B. 论证 C. 实验 D. 结论二、填空题9. 小明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请你为其补上合适的单位(1)小红的身高为164.0_________;(2)硬币的厚度为2.5_________;(3)人的头发的直径大约为80___________;(4)你的手指甲的宽度约9__________;(5)地球半径约为6400____________。10.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的测量结果是320.5px,乙的测量结果为320px,那么:①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都为mm,则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11. 某原子的半径是4×10-10m,即_________nm,合________cm;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线长度为1388km,即____________m,合__________mm。12. 如图是某同学在使用刻度尺时的情形,请你指出其中的3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将下图中各测量结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木板长度为_______________;铜丝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同一物体测量了4次,测得的数值分别为60.25px、60.5px、85.25px、60.25px。(1)4次测量过程中,发生测量错误的是__________,计算平均值时________(选填“要”或“不要”)去除该数据。(2)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______。15. 有三个同学在家里利用实验器材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拦能力。他们探究的过程分别是:A. 甲同学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层数。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B. 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C. 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他们的实验结果已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使用材料能完全阻挡遥控信号的最少层数甲纸片14乙塑料薄膜20丙棉布10他们的结论是:棉布与纸片和塑料薄膜相比,能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遥控信号。(1)三个同学的探究过程都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2)请从指出的问题中选出一个并说明应如何改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 2. A3. A 分析:压力锅锅身周长远大于500px,选项B错误;选项C、D中横截面积和容积的单位都不是cm,锅身的直径约为500px,故C、D错,A正确。4. D 5. B 6. C7. A 分析: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是由测量工具的选择、估读的偏大或偏小以及测量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B、C、D错。8. C二、填空题9.(1)cm;(2)mm;(3)μm;(4)mm;(5)km。10. ①所选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②乙11. 4×10-1;4×10-8;1.388×106;1.388×10912.(1)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2)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3)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13. 2.30cm 1.2mm14.(1)85.25px 要;(2)60.25px15.(1)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个遥控器)进行实验;遮挡材料的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等。(2)任选一问题,其答案合理即可。注意:此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023-07-03 15:24:041
观看物理实验的观后感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踏进实验室的大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排列整齐的实验设备,让从小对实验感兴趣的我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并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实验室,演示了很多实验,还请了同学协助,过程有趣极了。进入教室,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那闪闪发光的球体。用指尖触及玻璃球外壳,便见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十分漂亮,十分奇特。经过老师的介绍才知道它叫做辉光球。有趣的是鱼洗,鱼洗奇妙的地方是,用手缓慢有节奏地摩擦盆边两耳,盆会像受击撞一样振动起来,盆内水波荡漾。摩擦得法,可喷出水柱。当两手搓双耳时,产生两个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涉,使能量叠加起来,所以这些能量较大的水点,会跳出水面。最刺激的当属高压带电作业了,实验室里有高压电线的模型,这可不仅仅是像而已,它是真的带电的。当老师打开电源,用带柄铁钩去触碰电线,当场放出耀眼的电火花,并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而老师却敢脱下鞋子站在一个木板上,然后用手触摸电线。这可吓了同学们一跳。老师解释说,这是与大地绝缘了,人与高压电线处于同一个等势面,就不会被电击了。可即使当老师关闭电源后,也没有人敢去触摸电线。老师也戏说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上课,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回转仪,它被用于飞机航空地平仪,船舶的稳定器和回转罗盘等。所谓回转仪,就是绕几何对称轴高速旋转的边缘厚重的物体,保持自转轴方向恒定的特性,回转仪的转动轴可以相对支架的方位充分自由的选择,而回转仪仅受轴承与空气阻力距的作用,由于轴承光滑,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阻力的冲量距和回转仪的角动量比是很小的,可以近似认为角动量守恒,矢量方向不变表现为转轴方向不变,大小不变表现为回转仪的恒定角速率转动。雅各布天梯。打开电源开关便可看到高压放点电弧沿着“天梯”向上“爬”,同时听到放电声,直到上移的电弧消失,天梯底部将再次电弧放电上升。还有很多的演示实验我没有写出,通过这次试验让我明白了很多实验原理,扩大了我的知识背景,增进对现代技术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和追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多了解科学技术,这样才能担起祖国交给我们的重任,才能把我国建设的更富强,更美好。2023-07-03 15:24:183
20篇物理视频观后感100字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踏进实验室的大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排列整齐的实验设备,让从小对实验感兴趣的我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并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实验室,演示了很多实验,还请了同学协助,过程有趣极了。进入教室,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那闪闪发光的球体。用指尖触及玻璃球外壳,便见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十分漂亮,十分奇特。经过老师的介绍才知道它叫做辉光球。有趣的是鱼洗,鱼洗奇妙的地方是,用手缓慢有节奏地摩擦盆边两耳,盆会像受击撞一样振动起来,盆内水波荡漾。摩擦得法,可喷出水柱。当两手搓双耳时,产生两个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涉,使能量叠加起来,所以这些能量较大的水点,会跳出水面。2023-07-03 15:24:411
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平时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设计问题,学生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中,长期没有疑问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慢慢也就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质疑,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创造者;当然如果一味让学生质疑,学生由于受知识的局限,往往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会偏离主题。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师生情感,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学参与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学生和教材质疑。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即便是错误的也要首先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而应调动全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在一旁作引导、评介。例如:我在上“压强”时,有学生提出:当在冰面上站立时,忽然发现冰马上要破裂了,这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迅速跑开,远离危险;另一部分学生提出要踮着脚尖慢慢走开;而只有一个学生提出要轻轻躺下,向岸边滚动,呼救。当时许多学生都嘲笑他,他当时很自卑。我立即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刚学过的压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学生们发现他的方法是最安全可行的。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中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而在教师长期的支持、鼓励下就能更加激起他们质疑的激情,愿意去问。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放开胆子敢问,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想问的源泉。初中的学生是活力的年龄,也是刚刚接触到物理学,我们要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制造反差、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疑问。例如:八年级的序言中,往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回形针,居然能放入三、四十个之多。再例如:在学习“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有一个实验是: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当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倒立,并在瓶底外壁上浇上冷水,会看到水重新沸腾。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更激发了探究其原因的动力,也就是更加“想问”了。 2.利用物理学史中的人物故事激发兴趣。初中生有普遍的“追星潮”,他们对物理学界的名人也充满着崇敬。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意识的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崇拜观,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将“有条件的怀疑”寓于故事之中。例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和批判,*了错误的落体定律和强迫运动定律,得出了惯性定律,为经典力学的建交打下了理论基础。法拉第由于坚信各种自然力的统一性,并以此为标准来裁定和审视自己进行的科学实验,为此他顶住了各种流言蜚语、讽刺打击,忍受了不少权威人士的白眼和讥笑,终于一鸣惊人,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今后的电力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无数的物理学家坚持有条件的怀疑主义思想,不迷信权威,力求以发展、变化、联系的思想,以实践和逻辑为标准来审视和判断一切科学假设与科学理论,才给物理学的发展不断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先辈们的成功经验也让学生对大师们的才华由衷赞叹,也更好地激励有志于科学的青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质疑。 三、给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能问 “情境”简单的讲就是“情”与“境”的总和。“情”也就是学生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是思考的内在因素。“境”是学生思考的外在因素。人的思维起源于直接的情境。例如:看到“小孔成像”就会有“这是怎么回事?”的思考;听到“吉他”的响声,又会有“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的思考。在欢乐的气氛下头脑好用、想得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的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猜测性的“质疑”,这对培养创造性的思考是非常有利的。我的具体方法有下面几条: 1.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例如:在讲“磁体与磁场”时,我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自己去做实验,并告知他们要针对实验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们确实提出了很多问题:小磁针为什么能总能指向南北?磁体为什么能吸引铁钉而不能吸引铜?为什么磁极间有时是相互吸引而有时是相互排斥?为什么铁钉也能变成磁体? 2.对于已经通过实验探究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学生在完成“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实验后,有的学生能提出:怎样能让电动机转的更快?如何让电动机反转?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影响电动机转速和转向的因素。 3.利用固有经验制造“悬念”,启发思维。例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教师可演示:将一个实心铁块分别放入水和水银中,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实心的铁块放入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当他们看到铁块在水中下沉,而在水银中漂浮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了冲突,思维自然活跃起来,疑问自然产生了。 4.引导学生多与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伽利略发现钟摆,爱因斯坦发现光的色散,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成功典范。刚开始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教师要多鼓励、支持,增加他们的信心,长期坚持下必定会有所收获。例如有的学生坐在教学室两边,就会提出为什么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有的学生在使用投影仪时,就会提出当屏幕上的字太小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四、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1.“顺瓜摸藤”。“瓜”是结果,“藤”是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力的测量时,我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通过现象进行质疑。(1)为什么“0”刻度线在顶端?(2)为什么会有测量范围限制?(3)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4)是不是只能测量竖起方向的力?像这样引导学生坚持不懈的寻根问底更能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类比。类比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由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虽然不一定可靠,但在逻辑思维中却很富有创造性。例如:库仑定律的发表,就明显采用了类比于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结论;再如学习电流、电压时,让学生将之与水流、水压类比,虽然两者有不同之处,但如此类比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3.适用条件法。物理规律都有他的适用条件,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教师要有意的引导学生改变条件进行质疑。例如:在学习了重力之后,我让学生考虑: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公式G=mg进行计算。很快有学生提出,在月球上要变化g的大小后才能适用。 4.关键词法。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设置问题,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让学生抓住这句话的主语是“电流”,再引导学生对“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进行质疑,结论显而易见。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注意培养师生间的情感,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2023-07-03 15:24:511
初中物理
这个问题太笼统~~~不好切题2023-07-03 15:25:145
为什么光速通过不同密度的物质时不一样?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公交车在停靠点停下来的过程。我们知道光子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粒子,很容易与其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比如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光子,需要在太阳内部行进数百万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然后再行进8分30秒到达地球。光速几乎可以达到静止状态。因为这种物质吸收光,然后停止释放光,所以它相当于光速的“静止”。问题“当光速穿过不同密度的物质时,光速会不一样吗?”类似问题“如果光子是粒子,为什么它能穿透厚玻璃却不能穿透不透明膜?”这个问题的合理解释是,光子的本质是粒子。原子可以吸收一些粒子,玻璃吸收很少,其他相应的物体可以吸收更多的光子成分。因此,光子可以穿透厚玻璃,但不能穿透不透明的薄膜。这种轻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点。光不仅具有粒子的特性,还具有“光波”的特性。光速是世界上已知最快的速度。至于物质“光子”是怎么来的问题,其实在宇宙之初,光子并没有大量出现。至于宇宙的本体,也就是宇宙之前是什么,是如何存在的,科学界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比较靠谱的是“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我们知道,光在没有任何介质的真空中传播得非常快。但在许多介质中,如液体、玻璃和气体,光速可能会“慢下来”。实际上,不是光在这些介质中传播的方式,而是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方式。这是不一样的方式,所以光速会在不同的媒体慢下来。宇宙中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有些可以用人类的科学来解释,有些则无法用人类的科学来解释。2023-07-03 15:25:374
今天的作文要把花(植物)和物理联系起来,我最好写什么花?怎么写?
含羞草2023-07-03 15:26:123
玉石床垫的特色介绍 玉石床垫大揭密
据研究,宝玉石竟呈现出白天吸光,夜晚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如果其光点对准人体上的某个穴位,那就会象针灸似的 *** 经络,疏通脏腑,发挥出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不是感觉玉石床垫很神奇呢?下面就跟着我们了解一下玉石床垫大揭密吧! 1、什么是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高科技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强度大几倍、像纤维一样轻、能导电,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目前仅有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有生产,主要用于制造火箭、飞船、太空梭等高科技领域。民用品常见的是高尔夫球杆,远红外线发热体等。 碳纤维发热体可以产生人体匹配的远红外线。 2、什么是远红外线: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而在红外线中波长为4至16微米这一波段对人类的生存与万物生长极为重要,被誉为“生命育成光线”,称之为远红外线。 3、远红外线是如何产生的: 产生远红外线的方法是可以用碳纤维发热体, 另外还有对陶石、锗石、玉石加热使其放射特定波长远红外线。远红外线的作用红外线是在所有太阳光中最能够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射线。由于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生命光波”渗入体内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回圈,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所以远红外线对于血液回圈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 4、负离子: 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不完全是以分子方式存在的,其中一部分以离子的游离状态存在。其中带负电的分子或微粒(俗称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启动人体的生理活动, 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它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在医学界,负离子被确认是具有杀灭病菌及净化空气的有效手段。其机理主要在于负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最终降沉于地面。医学研究表明,空气中带负电的微粒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作用。据考证,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近30多种疾病具有抑制、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更为明显。 5、超长波磁力线: 由于天然物质中电子的交换、交流而形成的磁场叫天然磁波, 同太阳一样拥有500至600万米的波长叫超长波。超长波是波长在(北)N极和(南)S极一秒钟内以50至60回的超高速度的交换中产生回圈,舒展肌肉,对各种疼痛起到了有效的缓解作用。超长波磁力线是由于磁场强度按一定的周期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变动磁场产生的。它作用于人体脊髓神经,可以消除人体积累的疲劳,并增强人体组织内的碳、氧、氮、锰、铁等的磁化作用, *** 体内细胞,使其获得更强的再生力。 6、负电位 : 负电位就是在负电位板上通上高压电而产生的电位负电位效果能改善人体血液回圈,缓解肌肉疼痛,使用后对人有益。 7、阻断有害电波 : 部分家用电器和电源取暖设备在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电磁波。有害电磁波可以对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视觉系统、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也是癌症和白血病的重要诱因。 8、阻断地下水脉波 : 水脉波是地下水在流动时因受到障碍产生冲击而形成电力和磁力场,这种波动力量能穿透地表到达地面,使建筑物墙体开裂,植物生长不旺盛,也可以让人体脑波和电磁体发生混乱,妨碍生理律动,如长期处于水脉波之上会导致中风、血压升高、心脾肥大等疾病。比方说:“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睡得很不舒服,而换个地方反而会改善,这就是水脉波造成的直观表现。这在东亚地区千年以来一直被理解为“瘴气”和“风水”。 6、负电位 : 负电位就是在负电位板上通上高压电而产生的电位负电位效果能改善人体血液回圈,缓解肌肉疼痛,使用后对人有益。 7、阻断有害电波 : 部分家用电器和电源取暖设备在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电磁波。有害电磁波可以对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视觉系统、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也是癌症和白血病的重要诱因。 8、阻断地下水脉波 : 水脉波是地下水在流动时因受到障碍产生冲击而形成电力和磁力场,这种波动力量能穿透地表到达地面,使建筑物墙体开裂,植物生长不旺盛,也可以让人体脑波和电磁体发生混乱,妨碍生理律动,如长期处于水脉波之上会导致中风、血压升高、心脾肥大等疾病。比方说:“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睡得很不舒服,而换个地方反而会改善,这就是水脉波造成的直观表现。这在东亚地区千年以来一直被理解为“瘴气”和“风水”。2023-07-03 15:26:231
He的分子量是多少
He的分子量是多少42023-07-03 15:26:322
浅谈初学物理思维障碍的成因及排除方法
浅谈初学物理思维障碍的成因及排除方法 摘 要:物理学以其奇妙的物理现象和有趣的物理实验吸引着学生,许多初学者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物理。但是,当这种兴趣很快被学习过程中的“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所取代时,随即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初学者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着的思维障碍和观念偏差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其障碍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指导学生学好物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障碍 偏差 排除方法 人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认识规律,要研究学生物理学习中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把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首先,学生的物理学习受自身的心理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其次,还要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程度的制约。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时若不能把握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物理概念不清、乱套公式等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拟就常见的几种思维障碍作以下分析: 一、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和物理观念偏差形成的思维障碍 学生置身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中,会自然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生活经验,其中一些正确的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将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形成学习障碍。主要表现有两点: 一是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造成对概念的片面理解。如在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这部分知识之前,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使许多学生都认为静止的物体要有力推动它才运动,力停止作用时,它就会停下来,力越大,运动越快。这时,生活经验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结论是错误的,受这种错误经验的干扰,学生运用概念和思维判断被阻碍,不能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排除这种错误观念,要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通过“让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在不同的表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这一实验,和学生分析推想得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不受阻力,保持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这一科学结论,从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二是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阻碍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造成知识和应用脱节。如学生在学习液化这一节时,把“雾”认为是气体,认为“雾”为汽化现象,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雾”不是气体而是小水珠,讲解汽化和液化概念时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明白“雾”和“白气”形成的原因,形成正确的“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从而体现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思想。 物理观念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物理的不正确认识等造成的。比如一些学生认为:数学基础差,学习物理也一定差;女生学习物理一定比男生学习物理差等。这种观念偏差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相当大的,如果这种观念偏差不及时加以消除,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会产生很大的障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刚进行物理入学教育过程中要多鼓励这部分学生,应主动与这部分学生谈心,列举前几届女学生学好物理的例子,及时地消除这种观念,把这种观念偏差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相近物理概念形成的障碍 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刚接触物理不久的学生如不能正确理解其物理意义,容易将它们的关系简单化。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蒸发、沸腾和汽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不清楚。要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可以抓住概念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这种差异进行区别。一是可以通过典型的具体的例子,使概念深化;二是用沸腾的学生实验加深沸腾现象的特征和蒸发的课堂演示的仔细观察来加以区别。 三、类比不当形成的思维障碍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是指在新事实同已知事物间具有类似方面作比较。但类比不是一种严密的推理,其结果是否正确,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正确、恰当地运用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橡皮绕绳运动与月亮绕地球运动作类比引入引力,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把无形的引力类比有形的拉力,对初学物理的初二学生对引力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有时类比不当,反而会造成学习知识的思维障碍。如声音的传播特点不能与光的传播特点作类比和联想,因为它们之间不具备类比的条件,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克服这种思维障碍的有效方法,就是抓住不同问题间的突出差别,找出类比具备(或不具备)的前提条件和类比(或不可类比的)部分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类比思维方法。 四、物理公式数学化形成的思维障碍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工具,运用简单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必备的能力。教学中往往还发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经常撇开公式的物理意义而乱套公式,如用欧姆定律得出求电阻的公式R=U/I,学生往往由公式而得出R与U成正比或R与I成反比的错误结论,关键在于没弄清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这一物理事实。克服这种思维偏差的措施,一是正确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公式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二是明确公式的来历,体验物理实验总结出公式的经过,突出对问题的物理意义的分析,防止单纯数学公式的教学法。 五、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形成的思维障碍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分清概念的外延是理解概念、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例如,在运用压强定义式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问题时,往往用液体压强解决一些不规则固体问题,有可能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是对压强公式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楚造成的。为了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在教学中必须把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讲清楚,讲清公式的使用范围,要求学生明确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配合典型的练习加强运用,逐步达到正确掌握基本知识的目标。2023-07-03 15:26:491
天为什么是蓝色的作文结尾处
他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用“散射”现象,你就可以解释下面这些天象了: 比如在你头顶的天空是蓝色的,可是在地平线—天地相接的地方,天空看上去却几乎是白色的.为什么...首先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出颜色来,仅仅是因为阳光照射着它们。虽然阳光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所有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阳光里都存在。 天空里有这么多颜色,为什么我平时看到的只有蓝色呢?你可能会问。 如果你把光线设想为波浪,你就会猜破这个谜了。光其实是像一个波浪那样在运动的。我们来设想一下一滴雨落在一个水洼里的情景。当这滴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产生小波浪,波浪一起一伏地变成更大的圈,向着四面八方扩展开去。如果这些波浪碰上一块小石子或一个别的什么障碍物,它们就会反弹回来,改变了波浪的方向。 而阳光从天空照射下来,一样会连续不断地碰到某些障碍。因为光所必须穿透的空气并不是空的,它由很多很多微小的微粒组成。其中百分之九十九不是氮气便是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微粒和微小的漂浮微粒,来源于汽车的废气、工厂的烟雾、森林火灾或者火山爆发出来的岩灰。虽然氧气和氮气微粒只是一滴雨水的一百万分之一,但是它们也照样能阻挡阳光的去路。光线从这些众多的小“绊脚石”上弹回,自然也就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可是那么多颜色的光改变了方向,为什么只有蓝色被看到呢?你可能还是不明白。 我们还得回到刚才说的那个水洼里。 水洼里,小的波浪遇到小石子的话,水面便被搞得混乱不堪;但如果是一个“巨浪”,像你用手在水洼边掀起的那种“巨浪”,它就有可能干脆从石头上溢过去,并畅通无阻地到达水洼的对面边缘。那么,就像有大波浪和小波浪一样,各种各样颜色的光波也有不同的“波浪”,也就是波长:不过它们可不像水波的波浪,用肉眼是看不出它们的大小的,因为它们小得难以想像,只是一根头发的一百分之一!得用很灵敏的测量仪表才可以精确地测定出来。 根据科学家的测定,蓝色光和紫色光的波长比较短,相当于“小波浪”;橙色光和红色光的波长比较长,相当于“大波浪”。当遇到空气中的障碍物的时候,蓝色光和紫色光因为翻不过去那些障碍,便被“散射”得到处都是,布满整个天空—天空,就是这样被“散射”成了蓝色。 发现这种“散射”现象的科学家叫瑞利,他是在130年前发现的,他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用“散射”现象,你就可以解释下面这些天象了: 比如在你头顶的天空是蓝色的,可是在地平线—天地相接的地方,天空看上去却几乎是白色的。为什么?就是因为阳光从地平线到你这个地方比起它直接从空中落下来,需要在空气中走的路程要远得多—而在一路上它所擦过的微粒子也自然就要多得多。这些大量的微粒子就这样多次散射出光,所以它显得白中透着淡蓝。建议你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拿一杯水,把它放在一个黑暗的背景里,放进一滴牛奶,再拿一只手电筒照射杯子的一端,并靠近它,手电筒的光在水中即会显现出淡蓝色。如果你往水里放进的牛奶越多,水就越白,因为光一再地受到这些众多的牛奶微粒的散射,结果就是白色的。道理跟在地平线上空是白色的一样。 太阳落山时的傍晚,天空不显现蓝色而显现红色,正在下落的太阳也变成暗红色,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傍晚的光在照射到你这个地方的路上所遇到的众多的微粒,使得阳光中的紫色的和蓝色的部分往四面八方散射开去,仅留下一点点使你的肉眼看得见的橙红色光线—因为它们的波长长、“波浪大”,翻过了路上的障碍。 不过,细心的你会发现,天穹在落日后也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呈现深蓝色。这也曾经是科学家们关心的一件怪事,不过几个物理学家已经在50年前揭开了这个谜:导致黄昏时天空的蓝色,是一种特别的物质。这种特别的物质在离地球表面20至30公里的高空处聚集成厚厚的一个层面,叫臭氧层。这种气体对正在下落的太阳光起到像颜色过滤器那样的作用:它截获太阳光中的黄色和橙色的部分,却几乎无阻拦地让蓝色的部分通过。当最后的少许光消失时,所有的颜色才消失在黑暗的夜色中。 臭氧不仅导致黄昏的蓝色天空,还吞下一种你无法看见的特殊的光线:紫外线的光,或称紫外线。你一定曾经听说过,紫外线对所有的生物(当然也包括对你)有多么危险。如果它在你的裸露的皮肤上照射得太长久,你就会得晒斑。臭氧层到处都有足够的厚度能截获尽可能多的紫外线:这对于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全体生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可惜,在今天,这个生命攸关的保护层在许多地方都已经变薄了,在南极上空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空洞。而破坏臭氧的凶手就是“氟里昂”—一种人们用来喷洒护发摩丝或用在冰箱和空调上制冷的物质。这是一种对臭氧层特别有害的物质,所以许多国家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臭氧杀手”了。 今天我们学到了为什么我们眼中的天空是蓝色的。其实从地球以外望过来也是一样:覆盖我们地球三分之二面积的海水也散发着蓝光,陆地上虽然有土地的褐色或森林的绿色,然而上空却总是蓝色的—从宇宙中看来,整个地球都被裹着一块轻柔的蓝色面纱。从大气层外看见过地球的天文学家报道过这一情况。一、空气和太阳光 为了解释这种物理现象,首先简单了解一些空气和太阳光的知识。... 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除非有外界干扰,光都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在空气中传播...天为什么是蓝的,而不是绿的或红的呢? 首先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出颜色来,仅仅是因为阳光照射着它们。虽然阳光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所有...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这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有人... 他对这种散射效应作了详细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我们所看到的蓝天是因...2023-07-03 15:27:191
观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有感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十”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带着祖国的使命相约“天宫一号”。虽然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已经相约完毕,但这一次也让我们有很多期待,但是最让我期待的还是,以八零后的王亚平老师为主讲,聂海胜老师为助教的太空授课,张晓光老师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她们要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本人也观看了这次授课,充分感觉到科技的神奇力量。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神舟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回顾了一下神舟飞船的发展历程。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研制。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太空行程,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2名宇航员多天飞行,于10月16日凌晨安全返回,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成熟。“神舟”六号实现了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次实现宇航员进入轨道舱。航天员首次往返轨道舱,进 行了失重状态下的关闭返回舱门及检漏试验。第一次进行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 神舟七号,发射时间: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射天宫一号后,已在2011年九月29日21时16分04秒发射。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起飞,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第一次执行手动载人交汇对接任务2012年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配合下航天员成功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二、授课过程 6月20日上午10时许。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站在中国“最高”讲台天宫一号的主讲王亚平老师助教聂海胜老师开始了太空授课,带着我们一起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首先:漂浮亮相 王亚平老师像一条美人鱼向舱内摄像机游来,为了更好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老师盘起腿,给我们表演了太空神功“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老师摇摇晃晃的向远处飘去,看来在太空中,她们可都是轻轻如燕的武林高手啊!这就是失重的真实写照。 第二:太空称重 在地面上,我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怎么测定质量呢?学文科的我在电视前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时太空“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老师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老师的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解释说,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是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加速度。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还设计了一个系统测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高中的力学知识,差不多已经忘完了。感觉还是理解不了。不过过程很清晰了已经。 第三:神奇的单摆 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刚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 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谓,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第四:旋转陀螺 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在太空中成了好教具。王亚平取出一个非常漂亮红黄相间的陀螺悬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紧接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晃着向前奔去。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第五:魔幻水球 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引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斜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王亚平说必须用特殊方式收集它,我还以为会是什么神秘道具呢,结果王亚平张开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还幽默的说“如果李白生活在太空中,他就不会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了,因为由于太空失重,水是不会向下流的”。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上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 接着王亚平慢慢地向水膜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准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紧接着,王亚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形成了晶莹透亮的水球。 之后还有学生提问,老师回答问题的环节。也非常精彩。 三、意义深远 三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开展航天员太空授课后,安全返回地面。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创造力,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又一篇章。 曾经的嫦娥奔月,曾经的孙悟空大闹天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伟大的航天梦想,一直都梦想着能够飞天奔月。随着神舟一号、二号,一直到神舟十号的出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距离“嫦娥的故乡”月球更近,都更加有可能实现奔月的航天梦想。 神奇的太空,对好奇心强的孩子来说,吸引力无疑是非常大的。太空授课、天地互动、可以将奇妙的物理现象直观的展示给孩子,从而在孩子心理埋下探索太空的种子。关注孩子,启迪好奇,崇尚科学,这也许是中国梦的开始。2023-07-03 15:27:261
玉石床垫都有哪些好处?买哪种牌子的?
玉石床垫 可以调理身体 玉石的医疗保健及药用: 一、微量元素的作用: 人体与玉石长期接触,微量元素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北基础上产生出特殊的"光电效应",聚焦蓄能,形成电磁场,并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可使人体中的各种生理活动,更加正常地进行。二、奇妙的物理作用: 据研究,宝玉石竟呈现出白天吸光,夜晚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如果其光点对准人体上的某个穴位,那就会象针灸似的刺激经络,疏通脏腑,发挥出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药 用: 在人类的医药宝库里,宝玉石一直被认为是疗效良好的药材,将其加工成药物后,可治疗人体的各种疾病,著名的玉屑是以天然宝玉石为原料所制成的中药的总称,包括的品种很多,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玉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焦肺满,止胃。属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寿,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远红外线保健玉床垫具备以上的所有市面上的玉石床垫比较多 我的建议是购买美梦寝玉石床垫 从来产品的质量上来说 ,都是最好的2023-07-03 15:27:351
玉石床垫的危害有哪些
玉石床垫基本上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玉石的医疗保健及药用的具体内容如下:微量元素的作用:人体与玉石长期接触,微量元素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北基础上产生出特殊的"光电效应",聚焦蓄能,形成电磁场,并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可使人体中的各种生理活动,更加正常地进行。奇妙的物理作用:据研究,宝玉石竟呈现出白天吸光,夜晚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如果其光点对准人体上的某个穴位,那就会象针灸似的刺激经络,疏通脏腑,发挥出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药用:在人类的医药宝库里,宝玉石一直被认为是疗效良好的药材,将其加工成药物后,可治疗人体的各种疾病,著名的玉屑是以天然宝玉石为原料所制成的中药的总称,包括的品种很多,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玉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焦肺满,止胃。属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寿,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2023-07-03 15:28:131
为什么云是白的,天空是蓝的
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2023-07-03 15:28:2412
初中插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外,还编入了大量的彩页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初中插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欢迎大家观阅。 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物理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怎么学都难学好。 特别是刚接触物理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的认识是空白的。新考材自始至终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一个又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把物理知识融入令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新教材中配有大量形式多样、画面清晰的插图,这正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而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八年级上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中的插图:“看一看,图中的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猜一猜,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烧瓶的颈部,小金鱼会怎样?”学生在课前翻看教材时,一定会被其中的情景所吸引。而课上教师演示实验的结果与他们的猜想一定有所不同,而这必然使他们兴奋与惊奇。学生的求知欲望,正是在这种反差中,一下子被激发了。新教材的四册书中还有许多现代前沿科技图片,如八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世界是运动的》中:a照相胶片显示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路径;b.彗星飞临地球;c.“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升空。学生一定会被现代科技所震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用物理插图加强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 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实验完美地表现出来,实验也有其局限性。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的实验:观察摆球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实验中,实验现象很直观,但给学生的思维时间比较短。而后面的几幅插图,如:a.游乐场的过山车;b.撑竿跳高中的运动员;c.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闪光照片。 这些图片很清晰地给出了物体的能量转化过程,弥补了实验的不足。一本好的教材,应做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完美的。新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使形式新颖、活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演示实验图片铺设彩色衬底,力求形式活泼、醒目又不“喧宾夺主”。通过插图给出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完善实验过程。 运用物理插图学生对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对通过不同信道的知识的吸收比率是大不相同的:视觉83%、听觉11%、嗅觉3.5%、味觉1%、触觉1.5%。因而可以说,大脑中储存着的知识中,绝大多数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与视觉有关的“图形信息”占绝对比例,物理知识更是如此。如九年级上第十一章《滑轮》一节中,用插图向学生介绍动、定滑轮的实质及滑轮组的股数。 像这样在分析问题时穿插一些物理情景、受力分析图,在充分激发新旧知识的基础上,有利于活跃思维,提高思维的有序化程度,合理、协调地利用图像和图景,可以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物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熟练掌握典型的物理情景及其模型,有利于思维的多向发散和聚合,升华为简洁、直观地思考问题,产生不同一般的思维解决方式,提高思维的独创性。 猜你喜欢: 1.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3篇 2. 初中英语教材中插图如何使用 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与插图的关系 4. 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作用及运用 5. 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插图使用的认识2023-07-03 15:28:491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干净的海水为什么是绿色?
因为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短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指红、橙、黄、绿、青、蓝、紫)散射作用(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的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青、蓝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著。因此,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著,水就显出浅蓝绿色。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海水较深时显蓝色,就是这个缘故。2023-07-03 15:29:033
为什么天越晴,天空就越蓝?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对这种美丽的景色,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这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原因。事实上,我们所观赏的这一美丽景象是天空中的大气分子、水滴、其他微粒和阳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空气和太阳光 为了解释这种物理现象,首先简单了解一些空气和太阳光的知识。空气是在地球外面包裹着的一层“防弹衣”,保护着地球上生物不受紫外线的照射。空气并不是空的,是由很多的微粒组成。其中99%是氮气和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小水滴和来源于工厂的粉尘、风中的扬沙、火山爆发的岩灰等漂浮微粒。但是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的,这依赖于所在的位置、天气和其他的不固定因素(如森林、海洋以及火山爆发和污染的严重与否)。 光是能量以电磁波传播的一种方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光和其他波(比如声波)不同的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因为光是由一种无质量的粒子——光子组成,所以光不但具有波的特性,还有粒子的特性。光传递能量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光的频率正好决定其颜色。但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其中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称之为可见光,频率过高(紫外线)和过低(红外线),我们都看不见。 对于太阳光,牛顿首先用三棱镜发现其中包含着赤、橙、黄、绿、蓝、靛和紫7种颜色。可以用一个小实验(如图1所示)即可观察到“七彩阳光”。取装入水的玻璃缸放在房子中阳光入射的地方,然后在水中放一面小镜子,用一张白纸接收从盆中小镜子反射的光,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即可从白纸上看到一个漂亮的人造彩虹。在7种不同的光中,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它们的混合结果。 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除非有外界干扰,光都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这些微粒对光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物理作用,正是这些物理作用使得晴日里天空成为蔚蓝色。 正确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始于1859年。科学家泰多尔首先发现蓝光要比红光散射强得多,这就是“泰多尔效应”。几年之后,科学家瑞利更详细地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发现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后来,更多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很容易通过下面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如图2所示):用一个盛满水的水杯,然后往水杯中滴入几滴牛奶,用手电筒做光源,从水杯的一侧照射,从水杯的另一侧看到的是红光,而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却是蓝色(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 当时,泰多尔和瑞利都认为天空的蓝色是由于空气中有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所致,这些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就类似于水中的牛奶悬浮颗粒。即便今天,也有许多人这样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天空完全是由于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引起的,那么天空的颜色将随着湿度而变,事实上天空的颜色随着湿度的变化非常小,除非下雨或者乌云密布。后来科学家猜测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子足以解释天空中的“泰多尔效应”。这种猜测最终被爱因斯坦所证实,他对这种散射效应作了详细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我们所看到的蓝天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散射强度与微粒的大小有关。当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散射强度和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不同波长的光被散射的比例不同,此亦成为选择性散射。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空气分子和微粒(尘埃、水滴、冰晶等)会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组成太阳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波长比较长的红光透射性最大,大部分能够直接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靛、紫等色光,很容易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以入射的太阳光中的蓝光(波长为0.425μm)和红光(波长为0.650μm)为例,当光穿过大气层时,被空气微粒散射的蓝光约比红光多5.5倍。因此晴天天空是蔚蓝的。但是,当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时,因为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得多,选择性散射的效应不再存在,不同波长的光将一视同仁地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白茫茫的颜色。 如果说短波长的光散射得更强,你一定会问为什么天空不是紫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空气分子对紫色光的吸收比较强,所以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较少,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在雨后彩虹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紫色的光。另外一个原因和我们的眼睛本身有关。在我们的眼睛中,有3种类型的接收器,分别称之为红、绿和蓝锥体,它们只对相应的颜色敏感。当它们受到外界的光刺激时,视觉系统会根据不同接受器受到刺激的强弱重建这些光的颜色,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物体的颜色。事实上,红色锥体和绿色锥体对蓝色和紫色的刺激也有反映,红锥体和绿锥体同时接受到阳光的刺激,此时蓝锥体接收到蓝光的刺激较强,最后它们联合的结果是蓝色的,而不是紫色的。2023-07-03 15:29:241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落日为什么是红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光学反应,光学反应,还是光学反应谢谢。2023-07-03 15:29:414
天空显蓝色与海水显蓝色是一样的原理么?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对这种美丽的景色,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这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原因。事实上,我们所观赏的这一美丽景象是天空中的大气分子、水滴、其他微粒和阳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空气和太阳光 为了解释这种物理现象,首先简单了解一些空气和太阳光的知识。空气是在地球外面包裹着的一层“防弹衣”,保护着地球上生物不受紫外线的照射。空气并不是空的,是由很多的微粒组成。其中99%是氮气和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小水滴和来源于工厂的粉尘、风中的扬沙、火山爆发的岩灰等漂浮微粒。但是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的,这依赖于所在的位置、天气和其他的不固定因素(如森林、海洋以及火山爆发和污染的严重与否)。 光是能量以电磁波传播的一种方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光和其他波(比如声波)不同的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因为光是由一种无质量的粒子——光子组成,所以光不但具有波的特性,还有粒子的特性。光传递能量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光的频率正好决定其颜色。但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其中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称之为可见光,频率过高(紫外线)和过低(红外线),我们都看不见。 对于太阳光,牛顿首先用三棱镜发现其中包含着赤、橙、黄、绿、蓝、靛和紫7种颜色。可以用一个小实验(如图1所示)即可观察到“七彩阳光”。取装入水的玻璃缸放在房子中阳光入射的地方,然后在水中放一面小镜子,用一张白纸接收从盆中小镜子反射的光,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即可从白纸上看到一个漂亮的人造彩虹。在7种不同的光中,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它们的混合结果。 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除非有外界干扰,光都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这些微粒对光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物理作用,正是这些物理作用使得晴日里天空成为蔚蓝色。 正确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始于1859年。科学家泰多尔首先发现蓝光要比红光散射强得多,这就是“泰多尔效应”。几年之后,科学家瑞利更详细地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发现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后来,更多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很容易通过下面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如图2所示):用一个盛满水的水杯,然后往水杯中滴入几滴牛奶,用手电筒做光源,从水杯的一侧照射,从水杯的另一侧看到的是红光,而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却是蓝色(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 当时,泰多尔和瑞利都认为天空的蓝色是由于空气中有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所致,这些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就类似于水中的牛奶悬浮颗粒。即便今天,也有许多人这样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天空完全是由于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引起的,那么天空的颜色将随着湿度而变,事实上天空的颜色随着湿度的变化非常小,除非下雨或者乌云密布。后来科学家猜测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子足以解释天空中的“泰多尔效应”。这种猜测最终被爱因斯坦所证实,他对这种散射效应作了详细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我们所看到的蓝天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散射强度与微粒的大小有关。当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散射强度和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不同波长的光被散射的比例不同,此亦成为选择性散射。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空气分子和微粒(尘埃、水滴、冰晶等)会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组成太阳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波长比较长的红光透射性最大,大部分能够直接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靛、紫等色光,很容易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以入射的太阳光中的蓝光(波长为0.425μm)和红光(波长为0.650μm)为例,当光穿过大气层时,被空气微粒散射的蓝光约比红光多5.5倍。因此晴天天空是蔚蓝的。但是,当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时,因为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得多,选择性散射的效应不再存在,不同波长的光将一视同仁地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白茫茫的颜色。 如果说短波长的光散射得更强,你一定会问为什么天空不是紫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空气分子对紫色光的吸收比较强,所以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较少,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在雨后彩虹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紫色的光。另外一个原因和我们的眼睛本身有关。在我们的眼睛中,有3种类型的接收器,分别称之为红、绿和蓝锥体,它们只对相应的颜色敏感。当它们受到外界的光刺激时,视觉系统会根据不同接受器受到刺激的强弱重建这些光的颜色,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物体的颜色。事实上,红色锥体和绿色锥体对蓝色和紫色的刺激也有反映,红锥体和绿锥体同时接受到阳光的刺激,此时蓝锥体接收到蓝光的刺激较强,最后它们联合的结果是蓝色的,而不是紫色的。2023-07-03 15:29:481
问我为什么喜欢仰着头看着蓝蓝的天空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对这种美丽的景色,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这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原因。事实上, 所观赏的这一美丽景象是天空中的大气分子、水滴、其他微粒和阳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空气和太阳光 为了解释这种物理现象,首先简单了解一些空气和太阳光的知识。空气是在地球外面包裹着的一层“防弹衣”,保护着地球上生物不受紫外线的照射。空气并不是空的,是由很多的微粒组成。其中99%是氮气和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小水滴和来源于工厂的粉尘、风中的扬沙、火山爆发的岩灰等漂浮微粒。但是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的,这依赖于所在的位置、天气和其他的不固定因素(如森林、海洋以及火山爆发和污染的严重与否)。 光是能量以电磁波传播的一种方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光和其他波(比如声波)不同的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因为光是由一种无质量的粒子——光子组成,所以光不但具有波的特性,还有粒子的特性。光传递能量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光的频率正好决定其颜色。但 的眼睛只能看到其中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称之为可见光,频率过高(紫外线)和过低(红外线), 都看不见。 对于太阳光,牛顿首先用三棱镜发现其中包含着赤、橙、黄、绿、蓝、靛和紫7种颜色。可以用一个小实验(如图1所示)即可观察到“七彩阳光”。取装入水的玻璃缸放在子中阳光入射的地方,然后在水中放一面小镜子,用一张白纸接收从盆中小镜子反射的光,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即可从白纸上看到一个漂亮的人造彩虹。在7种不同的光中,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 肉眼所看到的是它们的混合结果。 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除非有外界干扰,光都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这些微粒对光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物理作用,正是这些物理作用使得晴日里天空成为蔚蓝色。 正确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始于年。科学家泰多尔首先发现要比红光散射强得多,这就是“泰多尔效应”。几年之后,科学家瑞利更详细地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发现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后来,更多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很容易通过下面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如图2所示):用一个盛满水的水杯,然后往水杯中滴入几滴牛奶,用手电筒做光源,从水杯的一侧照射,从水杯的另一侧看到的是红光,而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却是蓝色(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 当时,泰多尔和瑞利都认为天空的蓝色是由于空气中有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所致,这些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就类似于水中的牛奶悬浮颗粒。即便今天,也有许多人这样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天空完全是由于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引起的,那么天空的颜色将随着湿度而变,事实上天空的颜色随着湿度的变化非常小,除非下雨或者乌云密布。后来科学家猜测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子足以解释天空中的“泰多尔效应”。这种猜测最终被爱因斯坦所证实,他对这种散射效应作了详细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所看到的蓝天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散射强度与微粒的大小有关。当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散射强度和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不同波长的光被散射的比例不同,此亦成为选择性散射。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空气分子和微粒(尘埃、水滴、冰晶等)会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组成太阳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波长比较长的红光透射性最大,大部分能够直接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靛、紫等色光,很容易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以入射的太阳光中的(波长为0.μm)和红光(波长为0.μm)为例,当光穿过大气层时,被空气微粒散射的约比红光多5.5倍。因此晴天天空是蔚蓝的。但是,当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时,因为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得多,选择性散射的效应不再存在,不同波长的光将一视同仁地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白茫茫的颜色。 如果说短波长的光散射得更强, 一定会问为什么天空不是紫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空气分子对紫色光的吸收比较强,所以 所观测到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较少,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在雨后彩虹中 很容易观察到紫色的光。另外一个原因和 的眼睛本身有关。在 的眼睛中,有3种类型的接收器,分别称之为红、绿和蓝锥体,它们只对相应的颜色敏感。当它们受到外界的光时,视觉系统会根据不同接受器受到的强弱重建这些光的颜色,也就是 所看到物体的颜色。事实上,红色锥体和绿色锥体对蓝色和紫色的也有反映,红锥体和绿锥体同时接受到阳光的,此时蓝锥体接收到的较强,最后它们联合的结果是蓝色的,而不是紫色的。2023-07-03 15:29:561
清晨的朝霞、夕阳的余辉、绚丽的彩虹。。。这些大自然的美景时如何形成的?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对这种美丽的景色,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这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原因。事实上,我们所观赏的这一美丽景象是天空中的大气分子、水滴、其他微粒和阳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空气和太阳光 为了解释这种物理现象,首先简单了解一些空气和太阳光的知识。空气是在地球外面包裹着的一层“防弹衣”,保护着地球上生物不受紫外线的照射。空气并不是空的,是由很多的微粒组成。其中99%是氮气和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小水滴和来源于工厂的粉尘、风中的扬沙、火山爆发的岩灰等漂浮微粒。但是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的,这依赖于所在的位置、天气和其他的不固定因素(如森林、海洋以及火山爆发和污染的严重与否)。 光是能量以电磁波传播的一种方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光和其他波(比如声波)不同的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因为光是由一种无质量的粒子——光子组成,所以光不但具有波的特性,还有粒子的特性。光传递能量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光的频率正好决定其颜色。但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其中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称之为可见光,频率过高(紫外线)和过低(红外线),我们都看不见。 对于太阳光,牛顿首先用三棱镜发现其中包含着赤、橙、黄、绿、蓝、靛和紫7种颜色。可以用一个小实验(如图1所示)即可观察到“七彩阳光”。取装入水的玻璃缸放在房子中阳光入射的地方,然后在水中放一面小镜子,用一张白纸接收从盆中小镜子反射的光,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即可从白纸上看到一个漂亮的人造彩虹。在7种不同的光中,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它们的混合结果。 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除非有外界干扰,光都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这些微粒对光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物理作用,正是这些物理作用使得晴日里天空成为蔚蓝色。 正确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始于1859年。科学家泰多尔首先发现蓝光要比红光散射强得多,这就是“泰多尔效应”。几年之后,科学家瑞利更详细地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发现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后来,更多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很容易通过下面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如图2所示):用一个盛满水的水杯,然后往水杯中滴入几滴牛奶,用手电筒做光源,从水杯的一侧照射,从水杯的另一侧看到的是红光,而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却是蓝色(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 当时,泰多尔和瑞利都认为天空的蓝色是由于空气中有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所致,这些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就类似于水中的牛奶悬浮颗粒。即便今天,也有许多人这样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天空完全是由于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引起的,那么天空的颜色将随着湿度而变,事实上天空的颜色随着湿度的变化非常小,除非下雨或者乌云密布。后来科学家猜测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子足以解释天空中的“泰多尔效应”。这种猜测最终被爱因斯坦所证实,他对这种散射效应作了详细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我们所看到的蓝天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散射强度与微粒的大小有关。当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散射强度和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不同波长的光被散射的比例不同,此亦成为选择性散射。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空气分子和微粒(尘埃、水滴、冰晶等)会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组成太阳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波长比较长的红光透射性最大,大部分能够直接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靛、紫等色光,很容易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以入射的太阳光中的蓝光(波长为0.425μm)和红光(波长为0.650μm)为例,当光穿过大气层时,被空气微粒散射的蓝光约比红光多5.5倍。因此晴天天空是蔚蓝的。但是,当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时,因为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得多,选择性散射的效应不再存在,不同波长的光将一视同仁地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白茫茫的颜色。 如果说短波长的光散射得更强,你一定会问为什么天空不是紫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空气分子对紫色光的吸收比较强,所以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较少,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在雨后彩虹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紫色的光。另外一个原因和我们的眼睛本身有关。在我们的眼睛中,有3种类型的接收器,分别称之为红、绿和蓝锥体,它们只对相应的颜色敏感。当它们受到外界的光刺激时,视觉系统会根据不同接受器受到刺激的强弱重建这些光的颜色,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物体的颜色。事实上,红色锥体和绿色锥体对蓝色和紫色的刺激也有反映,红锥体和绿锥体同时接受到阳光的刺激,此时蓝锥体接收到蓝光的刺激较强,最后它们联合的结果是蓝色的,而不是紫色的。 三、你看到过蓝色的太阳吗? 你也许会说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太阳不是蓝色的。这是因为我们直接看太阳时,眼睛接受的太阳光是通过“迈以散射”的光,而不是瑞利散射的光。迈以散射是当光遇到比其波长要大的微粒时所发生的一种散射,对光的波长几乎没有什么依赖,不改变原有光的成分。而且迈以散射的光具有前向性,绝大部分光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传播。对所有的光都有同样的作用。 在我们直接看太阳时,看到的是略带浅黄的圆盘。浅黄色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光发生了瑞利散射,蓝光都散射出去了,剩下红、橙、黄和绿光,只是和迈以散射比较起来,这个散射过程较弱,所以太阳看起来是稍微有些浅黄色的。但是在沙尘暴天气,由于空气中微粒很多,瑞利散射占主要地位,我们有可能看到蓝色的太阳。 四、夕阳为什么是红色的 当太阳将要落山时,太阳光穿透大气层到达观察者所经过的路程要比中午时长得多,更多的光被散射和反射,所以光线也没有中午时明亮。因为在到达所观察的地方,波长较短的光——蓝色和紫色的光几乎已经散射怠尽,只剩下橙色和红色的光,所以随着太阳慢慢落下,天空看起来也从橙色变成红色。同样道理,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也是橙色或者红色的。 五、云为什么是白色的 天空中的云是小水滴和空气中的粉尘组成的,它们的直径要比太阳光的任何一种颜色的光的波长都要长得多,所以发生瑞利散射的情况很少。一部分阳光被反射到空中;一部分发生迈以散射,然后散射的光射到地球,但迈以散射不改变太阳光中任何颜色的光;还有一部分直接穿透水滴之间的缝隙。上述3种情况都对阳光的成分没有影响,所以看上去天空中的云是白色的。但是当云层越来越厚时,小水滴越来越多,几乎连成一片,太阳光和迈以射散的光不能或者很少能穿透云层,这时白云就变成乌云了。 正是在太阳光通过大气层入射到地球表面的过程中,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对阳光有吸收,反射、透射等作用,从而形成了蓝天、白云和绚丽的落日余辉和晨时朝霞。如果没有大气层和其他微粒,即使是白天,太阳看上去也只是一个孤零零的明亮的球,天空也将是漆黑一片,所以空气不但给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也使我们的天空变得多姿多彩。太阳真的在动吗?太阳在宇宙中不是静止的,相反,它在以不同的方式运动。首先,由于行星都有质量,太阳围绕太阳系的重心转动;其次,它和整个太阳系一起以250千米/秒的速度围绕着银河系的重心转动;再次,它和整个银河系一起以300千米/秒的速度在本星系群内运动;此外,它还在自转。(《科学世界》2004年第11期)链接 问:为什么在下雨的地方彩虹呈弧形而不是彩色的一大片? 答:当太阳光线进入雨滴,从雨滴的内表面反射出来时,彩虹就形成了。只要光线从一个媒介,比如空气,进入另一个媒介,比如水,它就会改变路径,这叫做折射。光线路径弯曲的大小取决于它所通过的物质以及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所以当太阳光进入雨滴时,它所包含的不同光线的弯曲程度是不同的:红色最小,紫色最大。因此从雨滴里显现出来的是各种颜色,每一种颜色的弧度大约都在40~42度之间。每一滴被太阳光照着的雨点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们只能在某些雨滴中看到彩虹,它们的弧度是40~42度,正好将它们的光线传送到我们的眼睛里。这些符合条件的雨滴形成了一个圆圈,它的一部分常常被地平线切断。留在地平线以上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美丽的彩虹。2023-07-03 15:30:071
天空本来是蓝色的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我们看到的天空,经常是蔚蓝色的,特别是一场大雨之后,天空更是幽蓝得象一泓秋水,令人心旷神怡,跃跃欲飞。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呢? 大气本身是无色的。天空的蓝色是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和阳光共同创作的图景。 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色光布满天空,就使天空呈现出一片蔚蓝了。天为什么是蓝的,而不是绿的或红的呢? 首先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出颜色来,仅仅是因为阳光照射着它们。虽然阳光看上去是白色的,但是所有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在阳光里都存在。 天空里有这么多颜色,为什么我平时看到的只有蓝色呢?你可能会问。 如果你把光线设想为波浪,你就会猜破这个谜了。光其实是像一个波浪那样在运动的。我们来设想一下一滴雨落在一个水洼里的情景。当这滴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产生小波浪,波浪一起一伏地变成更大的圈,向着四面八方扩展开去。如果这些波浪碰上一块小石子或一个别的什么障碍物,它们就会反弹回来,改变了波浪的方向。 而阳光从天空照射下来,一样会连续不断地碰到某些障碍。因为光所必须穿透的空气并不是空的,它由很多很多微小的微粒组成。其中百分之九十九不是氮气便是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微粒和微小的漂浮微粒,来源于汽车的废气、工厂的烟雾、森林火灾或者火山爆发出来的岩灰。虽然氧气和氮气微粒只是一滴雨水的一百万分之一,但是它们也照样能阻挡阳光的去路。光线从这些众多的小“绊脚石”上弹回,自然也就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可是那么多颜色的光改变了方向,为什么只有蓝色被看到呢?你可能还是不明白。 我们还得回到刚才说的那个水洼里。 水洼里,小的波浪遇到小石子的话,水面便被搞得混乱不堪;但如果是一个“巨浪”,像你用手在水洼边掀起的那种“巨浪”,它就有可能干脆从石头上溢过去,并畅通无阻地到达水洼的对面边缘。那么,就像有大波浪和小波浪一样,各种各样颜色的光波也有不同的“波浪”,也就是波长:不过它们可不像水波的波浪,用肉眼是看不出它们的大小的,因为它们小得难以想像,只是一根头发的一百分之一!得用很灵敏的测量仪表才可以精确地测定出来。 根据科学家的测定,蓝色光和紫色光的波长比较短,相当于“小波浪”;橙色光和红色光的波长比较长,相当于“大波浪”。当遇到空气中的障碍物的时候,蓝色光和紫色光因为翻不过去那些障碍,便被“散射”得到处都是,布满整个天空—天空,就是这样被“散射”成了蓝色。 发现这种“散射”现象的科学家叫瑞利,他是在130年前发现的,他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用“散射”现象,你就可以解释下面这些天象了: 比如在你头顶的天空是蓝色的,可是在地平线—天地相接的地方,天空看上去却几乎是白色的。为什么?就是因为阳光从地平线到你这个地方比起它直接从空中落下来,需要在空气中走的路程要远得多—而在一路上它所擦过的微粒子也自然就要多得多。这些大量的微粒子就这样多次散射出光,所以它显得白中透着淡蓝。建议你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拿一杯水,把它放在一个黑暗的背景里,放进一滴牛奶,再拿一只手电筒照射杯子的一端,并靠近它,手电筒的光在水中即会显现出淡蓝色。如果你往水里放进的牛奶越多,水就越白,因为光一再地受到这些众多的牛奶微粒的散射,结果就是白色的。道理跟在地平线上空是白色的一样。 太阳落山时的傍晚,天空不显现蓝色而显现红色,正在下落的太阳也变成暗红色,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傍晚的光在照射到你这个地方的路上所遇到的众多的微粒,使得阳光中的紫色的和蓝色的部分往四面八方散射开去,仅留下一点点使你的肉眼看得见的橙红色光线—因为它们的波长长、“波浪大”,翻过了路上的障碍。 不过,细心的你会发现,天穹在落日后也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呈现深蓝色。这也曾经是科学家们关心的一件怪事,不过几个物理学家已经在50年前揭开了这个谜:导致黄昏时天空的蓝色,是一种特别的物质。这种特别的物质在离地球表面20至30公里的高空处聚集成厚厚的一个层面,叫臭氧层。这种气体对正在下落的太阳光起到像颜色过滤器那样的作用:它截获太阳光中的黄色和橙色的部分,却几乎无阻拦地让蓝色的部分通过。当最后的少许光消失时,所有的颜色才消失在黑暗的夜色中。 臭氧不仅导致黄昏的蓝色天空,还吞下一种你无法看见的特殊的光线:紫外线的光,或称紫外线。你一定曾经听说过,紫外线对所有的生物(当然也包括对你)有多么危险。如果它在你的裸露的皮肤上照射得太长久,你就会得晒斑。臭氧层到处都有足够的厚度能截获尽可能多的紫外线:这对于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全体生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可惜,在今天,这个生命攸关的保护层在许多地方都已经变薄了,在南极上空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空洞。而破坏臭氧的凶手就是“氟里昂”—一种人们用来喷洒护发摩丝或用在冰箱和空调上制冷的物质。这是一种对臭氧层特别有害的物质,所以许多国家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臭氧杀手”了。 今天我们学到了为什么我们眼中的天空是蓝色的。其实从地球以外望过来也是一样:覆盖我们地球三分之二面积的海水也散发着蓝光,陆地上虽然有土地的褐色或森林的绿色,然而上空却总是蓝色的—从宇宙中看来,整个地球都被裹着一块轻柔的蓝色面纱。从大气层外看见过地球的天文学家报道过这一情况。 所以地球被称做“蓝色星球”是完全正确的。它那独特的蓝色,就是生命的颜色。2023-07-03 15:30:163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视觉 就是这样2023-07-03 15:30:254
无云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对这种美丽的景色,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那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对于这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原因。事实上,我们所观赏的这一美丽景象是天空中的大气分子、水滴、其他微粒和阳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空气和太阳光 为了解释这种物理现象,首先简单了解一些空气和太阳光的知识。空气是在地球外面包裹着的一层“防弹衣”,保护着地球上生物不受紫外线的照射。空气并不是空的,是由很多的微粒组成。其中99%是氮气和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小水滴和来源于工厂的粉尘、风中的扬沙、火山爆发的岩灰等漂浮微粒。但是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的,这依赖于所在的位置、天气和其他的不固定因素(如森林、海洋以及火山爆发和污染的严重与否)。 光是能量以电磁波传播的一种方式,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光和其他波(比如声波)不同的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因为光是由一种无质量的粒子——光子组成,所以光不但具有波的特性,还有粒子的特性。光传递能量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光的频率正好决定其颜色。但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其中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称之为可见光,频率过高(紫外线)和过低(红外线),我们都看不见。 对于太阳光,牛顿首先用三棱镜发现其中包含着赤、橙、黄、绿、蓝、靛和紫7种颜色。可以用一个小实验(如图1所示)即可观察到“七彩阳光”。取装入水的玻璃缸放在房子中阳光入射的地方,然后在水中放一面小镜子,用一张白纸接收从盆中小镜子反射的光,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即可从白纸上看到一个漂亮的人造彩虹。在7种不同的光中,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是它们的混合结果。 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除非有外界干扰,光都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其他微粒。这些微粒对光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物理作用,正是这些物理作用使得晴日里天空成为蔚蓝色。 正确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始于1859年。科学家泰多尔首先发现蓝光要比红光散射强得多,这就是“泰多尔效应”。几年之后,科学家瑞利更详细地研究了这种现象,他发现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后来,更多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很容易通过下面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如图2所示):用一个盛满水的水杯,然后往水杯中滴入几滴牛奶,用手电筒做光源,从水杯的一侧照射,从水杯的另一侧看到的是红光,而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看到的却是蓝色(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 当时,泰多尔和瑞利都认为天空的蓝色是由于空气中有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所致,这些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就类似于水中的牛奶悬浮颗粒。即便今天,也有许多人这样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天空完全是由于小的粉尘微粒和小水滴引起的,那么天空的颜色将随着湿度而变,事实上天空的颜色随着湿度的变化非常小,除非下雨或者乌云密布。后来科学家猜测用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子足以解释天空中的“泰多尔效应”。这种猜测最终被爱因斯坦所证实,他对这种散射效应作了详细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我们所看到的蓝天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散射强度与微粒的大小有关。当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散射强度和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不同波长的光被散射的比例不同,此亦成为选择性散射。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后,空气分子和微粒(尘埃、水滴、冰晶等)会将太阳光向四周散射。组成太阳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波长比较长的红光透射性最大,大部分能够直接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靛、紫等色光,很容易被大气中的微粒散射。以入射的太阳光中的蓝光(波长为0.425μm)和红光(波长为0.650μm)为例,当光穿过大气层时,被空气微粒散射的蓝光约比红光多5.5倍。因此晴天天空是蔚蓝的。但是,当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时,因为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得多,选择性散射的效应不再存在,不同波长的光将一视同仁地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白茫茫的颜色。 如果说短波长的光散射得更强,你一定会问为什么天空不是紫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空气分子对紫色光的吸收比较强,所以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较少,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在雨后彩虹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紫色的光。另外一个原因和我们的眼睛本身有关。在我们的眼睛中,有3种类型的接收器,分别称之为红、绿和蓝锥体,它们只对相应的颜色敏感。当它们受到外界的光刺激时,视觉系统会根据不同接受器受到刺激的强弱重建这些光的颜色,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物体的颜色。事实上,红色锥体和绿色锥体对蓝色和紫色的刺激也有反映,红锥体和绿锥体同时接受到阳光的刺激,此时蓝锥体接收到蓝光的刺激较强,最后它们联合的结果是蓝色的,而不是紫色的。2023-07-03 15:30:391
为什么天是蓝的,而不是粉色的绿色的
HELLOBY4 回答的好专业呀2023-07-03 15:30:473
我需要八年级的下册的物理的知识要点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 “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① 静电小实验 ② 三原色陀螺 第二节 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能举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们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2.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大量运动,观察图片、演示实验、多媒体或动手做一些简单实验,经历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观察研究不同物体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3. 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的运动多样性,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通过本节学习,应使每一个同学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形色色,但是并不是每个物体的运动大家都能认识到,需要通过观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仪器(望远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需要通过间接观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们的运动。这也是为什么本节的节名为“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的考虑,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世界各种运动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1.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及运动的普遍性,渗透着运动的相对性。 ①让学生体会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不能凭感觉,需要有科学方法;判断有些物质的运动如电磁波,热运动,虽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电磁运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效应间接地观察。 ②物质的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举例说明) 2.逐个认识基本运动形式。 ①教师拿出香水,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不知道)教师再打开香水盖喷,(学生回答:香水)你怎么知道的?(闻到了香气)香水在我手中,你们怎么会闻到?这说明了什么?香水分子在运动。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 ②开闭电灯、收音机、学生互打手机等来认识电电磁运动。 ③介绍声的传播、光的传播等。这些是与学生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形式。 关于原子内部的运动与第一节介绍过的原子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内部有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如导体的导电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变成自由电子的运动,原子发光、煤、石油、有机物燃烧是核外价电子的运动;X光、红外线、激光都是核外内层电子运动。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常见的是放射性现象,放出α、β、γ三种射线。这三种射线对生命物质都有杀伤作用,原子弹爆炸主要利用这三种射线形成杀伤力,核反应堆为什么要筑起厚厚的防护层,就是防止这些射线影响人体健康,医疗上则用γ射线杀死残害人体健康的癌细胞。 三、发展空间 (一)“家庭实验室”指导 (1)观察油滴在水面上运动。 (2)与妈妈讨论做饭中的物质运动形式。 第三节 认识物质世界的能量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2. 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这些能量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3. 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 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①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 ④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 (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 (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 (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发展空间指导 1. 观察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填写下表 洗衣机 电灯 热水器 电扇 电视 音响 电话 电能变成其他能量形式 2.将一细铁丝,来回反复弯折,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是否烫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下就可以照明。(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彩光。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第二章 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八、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它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填写仪器报损单。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 九、经任教教师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 十、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 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②测量长度的要点;③综合的测量活动。 1. 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 ①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老师可适当介绍,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①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等等。再学习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并示范。 ②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物理学实验的许多测量仪器的读数是以长度的读数为基础的,因此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掌握好长度测量的意义。 3.实验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 要求通过测量,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学生会很感兴趣。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练习估算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测量物理量的具体观念。 4.测量长度的几种方法: 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平移法:测乒乓球直径。 替代法:测曲线的长度。 轮转法: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遗跑道的长度。 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 四、作业: 1.“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通过皮尺测得20步走过的距离,然后除以10即可。 (2)图(a)为正确操作。 2.“物理在线”指导 纳米技术的崛起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纳米热潮,教师可以结合“参考资料”中提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指导。另外在这一技术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同时,许多虚假的纳米商品也纷至沓来,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养成利用物理知识分辨伪科学的意识。 第3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 二、 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 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 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 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我们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5.我们即准备了所需的仪器,又会使用。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怎样让“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哪些因素影响下降的速度?),这一问题、也需要自己猜想、实验,我想:由于时间和环境有限,现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课后再试一试,剩下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熟练一下天平、秒表的使用。 三、比赛活动。 第三章 声 第1节 什么是声音 一 目标要求 1. 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 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学习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声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通过声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 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声音发生的条件。难点声波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展示教材中图3-1-1、图3-1-2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思考,讨论一些问题,动物都能发声吗?举例说出各种动物(狗、猫、鸟、蝉等)是怎么发出声的?你是怎么会听到声音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把学生带入声的世界,在讨论中切入本节主题:声的产生和传播。 2.过程展开 (1)观察发声体在振动。 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纸、塑料薄膜等发出声音,进行体验,当物体振动时可以听到什么?当物体停止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总结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对于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现象比如敲击鼓面和音叉发声,可用实验进行演示。将纸屑放在鼓面上,让学生观察敲击鼓面发声时和用手按住鼓面使鼓不发声时纸屑的情况,学生虽然没看到鼓面的振动,但可从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鼓面是否在振动;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发声和不发声时小球的情况,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进而提出问题:纸屑和小球在什么时候被弹起跳动?也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喉头进行发声,感觉声带在振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举P43动物与声音中的例子,着重指出哪个部位在发出声音,引出声源的概念。 (2)声波 与水波相比较引出声波。进行如下描述:“……这样空气中就形成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可以以鼓心为中心,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圆,把空气的密和疏向四周传播形象地画出来。 通过对两种现象进行比较,引出声波的概念。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并且这个振动由近及远地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体)中的传播。振动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就像小石子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纸片上下运动。因为声波有能量,所以声波传入耳中会使耳膜振动,我们就感觉到了声音。 (3)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和液体中也能传播。为什么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音乐进行花样游泳?或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出固体和液体也能传声。 声在真空中能传播吗?学生可进行猜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证明猜测正确性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许多方案,只要学生说出把声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真空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比较,都是正确的,并对其进行鼓励。 像教材中一样安排 “声的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初步认识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比如罩内手机的应答声是怎么传到耳中的?当抽气机抽去罩内的空气时手机的应答声音变小,让空气重新进入罩内时,声又变大,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始终能看罩内手机屏上信号的显示?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探究过程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进行猜测与讨论,然后再得出结论。如玻璃罩内手机的应答声变化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虽然听不到真空中的手机的应答声,但能看到显示,说明了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船上的人是怎么会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的?暖气管是怎么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能听到声音所需要的条件。 观察教材上的图3-1-10、图3-1-11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并让学生领会到振动并不一定能感到声音;要感到声音,必须要有声源,介质和接收器。2023-07-03 15:31:242
液氦 有什么用
液氦 在极低温度下气态氦转变为液态氦。由于氦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原子质量都很小,很难液化,更难凝固。富同位素4He的气液相变曲线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强分别为5.20K和2.26大气压,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为4.215K.在常压下,温度从临界温度下降至绝对零度时,氦始终保持为液态,不会凝固,只有在大于25大气压时才出现固态。普通液氦是一种很易流动的无色液体,其表面张力极小,折射率和气体差不多,因而不易看到它。液态4He包括性质不同的两个相,分别称为HeⅠ和HeⅡ,在两个相之间的转变温度处,液氦的密度、电容率和比热容均呈现反常的增大。两个液相HeⅠ和HeⅡ间的转变温度称为λ点,饱和蒸气压下的λ点为2.172K,压强增加时,λ点移向较低的温度,两个液相的相变曲线为一直线,称为λ线。液氦具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超流动性普通液体的粘滞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增高,与此不同,HeⅠ的粘滞度在温度下降到2.6K左右时,几乎与温度无关,其数值约为3×10-6帕秒,比普通液体的粘滞度小得多。在2.6K以下,HeⅠ的粘滞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下降。HeⅡ的粘滞度在λ点以下的温度时立刻降至非常小的值(<10-12帕秒),这种几乎没有粘滞性的特性称为超流动性。用粗细不同的毛细管做实验时,发现流管愈细,超流动性就愈明显,在直径小于10-5厘米的流管中,流速与压强差和流管长度几乎无关,而仅取决于温度,流动时不损耗动能。 对HeⅡ性质的理论研究首先由F.伦敦作出。4He原子是自旋为整数的玻色子,伦敦把HeⅡ看成是由玻色子组成的玻色气体,遵守玻色统计规律,玻色统计允许不同粒子处于同一量子态中。伦敦证明了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当温度低于Tc时,一些粒子会同时处于零点振动能状态(即基态),称为凝聚,温度愈低,凝聚到零点振动能状态的粒子数就愈多,在绝对零度时,全部粒子都凝聚到零点振动能状态,以上现象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L.蒂萨认为HeⅡ的超流动性起因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由于已凝聚到基态的HeⅡ原子具有最低的零点振动能,故有极大的平均自由程,能够几乎无阻碍地通过极细的毛细管。蒂萨首先提出二流体型,后来L.D.朗道修正和补充了此模型。二流体模型认为HeⅡ由两部分独立的、可互相渗透的流体组成,一种是处于基态的凝聚部分,熵等于零,无粘滞性,是超流体;另一种是处于激发态(未凝聚)的正常流体,熵不等于零,有粘滞性。两种流体的密度之和等于HeⅡ的总密度,温度降至λ点时,正常流体开始部分地转变为超流体,温度愈低,超流体的密度愈大,而正常流体的密度则愈小,在绝对零度时,所有原子都处于凝聚状态,全部流体均为超流体。利用这个二流体模型可解释关于液氦的许多力学和热学性质。 热传导HeⅠ具有普通流体的导热率,因而当减小压强时,液氦出现激烈的沸腾现象。HeⅡ的导热率要比HeⅠ高出106倍,比铜高出104倍。当温度越过λ点,HeⅠ转变为HeⅡ时,液氦从很坏的热导体突然变为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热导体。由于HeⅡ的导热率异乎寻常地高,其内部不可能出现温差,因而内部不可能汽化,即不能沸腾。当利用抽气方法减低蒸气压时,开始阶段出现激烈的沸腾,温度降低至λ点以下时,HeⅠ转变为HeⅡ,沸腾突然停止,液面平静如镜,汽化只发生在液面。正常流体的导热率与温度梯度无关,纯粹是反映物质性质的量,但HeⅡ的导热率却与温度梯度甚至容器的几何形状有关。 氦膜任何与HeⅡ接触的器壁上覆盖一层液膜,液膜中只包含无粘滞性的超流体成分,称为氦膜。氦膜的存在使液氦能沿器壁向尽可能低的位置移动。将空的烧杯部分地浸于HeⅡ中时,烧杯外的液氦将沿烧杯外壁爬上杯口,并进入杯内,直至杯内和杯外液面持平。反之,将盛有液氦的烧杯提出液氦面时,杯内液氦将沿器壁不断转移到杯外并滴下。液氦的这种转移的速率与液面高度差、路程长短和障壁高度无关。 热效应包括机-热和热-机两种效应。盛有液氦的两个容器用极细的毛细管C连通,注入液氦,温度低于λ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形成压强差Δp.液氦中低熵超流成分能从右侧通过毛细管转移到左侧,而高熵的正常成分不能通过毛细管。这导致右侧液氦的熵增加,左侧的熵减少,这意味着右侧温度升高而左侧温度降低。这种由机械力引起的热量迁移称为机-热效应。机-热效应的逆过程称为热-机效应。右侧液氦受热后(吸热Q),低熵的超流成分减少,左侧液氦中的超流成分通过毛细管流向右侧,而正常成分不能通过毛细管,这导致右侧液面升高形成压强差。热-机效应的“喷泉”装置。带毛细管喷嘴的无底玻璃管的填充金刚砂粉末P,用棉花C塞住底部,浸入液氦中。用光照射玻璃管,使管内的液氦温度升高,超流成分激发成正常成分。管外的超流成分通过棉花塞向管内转移,形成内外压强差,液氦从喷嘴喷出。 第二声波普通流体中的声波是由密度交替变化形成的,称密度波。1941年朗道发展了量子液体的流体动力学,预言在HeⅡ中除普通密度波(称第一声波)外,还存在另一种声波,它是由液氦中超流成分(低熵,温度较低)与正常流体成分(高熵,温度较高)的相对运动形成的,称为温度波或熵波(第二声波)。实验证实了温度波的存在。 3He是4He的同位素,在天然氦中所占比例小于10-7,通过人工核反应可得足够数量的3He.3He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强分别为3.34K和1.17大气压。与4He一样,在常压下液态3He不会固化,在绝对零度附近需加34个大气压才能固化。1972年,D.D.奥舍罗夫等人在2mK低温下发现了两个3He的液态新相,分别称为3He-A和3He-B,它们均为超流态。液态3He和4He在0.87K以上温度时完全互溶,在该温度以下则分离成两相,按3He所占比例的多少分别称为浓相(含3He较多)和稀相(含3He较少),浓相浮于稀相之上(因3He比4He轻)。3He原子从浓相通过界面进入稀相时要吸热,这就是稀释致冷机的工作原理(见超低温技术)。3He原子的电子总自旋为零,核自旋为1/2,故与电子一样属费米子,遵守费米-狄拉克统计,液态3He称为费米液体,正常态的液态3He的性质可用朗道的费米液体理论描述。 在本世纪初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氦气资源,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充飞艇。但是到了今天,氦不仅用在飞行上,尖端科学研究,现代化工业技术,都离不开氦,而且用的常常是液态的氦,而不是气态的氦。液态氦把人们引到一个新的领域——低温世界。 在液态空气的温度下,氦和氖仍然是气体;在液态氢的温度下,氖变成了固体,可是氦仍然是气体。 要冷到什么程度,氦才会变成液体呢? 英国物理学家杜瓦在1898年首先得到了液态氢。就在同一年,荷兰的物理学家卡美林·奥涅斯也得到了液态氢。液态氢的沸点是零下253摄氏度,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其他各种气体不仅变成液体,而且都变成了固体。只有氦是最后一个不肯变成液体的气体。卡美林·奥涅斯决心把氦气也变成液体。 1908年7月,卡美林·奥涅斯成功了,氦气变成了液体。他第一次得到了320立方厘米的液态氦。 要得到液态氢,必须先把氢气压缩并且冷却到液态空气的温度,然后让它膨胀,使温度进一步下降,氢气就变成了液体。 要得到液态氦,必须先把氦气压缩并且冷却到液态氢的温度,然后让它膨胀,使温度进一步下降,氦气才能变成液体。 液态氦是透明的容易流动的液体,就像打开了瓶塞的汽水一样,不断飞溅着小气泡。 液态氦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液体,它在零下269摄氏度就沸腾了。在这样低的温度下,氢也变成了固体,千万不要使液态氦和空气接触,因为空气会立刻在液态氦的表面上冻结成一层坚硬的盖子。 多少年来,全世界只有荷兰卡美林·奥涅斯的实验室能制造液态氦。直到1934年,在英国卢瑟福那里学习的前苏联科学家卡比查发明了新型的液氦机,每小时可以制造4升液态氦。以后,液态氦才在各国的实验室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今天,液态氦在现代技术上得到了重要的应用。例如要接收宇宙飞船发来的传真照片或接收卫星转播的电视信号,就必须用液态氦。接收天线末端的参量放大器要保持在液氦的低温下,否则就不能收到图像。 然而,液态氦的奇妙之处还不在于低温。 卡美林·奥涅斯是第一个得到液氦的科学家。他并不满足,还想使温度进一步降低,以得到固态氦。他没有成功(固态氦是1926年基索姆用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的方法首先得到的),却得到了一个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对于一般液体来说,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逐渐增加。卡美林·奥涅斯使液态氦的温度下降,果然,液氦的密度增大了。但是,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1摄氏度的时候,怪事出现了,液态氦突然停止起泡,变成像水晶一样的透明,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潭死水,而密度突然又减小了。 这是另一种液态氦。卡美林·奥涅斯把前一种冒泡的液态氦叫做氦Ⅰ,而把后一种静止的液态氦做氦Ⅱ。 把一个小玻璃杯按在氦Ⅱ中。玻璃杯本是空的,但是过了一会,杯底出现了液态氦,慢慢地涨到跟杯子外面的液态氦一样平为止。 把这个盛着液态氦的小玻璃杯提出来,挂在半空。看,玻璃杯底下出现了液氦,一滴,两滴,三滴……不一会,杯中的液态氦就“漏”光了。是玻璃杯漏了吗?不,玻璃杯一点也不漏。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氦Ⅱ是能够倒流的,它会沿着玻璃杯的壁爬进去又爬出来。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碰到过的现象,只有在低温世界才会发生。这种现象叫做“超流动性”,具有“超流动性”的氦Ⅱ叫做超流体。 后来,许多科学家研究了这种怪现象,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其中最有趣的是1938年阿兰等人发现的氦刀喷泉。 在一根玻璃管里,装着很细的金刚砂,上端接出来一根细的喷嘴。将这玻璃管浸到氦Ⅱ中,用光照玻璃管粗的下部,细喷嘴就会喷出氦Ⅱ的喷泉,光越强喷得越高,可以高达数厘米。 氦Ⅱ喷泉也是超流体的特殊性质。在这个实验中,光能直接变成了机械能。 大家还记得拉姆赛把各种物质放到液态空气中的各种奇妙的实验吧!各种物质放在液态氦里,情况就更奇妙了。 看!在液氦的温度下,一个铅环,环上有一个铅球。铅球好像失去了重量,会飘浮在环上,与环保持一定距离。 再看!在液氦的温度下,一个金属盘子,把细链子系着磁铁,慢慢放到盘子里去。当磁铁快要碰到盘子的时候,链子松了,磁铁浮在盘子上,怎样也不肯落下去。 真像是到了魔术世界!这一切,只能在液态氦的温度下发生。温度一升高,魔术就不灵了,铅球落在铅环上,磁铁也落在金属盘子里了。 这是低温下的超导现象。 原来,有些金属,在液态氦的温度下,电阻会消失;在金属环和金属盘中,电流会不停地流动而产生磁场。这时候,磁场的斥力托住了铅球和磁铁,使它们浮在半空中。 在低温下,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许多重要的物理实验,都要在低温下进行。 目前,世界各国的物理学家还在研究液态氦,希望通过液态氦达到更低的温度,研究各种物质在低温下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会有什么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性质。这就产生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低温物理学。 氦,这个奇妙的物质,一直在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科学家们继续研究氦,通过科学实验,不断地为氦写下一页又一页新的历史。 物理学家不仅仅得到了液态氦,还得到了固态氦,他们正在向绝对零度进军(物理学把零下273.16摄氏度叫做绝对零度。这个温度标叫做绝对温标,用K表示。OK就是-273.16℃,而273.16K就是0℃)。从理论上讲,绝对零度是达不到的,但是可以不断接近它。液态氢的沸点是绝对温标20.2度,液态氦的沸点是绝对温标4.2度。在绝对温标2.19度的时候,氦Ⅰ变为氦Ⅱ。1935年,利用“绝热去磁”法,使液态氦冷到绝对温标0.0034度;1957年,达到绝对温标0.00002度;目前已达到跟绝对零度只相差0.000001度了。 天文学家也继续研究着太阳元素。太阳上的氢“燃烧”变成了氦,以后的命运又如何呢?他们发现宇宙间有一些比太阳更炽热的恒星,中心温度达到几亿度。在这些恒星的核心,氢原子核已经都变成了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又相互碰撞,正在生成着碳原子核和氧原子核,同时放出大量的能。这类恒星橡心脏一样,一会儿膨胀,一会儿收缩,很有规律。为什么会这样?这也是因为氦在起作用。 天文学家还研究了银河系内氢的含量和氦的含量的比值。根据这个比值,有人估算了银河系的年龄有一二百亿年。 氦的历史并没有完,人类认识氦的历史也没有完,而我们这本讲氦的故事的小册子,却不得不结束了。 要问在发现氦和研究氦的历史上谁的功劳最大呢?是天文学家詹森和罗克耶吗?是化学家拉姆赛和物理学家克鲁克斯吗?是发明分光镜的本生与基尔霍夫吗?当然还要考虑把空气、氢气以及氦气液化的汉普松、卡美林·奥涅斯等人的功劳。 很难说。在人类认识氦的历史上,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贡献。氦仅仅是一种元素,但是发现它和认识它,是许多门科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地质学等的共同胜利,决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 科学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通过氦的发现的历史,我们看到许多科学家们正是这样勇于实践的人。他们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实验中的一点细微现象——一个小气泡,第三位小数的细微差异,也不放过。他们不但爱问为什么,而且千方百计地去寻找答案。他们埋头苦干,几个月、一年、几年坚持不懈,终于由纷乱的谜团中找出头绪,得到了解答。他们永远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而是深人一步、再深入一步地钻研。人们对氦的认识就是这样逐步深人的。到现在为止,谁也不敢这样说:“氦,我们已经完全认识清楚了。”可能在未来的十年,我们就能完全的为人类所用!!2023-07-03 15:31:331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大海是绿的?
额,大海好像不是绿的吧?大海应该算是蓝色的吧?2023-07-03 15:31:484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shia2023-07-03 15:32:0610
为什么天空的白云是蓝色的?
云怎么会是蓝色呢。可能你的眼睛出现问题啦2023-07-03 15:32:414
为什么白天看天是蓝色的
天空呈蓝色时,红光橙光黄光属于长波很容易穿透大气层直射到地面,而蓝色光属于短波,被在大气层中的粉层微颗粒散射,呈现蓝色。2023-07-03 15:33:084
天空为什么是灰色的
因为天空刚刚哭过。2023-07-03 15:33:167
为什么天空如此蔚蓝?
水蒸气折射太阳光2023-07-03 15:33:325
天空为什么是会蓝色的 海水为什么也是蓝色的 这个问题我很是迷茫...........
我也很是迷茫2023-07-03 15:33:486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这是因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是不一样的。大气中的尘埃以及其他微粒散射蓝光的能力大于散射其他波长较长的光子的能力,因此天空显现出蓝色。 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主要有两种:丁达尔散射和瑞利散射。其中尘埃、水雾等能在空气中形成胶体的微粒对光的散射属于丁达尔散射,丁达尔散射的特点是散射光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无关,因此白光散射后仍然是白光,在地平线附近看到的白蒙蒙一片就是丁达尔散射现象。? 还有一种是瑞利散射,是由极小微粒(分子、原子等)产生的散射,其散射光强度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已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nm(蓝紫光)到700nm(红光),红光端波长是蓝紫光波长的1.75倍,因此蓝紫光散射强度接近红光散射强度的十倍,又因为人眼对紫光不太敏感,所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的。2023-07-03 15:3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