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

2023-07-03 11:02:02
TAG: 高一
gitcloud

高中地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u投在线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二、考题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

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

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

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

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

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

自转和公转方向

日期及节气

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化

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

公转速度的变化

能联系的知识点:

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D)

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到C)

当地球运行到A点(或C点)时: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

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流状况 其它特征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越高越低 对流 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 天气现象

平流层 越高越高 平流 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 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

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 图示 符号表示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 举例

冷锋 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锋后 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 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图:会判断;会画风向

中心气压 水平气流方向 垂直气流方向 中心天气状况 举例 其它影响

气旋 低 北逆南顺 向上 阴雨 亚洲低压 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 高 南顺北逆 向下 晴 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8-1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8-2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 产生原因 污染物 危害 对策

温室效应 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 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 氟氯烃等 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 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第三单元 陆地与海洋环境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造岩矿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 主要来源 作用结果 主要表现形式 其它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使地表高低不平 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 使地表趋于平坦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基本形态 地貌表现 与人类生产关系

褶皱 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 备注

空间分布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 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 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 汛期时间 影响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 雨季(我国为夏秋) 雨量 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 夏季 气温(冬季断流) 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C垂直海温的变化——P70图3-4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注意图中曲线变化趋势);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上升流:秘鲁渔场

D航海

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 来源 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海洋污染 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污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石油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为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船;目前治污重点在于石油泄漏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障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2、防治污染3、可持续的渔业生产;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4、沿海工程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实施

海洋生态破坏 1、海洋污染2、人类的生产活动:围海造田、滥捕等3、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B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 有机物;太阳能 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 动物

环境 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 低等生物着生 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 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 植物 有机质

土壤肥力 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属性 组成 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 可再生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 可再生 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矿物资源 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 组成 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 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 海洋

可桃可挑

五楼的说到必修二了

不过看看也好

他说的有关必修一的比我的详细

我的只是提纲

o(∩_∩)o...哈哈

1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

质。

3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6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7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

(天海冥)

8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

液态水。

9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0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1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

的主要能源。

12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3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7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

验飞船。

20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21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3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4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

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

60-90。

25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26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27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8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3°26′和66°34′纬线

29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0

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1

东西方向的判断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

向西。

32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3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4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5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

24小时。

36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7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38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

小时48分46秒)

40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1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

返移动

43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

过渡为昏线。

44

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5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46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47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48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49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1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2

春分日(3月21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3

夏至日(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4

秋分日(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5

冬至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6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

57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

58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9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

极。

60

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1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

前后推算。

62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3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4

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5

我国传统四季

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

四季。

66

欧美传统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67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

雪雪冬小大寒

68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69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0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1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2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3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

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

作用;成云致雨

74

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5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76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

的关系最密切

77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78

大气上界

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79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太阳高度角

8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81

辐射定律

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

之越长。

82

地面辐射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3

大气逆辐射

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4

大气的保温效应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

收能力很强。

85

全球的热量平衡

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86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87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88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89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

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

力越大。

90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1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

是有个交角。

92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

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

画出合力

93

小气候

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4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5

大气环流的意义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

重要因素。

96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

风、极地高压

97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

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98

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

压(大西洋)

99

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

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 压(大西洋)

100

季风的成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

101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

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

风)。

102

锋面的分类与天气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103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

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

锋)春季的沙尘暴

104

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

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

针。

105

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

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

针。

106

锋面气旋

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107

气候要素

气温、降水量。

108

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09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110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

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

(一种)

111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112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

布规律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

东岸20-35°

113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

制。30-40西岸

114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

规律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40-60°大陆东

岸。

115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

布规律

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

岸。

116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

布规律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

控制。温带内陆

117

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118

气候资源的特点

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119

气候资源与农业

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120

气候资源与建筑

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121

风与城市规划

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

行风的上风向

122

气候资源与交通

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

云雾、地势等)

123

台风(飓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124

热带气旋强度等级

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125

台风的监测与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

移动方向和速度。

126

暴雨形成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127

洪涝灾害的防御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28

干旱的危害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

会安定。

129

干旱的防御

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

作制度等。

130

寒潮的危害

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

大。

131

寒潮的防御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132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

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133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

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134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135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

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

破坏。

136

臭氧层的保护

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137

酸雨的成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

酸性气体。

138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

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139

酸雨的危害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

④危及人体健康

140

酸雨的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

资源综合利用。

141

大气环境保护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142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

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

的71%。

143

海岸带

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144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

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

围内。

145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

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146

海水热量的收入

太阳辐射

147

海水热量的支出

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148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

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149

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50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151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152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

氯化钠、氯化镁。

153

盐度的概念

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154

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155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156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

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157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风浪)、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

158

洋流的概念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

动。

159

洋流的成因分类

风海流、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

海峡)。

160

风海流的成因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161

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

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

流动。

162

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

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

动。

163

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164

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

亚寒流。

165

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

流。

166

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

亚寒流。

167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

利寒流。

168

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哥拉寒流。

169

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

规律判断寒暖流

170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 ②海洋生物 ③污染 ④航海

171

海洋资源的分类

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

172

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化工;养殖、增殖;深海锰结核;潮汐和波浪

发电。

173

渔业资源的形成因素

大陆架、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

补偿流。

174

世界主要渔业国

中国、日本。

175

世界渔场分布

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东北大西洋、

东南大西洋

176

海洋油、气开发

利用地震波寻找。海上钻井平台、装油站、海底管

道。

177

海洋空间利用的特点

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气象多变、深海环境差、海

水腐蚀性等)

178

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

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

乐。

179

著名海峡

马六甲、霍尔木兹、直布罗陀、英吉利、麦哲伦、

白令、曼德等。

180

著名运河和港口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鹿特丹

181

腹地

港口的服务区域。

182

海洋货物运输条件

港口、集装箱船、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最

佳航线服务。

183

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

荷兰、日本、澳门。

184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185

海洋污染的产生原因

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水、杀虫剂、石

油渗漏)

大鱼炖火锅

我也是高一的,我们老师说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要全部看完,第二章就只需要把第一课的那个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记住,还有3课的北半球的偏转力图。3圈环流,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类型,其他的就看一遍就OK!

meira

呵呵···你好搞笑,书上得目录就是最好的复习思路···

陶小凡

看目录就是啊。我也高一,明天考试

真颛

抱歉,不知道现在高一地理课本什么样了。

北有云溪

什么不懂你问什么,给我个范围呀,比如具体题目

西柚不是西游

。。你老师时候照手机抄呗

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什么

太阳黑子
2023-07-02 20:44:475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 A.耀斑爆发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C.太阳风 D.高能带电离子

B 试题分析: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局部温度较周围气体地区低的区域,其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黑子活动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太阳活动的类型、分布等相关知识,解答此题轻而易举
2023-07-02 20:45:02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对地球的气候(降水),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磁场(有磁暴现象)和在高纬度的夜空有极光出现。其平均周期约为11年。
2023-07-02 20:45:081

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因此,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太阳风,日珥黑子
2023-07-02 20:45:213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形式,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一般来说,太阳黑子的数量越多,太阳活动也会越活跃。太阳活动有哪些太阳活动指的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包括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太阳活动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太阳黑子是什么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上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温度比光球层表面的温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来比较“黑”。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6000摄氏度降至4000摄氏度,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阳表面。
2023-07-02 20:45:281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指的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太阳活动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一般来说,太阳黑子的数量越多,太阳活动也会越活跃,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电离层的影响地球大气层在太阳辐射的紫外线、X射线等作用下形成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无线电波就是靠电离层的反射向远距离传播的。2、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也是比较明显的,地球上气候变化与黑子数目变化周期密切相关,可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远远没有搞清楚。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3、磁场的影响整个地球是一个大磁场。地球的北极是地磁场的磁南极,地球的南极是地磁场的磁北极。地极和磁极之间有大约11度的夹角,因此地球的周围充满了磁力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地磁强度。平时地磁受多方面的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扰动,而影响最大的就是磁暴现象。
2023-07-02 20:45:35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什么是黑子 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 黑子的形成和消失要经历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6000摄氏度降至4000摄氏度,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阳表面。在黑子中心最黑的部分被称作本影,本影是磁场最强的区域。本影周围不太黑、呈条纹状的区域被称为半影。黑子随太阳表面一起旋转,大约经过27天完成一次自转。 什么是耀斑 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 由于太阳光球的背景辐射太强,大多数耀斑不能在白光中观测到,辐射增强主要是在某些谱线上,其中以氢的Hα线(波长6563埃,颜色为橙红色)和电离钙的H、K线(波长分别为3968埃和3934埃)最为突出。当用这些单色光监视太阳色球层时,有时会在活动区附近的谱斑中看到局部小区域的突然增亮。增亮区由原有的谱斑亮度在几分钟内迅速增亮几倍甚至几十倍,然后在几十分钟至1~2小时内缓慢恢复至原有的谱斑亮度。1892年7月,美国天文学家海耳首次观测到了太阳耀斑的单色像。20世纪50年代以前,太阳耀斑主要是依靠Hα单色光和可见区的光谱观测,这在地面上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太阳耀斑的早先定义是指Hα单色光看到的太阳色球谱斑中的突然增亮现象,也称为色球爆发。
2023-07-02 20:46:001

()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比较低,显得暗黑的斑点。

考点: 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专题: 分析: 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地方.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故不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故不符合题意;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的部分,故正确; D、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活动的类型.
2023-07-02 20:46:071

判定太阳活动是否强烈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太阳耀斑。
2023-07-02 20:46:132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磁暴、流星雨 B.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

B 流星雨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摩擦而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A错误;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故选C、D项错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为黑子,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为耀斑,B正确。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23-07-02 20:46:201

太阳活动的标志是什么的大小和多少

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最显著的标志是黑子爆发,数量越多,面积越大越激烈。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爆发,黑子和耀斑一般相伴而生,因为位于太阳的不同层面上所以互不矛盾(黑子在光球层,耀斑在色球层)。太阳活动一般以11年为一个周期,就是每隔11年就有一段时间异常激烈。下一个爆发期在今年到明年。LZ说的是黑子,因为耀斑很突然且面积极大,不易观测。而黑子持续时间长,用一个普通天文望远镜加上护目镜(前一阵子看日食很火爆)就可以看到,(LZ可以试试,我看过的)。所以把黑子作为太阳活动最显著的标志。纯手机打字,望采纳。
2023-07-02 20:46:411

日珥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吗?

日珥是表象,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黑子多的年份,相应的耀斑、光斑也多,大致上11年是一个周期
2023-07-02 20:46:482

太阳的大气变化称为

A、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故正确; B、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上,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C、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对太阳活动强弱和激烈无直接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D、日珥发生在色球层上,对太阳活动强弱和激烈无直接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3-07-02 20:46:551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1.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2.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3.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三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四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5.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五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值;回归线之间地区,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6.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六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023-07-02 20:47:041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三个?其中什么的多少和强弱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其中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强弱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023-07-02 20:47:121

什么是太阳黑子、太阳风暴?

太阳黑子(sunspot)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摄氏度。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光球层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通常是成群出现。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太阳风暴是从恒星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2012年3月,5年来最强的一次太阳风暴在7日上午喷发,无线通讯受到影响。
2023-07-02 20:47:202

一般以什么作为太阳活动最弱的标志周期为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周期是11年,一般是指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
2023-07-02 20:47:261

高一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结构图解

2023-07-02 20:47:361

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呀 急求

你的邮箱是什么,我发给你啊!因为有一些图!
2023-07-02 20:48:043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在高中的这个时期,每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昨天的结束。每一天,我们在努力,在学习。但是当那一次次残忍的考试打击者我们,我们又失去斗志。所以我们还要再加把劲!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二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希望能帮助大家!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重点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耀斑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 秋分 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 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 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 1、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三大经济地带、三大自然区、三级阶梯。 2、主要山脉与其他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 山脉走向:天山、阿尔泰山、大巴山、贺兰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太行山、武夷山、南岭、昆仑山、阴山。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以下三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阿尔金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脉 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3、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因素。 4、河流的水文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量、流速: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 雨水 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试比较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支流多支流少雨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主汛期长汛期短水位变化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有结冰期含沙量小含沙量大 5、气候的降水类型: 全年降水多的就是年雨型,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多的就是冬雨型,例如地中海气候。 终年降水少的就是少雨型,例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6、农业的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季风区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夏季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国有经营)混合农业:珠三角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商品率高)游牧业:四大草原(天然草场)(粗放经营)大牧场放牧业:内蒙古草原(优质天然草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热带 种植 园农业:海南岛、云南南部(热量充足、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乳畜业:发达城市郊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高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简洁 ★ 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归纳
2023-07-02 20:48:131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标志吗?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标志 太阳耀斑(Solar flare)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  别看它只是一个亮点,一旦出现,简直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发。这一增亮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万至100万次强火山爆发的总能量,或相当于上百亿枚百吨级氢弹的爆炸;而一次较大的耀斑爆发,在一二十分钟内可释放巨大能量,除了日面局部突然增亮的现象外,耀斑更主要表现在从射电波段直到X射线的辐射通量的突然增强;耀斑所发射的辐射种类繁多,除可见光外,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有红外线和射电辐射,还有冲击波和高能粒子流,甚至有能量特高的宇宙射线。  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太阳色球层中一声爆炸,地球大气层即刻出现缭绕余音。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  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耀斑爆发的探测和预报的关切程度与日俱增,正在努力揭开耀斑迷宫的奥秘。  传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天,德国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德军司令部报务员布鲁克正在繁忙地操纵无线电台,传达命令。突然,耳机里的声音没有了。他检查机器,电台完整无损;拨动旋钮,改变频率,仍然无济于事。结果,前线失去联系,像群龙无首似的陷入一片混乱,战役以失败而告终。布鲁克因此受到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他仰天呼喊“冤枉!冤枉!” 后来查清,这次无线电中断,“罪魁祸首”是耀斑。布鲁克的死,实在冤枉。他的死,在于人们当时对耀斑还不了解。  1859年9月1日,两位英国的天文学家分别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太阳。他们同时在一大群形态复杂的黑子群附近,看到了一大片明亮的闪光发射出耀眼的光芒。这片光掠过黑子群,亮度缓慢减弱,直至消失。这就是太阳上最为强烈的活动现象——耀斑。由于这次耀斑特别强大,在白光中也可以见到,所以又叫“白光耀斑”。白光耀斑是极罕见的,它仅仅在太阳活动高峰时才有可能出现。耀斑一般只存在几分钟,个别耀斑能长达几小时。在耀斑出现时要释放大量的能量。一个特大的耀斑释放的总能量高达1026焦耳,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的总能量。耀斑是先在日冕低层开始爆发的,后来下降传到色球。用色球望远镜观测到的是后来的耀斑,或称为次级耀斑。  耀斑按面积分为4级,由1级至4级逐渐增强,小于1级的称亚耀斑。耀斑的显著特征是辐射的品种繁多,不仅有可见光,还有射电波、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耀斑向外辐射出的大量紫外线、X射线等,到达地球之后,就会严重干扰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得部分或全部短波无线电波被吸收掉,短波衰弱甚至完全中断。  2003年10月底11月初,科学家目睹了一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太阳耀斑(solar flare)爆发。这些带电粒子大规模地倾泻而出,即使在地球以及地球周围的空间里也显而易见——这里距离源头整整有1.5亿千米远。举例来说,突击到我们邻近空间中的粒子,它们的轰击有时会非常强大,以至于许多科学卫星和通信卫星不得不暂时关闭,少数还遭到永久性的损伤。同样,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面临着危险,不得不到空间站上防护相对较好的服务舱中寻求庇护。在地球上,定期航班避开了高空航线,因为在那里,飞行员可能会遇到无线电通讯方面的问题,乘客和乘务人员可能吸收到的辐射剂量令人担忧。电网也不得不严格监控电涌(surge)。尽管有了这些努力,瑞典南部的5万户居民还是短暂地失去了电力供应。
2023-07-02 20:49:131

新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 导语】一路走来,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或欢欣或鼓舞,一个脚印一步成长,深深浅浅,感谢时光,教会了我如何成长,如何去演绎自己的人生,让我对这个未知世界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它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它和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 无 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会对你有帮助,更多精彩,持续更新!   【一】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重点解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同步练习题】   (2012u2022秦皇岛期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D.煤炭   【解析】A、B、C三项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答案】D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A.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原因就在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   【答案】C   (2012u2022江苏南通检测)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   【答案】A   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A   2011年2月15日和3月9日,地球轨道卫星两次检测到“X级”太阳耀斑。3月7日,太阳以2200公里/秒的速度向外喷发出数十亿吨的等离子云。3月10日,北极光越过加拿大边境,蔓延到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据此完成5~6题。   5.太阳活动()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解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运动,主要包括黑子和耀斑,其活动是有规律的,题干信息显示出太阳活动是可预报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B   【二】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带的分布。
2023-07-02 20:49:211

太阳黑子活动与极光有关系吗?

有关系,你看多点科学书就知道啦,,,O(∩_∩)O哈哈哈~
2023-07-02 20:49:312

高中地理第一册(选修)第一章总结

  高中地理第一册(选修)第一章总结  1.知识结构的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  一、高考最新变化简述  新课标与大纲版考试大纲比较:  大纲版 新课标 简要说明  共有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稍微修改部分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表述更清晰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能量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轴;两极;赤道;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地球仪 说法较笼统,要求降低,能从整体上把握地球仪的有关知识  新增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删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备注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移至专题十三)  【命题方向与考点突破】  命题方向 对应考点  命题方向一 地球——生命的摇篮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命题方向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命题方向三 太阳光照图的绘图和读图技巧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命题方向四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应用  命题方向五 时间计算、日期变更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命题方向六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命题方向一 地球——生命的摇篮  [考纲解读]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质量体积相似。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形成大气层  自转周期适中, 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  [锦囊妙计]  1.本考点与去年高考要求一致,对于本考点的考查,应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宇宙中的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层次性,充分利用太阳系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并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地球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2.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通过的行星新定义中,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被列为“矮行星”应给予关注。  命题方向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上的水体,大气的运动提供了动力  (2)是一种没有污染,取之不尽的新能源。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1)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通讯  (2)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  (3)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锦囊妙计]  太阳是宇宙中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人为现象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大气层位置 概念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 发生现象  太阳黑子 光球层 光球上出现的暗黑斑点 地球电离层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地球磁场 “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耀斑 色球层 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 与大气相撞 极光现象  地球大气层 天气、气候异常  2.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最主要的源泉  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表现在: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一是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世界各国正在探索和研究对太阳能的利用,尤其是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目前利用较多的如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小型太阳能发电站等。  二是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们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命题方向三 太阳光照图的绘图和读图技巧  [锦囊妙计]  1.光照图的类型  在光照图上判断地方时、季节是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说简单是因为判断的思路和步骤较固定,而说复杂就是光照图类型多变。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光照图,部分图中标出了日期和一些特殊时间点(0时、12时、6时、18时),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思考一下为什么,如果让我来判断该怎样判断。  (1)侧视光照图  (2)俯视光照图  春秋分日 12月22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3)透视光照图  12月22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春秋分日  (4)圆柱投影光照图  12月22日 6月22日 春秋分日  (5)局部光照图  12月22日 北半球冬半年 12月22日  (6)其他变式图(以下各图均没有标明或无法确定半球,不能借此判断日期)  2.识读和运用光照图的基本思路  (1)确定南北极点、自转方向和晨昏线:①若为侧视图,通常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②若为极地俯视图,可根据“北逆南顺”确定极点;③若为立体图,一般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如有自转方向,应据此判断极点。④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是晨线与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纬度数与出现极昼范围的最低纬度数互余,或等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经度数为将昼半球平分的经线度数,其地方时为12:00。  (3)确定日期或季节:①晨昏线过两极点,是3月21日前后(春分日)或9月23日前后(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是6月22日前后(夏至日)或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③其他情况的日照图,若无具体条件限制,则对应两个日期;④求某地的具体日期,可根据直射点日期结合地方时进行计算。  (4)确定某点地方时:①充分利用图中四个隐含时间(6点、18点、12点、O点或24点);②其他地点的地方时可根据上述时间进行计算。  (5)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度:①算出该地所在的纬线圈位于昼(夜)半球部分的度差,除以15即为该地的昼(夜)长;②以地方时12时为对称  点±昼长时间的1/2或以地方时24时(0时)±夜长时间的l/2,可求得日出日落时间。  (6)相关地理现象的判断:日变化现象应结合地方时判断;季节变化的现象应结合日期或季节进行判断,常涉及的现象有: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昼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气候特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盐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农业的生产过程、生长状况;南极臭氧空洞扩大的时间等。  命题方向四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应用(详见专题二地理计算)  命题方向五 时间计算、日期变更与昼夜长短的计算(详见专题二地理计算)  2.规律总结:  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原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规律;昼夜长短的季节和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  3。图像的总结:主要是光照图的判读的总结。
2023-07-02 20:49:411

太阳黑子及耀斑日珥这三个太阳活动分别出在太阳的哪一个层面上?

黑子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在色球层另外,最外层的日冕上还有太阳风(参见高一地理书)
2023-07-02 20:49:49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1.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2、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4、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2.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带的分布。 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   1.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形成基础:热量   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   影响因素:降水   形成基础:水分   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2.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4.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5.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6.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2023-07-02 20:49:581

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太阳黑子越多越强还是越少越强?耀斑越多越强还是越少越强?

耀斑是由于发生出反映更加剧烈产生更高温度产生的,而黑子是由于发生处的低温,使相对没有周围亮,看起来“黑”产生的。所以耀斑应该表示该区域活动强,黑子表示该区域活动弱。 打个比方耀斑是青春痘,黑子就是老年斑呵呵
2023-07-02 20:50:341

太阳活动有哪些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首先会扰乱地球的大气层,也会让地面的无线电短波的通讯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短暂的一些中断。2.高能带例子也会扰乱地球的磁场,而产生的磁暴现象,磁暴现象就是会让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级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由于地球的大气层在太阳辐射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形成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颠簸靠着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播,而太阳活动剧烈时,会让电离层变厚,因此造成无线电通讯的衰减和中断。
2023-07-02 20:50:431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

读图可知,(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的峰值会在2012年出现.(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快;2012;(2)增加.
2023-07-02 20:50:501

黑子在光球层表面有明显的往返移动,形状也发生相应改变

本文来自: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0415/archives/2008/789355.shtml 【考点解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经过光合作用使植物产生大量氧气;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主要成分:H、He 2.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5.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7.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如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赤道地区多对流雨,阴天多,太阳辐射少;台湾岛、海南岛东南部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而西北部为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8.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②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的分层: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中,是指其温度比周围区域低1500℃左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为11年。 ②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中,是指某区域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增亮的班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的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⑵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吸收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考题例析】 【例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解析】此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引发地球磁暴;对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引起地表平均气温上升。 【答案】B 【例2】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 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解析】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大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释放出大量的能,所以本题答案是C。 【答案】C求采纳
2023-07-02 20:50:57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太阳活动的关键标示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含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高低的关键标示,耀斑是太阳活动最猛烈的显示信息。太阳的光球表层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电磁场集聚的地区,这就是太阳光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能够 见到的最突显的状况。一个中等水平尺寸的黑子大约和地球的大小类似。黑子的产生和消退要亲身经历几日到好多个礼拜不一。当强磁场闪过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图温度迟缓地从6000摄氏降至4000摄氏,这时候该区域以暗点方式出现在太阳表面。在黑子管理中心最黑的一部分称为本影,本影是电磁场最强的区域。本影周边不太黑、呈花纹状的区域被称作半影。黑子随太阳表面一起转动,大概历经27天进行一次匀速转动。太阳耀斑是产生在太阳大气部分区域的一种最强烈的暴发状况,在短期内内释放出来很多动能,造成部分区域瞬间加温,向外发送各种各样电磁波辐射,并随着颗粒辐射源忽然提高。
2023-07-02 20:51:041

关于太阳黑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子是太阳表面的高温区域B.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低的地方,呈现暗黑色,故不符合题意.B、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故正确.六、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故不符合题意.D、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变化周期是七七年,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07-02 20:51:161

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太阳的大气层一厚度亮度从内向外分为什么?

太阳的外部结构即太阳的大气层,依厚度、亮度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太阳活动的相对强弱,太阳可分为宁静太阳和活动太阳两大类。宁静太阳是一个理论上假定宁静的球对称热气体球,其性质只随半径而变,而且在任一球层中都是均匀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太阳的总体结构和一般性质。在这种假定下,按照由里往外的顺序,太阳是由核心、辐射区、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构成。光球层之下称为太阳内部,光球层之上称为太阳大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光球层: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2023-07-02 20:51:251

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会各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阳黑子是在光球层上的 耀斑是在色球层上的 这两个是主要的太阳活动 周期都是11年 太阳风是在日冕层上
2023-07-02 20:51:446

出初一上科学试卷

哇,建议说清楚那个出版社,这样别人好帮阿
2023-07-02 20:52:059

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太阳的大气层依厚度亮度从内向外分为

平均密度1.409克/立方厘米,质量1.989×10^33克,表面温度5770℃,中心温度1500.84万℃
2023-07-02 20:52:242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研究发现太阳黑子的多少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同时,黑子的多少还影响着地球上树木的生长,甚至人体血液中白球数目的变化都受黑子变化周期性的影响。太阳耀斑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能量,它对地球和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十分强大,太阳耀斑爆发时,它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因此导致许多的地方无线电波中断,同时它还会让全球许多国家出现极其强烈的地震。简介:太阳风,太阳风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动,它还会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变化,并且逐层传递,甚至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地壳,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可见,太阳活动的变化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地球。
2023-07-02 20:53:01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对地球的气候(降水),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磁场(有磁暴现象)和在高纬度的夜空有极光出现。其平均周期约为11年。
2023-07-02 20:53:141

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因此,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标志
2023-07-02 20:53:224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对地球的气候(降水),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磁场(有磁暴现象)和在高纬度的夜空有极光出现。其平均周期约为11年。太阳射电爆发太阳上发生的一种急剧突变的无线电辐射过程。太阳射电包括宁静射电、缓变射电和射电爆发现象。其中,射电爆发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种辐射现象发生得往往十分突然,变化也很剧烈,速度快,辐射强度大,其强度要比宁静射电大一千万倍。太阳射电爆发常同太阳活动区的耀斑、X射线爆发,质子爆发或宇宙射线爆发等现象共同发生。当这些增强的辐射抵达地球时,就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地球物理效应,诸如极光、磁爆、电讯干扰,等等。因此,对射电爆发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了解太阳活动区物理、地球物理、日地关系和天体不稳定变化过程。
2023-07-02 20:53:28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黑子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既然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 当太阳上有大群黑子出现的时候,地球上的指南针会乱抖动,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平时很善于识别方向的信鸽会迷路;无线电通讯也会受到严重阻碍,甚至会突然中断一段时间,这些反常现象将会对飞机、轮船和人造卫星的安全航行、还有电视传真等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胁。 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太阳色球层中一声爆炸,地球大气层即刻出现缭绕余音。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耀斑向外辐射出的大量紫外线、X射线等,到达地球之后,就会严重干扰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得部分或全部短波无线电波被吸收掉,短波衰弱甚至完全中断。
2023-07-02 20:53:40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其特征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扩展资料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活动是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的,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长期的观测发现,黑子既是活动区的核心,也是活动区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的时候,其他太阳活动现象也会比较频繁。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但同时地球上许多地质和气象灾害都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以及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
2023-07-02 20:53:461

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什么

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黑子的形成和消失要经历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6000摄氏度降至4000摄氏度,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阳表面。在黑子中心最黑的部分被称作本影,本影是磁场最强的区域。本影周围不太黑、呈条纹状的区域被称为半影。黑子随太阳表面一起旋转,大约经过27天完成一次自转。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中于太阳光球的背景辐射太强。大多数耀斑不能在白光中观测到,辐射增强主要是在某些谱线上,其中以氢的Ha线(波长6563埃,颜色为橙红色)和电离钙的H、K线(波长分别为3968埃和3934埃)最为突出。当用这些单色光监视太阳色球层时,有时会在活动区附近的谱斑中看到局部小区域的突然增亮。增亮区由原有的谱斑亮度在几分钟内迅速增亮几倍甚至几十倍,然后在几十分钟至1~2小时内缓慢恢复至原有的谱斑亮度。1892年7月,美国天文学家海耳首次观测到了太阳耀斑的单色像。20世纪50年代以前,太阳耀斑主要是依靠Ha单色光和可见区的光谱观测,这在地面上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太阳耀斑的早先定义是指Ha单色光看到的太阳色球谱斑中的突然增亮现象,也称为色球爆发。
2023-07-02 20:53:581

太阳活动的标志是什么的大小和多少

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对地球的气候(降水),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磁场(有“磁暴”现象)和在高纬度的夜空有极光出现.一个空就填太阳黑子. 俩空就都填!!!!雷人啊
2023-07-02 20:54:222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当黑子出现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活动频繁期当耀斑爆发时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023-07-02 20:54:293

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太阳活动主要是?

黑子和耀斑答案A试题分析: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分布。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分布,知识性试题。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意烦请采纳 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即可,万分感谢!(*^__^*)
2023-07-02 20:54:351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啥?活动周期是多少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太阳简介: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因此也形成了太阳活动预报这门学问。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现象。它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温度比光球层表面的温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来比较“黑”。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周期(solarcycle),或称为太阳磁活动周期(solarmagneticactivitycycle),是太阳黑子数及其他现象的准周期变化,大约11年为一个周期。它会引起空气中、地面上一些物质的变化,甚至可能改变气候。通过计算可见的太阳黑子出现的频率和位置,这个周期可以被观测出。
2023-07-02 20:54:562

磁暴是由什么太阳活动引起的?

b流星雨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摩擦而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a错误;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故选c、d项错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为黑子,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为耀斑,b正确。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23-07-02 20:55:051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

【 #高一# 导语】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有哪些?学习地理的重要任务是背诵,若将知识点编成口诀,想必会更好记忆。 无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 篇一   立春:   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2.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 篇二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3.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 篇三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4.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 篇四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5.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 篇五   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6.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笔记 篇六   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5、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2023-07-02 20:55:121

太阳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这句话对吗?

不对,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023-07-02 20:5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