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有关于自律的故事50字

2023-06-27 09:24:26
左迁

『壹』 有关自律的作文,中间有名人自律小故事

白玉霜是著名评抄剧演员,演技很袭高,被人称做“评剧皇后”。她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论三伏酷暑,还是三九严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练嗓子。有人对她说:“你已成名了,干嘛还这么苦练?”她笑笑说:“戏是无止境的。”并且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什么人,只要给她指出缺点,她都非常高兴。

2.吴晗在清华大学时,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因没有钱,就赶写了一篇《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换取了10元稿酬,买了这部书。但他对自己写的这篇文章不太满意,在与老师的信中说:“在暑假中仓促草成,本不想发表,因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一时凑不齐钱,所以只能送与本校周刊,拿到了10块钱,大概可买一部了。”这件事吴晗深引以为疚,第二年为这篇文章写了一个补记,进一步为这篇文章匡正与补缺,使自己的观点趋于完善。

『贰』 自律小故事

1、匡衡学习: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资助匡衡读书。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悬梁刺股: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苏秦读书: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4、孙康读书: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5、柳传志时间管理: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

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叁』 关于自律自强的故事【简短】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自信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所以没有自尊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肆』 名人自律的故事40字

杨震担任荆州刺抄使时,发现王密是个袭人才,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到了晚上,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捧出黄金10斤送给杨震。杨震拒绝说:"以前我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真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人知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

『伍』 约束自己的故事(50字)

约束自己的故事: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内式“感召他容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陆』 求关于自律的历史故事故事

后汉会稽太守刘宠离任时,所属山阴县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相赠,刘婉言拒版绝。最终因盛权情难却,只好接受一钱。当时人赞誉刘宠为“一钱太守”。

范景文历任明朝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要职。位尊权大。亲朋好友纷纷登门相求,他在大门口张贴“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广为告知。从此百姓便称他为“二不尚书”。

清朝江宁巡抚唐斌,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用豆腐汤佐食,百姓送他“三汤巡抚”的雅号。

后汉东莱太守杨震经过管辖地昌邑县时,县令王密送去十金,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坚决拒受,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人们因此称他“四知太守”。

三国时期魏国寿春县令时苗,出入坐黄牛车。他离任时,将黄牛生下的一头牛犊留下,说牛犊是他在任时生下的,不应该带走。人们因此称他为“留犊太守”

后汉南阳太守羊续爱吃鲜鱼。有个府丞听说后,送去两条大鲤鱼,羊续不肯接受。但那府丞老于世故,不言不语地走开了,羊续只好将鲤鱼挂在门前,已警戒那些来送礼的人。因此人么称羊续为“悬鱼太守”。

『柒』 求!!两个关于自律的小故事

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板书)

《元史u2022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热感觉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之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终不摘梨。

评价

面对饥渴之诱惑,许衡因心中有“主”而无动于衷。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才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事事几乎都有战胜自己的任务。

个人要战胜的“自己”是很难的,而要战胜自我,就需要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战胜自我要有恒心和毅力,要不断巩固胜利的成果,防止旧病重犯。

两个关于自律的小故事

任弼时同志把自己比作一只骆驼,驮负着民族和阶级的希望,负重远行。载着重物在茫茫沙漠里远行的骆驼,从不拈轻讨闲,偷奸耍滑,而是拼着性命一步一步地艰难跋涉。骆驼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始终向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行。任弼时同志以骆驼自喻,充分表现出他革命的坚定性和甘于负重的吃苦耐劳精神。他从16岁起就投身革命,抱定“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的人生信念,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和民族的希望,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当他病情加重时,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却说:“我们都是 *** 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

董必武同志把自己比喻为“布头”和“龙套”。“布头”,就是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平凡一员,不把自己看大。只要革命需要,党把自己补在哪儿,就牢牢地贴在哪儿,党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讲价钱,不计得失。“龙套”,就是对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甘当配角,甘打“下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

『捌』 谁知道关于自律的小故事

以下关于自律的小故事七篇:

1、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资助匡衡读书。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

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4、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5、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6、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7、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玖』 关于自律的故事,300字左右

后汉复会稽太守刘宠离任时,所属山阴县制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相赠,刘婉言拒绝。最终因盛情难却,只好接受一钱。当时人赞誉刘宠为“一钱太守”。

范景文历任明朝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要职。位尊权大。亲朋好友纷纷登门相求,他在大门口张贴“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广为告知。从此百姓便称他为“二不尚书”。

清朝江宁巡抚唐斌,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用豆腐汤佐食,百姓送他“三汤巡抚”的雅号。

后汉东莱太守杨震经过管辖地昌邑县时,县令王密送去十金,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坚决拒受,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人们因此称他“四知太守”。

三国时期魏国寿春县令时苗,出入坐黄牛车。他离任时,将黄牛生下的一头牛犊留下,说牛犊是他在任时生下的,不应该带走。人们因此称他为“留犊太守”

后汉南阳太守羊续爱吃鲜鱼。有个府丞听说后,送去两条大鲤鱼,羊续不肯接受。但那府丞老于世故,不言不语地走开了,羊续只好将鲤鱼挂在门前,已警戒那些来送礼的人。因此人么称羊续为“悬鱼太守”。

『拾』 有没有关于自律的小故事!

一、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二、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三、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四、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文徵明习字翻译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没有合心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改写,从来不怕麻烦。因此,他年纪越大,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2023-06-26 19:27:1210

《文征明习字》的全文翻译

译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每天以十本为标准,书法于是就大有长进,平生对于写字,从未不马虎,有时给人写信,稍有一点不合心意,必定再三修改也不感到满足,他越老书法就练的越好
2023-06-26 19:27:559

文言文 文征明习字 翻译

文征明学习写字,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他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2023-06-26 19:28:194

文言文《文徵明习字》的中心和启示是什么

文征明习字,出自《书林记事》,中心故事记叙了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事,启示人们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2023-06-26 19:28:352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翻译

译文  文徽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不曾随随便便。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必定会不厌其烦地修改它到满意为止。因此,他越到老,他的字越精致巧妙。 启示  文章通过对文徽明习字经历的记叙,突出了文徵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的精神。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也要有量的积累,有质的飞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多学多练,本领才会越来越好。如果你怕辛苦,容易退缩,就永远也干不成大事。
2023-06-26 19:28:491

文徵明习字的启示

该故事用文徵明习字的生活琐事委婉道出了“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真理。 文徵明习字:出自《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马上大有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2023-06-26 19:29:001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 翻译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2023-06-26 19:29:092

文言文《文征明习字》

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2023-06-26 19:29:186

读了《文徵明习字》,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

文征明习字的故事告诉我们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进步。不仅仅要认真对待,还要坚持不懈,这样就能成功。如果文征明不坚持练字,那么他怎么能成为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呢?我们一定要学习他认真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
2023-06-26 19:29:356

文徵明习字翻译

(1)临写:临摹.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2)日:每天.(3)率:标准.(4)书:书法水平.(5)遂:于是,就.(6)于:对,对于.(7)平生:一生.(7)尝:曾经.(8)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9)或:有时.(10)简札:信件,书信.(11)少:通“稍”,稍微.(12)易:改换,更换.(13)不厌:不嫌烦.厌:嫌麻烦而讨厌.(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没有合心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从来不怕麻烦.因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2023-06-26 19:30:041

文徵明习字拼音

文徵明习字的正确拼音如下:文徵明习字wén zhēng míng xí zì
2023-06-26 19:30:121

从文徽明习字一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 认真学习,还要向他学习认真、勤学苦练的精神,不然不能出成绩.
2023-06-26 19:30:191

文徵明习字这篇文言文,有什么启示?

是要来交暑假作业吧``嘿嘿``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才会取得优秀成绩。
2023-06-26 19:30:291

文徵明习字中日以十本为率的率是什么意思????急啊,大神帮忙!!!

依据
2023-06-26 19:30:374

文() 明习字

在此文中读zheng(一声),还有个读音是zhi三声
2023-06-26 19:30:464

原文:标题:文征明习字作者或出处:《书林纪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或注释:  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注释】 [1]临:临帖,照着字画模仿。[2]日:每天。 [3]率:标准。[4]书:书法。[5]遂:于是,就。[6]于:对,对于。[7]尝:曾经。[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9]或:有时。[10]简札:信件,书信。[11]少:稍微。[12]易:改换,更换。[13]厌:嫌麻烦而讨厌。[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 【赏析】    本文记古人文征明刻苦练习书法,一生对自己严格要求,最终有所成就的事情。此文告诫人们学习要刻苦努力,治学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有进步。【启示】   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才会取得优秀成绩
2023-06-26 19:30:561

文徵明习字的阅读答案

2023-06-26 19:31:075

文徽明习字 日以十本为率 率是什么意思

率:标准每天以写10本为标准
2023-06-26 19:32:201

文言文,文征明习字的意思?

过一会就回让人头疼医头的
2023-06-26 19:33:162

文徵明习字,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翻译:文徵明习字,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他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原文:文徵明习字,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扩展资料:文征明习字创作背景作者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言知识1、“易”与“更”。“易”与“更”再解释“改”时是相同的。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意为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三易其稿”意为三次改动原稿。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也可写作“必三更之不厌”。2、书。上文有两个“书”字,解释不同。“书遂大进”中的“书”。指“书法”;“平生于书”中的“书”指“写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征明习字
2023-06-26 19:33:231

古文《文徽明习字》译文

原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2023-06-26 19:33:408

文征明习字翻译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文征明习字原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
2023-06-26 19:34:0610

文征明习字翻译

翻译:文徵明习字,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他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原文:文徵明习字,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扩展资料:文征明习字创作背景作者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言知识1、“易”与“更”。“易”与“更”再解释“改”时是相同的。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意为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三易其稿”意为三次改动原稿。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也可写作“必三更之不厌”。2、书。上文有两个“书”字,解释不同。“书遂大进”中的“书”。指“书法”;“平生于书”中的“书”指“写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征明习字
2023-06-26 19:34:441

谁知道文言文的整篇翻译?

  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出自《书林记事》【注释】(1)临:临贴。(2)日:每天。(3)以:按照。(4)本:书籍的一册。(5) 率:标准。(6)书:书法。(7)遂:于是,就。(8)进:进步(9)于:对,对于。(10)书:写字(11)尝:曾经。(12)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13)或:有时。(14)答:回复(15)简札:信件,书信。(16)少:通假字,同“稍”。稍微。(17)当意:称心。(18)必:一定,必须。(19)三:多次(20)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21)之:表递进(22)厌:厌烦。(23)故:因此。(24)愈益:愈加,更加。(25)精妙:精致巧妙。(26)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27)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28)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29)益:更加【文征明简介】  文征明简介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后以征明为名,改字征仲,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极高。  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2023-06-26 19:35:053

文征明习字翻译文征明习字原文及翻译

1、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2、原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023-06-26 19:35:121

文徽明习字的意思?

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文徵(zhēng)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书④遂⑤大进。平生于⑥书,未尝⑦苟且⑧,或⑨答人简札⑩,少⑩①不当意,必再三易⑩②之不厌⑩③,故⑩④愈老而愈益⑩⑤精妙。(《书林纪事》)编辑本段注释 (1)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稍微。 (12)易:改换,更换。 (13)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2023-06-26 19:35:223

千字文中文征明习字的原文是?

文徵明习字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翻译: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扩展资料阅读启示对待学习要像文征明一样具有认真写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且要认真对待每次作品。选文赞扬了明代著名大书法家文征明学习书法一丝不苟的精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章通过对文征明习字经历的记叙,为了突出文征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仔细认真的精神。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可能会成功。
2023-06-26 19:35:291

文徽明习字翻译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词语解释:(1)临:临贴,照着字画摹仿。2)日:每天。3)以:把。(4)率:标准。5)书:写字,书法。(6)遂:于是,就。(7)进:进步(8)于:对,对于。(9)尝:曾经。10)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11)或:有时。 12)简札:信件,书信。(13)少:通假字,通“稍”。稍微。14)易:改变,这里是改写的意思。15)厌:厌烦,厌倦。16)故:因此。 17)愈益:愈加,更加
2023-06-26 19:35:558

谁有文言文《文徽明习字》的翻译

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2023-06-26 19:36:343

文征明文言文道理

1. 文言文《文徵明习字》的中心和启示是什么 文征明习字,出自《书林记事》,中心故事记叙了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事,启示人们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2. 文徵明习字的阅读答案(1)日以十本为率、的率是什么意思()(2) 【原文】 文徵明临写(1)《千字文》,日(2)以十本为率(3),书(4)遂(5)大进.平生于(6)书,未尝(7)苟且(8),或(9)答人简札(10),少(11)不当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厌(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选自《书林记事》 [编辑本段]【注释】 (1)临写:临摹. 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通“稍”,稍微. (12)易:改换,更换. (13)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编辑本段]【译文】 文徵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从来不怕麻烦.因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编辑本段]【启示】 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了一定的积累,才会有质量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才会取得优秀的成绩.。
2023-06-26 19:36:441

文徴明习字的大意

文征明习字》一文的大意:文征明坚持认真书写,越到老年,书法水平越高。 这篇短文告诉人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
2023-06-26 19:36:531

文征明习字古文翻译 译文原文这里都有

1、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2、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023-06-26 19:37:021

文徵明是如何学习书法的。

文徵明习字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翻译: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扩展资料阅读启示对待学习要像文征明一样具有认真写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且要认真对待每次作品。选文赞扬了明代著名大书法家文征明学习书法一丝不苟的精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章通过对文征明习字经历的记叙,为了突出文征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仔细认真的精神。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可能会成功。
2023-06-26 19:37:121

《文徽明习字》的翻译是什么?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2023-06-26 19:37:361

从文徵明习字能得到什么启示?

狂喊呐``
2023-06-26 19:38:037

文徵明写书原文出处

《文征明写书》原文及翻译如下:此文出自清代马宗霍所写的《书林记事》。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为标准,书法水平进步很快。他一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文征明写书》赏析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也要有量的积累,有质的飞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多学多练,本领才会越来越好。如果怕辛苦,容易退缩,就永远也干不成大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徵明习字
2023-06-26 19:38:191

从文徽明习字一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勤奋学习,不要怕苦,只要坚持就会达到目标
2023-06-26 19:38:3614

文征明习字这篇文言文的答案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出自《书林记事》)2注释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书林记事》3字义(1)临:临摹。(2)日:每天。(3)以:按照。(4) 率:标准。(5)书遂大进,书:书法。(6)遂:于是,就。(7)进:进步(8)于:对,对于。《书林记事》(9)尝:曾经。(10)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11)或:有时。(12)简札:信件,书信。(13)少:通假字,同“稍”。稍微。(14)当意:称心。(15)必:一定,必须。(16)三:多次(17)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18)之:表递进(19)厌:厌恶。(20)故:因此。(21 )愈益:愈加,更加。(22)精妙:精致巧妙。(23)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24)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25)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26)益:越来越。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2023-06-26 19:39:011

文徵明习字的启示

无论做哪一件事情,要想成功,都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能马马虎虎,要严格要求自己。
2023-06-26 19:39:1010

文徵明习字中平生于书的书是什么意思啊 要的是 书的意思

书写;写字
2023-06-26 19:39:439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 求全文及翻译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出自文言文《书林纪事》,其翻译如下: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每天以临摹十本为标准,书法于是大有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合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从不感到厌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妙。
2023-06-26 19:40:053

文徵明习字中平生于书的书是什么意思啊

书法
2023-06-26 19:40:1710

文言文《文徽明习字》的启示

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才会取得优秀成绩. 好了,
2023-06-26 19:40:451

文微明习字译文

文徵明
2023-06-26 19:40:554

文征明写字日以十本为率翻译

翻译:文徵明习字,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他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原文:文徵明习字,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扩展资料:文征明习字创作背景作者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言知识1、“易”与“更”。“易”与“更”再解释“改”时是相同的。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意为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三易其稿”意为三次改动原稿。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也可写作“必三更之不厌”。2、书。上文有两个“书”字,解释不同。“书遂大进”中的“书”。指“书法”;“平生于书”中的“书”指“写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征明习字
2023-06-26 19:41:141

文徵明习字 给莪们什么启示

——uff01
2023-06-26 19:41:3012

文征明临写的《千字文》应该怎么翻译?

文徵明习字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翻译: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扩展资料阅读启示对待学习要像文征明一样具有认真写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且要认真对待每次作品。选文赞扬了明代著名大书法家文征明学习书法一丝不苟的精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章通过对文征明习字经历的记叙,为了突出文征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仔细认真的精神。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 ;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可能会成功。
2023-06-26 19:41:531

文征明写书原文翻译

《文征明写书》原文及翻译如下:此文出自清代马宗霍所写的《书林记事》。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为标准,书法水平进步很快。他一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文征明写书》赏析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也要有量的积累,有质的飞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多学多练,本领才会越来越好。如果怕辛苦,容易退缩,就永远也干不成大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徵明习字
2023-06-26 19:42:161

《文徵明习字》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是什么意思?

少:通“稍”,稍微。 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2023-06-26 19:42:332

《文徵明习字》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是什么意思?

不错
2023-06-26 19:42: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