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振
-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727180.html
- 康康map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 善士六合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 韦斯特兰
-
到底西湖已经六月了,景色与其他时候就是不一样.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荷花在艳阳的照射下也显得别样的红.
- LuckySXyd
-
毕竟是六月的西湖,风景与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一样。无穷无尽的碧绿的莲叶跟天际相接,盛开的荷花与早晨初升的太阳相互辉映,更加显得特别鲜红。
- 拌三丝
-
派气
西湖!你真是 ! 造句
造句如下:1、西湖!你真是太富有诗情画意了!2、西湖!你真是太美了!3、西湖!你真是太有意境了!4、西湖!你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2023-06-13 15:37:171
西湖像什么写比喻句有哪些?
西湖写比喻句如下:1、西湖的景色仿若一古典如诗画的女子很美。2、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3、西湖的景色像一位豆蔻少女,清新美丽。4、西湖的景色犹如一个世外桃园,很美很美,让人流连往返。5、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6、西湖的景色宛如画家笔下的水墨画,一点点地晕染开来。7、西湖的景色很美,如同进入了世外桃源。8、西湖的景色宛若一名羞羞答答的少女,温婉雅致。9、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10、西湖的景色如人间仙境一样秀美,吸引着大批大批的游客。11、西湖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牵动人心。2023-06-13 15:38:041
补充句子。西湖的景色真美啊,美的仿佛是什么?
西湖美景,仿佛是人间天堂2023-06-13 15:38:272
造句:西湖太美了,不仅……而且……
你好!而且物产资源也很丰富,不仅风景秀丽西湖太美了,许多水资源都在那里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2023-06-13 15:38:331
课文《西湖》中哪个词概括了西湖的特点?
1.《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采用由远到近的描写方法描绘了西湖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2.理解词语: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3.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答:一是明月东升,二是华灯倒映湖中,三是琴声“悠扬”。 4.近义词:犹如—宛如—好像—仿佛 例句: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5.造比喻句。 ⑴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像一只只蝴蝶飘落下来。 ⑵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6.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课文中写到得景物有:连绵起伏的山、平静的湖面、环湖树、白堤苏堤、三个小岛。 8.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把句子换个说法) 答: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9.西湖十景有: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映月、宝石流霞、黄龙吐翠。 1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2023-06-13 15:38:581
描写西湖最美的句子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2023-06-13 15:39:071
杭州的造句杭州的造句是什么
杭州的造句有:西湖荷花的花骨朵在几阵蒙蒙细雨的滋润下,悄悄地绽放了!红的,白的,粉的,在碧绿的大圆盘似的荷叶衬托下,摆着各种姿势,有的像害羞的少女,露出半边脸,头开着杭州的美景;有的昂着头,迎接着来杭州的每一位客人;有得恰似站在舞台上,扭动身躯,跳着优美的芭蕾。他俩去杭州度蜜月了。杭州的造句有:杭州现在还没有开通地铁呢。上次我去苏州,正巧你去了杭州,失之交臂,又未能谋面。结构是:杭(左右结构)州(独体结构)。注音是:ㄏㄤ_ㄓㄡ。拼音是:hángzhōu。杭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杭州Hángzhōu。(1)中国东部浙江省濒杭州湾的港市,浙江省省会,中国六大古都之名,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区。二、网络解释杭州(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截至2017年,杭州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钱塘江水域面积,钱塘江河海分界线采用海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2018年1月,杭州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人,城镇化率7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2844家。关于杭州的诗词《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关于杭州的诗句歌咏杭州胜汴州莫把杭州比福州舒州人老古杭州关于杭州的成语南州冠冕冲州撞府过府冲州九州四海撞府冲州遐州僻壤关于杭州的词语冲州撞府神州赤县骑鹤扬州跨州连郡南州冠冕九州四海撞府冲州齐州九点遐州僻壤州官放火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杭州的详细信息2023-06-13 15:39:141
描写“西湖”风景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西湖”风景的成语有水波粼粼、如诗如画、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美不胜收等。1、水波粼粼[ shuǐ bō lín lín ]水面十分明净。造句:公园里有水波粼粼的湖面,绚丽多彩的花儿,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2、如诗如画[ rú shī rú huà ]好像诗和画一样美丽。造句:三亚,地属北纬十八度休闲地带,钟灵毓秀,如诗如画!3、波光粼粼[ bō guāng lín lín ]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造句: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好像千万条银蛇在舞动。4、水天一色[ shuǐ tiān yī sè ]水光与天色相浑。 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造句: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5、美不胜收[ měi bù shèng shōu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造句:公园里举行花展,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2023-06-13 15:39:211
比喻西湖用四字成语
1. 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西湖 美不胜收 měi bù shèng shōu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正音】胜;不能读作“shēnɡ” 【近义词】琳琅满目 【反义词】不堪入目 【辨析】~和“琳琅满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但~偏重“来不及看”;“琳琅满目”侧重在“满眼都是”。 【例句】西湖的景色真是令人~。 【英译】too many excellent things to be ful 2. 描写西湖的四字词语 描写西湖的四字词语,示例: 水波粼粼 【解释】形容水面明净。粼粼,水十分明净。 【例句】我一眼望去,那~的水面,看起来真是美极了。 如诗如画 【解释】好像诗和画一样美丽,形容风景美丽,内容丰富。 【例句】她拥有宽阔美丽的海滩、洁白无瑕的沙粒、碧绿翡翠的海水,丰富的矿藏及如诗如画的山光水色。 波光粼粼 【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出处】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水天一色 【解释】水面好像和天相接,同为一色。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美不胜收 【解释】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能够承受的。 【出处】《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清·钱泳:“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湖光山色 【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粱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冠。” 一碧万顷 【解释】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水平如镜 【解释】比喻风平浪静,如镜子一样平静。 【出处】我曾经想象过水平如镜的滇池会有怎样惊世骇俗的美丽,却未料到是它竟是如此淡雅的。 3. 形容西湖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波光粼粼 【拼音】: bō guāng lín lín 【解释】: 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出处】:出处不明。 【举例造句】: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2.水天一色 【拼音】: shuǐ tiān yī sè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举例造句】: 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 3.美不胜收 【拼音】: měi bù shèng shōu 【解释】: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举例造句】: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4.草长莺飞 【拼音】: cǎo zhǎng yīng fēi 【解释】: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举例造句】: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5.春暖花开 【拼音】: chūn nuǎn huā kāi 【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举例造句】: 春暖花开,我好引着孩子们园里做活。 4. 描写湖的比喻句,拟人句,四字词语,诗文. 比喻句:湖静的像一面镜子.青海的水,静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五光十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风景秀丽,清澈见底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2023-06-13 15:39:341
关于西湖的诗句加赏析二言
1.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2.描写西湖的诗句(两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3.西湖的诗句 2句 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 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功夫。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宋】林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岳鄂王墓【元】赵子昂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忆西湖【明】张煌言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清】康有为。 4.关于西湖的五言诗(2句)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随便找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其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更多西湖的诗句,详见: /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95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六和塔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游船轻入西湖中。 碧波方圆五公里,满湖诗句惹秋风。”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 杭州楼外楼菜馆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 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 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 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 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 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游船轻入西湖中。碧波方圆五公里, 满湖诗句惹秋风。”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 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 杭州楼外楼菜馆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 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 飞来。 5.与西湖有关的诗句只要两句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6.关于庐山、西湖的诗句二句 庐山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西湖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清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 7.有关西湖的诗句(3首) ①“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这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观赏西湖之后,对西湖精彩的描述,他把西湖比作一位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女,一位具有东方魅力的美女――西施。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宋朝诗人范成大描写西湖荷花的诗。每当夏季来临,轻风拂来,那荷叶便摇摇曳曳,婀娜多姿,给人美的享受。 “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一,夏日在西湖观赏荷花,意味无穷,惬意非常。 “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都在白堤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过刺史,对西湖进行过治理,后人为纪念他,称为白堤。 白居易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的就是此堤。“平湖秋月”三面临水,楼前水面筑平台,每当中秋月夜,湖平如镜,清辉万顷,可坐平台赏月品茶,兴趣无穷。 “断桥残雪”在白堤东端,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就在此断桥相会 ②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其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③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游船轻入西湖中。碧波方圆五公里,满湖诗句惹秋风。”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 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 杭州楼外楼菜馆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 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 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 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 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 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 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六和塔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游船轻入西湖中。 碧波方圆五公里, 满湖诗句惹秋风。”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 杭州楼外楼菜馆 “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 8.2首描写西湖的诗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9.关于西湖的诗句古诗 你好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钱塘江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雷峰夕照 [元] 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苏堤春晓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曲院风荷 [明] 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双峰插云 [清] 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湖心亭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平湖秋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金门见柳 [元] 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屏晚钟 [明] 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花港观鱼 [清] 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满意采纳2023-06-13 15:39:401
关于西湖的诗句加赏析
1.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2.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简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3.描写西湖的古诗(带解释) 作品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编辑本段 作品注解 ①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若隐若现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⑤亦奇:也显得奇妙。 编辑本段 作品大意 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句解:晴天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含义 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姿态。 句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4.描写西湖的宋词赏析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平湖秋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贺新郎 游西湖有感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 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时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 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潘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 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 笑指梅花蕾。天下事,可知矣! 念奴娇 西湖和人韵 [宋]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壁。谁把香奁收宝镜 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欧阳修 采桑子 十首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 ,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栏杆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湖 上 宋 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题西湖钓艇图 唐 寅 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入武林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渐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5.关于杭州名胜的诗,带赏析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 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 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 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 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 6.关于西湖的诗句古诗 你好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钱塘江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雷峰夕照 [元] 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苏堤春晓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曲院风荷 [明] 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双峰插云 [清] 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湖心亭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平湖秋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金门见柳 [元] 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屏晚钟 [明] 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花港观鱼 [清] 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满意采纳 7.描写西湖的诗句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凡游越。 范景文《西湖》诗: 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逐春风看歌舞,凡人着眼看青山。 张岱《西湖》诗: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熇。 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 又《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2023-06-13 15:39:481
关于西湖的诗句加赏析越短越好
1.古诗词加赏析,越短越好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接下两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为人传诵,正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这诗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似. 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之妙,诚如薛雪所指出: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诗话》).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方东树说这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续昭昧詹言》)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 (马茂元) 2.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3.10首古诗赏析,越短的越好 1.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赏析: 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1.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2.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2.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 3.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4.古诗词加赏析,越短越好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接下两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为人传诵,正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这诗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似. 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之妙,诚如薛雪所指出: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诗话》).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方东树说这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续昭昧詹言》)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 (马茂元)。 5.要描写西湖的诗句 要名句 越多越好 急 西湖留别【唐】白居易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重别西湖【唐】李绅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岳鄂王墓【元】赵子昂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忆西湖【明】张煌言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西湖杂诗【清】黄任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清】康有为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南游吟草【现当代】郁达夫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曲院风荷【明】王瀛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双峰插云【清】陈糜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唐】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涌金门见柳【元】贡性之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南屏晚钟【明】万达甫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夜泛西湖【明】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花港观鱼【清】许承祖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西湖柳枝词【清】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西湖游记西湖公园万紫千红,有着五彩缤纷的喷泉,绿草如茵的草坪,百花争艳的花园,形态各异的雕像和怪石嶙峋的假山。 但最美的还要那波光粼粼的西湖了。西湖位于西湖公园的中心,在它中心靠西的位置是一座巨大的绿色鸟岛,中间是历史悠久的刺桐阁。 公园用一座座雪白的拱桥连在一起,十分美丽。西湖的水在平时呈现翠绿色。 夕阳西下,想从湖水里照照倒影,湖面上便出现了波光粼粼的金波。这些调皮的小东西在湖面上跳跃着,还不时地随着水波飘荡几下。 不一会儿,这块翡翠已经变得竟金光闪闪了。傍晚,人们在西湖上快乐的划着船,更给西湖增添了几分色彩。 岛上的照明灯的灯光倒 映在水里,形成了五条金色光条,就像五条金色的彩带,它们在水里摆动着自己金色的身体,跳着优雅的舞蹈,使西湖又加上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夜晚,游人稀少,冷风拂着垂到湖面的柳叶,使柳叶沙沙地摆动起来,在湖面上划出了几道水波。 天上的云,给西湖披上了一道轻纱……。 6.古诗词加赏析,越短越好 宋朝诗人朱熹的古诗作品《观书有感其二》,其全文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艨艟: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赏析】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7.谁会背描写西湖的古诗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 湖 柳 枝 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 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夜泛西湖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8.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简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2023-06-13 15:39:551
即使明天的天气很好我们也要去西湖公园游玩修改病句
病句在于关联词使用不当。修改句子如下:即使明天的天气不好,我们也要去西湖公园游玩。2023-06-13 15:40:274
用杭州怎样造句?
上有天堂,下有杭州2023-06-13 15:40:363
形容西湖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我爱杭州我爱杭州我爱杭州我爱杭州2023-06-13 15:40:491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西湖》教案
【 #三年级# 导语】《西湖》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秀丽的景色,可谓句句是景,字字都美。以下是 无 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西湖》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 1、古诗转转龙 2、唱《弟子规》 一、导入 刚才的课前展示,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我就送你们一个礼物,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的美景图) 问:你们觉得西湖美吗? 生:美! 看到这西湖的美景图,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以前诵读的一首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学生齐声朗诵 那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篇与西湖有关的文章——《西湖》,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揭题板书:西湖 读完课题之后,你们脑子里有哪些疑问? 生:西湖什么样子?西湖美不美?……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词,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三、过关检查 (一) 1、同桌互相读生字,读准字音得一颗☆ 2、同桌互相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得一颗☆ 3、检查完毕,马上坐端正,再得一颗纪律☆ (二) 老师检查: 1、词宝宝(自渎、齐读、开火车) 镶嵌轻拂掠过一圈苏堤华灯琴声泛舟素有连绵浓淡犹如格外漂浮掩映一般一幅画夜幕初垂 2、字宝宝(自渎、齐读、开火车) 嵌拂幅掠圈堤幕垂华琴泛素绵淡犹格浮掩般初 3、课文朗读(抽查4名同学) 四、讲解课文 俗语的上半部分:上有天堂。有谁能答出下一半?(下有苏杭)苏杭——苏州和杭州 天堂是怎样的地方?想象回答(幸福、美好的地方;让人神往的地方……杭州像天堂一样美,令人神往。) 1、范读课文 那镶嵌在杭州的一颗明珠肯定很美,请同学们边听示范录音,边在书上划出西湖美的地方。 2、小组合作讨论 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丽景色? 检查自学效果。 小组讨论,归纳: 西湖美在湖 西湖美在山 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 引导朗读: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理解“硕大”,在平静而宽阔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十里明湖中,孤山() 西湖美在堤 白堤和苏堤() 西湖美在岛 三个小岛() 小结: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呢?读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理解“飘逸”、“掩映”、“典雅”等词语。 西湖美在夜 生自由读文,想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出示:夜幕初垂,明月东升…… 总结:远眺西湖→近赏西湖→月下游赏 五、配乐朗诵 总结: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配合着音乐,再来朗读课文,重新体味一下西湖的美景。 六、课外扩充阅读 《配套练习册》上的文章——《美丽的西湖》 1、自由读 2、找学生读好的段落 3、做相关的阅读题 七、课堂达标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山峦 ()的山水画 ()的湖面 ()的湖水 ()的西湖 ()的琴声 2、试着用“犹如”、“像”、“仿佛”、“宛如”中的任意两个词造句。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用“如”、“像”、“仿佛”、“宛如”造句。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估计有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中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网络资源、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浏览各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丰富学生对西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预习准备) 二、(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预习,同学们对西湖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大家来谈一谈。(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今天,让我们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览一下,好,我们出发(VCD,空中鸟瞰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要求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教师启发:我们初读了课文,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初步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提问。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你们真的会读书了,那么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人间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让我们步入西湖。 (四)精读课文,深入西湖(结合演示文稿教学)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朗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图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读) (1)第一句:山峦(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体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副山水画) (2)第二句:湖面(结合图片欣赏) (3)第三句:白鴎(结合图片欣赏)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课件提示背诵) 3、出示第三自然段 过渡:西湖真是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美景。不信,我们接着看。 (1)学生自读 (2)分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西湖那些景点。 (3)分句朗读分析:(课件相应演示各景点) 第一句:鸟瞰西湖周边,理解“绿色镶边”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苏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岛全景 B、小瀛洲鸟瞰、近景及三谭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体会朗读 4、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傍晚已经临近,夕阳西下,你们想不想看看此时的西湖?(夕阳斜射图片)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乐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赏。 (1)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2)夜西湖美景(课件相应图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学习造句用“宛如造句”。找出课文中宛如的近义词,口头造句。 (五)配乐朗读全文,学生谈体会。 (六)小结:古人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课件)就是说,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美丽迷人,同学们,你觉得呢?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 1、提供相关网址,让小学生自由发挥,浏览网上的西湖文化、传说故事、逸闻趣事,丰富学生知识,增加阅读量。 2、继续提供相关图片网址的链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西湖的兴趣。2023-06-13 15:41:081
邂逅西湖作者对西湖的什么之情
邂逅西湖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023-06-13 15:41:151
杨万里哪首诗里有描写西湖的句子,详细地说说
http://baike.baidu.com/view/480422.htm2023-06-13 15:41:528
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
我非腊梅,故不能生秋而育冬,我非香玉,故不能图大地而窥蓝天,我不好喧嚣,故无权择淮地而质异.2023-06-13 15:42:131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23-06-13 15:42:3410
苏堤的造句苏堤的造句是什么
苏堤的造句有:平湖秋月是女人的含情脉脉,苏堤春晓是女人的妩媚动人,曲院风荷是女人的风姿绰约,柳浪闻莺是女人的娇声嗲气。湖光山色,让我们对酒当歌。雨打残荷,让我们画船听雨。骤雨初歇,让我们细说从头。苏堤杨柳,让我们信步而游。世界旅游日,走出家门,天天旅游。苏堤的造句有:漫步堤上,看晓雾中西湖苏醒,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是女人的含情脉脉,苏堤春晓是女人的妩媚动人,曲院风荷是女人的风姿绰约,柳浪闻莺是女人的娇声嗲气。结构是:苏(上下结构)堤(左右结构)。拼音是:sūdī。注音是:ㄙㄨㄉ一。苏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亦称"苏堤"。亦称"苏堤"。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佑年间,苏轼知杭州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庙,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其间有桥六座,夹道杂植花柳,有"六桥烟柳"之称。3.在广东省惠州市西湖(旧称丰湖)中。宋绍圣年间,苏轼知惠州时,买丰湖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参阅《嘉庆一统志.惠州.苏堤》。二、引证解释⒈见“苏公堤”。三、网络解释苏堤(杭州苏堤)杭州西湖苏堤是北宋元_四年(1089),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元史》记载,元_四年(1089)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轼在颍州》)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关于苏堤的诗词《苏堤晓望·荷边清露袭人衣》《正月二十七雨中过苏堤》《韬光作·昨日苏堤看种桑》关于苏堤的诗句白公堤尽即苏堤白堤行尽更苏堤遍赏苏堤侧关于苏堤的成语樵苏后爨鹿走苏台樵苏失爨堤溃蚁穴累块积苏累苏积块板渚隋堤群蚁溃堤樵苏不爨韩潮苏海关于苏堤的词语槁苏_醒樵苏不爨樵苏后爨梁苑隋堤板渚隋堤累块积苏鹿走苏台樵苏失爨韩潮苏海累苏积块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苏堤的详细信息2023-06-13 15:43:191
关于西湖的诗句五言古诗
1. 关于思乡的诗句五言古诗 关于思乡的诗句五言古诗 1.关于思乡的诗句 5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卞之琳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罢,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唱。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荻 。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放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2.描写思乡的诗句五言绝句 (第一首)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第二首)望月有怀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第三首)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第四首)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第五首)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第六首)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第七首)渡荆门送别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第八首)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第九首)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 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 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 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第十首)静夜思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3.找5首关于思乡的古诗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9、《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0、《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11、《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12、《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13、《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4.关于思乡的古诗及其赏析(5首)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评析】: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义】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评析】 ue771ue771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 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 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义】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ue771ue771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 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 5.5首思乡的诗句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6.关于思乡的五言绝句诗10首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这里提供六首,希望能够采纳。2023-06-13 15:43:29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是不是没有被赐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诗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注释晓: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的时候。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映日:太阳映照。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景色,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更加说明夏天的西湖景色的与众不同。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2023-06-13 15:44:051
用西湖是也不是造句
造句如下:1、西湖!你真是太富有诗情画意了!2、西湖!你真是太美了!3、西湖!你真是太有意境了!4、西湖!你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2023-06-13 15:44:242
用“西湖是......让人......”造句
西湖是2023-06-13 15:44:313
形容西湖的山水的一个字来形容的词并造句
一个月经出去学校啊哈哈哈啊2023-06-13 15:44:442
形容西湖的山水的一个字来形容的词并造句
画桥烟柳:描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形容杭州之形胜与繁华。婀娜多姿:意思是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如诗如画:形容风景优美,像诗画一样动人。2023-06-13 15:44:511
描写杭州西湖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1、波光粼粼读音: bō guāng lín lín解释: 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出处:出处不明。举例造句: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2、水天一色读音: shuǐ tiān yī sè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举例造句: 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3、美不胜收读音: měi bù shèng shōu解释: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举例造句: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4、草长莺飞读音: cǎo zhǎng yīng fēi解释: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举例造句: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5、春暖花开读音: chūn nuǎn huā kāi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举例造句: 春暖花开,我好引着孩子们园里做活。2023-06-13 15:44:591
关于西湖的诗句或古文及赏析
1.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简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2.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3.关于西湖雪景的古诗或古文 西湖杂记——袁宏道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校注】"张功甫玉照堂"钱本作"张功甫家"。钱注:"吴郡本、小修本作玉照堂。" 断 桥 湖上之盛,在六桥及断桥两堤。断桥旧有堤甚狭,为今侍中所增饰,工致遂在六桥之上。夹道种绯桃、垂杨、玉兰、山茶之属二十余种。白石砌其边如玉,布地皆软沙。旁附小堤,益以杂花。每步其上,即乐而忘归,不十余往还不止。闻往年堤上花开,不数日多被人折去。今春禁严,花开最久。浪游遭遇之奇,此其一矣。 雨后游六桥记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飞来峰 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高不余数十丈,而苍翠玉立,渴虎奔猊,不足为其怒也;神呼鬼立,不足为其怪也;秋水暮烟,不足为其色也;颠书吴画,不足为其变幻诘曲也。石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前后大小洞四五,窈窕通明,溜乳作花,若刻若镂。壁间佛像,皆杨秃所为,如美人面上瘢痕,奇丑可厌。 余前后登飞来者五:初次与黄道元、方子公同登,单衫短后,直穷莲花峰顶,每遇一石,无不发狂大叫。次与王闻溪同登,次为陶石篑、周海宁,次为王静虚、石篑兄弟,次为鲁休宁。每游一次,辄思作一诗,卒不可得。 灵 隐 灵隐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胜,门景尤好。由飞来峰至冷泉亭一带,涧水溜玉,画壁流青,是山之极胜处。亭在山门外,尝读乐天记有云:「亭在山下水中,寺四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撮奇搜胜,物无遁形。春之日,草薰木欣,可以导和纳粹;夏之日,风冷泉渟,可以蠲烦析酲。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可垂钓于枕上。潺湲洁澈,甘粹柔滑,眼目之嚣,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观此记,亭当在水中。今依涧而立,涧阔不丈余,无可置亭者,然则冷泉之景,比旧盖减十分之七矣。 韬光在山之腰,出灵隐后一二里,路径甚可爱。古木婆娑,草香泉渍,淙淙之声,四分五路,达于山厨。庵内望钱塘江,浪纹可数。 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近代词客,捃拾帮凑。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宿韬光之次日,余与石篑、子公,同登北高峰绝顶而下。 莲花洞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校注】此篇不见于原本古文观止。校以上海古籍版钱伯城《袁宏道集校笺》卷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4.文言文《西湖》的解析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译文: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已心飞到西湖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不觉非常好看,全身心都醉了。此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但描写不出来。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5.谁有关于月河西湖的文言文和诗句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雷峰夕照 [元]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湖心亭 [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平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金门见柳 [元]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屏晚钟 [明]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花港观鱼 [清]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6.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有关西湖的古诗词名句 3、《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8.关于西湖雪景的古诗或古文 西湖杂记——袁宏道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校注】"张功甫玉照堂"钱本作"张功甫家"。钱注:"吴郡本、小修本作玉照堂。 "断 桥 湖上之盛,在六桥及断桥两堤。断桥旧有堤甚狭,为今侍中所增饰,工致遂在六桥之上。 夹道种绯桃、垂杨、玉兰、山茶之属二十余种。白石砌其边如玉,布地皆软沙。 旁附小堤,益以杂花。每步其上,即乐而忘归,不十余往还不止。 闻往年堤上花开,不数日多被人折去。今春禁严,花开最久。 浪游遭遇之奇,此其一矣。 雨后游六桥记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 」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 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 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飞来峰 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高不余数十丈,而苍翠玉立,渴虎奔猊,不足为其怒也;神呼鬼立,不足为其怪也;秋水暮烟,不足为其色也;颠书吴画,不足为其变幻诘曲也。石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 前后大小洞四五,窈窕通明,溜乳作花,若刻若镂。壁间佛像,皆杨秃所为,如美人面上瘢痕,奇丑可厌。 余前后登飞来者五:初次与黄道元、方子公同登,单衫短后,直穷莲花峰顶,每遇一石,无不发狂大叫。次与王闻溪同登,次为陶石篑、周海宁,次为王静虚、石篑兄弟,次为鲁休宁。 每游一次,辄思作一诗,卒不可得。 灵 隐 灵隐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胜,门景尤好。 由飞来峰至冷泉亭一带,涧水溜玉,画壁流青,是山之极胜处。亭在山门外,尝读乐天记有云:「亭在山下水中,寺四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撮奇搜胜,物无遁形。 春之日,草薰木欣,可以导和纳粹;夏之日,风冷泉渟,可以蠲烦析酲。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可垂钓于枕上。潺湲洁澈,甘粹柔滑,眼目之嚣,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观此记,亭当在水中。今依涧而立,涧阔不丈余,无可置亭者,然则冷泉之景,比旧盖减十分之七矣。 韬光在山之腰,出灵隐后一二里,路径甚可爱。古木婆娑,草香泉渍,淙淙之声,四分五路,达于山厨。 庵内望钱塘江,浪纹可数。 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 意古人取景,或亦如近代词客,捃拾帮凑。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 宿韬光之次日,余与石篑、子公,同登北高峰绝顶而下。莲花洞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 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 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校注】此篇不见于原本古文观止。 校以上海古籍版钱伯城《袁宏道集校笺》卷十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2023-06-13 15:45:061
形容西湖四字成语
1. 描写西湖的四字词语 描写西湖的四字词语,示例: 水波粼粼 【解释】形容水面明净。粼粼,水十分明净。 【例句】我一眼望去,那~的水面,看起来真是美极了。 如诗如画 【解释】好像诗和画一样美丽,形容风景美丽,内容丰富。 【例句】她拥有宽阔美丽的海滩、洁白无瑕的沙粒、碧绿翡翠的海水,丰富的矿藏及如诗如画的山光水色。 波光粼粼 【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出处】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水天一色 【解释】水面好像和天相接,同为一色。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美不胜收 【解释】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能够承受的。 【出处】《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清·钱泳:“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湖光山色 【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粱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冠。” 一碧万顷 【解释】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水平如镜 【解释】比喻风平浪静,如镜子一样平静。 【出处】我曾经想象过水平如镜的滇池会有怎样惊世骇俗的美丽,却未料到是它竟是如此淡雅的。 2. 形容西湖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波光粼粼 【拼音】: bō guāng lín lín 【解释】: 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出处】:出处不明。 【举例造句】: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2.水天一色 【拼音】: shuǐ tiān yī sè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举例造句】: 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 3.美不胜收 【拼音】: měi bù shèng shōu 【解释】: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举例造句】: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4.草长莺飞 【拼音】: cǎo zhǎng yīng fēi 【解释】: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举例造句】: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5.春暖花开 【拼音】: chūn nuǎn huā kāi 【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举例造句】: 春暖花开,我好引着孩子们园里做活。 3. 形容西湖美景的四字词语 形容西湖美景的四字词语: 一泻千里 一望无际 千山万水 千岩万壑 山明水秀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大雨滂沱 荆棘丛生 草长莺飞 荒无人烟 柳暗花明 万紫千红 天昏地暗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风平浪静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层峦叠嶂 春光明媚 春华秋实 春和景明 气象万千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沃野千里 汹涌澎湃 彤云密布 穷乡僻壤 花枝招展 苍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清风明月 落英缤纷 落花流水 晴空万里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晓风残月 倾盆大雨 浩浩荡荡 海阔天空 浮云蔽日 浮光掠影 倒海翻江 烟波浩渺 凄风苦雨 浩如烟海 遮天蔽日 漫无边际 滴水成冰 繁花似锦 湖光山色 渺无人烟 雷电交加 数九寒天2023-06-13 15:45:221
杨万里写夏天的西湖
1. 杨万里写关于夏天的诗句 杨万里写关于夏天的诗句 1.杨万里的关于夏天的诗词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明月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关于夏天的古诗和杨万里的资料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 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3.关于夏天的古诗和杨万里的资料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 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 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4.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023-06-13 15:45:281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出了什么的夏日杭州西湖的独特风光
西湖的美丽景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2023-06-13 15:45:361
西湖美景诗句赏析
1. 关于西湖的诗句和赏析(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关于西湖的诗句和赏析(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1.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2.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简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3.10首描写西湖的诗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呵呵! 4.关于西湖的诗句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描写西湖的宋词赏析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平湖秋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贺新郎 游西湖有感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 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时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 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潘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 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 笑指梅花蕾。天下事,可知矣! 念奴娇 西湖和人韵 [宋]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壁。谁把香奁收宝镜 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欧阳修 采桑子 十首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 ,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栏杆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湖 上 宋 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题西湖钓艇图 唐 寅 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入武林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渐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6.描写西湖的古诗(带解释) 作品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编辑本段 作品注解 ①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若隐若现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⑤亦奇:也显得奇妙。 编辑本段 作品大意 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句解:晴天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含义 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姿态。 句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 “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7.关于描写西湖的押韵现代诗及其赏析和推荐理由, 想到我会死在中国 (美)保罗u2022安格尔 杭州像一只手臂 围在西湖的长肩上。 我爱它的绿水,像老朋友一样,爱它的矮矮的山峰 抚摸低沉的天空。 昨夜我就在这里的黑暗中 醒来,想到我会死。 我的呼吸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像失去控制的痉挛的手臂。 我想,一个爱荷华人 远离他的家乡杉木园 远离树叶沙沙的街道 和街道周围的玉米田, 到这里来结束他的幸福 和痛苦日子,多么不可思议。 在那迷朦和苦恼的时刻, 我想,中国啊,你把我的 美丽妻子给了我,我在暮年 只好把可怜的骨头给你。 我闭上了眼睛。难道那就是黑暗,迅速的死亡,或者自然的睡眠? 我醒来。我那颗心 七十二岁了,像忠实的狗, 向我叫——保罗,下床。 让太阳知道,你喜欢 它洒向湖面的闪光。 到朱红色的灵隐寺 去向金佛稽首,他那只 沉着的手把青山上的永恒赐给你。 去跟那位老作家谈谈 他那两条细腿走起路来 抖抖颤颤,因为他挨了打。 他眼里仍闪着勇敢和苦恼的光。 写下这首诗来证明你 在中国,跟你的妻子在一起还活着。 证明你终于活了下来。 这是我读到过的写西湖的最好的现代诗歌,它出自一位美国诗人之手。作者保罗u2022安格尔是台湾女作家聂华苓的丈夫,这首诗写在他72岁高龄,充满经历岁月风霜的澄澈的爱,对爱荷华、中国,对他美丽妻子的爱。抛开这一切不论,我被这节诗句吸引: 杭州像一只手臂 围在西湖的长肩上。 我爱它的绿水,像老朋友一样,爱它的矮矮的山峰 抚摸低沉的天空。 "杭州像一只手臂/围在西湖的长肩上。"多么美好的句子啊,它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景致的美好,更是温情,被拥抱的人才会感受彻底的温情。再回想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美则美矣,也不过悠哉游哉的赏玩而已,缺少一些感动的东西。 让太阳知道,你喜欢 它洒向湖面的闪光。 到朱红色的灵隐寺 去向金佛稽首,他那只 沉着的手把青山上的永恒赐给你。 8.关于西湖的诗句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题临安邸》宋. 林升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 4.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冷泉亭》宋. 林稹 5.春衫犹是小蛮针线,会湿西湖雨。 --《青玉案》宋. 苏轼 6.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 --《凄凉犯》宋. 姜夔 7.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昭君怨》宋. 杨万里 8.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水仙子》宋. 马致远 9.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红绣鞋》元. 张可久 10.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 --《木兰花/玉楼春》宋. 张先 11.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玉楼春》宋. 欧阳修 12.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八声甘州》宋. 苏轼 13.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 --《玉楼春》宋. 马成 14.画图彩笔写西湖,波光溶漾无际。 --《西河》宋. 方千里 15.西湖花柳传消息,知是东君客。 --《折丹桂》宋. 王之道2023-06-13 15:45:431
杨万里赞西湖景色的诗句
西湖真他妈好呀2023-06-13 15:46:139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被杨红。的诗意是什么?
这个意思太浅显了,怎么能不知道呢?2023-06-13 15:46:451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上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65691.htm2023-06-13 15:47:151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是什么意思
六月中的西湖啊,风光景色终究还是与其他时节不一样。如碧玉般望不到边像是连接到天边的荷叶,映衬出荷花别样红润美丽的模样。2023-06-13 15:47:24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句话怎么理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原诗句完整的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者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描写的是西湖美景,素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西湖是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来自博驴网,能到西湖一游看看美景也是美丽的事情。2023-06-13 15:47:301
关于西湖的诗句ppt
1. 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简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2. 10首描写西湖的诗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 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呵呵。 3. 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4. 描写西湖的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江南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潘阆《忆余杭》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5. 关于西湖的诗句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 六首关于西湖的古诗 1、《春题湖上》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 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2、《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3、《湖上》 宋代: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4、《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 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6、《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7. 关于西湖的诗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8. 关于西湖的诗句6个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2023-06-13 15:47:37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什么意思
try人与人犹太人2023-06-13 15:47:473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原诗句完整的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者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描写的是西湖美景,素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西湖是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来自博驴网,能到西湖一游看看美景也是美丽的事情。2023-06-13 15:47:561
毕竟西湖六月中,描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原诗句完整的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者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描写的是西湖美景,素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西湖是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来自博驴网,能到西湖一游看看美景也是美丽的事情。2023-06-13 15:48:02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出自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原诗句完整的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者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描写的是西湖美景,素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西湖是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来自博驴网,能到西湖一游看看美景也是美丽的事情。2023-06-13 15:48:09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四时指哪四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2023-06-13 15:48:341
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对2023-06-13 15:48:413
艾青西湖诗句赏析
1. 关于西湖的诗句并赏析 关于西湖的诗句并赏析 1.描写西湖的古诗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平湖秋月[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湖心亭[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2.描写西湖的宋词赏析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平湖秋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贺新郎 游西湖有感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 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时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 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潘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 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 笑指梅花蕾。天下事,可知矣! 念奴娇 西湖和人韵 [宋]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壁。谁把香奁收宝镜 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欧阳修 采桑子 十首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 ,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栏杆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湖 上 宋 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题西湖钓艇图 唐 寅 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入武林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渐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3.描写西湖的古诗(带解释) 作品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编辑本段 作品注解 ①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若隐若现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⑤亦奇:也显得奇妙。 编辑本段 作品大意 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句解:晴天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含义 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姿态。 句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4.苏轼关于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苏轼(公元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进士。虽与王安石同出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所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在新党执政时,他屡遭贬谪,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结果卒于常州。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二 . 背景资料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三.赏析重点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诗人这两句固然是写当日游湖时「初晴后雨」的眼前实景,但他没有平素对西湖详细的观察和别有会心的领略,相信很难这样提纲而总括其全。第三、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都不减丰姿。诗人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联想到西施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喻体(西子)和本体(西湖)之间,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赋的自然之美,正因为如此,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极富诗意。诗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从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诗构思高妙,概括性强,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传神地勾勒出来。直到今天,人们到西湖也一定会想起苏轼这一首诗。 五、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5.描写西湖的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6.描写西湖的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朝杨万里 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注词释义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曾做过直阁秘书等官。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6383539宋代俗语,特别的。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名句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7.关于西湖的古诗及注释 《沉虞卿秘监招游西湖》 南宋·杨万里 苏公堤远柳生烟,和靖园深竹映关。 船入芰荷香处去,人从云水国中还。 似寒如暖清和在,欲雨翻晴顷刻间。 能为蓬莱老仙伯,一杯痛快吸湖山。 《初夏西湖》 北宋·欧阳修 积雨新晴涨碧溪,偶寻行处独依依。 绿阴黄鸟春归后,红蘤青苔人迹稀。 萍匝汀洲鱼自跃,日长栏槛燕交飞。 林僧不用相迎送,吾欲台头坐钓矶。 《次林伯玉侍郎韵赋西湖春游》 南宋·陆游 西湖一别不知年,陈迹重寻麦岭边。 山远往来双白鹭,波平俯仰两青天。 残骸自觉难支久,一笑相从亦宿缘。 旅食京华诗思尽,羡公落笔思如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赞美西湖的诗句 赞美西湖的诗句很多,如下: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欧阳修的《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刘过的《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苏轼的《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毛滂的《烛影摇红·送会宗》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以上供参考。2023-06-13 15:48:48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是什么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意:到底还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风光与其他时候大不相同。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花映日呈现出异样娇红。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作者简介:杨万里,南宋江西吉水人。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等齐名。一生作诗二万多首,流传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诗构思新巧,风格清新活泼,平易自然。语言通俗晓畅,自成一家。晓出:早晨走出。净慈寺:西湖边上得一个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毕竟:到底。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区西。四时:四季。别样:特别,异常[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2023-06-13 15:48:55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猜字??
猜几个字呀,说清楚点2023-06-13 15:49:2815
"毕竟西湖六月中"中的"西湖"在哪个省哪个市,是我国著名的什么?
我靠,答案呢2023-06-13 15:50:054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句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2023-06-13 15: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