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有人可以介绍一下什么是"神经网络"吗?

2023-05-26 08:18:14

有人可以介绍一下什么是"神经网络"吗?

bikbok

由于神经网络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各个相关的学科领域对神经网络

都有各自的看法,因此,关于神经网络的定义,在科学界存在许多不同的

见解。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是T.Koholen的定义,即"神经网络是由具有适

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

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如果我们将人脑神经信息活动的特点与现行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方

式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人脑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 巨量并行性。

在冯·诺依曼机中,信息处理的方式是集中、串行的,即所有的程序指

令都必须调到CPU中后再一条一条地执行。而人在识别一幅图像或作出一项

决策时,存在于脑中的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会同时并发作用以迅速作出解答。

据研究,人脑中约有多达10^(10)~10^(11)数量级的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

具有103数量级的连接,这就提供了巨大的存储容量,在需要时能以很高的

反应速度作出判断。

2. 信息处理和存储单元结合在一起。

在冯·诺依曼机中,存储内容和存储地址是分开的,必须先找出存储器的

地址,然后才能查出所存储的内容。一旦存储器发生了硬件故障,存储器中

存储的所有信息就都将受到毁坏。而人脑神经元既有信息处理能力又有存储

功能,所以它在进行回忆时不仅不用先找存储地址再调出所存内容,而且可

以由一部分内容恢复全部内容。当发生"硬件"故障(例如头部受伤)时,并

不是所有存储的信息都失效,而是仅有被损坏得最严重的那部分信息丢失。

3. 自组织自学习功能。

冯·诺依曼机没有主动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它只能不折不扣地按照

人们已经编制好的程序步骤来进行相应的数值计算或逻辑计算。而人脑能够

通过内部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可以有效地处

理各种模拟的、模糊的或随机的问题。

神经网络研究的主要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之前。

西班牙解剖学家Cajal于十九世纪末创立了神经元学说,该学说认为神经

元的形状呈两极,其细胞体和树突从其他神经元接受冲动,而轴索则将信号

向远离细胞体的方向传递。在他之后发明的各种染色技术和微电极技术不断

提供了有关神经元的主要特征及其电学性质。

194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W.S.McCulloch和数学家W.A.Pitts在论文《神经

活动中所蕴含思想的逻辑活动》中,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神经元模型,即

M-P模型。该模型将神经元当作一个功能逻辑器件来对待,从而开创了神经

网络模型的理论研究。

1949年,心理学家D.O. Hebb写了一本题为《行为的组织》的书,在这本

书中他提出了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变化的规则,即后来所谓的Hebb学习法则。

Hebb写道:"当神经细胞A的轴突足够靠近细胞B并能使之兴奋时,如果A重

复或持续地激发B,那么这两个细胞或其中一个细胞上必然有某种生长或代

谢过程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A激活B的效率有所增加。"简单地说,就是

如果两个神经元都处于兴奋状态,那么它们之间的突触连接强度将会得到增

强。

五十年代初,生理学家Hodykin和数学家Huxley在研究神经细胞膜等效电

路时,将膜上离子的迁移变化分别等效为可变的Na+电阻和K+电阻,从而建

立了著名的Hodykin-Huxley方程。

这些先驱者的工作激发了许多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从而为神经计

算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 第二阶段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

1958年,F.Rosenblatt等人研制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学习型神经网络

特点的模式识别装置,即代号为Mark I的感知机(Perceptron),这一重

大事件是神经网络研究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对于最简单的没有中间层的

感知机,Rosenblatt证明了一种学习算法的收敛性,这种学习算法通过迭代

地改变连接权来使网络执行预期的计算。

稍后于Rosenblatt,B.Widrow等人创造出了一种不同类型的会学习的神经

网络处理单元,即自适应线性元件Adaline,并且还为Adaline找出了一种有

力的学习规则,这个规则至今仍被广泛应用。Widrow还建立了第一家神经计

算机硬件公司,并在六十年代中期实际生产商用神经计算机和神经计算机软

件。

除Rosenblatt和Widrow外,在这个阶段还有许多人在神经计算的结构和

实现思想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K.Steinbuch研究了称为学习矩阵

的一种二进制联想网络结构及其硬件实现。N.Nilsson于1965年出版的

《机器学习》一书对这一时期的活动作了总结。

3. 第三阶段从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

第三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M.Minsky和S.Papert所著的《感知机》一书

的出版。该书对单层神经网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从数学上证明了这种网

络功能有限,甚至不能解决象"异或"这样的简单逻辑运算问题。同时,他们

还发现有许多模式是不能用单层网络训练的,而多层网络是否可行还很值得

怀疑。

由于M.Minsky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巨大威望,他在论著中作出的悲观结论

给当时神经网络沿感知机方向的研究泼了一盆冷水。在《感知机》一书出版

后,美国联邦基金有15年之久没有资助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工作,前苏联也

取消了几项有前途的研究计划。

但是,即使在这个低潮期里,仍有一些研究者继续从事神经网络的研究工

作,如美国波士顿大学的S.Grossberg、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的T.Kohonen

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的甘利俊一等人。他们坚持不懈的工作为神经网络研究的

复兴开辟了道路。

4. 第四阶段从八十年代初至今。

198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物理学家J.J.Hopfield采用全互连型

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所定义的计算能量函数,成功地求解了计算复杂度为

NP完全型的旅行商问题(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简称TSP)。这

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进入了第四阶段,也是蓬勃发展

的阶段。

Hopfield模型提出后,许多研究者力图扩展该模型,使之更接近人脑的

功能特性。1983年,T.Sejnowski和G.Hinton提出了"隐单元"的概念,并且

研制出了Boltzmann机。日本的福岛邦房在Rosenblatt的感知机的基础上,

增加隐层单元,构造出了可以实现联想学习的"认知机"。Kohonen应用3000

个阈器件构造神经网络实现了二维网络的联想式学习功能。1986年,

D.Rumelhart和J.McClelland出版了具有轰动性的著作《并行分布处理-认知

微结构的探索》,该书的问世宣告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入了高潮。

1987年,首届国际神经网络大会在圣地亚哥召开,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

(INNS)成立。随后INNS创办了刊物《Journal Neural Networks》,其他

专业杂志如《Neural Comput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al Systems》等也纷纷

问世。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相继宣布成立神经计算研究所并制订有关教育

计划,许多国家也陆续成立了神经网络学会,并召开了多种地区性、国际性

会议,优秀论著、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今天,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与探索之后,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已进入了决

定性的阶段。日本、美国及西欧各国均制订了有关的研究规划。

日本制订了一个"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这项计划为期15-20年,仅

初期投资就超过了1万亿日元。在该计划中,神经网络和脑功能的研究占有

重要地位,因为所谓"人类前沿科学"首先指的就是有关人类大脑以及通过

借鉴人脑而研制新一代计算机的科学领域。

在美国,神经网络的研究得到了军方的强有力的支持。美国国防部投资

4亿美元,由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PRA)制订了一个8年研究计划,

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指导委员会。同时,海军研究办公室(ONR)、空军

科研办公室(AFOSR)等也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神经网络的研究。DARPA认

为神经网络"看来是解决机器智能的唯一希望",并认为"这是一项比原子弹

工程更重要的技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等政府机构对神经网络的发展也都非常重视,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支持了众多

的研究课题。

欧共体也制订了相应的研究计划。在其ESPRIT计划中,就有一个项目是

"神经网络在欧洲工业中的应用",除了英、德两国的原子能机构外,还有多

个欧洲大公司卷进这个研究项目,如英国航天航空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

此外,西欧一些国家还有自己的研究计划,如德国从1988年就开始进行一个

叫作"神经信息论"的研究计划。

我国从1986年开始,先后召开了多次非正式的神经网络研讨会。1990年

12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电子学会、人工智能学会、自动化学会、通信学

会、物理学会、生物物理学会和心理学会等八个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中

国神经网络首届学术会议",从而开创了我国神经网络研究的新纪元。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处理、记忆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 . 搜索神经网络经常会看到这种圈、线图。神经网络定义是由大量的节点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结点代表什么?每条线代表什么? 上图每个圆圆的圈称之为节点,节点就是对输入数据乘上一定的权重后,进行函数处理。 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 术语上把上面一个个圆圈叫做 “神经元” ,深入了解这些圈圈的内部构造。 当这些圈圈(神经元)收到数据输入时,经历三个步骤: 输出的结果又可以作为数据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还有一个“偏置”的定义用来完善步骤二,这里就不提了。 · 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神经网络的图,其实就是把上面两种类型图结合起来。 输入数据经过3层神经网络处理后,输出结果。 不同层数可以有不同数量的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都有对应输入值的权值w,以及一个偏置b,还有一个激活函数f。 每个神经元的权重w、偏置b、激活函数f都可以不一样。 所以针对这一特性,当神经元函数采用sigmoid函数时,权重的计算: 其中gj计算如下: 这里y为实际分类,y^为预测分类(神经元f处理结果) 详细计算 . 有一组数据,包含4个样本,每个样本有3个属性,每一个样本对于一个已知的分类结果y。(相当于已知结果的训练样本,4个样本,3个特征) 每个样本有3个属性,对应3个权重,进入神经元训练。第一层采用10个神经元进行处理。 步骤一:输入数据*权重 步骤二:代入函数f中计算 上面加权求和后的数据带入函数,这里使用sigmoid函数。 到这一步一层的神经网络就处理好了,比较预测结果和实际y之间的数值差(上面算法中提到的偏差d)为:-0.009664、0.00788003、0.00641069、-0.00786466,相差不多。 步骤三:完善权重w 一开始的权重是随便设置的,故需要根据公式需要完善权重值。 权重计算结果为-0.62737713,-0.30887831,-0.20651647,三个属性重新赋予合适的权重。
2023-05-26 00:57:281

神经网络是什么?

这一年大概是我长这么大最难熬的一年,也是让我成长最多的一年。感谢生活赐予我一场惊慌失措,但愿以后抬头有阳光。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悲喜自渡,他人难悟。悄悄崩溃,默默自愈。
2023-05-26 00:57:3610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

(1)结构:许多树突(dendrite)用于输入,一个轴突 (axon)用于输出。 (2)特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兴奋性是指当信号量超过某个阈值时,细胞体就会被激活,产生电脉冲。传导性是指电脉冲沿着轴突并通过突触传递到其它神经元。 (3)有两种状态的机器:激活时为“是”,不激活时为“否”。神经细胞的状态取决于从其他神经细胞接收到的信号量,以及突触的性质(抑制或加强)。(1)神经元——不重要 ① 神经元是包含权重和偏置项的 函数 :接收数据后,执行一些计算,然后使用激活函数将数据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多数情况下)。 ② 单个神经元:线性可分的情况下,本质是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将数据划分为两类。而线性分类器本身就是一个单层神经网络。 ③ 神经网络:非线性可分的情况下,神经网络通过多个隐层的方法来实现非线性的函数。(2)权重/参数/连接(Weight)——最重要 每一个连接上都有一个权重。一个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就是让权重的值调整到最佳,以使得整个网络的预测效果最好。(3)偏置项(Bias Units)——必须 ① 如果没有偏置项,所有的函数都会经过原点。 ② 正则化偏置会导致欠拟合:若对偏置正则化,会导致激活变得更加简单,偏差就会上升,学习的能力就会下降。 ③ 偏置的大小度量了神经元产生激励(激活)的难易程度。(1)定义:也称为转换函数,是一种将输入 (input) 转成输出 (output) 的函数。(2)作用:一般直线拟合的精确度要比曲线差很多,引入激活函数能给神经网络 增加一些非线性 的特性。(3)性质: ① 非线性:导数不是常数,否则就退化成直线。对于一些画一条直线仍然无法分开的问题,非线性可以把直线变弯,就能包罗万象; ② 可微性:当优化方法是基于梯度的时候,处处可导为后向传播算法提供了核心条件; ③ 输出范围:一般限定在[0,1],使得神经元对一些比较大的输入会比较稳定; ④ 非饱和性:饱和就是指,当输入比较大的时候输出几乎没变化,会导致梯度消失; ⑤ 单调性:导数符号不变,输出不会上蹿下跳,让神经网络训练容易收敛。(1)线性函数 (linear function)—— purelin() (2)符号函数 (sign function)—— hardlim()  ① 如果z值高于阈值,则激活设置为1或yes,神经元将被激活。 ② 如果z值低于阈值,则激活设置为0或no,神经元不会被激活。(3)对率函数 (sigmoid function)—— logsig() ① 优点:光滑S型曲线连续可导,函数阈值有上限。 ② 缺点:❶ 函数饱和使梯度消失,两端梯度几乎为0,更新困难,做不深;                 ❷ 输出不是0中心,将影响梯度下降的运作,收敛异常慢;                 ❸ 幂运算相对来讲比较耗时(4)双曲正切函数(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tansig() ① 优点:取值范围0中心化,防止了梯度偏差 ② 缺点:梯度消失现象依然存在,但相对于sigmoid函数问题较轻(5)整流线性单元 ReLU 函数(rectified linear unit) ① 优点:❶ 分段线性函数,它的非线性性很弱,因此网络做得很深;                 ❷ 由于它的线性、非饱和性, 对于随机梯度下降的收敛有巨大的加速作用; ② 缺点:❶ 当x<0,梯度都变成0,参数无法更新,也导致了数据多样化的丢失;                 ❷ 输出不是0中心(6)渗漏型整流线性单元激活函数 Leaky ReLU 函数 ① 优点:❶ 是为解决“ReLU死亡”问题的尝试,在计算导数时允许较小的梯度;                 ❷ 非饱和的公式,不包含指数运算,计算速度快。 ② 缺点:❶ 无法避免梯度爆炸问题; (没有体现优于ReLU)                 ❷ 神经网络不学习 α 值。(7)指数线性单元 ELU (Exponential Linear Units) ① 优点:❶ 能避免“死亡 ReLU” 问题;                 ❷ 能得到负值输出,这能帮助网络向正确的方向推动权重和偏置变化;                 ❸ 在计算梯度时能得到激活,而不是让它们等于 0。 ② 缺点:❶ 由于包含指数运算,所以计算时间更长;                 ❷ 无法避免梯度爆炸问题; (没有体现优于ReLU)                 ❸ 神经网络不学习 α 值。(8)Maxout(对 ReLU 和 Leaky ReLU的一般化归纳) ① 优点:❶ 拥有ReLU的所有优点(线性和不饱和)                 ❷ 没有ReLU的缺点(死亡的ReLU单元)                 ❸ 可以拟合任意凸函数 ② 缺点 :参数数量增加了一倍。难训练,容易过拟合(9)Swish ① 优点:❶ 在负半轴也有一定的不饱和区,参数的利用率更大                 ❷ 无上界有下界、平滑、非单调                 ❸ 在深层模型上的效果优于 ReLU每个层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单元(units)。增加层可增加神经网络输出的非线性。 (1)输入层:就是接收原始数据,然后往隐层送 (2)输出层:神经网络的决策输出 (3)隐藏层:神经网络的关键。把前一层的向量变成新的向量,让数据变得线性可分。(1)结构:仅包含输入层和输出层,直接相连。 (2)作用:仅能表示 线性可分 函数或决策,且一定可以在有限的迭代次数中收敛。 (3)局限:可以建立与门、或门、非门等,但无法建立更为复杂的异或门(XOR),即两个输入相同时输出1,否则输出0。 (“AI winter”) (1)目的:拟合某个函数      (两层神经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 (2)结构: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由于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不存在与模型自身的反馈连接,因此被称为“前馈”。    (层与层之间全连接) (3)作用: 非线性 分类、聚类、预测等,通过训练,可以学习到数据中隐含的知识。 (4)局限:计算复杂、计算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通常要将它们与其他网络结合形成新的网络。(5)前向传播算法(Forward Propagation) ① 方法:从左至右逐级依赖的算法模型,即网络如何根据输入X得到输出Y,最终的输出值和样本值作比较, 计算出误差 。 ② 目的:完成了一次正反向传播,就完成了一次神经网络的训练迭代。通过输出层的误差,快速求解对每个ω、b的偏导,利用梯度下降法,使Loss越来越小。 ② 局限:为使最终的误差达到最小,要不断修改参数值,但神经网络的每条连接线上都有不同权重参数,修改这些参数变得棘手。(6)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① 原理:梯度下降法求局部极值 ② 方法:从后往前,从输出层开始计算 L 对当前层的微分,获得各层的误差信号,此误差信号即作为修正单元权值的依据。计算结束以后,所要的两个参数矩阵的 梯度 就都有了。 ③ 局限:如果激活函数是饱和的,带来的缺陷就是系统迭代更新变慢,系统收敛就慢,当然这是可以有办法弥补的,一种方法是使用 交叉熵函数 作为损失函数。 (1)原理:随着网络的层数增加,每一层对于前一层次的抽象表示更深入。在神经网络中,每一层神经元学习到的是前一层神经元值的更抽象的表示。通过抽取更抽象的特征来对事物进行区分,从而获得更好的区分与分类能力。 (2)方法:ReLU函数在训练多层神经网络时,更容易收敛,并且预测性能更好。 (3)优点:① 易于构建,表达能力强,基本单元便可扩展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                       ② 并行性号,有利于在分布是系统上应用 (4)局限:① 优化算法只能获得局部极值,性能与初始值相关                       ② 调参理论性缺乏                       ③ 不可解释,与实际任务关联性模糊(1)原理:由手工设计卷积核变成自动学习卷积核(2)卷积(Convolutional layer): 输入与卷积核相乘再累加 (内积、加权叠加) ① 公式: ② 目的:提取输入的不同特征,得到维度很大的 特征图(feature map) ③ 卷积核:需要训练的参数。一般为奇数维,有中心像素点,便于定位卷积核 ④ 特点:局部感知、参数变少、权重共享、分层提取(3)池化(Pooling Layer):用更高层的抽象表达来表示主要特征,又称“降采样” ① 分类: 最大 (出现与否)、平均(保留整体)、随机(避免过拟合) ② 目的:降维,不需要训练参数,得到新的、维度较小的特征(4)步长(stride):若假设输入大小是n∗n,卷积核的大小是f∗f,步长是s,则最后的feature map的大小为o∗o,其中 (5)填充(zero-padding) ① Full模式:即从卷积核(fileter)和输入刚相交开始做卷积,没有元素的部分做补0操作。 ② Valid模式:卷积核和输入完全相交开始做卷积,这种模式不需要补0。 ③ Same模式:当卷积核的中心C和输入开始相交时做卷积。没有元素的部分做补0操作。(7)激活函数:加入非线性特征(8)全连接层(Fully-connected layer) 如果说卷积层、池化层和激活函数层等是将原始数据映射到隐层特征空间(决定计算速度),全连接层则起到将学到的“分布式特征表示”映射到样本标记空间的作用(决定参数个数)。参考: [1]  神经网络(入门最详细)_ruthy的博客-CSDN博客_神经网络算法入门 [2]  神经网络(容易被忽视的基础知识) - Evan的文章 - 知乎 [3]  人工神经网络——王的机器 [4]  如何简单形象又有趣地讲解神经网络是什么? - 舒小曼的回答 - 知乎 [5]  神经网络15分钟入门!足够通俗易懂了吧 - Mr.括号的文章 - 知乎 [6]  神经网络——最易懂最清晰的一篇文章_illikang的博客-CSDN博客_神经网络 [7]  直觉化深度学习教程——什么是前向传播——CSDN [8]  “反向传播算法”过程及公式推导(超直观好懂的Backpropagation)_aift的专栏-CSDN [9]  卷积、反卷积、池化、反池化——CSDN [10]  浙大机器学习课程- bilibili.com
2023-05-26 00:57:571

第五章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由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神经网络中最基本的成分便是 神经元模型 。 M-P神经元模型: 感知机由两层神经元组成,分别为输入层、输出层。 以下是具体过程: 多层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 如上图可知,多层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顶层是输出层,底层是输入层,中间的便是隐含层。隐含层与输出层都具有功能神经元。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需要满足: 1、每层神经元必须与下一层完全互连 2、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同层连接 3、神经元不可跨层连接 只需包含一个足够多神经元的隐层,就能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复杂度的连续函数 BP神经网络由于学习能力太强大比较荣誉造成过拟合问题,故有两种策略来减缓过拟合的问题: 1、早停: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学习,验证集评估性能,在训练过程中,若训练集的累积误差降低,而验证集的累积误差提高,则终止训练; 2、引入正则化:其基本思想是在误差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用于描述网络复杂程度的部分,有如连接权和阈值的平方和: 其中λ∈(0,1)用于对累积经验误差与网络复杂度这两项进行折中,常通过交叉验证法来估计。 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可看作一个参数寻优的过程,即寻找到适当的参数使得E最小。于是我们时常会谈及“全局最小”和“局部最小”。 1、全局最小:即全局最小解,在参数空间中,所有其他点的误差函数值均大于该点; 2、局部最小:即局部最小解,在参数空间中,其邻近的点的误差函数值均大于该点。 我们要达到局部极小点,很容易,只要满足梯度为零的点便是了,局部极小点可以有多个,但全局最小点只有一个。显然,我们追求的是全局最小,而非局部极小,于是人们通常采用以下策略来试图“跳出”局部极小,使其接近全局最小: 1、以多组不同参数值初始化多个神经网络,按标准方法训练,在迭代停止后,取其中误差最小的解作为最终参数; 2、使用随机梯度下降(在计算梯度时加入了随机因素),使得在局部最小时,计算的梯度仍可能不为0,从而可能跳出局部极小,继续进行迭代; 3、“模拟退火”技术,在每一步都以一定的概率接受比当前解更差的结果,但接受“次优解”的概率要随着迭代进行,时间推移而逐渐减低以确保算法的稳定。 1、RBF网络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 ,使用径向基函数作为隐层神经元激活函数,输出层是对隐层神经元输出的线性组合。RBF网络可表示为: 2、ART网络 竞争型学习 (神经网络中一种常用的 无监督学习 策略),由 比较层、识别层、识别阈值和重置模块 组成。接收到比较层的输入信号后,识别层神经元相互竞争以产生获胜神经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计算输入向量与每个识别层神经元所对应的模式类代表向量间的距离,距离小者获胜。若获胜神经元对应的代表向量与输入向量间 相似度大于识别阈值 ,则将输入样本归为该代表向量所属类别,网络 连接权 也会进行 更新 以保证后面接收到相似的输入样本时该模式类会计算出更大的相似度,使得这样的样本能够归于一类;如果 相似度不大于识别阈值 ,则 重置模块 会在 识别层 加一个神经元,其 代表向量 就 设置 为当前 输入向量 。 3、SOM网络 竞争型学习的无监督神经网络 ,将高维输入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通常是二维),且保持输入数据在高维空间的拓扑结构。 4、级联相关网络 结构自适应网络 。 5、Elman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 。 6、Boltzmann机 基于能量的模型,其神经元分为显层与隐层,显层用于数据输入输出,隐层被理解为数据的内在表达。其神经元皆为布尔型,1为激活,0为抑制。 理论上,参数越多的模型其复杂程度越高,能完成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但是复杂模型的训练效率低下,容易过拟合。但由于大数据时代、云计算,计算能力大幅提升缓解了训练效率低下,而训练数据的增加则可以降低过拟合风险。 于是如何增加模型的复杂程度呢? 1、增加隐层数; 2、增加隐层神经元数. 如何有效训练多隐层神经网络? 1、无监督逐层训练:每次训练一层隐节点,把上一层隐节点的输出当作输入来训练,本层隐结点训练好后,输出再作为下一层的输入来训练,这称为预训练,全部预训练完成后,再对整个网络进行微调。“预训练+微调”即把大量的参数进行分组,先找出每组较好的设置,再基于这些局部最优的结果来训练全局最优; 2、权共享:令同一层神经元使用完全相同的连接权,典型的例子是卷积神经网络。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需要训练的参数数目。 深度学习 可理解为一种特征学习或者表示学习,是通过 多层处理 ,逐渐将初始的 低层特征表示 转化为 高层特征表示 后,用 简单模型 即可完成复杂的分类等 学习任务 。
2023-05-26 00:58:031

什么是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机器学习的一个流派。这是现今最火的一个学派。我们在第一讲中,已经知道人学习知识是通过神经元的连接,科学家通过模仿人脑机理发明了人工神经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层神经元的连接,就形成了神经网络。那么神经网络是怎么搭建起来的呢?神经元是构建神经网络的最基本单位, 这张图就是一个人工神经元的原理图,非常简单,一个神经元由一个加法器和一个门限器组成。加法器有一些输入,代表从其他神经元来的信号,这些信号分别被乘上一个系数后在加法器里相加,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某个值,就「激活」这个神经元,接通到下个神经元,否则就不激活。原理就这么简单,做起来也很简单。今天所有的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都是这个。输入信号乘上的系数,我们也叫「权重」,就是网络的参数,玩神经网路就是调整权重,让它做你想让它做的事。 一个神经元只能识别一个东西,比如,当你训练给感知器会「认」数字「8」,你给它看任何一个数字,它就会告诉你,这是「8」还不是「8」。为了让机器识别更多更复杂的图像,我们就需要用更多的神经元。人的大脑由 1000 亿个神经元构成,人脑神经元组成了一个很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
2023-05-26 00:58:121

什么是神经网络

什么是神经网络如下: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是:每个神经元把最初的输入值乘以一定的权重,并加上其他输入到这个神经元里的值(并结合其他信息值),最后算出一个总和,再经过神经元的偏差调整,最后用激励函数把输出值标准化。基本上,神经网络是由一层一层的不同的计算单位连接起来的。我们把计算单位称为神经元,这些网络可以把数据处理分类,就是我们要的输出。神经网络常见的工具:以上内容参考:在众多的神经网络工具中,NeuroSolutions始终处于业界领先位置。它是一个可用于windows XP/7高度图形化的神经网络开发工具。其将模块化,基于图标的网络设计界面,先进的学习程序和遗传优化进行了结合。该款可用于研究和解决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的神经网络设计工具在使用上几乎无限制。
2023-05-26 00:58:191

什么叫神经网络?

南搞小孩给出基本的概念: 一.一些基本常识和原理 [什么叫神经网络?] 人的思维有逻辑性和直观性两种不同的基本方式。逻辑性的思维是指根据逻辑规则进行推理的过程;它先将信息化成概念,并用符号表示,然后,根据符号运算按串行模式进行逻辑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写成串行的指令,让计算机执行。然而,直观性的思维是将分布式存储的信息综合起来,结果是忽然间产生想法或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之点在于以下两点:1.信息是通过神经元上的兴奋模式分布储在网络上;2.信息处理是通过神经元之间同时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来完成的。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模拟人思维的第二种方式。这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特色在于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协同处理。虽然单个神经元的结构极其简单,功能有限,但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系统所能实现的行为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手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 所以网络学习的准则应该是:如果网络作出错误的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象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输出为“0”(即结果错误),则把网络连接权值朝着减小综合输入加权值的方向调整,其目的在于使网络下次再遇到“A”模式输入时,减小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如此操作调整,当给网络轮番输入若干个手写字母“A”、“B”后,经过网络按以上学习方法进行若干次学习后,网络判断的正确率将大大提高。这说明网络对这两个模式的学习已经获得了成功,它已将这两个模式分布地记忆在网络的各个连接权值上。当网络再次遇到其中任何一个模式时,能够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识别。一般说来,网络中所含的神经元个数越多,则它能记忆、识别的模式也就越多。 南搞小孩一个小程序: 关于一个神经网络模拟程序的下载 人工神经网络实验系统(BP网络) V1.0 Beta 作者:沈琦 http://emuch.net/html/200506/de24132.html 作者关于此程序的说明: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到,前3条"学习"指令,使"输出"神经元收敛到了值 0.515974。而后3条"学习"指令,其收敛到了值0.520051。再看看处理4和11的指令结果 P *Out1: 0.520051看到了吗? "大脑"识别出了4和11是属于第二类的!怎么样?很神奇吧?再打show指令看看吧!"神经网络"已经形成了!你可以自己任意的设"模式"让这个"大脑"学习分辩哦!只要样本数据量充分(可含有误差的样本),如果能够在out数据上收敛地话,那它就能分辨地很准哦!有时不是绝对精确,因为它具有"模糊处理"的特性.看Process输出的值接近哪个Learning的值就是"大脑"作出的"模糊性"判别! 南搞小孩神经网络研究社区: 人工神经网络论坛 http://www.youngfan.com/forum/index.php http://www.youngfan.com/nn/index.html(旧版,枫舞推荐) 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英文) http://www.inns.org/ 欧洲神经网络学会(ENNS)(英文) http://www.snn.kun.nl/enns/ 亚太神经网络学会(APNNA)(英文) http://www.cse.cuhk.edu.hk/~apnna 日本神经网络学会(JNNS)(日文) http://www.jnns.org 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神经网络分会 http://www.ieee-nns.org/ 研学论坛神经网络 http://bbs.matwav.com/post/page?bid=8&sty=1&age=0 人工智能研究者俱乐部 http://www.souwu.com/ 2nsoft人工神经网络中文站 http://211.156.161.210:8888/2nsoft/index.jsp =南搞小孩推荐部分书籍: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入门讲稿(PDF) http://www.youngfan.com/nn/ann.pdf 神经网络FAQ(英文) http://www.youngfan.com/nn/FAQ/FAQ.html 数字神经网络系统(电子图书) http://www.youngfan.com/nn/nnbook/director.htm 神经网络导论(英文) http://www.shef.ac.uk/psychology/gurney/notes/contents.html =南搞小孩还找到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讲座 <前向网络的敏感性研究> http://www.youngfan.com/nn/mgx.ppt 是Powerpoint文件,比较大,如果网速不够最好用鼠标右键下载另存. 南搞小孩添言:很久之前,枫舞梦想智能机器人从自己手中诞生,SO在学专业的时候也有往这方面发展...考研的时候亦是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但是很不幸的是枫舞考研失败...SO 只好放弃这个美好的愿望,为生活奔波.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好的智能计算机工程师..枫舞已经努力的在给你提供条件资源哦~~
2023-05-26 00:58:401

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

神经网络 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提出的,旨在寻求开发和测试神经的计算模拟。 粗略地说, 神经网络 是一组连接的 输入/输出单元 ,其中每个连接都与一个 权 相关联。在学习阶段,通过调整权值,使得神经网络的预测准确性逐步提高。由于单元之间的连接,神经网络学习又称 连接者学习。 神经网络是以模拟人脑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而建立的,它由一系列神经元组成,单元之间彼此连接。从信息处理角度看,神经元可以看作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信息处理单元,根据神经元的特性和功能,可以把神经元抽象成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有三个要素: 拓扑结构、连接方式、学习规则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神经网络的单元通常按照层次排列,根据网络的层次数,可以将神经网络分为单层神经网络、两层神经网络、三层神经网络等。结构简单的神经网络,在学习时收敛的速度快,但准确度低。 神经网络的层数和每层的单元数由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定。问题越复杂,神经网络的层数就越多。例如,两层神经网络常用来解决线性问题,而多层网络就可以解决多元非线性问题 神经网络的连接 :包括层次之间的连接和每一层内部的连接,连接的强度用权来表示。 根据层次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 1)前馈式网络:连接是单向的,上层单元的输出是下层单元的输入,如反向传播网络,Kohonen网络 2)反馈式网络:除了单项的连接外,还把最后一层单元的输出作为第一层单元的输入,如Hopfield网络 根据连接的范围,分为: 1)全连接神经网络:每个单元和相邻层上的所有单元相连 2)局部连接网络:每个单元只和相邻层上的部分单元相连 神经网络的学习 根据学习方法分: 感知器:有监督的学习方法,训练样本的类别是已知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模型的训练 认知器:无监督的学习方法,训练样本类别未知,各单元通过竞争学习。 根据学习时间分: 离线网络:学习过程和使用过程是独立的 在线网络:学习过程和使用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根据学习规则分: 相关学习网络:根据连接间的激活水平改变权系数 纠错学习网络:根据输出单元的外部反馈改变权系数 自组织学习网络:对输入进行自适应地学习摘自《数学之美》对人工神经网络的通俗理解:神经网络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如下四种: 1)Hopfield网络,典型的反馈网络,结构单层,有相同的单元组成 2)反向传播网络,前馈网络,结构多层,采用最小均方差的纠错学习规则,常用于语言识别和分类等问题 3)Kohonen网络:典型的自组织网络,由输入层和输出层构成,全连接 4)ART网络:自组织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卷积神经网络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循环神经网络 Deep Belief Networks(DBN)深度信念网络 深度学习是指多层神经网络上运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图像,文本等各种问题的算法集合。深度学习从大类上可以归入神经网络,不过在具体实现上有许多变化。 深度学习的核心是特征学习,旨在通过分层网络获取分层次的特征信息,从而解决以往需要人工设计特征的重要难题。 Machine Learning vs. Deep Learning  神经网络(主要是感知器)经常用于 分类 神经网络的分类知识体现在网络连接上,被隐式地存储在连接的权值中。 神经网络的学习就是通过迭代算法,对权值逐步修改的优化过程,学习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权值使训练集的样本都能被正确分类。 神经网络特别适用于下列情况的分类问题: 1) 数据量比较小,缺少足够的样本建立模型 2) 数据的结构难以用传统的统计方法来描述 3) 分类模型难以表示为传统的统计模型 缺点: 1) 需要很长的训练时间,因而对于有足够长训练时间的应用更合适。 2) 需要大量的参数,这些通常主要靠经验确定,如网络拓扑或“结构”。 3)  可解释性差 。该特点使得神经网络在数据挖掘的初期并不看好。 优点: 1) 分类的准确度高 2)并行分布处理能力强 3)分布存储及学习能力高 4)对噪音数据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最流行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是80年代提出的 后向传播算法 。后向传播算法在多路前馈神经网络上学习。  定义网络拓扑 在开始训练之前,用户必须说明输入层的单元数、隐藏层数(如果多于一层)、每一隐藏层的单元数和输出层的单元数,以确定网络拓扑。 对训练样本中每个属性的值进行规格化将有助于加快学习过程。通常,对输入值规格化,使得它们落入0.0和1.0之间。 离散值属性可以重新编码,使得每个域值一个输入单元。例如,如果属性A的定义域为(a0,a1,a2),则可以分配三个输入单元表示A。即,我们可以用I0 ,I1 ,I2作为输入单元。每个单元初始化为0。如果A = a0,则I0置为1;如果A = a1,I1置1;如此下去。 一个输出单元可以用来表示两个类(值1代表一个类,而值0代表另一个)。如果多于两个类,则每个类使用一个输出单元。 隐藏层单元数设多少个“最好” ,没有明确的规则。 网络设计是一个实验过程,并可能影响准确性。权的初值也可能影响准确性。如果某个经过训练的网络的准确率太低,则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网络拓扑或使用不同的初始权值,重复进行训练。 后向传播算法学习过程: 迭代地处理一组训练样本,将每个样本的网络预测与实际的类标号比较。 每次迭代后,修改权值,使得网络预测和实际类之间的均方差最小。 这种修改“后向”进行。即,由输出层,经由每个隐藏层,到第一个隐藏层(因此称作后向传播)。尽管不能保证,一般地,权将最终收敛,学习过程停止。 算法终止条件:训练集中被正确分类的样本达到一定的比例,或者权系数趋近稳定。 后向传播算法分为如下几步: 1) 初始化权 网络的权通常被初始化为很小的随机数(例如,范围从-1.0到1.0,或从-0.5到0.5)。 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偏置(bias),偏置也被初始化为小随机数。 2) 向前传播输入 对于每一个样本X,重复下面两步: 向前传播输入,向后传播误差 计算各层每个单元的输入和输出。输入层:输出=输入=样本X的属性;即,对于单元j,Oj = Ij = Xj。隐藏层和输出层:输入=前一层的输出的线性组合,即,对于单元j, Ij =wij Oi + θj,输出= 3) 向后传播误差 计算各层每个单元的误差。 输出层单元j,误差: Oj是单元j的实际输出,而Tj是j的真正输出。 隐藏层单元j,误差: wjk是由j到下一层中单元k的连接的权,Errk是单元k的误差 更新 权 和 偏差 ,以反映传播的误差。 权由下式更新:  其中,△wij是权wij的改变。l是学习率,通常取0和1之间的值。  偏置由下式更新:   其中,△θj是偏置θj的改变。Example人类视觉原理: 深度学习的许多研究成果,离不开对大脑认知原理的研究,尤其是视觉原理的研究。1981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 David Hubel(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神经生物学家) 和Torsten Wiesel,以及Roger Sperry。前两位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 可视皮层是分级的 。 人类的视觉原理如下:从原始信号摄入开始(瞳孔摄入像素Pixels),接着做初步处理(大脑皮层某些细胞发现边缘和方向),然后抽象(大脑判定,眼前的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然后进一步抽象(大脑进一步判定该物体是只气球)。对于不同的物体,人类视觉也是通过这样逐层分级,来进行认知的:在最底层特征基本上是类似的,就是各种边缘,越往上,越能提取出此类物体的一些特征(轮子、眼睛、躯干等),到最上层,不同的高级特征最终组合成相应的图像,从而能够让人类准确的区分不同的物体。 可以很自然的想到:可以不可以模仿人类大脑的这个特点,构造多层的神经网络,较低层的识别初级的图像特征,若干底层特征组成更上一层特征,最终通过多个层级的组合,最终在顶层做出分类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许多深度学习算法(包括CNN)的灵感来源。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神经网络,擅长处理图像特别是大图像的相关机器学习问题。卷积网络通过一系列方法,成功将数据量庞大的图像识别问题不断降维,最终使其能够被训练。 CNN最早由Yann LeCun提出并应用在手写字体识别上。LeCun提出的网络称为LeNet,其网络结构如下:这是一个最典型的卷积网络,由 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 组成。其中卷积层与池化层配合,组成多个卷积组,逐层提取特征,最终通过若干个全连接层完成分类。 CNN通过卷积来模拟特征区分,并且通过卷积的权值共享及池化,来降低网络参数的数量级,最后通过传统神经网络完成分类等任务。 降低参数量级:如果使用传统神经网络方式,对一张图片进行分类,那么,把图片的每个像素都连接到隐藏层节点上,对于一张1000x1000像素的图片,如果有1M隐藏层单元,一共有10^12个参数,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在CNN里,可以大大减少参数个数,基于以下两个假设: 1)最底层特征都是局部性的,也就是说,用10x10这样大小的过滤器就能表示边缘等底层特征 2)图像上不同小片段,以及不同图像上的小片段的特征是类似的,也就是说,能用同样的一组分类器来描述各种各样不同的图像 基于以上两个假设,就能把第一层网络结构简化 用100个10x10的小过滤器,就能够描述整幅图片上的底层特征。卷积运算的定义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一个5x5的图像,用一个3x3的 卷积核 :    1  0  1    0  1  0    1  0  1 来对图像进行卷积操作(可以理解为有一个滑动窗口,把卷积核与对应的图像像素做乘积然后求和),得到了3x3的卷积结果。 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使用一个过滤器(卷积核)来过滤图像的各个小区域,从而得到这些小区域的特征值。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卷积核的值是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 在具体应用中,往往有多个卷积核,可以认为, 每个卷积核代表了一种图像模式 ,如果某个图像块与此卷积核卷积出的值大,则认为此图像块十分接近于此卷积核。如果设计了6个卷积核,可以理解为这个图像上有6种底层纹理模式,也就是用6种基础模式就能描绘出一副图像。以下就是24种不同的卷积核的示例: 池化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原始图片是20x20的,对其进行采样,采样窗口为10x10,最终将其采样成为一个2x2大小的特征图。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即使做完了卷积,图像仍然很大(因为卷积核比较小),所以为了降低数据维度,就进行采样。 即使减少了许多数据,特征的统计属性仍能够描述图像,而且由于降低了数据维度,有效地避免了过拟合。 在实际应用中,分为最大值采样(Max-Pooling)与平均值采样(Mean-Pooling)。LeNet网络结构: 注意,上图中S2与C3的连接方式并不是全连接,而是部分连接。最后,通过全连接层C5、F6得到10个输出,对应10个数字的概率。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与传统神经网络类似,也是参照了反向传播算法 第一阶段,向前传播阶段: a)从样本集中取一个样本(X,Yp),将X输入网络; b)计算相应的实际输出Op 第二阶段,向后传播阶段 a)计算实际输出Op与相应的理想输出Yp的差; b)按极小化误差的方法反向传播调整权矩阵。
2023-05-26 00:58:531

神经网络具体是什么?

神经网络由大量的神经元相互连接而成。每个神经元接受线性组合的输入后,最开始只是简单的线性加权,后来给每个神经元加上了非线性的激活函数,从而进行非线性变换后输出。每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代表加权值,称之为权重(weight)。不同的权重和激活函数,则会导致神经网络不同的输出。 举个手写识别的例子,给定一个未知数字,让神经网络识别是什么数字。此时的神经网络的输入由一组被输入图像的像素所激活的输入神经元所定义。在通过非线性激活函数进行非线性变换后,神经元被激活然后被传递到其他神经元。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后一个输出神经元被激活。从而识别当前数字是什么字。 神经网络的每个神经元如下 基本wx + b的形式,其中 x1、x2表示输入向量 w1、w2为权重,几个输入则意味着有几个权重,即每个输入都被赋予一个权重 b为偏置bias g(z) 为激活函数 a 为输出 如果只是上面这样一说,估计以前没接触过的十有八九又必定迷糊了。事实上,上述简单模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的感知器,可以把感知器理解为一个根据不同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而做决策的模型。 举个例子,这周末北京有一草莓音乐节,那去不去呢?决定你是否去有二个因素,这二个因素可以对应二个输入,分别用x1、x2表示。此外,这二个因素对做决策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各自的影响程度用权重w1、w2表示。一般来说,音乐节的演唱嘉宾会非常影响你去不去,唱得好的前提下 即便没人陪同都可忍受,但如果唱得不好还不如你上台唱呢。所以,我们可以如下表示: x1:是否有喜欢的演唱嘉宾。x1 = 1 你喜欢这些嘉宾,x1 = 0 你不喜欢这些嘉宾。嘉宾因素的权重w1 = 7 x2:是否有人陪你同去。x2 = 1 有人陪你同去,x2 = 0 没人陪你同去。是否有人陪同的权重w2 = 3。 这样,咱们的决策模型便建立起来了:g(z) = g(w1x1 + w2x2 + b ),g表示激活函数,这里的b可以理解成 为更好达到目标而做调整的偏置项。 一开始为了简单,人们把激活函数定义成一个线性函数,即对于结果做一个线性变化,比如一个简单的线性激活函数是g(z) = z,输出都是输入的线性变换。后来实际应用中发现,线性激活函数太过局限,于是引入了非线性激活函数。
2023-05-26 00:59:011

神经网络简述

机器学习中谈论的神经网络是指“神经网络学习”,或者说,是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这两个学科领域的交叉部分[1]。 在这里,神经网络更多的是指计算机科学家模拟人类大脑结构和智能行为,发明的一类算法的统称。 神经网络是众多优秀仿生算法中的一种,读书时曾接触过蚁群优化算法,曾惊讶于其强大之处,但神经网络的强大,显然蚁群优化还不能望其项背。A、起源与第一次高潮。有人认为,神经网络的最早讨论,源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先驱——阿兰.图灵在1948年的论文中描述的“B型组织机器”[2]。二十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感知机、Adaling为代表的一系列成功,这是神经网络发展的第一个高潮[1]。B、第一次低谷。1969年,马文.明斯基出版《感知机》一书,书中论断直接将神经网络打入冷宫,导致神经网络十多年的“冰河期”。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的1974年,哈佛大学Paul Webos发明BP算法,但当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1]。 C、第二次高潮。1983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John Hopfield利用神经网络,在旅行商问题上获得当时最好结果,引起轰动;Rumelhart等人重新发明了BP算法,BP算法迅速走红,掀起神经网络第二次高潮[1]。 D、第二次低谷。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统计学习理论和支持向量机兴起,较之于这些算法,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不清晰等缺点更加凸显,神经网络研究进入第二次低谷[1]。 E、深度学习的崛起。2010年前后,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大数据的涌现,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崛起,科技巨头公司谷歌、Facebook、百度投入巨资研发,神经网络迎来第三次高潮[1]。2016年3月9日至15日,Google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对阵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乭,以4:1大比分获胜,比众多专家预言早了十年。这次比赛,迅速在全世界经济、科研、计算机产业各领域掀起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热烈讨论。 F、展望。从几个方面讨论一下。 1)、近期在Google AlphaGo掀起的热潮中,民众的热情与期待最大,甚至有少许恐慌情绪;计算机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热情也非常巨大,对未来充满期待,各大巨头公司对其投入大量资源;学术界的反应倒是比较冷静的。学术界的冷静,是因为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还没有出现长足的进步,其缺点还没有根本改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深度神经网络理论进步的空间很大。 2)、"当代神经网络是基于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掌握的脑知识。"关于人类大脑的科学与知识正在爆炸式增长。[3]世界上很多学术团队正在基于大脑机制新的认知建立新的模型[3]。我个人对此报乐观态度,从以往的仿生算法来看,经过亿万年进化的自然界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从来没有停止过。 3)、还说AlphaGo,它并不是理论和算法的突破,而是基于已有算法的工程精品。AlhphaGo的工作,为深度学习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分布式技术提供了巨大而廉价的计算能力,巨量数据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训练样本,深度学习开始腾飞,这才刚刚开始。一直沿用至今的,是McChlloch和Pitts在1943年依据脑神经信号传输结构抽象出的简单模型,所以也被称作”M-P神经元模型“。 其中,f函数像一般形如下图的函数,既考虑阶跃性,又考虑光滑可导性。实际常用如下公式,因形如S,故被称作sigmoid函数。把很多个这样的神经元按一定层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神经网络。两层神经元组成,输入层接收外界输入信号,输出层是M-P神经元(只有输出层是)。感知机的数学模型和单个M-P神经元的数学模型是一样的,如因为输入层只需接收输入信号,不是M-P神经元。 感知机只有输出层神经元是B-P神经元,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对于现行可分问题,可以证明学习过程一定会收敛。而对于非线性问题,感知机是无能为力的。BP神经网络全称叫作误差逆传播(Error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一般是指基于误差逆传播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这里为了不占篇幅,BP神经网络将起篇另述。 BP算法是迄今最为成功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BP算法不仅用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还用于其他类型神经网络的训练。 RBF网络全程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是一种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其与BP网络最大的不同是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隐层神经元激活函数。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s)是一种深度学习的前馈神经网络,在大型图片处理中取得巨大成功。卷积神经网络将起篇另述。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s)与传统的FNNs不同,RNNs引入定向循环,能够处理那些输入之间前后关联的问题。RNNs已经在众多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以及广泛应用[5]。RNNs将起篇另述。[5] [1]、《机器学习》,周志华著 [2]、《模式识别(第二版)》,Richard O.Duda等著,李宏东等译 [3]、《揭秘IARPA项目:解码大脑算法或将彻底改变机器学习》,Emily Singerz著,机器之心编译出品 [4]、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5]、 循环神经网络(RN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介绍
2023-05-26 00:59:131

神经网络是什么?

人工神经网络也具有初步的自适应与自组织能力。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改变突触权重值,以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一网络因学习方式及内容不同可具有不同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以发展知识,以致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通常,它的学习训练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监督或称有导师的学习,这时利用给定的样本标准进行分类或模仿;另一种是无监督学习或称无为导师学习,这时,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则具体的学习内容随系统所处环境(即输入信号情况)而异,系统可以自动发现环境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更近似人脑的功能。神经网络就像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您教她的知识她是不会忘记而且会学以致用的。我们把学习集(Learning Set)中的每个输入加到神经网络中,并告诉神经网络输出应该是什么分类。在全部学习集都运行完成之后,神经网络就根据这些例子总结出她自己的想法,到底她是怎么归纳的就是一个黑盒了。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测试集(Testing Set)中的测试例子用神经网络来分别作测试,如果测试通过(比如80%或90%的正确率),那么神经网络就构建成功了。我们之后就可以用这个神经网络来判断事务的分类了。神经网络是通过对人脑的基本单元——神经元的建模和联接,探索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模型,并研制一种具有学习、联想、记忆和模式识别等智能信息处理功能的人工系统。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能够从环境中学习,并把学习的结果分布存储于网络的突触连接中。神经网络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在其所处环境的激励下,相继给网络输入一些样本模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学习算法)调整网络各层的权值矩阵,待网络各层权值都收敛到一定值,学习过程结束。然后我们就可以用生成的神经网络来对真实数据做分类。
2023-05-26 00:59:323

神经网络的来源

       神经网络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叫 感知机 (perceptron),包含有输入层、输出层和一个隐藏层。输入的特征向量通过隐藏层变换到达输出层,由输出层得到分类结果。但早期的单层感知机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对稍微复杂一些的函数都无能为力(如异或操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Hition、Rumelhart等人发明的多层感知机克服,就是具有多层隐藏层的感知机。       多层感知机可以摆脱早期离散传输函数的束缚,使用sigmoid或tanh等连续函数模拟神经元对激励的响应,在训练算法上则使用Werbos发明的反向传播BP算法。这就是现在所说的神经网络NN。       神经网络的层数直接决定了它对现实的刻画能力 ——利用每层更少的神经元拟合更加复杂的函数。但问题出现了——随着神经网络层数的加深, 优化函数越来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并且这个“陷阱”越来越偏离真正的全局最优。利用有限数据训练的深层网络,性能还不如较浅层网络。同时,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随着网络层数增加, “梯度消失”现象更加严重 。(具体来说,我们常常使用sigmoid作为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函数。对于幅度为1的信号,在BP反向传播梯度时,每传递一层,梯度衰减为原来的0.25。层数一多,梯度指数衰减后低层基本上接受不到有效的训练信号。)       2006年,Hition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引发了深度学习的热潮。具体是利用预训练的方式缓解了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将隐藏层增加到了7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度”。 DNN形成         为了克服梯度消失,ReLU、maxout等传输函数代替了sigmoid,形成了如今DNN的基本形式。结构跟多层感知机一样,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到 全连接DNN的结构里下层神经元和所有上层神经元都能够形成连接,从而导致参数数量膨胀 。假设输入的是一幅像素为1K*1K的图像,隐含层有1M个节点,光这一层就有10^12个权重需要训练,这不仅容易过拟合,而且极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CNN形成        由于图像中存在固有的局部模式(如人脸中的眼睛、鼻子、嘴巴等),所以将图像处理和神将网络结合引出卷积神经网络CNN。CNN是通过卷积核将上下层进行链接,同一个卷积核在所有图像中是共享的,图像通过卷积操作后仍然保留原先的位置关系。        通过一个例子简单说明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假设我们需要识别一幅彩色图像,这幅图像具有四个通道ARGB(透明度和红绿蓝,对应了四幅相同大小的图像),假设卷积核大小为100*100,共使用100个卷积核w1到w100(从直觉来看,每个卷积核应该学习到不同的结构特征)。        用w1在ARGB图像上进行卷积操作,可以得到隐含层的第一幅图像;这幅隐含层图像左上角第一个像素是四幅输入图像左上角100*100区域内像素的加权求和,以此类推。 同理,算上其他卷积核,隐含层对应100幅“图像”。每幅图像对是对原始图像中不同特征的响应。按照这样的结构继续传递下去。CNN中还有max-pooling等操作进一步提高鲁棒性。       注意到最后一层实际上是一个全连接层,在这个例子里,我们注意到输入层到隐藏层的参数瞬间降低到了100*100*100=10^6个!这使得我们能够用已有的训练数据得到良好的模型。题主所说的适用于图像识别,正是由于CNN模型限制参数了个数并挖掘了局部结构的这个特点。顺着同样的思路,利用语音语谱结构中的局部信息,CNN照样能应用在语音识别中。 RNN形成       DNN无法对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进行建模。然而,样本出现的时间顺序对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等应用非常重要。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就出现了大家所说的另一种神经网络结构——循环神经网络RNN。       在普通的全连接网络或CNN中,每层神经元的信号只能向上一层传播,样本的处理在各个时刻独立,因此又被成为前向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而在RNN中,神经元的输出可以在下一个时间段直接作用到自身,即第i层神经元在m时刻的输入,除了(i-1)层神经元在该时刻的输出外,还包括其自身在(m-1)时刻的输出!表示成图就是这样的: 为方便分析,按照时间段展开如下图所示: (t+1)时刻网络的最终结果O(t+1)是该时刻输入和所有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达到了对时间序列建模的目的。RNN可以看成一个在时间上传递的神经网络,它的深度是时间的长度!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梯度消失”现象又要出现了,只不过这次发生在时间轴上。        所以RNN存在无法解决长时依赖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LSTM(长短时记忆单元),通过cell门开关实现时间上的记忆功能,并防止梯度消失,LSTM单元结构如下图所示:        除了DNN、CNN、RNN、ResNet(深度残差)、LSTM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结构的神经网络。如因为在序列信号分析中,如果我能预知未来,对识别一定也是有所帮助的。因此就有了双向RNN、双向LSTM,同时利用历史和未来的信息。        事实上,不论是哪种网络,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都混合着使用,比如CNN和RNN在上层输出之前往往会接上全连接层,很难说某个网络到底属于哪个类别。不难想象随着深度学习热度的延续,更灵活的组合方式、更多的网络结构将被发展出来。 参考链接: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702/ZwcjmiJ45aW27ULB.html
2023-05-26 01:00:041

神经网络算法的三大类分别是?

神经网络算法的三大类分别是:1、前馈神经网络:这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神经网络类型。第一层是输入,最后一层是输出。如果有多个隐藏层,我们称之为“深度”神经网络。他们计算出一系列改变样本相似性的变换。各层神经元的活动是前一层活动的非线性函数。2、循环网络:循环网络在他们的连接图中定向了循环,这意味着你可以按照箭头回到你开始的地方。他们可以有复杂的动态,使其很难训练。他们更具有生物真实性。循环网络的目的是用来处理序列数据。在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是从输入层到隐含层再到输出层,层与层之间是全连接的,每层之间的节点是无连接的。但是这种普通的神经网络对于很多问题却无能无力。循环神经网路,即一个序列当前的输出与前面的输出也有关。具体的表现形式为网络会对前面的信息进行记忆并应用于当前输出的计算中,即隐藏层之间的节点不再无连接而是有连接的,并且隐藏层的输入不仅包括输入层的输出还包括上一时刻隐藏层的输出。3、对称连接网络:对称连接网络有点像循环网络,但是单元之间的连接是对称的(它们在两个方向上权重相同)。比起循环网络,对称连接网络更容易分析。这个网络中有更多的限制,因为它们遵守能量函数定律。没有隐藏单元的对称连接网络被称为“Hopfield 网络”。有隐藏单元的对称连接的网络被称为玻尔兹曼机。扩展资料:应用及发展: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研究神经网络的目的在于探索人脑加工、储存和搜索信息的机制,弄清人脑功能的机理,建立人类认知过程的微结构理论。生物学、医学、脑科学专家试图通过神经网络的研究推动脑科学向定量、精确和理论化体系发展,同时也寄希望于临床医学的新突破;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家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寻求新的途径以解决不能解决或解决起来有极大困难的大量问题,构造更加逼近人脑功能的新一代计算机。
2023-05-26 01:00:121

神经网络优缺点,

神经网络的搭建,输入,隐藏与输出的设置。应用到遗传算法中,我们制定一个规则,什么样的坦克是好坦克:比如杀一个坦克+15,按存活时间+10,死亡后-25;这样判别优秀的坦克基因;然后遗传给下一代重新训练。应用越来越多,但都以战斗系统,自动优化路径为主要应用方向,缺少新的方向与研究内容。将遗传算法与宠物养成游戏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加游戏可玩性,给游戏玩家带来新鲜的游戏体验,丰富游戏玩家渴求惊喜与刺激的游戏心理,又可以丰富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与辐射面。将优质宠物模拟为食物,模仿鸟群吃食物的行为,每三名宠物为一个单位,构建排名二、三名的宠物向第一名求偶的路径,并在达到一定距离时发出摇尾巴的动作。第二三名宠物有概率和第一名的宠物繁衍出新的一代,不断迭代。在屏幕活动范围内,对靠近,对齐,避免碰撞的三个原则设置参数、权重,以此获取宠物下一时刻位置。
2023-05-26 01:00:274

一文读懂神经网络

要说近几年最引人注目的技术,无疑的,非人工智能莫属。无论你是否身处科技互联网行业,随处可见人工智能的身影:从 AlphaGo 击败世界围棋冠军,到无人驾驶概念的兴起,再到科技巨头 All in AI,以及各大高校向社会输送海量的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以至于人们开始萌生一个想法:新的革命就要来了,我们的世界将再次发生一次巨变;而后开始焦虑:我的工作是否会被机器取代?我该如何才能抓住这次革命? 人工智能背后的核心技术是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大概是一年前这个时候,我正在回老家的高铁上学习 3Blue1Brown 的 Neural Network 系列视频课程,短短 4 集 60 多分钟的时间,就把神经网络从 High Level 到推导细节说得清清楚楚,当时的我除了获得新知的兴奋之外,还有一点新的认知,算是给头脑中的革命性的技术泼了盆冷水:神经网络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以前很难通过写程序来完成的任务——例如图像、语音识别等,但它的实现机制告诉我,神经网络依然没有达到生物级别的智能,短期内期待它来取代人也是不可能的。 一年后的今天,依然在这个春运的时间点,将我对神经网络的理解写下来,算是对这部分知识的一个学习笔记,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让不了解神经网络的同学了解起来。 维基百科这样解释 神经网络 : 这个定义比较宽泛,你甚至还可以用它来定义其它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之前我们一起学习的逻辑回归和 GBDT 决策树。下面我们具体一点,下图是一个逻辑回归的示意图: 其中 x1 和 x2 表示输入,w1 和 w2 是模型的参数,z 是一个线性函数: 接着我们对 z 做一个 sigmod 变换(图中蓝色圆),得到输出 y: 其实,上面的逻辑回归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只有 1 层 输入层 , 1 层 输出层 的神经网络,图中容纳数字的圈儿被称作 神经元 ;其中,层与层之间的连接 w1、w2 以及 b,是这个 神经网络的参数 ,层之间如果每个神经元之间都保持着连接,这样的层被称为 全连接层 (Full Connection Layer),或 稠密层 (Dense Layer);此外,sigmoid 函数又被称作 激活函数 (Activation Function),除了 sigmoid 外,常用的激活函数还有 ReLU、tanh 函数等,这些函数都起到将线性函数进行非线性变换的作用。我们还剩下一个重要的概念: 隐藏层 ,它需要把 2 个以上的逻辑回归叠加起来加以说明: 如上图所示,除输入层和输出层以外,其他的层都叫做 隐藏层 。如果我们多叠加几层,这个神经网络又可以被称作 深度神经网络 (Deep Neural Network),有同学可能会问多少层才算“深”呢?这个没有绝对的定论,个人认为 3 层以上就算吧:) 以上,便是神经网络,以及神经网络中包含的概念,可见,神经网络并不特别,广义上讲,它就是 可见,神经网络和人脑神经也没有任何关联,如果我们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 多层感知机(Mutilayer Perceptron) ,就更不会觉得有多么玄乎了,多层感知机创造于 80 年代,可为什么直到 30 年后的今天才爆发呢?你想得没错,因为改了个名字……开个玩笑;实际上深度学习这项技术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低谷期,直到人们开始利用 GPU 来极大的提升训练模型的速度,以及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如 AlphaGo战胜李世石、Google 开源 TensorFlow 框架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一下这里的历史。 就拿上图中的 3 个逻辑回归组成的神经网络作为例子,它和普通的逻辑回归比起来,有什么优势呢?我们先来看下单逻辑回归有什么劣势,对于某些情况来说,逻辑回归可能永远无法使其分类,如下面数据: 这 4 个样本画在坐标系中如下图所示 因为逻辑回归的决策边界(Decision Boundary)是一条直线,所以上图中的两个分类,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找到一条直线将它们分开,但如果借助神经网络,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 3 个逻辑回归组成的网络(这里先忽略 bias)如下: 观察整个网络的计算过程,在进入输出层之前,该网络所做的计算实际上是: 即把输入先做了一次线性变换(Linear Transformation),得到 [z1, z2] ,再把 [z1, z2] 做了一个非线性变换(sigmoid),得到 [x1", x2"] ,(线性变换的概念可以参考 这个视频 )。从这里开始,后面的操作就和一个普通的逻辑回归没有任何差别了,所以它们的差异在于: 我们的数据在输入到模型之前,先做了一层特征变换处理(Feature Transformation,有时又叫做特征抽取 Feature Extraction),使之前不可能被分类的数据变得可以分类了 。 我们继续来看下特征变换的效果,假设 为 ,带入上述公式,算出 4 个样本对应的 [x1", x2"] 如下: 再将变换后的 4 个点绘制在坐标系中: 显然,在做了特征变换之后,这两个分类就可以很容易的被一条决策边界分开了。 所以, 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自动的完成特征变换或特征提取 ,尤其对于声音、图像等复杂问题,因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人们很难清晰明确的告诉你,哪些特征是有用的。 在解决特征变换的同时,神经网络也引入了新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设计各式各样的网络结构来针对性的应对不同的场景,例如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处理图像、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来处理序列问题、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来写诗和作图等,就连去年自然语言处理(NLP)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Transformer/Bert 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所以, 学好神经网络,对理解其他更高级的网络结构也是有帮助的 。 上面说了,神经网络可以看作一个非线性函数,该函数的参数是连接神经元的所有的 Weights 和 Biases,该函数可以简写为 f(W, B) ,以手写数字识别的任务作为例子:识别 MNIST 数据集 中的数字,数据集(MNIST 数据集是深度学习中的 HelloWorld)包含上万张不同的人写的数字图片,共有 0-9 十种数字,每张图片为 28*28=784 个像素,我们设计一个这样的网络来完成该任务: 把该网络函数所具备的属性补齐: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函数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本质上问的是这些参数的值是怎么确定的。 在机器学习中,有另一个函数 c 来衡量 f 的好坏,c 的参数是一堆数据集,你输入给 c 一批 Weights 和 Biases,c 输出 Bad 或 Good,当结果是 Bad 时,你需要继续调整 f 的 Weights 和 Biases,再次输入给 c,如此往复,直到 c 给出 Good 为止,这个 c 就是损失函数 Cost Function(或 Loss Function)。在手写数字识别的列子中,c 可以描述如下: 可见,要完成手写数字识别任务,只需要调整这 12730 个参数,让损失函数输出一个足够小的值即可,推而广之,绝大部分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问题,都可以看成是定义损失函数、以及参数调优的问题。 在手写识别任务中,我们既可以使用交叉熵(Cross Entropy)损失函数,也可以使用 MSE(Mean Squared Error)作为损失函数,接下来,就剩下如何调优参数了。 神经网络的参数调优也没有使用特别的技术,依然是大家刚接触机器学习,就学到的梯度下降算法,梯度下降解决了上面迭代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当损失函数给出 Bad 结果时,如何调整参数,能让 Loss 减少得最快。 梯度可以理解为: 把 Loss 对应到 H,12730 个参数对应到 (x,y),则 Loss 对所有参数的梯度可以表示为下面向量,该向量的长度为 12730: $$ abla L(w,b) = left[ frac{partial L}{partial w_1}, frac{partial L}{partial w_2},..., frac{partial L}{partial b_{26}} ight] ^ op $$ 所以,每次迭代过程可以概括为 用梯度来调整参数的式子如下(为了简化,这里省略了 bias): 上式中, 是学习率,意为每次朝下降最快的方向前进一小步,避免优化过头(Overshoot)。 由于神经网络参数繁多,所以需要更高效的计算梯度的算法,于是,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呼之欲出。 在学习反向传播算法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微积分中的链式法则(Chain Rule):设 g = u(h) , h = f(x) 是两个可导函数,x 的一个很小的变化 △x 会使 h 产生一个很小的变化 △h,从而 g 也产生一个较小的变化 △g,现要求 △g/△x,可以使用链式法则: 有了以上基础,理解反向传播算法就简单了。 假设我们的演示网络只有 2 层,输入输出都只有 2 个神经元,如下图所示: 其中 是输入, 是输出, 是样本的目标值,这里使用的损失函数 L 为 MSE;图中的上标 (1) 或 (2) 分别表示参数属于第 (1) 层或第 (2) 层,下标 1 或 2 分别表示该层的第 1 或 第 2 个神经元。 现在我们来计算 和 ,掌握了这 2 个参数的偏导数计算之后,整个梯度的计算就掌握了。 所谓反向传播算法,指的是从右向左来计算每个参数的偏导数,先计算 ,根据链式法则 对左边项用链式法则展开 又 是输出值, 可以直接通过 MSE 的导数算出: 而 ,则 就是 sigmoid 函数的导数在 处的值,即 于是 就算出来了: 再来看 这一项,因为 所以 注意:上面式子对于所有的 和 都成立,且结果非常直观,即 对 的偏导为左边的输入 的大小;同时,这里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需要调整哪个 来影响 ,才能使 Loss 下降得最快,从该式子可以看出,当然是先调整较大的 值所对应的 ,效果才最显著 。 于是,最后一层参数 的偏导数就算出来了 我们再来算上一层的 ,根据链式法则 : 继续展开左边这一项 你发现没有,这几乎和计算最后一层一摸一样,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 对 Loss 造成的影响有多条路径,于是对于只有 2 个输出的本例来说: 上式中, 都已经在最后一层算出,下面我们来看下 ,因为 于是 同理 注意:这里也引申出梯度下降的调参直觉:即要使 Loss 下降得最快,优先调整 weight 值比较大的 weight。 至此, 也算出来了 观察上式, 所谓每个参数的偏导数,通过反向传播算法,都可以转换成线性加权(Weighted Sum)计算 ,归纳如下: 式子中 n 代表分类数,(l) 表示第 l 层,i 表示第 l 层的第 i 个神经元。 既然反向传播就是一个线性加权,那整个神经网络就可以借助于 GPU 的矩阵并行计算了 。 最后,当你明白了神经网络的原理,是不是越发的认为,它就是在做一堆的微积分运算,当然,作为能证明一个人是否学过微积分,神经网络还是值得学一下的。Just kidding .. 本文我们通过 这四点,全面的学习了神经网络这个知识点,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帮助。 参考:
2023-05-26 01:00:411

人工神经网络的作用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 ),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 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最近十多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在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预测估计、生物、医学、经济等领域已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现代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表现出了良好的智能特性。中文名人工神经网络外文名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别称ANN应用学科人工智能适用领域范围模式分类精品荐读“蠢萌”的神经网络作者:牛油果进化论快速导航基本特征发展历史网络模型学习类型分析方法特点优点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应用分析神经元如图所示a1~an为输入向量的各个分量w1~wn为神经元各个突触的权值b为偏置f为传递函数,通常为非线性函数。以下默认为hardlim()t为神经元输出数学表示 t=f(WA"+b)W为权向量A为输入向量,A"为A向量的转置b为偏置f为传递函数可见,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是求得输入向量与权向量的内积后,经一个非线性传递函数得到一个标量结果。单个神经元的作用:把一个n维向量空间用一个超平面分割成两部分(称之为判断边界),给定一个输入向量,神经元可以判断出这个向量位于超平面的哪一边。该超平面的方程: Wp+b=0W权向量b偏置p超平面上的向量基本特征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处理单元互联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信息处理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试图通过模拟大脑神经网络处理、记忆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非线性 非线性关系是自然界的普遍特性。大脑的智慧就是一种非线性现象。人工神经元处于激活或抑制二种不同的状态,这种行为在数学上表现为一种非线性关系。具有阈值的神经元构成的网络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提高容错性和存储容量。人工神经网络(2)非局限性 一个神经网络通常由多个神经元广泛连接而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行为不仅取决于单个神经元的特征,而且可能主要由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连接所决定。通过单元之间的大量连接模拟大脑的非局限性。联想记忆是非局限性的典型例子。(3)非常定性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神经网络不但处理的信息可以有各种变化,而且在处理信息的同时,非线性动力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经常采用迭代过程描写动力系统的演化过程。(4)非凸性 一个系统的演化方向,在一定条件下将取决于某个特定的状态函数。例如能量函数,它的极值相应于系统比较稳定的状态。非凸性是指这种函数有多个极值,故系统具有多个较稳定的平衡态,这将导致系统演化的多样性
2023-05-26 01:00:481

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

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反映了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的特点。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作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算机模拟或准备制作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也称为技术模型研究。神经网络用到的算法就是向量乘法,并且广泛采用符号函数及其各种逼近。并行、容错、可以硬件实现以及自我学习特性,是神经网络的几个基本优点,也是神经网络计算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所在。 在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组成实际的应用系统,例如,完成某种信号处理或模式识别的功能、构作专家系统、制成机器人、复杂系统控制等等。纵观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人类在征服宇宙空间、基本粒子,生命起源等科学技术领域的进程中历经了崎岖不平的道路。我们也会看到,探索人脑功能和神经网络的研究将伴随着重重困难的克服而日新月异。
2023-05-26 01:00:551

BP神经网络的梳理

BP神经网络被称为“深度学习之旅的开端”,是神经网络的入门算法。 各种高大上的神经网络都是基于BP网络出发的,最基础的原理都是由BP网络而来 [1] ,另外由于BP神经网络结构简单,算法经典, 是神经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全称是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发展部分背景如下 [2] : 为解决非线性问题,BP神经网络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BP神经网络?稍微专业点的解释要怎么说呢? 很喜欢 最简单的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 一文对算法原理的解释,语言活泼,案例简单,由浅入深。 文中提到所谓的 AI 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处理处理技术,它的强大来自于两方面:1.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海量数据信息;2.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AI 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只是在算法上更为复杂 [3] 。 我们从上面的定义出发来解释BP神经网络的原理。 BP神经网络整个网络结构包含了:一层输入层,一到多层隐藏层,一层输出层。 一般说L层神经网络,指的是有L个隐层,输入层和输出层都不计算在内的 [6] 。 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的学习过程由信号的 正向传播 和误差的 反向传播 两个过程组成。 什么是信号的正向传播?顾名思义,就是结构图从左到右的运算过程。 我们来看看结构图中每个小圆圈是怎么运作的。我们把小圈圈叫做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 正向传播就是输入数据经过一层一层的神经元运算、输出的过程,最后一层输出值作为算法预测值y"。 前面正向传播的时候我们提到权重w、偏置b,但我们并不知道权重w、偏置b的值应该是什么。关于最优参数的求解,我们在 线性回归 、 逻辑回归 两章中有了详细说明。大致来讲就是: BP神经网络全称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是什么? 反向传播的建设本质上就是寻找最优的参数组合,和上面的流程差不多,根据算法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损失函数L(y",y),来反方向地计算每一层的z、a、w、b的偏导数,从而更新参数。 对反向传播而言,输入的内容是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误差,输出的内容是对参数的更新,方向是从右往左,一层一层的更新每一层的参数。 BP神经网络通过先正向传播,构建参数和输入值的关系,通过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误差,反向传播修复权重;读入新数据再正向传播预测,再反向传播修正,...,通过多次循环达到最小损失值,此时构造的模型拥有最优的参数组合。 以一个简单的BP神经网络为例,由3个输入层,2层隐藏层,每层2个神经元,1个输出层组成。 【输入层】传入 【第一层隐藏层】 对于 神经元而言,传入 ,加权求和加偏置激活函数处理后,输出 ; 对于 神经元而言,传入 ,加权求和加偏置函数处理后,输出 ; 输出: 【第二层隐藏层】 对于 神经元而言,传入 ,加权求和加偏置激活函数处理后,输出 ; 对于 神经元而言,传入 ,加权求和加偏置激活函数处理后,输出 ; 输出: 【输出层】 对于输出层神经元而言,输入 ,加权求和加偏置激活函数处理后,输出 ,输出的是一个值 第一次运行正向传播这个流程时随用随机参数就好,通过反向传播不断优化。因此需要在一开始对 设置一个随机的初始值。 首先计算正向传播输出值 与实际值的损失 ,是一个数值。所谓反向是从右到左一步步来的,先回到 ,修正参数 。以此类推,通过对损失函数求偏导跟新参数 ,再跟新参数 。这时又回到了起点,新的数据传入又可以开始正向传播了。 keras可以快速搭建神经网络,例如以下为输入层包含7129个结点,一层隐藏层,包含128个结点,一个输出层,是二分类模型。 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的优化目标为loss,可以观察到loss的值在不断的优化。 可以通过model.get_layer().get_weights()获得每一层训练后的参数结果。通过model.predict()预测新数据。 至此,BP神经网络的整个运算流程已经过了一遍。之前提到BP神经网络是为解决非线性问题应运而生的,那么为什么BP神经网络可以解决非线性问题呢? 还记得神经元里有一个激活函数的操作吗?神经网络通过激活函数的使用加入非线性因素。 通过使用非线性的激活函数可以使神经网络随意逼近复杂函数,从而使BP神经网络既可以处理线性问题,也可以处理非线性问题。 为什么激活函数的使用可以加入非线性因素 [7] ? 其实逻辑回归算法可以看作只有一个神经元的单层神经网络,只对线性可分的数据进行分类。 输入参数,加权求和,sigmoid作为激活函数计算后输出结果,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计算损失Loss,反向传播梯度下降求编导,获得最优参数。 BP神经网络是比 Logistic Regression 复杂得多的模型,它的拟合能力很强,可以处理很多 Logistic Regression处理不了的数据,但是也更容易过拟合。 具体用什么算法还是要看训练数据的情况,没有一种算法是使用所有情况的。 常见的前馈神经网络有BP网络,RBF网络等。 BP神经网络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好设计。 网络隐含层的层数和单元数的选择尚无理论上的指导,一般是根据经验或者通过反复实验确定。 但是BP神经网络简单、易行、计算量小、并行性强,目前仍是多层前向网络的首选算法。 [1] 深度学习开端---BP神经网络: https://blog.csdn.net/Chile_Wang/article/details/100557010 [2] BP神经网络发展历史: https://zhuanlan.zhihu.com/p/47998728 [3] 最简单的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432828/article/details/82192709 [4]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https://blog.csdn.net/jinyuan7708/article/details/82466653 [5] 神经网络中的 “隐藏层” 理解: https://blog.csdn.net/nanhuaibeian/article/details/100183000 [6] AI学习笔记:神经元与神经网络: https://www.jianshu.com/p/65eb2fce0e9e [7]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区别: https://www.cnblogs.com/toone/p/8574294.html [8] BP神经网络是否优于logistic回归: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23925/answer/38460833
2023-05-26 01:01:081

神经网络模型有几种分类方法,试给出一种分类

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其中,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网络连接的拓朴结构分类和按照网络内部的信息流向分类。1 按照网络拓朴结构分类网络的拓朴结构,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按此划分,可将神经网络结构分为两大类:层次型结构和互联型结构。层次型结构的神经网络将神经元按功能和顺序的不同分为输出层、中间层(隐层)、输出层。输出层各神经元负责接收来自外界的输入信息,并传给中间各隐层神经元;隐层是神经网络的内部信息处理层,负责信息变换。根据需要可设计为一层或多层;最后一个隐层将信息传递给输出层神经元经进一步处理后向外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 而互连型网络结构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连接路径,因此可以根据网络中节点的连接程度将互连型网络细分为三种情况:全互连型、局部互连型和稀疏连接型2 按照网络信息流向分类从神经网络内部信息传递方向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前馈型网络和反馈型网络。单纯前馈网络的结构与分层网络结构相同,前馈是因网络信息处理的方向是从输入层到各隐层再到输出层逐层进行而得名的。前馈型网络中前一层的输出是下一层的输入,信息的处理具有逐层传递进行的方向性,一般不存在反馈环路。因此这类网络很容易串联起来建立多层前馈网络。反馈型网络的结构与单层全互连结构网络相同。在反馈型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具有信息处理功能,而且每个节点既可以从外界接受输入,同时又可以向外界输出。
2023-05-26 01:01:161

神经网络技术的意义是怎样的?

神经网络技术对完成对微弱信号的检验和对各传感器信息实时处理,具有自适应自学习功能,能自动掌握环境特征,实现自动目标识别及容错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神经网络技术特别适用于密集信号环境的信息处理、数据收集目标识别、图像处理、无源探测与定位以及人机接口等方面,因而在作战指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3-05-26 01:01:431

神经网络的研究方向

神经网络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方面。理论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1、利用神经生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人类思维以及智能机理。2、利用神经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用数理方法探索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优越的神经网络模型,深入研究网络算法和性能,如:稳定性、收敛性、容错性、鲁棒性等;开发新的网络数理理论,如:神经网络动力学、非线性神经场等。应用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1、神经网络的软件模拟和硬件实现的研究。2、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知识工程、专家系统、优化组合、机器人控制等。随着神经网络理论本身以及相关理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的应用定将更加深入。
2023-05-26 01:01:50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ist Model) ,是对人脑或自然神经网络(Natural Neural Network)若干基本特性的抽象和模拟。人工神经网络以对大脑的生理研究成果为基础 的,其目的在于模拟大脑的某些机理与机制,实现某个方面的功能。国际著名的神经网络研究专家,第一家神经计算机公司的创立者 与领导人Hecht—Nielsen给人工神经网络下的定义就是:“人工神经网络是由人工建立的以有向图为拓扑结构的动态系统,它通过对连 续或断续的输入作状态相应而进行信息处理。” 这一定义是恰当的。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57年Rosenblatt提出的感知器(Perceptron)模型 。它几乎与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同时起步,但30余年来却并未取得人工智能那样巨大的成功,中间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萧条。直到80年代,获得了关于 人工神经网络切实可行的算法,以及以Von Neumann体系为依托的传统算法在知识处理方面日益显露出其力不从心后,人们才重新对 人工神经网络发生了兴趣,导致神经网络的复兴。 目前在神经网络研究方法上已形成多个流派,最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包括:多层网络 BP算法,Hopfield网络模型,自适应共振理 论,自组织特征映射理论等。人工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虽然反映了人脑功能的基本特征,但远不是自然 神经网络的逼真描写,而只是它的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 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人工神经网络的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使它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1)可以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2)所有定量或定性的信息都等势分布贮存于网络内的各神经元,故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3)采用并行分布处理方法,使得快速进行大量运算成为可能; (4)可学习和自适应不知道或不确定的系统; (5)能够同时处理定量、定性知识。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有自学习功能。例如实现图像识别时,只在先把许多不同的图像样板和对应的应识别的结果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网络就 会通过自学习功能,慢慢学会识别类似的图像。自学习功能对于预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预期未来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将为人类提 供经济预测、市场预测、效益预测,其应用前途是很远大的。 第二,具有联想存储功能。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馈网络就可以实现这种联想。 第三,具有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寻找一个复杂问题的优化解,往往需要很大的计算量,利用一个针对某问题而设计的反馈型 人工神经网络,发挥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能很快找到优化解。 2.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方向 神经网络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方面。 理论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 1).利用神经生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人类思维以及智能机理。 2).利用神经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用数理方法探索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优越的神经网络模型,深入研究网络算法和性能, 如:稳定性、收敛性、容错性、鲁棒性等;开发新的网络数理理论,如:神经网络动力学、非线性神经场等。 应用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 1).神经网络的软件模拟和硬件实现的研究。 2).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这些领域主要包括: 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知识工程、专家系统、优化组合、机器人控制等。 随着神经网络理论本身以及相关理论、相关技术的不断 发展,神经网络的应用定将更加深入。
2023-05-26 01:02:053

脉冲神经网络的介绍

脉冲神经网络 (SNN-Spiking Neuron Networks) 经常被誉为第三代人工神经网络。其模拟神经元更加接近实际,除此之外,它把时间信息的影响也考虑其中。思路是这样的,动态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不是在每一次迭代传播中都被激活(而在典型的多层感知机网络中却是),而是在它的膜电位达到某一个特定值才被激活。当一个神经元被激活,它会产生一个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提高或降低其膜电位。
2023-05-26 01:02:121

BP神经网络的起源学说

人工神经元的研究起源于脑神经元学说。19世纪末,在生物、生理学领域,Waldeger等人创建了神经元学说。人们认识到复杂的神经系统是由数目繁多的神经元组合而成。大脑皮层包括有100亿个以上的神经元,每立方毫米约有数万个,它们互相联结形成神经网络,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接受来自身体内外的各种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经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再通过运动神经发出控制信息,以此来实现机体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协调全身的各种机能活动。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简单基本元件——神经元相互联接而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每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但大量神经元组合产生的系统行为却非常复杂。人工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若干基本特性,但并非生物系统的逼真描述,只是某种模仿、简化和抽象。与数字计算机比较,人工神经网络在构成原理和功能特点等方面更加接近人脑,它不是按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运算,而是能够自身适应环境、总结规律、完成某种运算、识别或过程控制。神经元也和其他类型的细胞一样,包括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是神经细胞的形态比较特殊,具有许多突起,因此又分为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树突是作为引入输入信号的突起,而轴突是作为输出端的突起,它只有一个。 若从速度的角度出发,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要远低于计算机,前者为毫秒量级,而后者的频率往往可达几百兆赫。但是,由于人脑是一个大规模并行与串行组合处理系统,因而,在许多问题上可以作出快速判断、决策和处理,其速度则远高于串行结构的普通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模仿人脑,具有并行处理特征,可以大大提高工作速度。利用突触效能的变化来调整存贮内容人脑存贮信息的特点为利用突触效能的变化来调整存贮内容,也即信息存贮在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分布上,存贮区与计算机区合为一体。虽然人脑每日有大量神经细胞死亡 (平均每小时约一千个),但不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活动。普通计算机是具有相互独立的存贮器和运算器,知识存贮与数据运算互不相关,只有通过人编出的程序使之沟通,这种沟通不能超越程序编制者的预想。元器件的局部损坏及程序中的微小错误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失常。人类大脑有很强的自适应与自组织特性,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可以开发许多各具特色的活动功能。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非常灵敏;聋哑人善于运用手势;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以表现出非凡的运动技巧等等。普通计算机的功能取决于程序中给出的知识和能力。显然,对于智能活动要通过总结编制程序将十分困难。
2023-05-26 01:02:261

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一、计算方法不同1、前馈神经网络:一种最简单的神经网络,各神经元分层排列。每个神经元只与前一层的神经元相连。接收前一层的输出,并输出给下一层.各层间没有反馈。2、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照误差逆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3、卷积神经网络: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二、作用不同1、前馈神经网络: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连续函数及平方可积函数.而且可以精确实现任意有限训练样本集。2、BP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柔性的网络结构。网络的中间层数、各层的神经元个数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设定,并且随着结构的差异其性能也有所不同。3、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表征学习能力,能够按其阶层结构对输入信息进行平移不变分类。三、用途不同1、前馈神经网络:主要应用包括感知器网络、BP网络和RBF网络。2、BP神经网络:1)函数逼近:用输入向量和相应的输出向量训练一个网络逼近一个函数;2)模式识别:用一个待定的输出向量将它与输入向量联系起来;3)分类:把输入向量所定义的合适方式进行分类;4)数据压缩:减少输出向量维数以便于传输或存储。3、卷积神经网络:可应用于图像识别、物体识别等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物理学和遥感科学等领域。联系:BP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都属于前馈神经网络,三者都属于人工神经网络。因此,三者原理和结构相同。扩展资料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1、具有自学习功能。自学习功能对于预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预期未来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将为人类提供经济预测、市场预测、效益预测,其应用前途是很远大的。2、具有联想存储功能。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馈网络就可以实现这种联想。3、具有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寻找一个复杂问题的优化解,往往需要很大的计算量,利用一个针对某问题而设计的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发挥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很快找到优化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馈神经网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BP神经网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卷积神经网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神经网络
2023-05-26 01:02:451

人工神经元网络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是

人工神经元网络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是互相交叉的。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互相交叉的,例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s)就是一种深度的监督学习下的机器学习模型,而深度置信网(Deep Belief Nets,简称DBNs)就是一种无监督学习下的机器学习模型。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深度学习的概念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基于深信度网(DBN)提出非监督贪心逐层训练算法,为解决深层结构相关的优化难题带来希望,随后提出多层自动编码器深层结构。此外Lecun等人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多层结构学习算法,它利用空间相对关系减少参数数目以提高训练性能。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实现机器学习的一种技术。早期机器学习研究者中还开发了一种叫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但是发明之后数十年都默默无闻。神经网络是受人类大脑的启发而来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但是,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可以与特定范围内的任意神经元连接,而人工神经网络中数据传播要经历不同的层,传播方向也不同。
2023-05-26 01:03:101

神经网络的定义

生物神经网络主要是指人脑的神经网络,它是人工神经网络的技术原型。人脑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思维的功能定位在大脑皮层,后者含有大约1011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通过神经突触与大约103个其它神经元相连,形成一个高度复杂高度灵活的动态网络。作为一门学科,生物神经网络主要研究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机制,意在探索人脑思维和智能活动的规律。人工神经网络是生物神经网络在某种简化意义下的技术复现,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生物神经网络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建造实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相应的学习算法,模拟人脑的某种智能活动,然后在技术上实现出来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生物神经网络主要研究智能的机理;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研究智能机理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2023-05-26 01:03:301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一)方法原理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类似人脑神经元的简单处理单元广泛地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的网络系统。理论和实践表明,在信息处理方面,神经网络方法比传统模式识别方法更具有优势。人工神经元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处理单元,其接收的信息为x1,x2,…,xn,而ωij表示第i个神经元到第j个神经元的连接强度或称权重。神经元的输入是接收信息X=(x1,x2,…,xn)与权重W={ωij}的点积,将输入与设定的某一阈值作比较,再经过某种神经元激活函数f的作用,便得到该神经元的输出Oi。常见的激活函数为Sigmoid型。人工神经元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为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式中:xi为第i个输入元素,即n维输入矢量X的第i个分量;ωi为第i个输入与处理单元间的互联权重;θ为处理单元的内部阈值;y为处理单元的输出。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是BP网络,它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三部分组成。BP算法是一种有监督的模式识别方法,包括学习和识别两部分,其中学习过程又可分为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部分。正向传播开始时,对所有的连接权值置随机数作为初值,选取模式集的任一模式作为输入,转向隐含层处理,并在输出层得到该模式对应的输出值。每一层神经元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状态。此时,输出值一般与期望值存在较大的误差,需要通过误差反向传递过程,计算模式的各层神经元权值的变化量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至完成对该模式集所有模式的计算,产生这一轮训练值的变化量Δωij。在修正网络中各种神经元的权值后,网络重新按照正向传播方式得到输出。实际输出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可以导致新一轮的权值修正。正向传播与反向传播过程循环往复,直到网络收敛,得到网络收敛后的互联权值和阈值。(二)BP神经网络计算步骤(1)初始化连接权值和阈值为一小的随机值,即W(0)=任意值,θ(0)=任意值。(2)输入一个样本X。(3)正向传播,计算实际输出,即根据输入样本值、互联权值和阈值,计算样本的实际输出。其中输入层的输出等于输入样本值,隐含层和输出层的输入为地球物理勘探概论输出为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式中:f为阈值逻辑函数,一般取Sigmoid函数,即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式中:θj表示阈值或偏置;θ0的作用是调节Sigmoid函数的形状。较小的θ0将使Sigmoid函数逼近于阈值逻辑单元的特征,较大的θ0将导致Sigmoid函数变平缓,一般取θ0=1。(4)计算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的误差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式中:tpk为理想输出;Opk为实际输出;p为样本号;k为输出节点号。(5)误差反向传播,修改权值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式中: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地球物理勘探概论(6)判断收敛。若误差小于给定值,则结束,否则转向步骤(2)。(三)塔北雅克拉地区BP神经网络预测实例以塔北雅克拉地区S4井为已知样本,取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元素Rn、Th、Tc、U、K和地震反射 构造面等7个特征为识别的依据。 构造面反映了局部构造的起伏变化,其局部隆起部位应是油气运移和富集的有利部位,它可以作为判断含油气性的诸种因素之一。在该地区投入了高精度重磁、土壤微磁、频谱激电等多种方法,一些参数未入选为判别的特征参数,是因为某些参数是相关的。在使用神经网络方法判别之前,还采用K-L变换(Karhaem-Loeve)来分析和提取特征。S4井位于测区西南部5线25点,是区内唯一已知井。该井在5390.6m的侏罗系地层获得40.6m厚的油气层,在5482m深的震旦系地层中获58m厚的油气层。取S4井周围9个点,即4~6线的23~25 点作为已知油气的训练样本;由于区内没有未见油的钻井,只好根据地质资料分析,选取14~16线的55~57点作为非油气的训练样本。BP网络学习迭代17174次,总误差为0.0001,学习效果相当满意。以学习后的网络进行识别,得出结果如图6-2-4所示。图6-2-4 塔北雅克拉地区BP神经网络聚类结果(据刘天佑等,1997)由图6-2-4可见,由预测值大于0.9可得5个大封闭圈远景区,其中测区南部①号远景区对应着已知油井S4井;②、③号油气远景区位于地震勘探所查明的托库1、2号构造,该两个构造位于沙雅隆起的东段,其西段即为1984年钻遇高产油气流的Sch2井,应是含油气性好的远景区;④、⑤号远景区位于大涝坝构造,是yh油田的组成部分。
2023-05-26 01:03:561

什么是卷积神经网络?为什么它们很重要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它的人工神经元可以响应一部分覆盖范围内的周围单元,对于大型图像处理有出色表现。[1]  它包括卷积层(alternating convolutional layer)和池层(pooling layer)。卷积神经网络是近年发展起来,并引起广泛重视的一种高效识别方法。20世纪60年代,Hubel和Wiesel在研究猫脑皮层中用于局部敏感和方向选择的神经元时发现其独特的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反馈神经网络的复杂性,继而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现在,CNN已经成为众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在模式分类领域,由于该网络避免了对图像的复杂前期预处理,可以直接输入原始图像,因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K.Fukushima在1980年提出的新识别机是卷积神经网络的第一个实现网络。随后,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对该网络进行了改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Alexander和Taylor提出的“改进认知机”,该方法综合了各种改进方法的优点并避免了耗时的误差反向传播。
2023-05-26 01:04:051

什么叫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新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时尚词汇。 很多人听过这个词,但很少人真正明白它是什么。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所有关于神经网络的基本包括它的功能、一般结构、相关术语、类型及其应用。 “神经网络”这个词实际是来自于生物学,而我们所指的神经网络正确的名称应该是“人工神经网络(ANNs)”。 在本文,我会同时使用这两个互换的术语。 一个真正的神经网络是由数个至数十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细胞(组成我们大脑的微小细胞)所组成,它们以不同方式连接而型成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尝试模拟这种生物学上的体系结构及其操作。 在这里有一个难题:我们对生物学上的神经网络知道的不多!因此,不同类型之间的神经网络体系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神经元基本的结构
2023-05-26 01:04:111

概率神经网络与神经网络区别

神经网络优缺点,优点:(1)具有自学习功能。例如实现图像识别时,只在先把许多不同的图像样板和对应的应识别的结果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网络就会通过自学习功能,慢慢学会识别类似的图像。自学习功能对于预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预期未来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将为人类提供经济预测、市场预测、效益预测,其应用前途是很远大的。(2)具有联想存储功能。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馈网络就可以实现这种联想。(3)具有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寻找一个复杂问题的优化解,往往需要很大的计算量,利用一个针对某问题而设计的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发挥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能很快找到优化解。缺点:(1)最严重的问题是没能力来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和推理依据。(2)不能向用户提出必要的询问,而且当数据不充分的时候,神经网络就无法进行工作。(3)把一切问题的特征都变为数字,把一切推理都变为数值计算,其结果势必是丢失信息。(4)理论和学习算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扩展资料:神经网络发展趋势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适应性信息处理能力,克服了传统人工智能方法对于直觉,如模式、语音识别、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方面的缺陷,使之在神经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组合优化、预测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其它传统方法相结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正向模拟人类认知的道路上更加深入发展,与模糊系统、遗传算法、进化机制等结合,形成计算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发展。将信息几何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为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神经计算机的研究发展很快,已有产品进入市场。光电结合的神经计算机为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神经网络在很多领域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其需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其中,具有分布存储、并行处理、自学习、自组织以及非线性映射等优点的神经网络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以及由此而来的混合方法和混合系统,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由于其他方法也有它们各自的优点,所以将神经网络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继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目前这方面工作有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小波分析、混沌、粗集理论、分形理论、证据理论和灰色系统等的融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工神经网络。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神经网络伪原创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差吗?泛化能力,英文全称generalization ability,指机器学习算法对新鲜样本的适应能力,一种预测新的input类别的能力好文案。通过学习找到隐含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并对具有同一规律的学习集以外的数据,这种经过训练的网络可以给出合适的输出,该能力就被称为泛化能力。对于神经网络而言,一般越复杂说明该神经网络承受的复杂度越高,描述规律的复杂度容量就越大,当然越好,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但是这能说明一个容器容量的问题,这时该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也越强。我们需要知道结构复杂性和样本复杂性、样本质量、初始权值、学习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为了保证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人们已做了很多研究,得到了诸多泛化方法,常用的包括剪枝算法、构造算法和进化算法等。人工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主要是由于透过无监督预学习可以从训练集导出高效的特征集。复杂的问题一旦转换成用这些特征表达的形式后就自然变简单了。观念上这个有点像是在做适用于训练集的一种智能化的坐标转换。举例来说,如果训练集是许多人脸的图片,那么预训练做得好的话就能导出如鼻子,眼睛,嘴巴,各种基本脸型等特征。如果做分类时是用这些特征去做而不是基于像素的话,结果自然会好得多。虽然大型的神经网络具有极多的参数,可是由于做分类时其实是基于少数的特征,因此也比较不会产生过拟合的情形。同时,针对神经网络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结构难以确定和泛化能力较差的缺点,引入了能很好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和高维数问题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来进行油气田开发指标的预测。神经网络算法的局限性神经网络算法的局限性是:可以使用均值函数但是这个函数将获取嵌入的平均值,并将其分配为新的嵌入。但是,很容易看出,对于某些不同的图,它们会给出相同的嵌入,所以,均值函数并不是单射的。即使图不同,节点 v 和 v" 的平均嵌入聚合(此处嵌入对应于不同的颜色)将给出相同的嵌入。这里真正重要的是,你可以先用某个函数 f(x) 将每个嵌入映射到一个新的嵌入,然后进行求和,得到一个单射函数。在证明中,它们实际上显式地声明了这个函数 f,这需要两个额外条件,即 X 是可数的,且任何多重集都是有界的。并且事实上,在训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证这种单射性,而且可能还会有一些图是 GIN 无法区分的,但WL可以。所以这是对 GIN 的一个很强的假设,如果违反了这一假设,那么 GIN 的性能将受到限制。神经网络算法的普适性是:研究模型的局限性通常更容易获得对模型的洞察。毕竟,网络所不能学到的关于特定特征的知识在应用时独立于训练过程。此外,通过帮助我们理解与模型相关的任务的难度,不可能性结果(impossibility result)有助于得出关于如何选择模型超参数的实用建议。以图分类问题为例。训练一个图分类器需要识别是什么构成了一个类,即在同一个类而非其他类中找到图共享的属性,然后决定新的图是否遵守所学习到的属性。然而,如果可以通过一定深度的图神经网络(且测试集足够多样化)证明上述决策问题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同一个网络将不会学习如何正确地对测试集进行分类,这与使用了什么学习算法无关。因此,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比下限更深的网络上。PNN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ANN神经网络,几种神经网络中哪个容错能力最强?简单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其实百科介绍的很详细,如“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结构的思维功能,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和联想功能,人工干预少,精度较高,对专家知识的利用也较少。但缺点是它不能处理和描述模糊信息,不能很好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特别是学习及问题的求解具有黑箱特性,其工作不具有可解释性,同时它对样本的要求较高;模糊系统相对于神经网络而言,具有推理过程容易理解、专家知识利用较好、对样本的要求较低等优点,但它同时又存在人工干预多、推理速度慢、精度较低等缺点,很难实现自适应学习的功能,而且如何自动生成和调整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即保证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学习能力下,采用模糊理论解决模糊信号,使神经网络权系数为模糊权,或者输入为模糊量。比如原本神经网络处理的是连续数据(double)不适合求解模糊数据,此时就需要引入模糊理论,来构造适合于求解这类模糊数据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深度学习的主要优点如下:1:学习能力强深度学习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2:覆盖范围广,适应性好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层数很多,宽度很广,理论上可以映射到任意函数,所以能解决很复杂的问题。3:数据驱动,上限高深度学习高度依赖数据,数据量越大,它的表现就越好。在图像识别、面部识别、NLP 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4:出色的可移植性由于深度学习的优异表现,很多框架都可以使用,而且这些框架可以兼容很多平台。深度学习的缺点:只能提供有限数据量的应用场景下,深度学习算法不能够对数据的规律进行无偏差的估计。为了达到很好的精度,需要大数据支撑。由于深度学习中图模型的复杂化导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急剧提升,为了保证算法的实时性,需要更高的并行编程技巧和更多更好的硬件支持。因此,只有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科研机构或企业,才能够用深度学习来做一些前沿而实用的应用。BP神经网络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优缺点有哪些?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旨在模仿人脑结构及其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就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模式识别.可处理一些环境信息十分复杂,背景知识不清楚,推理规则不明确的问题,神经网络方法允许样品有较大的缺损和畸变.神经网络的类型很多,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考虑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 前馈型BP网络,即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是最常用,最流行的神经网络.BP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种映射关系,即每一组输入对应一组输出.BP算法是最著名的多层前向网络训练算法,尽管存在收敛速度慢,局部极值等缺点,但可通过各种改进措施来提高它的收敛速度,克服局部极值现象,而且具有简单,易行,计算量小,并行性强等特点,目前仍是多层前向网络的首选算法.多层前向BP网络的优点:网络实质上实现了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功能,而数学理论已证明它具有实现任何复杂非线性映射的功能。这使得它特别适合于求解内部机制复杂的问题;网络能通过学习带正确答案的实例集自动提取“合理的”求解规则,即具有自学习能力;网络具有一定的推广、概括能力。多层前向BP网络的问题:从数学角度看,BP算法为一种局部搜索的优化方法,但它要解决的问题为求解复杂非线性函数的全局极值,因此,算法很有可能陷入局部极值,使训练失败;网络的逼近、推广能力同学习样本的典型性密切相关,而从问题中选取典型样本实例组成训练集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难以解决应用问题的实例规模和网络规模间的矛盾。这涉及到网络容量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关系问题,即学习复杂性问题;网络结构的选择尚无一种统一而完整的理论指导,一般只能由经验选定。为此,有人称神经网络的结构选择为一种艺术。而网络的结构直接影响网络的逼近能力及推广性质。因此,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新加入的样本要影响已学习成功的网络,而且刻画每个输入样本的特征的数目也必须相同;网络的预测能力(也称泛化能力、推广能力)与训练能力(也称逼近能力、学习能力)的矛盾。一般情况下,训练能力差时,预测能力也差,并且一定程度上,随训练能力地提高,预测能力也提高。但这种趋势有一个极限,当达到此极限时,随训练能力的提高,预测能力反而下降,即出现所谓“过拟合”现象。此时,网络学习了过多的样本细节,而不能反映样本内含的规律由于BP算法本质上为梯度下降法,而它所要优化的目标函数又非常复杂,因此,必然会出现“锯齿形现象”,这使得BP算法低效;存在麻痹现象,由于优化的目标函数很复杂,它必然会在神经元输出接近0或1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平坦区,在这些区域内,权值误差改变很小,使训练过程几乎停顿;为了使网络执行BP算法,不能用传统的一维搜索法求每次迭代的步长,而必须把步长的更新规则预先赋予网络,这种方法将引起算法低效。有机化学里的PNN什么意概率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指的是微软推出了一新款语音识别软件,其工作原理是模仿人脑思考方式,从而使该软件的语音识别速度更快,识别准确率也更高。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结构的研究包括通过光谱、化学计算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特征。性质研究包括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性的预测。相关文章:
2023-05-26 01:04:171

matlab BP神经网络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输入层与隐含层的权值赋值给inputweights。net.iw{1,1}=W0;输入层和隐层间的权值,net.b{1}=B0输入层和隐层间的阈值net.lw{2,1}=W1;隐层到输出层间的权值,net.b{2}=B1;隐层到输出层间的阈值上面是对三层神经网络而言
2023-05-26 01:04:241

“深度学习”和“多层神经网络”的区别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  多层神经网络是指单计算层感知器只能解决线性可分问题,而大量的分类问题是线性不可分的。克服单计算层感知器这一局限性的有效办法是,在输入层与输出层之间引入隐层(隐层个数可以大于或等于1)作为输入模式“的内部表示” ,单计算层感知器变成多(计算)层感知器。  补充:  深度学习的概念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基于深信度网(DBN)提出非监督贪心逐层训练算法,为解决深层结构相关的优化难题带来希望,随后提出多层自动编码器深层结构。此外Lecun等人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多层结构学习算法,它利用空间相对关系减少参数数目以提高训练性能。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
2023-05-26 01:04:321

8、人工智能初识-神经网络是什么?

人工智能已经不再遥远,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那么人工智能是啥?它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又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神经网络有两种: 讲(人工)神经网络前,得先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可以思考?是怎么思考的? 人之所以可以思考,是因为脑细胞中的神经网络(神经元、触点、细胞等组成的网络),这里指的是生物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让人能产生意识,进而思考和行动。 科学家和生物学家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制造出模仿人脑的机器,然后就有了人工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仿生物思考的算法模型。 神经网络算法由来已久,自1943年提出神经元模型,沿用至今,下面是神经网络的发展简史,神经网络算法80年代就已经十分成熟,期间也是沉寂多年,到近几年才得以大规模的发展应用。 人工智能的底层模型是"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都是基于它。 走在人工智能最前沿,应该是google x 实验室,google x lab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项目,比较出名的当初自动驾驶和机器人。 上图的altas机器人是boston dynamics这个公司,google曾经收购过并成立谷歌机器人部门Replicant,由安卓之父Andy Rubin负责,写安卓都应该知道他了,十分痴迷于研究机器人。 看上去人工智能还离我们很远? 非也,其实人工智能早已渗透我们的生活,比如抖音、头条,比如siri、小米音响,阿里的鲁班系统(替代设计师画图)。 推荐系统最早应用于电商,国外的亚马逊,国内最开始引入的是豆瓣,头条算是后起之秀,但是应用的如火纯青,最有商业化价值。 抖音的用户粘性0.45,是的没看错。 怎么理解?游戏的粘性为0.3~0.6,众所周知游戏很容易入迷,0.3-0.6的意思就是一个月有9-18天会玩游戏,有13.5天会打开抖音,这个粘性是惊人的。 如slogan所言,你关心的,才是头条。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多次卸载头条的经历,因为头条前期模型,也是不断在训练,到后期有足够的数据集才稍具智能,而且推荐系统的弊端是,用户很容易困在信息茧房里,只看自己喜欢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头条的用户停留时长也非常高,据不完全统计,说微信+头条占用了网民的1/3使用时长。 推荐算法由来已久,到了近几年才得以发挥,所以数学对人类的发展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这三者有什么关系? 机器学习是一种实现人工智能的丰富,深度学习是一种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 先说关系,神经网络是实现机器学习的一种方式。 实现机器学习还有其它方式: 1、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如何认出猫和狗? 大人告诉我们,狗长这样子,猫长那样子,刚开始我们还是会认错,知道认得多了,不断纠正,我们提取出了猫狗的特征,之后我们就可以一样鉴别了。 机器学习同样如此,当我们给计算机几百分狗的照片,,从图片里提取狗的体征,他得到了足够的数据集训练后,算法模型就成熟了。
2023-05-26 01:04:391

细胞神经网络的介绍

BP(Back Propagation)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
2023-05-26 01:04:521

“深度学习”和“多层神经网络”的区别

"深度学习"是为了让层数较多的多层神经网络可以训练,能够work而演化出来的一系列的 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新的网络结构中最著名的就是CNN,它解决了传统较深的网络参数太多,很难训练的问题,使用了“局部感受野”和“权植共享”的概念,大大减少了网络参数的数量。关键是这种结构确实很符合视觉类任务在人脑上的工作原理。新的结构还包括了:LSTM,ResNet等。多层神经网络传统意义上的多层神经网络是只有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其中隐藏层的层数根据需要而定,没有明确的理论推导来说明到底多少层合适。而深度学习中最著名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原来多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特征学习部分,这部分是模仿人脑对信号处理上的分级的。具体操作就是在原来的全连接的层前面加入了部分连接的卷积层与降维层,而且加入的是一个层级。 输入层 - 卷积层 -降维层 -卷积层 - 降维层 -- .... -- 隐藏层 -输出层简单来说,原来多层神经网络做的步骤是:特征映射到值。特征是人工挑选。深度学习做的步骤是 信号->特征->值。 特征是由网络自己选择。
2023-05-26 01:05:071

神经网络是什么

生物神经网络主要是指人脑的神经网络,它是人工神经网络的技术原型。人脑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思维的功能定位在大脑皮层,后者含有大约10^11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通过神经突触与大约103个其它神经元相连,形成一个高度复杂高度灵活的动态网络。作为一门学科,生物神经网络主要研究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机制,意在探索人脑思维和智能活动的规律。人工神经网络是生物神经网络在某种简化意义下的技术复现,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生物神经网络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建造实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相应的学习算法,模拟人脑的某种智能活动,然后在技术上实现出来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生物神经网络主要研究智能的机理;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研究智能机理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2023-05-26 01:05:262

什么是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可以指向两种,一个是生物神经网络,一个是人工神经网络。生物神经网络:一般指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Model),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2023-05-26 01:05:461

神经网络到底是什么

 神经网络可以指向两种,一个是生物神经网络,一个是人工神经网络。  生物神经网络:一般指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  人工神经网络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 ),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 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2023-05-26 01:05:522

什么是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作用机理还是比较难理解,现在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其原理。这个例子是关于人的识别技术的,在门禁系统,逃犯识别,各种验证码破译,银行预留印鉴签名比对,机器人设计等领域都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当然也可以用来做客户数据的挖掘工作,比如建立一个能筛选满足某种要求的客户群的模型。 机器识别人和我们人类识别人的机理大体相似,看到一个人也就是识别对象以后,我们首先提取其关键的外部特征比如身高,体形,面部特征,声音等等。根据这些信息大脑迅速在内部寻找相关的记忆区间,有这个人的信息的话,这个人就是熟人,否则就是陌生人。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这种机理。假设上图中X(1)代表我们为电脑输入的人的面部特征,X(2)代表人的身高特征X(3)代表人的体形特征X(4)代表人的声音特征W(1)W(2)W(3)W(4)分别代表四种特征的链接权重,这个权重非常重要,也是人工神经网络起作用的核心变量。 现在我们随便找一个人阿猫站在电脑面前,电脑根据预设变量提取这个人的信息,阿猫面部怎么样,身高多少,体形胖瘦,声音有什么特征,链接权重初始值是随机的,假设每一个W均是0.25,这时候电脑按这个公式自动计算,Y=X(1)*W(1)+X(2)*W(2)+X(3)*W(3)+X(4)*W(4)得出一个结果Y,这个Y要和一个门槛值(设为Q)进行比较,如果Y>Q,那么电脑就判定这个人是阿猫,否则判定不是阿猫.由于第一次计算电脑没有经验,所以结果是随机的.一般我们设定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输入的就是阿猫的身体数据啊. 现在还是阿猫站在电脑面前,不过阿猫怕被电脑认出来,所以换了一件衣服,这个行为会影响阿猫的体形,也就是X(3)变了,那么最后计算的Y值也就变了,它和Q比较的结果随即发生变化,这时候电脑的判断失误,它的结论是这个人不是阿猫.但是我们告诉它这个人就是阿猫,电脑就会追溯自己的判断过程,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结果发现原来阿猫体形X(3)这个体征的变化导致了其判断失误,很显然,体形X(3)欺骗了它,这个属性在人的识别中不是那么重要,电脑自动修改其权重W(3),第一次我对你是0.25的相信,现在我降低信任值,我0.10的相信你.修改了这个权重就意味着电脑通过学习认为体形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自己认识的人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这就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循环.我们可以要求阿猫再穿一双高跟皮鞋改变一下身高这个属性,让电脑再一次进行学习,通过变换所有可能变换的外部特征,轮换让电脑学习记忆,它就会记住阿猫这个人比较关键的特征,也就是没有经过修改的特征.也就是电脑通过学习会总结出识别阿猫甚至任何一个人所依赖的关键特征.经过阿猫的训练电脑,电脑已经非常聪明了,这时你在让阿猫换身衣服或者换双鞋站在电脑前面,电脑都可以迅速的判断这个人就是阿猫.因为电脑已经不主要依据这些特征识别人了,通过改变衣服,身高骗不了它.当然,有时候如果电脑赖以判断的阿猫关键特征发生变化,它也会判断失误.我们就不要要求这么高了,不要说电脑,就是人类也无能为力,你的一个好朋友你经过多次的识记肯定认识吧,但是他整了容你们在大街上邂逅.你可能觉得这个人声音好熟悉,体形好熟悉,----都像自己一个朋友,就是脸长的不像.你不敢贸然上去搭讪吧(否定的判断).因为我们判定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朋友的时候依靠的关键的特征就是面部特征,而他恰恰就是改变了这一特征.当然也存在我们把一个拥有和我们朋友足够多相似特征的人判定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认错人的现象了.这些问题电脑也会出现.不过这个算法还是有比较积极的意义的,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智能化.
2023-05-26 01:06:014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是:每个神经元把最初的输入值乘以一定的权重,并加上其他输入到这个神经元里的值(并结合其他信息值),最后算出一个总和,再经过神经元的偏差调整,最后用激励函数把输出值标准化。基本上,神经网络是由一层一层的不同的计算单位连接起来的。我们把计算单位称为神经元,这些网络可以把数据处理分类,就是我们要的输出。神经网络常见的工具:以上内容参考:在众多的神经网络工具中,NeuroSolutions始终处于业界领先位置。它是一个可用于windows XP/7高度图形化的神经网络开发工具。其将模块化,基于图标的网络设计界面,先进的学习程序和遗传优化进行了结合。该款可用于研究和解决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的神经网络设计工具在使用上几乎无限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经网络
2023-05-26 01:06:081

神经网络优缺点,

优点:(1)具有自学习功能。例如实现图像识别时,只在先把许多不同的图像样板和对应的应识别的结果输入人工神经网络,网络就会通过自学习功能,慢慢学会识别类似的图像。自学习功能对于预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预期未来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将为人类提供经济预测、市场预测、效益预测,其应用前途是很远大的。(2)具有联想存储功能。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馈网络就可以实现这种联想。(3)具有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寻找一个复杂问题的优化解,往往需要很大的计算量,利用一个针对某问题而设计的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发挥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能很快找到优化解。缺点:(1)最严重的问题是没能力来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和推理依据。(2)不能向用户提出必要的询问,而且当数据不充分的时候,神经网络就无法进行工作。(3)把一切问题的特征都变为数字,把一切推理都变为数值计算,其结果势必是丢失信息。(4)理论和学习算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扩展资料:神经网络发展趋势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适应性信息处理能力,克服了传统人工智能方法对于直觉,如模式、语音识别、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方面的缺陷,使之在神经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组合优化、预测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其它传统方法相结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正向模拟人类认知的道路上更加深入发展,与模糊系统、遗传算法、进化机制等结合,形成计算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发展。将信息几何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为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神经计算机的研究发展很快,已有产品进入市场。光电结合的神经计算机为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神经网络在很多领域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其需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其中,具有分布存储、并行处理、自学习、自组织以及非线性映射等优点的神经网络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以及由此而来的混合方法和混合系统,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由于其他方法也有它们各自的优点,所以将神经网络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继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目前这方面工作有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小波分析、混沌、粗集理论、分形理论、证据理论和灰色系统等的融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工神经网络
2023-05-26 01:06:231

神经网络中epoch与iteration相等吗

是的都是ann的代数
2023-05-26 01:06:384

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人脑是如何工作的?”“人类能否制作模拟人脑的人工神经元?”多少年以来,人们从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学、组织协同学等各个角度企图认识并解答上述问题。在寻找上述问题答案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称之为“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这些领域互相结合、相互渗透并相互推动。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又从各自学科的兴趣与特色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人工神经网络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于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所以网络学习的准则应该是:如果网络作出错误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象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普通计算机的功能取决于程序中给出的知识和能力。显然,对于智能活动要通过总结编制程序将十分困难。人工神经网络也具有初步的自适应与自组织能力。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改变突触权重值,以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一网络因学习方式及内容不同可具有不同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以发展知识,以致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通常,它的学习训练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监督或称有导师的学习,这时利用给定的样本标准进行分类或模仿;另一种是无监督学习或称无为导师学习,这时,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则具体的学习内容随系统所处环境 (即输入信号情况)而异,系统可以自动发现环境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更近似人脑的功能。神经网络就像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您教她的知识她是不会忘记而且会学以致用的。我们把学习集(Learning Set)中的每个输入加到神经网络中,并告诉神经网络输出应该是什么分类。在全部学习集都运行完成之后,神经网络就根据这些例子总结出她自己的想法,到底她是怎么归纳的就是一个黑盒了。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测试集(Testing Set)中的测试例子用神经网络来分别作测试,如果测试通过(比如80%或90%的正确率),那么神经网络就构建成功了。我们之后就可以用这个神经网络来判断事务的分类了。神经网络是通过对人脑的基本单元——神经元的建模和联接,探索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模型,并研制一种具有学习、联想、记忆和模式识别等智能信息处理功能的人工系统。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能够从环境中学习,并把学习的结果分布存储于网络的突触连接中。神经网络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在其所处环境的激励下,相继给网络输入一些样本模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学习算法)调整网络各层的权值矩阵,待网络各层权值都收敛到一定值,学习过程结束。然后我们就可以用生成的神经网络来对真实数据做分类。
2023-05-26 01:06:581

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算法实现方式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 ),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 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最近十多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在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预测估计、生物、医学、经济等领域已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现代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表现出了良好的智能特性。
2023-05-26 01:07:231

构建神经网络的两个方向

神经网络的研究方向: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反映了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的特点。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原型研究。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脑科学、病理学等生物科学方面研究神经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及其功能机理。(2)建立理论模型。根据生物原型的研究,建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概念模型、知识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等。(3)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作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算机模拟或准备制作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也称为技术模型研究。(4)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系统。在网络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组成实际的应用系统,例如,完成某种信号处理或模式识别的功能、构作专家系统、制成机器人等等。纵观当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人类在征服宇宙空间、基本粒子,生命起源等科学技术领域的进程中历经了崎岖不平的道路。我们也会看到,探索人脑功能和神经网络的研究将伴随着重重困难的克服而日新月异。
2023-05-26 01:07:301

神经网络有什么理论支持

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 Model),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知识工程、专家系统、优化组合、机器人控制等。随着神经网络理论本身以及相关理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的应用定将更加深入。神经网络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方面。理论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1、利用神经生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人类思维以及智能机理。2、利用神经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用数理方法探索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优越的神经网络模型,深入研究网络算法和性能,如:稳定性、收敛性、容错性、鲁棒性等;开发新的网络数理理论,如:神经网络动力学、非线性神经场等。应用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1、神经网络的模拟和硬件实现的研究。2、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研究。
2023-05-26 01:07:501

神经网络主要用于什么问题的求解?

神经网络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方面。  理论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  1、利用神经生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人类思维以及智能机理。  2、利用神经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用数理方法探索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优越的神经网络模型,深入研究网络算法和性能,如:稳定性、收敛性、容错性、鲁棒性等;开发新的网络数理理论,如:神经网络动力学、非线性神经场等。  应用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  1、神经网络的软件模拟和硬件实现的研究。  2、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这些领域主要包括:  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知识工程、专家系统、优化组合、机器人控制等。随着神经网络理论本身以及相关理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的应用定将更加深入。http://baike.baidu.com/view/5348.htm?fr=ala0_1
2023-05-26 01:07:571

神经网络是计算智能还是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是新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时尚词汇。很多人听过这个词,但很少人真正明白它是什么。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所有关于神经网络的基本包括它的功能、一般结构、相关术语、类型及其应用。 “神经网络”这个词实际是来自于生物学,而我们所指的神经网络正确的名称应该是“人工神经网络(ANNs)”。在本文,我会同时使用这两个互换的术语。 一个真正的神经网络是由数个至数十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细胞(组成我们大脑的微小细胞)所组成,它们以不同方式连接而型成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尝试模拟这种生物学上的体系结构及其操作。在这里有一个难题:我们对生物学上的神经网络知道的不多!因此,不同类型之间的神经网络体系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神经元基本的结构
2023-05-26 01:08:061

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人脑是如何工作的?”“人类能否制作模拟人脑的人工神经元?”多少年以来,人们从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学、组织协同学等各个角度企图认识并解答上述问题。在寻找上述问题答案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称之为“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研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这些领域互相结合、相互渗透并相互推动。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又从各自学科的兴趣与特色出发,提出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人工神经网络首先要以一定的学习准则进行学习,然后才能工作。现以人工神经网络对于写“A”、“B”两个字母的识别为例进行说明,规定当“A”输入网络时,应该输出“1”,而当输入为“B”时,输出为“0”。所以网络学习的准则应该是:如果网络作出错误的判决,则通过网络的学习,应使得网络减少下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首先,给网络的各连接权值赋予(0,1)区间内的随机值,将“A”所对应的图象模式输入给网络,网络将输入模式加权求和、与门限比较、再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网络的输出。在此情况下,网络输出为“1”和“0”的概率各为50%,也就是说是完全随机的。这时如果输出为“1”(结果正确),则使连接权值增大,以便使网络再次遇到“A”模式输入时,仍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普通计算机的功能取决于程序中给出的知识和能力。显然,对于智能活动要通过总结编制程序将十分困难。人工神经网络也具有初步的自适应与自组织能力。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改变突触权重值,以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一网络因学习方式及内容不同可具有不同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以发展知识,以致超过设计者原有的知识水平。通常,它的学习训练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监督或称有导师的学习,这时利用给定的样本标准进行分类或模仿;另一种是无监督学习或称无为导师学习,这时,只规定学习方式或某些规则,则具体的学习内容随系统所处环境 (即输入信号情况)而异,系统可以自动发现环境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更近似人脑的功能。神经网络就像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您教她的知识她是不会忘记而且会学以致用的。我们把学习集(Learning Set)中的每个输入加到神经网络中,并告诉神经网络输出应该是什么分类。在全部学习集都运行完成之后,神经网络就根据这些例子总结出她自己的想法,到底她是怎么归纳的就是一个黑盒了。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测试集(Testing Set)中的测试例子用神经网络来分别作测试,如果测试通过(比如80%或90%的正确率),那么神经网络就构建成功了。我们之后就可以用这个神经网络来判断事务的分类了。神经网络是通过对人脑的基本单元——神经元的建模和联接,探索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模型,并研制一种具有学习、联想、记忆和模式识别等智能信息处理功能的人工系统。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能够从环境中学习,并把学习的结果分布存储于网络的突触连接中。神经网络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在其所处环境的激励下,相继给网络输入一些样本模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学习算法)调整网络各层的权值矩阵,待网络各层权值都收敛到一定值,学习过程结束。然后我们就可以用生成的神经网络来对真实数据做分类。人工神经网络早期的研究工作应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下面以时间顺序,以著名的人物或某一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为线索,简要介绍
2023-05-26 01:0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