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有关于这样的故事吗

2023-08-14 16:48:09
FinCloud
黑桃花

戊戌变法 谭嗣同

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捉拿维新派。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这是例子

豆豆staR

前面两位仁兄答得很不错了,但是即热想我的团队求助了,所以也答一个吧,不求采纳,但对有你有点帮助就好。

一个真正的有责任感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给你说个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吧,显得特别一点。《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半生要过如狼一般的孤独生活,全因当年萧氏一族与盗帅楚留香所留下的一个承诺,为盗帅守着他坟墓内的宝藏,直到60年后他的后人重视江湖领取为止。只可惜人心难测,萧氏一族内有人见利忘义,欲背弃与盗帅之约,自行取出宝藏,以致萧氏一族内讧,发生冲突,萧父为免兄弟之间发生同样事件,决定将萧弟杀死。最后自己也重伤离世,萧十一郎也就成为知道宝藏秘密唯一一人,他忍受无数的孤独,无数的杀戮和痛苦,甚至为了这个承诺致使自己亲生父亲杀了自己的亲手弟弟,但至始至终他从未放弃过家族的承诺,直至死而后已。

此后故乡只

一个真正的责任,你必须有坚韧,因为他背负的责任来实现的道路是很长的。

任自己的责任,这是很大的责任。因为年底结束任务的生活,所以仁路是漫长而遥远。

为什么弘毅,通俗点说,事情要有恒心,毅力!啊,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放弃所有的东西,不要放弃!

重是指任其使命的沉重,远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直到结束他的生命,为生命而战! !

小白

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要)以实行仁道为自己的任务,这不是很重大的任务吗?要直到死后才结束,这不是很漫长吗?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本文分类:论语名句 发布时间:2014/5/5  曾子曰:“士①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注释 ①士:读书人。 ②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毅,坚强,刚毅。 译文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路程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任务,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评析与感悟 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 扩展阅读 孔子圣迹图·读易有感 孔子读至《易经》的“损”、“益”章而叹息。子夏问他为什么,孔子说减少要增加,增加会减少,所以我叹息。”子夏说:“难道学习不能增长学问吗?”孔子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学问越高越谦虚,谦虚就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才能不断进步。”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无兄弟也?”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023-08-14 04:26:231

曾子的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意思: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遥远吗?”延伸意义: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延伸意义: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扩展资料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2023-08-14 04:26:332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的翻译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的意思是: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性格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句子中的“士”指的是“读书人”;“弘毅”的意思是“弘大的志向、坚忍的品质、态度”。  《论语·泰伯》原文节选及翻译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翻译: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却向知识浅薄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这样做过了。”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寄放于他,即使在生死存亡关头也不会妥协。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孔子说:“人的修养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孔子说:“喜欢勇敢逞强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对不仁的人憎恶太过,也是一种祸害。”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而吝啬的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孔子说:“做人要勤奋好学,要坚持真理,坚定信仰。处在危险境地的国家不进入,处在乱世的邦国不去居住。天下国家有正道就现身,荒乱无道就隐退。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2023-08-14 04:26:441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此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对于士人,应该有一种刚强的品格,有毅力的品质,因为士人所肩负的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具体而言,作为士人,一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奋斗终身,死而后已。这是说,具有刚毅的品质,才能担当重大的责任,才能不畏路途遥远,才能担当仁的重任,才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能死而后已。总之,只有具有刚毅的品质,才能担当和完成仁的重任。作为士人,应该养成一种刚毅的品质,做一个有担当、有毅力、有责任,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大任。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做一个坚定的追求梦想的士人。么士人具体指什么样的人呢?在这里,曾子所言的“士”应当是儒家之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知识分子。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还只是一个群体,到了后来,士人发展成一个社会阶层。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一向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作为一个人数可观的阶层,士人不治产业。他们以学习儒家理论为工作,以治理国家为己任,进则担任各级官吏,以实现社会大同为终极目标;退则以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化百姓,影响社会。从孔子的时代起,士人就有着内圣外王的自觉,主动去承担推动国家发展的重任。中国士人阶层的这种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与其他社会阶层迥异,这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就是儒家所说的“行仁”。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这个使命何等伟大,这个任务何等艰巨。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杰出的才能,根本担负不起或不配承担这样的重大使命。所以,曾子才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就是说,曾子认为,士人要有着弘大的襟怀,刚毅的品格,才能推己及人,救人救世,进而兼善天下。曾子所述之士的品格,正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根基所在。尽管曾子已经故去了二千多年,但后世却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继承了这种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为了这份坚定的信念,他们宁愿栉风沐雨,就算是为此而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2023-08-14 04:26:531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解释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解释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2023-08-14 04:27:22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是什么意思?

哎,我无语了,你这样简直就是太太简单了,这个问题还要问呀我可是学霸,你想问你多少就问多少尽情地问吧。?
2023-08-14 04:27:434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是啥意思?

我也是问的,冒个泡,评论一起来
2023-08-14 04:28:2610

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出自论语哪篇

“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出自《论语·泰伯章》。
2023-08-14 04:29:132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

8、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023-08-14 04:29:248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可以是什么意思

可以:要。
2023-08-14 04:29:51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有志之人不可以不刚强,责任沉重而道路漫长。把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非常沉重的责任吗?直到生命结束才可以停止,难道不是非常漫长的道路吗?”
2023-08-14 04:30:072

士不可以不弘毅是什么意思

士不可以不弘毅指的是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且毅力的意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段话出自《论语》,“弘”是宽广之意,“毅”是强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宽广、坚忍的品质、态度,这是完成学业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
2023-08-14 04:30:143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的“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重 还有很多需要做元 还要很久时间 持续不懈
2023-08-14 04:30:23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怎么读

yi
2023-08-14 04:30:52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翻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2.赏析这句话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是一种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相关成语:【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3.感悟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即: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曾子的这句话激励所有人都应当有远大的志向,高远的抱负,有了目标,才会尽力去实现它。
2023-08-14 04:31:191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核心

你说的是翻译吗?
2023-08-14 04:31:343

士不可以不弘毅出自哪里

时至今日,很多古诗文还能随口吟出,一些经典句还能信手拈来,常常让人自得其乐。那么士不可以不弘毅出自哪里呢? 1、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第八》,原文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 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关于士不可以不弘毅出自哪里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2023-08-14 04:31:41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
2023-08-14 04:31:482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以是什么意思

  张月明先生在《论语、孟子、左传中的"可以"》一文中指出,《论语》中“可以”只取“可”义而“以”并无实义,乃为语气助词。  “弘毅”出自《论语》。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是宽广之意,“毅”是强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宽广、坚忍的品质、态度,这是完成学业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不可以不”就是不能不的意思,在这里起强调作用。
2023-08-14 04:31:552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哪一篇古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处断句存在争议,还有一说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2023-08-14 04:32:103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是什么意思

不用管它什么意思,因为它本身没有意思。
2023-08-14 04:32:19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论语·泰伯》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释:弘毅:弘,广大。毅,强毅。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2023-08-14 04:32:565

“士不可以不弘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2023-08-14 04:33:421

“士不可不弘毅,任道而重远”是什么意思?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2023-08-14 04:33:59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2023-08-14 04:34:104

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行之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意思是:“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出自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论语·泰伯篇》。释义:“弘毅”:“弘”是弘大之意;一说强,章太炎先生《广论语骈枝》说:“《说文》:弘,弓声也。后人借‘强"为之,用之‘疆"义”。此‘弘"字即今之‘强"字。“毅”是坚毅之意。“弘毅”指的是弘大的志向、坚忍的品质、态度,这是完成学业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拓展资料: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023-08-14 04:34:372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此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对于士人,应该有一种刚强的品格,有毅力的品质,因为士人所肩负的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具体而言,作为士人,一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奋斗终身,死而后已。这是说,具有刚毅的品质,才能担当重大的责任,才能不畏路途遥远,才能担当仁的重任,才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能死而后已。总之,只有具有刚毅的品质,才能担当和完成仁的重任。作为士人,应该养成一种刚毅的品质,做一个有担当、有毅力、有责任,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大任。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做一个坚定的追求梦想的士人。么士人具体指什么样的人呢?在这里,曾子所言的“士”应当是儒家之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知识分子。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还只是一个群体,到了后来,士人发展成一个社会阶层。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一向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作为一个人数可观的阶层,士人不治产业。他们以学习儒家理论为工作,以治理国家为己任,进则担任各级官吏,以实现社会大同为终极目标;退则以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化百姓,影响社会。从孔子的时代起,士人就有着内圣外王的自觉,主动去承担推动国家发展的重任。中国士人阶层的这种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与其他社会阶层迥异,这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就是儒家所说的“行仁”。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这个使命何等伟大,这个任务何等艰巨。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杰出的才能,根本担负不起或不配承担这样的重大使命。所以,曾子才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就是说,曾子认为,士人要有着弘大的襟怀,刚毅的品格,才能推己及人,救人救世,进而兼善天下。曾子所述之士的品格,正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根基所在。尽管曾子已经故去了二千多年,但后世却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继承了这种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为了这份坚定的信念,他们宁愿栉风沐雨,就算是为此而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2023-08-14 04:34:44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2023-08-14 04:34:50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啥意思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如下: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原文: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朝代】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2023-08-14 04:35:051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因为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将仁爱之心作为自己的重任,就是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即使是死去了,他依然觉得有很多责任没有尽到,不是吗?)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
2023-08-14 04:35:13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2023-08-14 04:35:381

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出自论语哪篇

“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出自《论语·泰伯章》。
2023-08-14 04:35:53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2023-08-14 04:36:04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重”表现在哪里,“远”表现在哪里?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两句话回答了“重”在哪里,“远”在哪里。 “仁以为己任”就是“以仁为己任”——将推行仁政当做自己的责任。这是很重要很重大也很艰巨的任务,所以说它“重”。 “死而后已”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就是说“仁以为己任”这件事情直到死才停止,才不用干了。也就是说要干一辈子。从生到死,不能不说很遥远。
2023-08-14 04:36:202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什么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 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扩展知识: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023-08-14 04:36:261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意思是说,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2023-08-14 04:36:51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关这句话的故事

出自:论语61泰伯篇第八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空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2023-08-14 04:37:081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意思是啥?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遥远吗?"" 弘毅:刚强,勇毅. 已:停止.
2023-08-14 04:37:161

士不可以不弘毅和仁以为己任的以是什么意思?

把的意思
2023-08-14 04:37:363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 仁 的理想而奋斗
2023-08-14 04:37:474

不成仁便成人是什么意思?

“不成功便成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能成功,就宁愿牺牲生命。“成仁”出自《论语》中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不会贪生怕死、为保全生命而伤害仁,而是宁愿牺牲自身来维护仁。所以,“不成仁便成人”就是指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志向、有仁德的人,就宁愿成为一个平凡但有人格尊严的人。
2023-08-14 04:38:03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出处原文,想被原文,谁有啊

是曾子说的,出自《论语》
2023-08-14 04:38:133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哪两个成语?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2023-08-14 04:38:201

士不可以不弘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而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士不可以不弘毅”,意思是作为士人、君子,意志一定要足够坚定、足够宏大。 因为士“任重而道远”。所谓“任重而道远”,不是将一家公司做到上市这样“短暂”的目标,毕竟有的公司发展几年就能上市了。任重道远,一定是因为“仁以为己任”,士的肩上,扛着的是仁,士的目标是推行仁。 推行仁,要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个方向是让天下归仁,让更多的人拥有仁心。这当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伟大的、难以做到的事。第二个方向也同样了不起,同样伟大,同样难度极高——要让自己保持在仁的状态。一个人锻炼内在的修为,也是一件长远而重要的事。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自己处于仁的状态呢?这就像是一个无限游戏。 一个有志于道的人,一方面要心怀天下,一方面要不断的修炼自己,这件事难道不重大吗?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追求理想直至自己生命的尽头,这样做,难道不是最长远的道路吗? 曾子的这段话,可以让我们反思。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事业?能不能像曾子一样,让自己更有使命感,既能心怀天下,又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且愿意为之不懈的努力? 如果你也愿意背负这样的使命,为实现这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必须得有宏大的气魄和强有力的意志力,才能够把这件事一直坚持下去。 希望我们都能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一段修炼的过程,让自己的人生成为满意的作品,而不是被身上所背负的名利权情压得直不起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以吟诵诗篇开启求学的热情、以坚守礼法来建功立业、以聆听音乐来娱悦身心。” “兴于诗”,是说一个人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最有效的入门方法是读诗。古代的诗是可以唱诵的,比如《诗经》。通过唱《诗经》,我们可以学很多名词,认识很多动物和植物,了解多样化的风俗。对于十来岁的童子而言,诗歌能够以最朴实的方式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诗是求学的入门路径和最方便的法门。 “立于礼”,意思是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学礼。一个人到了二十岁、三十岁,要在世间行走,要做事,都应该以礼为根本、为依据。如果一个人不知礼,就无法与人沟通,就容易做错事。 “成于乐”,意思是要以音乐养性,才算是真正的学有所成。一个人到了五六十岁,准备退休了,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从容和喜悦,并且依然修炼自身呢?孔子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进行乐教。孔子提倡“以乐教人”,在他的私学中,经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上课时总有乐器在旁。当时,音乐分类为五声十二律,极为动听,孔子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美的教育。以音乐养人之性情,这便是学之成也。 当学问达到一个境界时,就可以用音乐表达出来,用音乐进行涵养。 这是在孔子那个时代,人生求学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诗教,以诗歌起蒙;第二阶段是礼教,以礼为重点;第三阶段是乐教,以乐为重点。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在孩子小的时候,重要的是激发他对于学习的兴趣,让他自己焕发出内在的力量,发现学习的乐趣,愿意去学习。 到人生的最后,最重要的是找到生命中真正的乐趣。如果过完一辈子,在抵达生命的终点之前,还是浑浑噩噩,觉得人生苦闷无聊,没什么值得回忆和品味,那这一辈子该多么苍白?这段话,即可以作为我们一生求学、工作的大致脉络。
2023-08-14 04:38:381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后面一句是什么?

任重而道远。就是这句
2023-08-14 04:39:05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原因是“____” “_____”。

修身治国平天下
2023-08-14 04:39:15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什么意思?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抱负的人不可缺乏刚强勇毅的品质,因为承担的责任很重,而实现目标的道路又很遥远。【出处】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子的话语,收录在《论语》中的《学而》一章。【原文节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有志向的人必须要有刚强勇毅的品质,因为承担的责任重大,前路漫漫。视推行仁爱为自己的职责,难道不是重大的吗?即使在死后才停止奋斗,难道不是漫长的吗?”【赏析】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有志向的人必须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毅力,因为他们要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大,前途也十分漫长。在推行仁爱的道路上,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和压力,只有弘毅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定。即使在死后才停止奋斗,也不应该轻言放弃,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创作背景】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在孔子时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生活困难。而孔子则提出了仁爱之道,他认为要做一个君子,要以仁爱为中心,努力追求道德的完美,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注释】“士”指的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弘毅”指的是刚强勇毅的品质,“任重而道远”指的是承担的责任重大,前途漫漫,“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意味着仁爱、仁慈、仁心,“已”指的是“结束”。【生活启示】这句名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启示我们,如果想要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刚强勇毅的品质。在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困难和挫折,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来面对和克服。
2023-08-14 04:39:311

苟利国家生死以之 士不可以不弘毅

其因祸富避趋之
2023-08-14 04:40:162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意思是啥?快告诉我。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把“仁”当做是自己的信念,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以后才放手,不也很遥远吗?”
2023-08-14 04:40:354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意思是啥?

学习的时候,能不高兴?
2023-08-14 04:40: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