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staR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我们常吃的西瓜和西瓜仔分别属于植物体的:( A )
A果实和种子 B茎和种子 C茎和果实 D 种子和果实
2.豆角两侧坚韧的“筋”,橘子辫子上的“丝络”,老丝瓜的“丝瓜瓢”。实际上是:( D )
A胞间连皮 B细胞厚壁 C果皮上的 D果实里的导管和筛管
3.如果一株番茄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叶片发黄,那么可判定该棵番茄缺少:( B )
A钾肥 B 氮肥 C磷肥 D 硼
4.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中才能有生命活动(C)
A空气 B土壤 C生物的活动胞 D 水
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的变化是:( D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6.切西瓜和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是 (B)
A水分 B细胞液 C细胞质 D液泡
7.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便是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水中了。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中的哪中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C )
A 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 细胞质
8.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生物是:(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疫苗
9.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D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 以上都是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C )
A桃树的品种不同 B光照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C温度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D山寺空气稀薄,影响了桃树的盛开
11..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D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12.在根尖的结构中,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这部分内部还出现了导管,这是( D )
A根冠 B分生部 C生长区 D成熟区
13.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化器是(B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
1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15.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 )
A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 B没有适宜的温度 C没有一定的水分 D没有充足的空气
16.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 A )
A提高大气的温度,增加降雨量B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C多吸收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气温度
17.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内水分却是至下而上的,其运输的动力是( D )
A太阳光能 B渗透作用 C植物体内产生的能量 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18.人们在河岸、山坡、沙地上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B )
A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放牧畜生 D获取柴草或树木
19.玉米开花季节,遇到下列哪种天气时,最容易造成减产?( A )
A连绵阴雨,气温较低 B气温较低,雨水较少 C晴空万里,微风吹 D秋季多风
20.冬季河水中看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以见到水绵团漂浮在水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水绵光合作用旺盛 B河水温度的升高
C水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D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粒种子能够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种子内有( C )
A种皮保护着种子 B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着营养物质
C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 D胚根发育后深入土中
22.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原因是( C )
A减少水分的散失 B防止营养流失 C减少幼根根毛的损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23.把蒲公英等植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回渗出白色的液汁,这些液汁是从( A )流出来的。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表皮
24.盐碱地种植作物,生长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土壤缺肥 B土壤溶液浓度小
C盐碱地中缺氧 D土壤溶液浓度大
25.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D )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B 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10分)
26.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 细胞 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结构
和 功能 的基础单位。
27.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 体积 增大,而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 数目 增多。细胞的分化又是伴随着 细胞的生长 而进行的。
28.蒸腾的作用是指植物体的 水分 以 气体 状态,从 叶中 散发到 大气中 的过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5分)
29. 所有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都是相同的。(Ⅹ)
30.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载物台倾斜的原因是便于对光。( Ⅹ )
31.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草履虫不能完成消化、排泄等复杂的功能。( Ⅹ )
32.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 )
33.烘烤种子实验中,出现在试管壁上的小水珠来自于干燥的种子。( √ )
五.探究实验:本题共15分
34、下面是一组同学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以下是他们的操作过程。
先在盒子里铺上一层纸,纸是一边干一边湿的。把10只鼠妇放到了盒子的左边。然后盖上玻璃板,再在玻璃板的一边盖上书来遮光。静置两分钟后开始统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⑴、 请找出他们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说明原因 :(2分)
答:干湿条件控制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无关,干湿条件的附加会影响本实验的科学性。
⑵、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只用一只鼠妇行吗?(2分)
答: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⑶、 为什么要设置一边光一边暗的环境?(2分)
答:因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光与暗是亮度差异的对照组,
35、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每空1分)
(1)图中1号种子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水 ;
图中3号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 缺空气 ;图中5号种子不能够
萌发的原因是 温度不适 。
(2)图中2号种子萌发的原因是 满足了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以上实验说明种子要萌发,除了满足种子自身条件
胚有活力,营养丰富 之外,还要满足 水份 、 空气 、 适宜的温度 等外界条件。
(4)如果2号种子也没有萌发,请推测可能有哪些原因? 可能胚不是活的 。(2分)
六.简答分析题:(20分)
36、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前者包括 动物和植物 ,后者包括 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等 。(每空2分)
(2)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说明生物必须 依赖适合的环境 而生存。(2分)
(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关系,请写出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用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5分)
草→蟋蟀→蜈蚣 。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5分)
答:海洋蒸发、地表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使天空形成积雨云,从而产生降雨,一部分雨水渗入土中补充了地下水,而另一部分雨水则回归江河湖泊和海洋,形成生物圈周而复始的水循环。唐朝大诗人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著名诗句虽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很有气势,但尚有不足。我认为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会因海洋蒸发而复回到黄河。因此“不复回”一词的描述欠科学,未能正确表达生物圈的水循环,确有修改余地。
- 小白
-
1、因为动物是异养型生物,所以都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 。动物的营养作用包括摄食、消化和吸收等过程。
2、动物机械性地获取食物并将其 和 的过程叫做 。
3、变形虫依靠 摄食,水螅依靠其6-10条 上的 摄食。
4、动物可将摄取的食物分解为易于 的物质,这一过程叫做 。
5、动物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两种,即 消化和 消化,其中, 比较高级。
6、各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壁的细胞进入 的过程叫做 。
7、具有维管束的植物才可以真正地适应陆生,因为在木质部里面的 和韧皮部里面的 可以抵抗外力,起支持作用,从而使植株可以挺立在空中;而木质部里的 则可以把 从 里吸收来的 向上输导到空中的茎、叶里,从而适应陆上的干旱环境。
8、动、植物体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 ;动、植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使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做 ,其意义就是使有机物里的能量为生物体的 所使用。
9、植物受到各种刺激后也会发生反应,这叫做植物的 。例如,植物的茎的顶端对日光非常敏感,幼苗总是向有光的方向弯曲,这就是植物的 ;又如,植物的根会向水生长,这叫做根的 ;而含羞草受到机械震动后小叶片会下垂,这叫做植物的 。
10、动物的运动能力远远超过了植物,这样有利于动物的 、避开不良的 或逃避 ,也有利于集群活动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 判断(请把你的判断写在每题前的括号内)(15分)
( )1、青蛙只能看见并捕食飞行中的昆虫。
( )2、啄木鸟可以捕食隐藏在树干内的害虫,因此被人们称为“树木医生”。
( )3、变形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只有临时的、封闭的食物泡。
( )4、蚯蚓的胃既可贮存食物、又可消化食物。
( )5、家兔的盲肠特别发达,里面有许多共生细菌,可以帮助家兔消化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
( )6、细菌都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的,会引起疾病。
( )7、筛管只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养料。
( )8、向日葵开出来的花会跟着太阳转。
( )9、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于促进水和无机盐上升流动,降低叶面温度。
( )10、蝗虫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血压低,血流慢,可免于过度失血,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循环系统。
( )11、家兔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四个腔,这一点和人类的心脏是一样的。
( )12、粮食入仓前一定要晒干,这样可以增加其呼吸作用。
( )13、蝗虫象蜜蜂一样具有社群行为。
( )14、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说明植物不需要氧气。
( )15、动物各器官间的协调统一,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其中以神经系统的支配为主。
三、 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入每题前的括号内)(15分)
( )1、下列与猫善于捕鼠的能力无关的是
A、脚下有肉垫 B、鸣叫洪亮
C、瞳孔调节迅速 D、爪可以伸缩
( )2、下列只能依靠细胞内消化的动物是
A、变形虫 B、水螅 C、蝗虫 D、蚯蚓
( )3、蚯蚓和鸟类都有砂囊,这些具有砂囊的动物往往没有
A、嘴唇 B、巨大的胃 C、牙齿 D、消化腔
( )4、家兔的小肠吸收能力很强,与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环形皱褶 B、绒毛 C、消化液 D、毛细血管
( )5、有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生物只能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它们很可能是
A、细菌 B、霉菌 C、藻类 D、原生动物
( )6、下列植物中,维管束排列成环形,但不能逐年增粗的是
A、玉米 B、竹 C、夹竹桃 D、桃
( )7、下列属于活细胞的是
A、导管 B、筛管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
( )8、环剥主干的树皮,常能置植物于死地,这是因为
A、叶得不到水 B、叶得不到有机养料
C、根得不到水 D、根得不到有机养料
( )9、围成气孔的半月形细胞叫做
A、表皮细胞 B、薄壁细胞
C、叶肉细胞 D、保卫细胞
( )10、移栽树木或扦插时常常剪去大部分叶,这是为了
A、减少蒸腾作用 B、增加蒸腾作用
C、减少光合作用 D、增加光合作用
( )11、在家兔体内,把动脉血送回心脏的是
A、体动脉 B、肺动脉 C、体静脉 D、肺静脉
( )12、冬季,青蛙在水底冬眠,此时它们
①不呼吸 ②鳃呼吸 ③肺呼吸 ④皮肤呼吸
A、① B、②④ C、③④ D、④
( )13、蝗虫的听觉器官叫做鼓膜听器,位
A、触角上 B、复眼后 C、前足上 D、腹部
( )14、狗会对着陌生人吠叫,这是一种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群行为 D、攻击行为
( )15、直接引起鸟类迁徙的环境变化是
A、日照 B、气温 C、食物 D、水源
四、 问答题
1、试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10分)
2、试述青蛙适应捕食飞虫的特点(10分,至少说出5点)
3、试述鸟类的飞行适应特点(20分,至少说出10点)
- ardim
- tt白
- 这些问题没有给出完整的选择,无法回答题目。
- 凡尘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8697683.html 选我的
- 墨然殇
-
I don"t konw
- 瑞瑞爱吃桃
-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 )
A、细胞 B、细胞群 C、组织 D、器官
2、植物体组织的形成是: ( )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
3、市场上出售的黄瓜属于: ( )
A、营养器官 B、营养组织 C、生殖器官 D、保护组织
4、若要使位于玻片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
5、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病毒 B、河水 C、蘑菇 D、鱼
6、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
A、用直线条涂黑它 B、点上细点表示C、用横线条涂黑它 D、随意涂黑它
7、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
8、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之处为: ( )
A、子叶的作用 B、子叶的数量 C、胚乳的作用 D、胚的构成
9、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 )
A、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B、避免伤害生长点C、避免伤害根冠 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
10、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由于: ( )
A、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B、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C、根毛细胞液浓度等于土壤溶液浓度D、根毛细胞液浓度随土壤溶液浓度变化
11、植物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这种症状可能是缺乏含什么的无机盐? ( )
A、铁 B、磷 C、钾 D、氮
12、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13、植物叶序中相邻的两片叶总是不相重叠,说明叶具有什么特性?( )
A 、向水性 B、向光性 C、向地性 D、随意性
14、叶的下列结构中,含叶绿体较多的是: ( )
A、海绵组织 B、叶脉 C、栅栏组织 D、表皮
15、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16、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7、植物体的任何生活部位都进行: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8、水涝地中的植物出现萎蔫的原因是: ( )
A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 B、蒸腾作用过于旺盛C、土壤中养料太少 D、土壤里的氧气不足
19、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20、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 ( )
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21、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B、③①②④⑤⑥C、③①②⑤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22、呼吸作用的产物是:(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淀粉⑤能量)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23、要使树木少生分枝,长得又快又高的方法是: ( )
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顶芽、侧芽均摘除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D、顶芽,侧芽均保留
24、木本植物的维管束由什么构成? ( )
A、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 B、树皮、形成层、木质部
C、韧皮部、木质部、髓 D、形成层、木质部、髓
25、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必须完成哪两个生理活动? ( )
A、开花和传粉B、传粉和受精C、开花和受精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26、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是: ( )
A、营养生长依赖生殖生长 B、生殖生长依靠营养生长
C、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无关系 D、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依存
27、温带地区的松树年轮第一年秋材与下列哪项之间界限最明显: ( )
A、第一年春材 B、第一年秋材 C、第二年春材 D、第二年秋材
28、叶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 ( )
A、长出侧芽B、长出幼叶C、使芽轴不断伸长D、发育成茎
29、木本植物茎的韧皮部主要含有: ( )
A、导管和筛管B、导管和木纤维C、筛管和韧皮纤维D、形成层和髓
30、发育为花生的食用部分的是: ( )
A 、子房壁 B、胚珠 C、子房 D、受精极核
二、填充题(每空1分,共33分):
31、植物体内的细胞通过( )而联系,植物体内的器官通过( )而联系,从而使植物成为一个整体。
32、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 )凝结而成的,它是( )的结果。下午打开袋口,迅速伸一支将熄灭的大柴棍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
33、在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中:
(1)选用的实验材料为( )。
(2)切割叶片所用的工具为( )。
(3)切下的薄片先放入( )中,再用毛笔醮出( )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观察。
34、把晒于的小麦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种子成分中的( ),把用纱布包着的小麦面粉在清水中不断揉挤,最后包内只剩下一些黄白色的胶粘物质,这是种子成分中的( )。
35、小陈从市场买回了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研究分析:
(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流出。这些汁水是( ),它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2)取另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 )。
三、按实验要求,简要写出制作洋葱鳞茎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7个步骤(每空1分,共7分):
1、用洁净的纱布把( )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的( )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的( )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4、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 )。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 )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
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 )。
7、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 )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ADAAB
BBCDA
DDBDC
BBDBD
BDACB
DD
祝你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过个好新年。
金鱼藻实验证明了什么?好像是一个简单的植物产生氧气实验。你知道吗
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存在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2023-08-12 11:54:083
金鱼藻的特点三年级实验
金鱼藻的特点三年级实验如下:搅动水槽里的水茎随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整体漂浮。原因: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由于金鱼藻是漂浮生长的水生植物,因此一般都生长在湖泊、池塘的静水处。金鱼藻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生命力旺盛,金鱼藻的种子有着坚硬的保护壳,可以在水中进行长期休眠,直到进入合适的水域中才开始生长发育。刚萌发的种子也是没有根的,其主要通过叶状态枝深入泥士中以固定植株,并通过伸出白色细线状的根状枝来吸收营养。金鱼藻还具有耐高温、再生能力强的优点,缺点是旺发易臭水。根据这一特点,金鱼藻更适合在大水面中栽培。而且水草旺发时,要适当把它稀疏,防止其过密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出现臭水现象。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和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有大量孔洞。原因: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仙人掌储水秘密的秘密是: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且茎表面有(蜡质)覆盖,水的蒸发量极少。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2023-08-12 11:54:151
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用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出生氧气,收集氧气,你并且测定氧气的一个性质,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而加强.光照强度增加,光照效率增加,达到一定浓度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不再增加甚至减弱.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上午10:00---11:00.(2)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3)实验步骤:C、取一些金鱼藻,反复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A、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D将收集一定量气体的试管取出.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漏斗下有气泡产生,并沿玻璃管上升.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 现象分析: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因此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氧气.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答案为:C→A→D→B.故答案为:(1)B;(2)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3)C→A→D→B2023-08-12 11:54:422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实验
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故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1)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者,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3)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由于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是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没有光,金鱼藻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就没有氧气产生,也就没有气泡产生了.故答案为:(1)多;氧气;光合(2)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3)无气泡产生2023-08-12 11:54:491
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用金鱼藻在光合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收集氧气,并且测定氧气的一个性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而加强.光照强度增加,光照效率增加,达到一定浓度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不再增加甚至减弱.由分析可知进行本实验的最后环境及时间为: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上午10:00---11:00.(2)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1)B;(2)快要熄灭的卫生香燃烧起来; 助燃; 氧气.2023-08-12 11:54:591
小实验金鱼藻
金鱼藻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当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占试管的体积一半的时候就可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然后取出并管口向上,然后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在试管口上,卫生香又重新燃烧起来,我们知道氧气有助燃的作用,所以收集的气体应该是氧气,因此金鱼藻表面放出的气泡是它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氧气. 故选:C2023-08-12 11:55:071
金鱼藻实验中把水装满的原因
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答案为:光合作用释放出了氧气点评:该实验必需在光下才能产生预期的实验效果,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2023-08-12 11:55:322
金鱼藻试验和其他问题(求答案)
(1)或黑藻等沉水(2)烧杯 玻璃漏斗 试管 氧气(3)光合作用的产物 复燃7.二氧化碳(1)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 (2)凡士林 (3)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 清水 二氧化碳 对照 二氧化碳 (4)变蓝 不变蓝吸收 释放 吸收2023-08-12 11:55:412
用金鱼藻实验是用什么法收集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实验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氧气.综上所述A、C、D选项错误,只有B选项正确. 故选:B2023-08-12 11:55:501
用水生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设计的光合作用实验装置,采用的方法叫排水集气用来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你想问什么??2023-08-12 11:56:112
用金鱼藻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或暗处,装置内将______,这可以证明___
(1)由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知光合作用如果正常进行的话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故水生植物会产生许多气泡.而如果将题中的装置放在室内或暗处,装置不产生气泡或放出气泡很慢,说明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所必需.(2)如果在冬季,此装置放在光下,气泡放出的较缓慢,说明光合作用也不能正常地进行,冬季气温低,故说明光合作用要正常进行还必须有适宜的温度.(3)根据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在化学实验中验证证氧气的方法一般是看看气体能否使燃烧的余烬复燃,如果能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4)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故该装置所处的玻璃罩内没有二氧化碳,从气泡产生变慢可以发现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可以推知,二氧化碳也是进行光合作用所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通过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可知,除了二氧化碳外,水分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2023-08-12 11:56:181
金鱼藻释放出的气体能帮助燃烧,证明光合作用的这一产物是______
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答案为:氧气2023-08-12 11:56:251
金鱼藻实验在晚上进行,目的是
目的是为了研究光线强弱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2023-08-12 11:56:321
金鱼藻与石灰水的实验中,冒起来的泡泡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实验(一)的木条能复燃而实验(二)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较多的(气体),是进行光合作用作用的结果. (2)两实验设计中,其变量是光,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便于比较,说明问题. 故答案为:(1)氧气; 光合; (2)对照; 光2023-08-12 11:56:391
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要测定一种水生植物(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是否受二氧化碳的影响,所设计探究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变量就是二氧化碳,其他条件如光照、温度、玻璃瓶的大小、金鱼藻的大小、水质等应完全相同.取两个相同的集气瓶编号为甲、乙,在两瓶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河水和金鱼藻,甲瓶中加入二氧化碳,乙瓶中不加入二氧化碳;将两瓶置于25℃和光照条件下,观察记录两瓶气泡的产生情况.在作出实验结论之前,需要做重复实验,实验必须做更多的对照实验. A、用更多的金鱼藻植物,变量不唯一,A错误; B、用同样数量的金鱼藻植物,不能体现变量只有一个,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设计,B错误; C、此实验的变量是水生植物,所以应用许多别的水生植物,C正确; D、用各种不同量的金鱼藻植物,变量不唯一,D错误. 故选:C.2023-08-12 11:56:481
(2012?南充)用金鱼藻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将乙装置放在阳光照射下一段时间后,
①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将乙装置放在阳光照射下一段时间后,其玻璃管收集的气体可以助燃,说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这些氧气来自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②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若将乙装置用钟罩罩住,并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另一只烧杯后密封,则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逐渐降低,直至为0,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金鱼藻会因为缺原料:水而导致光合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弱,直至停止,因此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变少,甚至停止.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③甲、乙两装置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甲装置遮光,无气泡产生,说明金鱼藻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见光,有气泡产生,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比较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故答案为:①氧气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③光2023-08-12 11:56:561
用手搅动金鱼藻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先是四散分开,最后又会聚集到一起。用手搅动金鱼藻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是四散分开,最后又会聚集到一起。金鱼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水中溶解了一部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利用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叶片周围可以冒出肉眼能看到的气泡。2023-08-12 11:57:041
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
1.灯与烧杯距离越近,所产生的气泡越多,反之则越少 2.因为,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小,光合作用变慢 3.试管中将不再产生气泡 4.金鱼藻所产生氧气的速度与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成反比,所以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较稳定的范围里2023-08-12 11:57:121
在黑暗中和光亮中各放一瓶金鱼藻
(1)本题中有两组对照实验,乙、丙对照,变量是金鱼藻,丙中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供金鱼呼吸所用,金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两者都生存的时间长.丙、丁对照,变量是阳光,丁中没有光金鱼藻不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且呼吸和金鱼争夺氧气,两者生存的时间最短.甲,乙金鱼生存的时间相当. (2)由(1)知,比较甲、丁说明金鱼藻在黑暗中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金鱼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3)由(1)知,比较丙和丁说明金鱼藻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它释放的氧气能提供给金鱼进行呼吸,使金鱼生存的更长久. 故答案为:(1)丙;丁 (2)呼吸作用;氧 (3)光合作用;氧2023-08-12 11:57:191
验证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书上的活动为什么要选用金鱼藻
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易得,实验现象比较直观。 只需一小点金鱼藻,再用一个透明的烧杯,再用一个试管和一个漏斗,即可在光下看到有气泡出现。2023-08-12 11:57:541
选择水生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不用天竺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陆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好收集,所以选择金鱼藻并合理利用实验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2023-08-12 11:58:031
用金鱼藻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那种物质的产生。为什么要放在有氧气的环境中?这个实验不就是要实验.
根据你给的原题,是验证产生氧气,放在有光的环境中。你说答案是需要放在 (氧气和有光条件下)的环境中,是不是还有部分题我没看到。如果是的话,我只能这样解释,植物也是需要呼吸的,在初始阶段如果全是二氧化碳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求好评2023-08-12 11:58:111
为什么金鱼藻不用进行暗处理就可以做光合作用的实验?
做光合作用实验要不要暗处理与植物类型无关,而与实验目的有关,如果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则要进行暗处理,以消耗植物叶片内储存的淀粉,如果是其他目的则不要。2023-08-12 11:58:201
某课外小组以金鱼藻为实验材料,在光照强度为20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处理一
答案: 解析: (1)加快 发生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促进金鱼藻的光合作用 (2)减慢 发生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金鱼藻缺乏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减慢 (3)温度影响金鱼藻的酶活性,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影响产生氧气的速率 (4)2023-08-12 11:58:271
右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中放入一些金鱼藻,通入一定量的气
结合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答案为: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故答案为:小于;(3)由于金鱼藻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氧气的鉴别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4)反应物水由H、O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反应前为C、H、O三种元素;生成物氧气由O元素组成,反应后只能确定O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推断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答案为:碳和氢.2023-08-12 11:58:431
用金鱼藻做光合作用的演示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 ) A.需要叶绿体 B.吸收二氧化碳 C.产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金鱼藻做光合作用的演示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当用阳光照射时,起初氧气产生较快,但两三天后逐渐慢下来,主要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中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消耗,含量逐渐减少.故选C.2023-08-12 11:58:521
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
A、由表中可知: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分别为:15;25;35;45时,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分别为60;25;10;5,可见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B、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故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C、本实验探究金鱼藻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产生的气泡数目,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强度.D、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者,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故选:C2023-08-12 11:59:001
探究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的实验用金鱼藻有什么好处?
金鱼藻叶薄,叶绿体含量多2023-08-12 11:59:212
除了金鱼藻实验外(包括其他与金鱼藻实验雷同的实验)还有什么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水里的水绵光合作用可以放出氧气,导致水绵飘在水面上,也就是河流中水面上的一团团的绿色的藻类。水绵也可以用来做光合作用的实验。如果选陆生植物,可以找一些大叶的植物,尤其是茎比较软的植物,在白天将它的枝叶按在水中,在光照下就可以看到叶子上出现一些气泡,这就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2023-08-12 11:59:281
金鱼藻在碳酸溶液中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光合作用氧气产生量和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差值,A错误;B、如果在光照在光补偿点以下,可放出CO<sub>2</sub>,B错误;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C正确;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该选用多套装置设置不同的距离,并且气泡太少,故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不现实,D错误.故选:C.2023-08-12 11:59:441
利用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集满一试管气体,但气体很难让带火星木条复燃,为什么?
氧气浓度不够2023-08-12 11:59:523
将金鱼藻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用漏斗罩住金鱼藻,并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
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小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故选:B.2023-08-12 12:00:011
请问在冬天做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本地不容易找到金鱼藻,什么植物代替金鱼藻实验效果好呢
水生的植物都可以 ,只要能在水里生活的 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产生洋气2023-08-12 12:00:253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
(1)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2)在黑暗处,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将试管放在黑暗处会有少量的由二氧化碳气体组成的气泡产生.故答案为:(1)距离越近产生气泡的数量越多,距离越远产生气泡的数量越少;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2)有少量气泡产生.2023-08-12 12:00:321
如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单色光,因变量是释放的O2浓度(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故实目的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正确;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提供光合作用释吸收的CO2,B错误;C、相同条件下,白光下比单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强,因此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C正确;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故选:B.2023-08-12 12:00:391
用水生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设计的光合作用实验装置,采用的方法叫排水集气用来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实验背景]叶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不但制造有机物,从而贮藏了能量,而且产生氧气。氧气通过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气室至气孔排出。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的茎内则具有发达的通气道,氧气通过细胞间隙和通气道最终排出体外。因此,在培养水生植物时可以看到,光照情况下植物体向水中排出气泡(即氧气泡),这正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现象。下面通过一组实验证明:1.不同条件下水生植物产生的气泡的量不同;2.这些气泡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实验准备](一)材料:金鱼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二)用品:玻璃漏斗一个,比漏斗直径稍宽大的烧杯一个,直径再大一点的烧杯一个,试管一只,剪刀或刀片,火柴一盒,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水,冰块。[实验步骤](一)取一枝金鱼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放入盛有多半杯水的烧杯内。应特别注意:1.剪取金鱼藻时,要用快剪或快刀片一次割断,切勿用手指尖捏断,以免将茎内通气组织堵塞;2.要将金鱼藻顶端向下,倒放在烧杯中,然后,将漏斗口浸入水中,反扣在金鱼藻上(要事先将漏斗的细管端截断,只留几厘米长,以便全部浸入水中)。取一个试管,盛满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不要漏气),将试管朝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要确保倒放的试管内充满水,不能有气泡)。然后,将拇指松开,并将试管套入浸在水内的漏斗细管上。为了不使漏斗沉在烧杯底部,可以在烧杯内放一块小石头。实验装置制作好以后,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或200W的电灯下(注意,要侧面照光,光源距烧杯20cm左右),保持25℃左右的水温。稍待片刻,便可见金鱼藻向水里释放出气泡。待放出的气泡较均匀时,让学生开始计数,计算每分释放出气泡的数量,此数值可作为光合作用在正常光照和25℃左右的水温下放氧的强度。计数以后,将上述装置放在另一个稍大的烧杯内,并在两杯之间的空隙中分别注入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水,进行光照并观察(各种颜色要分别实验)。然后分别计算金鱼藻每分放出氧气泡的数目。最后,可以以气泡数为纵坐标,以各种颜色的水处理为横坐标,分别绘制出坐标曲线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使用上述实验装置,将颜色水换成清水,在水中加人冰块(其他条件相同),然后进行光照,计算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目,从而比较出25℃左右的温度和降低温度后,金鱼藻释放气泡数目的变化情况,分析出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二)在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正常光照和正常温度下光合作用释放气泡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气泡是否是氧气的实验。方法是待试管内充满半管左右的气体时,左手浸入烧杯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之密封,将试管撤出烧杯并倒转,使试管口向上。此时水流到试管下半部,气体则位于试管的上半部。然后,用右手点燃火柴,随即熄灭明火,在左手拇指松开试管口的一瞬间,将微燃的火柴放人试管口中,可见火柴亮度立刻增加,甚至燃起明火(明火的大小与积累的气体的量有关)。这表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释放出氧气。[实验心得]在进行这项实验前的两至三天就要开始制作装置。收集氧气时要注意满足实验所需的温度条件和光照条件,否则收集氧气的量太少,演示时效果不明显。如要促进光合作用强度,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每100mL水加入0.1g)。2023-08-12 12:01:031
金鱼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什么有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而加强.光照强度增加,光照效率增加,达到一定浓度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不再增加甚至减弱.由分析可知进行本实验的最后环境及时间为: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上午10:00---11:00. (2)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 (1)B; (2)快要熄灭的卫生香燃烧起来; 助燃; 氧气.2023-08-12 12:01:131
用金鱼藻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或暗处,装置内将______,这可以证明___
(1)由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知光合作用如果正常进行的话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故水生植物会产生许多气泡.而如果将题中的装置放在室内或暗处,装置不产生气泡或放出气泡很慢,说明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所必需.(2)如果在冬季,此装置放在光下,气泡放出的较缓慢,说明光合作用也不能正常地进行,冬季气温低,故说明光合作用要正常进行还必须有适宜的温度.(3)根据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在化学实验中验证证氧气的方法一般是看看气体能否使燃烧的余烬复燃,如果能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4)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故该装置所处的玻璃罩内没有二氧化碳,从气泡产生变慢可以发现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可以推知,二氧化碳也是进行光合作用所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通过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可知,除了二氧化碳外,水分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2023-08-12 12:01:201
将快要熄灭的火柴,靠近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个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选:C2023-08-12 12:01:271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第四组实验中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第一组中,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四;一.2023-08-12 12:01:341
将快要熄灭的火柴,遇到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个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能够产生(
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选:C2023-08-12 12:01:411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
(1)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故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2)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3)如果把试管放在黑暗处,根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必须有光,因此可知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就不会产生氧气,冒出气泡了.故答案为:(1)氧气(2)多;强;氧气(气泡)(3)能;因为在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实验结果是气泡数为0.2023-08-12 12:01:541
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
(1)实验室使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2)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本题答案为:促进光合作用;(3)如图所示的装置,以烧杯内水面为基准,大气压强等于试管内气体压强和试管内高于烧杯内液面的液体的水压,所以试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所以本题答案为:小于;(4)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所以本题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5)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光.2023-08-12 12:02:011
绿色植物能捕获光能。图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
1,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2,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3,没有气泡4,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2023-08-12 12:02:453
夜晚,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
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故答案为:多;光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2023-08-12 12:02:521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一定量的金鱼藻和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光合作用氧气产生量和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差值,A错误;B、如果在光照在光补偿点以下,可放出CO2,B错误;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C正确;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该选用多套装置设置不同的距离,并且气泡太少,故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不现实,D错误.故选:C.2023-08-12 12:03:011
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 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 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 ③ 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 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是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 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淀粉的特异颜色反映出现。 对照组:一样的方法不过把NaOH换成水2023-08-12 12:03:209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其中在装置甲的烧杯中放有新鲜金鱼藻
(1)O2.(2)B。(3)N2.2023-08-12 12:03:371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
(1)题干告诉我们探究的是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格可以看出,表格中给出的数据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氧气的释放量,而题干告诉我们: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氧气释放量越多,光合作用强度越大,那么氧气的变化代表的就是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变化.所以本探究实验惟一的变量即为温度,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绘制氧气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时不能绘制三个小组的三条曲线,应该绘制三个小组的平均值为氧气释放量的一条曲线.取平均值为氧气释放量的原因是为了减少误差.所以绘制时温度数据为横坐标,而氧气释放量平均值为纵坐标数据进行绘制.(3)从表格中的数据,绘制的以及氧气释放量与温度关系的曲线图,可以看出在0℃到4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的释放量逐渐增多,由于氧气释放量越多,光合作用强度越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越强.(4)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右表:本实验的惟一变量是灯与金鱼藻的距离.也就是光照强度的不同.通过观察金鱼藻释放的氧气的多少,看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怎么样的.结论是: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故答案为:(1)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2)如图(3)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越强.(4)答案只要含有一个探究因素(如: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叶片大小等),而且设置成对照实验,就给满分.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右表:本实验的惟一变量是灯与金鱼藻的距离.也就是光照强度的不同.通过观察金鱼藻释放的氧气的多少,看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怎么样的.结论是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2023-08-12 12:03:461
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同时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下表为观察
(1)越少、越强、越快、越慢(2)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处,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因为金鱼藻在黑暗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2023-08-12 12: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