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2023-08-12 08:41:22
meira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1

我的数学老师姓王,他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他的性格很古怪,时而暴躁,时而温柔,让人捉摸不透。他上课时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因为王老师上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某某某,我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如果被提问的同学没有回答上来,王老师就会说:“你给我站着——下一个!你知不知道?”就这样一直站下去,直到有同学回答。

王老师并不是那么可怕,记得有一节课,王老师让我们将竖式计算写在本子上,写得好的,老师会在大屏幕上展示。于是,我工工整整地在数学书上写下了老师要求我们写的内容。这时,王老师不经意间直到了我的身边,看了看我的书后,嘴角泛出了笑意。他用那温暖的大手摸摸我的头,然后轻轻地拿走我的数学书,继续在班里巡视。又拿了几本书后,王老师便在班里展示了。老师一边展示,一边表扬我们字写得快、准、漂亮。

虽然王老师已经不教我们班了,但是王老师那双温柔而又温暖的大手,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要祝王老师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老师的教育之恩,我终生难忘!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2

我的数学老师 在我的印象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不是别人,就是我的数学老师。

去年夏天,听说要来一个新老师,大家便商量起来:“希望老师是个男的,希望老师对我们好点。……”“叮铃铃”上课了,从门外走进一位三十来岁的老师。你瞧,他那179厘米的高个子,像一个士兵一样,头发还一绺一绺地翘着,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所有人。

老师有两大特点:1.老师爱拖堂。有一次,铃声已经传入全班人的耳中,而数学老师却像没听见一样,讲得更加来劲了。我们没办法,只能在一旁听着。终于,老师说下课了,可不过一会,那清脆的铃声再次传入我耳中。我这时心想:老师真是的,都拖到上课了。

第二个特点就是很容易生气。有一次上课,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很多题,要我们10分钟以内做完。我们哪能做这么快。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10分钟就到了,可我只做了一小半,老师一检查,看着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顿时大发雷霆,说:“你们真是没用,连这么点题都做不完,算什么学生?都给我把这几题做10遍。”完了,老师这一生气,我们倒大霉了。

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虽然在你眼中他可能很不好,但在我心里,还是觉得他是个工作认真、负责任的老师。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3

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如果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何况我的成绩很好,随爸爸什么问题,我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说:请出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辆货车去山里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据平均每天运14次,运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运了8天,假如这8天全是晴天,就能运20×8=160(次),比原来112次多运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运20-12=8(次),一共多运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当成了晴天,实际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验证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讲给爸爸听,爸爸听了直点头。

我得意地说:?假如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见此情景撒腿就向电影院跑去。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4

最近,我们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数学考试。这次考试,我才考了92。5分,粗心使我做了许许多多。

您说得没错,不是不会做,太粗心了,经常出现一些大小问题,没有这些问题,我会更好。有一句话这样说:“第一次犯错,也许情有可原,但第二次犯错,说明你是个‘笨蛋"。”也许我就是这个“笨蛋”。:我的成绩就像一个橄榄。橄榄在悬崖边晃来晃去,你一不小心,一不留神就会“碰碰……”掉下去。

成绩并非想高就高,要靠努力,没有行动的理想是空想。就像尼采说的那样,一件东西的价值有时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收益,而是取决于人们的付出——取决与你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这句话说得没错。聪明才智不在于知识渊博。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聪明才智不在于知道尽量地多知道,而在于知道最必要的东西,知道哪些东西不需要知道哪些东西。通过这次考试不但检测了我近期所学的知识,还让我的许多缺点暴露出来了,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及时改正。

数学史上的明珠

在悠久的`数学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数学神童。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数学界中的焦点人物。他们为研究数学知识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谷超豪,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著名教授。24岁时蜚声数学界,名为《经典场——米尔斯扬》的研究论文作为专著出版。

你听说过“歌德巴赫猜想”吗?它是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而进行这项研究的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他在20世纪国际数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她)们都是数学界中的皎皎者,正因为有了他(她)们的奉献,才更激发了人们对数学的热爱。相信我们凭着对数学的热爱,也能搬动数学上的大山,也能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立大志,树理想,勤奋地学习!

数的奇偶性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的奇偶性。偶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双数,奇数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单数。你可别小看它们哟,它们也是有规律的哦!

如果2个奇数相加就一定等于偶数,就比如21+21=42,42是偶数哦!如果是2个偶数相加的话,就还是等于偶数,比如:22+22=44,44是偶数;如果是一个奇数加一个偶数的话呢,还是等于奇数,比如:21+22=43,43是奇数。通过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知道: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这就是数的奇偶性,如果不信,可以试一试哦!

我比商家更精明

今天,我和妈妈去逛街买衣服。我和妈妈来到人人乐,妈妈选中了一件衣服,标价268元,售货员告诉我们现在商场搞活动,买100减50。

妈妈问我:“买100送50比打5折更划算吗?”我想:买100减50看来好像打5折,实际上并不是打5折,因为没有买满的那部分没有优惠。这衣服268元,买满200元了,也就可以减掉100元,最后要付168元,而打5折要付268×0。5=134元,168元大于134元,因此,打5折更便宜。

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妈妈听,妈妈说:“商家们真是太聪明了!利用买100送50造成打5 折的错觉。南南连这些细微的差别都能看出来,你比他们更聪明!”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简单的难题

我的数学卷子只剩下一道智慧岛了,智慧岛是卷子最难的考题,又有一个难题在等着我,真兴奋呀!!

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之和是30,如果在分子上加8,这个数就等于1,这书是多少呢?“啊!”我眼前一亮,我拿出一张纸,“把分子分母相加是30,是1的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一样,那当时分子和分母的和一定是30+8=38,我知道了,分子和分母一定是38÷2=19,19/19!!把分子再减8就是11,11/19!!是11/19!!再验算一下,19+11=30,11/19+8/19=19/19=1,我成功了!!

后来,我把这道题给爸爸和妈妈看了,连他们都不会,聪明昵!

只要你自信,细心,你也可以大声说:“这一道难题实在太简单了!”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5

“下个星期一。我们要来个数学期中检验。请大家认真复习。”吴老师对我们大家说。我们心里明白,这就是期中考试,于是,我们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中。

妈妈给我从新华书店里买了期中试卷,还从网上打印了许多期中的联系卷和我做,对于这次数学考试,我胸有成竹。星期一到了,虽然我做了许多复习工作,想考一个好成绩不成问题,但是我心里还是不由地紧张起来。“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顿时变得寂静了,同学们都“刷刷——”地动笔做起卷子来。

我心里时刻记着老师反复强调地两个字——认真,做每一道题我都仔细地做,半点都不敢马虎。我顺利地做完了整张卷子,下一步工作就是——认真地检查卷子。我仔细地检查着,我把要算的东西,都又仔仔细细地算了一遍,突然,我发现有一题我重新算一遍的答案和原来的答案不一样,我又把这题算了一遍,果然,原来的答案错了,多亏了检查,不然这道题就错了。我检查了两遍,可心里还是不放心,就有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万无一失了之后,我便准备交卷,这时,下课的铃声这好响了,我依依不舍地把卷子交到了讲台上。

过了一天,老师把卷子批好了,分析试卷时对我们说:“全班有九个同学考了满分,他们是——”老师说到这里时,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他们是:“戚锦通,邬倩…...”我听到我的名字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太棒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仔细复习,考试就能考一个好成绩。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6

俗话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果真如此,连小小的扑克牌中也隐藏着数学的奥妙。

星期日,我闲着没事干,便和爸爸玩起了扑克牌游戏。爸爸取了三张牌:红桃A、红桃10、方块10。只见爸爸将第一张与第三张对换,第三张与第二张对换,第二张与第一张对换,随后告诉我:“现在扑克牌A右边的两张牌中至少有一张是10,10左边两张中也有一张是10,方块左边两张牌中至少有一张是红桃,红桃右边的两张中也有一张是红桃。原来扑克牌的顺序是怎样的?”

我听着爸爸出的题,听着那么条件,脑子一阵眩晕,不知从何下手,爸爸在一旁提示我:“你可以将其分为两题,一步步倒推。”我一愣,对呀!何不将其分为来两题做?先求出现在的顺序再倒推!我忙对爸爸说的条件进行分析:A右边两张牌中至少有一张是10,那么,A肯定是三张牌中的第一张,10左边的两张牌中也有一张是10,由此推出,右边两张牌都是10。我又按上面的方法,逐一推出红桃和方块现在的顺序为:红桃A、红桃10、方块10。接着,就要倒推了,我觉得倒推略显繁琐。于是我将三张没打乱顺序的牌依次编号为a、 b 、c ,按条件所说的进行交换:

a b c —— c b a —— c a b —— a c b (为现在的顺序)

由上述可知,只需将我求出的后两张牌进行交换就行了。我将我的思路说给爸爸听后,爸爸直夸我聪明。

通过这次的数学游戏,使我明白了做题要灵活应变,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做题,才能更快更好地解题。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7

每天都盼望看见她熟悉的身影,盼望听到她淳朴的声音,更难忘和她眼神相遇的温暖。她是谁?她就是我们的数学黄老师。

黄老师相貌平平,一双透着善良的眼睛上戴着一对“放大镜”,因此,她时常提醒我们:“写作业要坐端正,不然就会像我一样。”说完,推了推眼镜。她不像牡丹花那样艳丽火热却像百合花那样静静开放,默默的带给我们淡雅清香。在她身边,永远都能感受到她朴实无华的人品,更能感受到她对工作负责、用心的态度。

黄老师有一个习惯,上课总爱“翩翩起舞”、“手舞口讲”。不信你听:这个负数就等于孙老师和我同有10元钱,而我还欠孙老师5元,等于-5元。懂了吗?一边说话一边做出形象的动作。同学们听入了迷,都专心致志的看着老师在上面“舞蹈”。

黄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幽默之人。上她的课从未缺少过欢声笑语,我们学起来非常轻松,因此我们班的成绩名列前茅。黄老师就是用这种方式,履行着她心中神圣的天职,变成了我在学习道路上永不熄灭的明灯,也成为我心中“最美的老师”。

数学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8

自从五年级上学期转学以来,数学老师便成了我最无话不说的伙伴。数学老师姓胡,身材高挑,威严的脸上也免不了一些皱纹。胡老师很严厉,他每天来上课时,都带着一把尺子,同学们都称它为聪明板。

一次上数学课,胡老师正在讲数学报纸上的填空题,我也在认真听。当胡老师说正确答案是1。00时,我懵了,我的答案是1。这时我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胡老师别让做错的人站起来,可不幸的是,胡老师说: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人,都该打。然后他拿起了聪明板,叫错的人站起来。我害怕极了,毕竟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很好,站起来会被同学们嘲笑的,而且,我听同学们说,这板子打下去,可是很疼的,所以我犹豫了。可是我又想:如果我不站,我就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了。还有,要是以后同学们知道了,会怎么看我呀。想到这,我推开凳子,毅然决然的站了起来。这时,我耳边不仅没有传来一片片的嘲笑声,反而我看到了数学老师满意的笑。可是,老师笑归笑,板子还是免不了的。突然,啪的一声,板子重重的打在了我的手上,我只是咬着牙,忍着疼,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惩罚完后,我坐了下来,捂着挨打的手,心里却十分高兴。

数的奇偶性公式

(1)奇数±奇数=偶数;(2)偶数±偶手机=偶数;(3)奇数±偶数=奇数;(4)奇数×奇数=奇数;(5)奇数×偶数=偶数。就是一奇一偶地排列叫做奇偶性。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2023-08-11 21:46:141

什么样的数才是偶数,什么样的数才是奇数?

偶数(也叫双数):能被2整除的数;奇数(也叫单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质数(也叫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1.质数合数对于质数合数的考查,首先是对其定义的考查,往往不单独考查定义,通常是在理解题目的前提下伴随着各类运算进行的,尤其需要考生熟记20以内的质数。因此在进行这类问题的解答时,必须理解题意,明确概念。如:有些题目会涉及到对绝对值的理解,因此对于初等数学的复习必须做到全面、透彻。如2015年1月和2011年1月的考试中均涉及到了对于绝对值的考查;2010年1月的考题是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对质数进行考查的。【2015.01】设 是小于 的质数,满足条件 的 共有(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解析】小于 的质数有: 因此满足条件 的 有: 四组。在此还应注意元素间具有无序性。【答案】C【2011.01】设 是小于 的三个不同的质数(素数),且 ,则 ( )【解析】 是小于12的互不相同的质数,因此可知 可以选择的范围是2、3、5、7、11。通过尝试可以快速得出3、5、7是符合题中所要求的条件的。或者此题可以设 ,通过去绝对值符号,最终得出 。因此在12以内的质数中可以找出两组相差4的质数,分别是:7和3、11和7,再根据题目要求可知符合条件的质数是3、5、7,进而可知 15.【答案】D【2010.01】三名小孩中有一名学龄前儿童(年龄不足6岁),他们的年龄都是质数(素数),且依次相差6岁,他们的年龄之和为( )【解析】由题意可知,其中一名小孩的年龄可能是2岁、3岁或5岁,则另外两名小孩的年纪可能是8岁、14岁(均不是质数,所以舍去);9岁、15岁(均不是质数,所以舍去);11岁、17岁(符合要求),因此三名小孩的年龄和为5+11+17=33.【答案】C在质数合数的考查中,其次是对分解质因数的考查,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质因数,其次,明确对质因数的分解往往可以运用短除法进行,应该注意最后分解的因数都必须是质数。往往这部分题目也不会直接去考查,需要考生自己明确需要进行分解质因数。如2014年1月的考题中便对此部分知识进行了考查。【2014.01】若几个质数(素数)的乘积为 ,则他们的和为( )【解析】将 分解质因数, ,因此这几个质因数的和为 。【答案】2.奇数偶数对于奇数偶数的考查,往往也是对其定义的考查,通常以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型去进行考查,对于这类题目,往往可以通过举反例进行快速判断,对于有些问题举反例无从下手的,往往通过简单的推理便可判断,在此就需要考生对整数奇偶性的判断做到准确无误,尤其对于奇偶数相加减乘除所得数的奇偶性能快速进行准确判断。下面就近五年真题中所涉及到的奇偶性判断的题目进行详细介绍。【2014.10】 是4的倍数(1) 、 都是偶数 (2) 、 都是奇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对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判断的方向性,即从条件去推题干;二是对于充分性的理解,即满足条件的所有的值都满足题干。对于条件(1)和条件(2),发现无法找出反例,因此分别进行推理判断。首先处理题干,判断 是否是4的倍数,即需判断 是否是4的倍数。条件(1)中要求 、 都是偶数,可知 、 均为偶数,即均为2的倍数,因此相乘为4的倍数,条件(1)充分;条件(2)中要求 、 都是奇数,可知 、 均为偶数,即均为2的倍数,因此相乘为4的倍数,条件(2) 充分。【答案】【2013.10】 能被2整除(1) 是奇数 (2) 是奇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对于条件(1),我们可以举反例,如: , 时, 不能被2整除,因此条件(1)不充分;对于条件(2),同样可以举反例,如: , 时, 不能被2整除,因此条件(2)也不充分;此时,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判断,发现此时举不出反例,因此需要进行推理验证, 、 均是奇数,可知 、 也是奇数,因此 一定也是奇数,所以可得 一定是偶数,可知两条件联合起来充分。【答案】C【2012.01】 、 都为正整数,则 为偶数。(1) 为偶数 (2) 为偶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通过推理可进行快速判断,由条件(1)知 必为偶数,因此可知 为偶数,题干成立,条件(1)充分;由条件(2)知 必为偶数,因此可知 为偶数,题干成立,条件(2)充分。 0 5【新东方】10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42节线上能力提升课..10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新东方】为全国中小学用户免费提供100万份全科能力提升直播..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广告【新东方】奇数和偶数,100万份能力提升课免费领!奇数和偶数,【新东方】为全国中小学用户免费提供100万份全科能力提升直播课,14周,..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广告「质数和合数」你想看的视频,这里应有尽有「质数和合数」海量视频随心看~“拍摄美好,记录生活”下载全民小视频,有趣有收获!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广告百度APP有事搜一搜 没事看一看立即下载为您推荐质数,合数,奇数和偶数等的概念质数定义为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 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 427 浏览33780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因数,倍数的概念奇数,能被2整出的叫奇数,不能的叫偶数 质数,合数:质数就是在所有比1大的整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 33 浏览820质数,奇数,合数,偶数的概念是什么谢谢偶数(也叫双数):能被2整除的数。如:0 、2 、 4 、 6 、 8 、 10 ………… 奇数( 23 浏览98 2018-11-05质数、奇数,合数和偶数分别是什么偶数(也叫双数):能被2整除的数。如:0 、2 、 4 、 6 、 8 、 10 ………… 奇数
2023-08-11 21:46:282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7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出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变化过程,在活动重视学生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小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数学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实践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的摆渡问题,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杯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自然数包含有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数的奇偶性。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示图(右图)   小船最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   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1、(1)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   (2)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   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请任说一个摆渡的次数,学生回答在南岸还是北岸?   3、请学生画示意图和列表并观察。   4、想:摆渡的次数与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摆渡奇数次后,船在 岸。   摆渡偶数次后,船在 岸。   试一试   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反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口朝 ,反动19次后杯口朝 。   1、想一想:翻动的次数与杯口的朝向有什么关系?   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 。   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 。   2、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活动二   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正方形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圆中的数都是偶数,正方形中的数都是奇数   试一试:(投影)   三、巩固练习(投影出示习题)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1、课本第17页“试一试”的题目。   2、优化作业
2023-08-11 21:46:371

数的奇偶性为( )a奇函数b偶函数c既奇又偶d非奇非偶

函数y= 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B 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奇偶性。由条件可知函数的定义域为 ,所以函数 为偶函数。应选B。
2023-08-11 21:46:441

奥数题目:数的奇偶性的公式是什么

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不能的是奇数
2023-08-11 21:47:176

奥数题:奇偶性问题

66
2023-08-11 21:47:384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数的奇偶性》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数的奇偶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在学习了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的奇偶性,尝试运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时,大多数学生能较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绝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内和全班范围内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三、说教法: 为适应数学学科“实践与应用”的需求,根据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节课我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策略,扶放结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使他们能自主的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 1、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列表法和画图法发现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2、运用观察、猜测、验证方法得出结论,探索加法中奇偶的变化的过程,在过程中发现规律。 五、说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说重、难点: 1、掌握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2、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七、说流程: (一)旧知回顾: 1、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 2、下面的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课件出示) 3、判断: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在此处设计导语:在我们研究的自然数中,可以把它们按奇偶性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数的奇偶性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继续探究一下有关“数的奇偶性”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南方的水乡,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摆渡为生,请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船摆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还是北岸? 探究小船所在的位置: 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生口答) 师:请同学们选出其中一种分析方法,把分析过程写在草稿纸上。 小组交流,汇报。 摆渡次数船所在的位置 1、北岸 2、南岸 3、北岸 4、南岸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2 一、说教学内容及农远资源说明。 《数的奇偶性》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最后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特点等知识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一次尝试。因此,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帮助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种数学研究方式。农远资源我主要应用于课前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对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数学研究方式的辅助;以及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中的游戏等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技能角度确立目标一: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确立目标二: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确立目标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及农远资源的辅助使用。 本课我是四个方面进行设计的。 第一,我从故事引入,创设一个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学生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这一情境。学生遇到这样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问题,便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情境创设中,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对未知内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感受数的奇偶性,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研究方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安排三个活动,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学习。 活动一:对于船夫提出的划11次船在南岸还是北岸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全班汇报交流时,利用媒体展示“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活动二:让学生翻动自己准备的纸杯子,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同时让学生想若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用硬币操作验证。安排这一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假设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研究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活动三:是让学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让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方式。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的使用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出数学模型。 第三,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部分我安排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出示几个算式,让学生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这一内容在学生已有数的奇偶性特征这一数学模型经验之后,独立完成已经没有障碍。第二个内容是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这一内容是对前面同一问题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三个内容,我安排的是一个游戏,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游戏是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从A点开始,连续走两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无论掷几,走两次都是偶数,而奖品都在奇数区域里,所以不论怎样都不能获得奖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开其中的奥秘,获得情感体验。 第四,总结反思,交流收获,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上四步骤,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创设到建构数学模型,再到运用模型解决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三种层次。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学效果更显著,完全实现了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 《数的奇偶性》说课稿3 一、教材与学生 1、教材 《数的奇偶性》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数的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这个知识才刚刚从中学数学,或小学奥数系列进入教材学生不熟悉,教师也陌生,我就想,能否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奥数并不神秘,同时能在快乐中去学有价值、有难度的数学。 2、学生 五年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交流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基础的差异,环境的不同,后天开发的不等,故我在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同时,准备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动手探索。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中自然认识奇数和偶数;掌握数加减的奇偶性; 2.运用设疑——猜想——验证—运用的教学模式,培养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思考、学习,增长数学兴趣和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三、教法和学法 主要是自主探究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全程参与。 我想,什么也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这里我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我感冒了。不想说,也不想动,就说:孩子们,今天讲台就交给你们了,我就是一个擦黑板工。同学们笑了,尽管我讲的是租船和租车的复杂问题,但孩子们讲的头头是道,写的一丝不苟。为什么不在适当的时候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2、大胆开放,抛弃束缚。 我的教学不想拘泥于一点,不想修建一个房屋让孩子们在里面玩,在思维的国度,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这难道不是北大的思想吗?开放式教学不是我们北大附中的精髓吗? 因此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四、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戏一:6只小鸭子、5只蝴蝶找伴 2、游戏二:转轮盘 (1)讲要求:指针停在几上就再走几步; (2)独白: A、请他们全班去吃饭,地方吗 B、学生开心极了,当听到是东方饺子王………一片赞叹。 C、结果: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有的指责我—骗人 (我—我怎么骗人了?)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如果游戏一是感知数的奇偶,开始了微笑,那么游戏二就彻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笑声中,叹息声中,在失败中开始了思索,在思索中寻找答案。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最佳时机) 3、板书课题,加以破题,加以过渡。 (二)猜想验证,认识奇偶性 1、为什么没有人中奖呢?(学生猜想,教师板书) 2、真的是这样吗?(教师加以验证) (我在验证的同时,表扬学生达到了一年级水平,二年级的高度,三年级的容量,学生在笑声中体验了愉悦,在开心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 (而在我展现了验证的过程后,开始表扬自己,这个人多帅,多聪明,像不像我——————,哈哈不服气,你来呀!?) (三)大胆猜想,细心求证 1、独立来写(写出了加法,又写出了减法,我提示—有没有乘除呢?) 2、小组合作验证纠偏 3、小组展示(满满的一黑板,加减乘除都有。而且欲罢不能,我就在表扬学生的基础上,圈出我们今天应该掌握的加法的奇偶性。) (四)坡度练习,层层加深 1、填空 2、判断(这些内容,由浅入深,由难及易,层层推进) 3、填表(着重讲解了这一道题—因为它是例题,我把填表作为要点,学会观察与思考,从而得到规律。) 4、动手(有动脑的,动口的,这里的翻杯子就是动手了。)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说的? 2、思考题 那如果是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2023-08-11 21:48:011

《数的奇偶性》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数的奇偶性》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4-15页《数的奇偶性》。《数的奇偶性》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数的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安排了几个不同的数学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会数的奇偶变化规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主要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的奇偶性规律,会利用数的奇偶性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发现小船开始状态在南岸,“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我将教材改为学生翻手掌,得出规律)对学生进行列表、画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活动二:主要是运用上面的奇偶规律探索数学计算中的奇偶变化规律。通过经历尝试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过程,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二、说学生分析   五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总结规律的经验,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能随时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并能及时地总结自己的方法,在运用中积累经验。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极强,渴望发现规律。通过前侧,我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所学知识,我通过下面的教学,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形成认识,实现学习目标。    三、说学习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计算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在学习“数的奇偶性”的活动中,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发现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游戏——翻手掌),大家玩过了吗?其实在翻手掌中也有许多数学知识,你留心了吗?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翻手掌中获得数学规律,大家有信心吗?   二、探索新知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奇偶性   活动一:师生互动,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发现规律(翻手掌)   1、让全体学生做游戏(翻手掌)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所有学生手心向下,然后依次手心向上还是向下,再把手心向下,这样来回翻。   2、思考你翻5次后,手心向下还是向上?   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要解决翻100次后你的手心向下还是向上?该怎么办?1000次、9999次怎么办呢?   (1)独立思考   (2)集体汇报交流   (3)老师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列表或画图。   4、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翻奇数次后,手心朝。   翻偶数次后,手心朝。   5、学以致用:翻100次、1000次、9999次,手心向上还是向下?   6思考:只要确定第几次的位置,就能确定所有奇数次的位置?也就能确定所有偶数次的位置?   7、思考:有人说手心翻了999次后,手心向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8、同桌问一问:手心翻了()次后,手心向(),为什么?   活动二:扩展延伸、巩固所学   1、原来利用数的奇偶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1)请同学用手里的杯子,完成第14页的试一试(课件出示: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口朝,翻动19次后杯口朝。尝试说说理由)   a、独立思考   b、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体会奇偶数的相对性   改变杯子开始状态杯口朝下,看有什么规律   质疑:为什么刚才奇数次杯口朝下,现在奇数次的杯口确向上呢?   小结:因为每次的起点不一样。所以的奇数次位置也会发生改变。但我们只要记住第一次的位置,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能举出和今天学习的类似的例子吗?   (二)自主探究奇偶性在计算中的作用   1、出示下面的数,让学生判断圈里、方框框里的数各是什么数?   1、11、21、49、21、25、37、3、101、87   2、12、18、20、6、34、80、16、52   偶数奇数   2、探究奇偶性的规律:   (1)你们从圆中任意选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我就能判断它们的和或差是奇数还是偶数?(不信或信)   想知道老师这么快说出来的.奥秘吗?   (2)让学生从正方形中任选2个数相加或相减,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再写几组两个偶数相加减的算式,进行验证.   (4)得出结论:当两数都是偶数时,加减后的结果一定是偶数。   (5)如果从圆中任选两个数他们的和或差是奇数还是偶数?尝试验证并得出结论。   当两数都是偶数时,加减后的结果一定是偶数   (6)如果要使两个数他们的和或差是奇数,该怎么办?   个别学生可能说:我想从圆中任选一个数再从正方形中任选一个数,他们的和是奇数。   让学生尝试验证并得出结论当两数一个是偶数、一个是奇数时,加减后的结果一定是奇数   3、总结: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1)、对于确定的两个数,无论加法还是减法,运算后的奇偶性是一样的。   (2)、当两数的奇偶性相同时,加减后的结果一定是偶数;当两数的奇偶性不同时,加减后的结果一定是奇数。   4、考考你:完成数学书上15页第(7)题: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xx 11387+131 268+1024   287-163 357-168 1024-268 1024-267   思考:你是怎样判断的?   5、你敢来挑战吗?   2+4+6+8+10……+998+1000   2+4+6+8+10……+998+1000+1   同学们学得很好,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小秘密。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小我辑   你能从我们天天翻看的数学书里发现有关数的奇偶性的问题吗?   a、独立思考。   b、集体交流。   打开和闭合书分别对应着翻的次数;奇数页在正面,偶数页在背面……   2、开关的秘密   一天晚上,淘气在家做作业时停电了,(此开关为一开一关)淘气按了12次开关,等到来电时,灯亮着还是不亮?假若按了201次开关呢?   (1)独立思考,同桌讨论。   (2)集体交流。   四、畅谈收获   你学到了什么?   五、实践作业的布置   判断结果的奇偶性,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07-13   207-13-11   207-13-11-43   207-13-11-43-25   207-13-11-43-25-49   板书设计:   列表法画图法   上面    五、说课后反思   我的感受是:   1、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上课时创设一种学生探索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学生对游戏更感兴趣的特点。我设计了翻手掌的游戏活动,从课堂的效果看学生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但在翻100次后,学生试过几十次之后,停下了,同学们的学习情绪逐步高涨,要急于发现规律。这时学教师适时抓住学生好奇的时机,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的问题,这一提问适时地把学生引入到探究的问题中。   2、重视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用“经历尝试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解决奇数、偶数相加减的规律,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3、本节课,教材上仅有两个活动和两个“试一试”,练习几乎没有,两个活动的探索过程也非常简单,学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课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翻杯子游戏”和“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进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练习,使内容更加丰满,但是练习的典型性、层次性仍然不够,还需要改进。   4、对于数的奇偶性的运用的举例有些不恰当。我应该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练习。   5、数学课上的板书必须要能诠释重点,疏通难点。我的板书太简单了。   6、我能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用我的态度影响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乐中玩,玩中思,充分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7、对学生适时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这堂课,我觉得应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可以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练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资源。还应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处理好课堂随机生成的随机情境,加强对学生及时准确恰当的评价。
2023-08-11 21:48:191

判断任意一个数的奇偶性

你好!你可以用num%2是否等于0来判断num是偶数还是奇数asp中,odd好象无法使用.没有这样的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2023-08-11 21:48:292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数的奇偶性》教案

【 #教案# 导语】《数的奇偶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在学习了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的奇偶性,尝试运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愿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后,汇报反馈。   3、数学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 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玩游戏。)   这样玩下去,能获得奖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将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板书设计:   数 的 奇 偶 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篇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3、在活动中培养等毛生的观察、推理和归纳能力。   4、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盒子,奖品。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提问或列举等形式,复习奇、偶数的意义。)   活动1:数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激趣导入。   清早,笑笑第一个走进了教室,像往常一样把门打开后就去开灯,结果灯未亮,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声“停电了”就走到座位上坐下。不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了教室,看到教室里光线有些暗,都下意识地伸手去按电灯开关,却都像笑笑一样无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你知道第11个同学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还是关闭了?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汇报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举出开、关的情况   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   让学生数数,直观地发现第11个人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如果是第47个同学或第60个同学进去,用列举的方法判断“开关”的开、关情况还方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好方法?   3、第二次汇报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启发学生总结规律并作答:当人数是1、3、5、7……的时候,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而当人数是2、4、6、8……的时候,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进来的是奇数个同学时,开关被打开;进来的是偶数个同学时,开关被关闭。因为47是奇数,开关被打开;108是偶数,开关被关闭。   (三)巩固应用。   1、看书学习并解决小船的靠岸问题。   2、解决杯子上下翻转,杯口的朝向问题。   3、举例说说数的奇偶性还能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四)活动小结。   当一个事物只有两种(运动或变化)状态时,运动奇数次后,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反,运动偶数次时,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同。   活动2:探索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一)有奖游戏。   1、出示分别装有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的两个盒子。宣布游戏规则:从自己喜欢的盒子里任意抽取两张卡片,如果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为奇数,你就可以领取一份奖品。   2、游戏开始。部分学生按规则抽取卡片,并将卡片上两个数相加的算式及得数写在黑板上。上来的同学无一人获奖。   3、引发思考。   师:是你们运气不好,还是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想一想:如果继续抽下去,你们有获奖的可能吗?   4、发现规律。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发现其中的“秘密”: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和也是偶数。如此抽取卡片,永远无法获奖。   5、举例验证。   6、修改游戏规则。   (1)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不能获奖的原因了,那么,你能不能修改游戏规则,保证你们能够获奖呢?   (新规则:在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两张卡片上数的和是奇数可获奖。)   (2)请学生按修改后的规则试抽几次,并发奖以资鼓励。   (3)举例验证:奇数+偶数=奇数   (二)总结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2、把5颗糖(全部)分给两个小朋友,能否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偶数颗糖?奇数颗呢?结果是什么?   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篇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 ,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戏:换座位   首先将全班39个学生分成6组,人数分别为4、5、6、7、8、9。我们大家来做个换位置的游戏:要求是只能在本组内交换,而且每人只能与任意一个人交换一次座位。   (游戏后学生发现4人、6人、8人一组的均能按要求换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组的却有一人无法跟别人换座位)   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能很直观的找出原因,并说清这是由于4、6、8恰好是双数,都是2的倍数;而5、7、9是单数,不是2的倍数。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时机)   3、小结:交换位置时两两交换,有的小组刚好都能换位置,像4、6、8、10……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偶数;而有的小组有人不能与别人换位置,像5、7、9……不是2的倍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奇数。   学生相互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奇数,怎样的数是偶数。   二、猜想验证,认识奇偶性   活动1   (1)出示题目和情景图: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   (2)提出问题: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   (3)探究活动   学生可能会运用数的方法得出结果,不一定正确。   师:小船摆渡100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你会怎样做?能保证正确吗?   引导学生运用策略:①列表法;②画示意图法。   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   我们已经知道了奇偶数的一些特性,现在要用这些特性解决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   1、试一试   (1)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一次,杯口朝下。翻动两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105次?请尝试说明理由。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奇数次朝下,偶数次朝上。   师: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   反馈:有一小部分学生说能,但是上台展示,要么违反规则,要么无法进行下去。   引导感受: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每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数的奇偶性,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发现   交流:一开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数;第一次翻转后,杯口朝上的变为1只,仍是奇数;再继续翻转,因为只能翻转两只杯子,即只有两只杯子改变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数仍是奇数。由此可知:无论翻转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数永远是奇数,不可能是偶数。也就是说,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学生再次操作,感受过程,体验结论。   2、活动2   出示两组数:圆中的数有什么特点?正方形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1)学生独立猜想,完成“试一试”,小组内汇报交流,然后统一意见进行验证(要求:验证时多选几组进行证明)。   如果两个数相减呢?如果是连加或连减呢?   汇报成果:   (1)奇数﹢奇数=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 (3)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个)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个)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学生的举例可以引导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   (2)运用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 + 2004:_____ 46786-5787: _____ 11231+2557+3379+105:   11387 + 131: _____ 60075-997: _____ 335+7757+223+66789+73:   268 + 1024: _____ 9876-5432: _____ 2+4+6+8+10……+998+1000:   3、游戏。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就归你。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跃跃欲试……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谁不想参加呢?为什么?   生:骰子始终在偶数区内,不管掷的是几,加起来总是偶数,不可能得到奖品。   是呀,这是老师在街上看到的一个*,他就是利用了数的奇偶性专门骗小孩子上当,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说。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那如果是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教学反思:   踏入七中育才(东区),心情就像这九月的天气一样时阴时晴。教学的压力,学生的现状,迫使我不得不放下我原有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尽快适应这所学校紧张的氛围。   听说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我第一个报了名,旨在让其他老师给我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提高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最后定于第三周完成我的展示。   我上的是五年级数学“数的奇偶性”一节内容。报名后,我便积极的着手准备,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设计程式,制作课件,并虚心请教了同教研组的余加秋老师和刘红敏老师,征求了他们的意见。   我的设计思路是:多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探索方法;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为此,我的教学目标定格为: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   通过两两结对入座的游戏引出数的奇偶性   二、猜想验证,认识奇偶性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运用策略:应用列表法和画示意图法探索数的奇偶性。   三、实践操作、应用奇偶性   1、翻杯子游戏。   2、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通过学生独立猜想,小组内交流,统一验证,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获取新知。   3、游戏“开心乐”,运用数的奇偶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课后,教研组组织了所有老师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既肯定了我的教学风格,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非浅。我也及时的自省,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思考。   1、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没有目的性的为了游戏而游戏,应该在游戏中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启发。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两两结对入座的游戏、翻杯子游戏、“开心乐”等三个游戏,都是结合了教学内容而安排的,第一个游戏重在感受数的奇偶性,第二个游戏重在应用数的奇偶性,第三个游戏重在解释数的奇偶性,游戏的重心最后都落到了“数的奇偶性”上,因此起到了预想的效果。   2、现行的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课前的准备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容量。本节课,教材上仅有两个活动和两个“试一试”,练习几乎没有,两个活动的探索过程也非常简单,学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课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翻杯子游戏”和“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进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练习,使内容更加丰满,但是练习的典型性、层次性仍然不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新课后的应用新知,不能单纯的是例题的改版,还应该有所变化,有所突破,注入新的元素,这样才能让学生灵活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练习就过于程式化,没有跳出固有的“圈”,顺向思维练得多,逆向思维练得少,学生很难推陈出新。   4、数学课上的板书必须要能诠释重点,疏通难点。我在这堂课上的板书做到了前者,而疏漏了后者。“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是本节课的重点,我特意将探索结果板书罗列了出来;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思维过程,本是难点,但我没有把算式板书出来,就有点“空对空”的感觉了。   以上仅是我现有的一点感触,我想,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和学生的不断磨合,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等着我去解决,我会以的状态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2023-08-11 21:48:361

高中数学奇偶性说课稿

高中数学奇偶性说课稿   导语:奇偶性是函数的基本性质之一。以下是我整理高中数学奇偶性说课稿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高中数学奇偶性说课稿1    一、说教学内容及农远资源说明。   《数的奇偶性》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最后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特点等知识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一次尝试。因此,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帮助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种数学研究方式。农远资源我主要应用于课前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对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数学研究方式的辅助;以及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中的游戏等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技能角度确立目标一: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确立目标二: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确立目标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及农远资源的辅助使用。   本课我是四个方面进行设计的。   第一,我从故事引入,创设一个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学生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这一情境。学生遇到这样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问题,便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情境创设中,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对未知内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感受数的奇偶性,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研究方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安排三个活动,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学习。   活动一:对于船夫提出的划11次船在南岸还是北岸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全班汇报交流时,利用媒体展示“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活动二:让学生翻动自己准备的纸杯子,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同时让学生想若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用硬币操作验证。安排这一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假设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研究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活动三:是让学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让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方式。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的使用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出数学模型。   第三,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部分我安排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出示几个算式,让学生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这一内容在学生已有数的奇偶性特征这一数学模型经验之后,独立完成已经没有障碍。第二个内容是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这一内容是对前面同一问题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三个内容,我安排的是一个游戏,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游戏是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从A点开始,连续走两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无论掷几,走两次都是偶数,而奖品都在奇数区域里,所以不论怎样都不能获得奖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开其中的奥秘,获得情感体验。   第四,总结反思,交流收获,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上四步骤,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创设到建构数学模型,再到运用模型解决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三种层次。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学效果更显著,完全实现了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奇偶性说课稿2    一.内容和内容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是人教版数学必修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函数的一个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学习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两个特殊函数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为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及判定。    二.目标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从形和数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理解奇偶性的概念,学会利用定义判断   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力目标: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由特殊   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导入有点慢,讲的有点细,导致时间上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感觉还是自己讲的太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用了多媒体,使用ppt,使得奇偶性函数概念的探究过程更形象更直观,是学生理解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1.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使用幻灯片展示图片蝴蝶、雪花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引入对称在函数中的体现。   2.指导观察、形成概念:   作出函数y=x的图象,并观察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如何?   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分别计算f(1),f(-1),f(2),f(-2),学生很快会得到f(-1)=f(1),f(-2)=f(2),进而提出在定义域内是否对所有的x,都有类似的情况?借助课件演示,学生会得出结论,f(-x)=f(x),从而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根据以上特点,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定义,同时给出板书:   函数f(x)的定义域为A,且关于原点对称,如果有f(-x)=f(x),则称f(x)为偶函数,类比探究2   偶函数的过程,得到奇函数的概念,又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研究奇偶性的前提。   3.学生探索、发展思维。   接着通过学案上的例一,总结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及步骤:   (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验证f(-x)=f(x)或f(-x)=-f(x)   (3)得出结论   由学生小结判断奇偶性的步骤之后,提出新的问题:函数按奇偶性如何分类?既奇又偶的函数是不是只有一个?试举例说明。   4.布置作业:    六.目标检测设计   学案上的题型主要包括奇偶性函数的判断及应用    七.教学反思:(从两方面)   1.思成功   一:是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呈现背景,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自主学习来获取相关概念,实现了 “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的连通、“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连通;二:是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探究过程,学生在疑惑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积极性高涨,通过看别人怎样观察,   听别人怎样介绍,也学到了知识.   2.思不足   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学生的活动,由单一的问答式转化为多方位的考察,以采用   学生板演或者把学生练习投影到屏幕上让全班学生纠正等方式,更好的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语言组织:   在讲授过程中还要注意到说话语速,语言组织等讲授技巧,应该用平缓的语气讲授,语言描述要简练易懂,不能拖泥带水。   教学环节(的完整):   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到教学环节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有复习引入、讲授新课、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等几个重要的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来得及小结造成教学设计不完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环节。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以后的教学反思,还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完善,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这些错误,以便更好的适应教学,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
2023-08-11 21:48:451

负数有没有奇偶性?

有啊
2023-08-11 21:49:117

小升初数学题(数的奇偶性)

有5个约数,因为5是奇数,所以这个数一定是平方数,平方数有:1*1=1 约数有12*2=4 约数有1、4、23*3=9 约数有1、9、34*4=16 约数有1、16、2、8、4(=5)5*5=25 约数有1、25、56*6=36 约数有1、36、2、18、3、12、4、9、67*7=49 约数有1、49、78*8=64 约数有1、64、2、32、4、16、89*9=81(已经大于80,因此下面的不用考虑)答:这个数是16。是两个两位数的乘积的数一定是三位数。它的每位数都是奇数,因此一定是奇数*奇数。小于200,因此两个相乘的数一定不大于20。20以内的奇数有11、13、15、17、19。一个个算,13*15=195答:这个数是195。
2023-08-11 21:49:501

五年级奥数数的奇偶性答案

问题都没的还来撒答案
2023-08-11 21:49:573

编写程序:输入一个整数,判断该数的奇偶性(输出相应的even-偶数 odd-奇数,请记住这两个单词)(vc)

#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a; scanf("%d",&a); if(a%2==0) printf("even"); else printf("odd");}
2023-08-11 21:50:051

有一列数:1,2,3,5,8,13以依次类推,第200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123581321345589144.......规律就是前两个数相加得后一个数奇奇相加得偶偶奇得奇不存在两个偶数相加得顺序是奇偶奇奇偶奇奇偶奇奇偶(以后都是奇奇偶排列)200减去前两个就剩198除以3正好除开就是最后一个是偶数所以第二百个就是偶数
2023-08-11 21:50:264

有多少个偶数?

至多有48个偶数。根据数的奇偶性可知,100个自然数,奇数的个数比偶数的个数多。那么奇数最少有51个,偶数有49个。但由于51个奇数的和为奇数,再加上49个偶数100个自然数的和是奇数。所以100个自然数中必须有偶数个奇数,又由于奇数比偶数多,因此偶数最多只有48个。答:至多有48个偶数。扩展资料;关于偶数和奇数,有下面的性质:(1)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2)奇数与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偶数与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单数个奇数的和是奇数;双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3)两个奇(偶)数的和或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和或差一定是奇数;(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5)相邻偶数最大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6)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7) 偶数的个位一定是0、2、4、6或8;奇数的个位一定是1、3、5、7或9;(8)任何一个奇数都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若干个整数的连乘积,如果其中有一个偶数,乘积必然是偶数;(9)偶数的平方被4整除,奇数的平方被8除余1。
2023-08-11 21:50:331

在黑板上写出3个自然数,然后任意擦去一个,换成其它两数之和,这样继续多次,最后得以46 74 120,

不可能是3、5、7,这是因为原来三个数都是奇数,擦去一个奇数,换成两个奇数的和,于是黑板上的三个数的奇偶性应该是:奇、奇、偶,接下来:⑴若擦去一个奇数,换成两个奇数的和,则奇偶性是:奇、偶、偶,再接下去,若取奇数与一个偶数相加,和是奇数,此时擦去奇数则奇偶性依然是奇、偶、偶,若擦去偶数,奇偶性变成奇、奇、偶,与上面重复。而取两个偶数相加,再擦去一个偶数不改变黑板上三个数的奇偶性。⑵显然,擦去一个奇数,换成一个奇数与偶数的和不改变黑板上三个数的奇偶性⑶若擦去偶数,换成一个一个奇数与偶数的和,则黑板上三个数都是奇数,成了最初的情况由此可见,无论怎么操作,黑板上的三个数要么就是三个奇数或一奇两偶或两奇一偶,不可能出现三个都是偶数的情况,而且可以肯定,最后黑板上是4674120说明原来三个数必定都是偶数
2023-08-11 21:50:421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数的奇偶性》

【 #课件#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数的奇偶性》,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一:《数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愿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11387+131   268+1024、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后,汇报反馈。   3、数学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玩游戏。)   这样玩下去,能获得奖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将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二:《数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3、在活动中培养等毛生的观察、推理和归纳能力。   4、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盒子,奖品。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提问或列举等形式,复习奇、偶数的意义。)   活动1:数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激趣导入。   清早,笑笑第一个走进了教室,像往常一样把门打开后就去开灯,结果灯未亮,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声“停电了”就走到座位上坐下。不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了教室,看到教室里光线有些暗,都下意识地伸手去按电灯开关,却都像笑笑一样无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你知道第11个同学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还是关闭了?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汇报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举出开、关的情况   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   让学生数数,直观地发现第11个人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如果是第47个同学或第60个同学进去,用列举的方法判断“开关”的开、关情况还方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好方法?   3、第二次汇报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启发学生总结规律并作答:当人数是1、3、5、7……的时候,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而当人数是2、4、6、8……的时候,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进来的是奇数个同学时,开关被打开;进来的是偶数个同学时,开关被关闭。因为47是奇数,开关被打开;108是偶数,开关被关闭。   (三)巩固应用。   1、看书学习并解决小船的靠岸问题。   2、解决杯子上下翻转,杯口的朝向问题。   3、举例说说数的奇偶性还能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四)活动小结。   当一个事物只有两种(运动或变化)状态时,运动奇数次后,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反,运动偶数次时,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同。   活动2:探索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一)有奖游戏。   1、出示分别装有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的两个盒子。宣布游戏规则:从自己喜欢的盒子里任意抽取两张卡片,如果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为奇数,你就可以领取一份奖品。   2、游戏开始。部分学生按规则抽取卡片,并将卡片上两个数相加的算式及得数写在黑板上。上来的同学无一人获奖。   3、引发思考。   师:是你们运气不好,还是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想一想:如果继续抽下去,你们有获奖的可能吗?   4、发现规律。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发现其中的“秘密”: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和也是偶数。如此抽取卡片,永远无法获奖。   5、举例验证。   6、修改游戏规则。   (1)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不能获奖的原因了,那么,你能不能修改游戏规则,保证你们能够获奖呢?   (新规则:在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两张卡片上数的和是奇数可获奖。)   (2)请学生按修改后的规则试抽几次,并发奖以资鼓励。   (3)举例验证:奇数+偶数=奇数   (二)总结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11387+131、268+1024   2、把5颗糖(全部)分给两个小朋友,能否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偶数颗糖?奇数颗呢?结果是什么?   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023-08-11 21:50:481

奇数和偶数是小学几年级学的课程

4年级报补习偶数班有利弊吗
2023-08-11 21:50:596

有没有负奇数和负偶数?

这句话问的有点奇怪!奇偶是指一个数的奇偶性,能被2整除的叫偶数,反之是奇数。奇偶和正负一般不放在一起讨论的,但硬要说的话,负奇数和负偶数肯定是有的,比如-3,-4
2023-08-11 21:51:322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奇偶性》教学反思

【 #教案# 导语】“数的奇偶性”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了质数、合数等知识,也认识了奇数、偶数概念以及特征,本节的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难,本节课主要目标是学生对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在教学中积极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 准备了以下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数的奇偶性”一节内容,我的设计思路是:多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探索方法;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为此,我的教学目标定格为: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后,教研组组织了所有老师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既肯定了我的教学风格,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非浅。我也及时的自省,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思考。   1、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没有目的性的为了游戏而游戏,应该在游戏中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启发。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两两结对入座的游戏、翻杯子游戏、“开心乐”等三个游戏,都是结合了教学内容而安排的,第一个游戏重在感受数的奇偶性,第二个游戏重在应用数的奇偶性,第三个游戏重在解释数的奇偶性,游戏的重心最后都落到了“数的奇偶性”上,因此起到了预想的效果。   2、现行的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课前的准备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容量。本节课,教材上仅有两个活动和两个“试一试”,练习几乎没有,两个活动的探索过程也非常简单,学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课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翻杯子游戏”和“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进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练习,使内容更加丰满,但是练习的典型性、层次性仍然不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新课后的应用新知,不能单纯的是例题的改版,还应该有所变化,有所突破,注入新的元素,这样才能让学生灵活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练习就过于程式化,没有跳出固有的“圈”,顺向思维练得多,逆向思维练得少,学生很难推陈出新。   4、数学课上的板书必须要能诠释重点,疏通难点。我在这堂课上的板书做到了前者,而疏漏了后者。“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是本节课的重点,我特意将探索结果板书罗列了出来;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思维过程,本是难点,但我没有把算式板书出来,就有点“空对空”的感觉了。   以上仅是我现有的一点感触,我想,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和学生的不断磨合,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等着我去解决,我会以的状态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篇二   1.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就是用图形与数联系起来,通过图形,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充分感知,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联想。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实践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   在新课标理念下,依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让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例如:在探索前,通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补一补等活动,观察能否拼成长方形的手段来认识这一特性,避免数与数抽象枯燥的比较。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自主、平等、开放地去探索,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在做中学,做中发现创造。   3.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篇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问题。所以在上《数的奇偶性》一课时,我觉得,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成了这节课关键。在这一点上我下了很大功夫。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学生能够感觉得到的情景——旅游。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一定去过笔架山吧!今年夏天,老师也去了一次笔架山,可不巧,海水淹没了天桥,我只好坐船上山了,这些船从北岸到笔架山,在从笔架山回到北岸,不断往返,老师选了一条船,买了往返船票(边说边在黑板上画简图),老师在回来时,想正好到达山下时,船也正好到山下,船摆渡10次后,还是11次后,我赶到山下,能正好坐上船啊?   这个问题情境,不仅展现了本节课知识,而且接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感到提出的问题也是生活的需要,这个情境中的事物,学生也很熟悉,觉得很有意思,很亲近,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兴致盎然的主动投入到思考当中来。   这个情境的创设,也正是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到数学,同时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这个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到可以应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升华——引导学生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去发现规律。   在这部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两个练习,一个是翻硬币练习。另一个是教室关灯问题,这些练习,很有生活性,不是枯燥的,而是很有情趣的,学生很用以接受,乐于思考。   在这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数的奇偶变化规律中,我设计了一个有奖游戏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去探讨问题,从而发现规律。游戏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玩过有奖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奖游戏,游戏规则是:掷色子,掷到几,就从转盘上的数下一格向前走几,走到有奖的格子奖品就归你了。   学生在游戏几次后就会发现这个游戏是不能赢得,是个*,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会很自然的在学生头脑中产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了问题,再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个问题,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感受到思考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增强。   在应用数学中,我还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素材,设计了这样个练习:   小华买了一支铅笔,两块橡皮,付了两角钱,售货员阿姨找给他3角钱,小华知道橡皮、铅笔单价都是整角,而且铅笔是4角钱一支,他马上对售货员说:“阿姨,你把账算错了。”你知道,小华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吗?   这节课,我重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生活,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课上学生的反应很好,课后几位老师又逐一加以点评,在设计上给与了肯定,自己也进行了反思,感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应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处理好课堂生成的随机情境,加强对学生及时准确恰当的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地钻研,使自己的教学上个新台阶。
2023-08-11 21:51:391

西门子S7 200梯形图中,如何编制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电路图,求解

判断最低位是否为1即可。比如判断vw2的奇偶性,只需要判断v3.0是否为1(由于s7-200采用补码,因此负数也是一样)
2023-08-11 21:51:461

1、3、5、7、9、11、13、15、17、19!选其中的3个数相加等于30,数字可以重复使用!

把点用上啊U0001f929还可以重复使用!所以答案(7.7)+(13.13)+(9.17)=30利用小数点凑出个1。来破解3奇数不能加出偶数的铁则。整数凑出29就解决问题了。答案不唯一U0001f923
2023-08-11 21:51:5610

数学题,有关数的奇偶性

很好说嘛,30篇短文,如果只有第一篇是一页,其它均为两页,这些短文从奇数号码起头的只有一篇,所以说至少一页。
2023-08-11 21:52:373

从1~10这10个数中任意取6个数,至少有( )个数的奇偶性不同。

答案:A因为在1-10中有5个奇数、5个偶数,任取的6个数中,至少有1个奇数5个偶数或1个偶数5个奇数,所以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亲~, uff61u25d5ˇu25e1ˇu25d5uff61ue7fe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不明白欢迎追问,满意请点击设为满意答案,谢谢你!
2023-08-11 21:52:461

正弦涵数和余弦涵数的奇偶性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奇函数是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函数,正弦函数符合偶函数是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余弦函数符合
2023-08-11 21:53:081

数的奇偶性在什么时候学的

去百度百科..
2023-08-11 21:53:183

数的奇偶性

这五个两位数的和是95+83+72+61+40=351
2023-08-11 21:53:271

100个自然数中至多有多少个偶数?

至多有48个偶数。根据数的奇偶性可知,100个自然数,奇数的个数比偶数的个数多。那么奇数最少有51个,偶数有49个。但由于51个奇数的和为奇数,再加上49个偶数100个自然数的和是奇数。所以100个自然数中必须有偶数个奇数,又由于奇数比偶数多,因此偶数最多只有48个。答:至多有48个偶数。扩展资料;关于偶数和奇数,有下面的性质:(1)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2)奇数与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偶数与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单数个奇数的和是奇数;双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3)两个奇(偶)数的和或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和或差一定是奇数;(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5)相邻偶数最大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6)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7) 偶数的个位一定是0、2、4、6或8;奇数的个位一定是1、3、5、7或9;(8)任何一个奇数都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若干个整数的连乘积,如果其中有一个偶数,乘积必然是偶数;(9)偶数的平方被4整除,奇数的平方被8除余1。
2023-08-11 21:53:331

你从我们天天翻看的数学书里发现有关数的奇偶性的问题吗?

我找了一本数学书翻看了一下,发现相邻的两页书页,一页是奇数,另一页是偶数,神了!也许这就是数的奇偶性吧?不知历史书是不是这样的?
2023-08-11 21:53:401

100个自然数中有多少个偶数

根据数的奇偶性可知,100个自然数,奇数的个数比偶数的个数多,那么奇数最少有51个,偶数有49个,但由于51个奇数的和为奇数,再加上49个偶数100个自然数的和是奇数,所以100个自然数中必须有偶数个奇数,又由于奇数比偶数多,因此偶数最多只有48个.答:至多有48个偶数.
2023-08-11 21:53:471

数的奇偶性 一列数前两个都是1从第三个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二个数的和即1,1,2,3,5,8…到第1

1000-2=998
2023-08-11 21:53:543

数的奇偶性

1--100以内: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79,81,83,85,87,89,91,93,95,97,99;偶数: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4,86,88,90,92,94,96,98,100;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合数: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6,27,28,30,32,33,34,35,36,38,39,40,42,44,45,46,48,49,50,51,52,54,55,56,57,58,60,62,63,64,65,66,68,69,70,72,74,75,76,77,78,80,81,82,84,85,86,87,88,90,91,92,93,94,95,96,98,99,100。供参考。
2023-08-11 21:54:151

数的奇偶性的公式是什么

答:(1) 奇数±奇数=偶数 (2) 偶数±偶手机=偶数 (3) 奇数±偶数=奇数 (4) 奇数×奇数=奇数 (5) 奇数×偶数=偶数
2023-08-11 21:54:241

c语言:编程: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int a;if(a%2==0){"为偶数"}else {"为奇数"}
2023-08-11 21:54:354

《函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函数的奇偶性》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函数的奇偶性》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数的奇偶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在学习了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的奇偶性,尝试运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时,大多数学生能较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绝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内和全班范围内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三、说教法:   为适应数学学科“实践与应用”的需求,根据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节课我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策略,扶放结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使他们能自主的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   1、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列表法和画图法发现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2、运用观察、猜测、验证方法得出结论,探索加法中奇偶的变化的过程,在过程中发现规律。   五、说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说重、难点:   1、掌握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2、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七、说流程:   (一)、旧知回顾:   1、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   2、下面的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课件出示)   3、判断: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在此处设计导语:在我们研究的自然数中,可以把它们按奇偶性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数的奇偶性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继续探究一下有关“数的奇偶性”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南方的"水乡,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摆渡为生,请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船摆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还是北岸?   探究小船所在的位置:   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生口答)   师:请同学们选出其中一种分析方法,把分析过程写在草稿纸上。   小组交流,汇报。   《函数的奇偶性》说课稿2   一、说教学内容及农远资源说明。   《数的奇偶性》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最后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特点等知识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一次尝试。因此,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帮助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种数学研究方式。农远资源我主要应用于课前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对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数学研究方式的辅助;以及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中的游戏等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技能角度确立目标一: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确立目标二: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确立目标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及农远资源的辅助使用。   本课我是四个方面进行设计的。   第一,我从故事引入,创设一个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学生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这一情境。学生遇到这样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问题,便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情境创设中,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对未知内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感受数的奇偶性,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研究方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安排三个活动,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学习。   活动一:对于船夫提出的划11次船在南岸还是北岸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全班汇报交流时,利用媒体展示“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活动二:让学生翻动自己准备的纸杯子,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同时让学生想若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用硬币操作验证。安排这一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假设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研究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活动三:是让学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让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方式。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的使用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出数学模型。   第三,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部分我安排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出示几个算式,让学生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这一内容在学生已有数的奇偶性特征这一数学模型经验之后,独立完成已经没有障碍。第二个内容是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这一内容是对前面同一问题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三个内容,我安排的是一个游戏,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游戏是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从A点开始,连续走两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无论掷几,走两次都是偶数,而奖品都在奇数区域里,所以不论怎样都不能获得奖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开其中的奥秘,获得情感体验。   第四,总结反思,交流收获,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上四步骤,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创设到建构数学模型,再到运用模型解决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三种层次。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学效果更显著,完全实现了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   《函数的奇偶性》说课稿3   一、教材与学生   1、教材   《数的奇偶性》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数的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这个知识才刚刚从中学数学,或小学奥数系列进入教材学生不熟悉,,教师也陌生,我就想,能否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奥数并不神秘,同时能在快乐中去学有价值、有难度的数学。   2、学生   五年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交流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基础的差异,环境的不同,后天开发的不等,故我在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同时,准备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动手探索。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中自然认识奇数和偶数;掌握数加减的奇偶性;   2.运用设疑——猜想——验证—运用的教学模式,培养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思考、学习,增长数学兴趣和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三、教法和学法   主要是自主探究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全程参与。   我想,什么也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这里我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我感冒了。不想说,也不想动,就说:孩子们,今天讲台就交给你们了,我就是一个擦黑板工。同学们笑了,尽管我讲的是租船和租车的复杂问题,但孩子们讲的头头是道,写的一丝不苟。为什么不在适当的时候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2、大胆开放,抛弃束缚。   我的教学不想拘泥于一点,不想修建一个房屋让孩子们在里面玩,在思维的国度,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这难道不是北大的思想吗?开放式教学不是我们北大附中的精髓吗?   因此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四、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游戏导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戏一:6只小鸭子、5只蝴蝶找伴   2、游戏二:转轮盘   (1)讲要求:指针停在几上就再走几步;   (2)独白:   A请他们全班去吃饭,地方吗   B学生开心极了,当听到是东方饺子王………一片赞叹。   C结果: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有的指责我—骗人   (我—我怎么骗人了?)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如果游戏一是感知数的奇偶,开始了微笑,那么游戏二就彻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笑声中,叹息声中,在失败中开始了思索,在思索中寻找答案。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正是引出偶数、奇数的最佳时机)   3、板书课题,加以破题,加以过渡。   (二)猜想验证,认识奇偶性   1、为什么没有人中奖呢?(学生猜想,教师板书)   2、真的是这样吗?(教师加以验证)   (我在验证的同时,表扬学生达到了一年级水平,二年级的高度,三年级的容量,学生在笑声中体验了愉悦,在开心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   (而在我展现了验证的过程后,开始表扬自己,这个人多帅,多聪明,像不像我——————,哈哈不服气,你来呀!)   (三)大胆猜想,细心求证   1、独立来写(写出了加法,又写出了减法,我提示—有没有乘除呢?)   2、小组合作验证纠偏   3、小组展示(满满的一黑板,加减乘除都有。而且欲罢不能,我就在表扬学生的基础上,圈出我们今天应该掌握的加法的奇偶性。)   (四)坡度练习,层层加深   1、填空   2、判断(这些内容,由浅入深,由难及易,层层推进)   3、填表(着重讲解了这一道题—因为它是例题,我把填表作为要点,学会观察与思考,从而得到规律。)   4、动手(有动脑的,动口的,这里的翻杯子就是动手了。)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说的?   2、思考题   那如果是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2023-08-11 21:54:581

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质数和合数各指什么?

偶数(也叫双数):能被2整除的数;奇数(也叫单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质数(也叫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1.质数合数对于质数合数的考查,首先是对其定义的考查,往往不单独考查定义,通常是在理解题目的前提下伴随着各类运算进行的,尤其需要考生熟记20以内的质数。因此在进行这类问题的解答时,必须理解题意,明确概念。如:有些题目会涉及到对绝对值的理解,因此对于初等数学的复习必须做到全面、透彻。如2015年1月和2011年1月的考试中均涉及到了对于绝对值的考查;2010年1月的考题是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对质数进行考查的。【2015.01】设 是小于 的质数,满足条件 的 共有(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解析】小于 的质数有: 因此满足条件 的 有: 四组。在此还应注意元素间具有无序性。【答案】C【2011.01】设 是小于 的三个不同的质数(素数),且 ,则 ( )【解析】 是小于12的互不相同的质数,因此可知 可以选择的范围是2、3、5、7、11。通过尝试可以快速得出3、5、7是符合题中所要求的条件的。或者此题可以设 ,通过去绝对值符号,最终得出 。因此在12以内的质数中可以找出两组相差4的质数,分别是:7和3、11和7,再根据题目要求可知符合条件的质数是3、5、7,进而可知 15.【答案】D【2010.01】三名小孩中有一名学龄前儿童(年龄不足6岁),他们的年龄都是质数(素数),且依次相差6岁,他们的年龄之和为( )【解析】由题意可知,其中一名小孩的年龄可能是2岁、3岁或5岁,则另外两名小孩的年纪可能是8岁、14岁(均不是质数,所以舍去);9岁、15岁(均不是质数,所以舍去);11岁、17岁(符合要求),因此三名小孩的年龄和为5+11+17=33.【答案】C在质数合数的考查中,其次是对分解质因数的考查,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质因数,其次,明确对质因数的分解往往可以运用短除法进行,应该注意最后分解的因数都必须是质数。往往这部分题目也不会直接去考查,需要考生自己明确需要进行分解质因数。如2014年1月的考题中便对此部分知识进行了考查。【2014.01】若几个质数(素数)的乘积为 ,则他们的和为( )【解析】将 分解质因数, ,因此这几个质因数的和为 。【答案】2.奇数偶数对于奇数偶数的考查,往往也是对其定义的考查,通常以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型去进行考查,对于这类题目,往往可以通过举反例进行快速判断,对于有些问题举反例无从下手的,往往通过简单的推理便可判断,在此就需要考生对整数奇偶性的判断做到准确无误,尤其对于奇偶数相加减乘除所得数的奇偶性能快速进行准确判断。下面就近五年真题中所涉及到的奇偶性判断的题目进行详细介绍。【2014.10】 是4的倍数(1) 、 都是偶数 (2) 、 都是奇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对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判断的方向性,即从条件去推题干;二是对于充分性的理解,即满足条件的所有的值都满足题干。对于条件(1)和条件(2),发现无法找出反例,因此分别进行推理判断。首先处理题干,判断 是否是4的倍数,即需判断 是否是4的倍数。条件(1)中要求 、 都是偶数,可知 、 均为偶数,即均为2的倍数,因此相乘为4的倍数,条件(1)充分;条件(2)中要求 、 都是奇数,可知 、 均为偶数,即均为2的倍数,因此相乘为4的倍数,条件(2) 充分。【答案】【2013.10】 能被2整除(1) 是奇数 (2) 是奇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对于条件(1),我们可以举反例,如: , 时, 不能被2整除,因此条件(1)不充分;对于条件(2),同样可以举反例,如: , 时, 不能被2整除,因此条件(2)也不充分;此时,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判断,发现此时举不出反例,因此需要进行推理验证, 、 均是奇数,可知 、 也是奇数,因此 一定也是奇数,所以可得 一定是偶数,可知两条件联合起来充分。【答案】C【2012.01】 、 都为正整数,则 为偶数。(1) 为偶数 (2) 为偶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通过推理可进行快速判断,由条件(1)知 必为偶数,因此可知 为偶数,题干成立,条件(1)充分;由条件(2)知 必为偶数,因此可知 为偶数,题干成立,条件(2)充分。
2023-08-11 21:55:051

奇数偶数顺口溜是什么?

奇数加减奇数得偶数,偶数加减偶数得偶数;奇数加减偶数得奇数,偶数加减奇数得奇数。奇数乘以奇数得奇数,偶数乘以偶数得偶数;奇数乘以偶数得偶数,偶数乘以奇数得偶数。在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正奇数叫做单数,它跟偶数是相对的。奇数可以分为正奇数和负奇数。奇偶数性质:1、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有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2、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3、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4、若a、b为整数,则a+b与a-b有相同的奇偶性,即a+b与a-b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5、n个奇数的乘积是奇数,n个偶数的乘积是偶数;算式中有一个是偶数,则乘积是偶数。6、奇数的个位是1、3、5、7、9;偶数的个位是0、2、4、6、8。7、奇数的平方除以2、4、8余1。8、 任意两个奇数的平方差是2、4、8的倍数。9、奇数除以2余数为1。
2023-08-11 21:55:141

什么叫偶数、奇数、质数、合数?

偶数(也叫双数):能被2整除的数;奇数(也叫单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质数(也叫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1.质数合数对于质数合数的考查,首先是对其定义的考查,往往不单独考查定义,通常是在理解题目的前提下伴随着各类运算进行的,尤其需要考生熟记20以内的质数。因此在进行这类问题的解答时,必须理解题意,明确概念。如:有些题目会涉及到对绝对值的理解,因此对于初等数学的复习必须做到全面、透彻。如2015年1月和2011年1月的考试中均涉及到了对于绝对值的考查;2010年1月的考题是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对质数进行考查的。【2015.01】设 是小于 的质数,满足条件 的 共有(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解析】小于 的质数有: 因此满足条件 的 有: 四组。在此还应注意元素间具有无序性。【答案】C【2011.01】设 是小于 的三个不同的质数(素数),且 ,则 ( )【解析】 是小于12的互不相同的质数,因此可知 可以选择的范围是2、3、5、7、11。通过尝试可以快速得出3、5、7是符合题中所要求的条件的。或者此题可以设 ,通过去绝对值符号,最终得出 。因此在12以内的质数中可以找出两组相差4的质数,分别是:7和3、11和7,再根据题目要求可知符合条件的质数是3、5、7,进而可知 15.【答案】D【2010.01】三名小孩中有一名学龄前儿童(年龄不足6岁),他们的年龄都是质数(素数),且依次相差6岁,他们的年龄之和为( )【解析】由题意可知,其中一名小孩的年龄可能是2岁、3岁或5岁,则另外两名小孩的年纪可能是8岁、14岁(均不是质数,所以舍去);9岁、15岁(均不是质数,所以舍去);11岁、17岁(符合要求),因此三名小孩的年龄和为5+11+17=33.【答案】C在质数合数的考查中,其次是对分解质因数的考查,首先得明确什么是质因数,其次,明确对质因数的分解往往可以运用短除法进行,应该注意最后分解的因数都必须是质数。往往这部分题目也不会直接去考查,需要考生自己明确需要进行分解质因数。如2014年1月的考题中便对此部分知识进行了考查。【2014.01】若几个质数(素数)的乘积为 ,则他们的和为( )【解析】将 分解质因数, ,因此这几个质因数的和为 。【答案】2.奇数偶数对于奇数偶数的考查,往往也是对其定义的考查,通常以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型去进行考查,对于这类题目,往往可以通过举反例进行快速判断,对于有些问题举反例无从下手的,往往通过简单的推理便可判断,在此就需要考生对整数奇偶性的判断做到准确无误,尤其对于奇偶数相加减乘除所得数的奇偶性能快速进行准确判断。下面就近五年真题中所涉及到的奇偶性判断的题目进行详细介绍。【2014.10】 是4的倍数(1) 、 都是偶数 (2) 、 都是奇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对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判断的方向性,即从条件去推题干;二是对于充分性的理解,即满足条件的所有的值都满足题干。对于条件(1)和条件(2),发现无法找出反例,因此分别进行推理判断。首先处理题干,判断 是否是4的倍数,即需判断 是否是4的倍数。条件(1)中要求 、 都是偶数,可知 、 均为偶数,即均为2的倍数,因此相乘为4的倍数,条件(1)充分;条件(2)中要求 、 都是奇数,可知 、 均为偶数,即均为2的倍数,因此相乘为4的倍数,条件(2) 充分。【答案】【2013.10】 能被2整除(1) 是奇数 (2) 是奇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对于条件(1),我们可以举反例,如: , 时, 不能被2整除,因此条件(1)不充分;对于条件(2),同样可以举反例,如: , 时, 不能被2整除,因此条件(2)也不充分;此时,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判断,发现此时举不出反例,因此需要进行推理验证, 、 均是奇数,可知 、 也是奇数,因此 一定也是奇数,所以可得 一定是偶数,可知两条件联合起来充分。【答案】C【2012.01】 、 都为正整数,则 为偶数。(1) 为偶数 (2) 为偶数【解析】此题属于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通过推理可进行快速判断,由条件(1)知 必为偶数,因此可知 为偶数,题干成立,条件(1)充分;由条件(2)知 必为偶数,因此可知 为偶数,题干成立,条件(2)充分。
2023-08-11 21:55:271

编程:用if语句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if(shu%2) { } //奇数else { } //偶数
2023-08-11 21:55:352

判断数的奇偶性,用MsgBox写出结果。

dim x as longx=int(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整数:"))if x mod 2=0 then msgbox(x & " 是一个偶数”) else msgbox(x & " 是一个奇数“)
2023-08-11 21:57:231

在黑板上写出3个自然数,然后任意擦去一个,换成其它两数之和,这样继续多次,最后得以46 74 120,

话说都不知道经过几次,每次的数如下6 2 82 8 108 10 1810 18 28 可以18 28 4646 74 120
2023-08-11 21:57:333

小升初数学题(数的奇偶性)

有5个约数,因为5是奇数,所以这个数一定是平方数,平方数有:1*1=1约数有12*2=4约数有1、4、23*3=9约数有1、9、34*4=16约数有1、16、2、8、4(=5)5*5=25约数有1、25、56*6=36约数有1、36、2、18、3、12、4、9、67*7=49约数有1、49、78*8=64约数有1、64、2、32、4、16、89*9=81(已经大于80,因此下面的不用考虑)答:这个数是16。是两个两位数的乘积的数一定是三位数。它的每位数都是奇数,因此一定是奇数*奇数。小于200,因此两个相乘的数一定不大于20。20以内的奇数有11、13、15、17、19。一个个算,13*15=195答:这个数是195。
2023-08-11 21:57:461

数学周记,数的奇偶性,300 字

数学小论文 数学是什么?什么是数学?有人说:“数学,不就是数的学问吗?” 这样的说法可不对。因为数学不光研究“数”,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 历史上,关于什么是数学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数学就是关联;也有人说,数学就是逻辑,“逻辑是数学的青年时代,数学是逻辑的壮年时代。” 0,可以说是人类最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2023-08-11 21:57:531

编程c语言输入一批正整数以0或负数为结束标志求奇数的和要求定义和调用函数even(n)判断数的奇偶性,当n

[po[p[pk[ii[io[;uipup u
2023-08-11 21:58:002

[紧急求助]奇数加偶数等于什么数?(奇,偶,合,质数的哪个数?)

奇数可以表示为2a-1,偶数可以表示为2b,a,b任意为自然数,奇数加偶数为2a-1+2b=2(a+b)-1,除以2得的余数始终为1,所以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
2023-08-11 21:58:072

从键盘输入一个数,判断它的奇偶性,如果是奇数则输出yes,否则输出no?

示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EvenOrOddNumber(12, 234, 32); } private static String testEvenOrOddNumber(int num1, int num2, int num3) { int sum1 = num1 + num2; int sum2 = num2 + num3;// int sum3 = num1 + num3; int sum = num1 + num2 + num3; String result =( (sum % 2 == 0) && ( sum1 % 2 != 0 || sum2 % 2 != 0 ) )? "YES" : "NO"; System.out.println(result); return result; }扩展资料编程从键盘输入一个正整数n,判断该数的奇偶性,若为奇数输出“odd”,若为偶数输出“even”#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int n = 0;printf("please input a number:");scanf_s("%d", &n);if (0 == n % 2)printf("even ");elseprintf("odd ");return 0;}
2023-08-11 21:58:152

输入一个数判断奇偶性用汇编语言怎么写

判断最低位是1还是0就可以了,如果最低位是1那么为奇数,如果是0那么是偶数。
2023-08-11 21:58:391

输入一个整数,判断该数的奇偶性请写出程序代码

intmain(){intn;scanf("%d",n);if(n%2==1){//奇数printf("odd");}else{//偶数printf("even");}return0;}
2023-08-11 21:5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