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做站长了
-
1. 白居易关于春的诗诗句
白居易关于春的诗诗句 1.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
一、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二、春词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译文
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着栏杆背向鹦鹉,思忖着为什么不再回过头来?
三、春题湖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四、杭州春望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译文
杭州城外望海楼披着明丽的朝霞,走在护江堤上踏着松软的白沙。呼啸的钱塘涛声春夜传入伍员庙,娇嫩的绿柳春色包蕴在苏小小家。
红袖少女夸耀杭绫柿蒂织工好,青旗门前争买美酒饮“梨花”。是谁开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长满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绿色裙腰弯弯斜斜。
五、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关于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负春
【唐】白居易
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
孤负春风杨柳曲,去年断酒到今年。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唐】白居易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唐】白居易
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
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早春独登天宫阁
【唐】白居易
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
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
春池上戏赠李郎中
【唐】白居易
满池春水何人爱,唯我回看指似君。
直似(扌妥)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
春词
【唐】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臂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老
【唐】白居易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春眠
【唐】白居易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春题华阳观
【唐】白居易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春雪过皇甫家
【唐】白居易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答春
【唐】白居易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代春赠
【唐】白居易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和友人洛中春感
【唐】白居易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江南春
【唐】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洛阳春
【唐】白居易
洛阳陌上春长在,昔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余万事尽依然。
强起迎春戏寄思黯
【唐】白居易
杖策人扶废病身,晴和强起一迎春。
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曲江早春
【唐】白居易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伤春词
【唐】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送春
【唐】白居易
银花凿落从君劝,金屑琵琶为我弹。
不独送春兼送老,更尝一酌更听看。
东城春意
【唐】白居易
风软云不动,郡城东北隅。
晚来春澹澹,天气似京都。
弦管随宜有,杯觞不道无。
其如亲故远,无可共欢娱。
病中早春
【唐】白居易
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
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
暖销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不成。
唯有愁人鬓间雪,不随春尽逐春生。
长安早春旅怀
【唐】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3.白居易 春的诗句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注释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4.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有谁能提供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负春 【唐】白居易 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
孤负春风杨柳曲,去年断酒到今年。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唐】白居易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 【唐】白居易 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 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早春独登天宫阁 【唐】白居易 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 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 春池上戏赠李郎中 【唐】白居易 满池春水何人爱,唯我回看指似君。
直似(扌妥)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 春词 【唐】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臂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老 【唐】白居易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春眠 【唐】白居易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春题华阳观 【唐】白居易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春雪过皇甫家 【唐】白居易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答春 【唐】白居易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代春赠 【唐】白居易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和友人洛中春感 【唐】白居易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江南春 【唐】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洛阳春 【唐】白居易 洛阳陌上春长在,昔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余万事尽依然。 强起迎春戏寄思黯 【唐】白居易 杖策人扶废病身,晴和强起一迎春。
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曲江早春 【唐】白居易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伤春词 【唐】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送春 【唐】白居易 银花凿落从君劝,金屑琵琶为我弹。
不独送春兼送老,更尝一酌更听看。 东城春意 【唐】白居易 风软云不动,郡城东北隅。
晚来春澹澹,天气似京都。 弦管随宜有,杯觞不道无。
其如亲故远,无可共欢娱。 病中早春 【唐】白居易 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
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 暖销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不成。
唯有愁人鬓间雪,不随春尽逐春生。 长安早春旅怀 【唐】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5.描写春天的白居易的诗
残春曲【唐】白居易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负春【唐】白居易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
孤负春风杨柳曲,去年断酒到今年。玩迎春花赠杨郎中【唐】白居易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唐】白居易洛阳陌上少交亲,履道城边欲暮春。崔在吴兴元在越,出门骑马觅何人。
早春【唐】白居易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早春独登天宫阁【唐】白居易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春池上戏赠李郎中【唐】白居易满池春水何人爱,唯我回看指似君。
直似(扌妥)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春词【唐】白居易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臂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春风【唐】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老【唐】白居易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春眠【唐】白居易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春题华阳观【唐】白居易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春雪过皇甫家【唐】白居易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答春【唐】白居易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代春赠【唐】白居易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和友人洛中春感【唐】白居易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江南春【唐】白居易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洛阳春【唐】白居易洛阳陌上春长在,昔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余万事尽依然。强起迎春戏寄思黯【唐】白居易杖策人扶废病身,晴和强起一迎春。
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曲江早春【唐】白居易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伤春词【唐】白居易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送春【唐】白居易银花凿落从君劝,金屑琵琶为我弹。
不独送春兼送老,更尝一酌更听看。东城春意【唐】白居易风软云不动,郡城东北隅。
晚来春澹澹,天气似京都。弦管随宜有,杯觞不道无。
其如亲故远,无可共欢娱。病中早春【唐】白居易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
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暖销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不成。
唯有愁人鬓间雪,不随春尽逐春生。长安早春旅怀【唐】白居易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6.【有描写早春的诗吗白居易的诗句】
早春: 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唐】杜牧 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 晴梅朱粉艳,嫩水碧罗光. 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行. 唯君莫惜醉,认取少年场. 长安早春旅怀 【唐】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唐】白居易 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 晴薰榆荚黑,春染柳梢黄. 雪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 低平稳船舫,轻暖好衣裳.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早春即事 【唐】白居易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 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 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 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曲江早春 【唐】白居易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溪中早春 【唐】白居易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销,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早春 【唐】畅诸 献岁春犹浅,园林未尽开.雪和新雨落,风带旧寒来. 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生涯知几日,更被一年催. 早春 【唐】储嗣宗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 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早春曲 【唐】戴叔伦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 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翦. 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 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 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早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唐】杜甫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早春 【唐】方干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 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 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早春 【唐】来鹄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早春寄王汉阳 【唐】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早春夜望 【唐】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早春微雨 【唐】李山甫 怪来莺蝶似凝愁,不觉看花暂湿头. 疏影未藏千里树,远阴微翳万家楼. 青罗舞袖纷纷转,红脸啼珠旋旋收. 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 早春 【唐】李中 一种和风至,千花未放妍. 草心并柳眼,长是被恩先. 早春 【唐】刘长卿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早春 【唐】刘威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 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已酝看花酒,娇莺莫预飞. 幽院早春 【唐】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早春 【唐】陆龟蒙 雨冷唯添暑,烟初不著春. 数枝花颣小,愁杀扈芳人. 早春巴陵道中 【唐】罗隐 远雪亭亭望未销,岳阳春浅似相饶. 短芦冒土初生笋,高柳偷风已弄条. 波泛洞庭猵獭健,谷连荆楚鬼神妖. 中流菱唱泊何处,一只画船兰作桡. 松江早春 【唐】皮日休 松陵清净雪消初,见底新安恐未如. 稳凭船舷无一事,分明数得鲙残鱼. 早春残雪 【唐】裴虔余 霁日雕琼彩,幽庭减夜寒.梅飘余片积,日堕晚光残. 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 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早春行 【唐】王维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早春西园 【唐】王周 引步携筇竹,西园小径通.雪(奇支)梅蒂绿,春入杏梢红. 静意崖穿溜,孤愁笛破空.如何将此景,收拾向图中. 三堂早春 【唐】韦庄 独倚危楼四望遥,杏花春陌马声骄.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溪送绿波穿郡宅,日移红影度村桥. 主人年少多情味,笑换金龟解珥貂. 早春对雨 【唐】羊士谔 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早春钱塘湖晚眺 【唐】张祜 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 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 早春山行 【唐】于武陵 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 十载过如梦,素心应已违.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 早春闲游 【唐】张籍 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从来闲坐惯,渐觉出门难. 树影新犹薄,池光晚尚寒.遥闻有花发,骑马暂行看. 早春 【唐】周朴 良夜岁应足,严风为变春. 遍回寒作暖,通改旧成新. 秀树因馨雨,融冰雨泛苹. 韶光不偏党,积渐煦疲民. 早春 【宋】。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全诗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全诗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想起江南?《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忆江南三首》之一,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总写对江南的回忆,诗人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作品赏析:此文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忆江南·江南好2023-08-11 17:01:041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全诗
“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其一》,全诗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白居易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又先后担任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因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他后来定居洛阳,犹忆江南旧游,于是创作了《忆江南三首》。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忆江南三首2023-08-11 17:01:201
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词三首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2023-08-11 17:01:36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全诗
6992023-08-11 17:01:54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那个诗人的哪一首诗?
出自唐代的白居易《忆江南》原文如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原文的意思是: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2023-08-11 17:02:1814
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绿如蓝指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即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该诗出自盛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忆江南三首2023-08-11 17:03:17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谁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白居易】的诗句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忆江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鉴赏】 这首词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2023-08-11 17:03:451
“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什么意思?
春来江水绿如蓝翻译: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忆江南[作者] 白居易 [全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023-08-11 17:03:543
春来湖水绿如蓝的前一句是什么
春来湖水绿如蓝的前一句:阳光白云和煦风2023-08-11 17:04:104
春来江水绿如蓝全诗
春来江水绿如蓝全诗 《忆江南》 作者: 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 1、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2、谙: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诗意: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全诗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全诗 《梅花》 作者:崔道融 原文: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诗意: 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几枝一海花初绽乍放,洁白如雪。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于画中。她素雅高洁,不畏寒箱,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后四句重在抒情。笛声是最易引起人之愁思的。古人所谓愁人不愿听,自到枕边来,何况笛声中更有《梅花落》之曲,因而这横玉声中很容。易引起人借花惆怅之情。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诗人隐隐动了徘恻之心: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干万不要轻易予以摧残,让她多开些时间吧。容易这里作轻。易讲。朔风即北风,阮籍有诗云: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诗人对北风的嘱托即是诗人爱花借花,恐其早谢心情的泄露。也许诗人带病观梅,笛声更易拨动他惜花的心弦吧。寒梅初开即恐其落。这里应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伤叹。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到天上去 7、琼(qi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借用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泊秦淮全诗 泊秦淮全诗 《泊秦淮》 作者:杜牧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2、烟:烟雾。 3、泊:停泊。 4、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5、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诗意: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全诗对仗 。2023-08-11 17:04:241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作者:白居易【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1.谙:熟悉。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赏析】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2023-08-11 17:04:431
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什麽意思
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太阳一出照的山河一片火一般的艳红,春天的江水萍藻细微在碧空下泛着湛蓝。句出白居易的《忆江南》,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春日清晨的美景。2023-08-11 17:04:532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日出时的晨光照耀着的江岸边的红花,比火焰还要红,春天的江水比蓝草还要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全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赞赏与怀念。忆江南词三首白居易〔唐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何时才能再次相逢?2023-08-11 17:05:081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是什么意思
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023-08-11 17:05:16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什么意思?
日出江花红染旌旗,春来江水碧如蓝,是什么意思?这是一首赞美江河美景的诗句,意思是:日出时,江边的花朵红艳染红了旌旗,春天到来时,江水碧绿如湛蓝。2023-08-11 17:05:373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白居易写的,意思是赞美江南的美景:太阳出来,照在岸边的红花上,花红似火。春天到了,绿色的江水,在蓝天的映衬下像碧玉一样。2023-08-11 17:05:582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是什么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日出江花红胜火。诗词名称:《忆江南》。本名:白居易。别称:诗王、诗魔。字号: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新郑。出生时间:772年2月28日。去世时间:846年9月8日。主要作品:《直中书省》《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忆江南》《家园三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主要成就: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详细介绍:一、《忆江南》的全文 点此查看《忆江南》的详细内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二、白居易其他诗词《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赋得古原草送别》。三、背景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四、译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能不忆江南?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五、赏析此文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第一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第二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最后一句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六、注解曾:曾经。谙: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忆:怀念。相同朝代的诗歌《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忆江南的详细信息2023-08-11 17:06:111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下一句上一句是什么
上: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能不忆江南?2023-08-11 17:06:21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
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忆江南》原文】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赏析】 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2023-08-11 17:06:291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哪一首诗?全诗是什么呢?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2023-08-11 17:07:102
春来江水绿如蓝全诗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2023-08-11 17:07:20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什么意思
太阳出来了,江边的花朵比火还红艳,春天江水的颜色仿佛被蓝这种植物浸染过一样.2023-08-11 17:07:2914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是什么意思
丨2了吗你那里了在去了趟家那个是2023-08-11 17:08:063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什么?
点击采纳就会发现下面会出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先点不会出现答案2023-08-11 17:08:537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
春天时江水绿的泛蓝2023-08-11 17:09:184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2023-08-11 17:09:3412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忆江南》,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全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蓝”不是蓝色,是一种植物染料--蓝草它是做青绿色的染料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原句出自于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原文:《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话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忆江南》。2、赏析: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出自唐代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原文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首《忆江南》。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_,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忆江南三首“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原诗如下忆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大和元年。这些说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忆江南》是词牌名。在这首词中,日出,江花,春水,这是江南春景中常见的景色,诗人没有去写实它们的形状,只是尽力突现和渲染了它们的色彩。这色彩,说来也极为寻常——大“红”大“绿”,“乡气”得很呢!然而,这种世俗喜庆中的“当家”色彩,一旦与朝阳、江花、春水结为伙伴,便立即带上了生命初醒、万象更新的哲理和诗情,仿佛整个天地间都流动着“红”的元气和“绿”的津汁。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鉴赏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以一个“好”字,饱含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难忘之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诗人对江南的无比赞叹和眷恋之情。白居易用一首诗,把人们的思绪牵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江南自古就享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田园村舍,美如美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2023-08-11 17:09:591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是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2023-08-11 17:10:085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什么地方
江南2023-08-11 17:10:276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三首》是白居易的组词作品。“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二首,原词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翻译为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忆江南》赏析: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2023-08-11 17:11:111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之一春天到来的时候,碧绿的江水胜过蓝草。这里的“蓝”不是指颜色,而是一种植物“蓝草”,可用以制作青绿色的染料。2023-08-11 17:11:352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原因
这里的“蓝”应该不是指蓝色,是指蓝草。蓝草是绿色的,能提炼绿色的染料,有句名言叫做“青出于蓝胜于蓝”,就是因为蓝草是天然的植物染料。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说春天的江水像蓝草那样绿。2023-08-11 17:11:433
春来江水绿如蓝 ,前面一句诗句是什么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前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词虽收束,而余情摇漾,凌空远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扩展资料白居易年轻时漫游过江南,又因为职位调动,他三次到江南地区就任,对于江南,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那里的春色,那里的人文风气,他都很喜欢。可是,这年纪已经老了,不会再有机会回去那里看看,于是,他便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表达自己对江南的喜爱之情。《忆江南(其一)》就是其中流传最广的第一首。2023-08-11 17:11:50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什么?
原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1、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2、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忆江南词三首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23706.aspx2023-08-11 17:12:222
春来江水绿如蓝上一句是什么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前一句
1、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前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出自《忆江南-其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词。2、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3、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2023-08-11 17:12:301
日出江花红圣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日出江花红圣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描写春天的诗句。诗句意思: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2023-08-11 17:12:37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哪首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本诗其第一首,作者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2023-08-11 17:12:451
春来江水绿如蓝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两个绿的意思相同吗?
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意思确实差不多2023-08-11 17:12:533
日出东方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是谁的诗
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种的诗句2023-08-11 17:13:122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哪一首诗
天,直接百度搜索不就好了,还跑来这里问2023-08-11 17:13:23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请你发挥想象,把这幅美景描绘出来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边盛开着大片大片的红花,太阳出来了,朝霞满天,映照得花儿更加红艳,那红艳光彩夺目,胜过燃烧的火,再看那一江的春水,碧绿如蓝草,就像晶莹剔透的翡翠“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2023-08-11 17:13:332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 怎么进行赏析
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2、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3、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2023-08-11 17:13:421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绿如蓝”是指什么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 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2023-08-11 17:13:50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哪首诗
《忆江南》是词。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生活,因而许多选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2023-08-11 17:15:321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前一句是什么?
从对仗的格式来讲,似对如比胜对如好,勿喷,只是个人观点。2023-08-11 17:16:45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原文_翻译及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宋词三百首 , 国小古诗 , 婉约 , 景点早教古诗10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创作背景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这些说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鉴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像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2023-08-11 17:17:121
日出东方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谁的诗
白居易的《忆江南》2023-08-11 17:17:312
忆江南,写出了江南日出时什么的红和春天什么的绿
江畔的花春天江水的绿2023-08-11 17:18:28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的意思
tyfttttf2023-08-11 17:19:1813
什么的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2023-08-11 17:1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