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
其基本观点是: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3、社会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4、劳动发展史是揭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5、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反作用。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 ”。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 Chen
-
科学的本质,是对科学根本性质的界定,反映了科学的内部联系和内在规律性。
- 瑞瑞爱吃桃
-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三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有三个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一个基本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两极世界理论两极世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社会形态学视角研究分析世界历史结构基础上认为,从两极世界进程的总体上看,自然实践(生产力)的先进性程度决定了社会实践(生产关系)的统一范围。从每代进程及每代进程内部宏观的整合上看,东西方在社会实践上和自然实践上呈交互促进关系;从每代进程内部整合的微观机制上看,一国的社会实践变革和自然实践变革要受到每代两极世界秩序的大格局决定。2023-08-11 00:12:141
唯物史观三大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三大基本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评价历史现象是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三、阶级斗争理论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3、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2023-08-11 00:12:31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的基本观点有如下几点:世界是由物质形态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物质形态和社会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依存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决定经济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高形态。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意识是由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人的意识是可以改变的。2023-08-11 00:12:391
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如下: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后,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2023-08-11 00:12:571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社会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其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二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023-08-11 00:13:041
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课标要求:(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2)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课标解读:一是认识层面上的要求,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对历史学科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2023-08-11 00:13:132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课标要求:(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2)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课标解读:一是认识层面上的要求,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对历史学科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2023-08-11 00:13:201
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理论是什么?
唯物史观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最主要的理论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两个归结”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他说“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在过去的时代就是最天才的头脑也不能把它硬想出来,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才能发现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人们才能清楚的看到,任何社会制度都在变化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进程;才能锻造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适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扩展资料: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2023-08-11 00:13:281
马哲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唯物史观主要内容: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扩展资料:绪论凡是指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有以下特点: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承认历史,认为历史正是所有事物的来源,这本身就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个命题——事物的来路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必然有其前身或者前因,而我们的现今都是前身或前因的变化或后果。也许大家要问:这个问题简单,难道现实中还有不承认历史的情况么?怎么没有呢,事实上是有的,比如我们有时就批判某某数典忘祖,甚至有怀有阴暗丑恶的目的的人不但不承认历史、而且还歪曲篡改历史。那些不承认台湾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一心要把台湾分裂出去的人不就是数典忘祖吗?日本国的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承认历史上的侵略、篡改历史的行为。还有现实中有的人达到一定的地位后,就羞于提及原来的穷困状况,甚至在众人面前和自己老实朴素的亲人不敢相认,这也是不敢面对历史的一种表现。看来承认历史有时还是需要勇气、正气和骨气的。只有首先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有很多表现:承认历史的真相,承认曾经的错误、承认先人的功业和成果、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享受应有的历史权益等等。牛顿曾经谦虚地说:“我可能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许多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坚持了历史的观点。难道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和条件不是从先人那里继承而发展。天才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承认曾经的错误,那是流氓和无赖;不承认一个国家既有的领土和主权,就会有侵犯别人的借口;不承认法理上的顺承关系,就会有逃避承担责任的行径……看来,不承认和尊重历史,不仅是态度上的问题,还会导致严重而错误的后果。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首先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性。有一句话:“历史造就英雄”,这也是历史的观点。这就是什么样的历史环境造就什么样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历史人物造就的历史事件,我们今天很多人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实际上只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可能很好理解了。比如: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而发动玄武门事件。古代人为了争夺皇位竟然杀掉自己的兄弟,多么地残酷!其实只要了解了当时的两种势力的形成、差异和水火不容的情势,就会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其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有一句话,叫“审时度势”,这也是一种历史观点。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开展什么样的工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乱来的。在国家危亡、民族患难的时候,我们就要把保家卫国、解决民族危机当成首要任务。在我们贫穷落后、饥寒交迫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发展生产、解决温饱当成工作的重心。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要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再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才能谦虚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少走弯路。被前人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理论和经验,我们要毫不怀疑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古人曰: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实践换来的经验,一定要加以坚持和发扬。国兴于清明,毁于腐败、兴于团结,衰于分裂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无数次证明了的不变真理,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能蹈前车之覆辙。有一句话叫做“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也许可以忘掉仇恨,但决不能忘掉曾经的教训和敌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唯物史观2023-08-11 00:13:521
如何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曾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2023-08-11 00:14:041
唯物史观包括哪些内容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等。历史发展有特定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础理论:1、经济基础是和化学物质生产力相一致的生产关系的总数,是社会发展在其一定发展趋势环节上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2、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政冶、法律法规、宗教信仰、造型艺术、社会学的见解及其同这种见解相一致的政冶、法律法规等设备,在阶级社会发展中合阶级杀死以前,上层建筑都是有阶级性。3、经济基础决策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决策政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力。2023-08-11 00:14:111
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哪一本著作
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该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该书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该书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该书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并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023-08-11 00:14:291
唯物史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唯物史观具体包括: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5、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6、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7、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8、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9、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10、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11、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12、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13、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14、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二、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三、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扩展资料:1、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2、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唯物史观2023-08-11 00:14:361
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有哪些观点?详细点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基本观点: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023-08-11 00:14:481
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 )
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该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该书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该书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该书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并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书中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2023-08-11 00:14:551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吗?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一概念,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称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扩展资料: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4、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5、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2023-08-11 00:15:441
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参照课本解答2023-08-11 00:15:561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究竟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是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产生和发展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参考资料: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2023-08-11 00:16:072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2023-08-11 00:16:131
唯物主义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有什么不同?
唯物主义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实是指同一个概念,只是表达方式稍有不同。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内容,用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动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于社会历史的观点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引起的,社会形态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客观性,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不是偶然或主观的结果。因此,唯物主义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其实是指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用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动力的理论。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是一致的。2023-08-11 00:16:202
什么是史观?有哪些史观啊??求解
有两种史观,不是唯物史观,就是唯心史观。2023-08-11 00:16:502
唯物史观是什么意思?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 2、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023-08-11 00:16:571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3、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2023-08-11 00:17:041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如下: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群众是社会的物质因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明了社会结构的理论,把唯物史观概括为一个出发点、三个要素和两种关系。其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区别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把实践引入认识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他们消灭,才能铲锄唯心主义得以滋生的土壤。唯心史观则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认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仅局限在认识的领域中,用理论去批判理论,显然是错误的。2023-08-11 00:17:301
首次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023-08-11 00:17:442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 2、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023-08-11 00:18:131
唯物主义史观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 2、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023-08-11 00:18:201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 2、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023-08-11 00:18:291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 2、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023-08-11 00:18:371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意识是第二性。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2023-08-11 00:18:451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其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二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023-08-11 00:18:52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下:1、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2、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4、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扩展资料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2023-08-11 00:19:001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唯物史观主要内容: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扩展资料:绪论凡是指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有以下特点: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承认历史,认为历史正是所有事物的来源,这本身就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个命题——事物的来路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必然有其前身或者前因,而我们的现今都是前身或前因的变化或后果。也许大家要问:这个问题简单,难道现实中还有不承认历史的情况么?怎么没有呢,事实上是有的,比如我们有时就批判某某数典忘祖,甚至有怀有阴暗丑恶的目的的人不但不承认历史、而且还歪曲篡改历史。那些不承认台湾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一心要把台湾分裂出去的人不就是数典忘祖吗?日本国的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承认历史上的侵略、篡改历史的行为。还有现实中有的人达到一定的地位后,就羞于提及原来的穷困状况,甚至在众人面前和自己老实朴素的亲人不敢相认,这也是不敢面对历史的一种表现。看来承认历史有时还是需要勇气、正气和骨气的。只有首先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有很多表现:承认历史的真相,承认曾经的错误、承认先人的功业和成果、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享受应有的历史权益等等。牛顿曾经谦虚地说:“我可能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许多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坚持了历史的观点。难道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和条件不是从先人那里继承而发展。天才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承认曾经的错误,那是流氓和无赖;不承认一个国家既有的领土和主权,就会有侵犯别人的借口;不承认法理上的顺承关系,就会有逃避承担责任的行径……看来,不承认和尊重历史,不仅是态度上的问题,还会导致严重而错误的后果。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首先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性。有一句话:“历史造就英雄”,这也是历史的观点。这就是什么样的历史环境造就什么样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历史人物造就的历史事件,我们今天很多人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实际上只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可能很好理解了。比如: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而发动玄武门事件。古代人为了争夺皇位竟然杀掉自己的兄弟,多么地残酷!其实只要了解了当时的两种势力的形成、差异和水火不容的情势,就会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其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有一句话,叫“审时度势”,这也是一种历史观点。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开展什么样的工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乱来的。在国家危亡、民族患难的时候,我们就要把保家卫国、解决民族危机当成首要任务。在我们贫穷落后、饥寒交迫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发展生产、解决温饱当成工作的重心。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要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再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才能谦虚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少走弯路。被前人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理论和经验,我们要毫不怀疑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古人曰: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实践换来的经验,一定要加以坚持和发扬。国兴于清明,毁于腐败、兴于团结,衰于分裂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无数次证明了的不变真理,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能蹈前车之覆辙。有一句话叫做“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也许可以忘掉仇恨,但决不能忘掉曾经的教训和敌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唯物史观2023-08-11 00:19:491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很显然辩证唯物主义讲述的是整个世界的问题,而历史唯物主义讲述的是人类历史的问题,是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了人类社会。 我们经常将历史唯物主义叫做唯物史观,并将它和剩余价值学说看成是马克思科学的两大基石。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还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而唯物史观是一个历史概念。我们学生们学的中共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都是唯物史观,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或者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写的历史,这也说明历史是有阶级性的。我们学习中可以忽略两者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相对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也是一种历史观。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由神的意志或者英雄人物创造的,它强调的是神或人的精神方面,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 三、唯物史观简介 唯物史观一般指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2023-08-11 00:20:031
唯物史观具体包括什么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同步( 落后或先于)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社会前进四、社会发展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2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3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源泉、物质条件、直接创造)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人生价值﹕ⅰ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ⅱ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2人生价值的两方面社会价值居于首位, 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3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有促进作用, 错误的价值观有阻碍作用2023-08-11 00:20:149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曾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2023-08-11 00:21:371
什么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 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 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 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第 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 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 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 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 人民群众的活动。”二.1.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作用(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2023-08-11 00:21:451
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样的吗?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一概念,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称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扩展资料: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4、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5、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2023-08-11 00:21:541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下:1、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2、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4、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扩展资料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2023-08-11 00:22:191
唯物史观包括哪些内容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等。历史发展有特定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唯物史观基本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历史唯物主义三个主要理论理论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理论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理论三、阶级斗争理论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3、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2023-08-11 00:22:331
什么事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又叫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二、唯心史观又叫历史唯心主义,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历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2023-08-11 00:22:401
历史.历史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2000字
唯物主义很傻很单纯2023-08-11 00:22:482
什么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唯心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唯物史观相对。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其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拓展资料: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唯心主义-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百度百科2023-08-11 00:22:561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的标志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的什 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 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 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 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 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 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 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2023-08-11 00:23:101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唯物史观: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唯物史观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什么是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亦称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2023-08-11 00:23:301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等。历史发展有特定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023-08-11 00:24:20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不同的人生理念,观点丶概念认识不一样。不同生存的方式方法与最低生活标准也不一样!2023-08-11 00:24:294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据说有6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023-08-11 00:24:511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理论等。历史发展有特定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唯物史观基本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三个主要理论 理论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 理论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 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理论三、阶级斗争理论 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 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3、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2023-08-11 00:24:591
唯物史观的理论和观点是什么?
唯物史观内容如下:1,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2023-08-11 00:2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