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3-08-11 08:49:02
TAG:
CarieVinne

一、整体把握

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课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学习恰当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也应要求学生能背,能用。

二、问题研究

这两则短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练习说明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御,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乱。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横”,梗塞,不顺。

5.拂,通“弼”,辅佐。

四、以两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单的演讲。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意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演讲要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不要为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讲时最好能举一些具体事例,不要空发议论。

教学建议

一、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色都会大有益处。

二、初中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彻,只要就文章能说出一二就可以了,不必做过多延伸。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也不必多讲,只要能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就行了。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将这两章的论证方法做一点简单的比较,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译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孟子〉二章》二章之比较(任聿珍)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为孟子的说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处。但是,此二章之章法迥异,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孟子说理散文的特点。是故,教学中采用比较法阅读,可以收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效果。具体说来,可用如下“三读法”教学。

一读课文,掌握精要,探讨文题与论点的关系。

此二章的标题,均是编者根据二章的结论语所拟。二章标题字数相等(皆八字),每章标题都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标题都用对比,观点鲜明。然而,就标题与该文论点的关系而论,二章却又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故,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战争的胜负又由统治者是否得道所决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这一番议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心论点的深化,故而编者就把这一结论提炼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该章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主要强调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这里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显豁。

综上,二章标题并非都是论点,可见与现代语体文中的议论文一样:有的文题即论点,有的文题只是揭示论题。如此差互比较,自然会获得一种参差之美。

二读课文,分析结构,讨论二章的论证方法。

此二章篇幅相当(皆由四段组成),但其结构各有特色。章一开篇提出论点之后,即以战争中攻守的得失利弊为论据,有力论证了前文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两个分论点。据事论理,论证严密,且层次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显然,章一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章二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显而易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参通,殊途而同归。

三读课文,寻找修辞,体会孟文的语言特色。

孟子这二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这与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谓句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当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运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对比、对偶和顶针等修辞配合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赘举。

综上,从课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窥”出孟子说理散文之“全豹”: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等等。无疑,孟子说理散文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简析(赵怀兵)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哈哈,我强吧!!!!!!!

Chen

1.做人要厚道,不要搞得亲戚朋友都背叛你。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人格的好坏会决定你的成功与否,所以我们要学习得到多助的道理。

2.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死亡。在安乐的时候要有忧患的意识,要懂得居安思危。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在灾难降临的时候措手不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25:43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023-08-10 14:26:1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般的文章,“中心论点”和“主旨”都是同一个,这篇文章借论战争来谈治国道理,因此“观点”与“主旨”不一致。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作品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23-08-10 14:26:18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得到民心者得天下。
2023-08-10 14:26:48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请问它的中心思想是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扩展资料: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023-08-10 14:27:35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般的文章,“中心论点”和“主旨”都是同一个. 这篇文章借论战争,来谈治国道理.因此“观点”与“主旨”不一致.
2023-08-10 14:27:48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议论型文章”(议论文),所以它有其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27:541

《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因此,在《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 所以,本文的论点应该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28:08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民心
2023-08-10 14:28:16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举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例子 对比论证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023-08-10 14:29:0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好人有好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说,好人有好报。
2023-08-10 14:29:16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2023-08-10 14:29:241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29:444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思想

《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思想是人和,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扩展资料: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3-08-10 14:29:5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是从什么角度论证了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章主旨)学习清单:1、学习并列式(横式)论证结构2、学习对照式(横式)论证结构3、学习递进式(纵式)论证结构4、学习综合式(纵横)论证结构5、学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复合式结构一、前言先回顾一下议论文的相关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2、论据包括: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4、立论的角度:要小巧、要准确、要新颖、要深刻5、论据的选择:准,具有针对性;真,具有可靠性;精,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新,具有鲜活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时代气息)6、论据的使用:裁,概括论据理,分析论据①正反分析法:“没有……,而是……”“不仅没有……,反而”②假设分析法:“试想……”“如果(倘使 假如)……,那么(就)……”“若无……,怎能……”③因果分析法:“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④引申类比法:“都如那样”“......尚且如此,……又何尝不是这样……”“依此类推”缝,组合论据排比组合:“从……到……”“当……的时候”“无论……还是……”对比组合:正例、反例一篇好的议论文,或者一段成功的议论,除了在内容上要做到有理有据之外,在形式上还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也就是议论要条有理。二、两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结构:归纳式、演绎式(论据并列式)(一)归纳式即先摆出一系列事实,然后归纳得出论点。归纳式主要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1、片段示例:《劝学》第二段事例1:青出于蓝事例2:冰寒于水事例3:直木輮轮事例4:木受绳直事例5:金就砺利结论:君子博学,则知明无过2、全文示例:过秦论(贾谊)事例1:秦孝公内立法度,外斗诸侯事例2:惠文、武、昭襄三代秦君“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事例3:秦始皇“序八州而朝同列”事例4:秦王朝的废、焚、隳、杀致使“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二)演绎式即先提出论点,再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与归纳式正好相反。示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事例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事例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最常见、最实用的论证结构是:并列式、对照式和递进式。
2023-08-10 14:30:08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023-08-10 14:30:30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的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论证中心观点,是论证更具有说服性 此文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者先提出此观点,然后分层加以论证,说明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影响战争胜利的3要素中,人和起决定作用、由此推论到治民、治国、治天下不能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甲之利”,而要靠“得道”,即实行“王道”、“仁政”. ··········亲啊,这可是本人一字一字码出来的啊····望你满意哈~ ——亦欣
2023-08-10 14:30:58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言文是谁写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2023-08-10 14:31:08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思路: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作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思路: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扩展资料: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2023-08-10 14:31:29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主旨句

主旨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31:48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个是文章主旨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作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2023-08-10 14:32:23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是什么

谈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x0d1.按照当前人教社编著的教学参考书上的看法,告诉学生,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我本人的观点.x0d什么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主张和看法.然后用论据和论证方法证明它.本文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举出战例加以说明,用占天时者和占地利者都没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事实,说明了只有“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文章接着进行理论论证,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这在议论文常见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三段论式论证结构中是很常见的.本文里的“提出问题”,可以看作就是作者提出的观点.x0d2.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论点的看法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是本文中心论点的看法并不矛盾,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得道”才会赢得民心,才会“人和”,孟子“仁政”的思想才会实现,“得道”与“人和”所主张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为了实现“仁政”.所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论点并没有说错,只是同一个意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x0d3.考试的时候,学生答两句中的哪句话做中心论点都同样给分.文科的答案不能是标准答案,而只是参考答案,两句话表述不一样,但意思一样,所以都是对的,都应该给分.x0d4.老师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管同意哪种看法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但不要让学生陷入无谓的争论中去.建议学生答题时,还是以目前人教社教参上的说法为定论,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32:30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道德
2023-08-10 14:32:40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主要观点

全文阐述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政治主张:只有施仁政的国君才能得到天下人拥戴。 望采纳
2023-08-10 14:33:11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Ps:不能只打一个的说、、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举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例子 对比论证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023-08-10 14:33:20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这篇古文的论点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分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总论点
2023-08-10 14:33:28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023-08-10 14:33:37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与赏析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2023-08-10 14:34:00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篇文章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   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023-08-10 14:34:071

孟子二章中两篇文章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2023-08-10 14:34:18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两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1.都是运用实例,最后得出论断,是典型的议论文。2.议论中的语言充满气势,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通篇多用对偶排比,音节和谐,朗朗上口,既优美耐读,有流畅有力。不同之处:1.《生于忧患》一篇采用分总的结构,先举例,从而得出结论,《得道多助》一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先明确提出论点,再举例,最后再强调观点。2.《生于忧患》一篇的例子是举用历史名人,《得道多助》一篇采用的是日常生活的例子(战争)。3.《生于忧患》一篇采用的是正面直接论证,《得道多助》一篇采用的是层层推进最后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2023-08-10 14:34:26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什么阐述了得道多助的道理

亲戚畔之这是我们老师讲的 我初三。。
2023-08-10 14:34:345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如下: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作者在开篇即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该中心论点由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2023-08-10 14:34:50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一词多义

以:靠......用......之:1.结构助词,的 2.代词,代指城池 3.到了 月樱初三了吗?
2023-08-10 14:34:58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如下: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优势。3、人和: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环(huán):包围。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12、是:这。13、也:表判断语气,“是”。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15、池:护城河。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18、米粟(sù):粮食。19、多:充足。20、委:抛弃。21、而:然后22、去:离开。23、之:代词,代“城”。24、是:代词,这25、故:所以。26、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27、以:凭借。28、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29、固:巩固。30、国:国防。31、山溪:山河。32、险:险要的地理环境。33、威:威服。34、以:凭借,依靠之意。35、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36、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37、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38、寡:少。39、之至:到达极点。40、畔:通“叛”,背叛。41、之:意思是“到、到达”。42、至:意思是“极点”。43、顺:归顺,服从。44、以:凭借。45、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47、故:所以。48、有:要么,或者。49、胜:取得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章特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作者在开篇即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该中心论点由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2023-08-10 14:35:2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目的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的“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扩展资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3-08-10 14:35:29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中心论点
2023-08-10 14:35:48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扩展资料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023-08-10 14:36:17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这篇文章借论战争,来谈治国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由: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并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2023-08-10 14:37:06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主旨是什么?

人心
2023-08-10 14:37:16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这篇文章借论战争,来谈治国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由: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并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023-08-10 14:37:49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孟子·公孙丑下》创作背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孟子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2023-08-10 14:38:03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请问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团结友爱
2023-08-10 14:38:218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议论型文章”(议论文),所以它有其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在文章一开始即说出. 但是,因为文章继续发展下去,就写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然文章用了大段笔墨来说明地利比天时重要,人和比地利重要;那么,能够拥有“人和”的“君子”能够“有不战,战必胜矣”的效果,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是其必须的条件;所以,文章也就自然而然地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主题阐述清楚了.所以,本文的主旨也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 另外,孟子是儒学大师,而并非兵家大师,而且孟子一生致力于钻研儒家学说的“仁义礼智信”;且以“孔子之传人”自居,他当然不会为了教君王、将军们怎样打仗才去写这篇文章的;所以,这篇文章的内容都是为证明要“以仁政治天下,以仁政治百姓”的思想,所以,其中心论点虽然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是,孟子想要说明的便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
2023-08-10 14:38:41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请问它的中心思想是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扩展资料: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023-08-10 14:38:481

《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因此,在《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 所以,本文的论点应该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39:1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3-08-10 14:39:22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及结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论: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鱼我所欲也论点: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性。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023-08-10 14:39:50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与结论的关系

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论点的看法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文中心论点的看法并不矛盾,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得道”才会赢得民心,才会“人和”,孟子“仁政”的思想才会实现,“得道”与“人和”所主张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为了实现“仁政”。所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论点并没有说错,只是同一个意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2023-08-10 14:39:59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请问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请问它的中心思想是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扩展资料: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023-08-10 14:4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