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终读音
令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保持善名而死。
谓尽天年而寿终。
指事情完美地终结。
谓尽天年而寿终。
指事情完美地终结。
引证解释
⒈ 谓保持善名而死。
引《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郑玄笺:“令,善也。天既助女以光明之道,又使之长有高明之誉,而以善名终,是其长也。”
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患难之际,我无苟免;理平之世,我惟令终。青史之上,人谁我同?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清昭槤《啸亭续录·报应之爽》:“其后高朗令终,为一代之贤臣,吁,亦异矣!”
⒉ 谓尽天年而寿终。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哀吊》:“君子令终定諡,事极理哀,故宾之慰主,以至到为言也。”
周振甫注:“令终:善终,寿终。”
宋孔平仲《续世说·识鉴》:“王、杨、卢、骆,谓之四杰。 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杨子沉静,应至令长,餘得令终为幸。’”
清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一》:“刑牲与盟,饮血而呕,知其怀贰,必不令终矣。”
⒊ 指事情完美地终结。
引《三国志·魏志·明悼毛皇后传》:“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
《文选·嵇康<琴赋>》:“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
李善注引《封禅书》:“岂不善始善终哉!”
国语词典
善终。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令终
令终相关词语
- 1 令旦
- 令旦,lìng dàn,意思是犹吉日。,语出自宋代苏轼的《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教坊致语》。
- 2 令正
- 旧时以嫡妻为正室,因用为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此外,这亦是古代掌文告辞令的官名。
- 3 令姿
- 美丽的姿容。 晋 陶潜 《闲情赋》:“夫何瓌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羣;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於传闻。” 逯钦立 注:“令姿,美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贞烈》:“又 岳州 徐君宝 妻某氏,亦同时被虏来 杭 ,居 韩蕲王 府。自 岳 至 杭 ,相从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巧计脱。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
- 4 令史
- 汉县令属吏的总称。卫宏《汉官旧仪》云:“更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尉吏曰尉史”。“史”本为秦、汉时人对属吏的通称,故以县令之属吏为令史。
- 5 令甲
- 令甲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lìng jiǎ,是指第一道诏令;法令的第一篇。后用为法令的通称。
- 6 令人齿冷
- 令人齿冷,读作:lìng rén chǐ lěng。成语比喻使人瞧不起。《南史·乐预传》:“人笑禇公,至今齿冷。”
- 7 令辰
- 吉利的时辰。一昼夜自子至亥为十二辰。《国语·楚语下》:“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 韦昭 注:“辰,十二辰。”《国语·楚语下》“十二辰以致之” 韦昭 注:“十二辰,子至亥。择其吉日令辰,以致神。”
- 8 令长
- 秦 汉 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因以“令长”泛指县令。
- 9 令节
- 释义为美好的节操;佳节。
- 10 令官
- 令官,读音lìng guān,汉语词语,指宴会上主持行酒令的人。
- 11 令旗
-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普遍使用小旗作为传达命令时的标志,称为令旗。通常,旗杆头为铁制尖头,旗为绸布制,上写有一个“令”字。《清文献通考》的《兵十六》卷中记载,大将军、将军、督抚等高级军官,使用三角形令旗;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用方形令旗。
- 12 令君香
- 令君香,读音lìng jūn xiāng,汉语词语。《艺文类聚》卷七十记载:“荀彧在汉末曾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 ,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 13 令人瞩目
- 令人瞩目是指使人注视在一个事物、国家、人身上。
- 14 令威
- “ 丁令威 ,本辽东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