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读音
夏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夏至
(1) 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英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英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至,指阳气至极,阴气始至和日行北至。参阅黄奭辑南朝梁崔灵恩《三礼义宗》(见《汉学堂经解》)。
引《周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 汉郑玄注:“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
《逸周书·时训》:“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糉。”
国语词典
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当国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南半球相反。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
夏至造句
- 夏至到,知了叫,屋里屋外气温高,我的问候如空调,送来清风身边绕;夏至至,蛙儿跳,捉虫护苗有功劳,我的祝福好运罩,愿你丰收人欢笑;夏至至,扇儿摇,降温来把暑气消,我的牵挂短信报,身体健康快乐保。祝夏至快乐!
- 知了唤起童年,湖水想起伙伴,荷花回忆嬉戏,浓荫沉淀思念,梦回夏日往事,牵挂定格夏至。在这美好时日,真诚愿你夏至快乐。
- 夏至到,吃一块西瓜,甘甜解暑,舒爽一夏;喝一杯冷饮,清爽解渴,清凉一夏;约三五好友,对月小酌,快乐一夏;陪女友一游,如花解语,浪漫一夏!
- 荷塘,月色,景致更美了,幸福的温度升高了;把酒,言欢,笑容更甜了,快乐的浓度增大了;游泳,捉鱼,娱乐更多了,出游的力度加重了;问候,祝福,联系更多了,友谊的深度更深了。夏至到,愿你幸福指数攀升,快乐一路飙升!
-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 夏至到了炎热天,情谊加温短信传,烦恼乌云飘得远,快乐如同雷声现,好运照耀似闪电,幸福平安绕身边。祝夏至健康幸福、快乐平安。
- 夏日已至,昼长夜短,暑气灼人,养生莫忘记:重养神,慎起居,调饮食,重降温。短信到,清凉到,愿你幸福长相伴,夏至快乐多美好!
- 烈日炎炎似火烧,农田作业衣帽罩。烈日烤炙勿晒伤,保护皮肤健康要。中午在家少行道,出行打伞不能少。下地干活防暴晒,留有健康幸福耀。夏至快乐!
- 下周还将迎来“夏至”节气,介于黄梅季和夏至间,期间的养生不仅要注意梅雨天气的特点,还可为即将到来的炎夏提前做好准备。
- 炎炎夏日,找个地方感觉清凉。口干舌燥,随手拿起冰爽的饮料。酒足饭饱,我想到了身边的好友,拿起手机给你发去夏至的问候:麻烦过来一下,帮我结账。
夏至相关词语
- 1 夏阳
- 201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宫锁珠帘》,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3年,出演古装偶像爱情剧《云中歌》。2014年,出演传奇战争剧《战火红颜》;同年,在青春校园科幻剧《你好外星人》中饰演郝元。2015年,出演都市情感剧《咱们相爱吧》。2017年,出演周晓鹏执导的都市情感励志剧《因为遇见你》。
- 2 夏雨雨人
- 夏雨雨人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ià yǔ yù rén,意思是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 3 夏桀
- 夏朝末位君主,名履癸,谥号桀,荒淫无度,暴虐无道。
- 4 夏景
- 夏景,女,作家。国内多种报刊杂志撰稿人,专栏作家。有大量关于婚姻家庭纪实、男女情感随笔、都市爱情小说、女性心理文章书籍发表出版。
- 5 夏后
- 据《竹书纪年》载,夏朝君主称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少康、后宁(姒杼)、后芬、后桀等,"后"为夏朝最高统治者的意思,与“君主”、“王”同义。另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治水有功的大禹受万民拥戴而登基为王,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夏朝,定国号为夏。并确立了以娰姓夏后氏(氏族)为首的王权世袭制度,后来传王位给儿子夏后启。夏朝传承了14世17后,约471年。
- 6 夏鲧
- 夏鲧:就是大禹的父亲“鲧”。
- 7 夏安居
- 夏安居,佛教用语。谓僧众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雨安居、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 8 夏后启
- 见“夏启 ”。
- 9 夏候鸟
- 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家燕、杜鹃、黄鹂就是我国的夏候鸟。
- 10 夏卿
- 《周礼》以夏官司马掌军政,后世因以夏卿为兵部尚书习称。
- 11 夏五
- 夏五,拼音是xià wǔ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军文字有残缺。
- 12 夏禴
- 1.亦作"夏禴"。 2.谓天子诸侯夏祭。
- 13 夏日
- 汉语二字词语,多指夏天
- 14 夏五郭公
- 夏五郭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 wǔ guō gōng,在《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以此用来比喻文字脱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