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者的拼音,兀者的近反义词,兀者是什么意思

  • zhě

兀者读音

  • 读音:wù zhě
  • 注音:ㄨˋ ㄓㄜˇ
  • 结构:兀(上下结构)者(半包围结构)

兀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断去一足的人。
金元两代对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龙江下游及精奇里江南北﹑乌苏里江东西从事渔猎和采集的许多不同族属部落的泛称。兀者以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善造船。元设'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进行统辖。明代习称为野人女直。清代有各种以'窝集'命名的部落﹐即指兀者。

引证解释

⒈ 断去一足的人。

《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駘,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成玄英疏:“刖一足曰兀。”
唐杜甫《入衡州》诗:“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清曹寅《瑮亭》诗:“兀者为之泣,墨者异所悲。”

⒉ 金元两代对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龙江下游及精奇里江南北、 乌苏里江东西从事渔猎和采集的许多不同族属部落的泛称。 兀者以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善造船。 元设“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进行统辖。 明代习称为野人女直。清代有各种以“窝集”命名的部落,即指兀者。

国语词典

瘸腿的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兀者

  • 兀者,分布于辽阳行省北部的通古斯语族居民,还有被统称为吾者、兀者或斡拙的诸部。满语森林一词,清代译写为乌稽、窝集等①,当即源于兀者。兀者部人之得名,盖因其出没于大山老林之故。清代仍不用之以为部族名称者,如东海兀哲部、窝稽部等皆是。
  • 兀者,刖足曰兀,是为刖足之人。见《庄子·徳充符第五》。
  • 兀者相关词语

    1 兀地奴
    鹅的别称。
    2 兀岸
    兀岸,读音为wū àn,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高矗挺拔貌。
    3 兀秃
    (2).不爽利;不干脆。
    4 兀兀陶陶
    兀兀陶陶是汉语词汇,拼音wū wū táo táo,解释为醉酒的形象。
    5 兀颜
    复姓。 金 兀颜姓有 兀颜畏可 。见《史》本传。
    6 兀子
    兀子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的方言。马扎,小椅子小凳子之类的坐具,都可以称之为“兀子”,或者是“兀撑子”,其特点是,体积小,方便移动,价格低廉。可以在钓鱼,野餐等外出活动中携带提供休息。
    7 兀臲
    (1) 动荡;不安定 英 turbulent;be uneasy(2)动摇 例 齿牙兀臲 英 shake
    8 兀谁
    兀,前缀。犹言谁。《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却教孩儿嫁兀谁?” 元 刘燕哥 《太常引·饯刘参议归山东》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妹妹道:‘却是兀谁?’”
    9 兀赤
    亦作“ 兀赤 ”。 蒙古语的音译。马夫;管理驿马的人。 元 火源洁 《华夷译语》卷上:“马夫,曰兀剌赤。” 元 施惠 《幽闺记·奉使临番》:“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 明 朱有炖 《桃源景》第四折:“[浄白]:‘俺是 蒙豁阿 堵兀赤。’[末白]:‘他说他是 达达 人放马的。’”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俺那里吃得勾,须索多讨些个。”
    10 兀尔
    唐 白居易 《首夏》诗:“兀尔水边坐,翛然桥上行。”
    11 兀兀淘淘
    兀兀淘淘是指醉酒貌。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
    12 兀卒
    兀卒:是元昊在西夏国内的自称,汉语是“清天子”之意。在西元1044年,宋、夏议和内容中的称号有所提及:元昊在文书上称“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中:“男”是以父子关系对称,“邦泥定国”是西夏自称白高国的党项语称。但最后,元昊还是用“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并随送“誓表”接议和。
    13 兀奡
    孤傲不羁
    14 兀兀腾腾
    明 朱有炖 《一枝花·秋兴》套曲:“这些时把一个俊潘安老得来兀兀腾腾,瘦沈约害得来涎涎瞪瞪。”

    大家在问

    兀 字的笔顺写法

    兀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兀 ”字共有3画,笔顺写法是:横 撇 竖弯钩
    2、兀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者 字的笔顺写法

    者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者 ”字共有8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2、者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

    “兀”“者”的其他同音字笔顺问答

    相关查字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
    •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