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读音
满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满月
(1) 望月、圆月
英
(2) 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
英
引证解释
⒈ 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引《初学记》卷一引南朝宋何偃《月赋》:“远日如鑑,满月如璧。”
唐张谔《满月》诗:“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永历面如满月,鬚长过脐,日角龙颜,顾盼伟如也。”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月的银光之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⒉ 婴儿出世满一个月。
引《北齐书·恩倖传·韩凤》:“男宝仁尚公主,在晋阳赐第一区。其公主生男昌满月,驾幸凤宅,宴会尽日。”
鲁迅《野草·立论》:“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⒊ 指满月那天办酒宴宾。 老舍《二马》第二段二:“结婚后三年多, 马威才降生了。
引马则仁在事前就给哥哥写信要钱,以备大办满月。”
⒋ 结婚后满一个月。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一月则大会相庆,谓之‘满月’。自此以后礼数简矣。”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新人纔满月,菩萨又开光,禪房与客坐,两处唤梅香。”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吃过三遍茶,请进洞房里和新娘交拜合卺……满月之后, 小王又要进京去选官。”
⒌ 整月。
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行路难”>按语》附录陈仙泉《“行路难”》:“我从汕头来到香港仅有两个满月。”
国语词典
阴历每月十五日夜晚的月亮。因其圆满光亮,故称为「满月」。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西游记.第九回》:「那刘洪睁眼看见殷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作「望月」。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满月 (中田春平著漫画)
满月 (汉语词语)
满月造句
-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 她的脸庞竟如天上的满月一样,丰腴而光彩照人。
-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
- 可是,我实在不想回去,这样的月夜是不能等闲度过的。在这样的月夜里,很多忘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里,它都在那里,高高地从清朗的天空上俯视着我,端详着我,陪伴着我。
- 长大后蓦然回首,你才会知道,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美高洁的满月。
- 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
- 缺少你每月的满月,满月还缺少个月。我希望能看到你的每一天都充满月亮代表。
-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 有人说西直门立交桥犹如满月,有人说它好似盘龙。
满月相关词语
- 1 满足
- 满足,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mǎn zú,指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可以分为精神、物质两方面。如:梁斌《红旗谱》四三:“她对于过去的生活,再也不感到满足。”
- 2 满员
- [full] [部队人员、火车乘客等] 人员达到规定数额
- 3 满意
- 满意,指意愿得到满足;符合心愿。如:一切都使他不满意。
- 4 满腔怒火
- 满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气的意思。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 5 满则溢
- 满过容器就要溢出来了。
- 6 满腔义愤
- 指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
- 7 满当当
- 状态词。很满的样子:家具、电器把屋里摆得~的。大厅里人坐得~的。
- 8 满坎村
- 满坎村委会隶属沧源县勐省镇,地处勐省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 9公里,到勐省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5 公里。
- 9 满腔热血
- 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为正义而工作的热情。出自《贺新郎·病中有感》。
- 10 满盈盈
- 达到了容量的极点。
- 11 满汉筵
- 满汉筵又名满汉全席。
- 12 满门英烈
- 全家人都是英雄人物
- 13 溢满
- 溢满:因太满或充满将要溢出来。出自《难经·奇经八脉》:“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
- 14 清风霁月
- 比喻恬静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