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恍读音
忽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文选.班固》:"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李善注:"项岱曰:忽荒,天上也。"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跃踸踔,陵忽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3)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唐孙樵《骂僮志》:"忽恍乎若病酲之未醒,茫洋若痴人之暝行。" 2.黄帝臣名。善忘之人。
引证解释
⒈ 见“忽怳”。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忽恍相关词语
- 1 忽慌
- 1.见"忽怳"。
- 2 忽啦
- 亦作'忽拉'﹑'忽啦'。象声词。用作词尾,无义。
- 3 忽剌八
- 忽剌八,是汉语词汇,读音是hū là bā。
- 4 忽荒
- (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文选.班固》:"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李善注:"项岱曰:忽荒,天上也。"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跃踸踔,陵忽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3)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唐孙樵《骂僮志》:"忽恍乎若病酲之未醒,茫洋若痴人之暝行。" 2.黄帝臣名。善忘之人。
- 5 忽眨
-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 王成德 用拳头撑住下巴,忽眨着眼。”
- 6 忽腾腾
- 快速奔腾貌。
- 7 忽通
- 象声词。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炸弹又是忽通一下,那人骨碌骨碌滚到大堤下去了。” 峻青 《老水牛爷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忽通一声,地陷落下去,把我们冲进洪水里。”
- 8 忽突
- (3).突然。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 阿艾 忽突想起了 李阿虎 ,好像她受到很大的感触似的,抑郁地长长叹了一口气。”
- 9 忽速
- 《太平广记》卷三三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李叔霁》:“此行忽速,不可复待。”
- 10 忽焉
- 忽焉,汉语拼音hū yān ㄏㄨ ㄧㄢ,意思是快速貌。
- 11 忽芒
- 天空。
- 12 忽薄
- 犹轻视。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或贵爱诗赋浅近之细文,忽薄深美富博之子
- 13 忽喇叭
- 1.见“忽剌八”。2.突然、一下子,无端
- 14 忽扇
- (2).翅膀或片状物扇动貌。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现在天色晚了,在头顶上盘桓的鹰也忽扇忽扇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