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读音
黏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植物和动物体内分泌出来的黏稠液体。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和动物体内分泌出来的黏稠液体。
国语词典
生物体内所产生的黏稠液体。如口水、鼻涕、痰等。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黏液
黏液造句
- 蜗牛在地上运动时在后面留下黏液的痕迹。
- 就临床、组织病理学的特徵及免疫染色的结果而言,可符合一表浅性肢端纤维黏液瘤之诊断。
-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
- 支链淀粉含大量凝胶黏液,加热后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
- 结论浅表性血管黏液瘤是罕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 黏液腺在胚胎附着过程中形成卵柄和外层卵膜,胚胎是依靠卵柄或卵索附着于腹肢的刚毛上,进而完成胚胎发育过程。
- 宫颈息肉还会导致宫颈口的黏液形成黏液栓,从而阻碍精子进入宫腔。
- 组织蛋白酶检测有助于了解含黏液腺癌的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 然后放出骨戟,用尾梢卷着,刮起了地上的黏液来。
- 城市的空气充满脏东西,会附着在人们的鼻毛上,造成黏液累积。
黏液相关词语
- 1 黏結
- 例句: 萧红 《桥·过夜》:“在我敲打姨母家的门的时候,手套几乎是结了冰,在门扇上起着小小的黏结。”
- 2 黏黏糊糊
- 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 杨朔 《北线》三:“这两人一个是 安国 的翻身农民,叫 李全喜 ,大耳朵,厚嘴唇,黏黏糊糊的,闷着头不大吭声。”
- 3 黏度
- 黏度系数(简称黏度)η的物理意义是: 在相距单位距离的两液层中, 使单位面积液层维持单位速度差所需的切线力。其单位在厘米·克·秒(c·g·s)制中为泊(g·cm-1·s-1),在SI制中为帕斯卡·秒(Pa·s或kg·m-1·s-1),1泊=0.1帕·秒。
- 4 黏著
- 黏连在一起。
- 5 黏湿
- 黏糊潮湿。《宋书·范晔传》:“( 范晔 )撰《和香方》,其序之曰:‘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零藿虚燥,詹唐黏湿。’”
- 6 黏吝缴绕
- 宋·李纲《与吕安老书》:“善棋者,觉一处少屈,则经营他处,率以取胜;不善棋者,黏吝缴绕,不肯暂舍,率以取败。”
- 7 黏菌
- 黏菌是一群类似霉菌的生物,会形成具有细胞壁的孢子,但是生活史中没有菌丝的出现,而有一段黏黏的时期,因而得名(slime molds)。这段黏黏的时期是黏菌的营养生长期,细胞不具细胞壁,如变形虫一样,可任意改变体形,故又称为“变形菌”(荻原博光等, 1995),归入原生生物界 (Hawksworth et al., 1995)。
- 8 黏着力
- 黏着力指两种不同物质接触部分的相互吸引力。黏着力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
- 9 黏滞
- (2).滞留。 闻一多 《红烛·孤雁》:“不要渍湿了你的翅膀,黏滞了你的行程。”
- 10 黏涎
- 谓说话、动作、表演等不爽快,冗长而无味,令人厌倦。例:这戏那么黏涎,一点儿不紧凑。
- 11 黏接
- 谓以黏性糊状物将物体连接在一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黏接纸缝法》:“ 光 云:‘古法用楮树汁、飞麪、白笈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黏接纸缝,永不脱解。’”
- 12 黏虫
- 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多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余种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 13 黏合劑
- 黏合剂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用途广泛、使用方便。
- 14 黏糊
- 黏糊,读音 nián hú,汉语词语,形容东西黏,也可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