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举读音
出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放债。
引证解释
⒈ 放债。
引《隋书·食货志》:“十七年十一月,詔在京及在外诸司公廨,在市廻易,及诸处兴生,并听之。唯禁出举收利云。”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出举
出举相关词语
- 1 出借
- 出借,读音为chū jìe,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可供借用;把东西借出去。
- 2 出旅
- 出兵;出军。《逸周书·大匡》:“出旅分均,驰车送逝,旦夕运粮。” 朱右曾 校释:“出旅,军兴也。”
- 3 出壳
- 鸟或虫类的胚胎在卵内发育完成后破壳而出。
- 4 出巡
- 汉语词汇,读音chū xún,意思是帝王或官员出外巡行。
- 5 出牙
- 出牙(teething),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ū yá,是指首次生长出牙齿。跟宝宝达到其他发育里程碑不同,长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只有秃秃的牙床到满嘴白亮的牙齿,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年时间。
- 6 出入无间
- 出入无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ū rù wú jiān,意思是指出入无间隔。犹言进出自由。
- 7 出赛
- 如:「今晚这支球队将代表国家出赛。」
- 8 出世离群
- 出世离群,词语,释义:指脱离人世。
- 9 出俗
- 出俗是汉语词汇,读音为chū sú,意思是出家,超出凡俗。
- 10 出气筒
- 剧情描述一位失业在家, 一事无成的年轻人小张,机缘巧合下, 来到一家莫名奇妙的经纪公司, 开始担任「出气筒先生」的职务: 只要到指定地点听客户发发牢骚, 然后就可以按时计酬。
- 11 出其不虞
- 出其不虞是一个成语,拼音是chū qí bù yú,解释为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12 出质
- 出质是指物权行为的一种。将本人所占有的物质于他人,不要求一定是所有。出质,也就是质押,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物品或权利交付出去作为抵押。出质在质押行为中,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出质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给债权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 13 出海
- (1) 船只离开停泊地点驶往海上 例 出海捕鲸 英 go to sea(2) 到海上活动、工作 例 当他们出海三天之后,天气转晴了 英 be out
- 14 出鬼入神
- 出鬼入神,读音是chū guǐ rù shén,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指变化多端,不可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