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读音
府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
旧时对已故者的敬称。多用于碑版文字。
旧时对神的敬称。
引证解释
⒈ 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中烦懣,面赤,不食。
引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羣情欲府君先入廨。’”
⒉ 旧时对已故者的敬称。多用于碑版文字。参阅清王芑孙《碑版文广例》卷七。
引唐柳宗元《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以某年某月日,归葬于某县某原,祔于皇考吏部侍郎赠户部尚书府君之墓。”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宋司马光《司马氏书仪·慰人父母亡疏状》“先某位奄弃荣养”自注:“无官有素契,改先某位为先丈;无素契,为先府君。”
明方孝孺《郑府君哀辞》:“洪武丁巳秋九月十日, 浦阳义门八世之长郑府君年七十有二,卒于家。”
⒊ 旧时对神的敬称。
引唐王度《古镜记》:“某是华山府君庙前长松下千岁老狸。”
国语词典
汉代太守的尊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府君
府君造句
- 汉平阳府君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 右先府君遗词如干首,九年还湘觐墓,于湘斋书帙中检得。
- 晋潘岳《故太常任府君画赞》遂管秘籍,辩章旧史。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平阳府君阙,位于绵阳市游仙区,建于东汉末年,为墓阙,坐西向东,双阙南北对称。
- 该地质公园北起长城脚下的下营镇常州村,南至蓟县县城的府君山,面积达一百三十平方公里。
- 自然是陈兄的两道剑法了!你可不知道,王府君日思夜想都盼着能够早日修炼你的追魂夺命剑法呢!
- 伯符,张府君乃是袁公亲授襄阳郡守,伯符万万不可因个人私愤而伤他性命,若是如此一来,袁公必然震怒,伯符此举实不可取啊。
- 在绵阳市区,我国唯一一个双阙都在的“平阳府君阙”严重错位,部分开裂。
- 府君殿祀奉的是崔府君,崔府君据说掌善恶、阴阳,唐宋以来在民间香火很盛,而崔府君据说是农历六月初六圣诞。
府君相关词语
- 1 府第
- 府第,指贵族官僚或大地主的住宅。语出《汉书·王莽传上》:“自四辅、三公有事府第,皆用传。”
- 2 府兵制
-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 3 府经历
- 府经历 (fǔ jīnɡ lì )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又称府经厅。
- 4 府库
- 如:籍吏民,封府库。
- 5 府试
- 府试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程序中,“童试”的其中一关。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参加府试,报名、保结,与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 6 府经厅
- 府经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ǔ jīng tīng,是指府经历。
- 7 府庠
- 府学。《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十岁进了府庠,次年第一补廪。”
- 8 府尹
- 另外,泰国的府一级的行政长官也被中文翻译为“府尹”
- 9 府上
- 府上,拼音fǔ shàng,是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
- 10 府号
- 官员的加衔。所加衔大多是比本职高的中央官员的名号。
- 11 府经
- 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又称府经厅。
- 12 府干
- 府干,拼音是fǔ gà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宋时显贵邸宅中的侍从。
- 13 府邸
- 府邸,府指贵族的住宅,邸是高级官员的住所。旧时指官僚、贵族或大地主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住居的地方,也可用于身份比较尊贵的人居住的地方。
- 14 夫君
- 夫君,指的是旧时妻对夫的尊敬亲爱称呼,也有称为朋友的意思,目前用的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