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篆读音
封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之称。官印多为篆文,停止办公即不用印,故名。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之称。官印多为篆文,停止办公即不用印,故名。参见“封印”。
引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封篆出署, 张禹招寓其家。”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尹公晚年,好平章餚饌之事,封篆餘閒,命余遍尝诸当事羹汤,开单密荐。”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封篆
封篆相关词语
- 1 封侯
- 封侯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封拜侯爵。
- 2 封建地租
- 封建地租是封建地主无偿占有农民剩余劳动的基本形式。体现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在封建社会里,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则很少或完全没有土地,地主以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为条件,把土地交给农民耕种使用; 农民则不得不以交租为条件,从地主那里取得一小块土地的使用权,并在人身上依附于地主。这样,地主可凭借土地所有权,依靠超经济强制,强迫农民交纳很高的地租。
- 3 封建割据
- 封建割据,读音fēng jiàn gē jù,汉语成语,指封建时代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
- 4 封疆大员
- 指明代的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与清代的总督、巡抚。因皆系皇帝亲自任命,掌握军政大权,镇抚一方的要员,故称。
- 5 封口
- 封口,指封闭张开的地方;把话说死,不再改变。
- 6 封门
- 封门读作fēngmén,释义为将封条贴于门上,把话说死不再改变;封口。
- 7 封名
- 【引证解释】封爵赐姓。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因以封名,仍为赐氏。” 倪璠 注:“谓 邈 封 营丘郡 ,赐姓 丘氏 也。”
- 8 封圻
- 封圻指封畿、疆土或封疆大吏。
- 9 封键
- 《宋史·食货志下二》:“州县督捕加峻,私小黄钱投委江河,不敢复出。请令东南州县置木匮封键於闤闠中,听民以私钱自投,如自首法。”
- 10 封建主
- 在中国古代称天子、诸侯、大夫等,在日本称为大名,在中世纪的欧洲称农奴主、封建领主、庄园主等。封建国家的皇帝或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以分封和赏赐的形式,将土地封给子弟、亲族、功臣,受封者再将土地分封给下一级的封建主。上下级之间形成宗主和附庸(陪臣)的隶属关系,构成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 11 封建把头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勾结地方官府﹐依靠封建势力﹐把持一方或某一行业﹐剥削奴役工人和其他群众、作恶称霸的人。
- 12 封策
- 天子封赐王侯的文书。
- 13 封志
- 封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fēng zhì,意思是封缄并加标记。
- 14 封狶
- 据说封豕(封豨)性贪婪,居于水泽之中。《史记·天官书》:“奎为封豕,为沟渎。”《正义》:“奎一曰天豕,亦曰封豕,在沟渎。”《焦氏易林》:“封豕为沟渎,灌馈国邑。”又曰:“封豕沟渎,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涂至腹。”《玉烛宝典》卷四引《孝经援神契》曰:“彘水伏,故无脉。”又曰:“彘为太阴之物。”《文献通考》:“石氏谓之天豕,亦曰封豕。”《史记·货殖列传》:“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民间犹有“老母猪过河”或“乌猪过溪”之谚,谓云气连缀渡河者,即天雨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