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悲声读音
大放悲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放悲声
(1) 放声大哭。指非常伤心
例
英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放声痛哭、嚎啕大哭。形容非常悲伤。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大放悲声
大放悲声造句
- 突然,谢天遥身边的云塞鸿如雷击顶一般,发出一声不可言状的悲痛声,双手抱着头蹲在那儿,撕心裂肺地大放悲声。
- 他指着眼镜医生继续大放悲声。
- 转念到此,张义不禁大放悲声,二鬼显然是几百年下来看惯了世间人的这副模样,也不以为意,仍是架着张义一路飞奔。
- 跪在亡夫身边,周富英大放悲声,哭尽了对丈夫的不舍,哭尽了对于这个厄运连连家庭的无奈。
- 左右唯唯,那郑乡侯赵太甲甫一见殷甲,顿时更显悲愤欲绝,跪行几步来到其身前,大放悲声赵太甲求伯侯做主……。
- 不觉大惊,探其鼻息已然气绝,乃大放悲声,痛苦涕泣。
- 朱温猛然间大放悲声“母亲啊,今日要死在这里了!我上不能除奸安良,下不能膝边行孝,实在是对不起你老人家啊……”。
- 今天被明军解救后,这些百姓都恍如隔世,他们想起惨死的父母长辈,不禁抱头痛哭、大放悲声。
- 等我们从看守所一出来,张铁嘴嘴一咧,大放悲声,看样子这多天的拘押日子不好过,人都黑瘦了一整圈。
- 哭灵人大放悲声福建南安梅山,村道蜿蜒,一支送葬队伍缓缓走向村口,唢呐声鞭炮声响彻午后的乡间。
大放悲声相关词语
- 1 大斧劈
- '
- 2 大观楼
-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抚王继文兴建。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一百八十字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毛泽东评价其“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十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大观楼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
- 3 大良造
-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惠文王之后成为爵名,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
- 4 大路活
- 大路活--也叫“通大路”。 指演员们按照一般基本套路来演出。
- 5 大明
- 《大明》,《诗经·大雅》第二篇。为先秦时代的诗歌。这是一首叙述周朝开国历史的史诗,历述周祖之德,突出歌颂了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王的胜利。《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6 大母
- 大母,第一层意思是母之母。第二层意思是父之母,出处《汉书·文三王传》,第三层意思是古代称太后,出处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
- 7 大男幼女
- 1.指子女。 2.犹言男男女女。
- 8 大难临头
- 大难临头,读音为dà nàn lín tóu,汉语词语,指大祸落到头上。
- 9 大脑皮层
- 此外,人类的体温还有行为性的调节。机体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活动来调节体温。又如,人类还可以创造人工气候使温度更为舒适。
- 10 大脑皮质
- 大脑表面的沟回,扩大了皮质的表面积。大脑皮质的体积约300cm3,其表面积为2200~2850cm2,其中约2/3埋在沟内。中央皮质最厚处约4.5mm,枕叶皮质最薄约1.5mm。
- 11 大盘大碗
- 谓酒食丰盛。《儒林外史》第二五回:“ 文卿 收了银子,当晚整治酒席,大盘大碗,留 邵管家 吃了半夜。”
- 12 大去
- 大去:与世长辞一去不返。这是对死的委婉说法。如:朱自清《背影》“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多有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 13 大法
- 《碟形世界:大法》讲述了第八个儿子的第八个儿子,老八的老八,这是天生的巫师料子。
- 14 大貂
- 大貂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唐代侍中的别称。 出自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