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读音
五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关塞名。即汉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地名合称。在今陕西省。
地名合称。在今宁夏境内。
指唐韩愈《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地名合称。在今陕西省。
地名合称。在今宁夏境内。
指唐韩愈《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引证解释
⒈ 关塞名。即汉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引《汉书·匈奴传下》:“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
唐贾至《出塞曲》:“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⒉ 地名合称。在今陕西省。
引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仇兆鳌注引《长安志》:“长安、万年二县之外,有毕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阳原、细柳原,谓之五原。”
⒊ 地名合称。在今宁夏境内。
引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
陈熙晋注:“五原谓龙游原、乞地千原、青岭原、可嵐贞原、横槽原也。”
⒋ 指唐韩愈《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引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原》:“自唐韩愈作‘五原’,而后人因之。”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五原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县)
五原相关词语
- 1 五政
- 五政,.五辰,五星。《鹖冠子·夜行》:“阴阳,气也;五行,业也;五政,道也。”
- 2 五铢衣
- 五铢衣,传说古代神仙穿的一种衣服,轻而薄。
- 3 五代
-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并不是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 4 五谷不升
- 五谷不升,读音wǔ gǔ bù shēng,成语,解释为庄稼不生长。
- 5 五毒草
- 草名。赤地利的别称。花叶如荞麦,根似狗脊。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赤地利》。亦省作“五毒 ”。
- 6 五恶趣
- 五恶趣是佛教用语, 佛教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轮回处所。
- 7 五府
- 五脏相配的五腑,小肠者,心之府。大肠者,肺之府。胆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肾之府。说明了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使脏腑功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 8 五马分尸
- 五马分尸(wǔ mǎ fēn shī)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 9 五炁
- 五炁是一个汉语词汇,谓五行之气。
- 10 五色相宣
- 五色相宣,读音wǔ sè xiāng xuān,成语,形容诗歌辞藻华丽。
- 11 五十三参
- 五十三参,又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华严经》〈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故谓五十三参。
- 12 五色花子
-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 13 五石散
- 即寒食散。又称五石更生散或单称散。配剂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石,故名。相传其方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
- 14 五行相胜
- 五行相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wǔ háng xiāng shèng,意思是见“五行相尅”。我国古代“五行”说所谓水、火、金、木、土五者互相克制。其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