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竹读音
箬竹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名﹐也叫箬竹。竹之一种。
引证解释
⒈ 竹名,也叫篛竹。竹之一种。叶片巨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 元李衎《竹谱详录·箬竹》:“箬竹,又名篛竹,出江浙及闽广,处处有之。叶类簝竹,但多生傍枝。榦如箭竹,高者不过五七尺。
引江西人专用其叶为茶罨,云不生邪气,以此为贵。”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箬竹
箬竹造句
- 害的穆箬竹看的呆住了,旁边有人不爽了,“喂,看他干嘛,我不帅么?”。
- 细数三舍竹屋,墨竹为梁脊四壁,华箬竹和淡竹交为顶角,上盖扎捆成排茅草,也算一处简陋的遮风避雨又相对保暖的风雅所在。
- 竹筏上放着一支竹篓子,里面铺满一些深绿的箬竹叶,还有几尾奄奄一息的草鱼和三只巴掌大的田鸡。
- 诚然,本属在花部特征上近似箬竹属,但在营养体上,尤其是分枝情况,它们是非常不同的。
- 介绍了箬竹丰产栽培技术和高效利用,最后提出了建议。
- 他用自己的勇敢与不羁,闯进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箬竹国。
- 似细丝箬竹,润人心肺;如青雀娇鸣,直入人心。
箬竹相关词语
- 1 箬下春
- 箬下春酒名。即箬下酒。 唐 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诗:“骆驼桥上苹风急,鹦鹉杯中箬下春。”
- 2 箬篷
-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献计》:“无风则出,有风则止。无风,他大船难动,我船疾快,仍用火箭射他箬篷,不攻自破,此为上策。”
- 3 箬壳
- 箬:箬竹,竹子的一种,叶大而宽,可包粽子
- 4 箬篓
- 用箬竹编的篓。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蓝淀》:“近来出产, 闽 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
- 5 箬篰
- 1.衬以箬叶的一种竹篓。
- 6 箬笼
- 用箬叶与竹篾编成的盛器。
- 7 箬帽
- 箬帽,指箬竹的篾或叶子制成的帽子,用来遮雨和遮阳光。
- 8 箬下
- 酒名。 宋 陈郁 《藏一话腴》:“酒有 箬 下,谓 乌程 也;九酝,谓 宜城 也;千日,中山也。”参见“ 箬下酒 ”。
- 9 箬包船
- 一种头部尖狭,船顶上包有穹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 清 王应奎 《箬包船纪事》诗:“有船锐其首,以箬包裹之。名为箬包船,聚泊疑茅茨。浮家无定所,忽湖忽江湄。”
- 10 箬寮尖
- 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箬寮村、凤阳村与沙湾镇何处村、李处村等村界地,海拔1465米。
- 11 篛竹
- 嫩竹。指开始褪壳的竹。竹名。即箬竹。
- 12 扫竹
- 方言。大扫帚。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六十章:“街两边,摆满了叉耙、扫竹、扬场锨。”
- 13 箬下酒
- 箬下酒产于长兴县下箬乡之箬溪北岸。宋胡仔《苕溪鱼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县南五十步有箬溪,夹溪悉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居人取下箬水酿酒,醇美,俗称箬下酒。”
- 14 箬笠
- 《西游记》第一回:“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