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幡读音
幡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翻动貌。 2.往来貌;反复貌。 3.轻率不庄重貌。
引证解释
⒈ 翻动貌。
引《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汉枚乘《梁王菟园赋》:“游风踊焉,秋风扬焉……枝叶翬散,摩来幡幡焉。”
明何景明《南山篇》:“葛叶幡幡,岂无枝蔓。”
⒉ 往来貌;反覆貌。
引《诗·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谋欲譖言。”
毛传:“幡幡,犹翩翩也。”
《魏书·任城王传》:“反覆往还,譬彼谗贼,肤受既通,譖润罔极。缉缉幡幡,交乱四国。”
宋曾巩《代书寄赵宏》诗:“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訶誚。”
宋范成大《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诗:“匹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明方孝孺《杂诗》之四:“幡幡市井人,出纳量錙銖。”
⒊ 轻率不庄重貌。
引《诗·小雅·宾之初筵》:“曰既醉之,威仪幡幡。”
毛传:“幡幡,失威仪也。”
朱熹集传:“幡幡,轻数也。”
唐独孤及《送史处士归滏阳别业序》:“三酌而威仪幡幡,深衷毕见。”
国语词典
往来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也作「翩翩」。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幡幡
幡幡相关词语
- 1 幡薄
- 幡薄fān báo ㄈㄢ ㄅㄠ,丹书符箓之类。
- 2 幡斿
- 幡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ān yóu ,是指垂旒的长旗。
- 3 幡然大悟
- 突然明白过来。
- 4 幡然知耻
- 幡然知耻,汉语成语,拼音是fān rán zhī chǐ,意思是指思想转变很快,迅速地感到羞耻。
- 5 幡然醒悟
- 形容迅速而彻底地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 6 幡繖
- 幡幢伞盖。旧时作供品以献神佛。
- 7 風幡
- 风幡,读音fēng fā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风中的旗幡。
- 8 绀幡
- 亦称'绀幡'。 昆虫名。
- 9 告止幡
- 告止幡,拼音是gào zhǐ fān ,是汉语词汇,亦作“ 告止旛 ”。
- 10 画幡
- 画幡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有画饰的长方而下垂的旗子。出自《史记·封禅书》。
- 11 魂幡
- 魂幡是指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又叫灵旗。
- 12 剪春幡
- 汉族节日风俗,在南阳镇平一带,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 13 幡织
- 亦作“幡织”。旗帜。
- 14 幡伞
- 幡伞,读音为fān sǎn ㄈㄢ ㄙㄢ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幡幢伞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