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读音
绝笔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绝笔
(1) 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
英
(2) 作者或画家的最后的作品
英
(3) 停笔不再写下去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停笔。
引《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晋杜预注:“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絶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仇兆鳌注:“絶笔,画成而阁笔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岑参》:“﹝岑参﹞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絶笔,人輒传咏。”
明宋濂《故赠奉议大夫磨勘司郑公墓志铭》:“公退而嘆曰:‘试艺所以困天下英才,吾尚可溺而未省乎?’乃絶笔不为。”
⒉ 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
引唐白居易《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最感一行絶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清顾炎武《与潘次耕书》:“《日知録》再待十年,如不及年,则以临终絶笔为定,彼时自有受之者,而非可预期也。”
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九章》中之《怀沙》,乃其絶笔。”
⒊ 指绝妙无比之诗文书画。
引《新唐书·梁昇卿传》:“昇卿涉学工书,于八分尤工,歷广州都督,书《东封朝覲碑》,为时絶笔。”
宋沉括《梦溪笔谈·书画》:“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
国语词典
临死前最后的笔迹。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绝笔
绝笔 (汉语词语)
绝笔造句
- 在下从西凉而来,到此观赏山色,不意与各位邂逅,适观这位先生书法,真乃世间绝笔,笔迹似要从纸上跃然而出,灵动劲秀,实为在下平生所罕见!
- 轮回连亘,谁主沉浮;绝笔墨干,傲瞰人间。
- 残缺预言书《上爪仙》,因为多处字迹被毁,所以以封面残留字迹为名,内容为无字天书,可是却有敌对天庭中曾经成名仙人合纵仙遗笔,同时标注为绝笔。
- 当恩怨各一半我怎么圈揽,看灯笼血红染寻仇已太晚,月下门童喟叹昨夜太平长安,当天上星河转我命已定盘,待绝笔墨痕干宿敌已来犯,我借你的孤单今生恐怕难还。
- 蔡京、童贯、王黼尔等乱国奸贼,我就是你们的克星!赵构,尔这个太监皇帝!有我在,就不会让岳武穆绝笔“天日昭昭”。
- 杨父绝笔信上的”憎恨“,或许是另一个版本的”看杀卫玠“,难免让人心生哀叹。
- 当天上星河转我命已定盘,待绝笔墨痕干宿敌已来犯,我借你的孤单今生恐怕难还。
- 我的家人只会谈论到它们的价值,因为一些作品是艺术家们的绝笔。
- 他临终前书“悲欣交集”四字以作绝笔,长叹而终,使他的人生蒙上一层悲剧色彩。
- 我是那上京应考而不读书的书生,来洛阳是为求看你的倒影,水里的绝笔,天光里的遗言,挽绝你小小的清瘦,一瓢饮你小小的丰满,就是爱情和失恋,使我一首诗又一首诗,活得像泰山刻石惊涛裂岸的第一笔……温瑞安。
绝笔相关词语
- 1 绝蹯
- 《战国策·赵策三》:“ 魏魀 谓 建信君 曰:‘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后遂以“绝蹯”喻作事权衡轻重,不因小失大。《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夫系蹄在足,则猛虎绝其蹯……何则,以其所全者重,以其所弃者轻。” 李善 注:“ 延叔坚 曰:‘系蹄,兽绊也。’”
- 2 绝代
- 意指久远的年代,或空前绝后、冠出当代之意。
- 3 绝膑
- 绝膑,折断膑骨。
- 4 绝非
- 绝非,读音juéfēi,汉语词语,绝对不是。
- 5 绝顶聪明
- 绝顶聪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ué dǐng cōng míng,形容极其聪明无人能比。
- 6 绝招
- 绝招,拼音jué zhāo,指绝技,超群的技艺。
- 7 绝雅
- 绝雅,出自《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指十分雅致
- 8 绝世
- 出自《谭嗣同传》。
- 9 绝口不道
- 绝口不道,读音 jué kǒu bù dào,释义为 指闭口不谈,有些话完全不肯提及。
- 10 绝薪止火
- 绝薪止火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ué xīn zhǐ huǒ,意思是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 11 绝学
- 圣学乃精学、博学、绝学是也!一般指圣人治学之法、修学之道、成学之径,饱学之意!鬼谷、老庄、孔墨皆可谓之为圣学大成者也!是故:世人尊圣学者为圣人!《吾思·圣神贤》诗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师行师,自可名师。圣学博学,方成绝学。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性勿恶,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 12 绝缨
- 绝缨júe yīng,汉语词汇,释义为扯断结冠的带。形容男女聚会,不拘形迹。
- 13 绝路
- 绝路是汉语词汇,出自《书信集·致何家骏陈企霞》,解释是走不通的路,死路。
- 14 绝缘
- 绝缘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阻滞热、电或声通过的材料;用于绝缘的不传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