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读音
书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字体。 2.文体。
引证解释
⒈ 字体。
引《晋书·卫恒传》:“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
清金农《过北碕精舍得宋高僧手写<涅槃经>残本即题其后》诗:“法王力大书体肥,肯落人间寒与饥。”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六国之时,文字异形, 斯乃立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画一书体。”
⒉ 文体。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
清蒋士铨《一片石·宴阁》:“前日邂逅娄妃,偶论书体,见他词翰精妙,遂为文字之交。”
国语词典
字体的笔画间架。《晋书.卷三六.卫瓘传》:「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也作「字体」。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书体
书体相关词语
- 1 书帏
- 书帏是汉语词汇,拼音shū wéi ㄕㄨ ㄨㄟˊ,出自唐 杜甫 《雨》。
- 2 书学
- 书学是指中国古代专习书法的学校。晋武帝时,荀勖领秘书监,于监中立书博士,设弟子员,教习书法,以钟繇、胡昭为标准。隋开皇初,于国子寺设书学,有书博士二人,助教二人,书学生四十人。唐贞观二年(628)于国子监设书学,有博士二人,助教一人,典学二人,书学生三十人。其课程为:《石经三体》,学习期三年;《说文》,学习期二年;《字林》,学习期一年。并兼习其他字书。学习总限不得超过九年。
- 3 书仪
- 释义:旧时士大夫私家关于书札体式﹑典礼仪注的著作,通名书仪。 2.旧时馈赠钱物所写的礼帖和封签。泛指馈赠的钱物。
- 4 书序
- 书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可以在文的前面,也可以附后,主要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
- 5 书香门户
- 书香门户是汉语词汇,拼音shū xiāng mén hù,出处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
- 6 书问
- 书问,词语,读作“shū wèn ”,指书信;音问。
- 7 书檄
- 书简与檄文。泛指文书。《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太祖 并以 琳瑀 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宋 苏轼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诗:“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书檄往来,水陆诸巢络绎,能保不为贼得?”
- 8 书院本
- 即由历朝各地各书院所刻印书籍。广义上说,书院本也属于官刻本。书院为满足学子读书要求,同时也为传播文化知识,所以经常刻印书籍。书院刻本质量很高且筛选有严格要求,基本为学术性著作,集中于经史子部,也包括一些书院师生的学术成果。从历史上说,宋书院本流传至今的基本没有,在明时宋本即以页论价。元朝因书院不多,流传也少。明本数量虽较多但精品不是很多。清时书院本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书院本作为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 9 书袠
- 亦作“书袟 ”。书卷的外套。泛指书籍。
- 10 书礼
- 书礼,读音shū lǐ,汉语词语,指聘书和礼物。
- 11 书名号
-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书名号分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若单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则单书名号里用双书名号。
- 12 书介
- 传达书信的使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春秋 聘繁,书介弥盛。” 范文澜 注:“书介,犹言书使。”
- 13 书题
- 书题,ㄕㄨ ㄊㄧˊshū tí ,解释:指书信;泛指写在书籍前或后的文字;书籍的标题。
- 14 书堂
- 书堂,拼音为shū táng,汉语词汇,有学堂、书房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