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读音
十二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
犹言一昼夜,全天。
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 ”。
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 《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⒉ 犹言一昼夜,全天。
引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
《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⒊ 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 宋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为《忆少年》的别名,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
⒋ 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国语词典
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十二时
十二时相关词语
- 1 十常侍
- 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 2 十全
- 释义:1、谓治病十治十愈。2、谓有十分把握。3、完美无缺。等等
- 3 失时
- 《失时》还是我国古籍《管子》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见于《管子》第五篇。
- 4 实时
- 实时,【释义】[real time] 事物发生过程中的实际时间;在某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同一时间:进行~报道|~传递股市行情|~测量,实时计算。
- 5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6 八小时制
- 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仅八小时的制度。若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则资方必须补付工资。公元一八八六年由美国首先提出,欧战后,经华盛顿会议决定采用。
- 7 不时之需
- 不时之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í zhī xū,意思是用来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出自宋苏轼《后赤壁赋》。
- 8 不合时宜
- 意思是指形容与时代潮流不合的事物。
- 9 不失时机
- 不失时机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ī shí jī意思是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出自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
- 10 不识时务
- 不识时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shí shí wù,意思是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
- 11 不时之须
- 不时之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í zhī xū,意思是准备来不定时需要。
- 12 不通时宜
- 成语,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 13 十二舍
- 鬼谷子,王诩。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也是道家思想老子的传人之一。
- 14 十番鼓
- (1) 一种民间音乐,乐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包括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英 Chinese folk music of ten instr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