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宋案读音
刺宋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国初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案件。1913年初,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连续发表竞选演说,抨击袁世凯政府,主张实行议会政治,引起袁的仇视。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袁世凯派人于3月20日在上海车站刺死宋教仁。由此引发了“二次革命”。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刺宋案相关词语
- 1 刺杀
- 语出《战国策·燕策三》:“诚得刼 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 2 刺桐
-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3 刺头泥里陷
- 汉 典 埋头入泥。喻英雄不得志。 汉
- 4 刺举
- 刺举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ì jǔ ,是指检举。
- 5 刺蓟
- 刺蓟是一种叶上有刺的植物。
- 6 刺促
- 刺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i cu,基本意思是忙碌急迫。
- 7 刺船
- 出自《庄子·渔父》。
- 8 刺槐
- 刺槐,又名洋槐。拉丁文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在所有刺槐树当中泓森槐生长最快,被称为刺槐树之王。
- 9 刺斜里
- 亦作“刺邪里”。旁边或侧面。
- 10 刺闹
- 刺闹是汉语词语,拼音为cì nào,释义为皮肤发痒难受。
- 11 刺人
- 武汉人方言。
- 12 刺伤
- 刺伤是指尖锐物体(如刀尖、竹签等)猛力刺穿皮肤以及皮下组织造成的创伤。刺伤看起来就是皮肤上的一个小洞,而且血流得也很少,但伤口通常较深,有时会伤及内脏。刺伤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因为伤道很可能被血凝块堵塞,或因伤口中有污染物残留,容易引发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
- 13 刺字
- 写在名刺上的官职﹑姓名等字样。《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遂用为典实。
- 14 刺股悬梁
- 刺股悬梁,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形容刻苦学习,两个故事主角为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与战国有名的政治家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