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门读音
多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颁令之处很多。 2.谓多家多户。 3.多种。
引证解释
⒈ 谓颁令之处很多。
引《左传·襄公三十年》:“﹝陈﹞政多门。”
杜预注:“政不由一人。”
《左传·昭公十三年》:“晋政多门。”
杜预注:“政不出一家。”
《宋书·王玄谟传》:“时朝政多门, 玄谋以严正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
《南史·梁纪上》:“‘六贵’……‘八要’,及舍人王咺之等四十餘人,皆口擅王言,权行国宪。帝谓张弘策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明皇召诸学士宴於便殿,因酒酣,顾李白曰:‘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 白曰:‘ 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姦倖。’”
⒉ 谓多家多户。
引唐杜甫《后出塞》诗之五:“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唐杜甫《白马》诗:“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⒊ 多种。
引元王祯《农书》卷二一:“惟工艺之多门,伟英丽乎创形。”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多门造句
- 当前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较为复杂,法出多门的现象还是很普遍。
- 政出多门的近义词有各自为政、一国三公、各行其是。
- 多门二郎一个中将居然给土肥圆求起了情。
- 刘云之所以能够在江湖中众多门派的围剿中屡次脱险,除了他的武功高强以及十分机敏外,他这种只要认准了就死不回头的韧劲也是成功的关键。
- 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自上而下、健康有序地进行,不能各行其是,法出多门。
- 另外,金刚拳、罗汉拳、八仙拳、五祖拳、二郎拳、武侯拳、文圣拳也拥有众多门人。
- 完善法制的一大障碍就是“法出多门”、“法繁扰民”。
- 不管现实多么残酷,不管生活多门艰辛,他的信念总是不曾改变过。
- 针对食品安全标准繁杂交叉、层次不清的问题,法律提出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以有效杜绝各个执法部门法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
- 唯我生性不喜理科,录取后竟愈加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以致多门课程不及格,而转修语文。
多门相关词语
- 1 多谋少断
- 多谋少断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能多方谋划,但缺少决断力。出自清·薛福成《庸庵笔记·骆文忠公遗爱》。
- 2 多景楼
- 多景楼:北宋诗人曾巩同名诗作
- 3 多棱镜
- 多棱镜分2影、3影、4影、5影、7影等,系采用光学玻璃冷加工工艺制成。拍摄时光圈小,各影像间重叠干扰少;光圈大,重叠干扰多。拍摄距离近,影像间重叠多,距离远则影像重叠少。另外,景物背景不宜复杂零乱,否则影响视觉效果。该镜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效果更佳。
- 4 多重性
- 复杂的性质或状态,多种多样或形形色色的性质或状态。
- 5 多志
- 1.亦作"多志"。 2.博学广记。
- 6 多言或中
- 是汉语词语,拼音:duō yán huò zhōng,释义为:多言或中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 7 多一个
- (1) 多余的、多出的数或量 例 只不过是一打多一个 英 advantage
- 8 多易
- 多易,汉语词汇,拼音duō yì,意思是常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多轻易行事。
- 9 多违
- 多违,汉语词汇,释义为多违背,多背谬。久别。
- 10 多嫌
- 多嫌,拼音是dūo xía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深为嫌恶;嫌其多余。
- 11 多怎
- 多怎,汉语方言,读音是duō zěn ,同多咱、多会儿,意思是什么时候,几时。
- 12 多足类
- 多足亚门(或称多足类、多足纲,学名Myriapoda,来自古希腊语μυριάς一万和 πούς脚、腿),是节肢动物门下的一类,包含了马陆及蜈蚣等。多足类有超过13000个物种,都是陆地动物。[2]虽然学名Myriapoda的词源是一万条腿,但实际上多足类最多只有约750条腿(Illacme plenipes)[3],少至10只以下。它们有一对触角及单眼。
- 13 多才
- (1) 具有多种多样技术、学问 例 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英 protean
- 14 多党制
- 多党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并立、互争政权的政治制度。各政党可以单独或联合参加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联合组织政府,参加政府的政党即为执政党或在朝党;只有少数议席、不参加政府的政党则为在野党,起某种监督政府并牵制其活动的作用。多党制最早出现在法国,自1870年9月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至今,基本上实行多党制。此外,意大利、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等国,也实行多党制。日本也实行多党制,但以其第一大党自由民主党长期执政为特点。多党制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