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读音
兴师问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兴师问罪
(1) 指发兵声讨。也泛指责问对方
英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出兵讨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状,严加谴责。《元史.卷一四九.郭宝玉传》:「宋人羁留我使,宜兴师问罪。」《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也作「兴师见罪」。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兴师问罪
兴师问罪造句
- 我自问无愧于心,你凭什么向我兴师问罪。
- 气愤的客户带着瑕疵品,向製造商兴师问罪。
- 对于外来侵略,我们就是要兴师问罪。
-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国际公愤,组成联军兴师问罪。
- 小张挨了打,她父亲到学校去兴师问罪。
- 邻里之间和为贵,怎能为孩子打架这点小事兴师问罪呢?
- 冷静点,为这点小事就兴师问罪,闹得鸡犬不宁的,值得吗?
- 气愤的客户带着瑕疵品,向制造商兴师问罪。
- 武王为解救商朝的苦难百姓,所以向商紂兴师问罪。
- 武王为解救商朝的苦难百姓,所以向商纣兴师问罪。
兴师问罪相关词语
- 1 兴微继绝
- 兴微继绝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g wēi jì jué,意思是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中断了的延续下去。
- 2 兴致淋漓
- 兴致淋漓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ìng zhì lín lí,意思是形容兴致很高,精神舒畅。
- 3 兴象
- “兴象”为唐人殷璠所提出,强调艺术形象应具有兴的托物言志和喻情的作用,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从形象生成的角度看,兴象指的主要是形象蕴涵的更为深远的意旨,或者说是形象能够引发的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中国古代审美理论十分重视形象的这一特点,并把之作为衡量形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
- 4 兴阑
- 释义:兴残,兴尽。
- 5 兴邦
- WX:zdicwx
- 6 兴文匽武
- 兴文匽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īng wén diào wǔ,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 7 兴致索然
- 释义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 8 兴师
-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伍)子胥以王不肯兴师,辞职不受,有怨望之心,不可用之。”
- 9 兴会淋漓
- 兴会淋漓,读音为xìng huì lín lí,汉语词语,形容兴致很高,精神舒畅
- 10 兴替
- 兴替,汉语词汇。
- 11 兴为
- 举办;施为。《史记·孝武本纪》:“ 绾 、 臧 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宋 司马光 《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今窃闻陛下复召 种谔 等诣阙引对,不知陛下欲何所兴为?”
- 12 兴中会
- 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等合并成立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兴中会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最主要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 13 兴匆匆
- 心里高兴而行动快速貌。
- 14 兴寄
- 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因此,了解这种特点,对阅读或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古诗的“兴寄”涉及许多复杂问题,本文只是简述它的来龙去脉及其重情意、主兴象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