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步读音
禹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跛行。
引证解释
⒈ 谓跛行。相传夏禹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
引《尸子·君治》:“禹於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法言·重黎》“巫步多禹” 晋李轨注:“﹝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禹步。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併,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
《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及至汾河,遇水暴长,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
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产龙》:“有王媪者,焚香禹步,且捺且咒。”
国语词典
跛行。相传夏禹治水,涉山川,足病而行跛,故称跛行为「禹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禹步
禹步相关词语
- 1 禹启
- 指 夏禹 及其子 启。 唐 卢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诗:“父子 成 钊 合,君臣 禹 启 同。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 2 禹门
- 禹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龙门的别称,相传为夏禹所凿。境内有著名的禹门口在山西河津县城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中。禹门原为龙门,据《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禹的功德,称为禹门
- 3 禹甸
- 解释: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 4 禹域
- 禹域,读音是yǔ yù,意思是指中国。
- 5 禹书
- .指《山海经》。旧说《山海经》为禹所撰,故名。
- 6 禹稷
- 夏禹 后稷 受 尧 舜 命整治山川,教民耕种,称为贤臣。《孟子·离娄下》:“ 禹 稷 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孔子 贤之。” 汉 王充 《论衡·逢遇》:“夫能御骥騄者,必 王良 也;能臣 禹 、 稷 、 皋陶 者,必 尧 舜 也。”
- 7 禹迹
- 禹迹是汉语词语,拼音为yǔ jì,意思是中国的疆城、夏禹治水的业绩。
- 8 禹绩
- 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 丰水 东注,维 禹 之绩。” 毛 传:“绩,业。” 郑玄 笺:“ 禹 治之,使入 渭 东注于 河 , 禹 之功也。”
- 9 禹行舜趋
- 禹行舜趋,成语,释义为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出自《荀子·非十二子》。
- 10 禹惜寸阴
- 爱惜光阴之事出处:《晋书·陶侃传》:“(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 11 禹跳
- 犹禹步。谓 夏禹 跛行。《荀子·非相》:“ 禹 跳, 汤 偏, 尧 舜 参牟子。” 梁启雄 简释引 高亨 《荀子眉笺》:“跳、偏,皆足跛也。”
- 12 禹渎
- 夏禹 开凿的水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河 之入海,旧在 碣石 ,今川流所导,非 禹 渎也。
- 13 禹穴
- 在我国被称之禹穴的有二处:其一在四川北川县九龙山下,相传大禹降生于此;另一处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据《墨子》、《史记》等籍载,是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墓穴所在。二地相距数千公里,同为禹穴,正是生于斯死也于斯。
- 14 禹刑
- 禹刑,中国夏代刑法的总称。因夏朝的开国君主为禹,故名。相传禹继尧舜之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并创制了肉刑。‘左传·昭公六年》日:“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郑玄日:“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干”(《周礼·秋官·司刑》注)。《唐律疏议》引《尚书大传》日:“夏刑三千条”。禹刑的具体内容已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