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雁帖读音
鱼书雁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指书信。
亦作:鱼书鴈帛 、鱼书鴈信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书信。
引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
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盻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亦作“鱼书鴈帛”、“鱼书鴈信”。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鴈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鴈信,冷清清杳无踪跡。”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鱼书雁帖
鱼书雁帖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鱼书雁信
鱼书雁帖相关词语
- 1 鱼沫
- 鱼沫是一个词语,拼音是yú mò ,意思是鱼所吐之水沫。
- 2 鱼睨
- 像鱼那样瞪眼注视。比喻瞠目而视,不感兴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俗听飞驰,职竞新异。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
- 3 鱼皮鞑子
- 赫哲 等族的旧称。旧时其民以大马哈鱼的鱼皮为衣,故名。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吉林·黑斤济勒弥之生活》:“答抹哈鱼产於江中…… 临江县 之 黑斤人 专以斯鱼为衣食,鱼肉充饥,鱼皮染绘作衣, 黑斤人 故又名 鱼皮鞑子 。”《文汇报》1992.7.3:“﹝他﹞偶然闯到 东北 边疆 赫哲 人聚居的三江汇合之地,在渔歌和江波之间,他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家族和故乡;真个欣喜若狂,三大碗烈酒一气到底,急忙回 吉林 查家谱,果然,响当当的‘鱼皮鞑子’的后代
- 4 鱼须
- 鱼须是汉语词汇,拼音yúxū,出处 《礼记·玉藻》。
- 5 鱼须笏
- 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一说鲨鱼皮),故名。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遗秉鱼须笏。”
- 6 鱼尾红
- 像鲤鱼尾的颜色,红中略透金黄色。多指晚霞的颜色。 宋 惠洪 《效李白湘中体》诗:“夕光江摇鱼尾红,何处扁舟开晚篷。” 元 宇文公谅 《西湖竹枝词》之三:“断霞洒洒鱼尾红,清唱一声 吴山 东。” 元 乔吉 《梁州第七·射雁》套曲:“鱼尾红残霞隐隐,鸭头绿秋水涓涓。”
- 7 鱼水相投
- 鱼水相投,读音yú shuǐ xiāng tóu,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 8 鱼府
- 此后事迹不明。
- 9 鱼服
- 《鱼服》是明代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表明他着上戎装后的感慨,决心和战友们一起风雨同舟,血战到底,报仇雪恨。
- 10 鱼稻乡
- 犹鱼米乡。
- 11 鱼灯
- 鱼灯是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0厘米,分鱼头、鱼身、鱼尾,三节可灵活转动,舞鱼灯以村组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者上百人,每人一鱼,内燃蜡烛,鱼灯套路有“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表演队变化有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
- 12 鱼舸
- 鱼舸是汉语词汇,读音是yú gě,意思是渔船。
- 13 鱼媵
- 语本《楚辞·九歌·河伯》:“波滔滔兮来迎,鱼隣隣兮媵予。” 王逸 注:“媵,送也。言 江 神闻己将归,亦使波流滔滔来迎, 河伯 遣鱼隣隣侍从,而送我也。”后以“鱼媵”喻指侍从、侍妾。 清 芙蓉外史 《闺律·刑律》:“郎宜末减,婢定难容,速倩蜂蝶,售充鱼媵。”
- 14 鱼鹞
- 鱼鹞是汉语词汇,读音是yú yào,出自《春潮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