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志读音
养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引证解释
⒈ 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引《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脩道,人皆化其德。”
唐薛逢《邻相反行》:“东家西家两相誚,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
元蒋子正《山房随笔》:“许平仲衡学问、文艺为世所尊,称为夫子,人目为许先生。养志不仕,有《辞召命诗》……可以观其志矣。”
⒉ 谓奉养父母能顺从其意志。
引《孟子·离娄上》:“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宋苏轼《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之一:“夫荣亲莫大於功名,养志不专於甘旨。”
清陈梦雷《抒哀赋》:“体养志以娱亲兮,驾言返於故閭。”
国语词典
承顺父母的意志。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养志
养志相关词语
- 1 养虎自啮
- 养虎自啮,成语,意思是留着老虎不除掉,最后伤害了自己。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 2 养痾
- 养疴,读音yǎng kē,汉语词语,亦作“ 养疴 ”。意为养病。
- 3 养殖
-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 4 养汉
- 养汉,读音yǎngh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指女子在丈夫之外另有情人。
- 5 养虎遗患
- 养虎遗患,拼音是yǎng hǔ yí huà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也比喻放过敌人后给自己造成损坏。
- 6 养性
- 3.养生。性,通“ 生 ”。
- 7 养浩
- 指培养本有的浩然正气。
- 8 养和
- 靠背椅的别名。亦称懒架,据传为曹操所创。样式分有座面和无座面两类,类似无腿椅子,主要用于地面或者席塌上休息用。(席地而作时间长了会累,放一个养和靠背而坐,自然要轻松许多。)
- 9 养成
- 养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ǎng chéng,意思是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教育。一般意义上用作动词,指养成习惯等。也可用作名词,特指一个人的素质体现。出自《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为天子。”《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公子吕曰:‘主公远见,非臣所及。但恐日复一日,养成势大,如蔓草不可芟除,可奈何?主公若必欲俟其先发,宜挑之速来。’”
- 10 养真
- 养真,读音yǎnɡ zhēn,汉语词语,指修养、保持本性。
- 11 养拙
- 释义:1、.谓才能低下而闲居度日。常用为退隐不仕的自谦之辞。2、谓才力不称职而不为人所知或不使人知。
- 12 养气
- 在中医的理念中,气是非常玄妙又重要的一个概念。很多时候我们讲求养生的方法,就要从养气入手开始培养。在中医理论中,首先认为人的形体是由气构成的,“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气主宰着生命。不论是体表可以见到的皮肤、毛发、五官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还是内在的肌肉骨骼、五脏六腑,都是由“气”构成的。
- 13 养颐
- 养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ǎng yí,是指颐养。
- 14 养生之道
- 《养生之道》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盛紫玟。《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心理学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