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言读音
琐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琐碎的言谈;闲谈。 2.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引证解释
⒈ 琐碎的言谈;闲谈。
引唐刘知几《史通·书事》:“王隐、何法盛之徒所撰晋史,乃专访州閭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録,其事非要,其言不经。”
明何景明《淮水》诗:“维教言是由,毋琐言是谋,毋戏言是流。”
清钮琇《<觚賸>自序》:“姑存此日琐言。”
⒉ 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引唐刘知几《史通·杂述》:“史氏流别,殊途并騖。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録,三曰逸事,四曰琐言……若刘义庆《世説》, 裴荣期《语林》, 孔思尚《语録》, 阳玠松《谈藪》。此之谓琐言者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唐孙光宪有《北梦琐言》。按,《晋书》:‘ 太康二年, 汲郡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琐言。”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正史以外,有以偏方为纪者……有以一言一事为纪者,如刘知几所称琐言当以刘义庆《世説新语》第一。”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琐言
琐言造句
- 我看过赵清国先生的“年轮琐言”,知道他经历丰富,见识广博,先后当过兵,从过政,经过商,因为热爱艺术,就要终生来做画家梦,达到理想,实现自我。
-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出自: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
-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这样一则记载,说唐代崔安潜崇奉佛教,不用荤食,宴请同僚也是如此,用面团及蒟蒻之类染作颜色,做成豚肩、羊臑、脍炙模样。
- 以上是我自己五十年来学习法律所得的一些经验和看法,琐琐言之,可以说是野人献曝。
- 文章不长,只两页半,写承教的琐忆,写溥老师论诗论字论画的琐言,很零碎也很深邃,字字暗含做人做事做文章的道理,读一遍,细想一遍,领会一遍。
琐言相关词语
- 1 琐尾流离
- 琐尾流离,是一个汉语词语,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出自《诗经·邶风·旄丘》。
- 2 琐细
- 释义:1. 琐碎,细小。2、指琐碎,细小事物。
- 3 琐琐蒲桃
- 琐琐蒲桃是汉语词语,解释为疑虑不定。
- 4 琐附
- 见“琐伏 ”。
- 5 琐语
- 1.犹琐言。记述逸闻、琐事的文章体裁,常作书名。《晋书·束晳传》:“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汲冢璅语》乃载《秦望碑》……皆后人所羼,非本文也。”《清朝野史大观·逸事二·沉孝子负骨归葬事》:“事见邑人徐承烈‘杂著’……(承烈)著《燕居琐语》十六卷,载嘉庆《德清县志》,书尚未刻,‘杂著’即《琐语》稿本未编辑者。”
- 6 琐近
- 琐近,汉语词汇,拼音suǒ jìn,指琐碎而浅近。
- 7 琐居
- 琐居,拼音是suǒ jū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小的住宅。
- 8 琐材
- 平庸的才能。
- 9 琐辞
- 猥琐的言辞。《宋书·顾觊之传》:“因造前定,果报指期,贫豪莫差,修夭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说,统而言之,孰往非命。”
- 10 琐闻
- 琐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ǒ wén,是指琐碎的传闻或新闻。
- 11 琐务
- 琐碎的事务。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蒙见访的那天,即得惠函,因为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胡鄂公 《北京实录》:“ 季高 喜远谋而不耐琐务。”
- 12 琐琐戚戚
- 猥琐而胆小。
- 13 琐劣
- 琐劣,读音 suǒ liè,汉语词语,指猥琐拙劣。
- 14 琐说
- (2).指记述琐谈逸事的文章或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下》:“凡史之伪,杂传记为盛,璅说次之;凡子之伪,道为盛,兵及诸家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