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弥读音
渺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水流旷远貌
引证解释
⒈ 见“渺瀰”。亦作“渺弥”。水流旷远貌。
引《文选·木华<海赋>》:“冲瀜沆瀁,渺瀰湠漫。”
李善注:“渺瀰湠漫,旷远之貌。”
唐李咸用《江南曲》诗:“晚云接水共渺瀰,远沙叠草空萋萋。”
《西游记》第四三回:“牛羊不饮嫌深黑,鸦鹊难飞怕渺弥。”
陈三立《崝庐书所见》诗:“昨岁备枯旱,今岁困渺瀰。”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渺弥
渺弥,读音是miǎo mí,汉语词语,解释为水流旷远貌。
渺弥相关词语
- 1 渺漫
- 渺漫,汉语词汇,拼音miǎo màn,出自《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
- 2 渺漠
- 渺漠,miǎo mò,含义有广漠无际, 渺无影踪,极小的重量单位。
- 3 渺视
- 渺视,是汉语词汇,出自《三国演义》,解释为渺视。
- 4 渺邈
- 渺邈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久远、广远。
- 5 渺无人烟
-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七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 6 渺无音讯
- 渺无音讯是一个成语,读音是miǎo wú yīn xùn,意思是指毫无消息。
- 7 渺绵
- 释义:1、悠远;不尽貌。2、水流不断貌。
- 8 渺冥
- 2、谓无凭据而不可信。 刘师培 《文说》第二:“推之 班固 《两京赋》、 左思 《三都赋》,言虽成理,事或渺冥。”
- 9 渺无人迹
- 渺无人迹,读音miǎo wú rén j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看不见一个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 10 渺沔
- 1.亦作"渺沔"。 2.广远无际貌。
- 11 渺莽
- 2. 模糊不清楚貌。 宋 王安石 《梦黄吉甫》诗:“岁晚洲渚浄,水消烟渺莽。” 宋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之二:“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明 袁宏道 《登定州开元寺塔》诗之二:“我醉中山酒,兴衰渺莽间。”
- 12 渺无音信
- 渺无音信,读音miǎo wú yīn xìn ,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毫无消息。
- 13 渺然
- (1) 微小,去向不清,难以看见,或指无影无踪 例 儿渺然不知所往。——《聊斋志异·促织》 例 踪迹渺然 英 vague
- 14 渺渺茫茫
- 出自元代马致远《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