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鬣封读音
马鬣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引证解释
⒈ 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引《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
郑玄注:“俗间名。”
孔颖达疏:“马鬣之上,其肉薄,封形似之。”
唐李贺《王濬墓下作》诗:“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坟墓》:“称坟曰马鬣封。”
清朱彝尊《沉烈女诗》:“吾愿游冶女,视此马鬣封。”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堪舆》:“棺厝一古田中,无马鬣封也。”
赵光荣《里湖纪游》诗之九:“道旁马鬣封,宿草半倾圮。”
国语词典
坟墓形状像马鬣的封土。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马鬣封
马鬣封相关词语
- 1 马醉木
-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2 马蹄铁
- 马蹄铁,又称马掌,是马、牛等牲口装钉在蹄上的铁制蹄型物。 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马蹄铁可能是罗马人的创新,在公元前1世纪的遗址里就很常见了。卡图卢斯(约公元前85―前54年)提到过一匹骡子丢了一个蹄铁。
- 3 马褂树
- 马褂树又名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
- 4 马料豆
- 现存野生黑豆是大豆的近缘祖先种,它恰恰保持着这种原始特征,一是籽粒细小,绝大多数品种(81.1%)百粒重小于2.5克,再是种皮以黑色和褐色为主,共占到野生黑豆品种总数的75.5%,另据考证,野生黑豆作为药用在多种古代本草典籍中已有许多记载,如《本草纲目》和《本草汇言》的“稆豆”,《救荒本草》的“劳豆”,《本经逢原》的“细黑豆”、“料豆”等,皆是指野生黑豆。
- 5 马坝人
- 马坝人是1958年在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三公里的狮子山石灰岩溶洞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被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可能是一位中年男性,呈卵圆形,无顶骨孔,眼眶上缘为圆弧形(与古尼安德特人相似),鼻骨相当宽阔,古人类型。伴生的脊椎动动化石有鬣狗、大熊猫、貘、剑齿象等19种。
- 6 马伯六
- 马伯六亦作“ 马泊六 ”,“ 马八六 ”,“ 马百六 ”。指撮合男女搞不正当关系的人。
- 7 马头墙
-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中扮演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 8 马百鹩
- 马百鹩,鸟名。属于动物界,记载于《春潮急》。
- 9 马蔺子
- 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lacteaPall.var.chinensis(Flsch.)Koidz.)的种子。8-9月果熟时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于荒地、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甘,平。归肝、胃、脾、肺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血定痛的功效。主治黄疸、淋浊、小便不利、肠痈、虫积、虐疟疾、风湿痛、喉痹、牙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疮肿、瘰疬、疝气、痔疮、烫伤、蛇伤等病证。
- 10 马杌子
- 见“马杌 ”。
- 11 马驮子
- 艾芜《野樱桃》:“赶马人和马驮子,陆陆续续地走动,尾在后面。”《南京日报》1992.6.14:“马驮子已抬下一阵子了,但十匹马还在冒着热汗。”
- 12 马嚼环
- 马嚼环就是勒在马口里的小铁链,也称马嚼子,借以控制马匹的活动。基本解释 骑手一拉缰绳,马嚼子就被拉进马嘴巴里,骑手就这样来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或者让马停步。 形状多样,一般类型中间可活动,不同的马要配用不同的口衔。
- 13 马齿苋
- (概述图片来源:)
- 14 马赛克
- (1) 可以拼成图案的小型彩色瓷砖,方形或六角形,也指用这种瓷砖拼成的图案 英 mosaic
大家在问
鬣 字的笔顺写法
鬣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鬣 ”字共有25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 横 横 横 撇折 点 撇 撇 撇 撇点 撇点 撇点 竖 横折 撇 点 横 竖提 点 点 竖提
2、鬣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