珫耳读音
珫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充耳。古代冠冕两旁下垂到耳的玉饰。
引证解释
充耳。古代冠冕两旁下垂到耳的玉饰。
《晏子春秋·外篇上九》:“冕前有旒,恶多所见也;纊紘珫耳,恶多所闻也。”一本作“ 充耳 ”。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珫耳
珫耳相关词语
- 1 珫璜
- 美玉,多用作佩饰。 明 郑真 《听竹轩记》:“如 蓬莱 列仙, 湘江 帝子,乘龙驷凤,佩玉鸣而珫璜击也。” 明 郑真 《咏斋记》:“至于咏而成文,铿然金石之鸣,锵然珫璜之击,纍然珠琲之贯也。”
- 2 楮耳
- 楮耳,读音为chǔ ěr,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楮树菌。木耳的一种。
- 3 穿耳
- 穿耳,又称“打耳洞”。妇女妆饰习俗,在耳垂上穿上孔,以佩耳环、珠玉等。
- 4 窗外有耳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5 耳倕
- 1.耳垂。
- 6 垂耳
- 垂耳的拼音是chuí ěr,意思是.两耳下垂。形容驯服的样子。
- 7 垂首帖耳
- 反:刚正不阿
- 8 垂头塞耳
- 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 9 垂耳下首
- 垂耳下首,成语,读音是chuí ěr xià shǒu,是指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 10 刺耳
- 刺耳,指声音或话语使人听着不舒服的。语出唐 贾岛 《送沉秀才下第东归》诗:“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 11 聪耳
- 聪耳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使听觉灵敏,出自《国语·郑语》;指听觉灵敏的耳朵,出自《墨子·兼爱下》。
- 12 搭耳帽
- 搭耳帽,又称“爪牙帽子”,西域少数民族用以御寒的一种便帽。一般用厚实的织锦或羊皮纸做,也有用多层绫绢制作。冒顶尖耸,两侧缀有活动的护耳,外出时可将护耳放下,保护双耳。魏晋南北朝后,受西域生活习俗的影响,汉族也开始戴此帽。
- 13 充耳
- 1. 塞住耳朵。2. 指声音充满耳朵。3. 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 14 充耳不闻
- 充耳不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chōng ěr bù wén,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语出 《诗经·邶风·旄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