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宪读音
臬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另文申详臬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小人该死,昨夜飞瓦打伤的,正是臬宪大人。”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臬宪
臬宪相关词语
- 1 臬使
- 即按察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回目:“乾嫂子色笑代承欢,老捕役潜身拿臬使。”
- 2 臬藩
- 藩司和臬司。明清两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并称。
- 3 佥宪
- 佥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qiān xiàn,意思是佥都御史的美称。明代以后,用此称呼居多。
- 4 秦邦宪
- 秦邦宪(1907~1946),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 5 钦定宪法大纲
-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908年8月27日)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 6 深宪
- 犹严法。《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故高秩厚礼,允荅元功,峻文深宪,责成吏职。”
- 7 申宪
- 南宋理宗时 浙西置制史申宪为南宋奸臣宰相贾似道迫害,弃官全家潜逃至山西潞安州,改姓为曰,卒后葬于长子县,延四世,支浱繁庶,声势昌大。
- 8 枢宪
- 枢宪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国家法令。
- 9 枉宪
- 枉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ǎng xiàn,是指犹枉法。
- 10 违宪
-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违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宪法上的义务主体。第二、违宪违反的是宪法、宪法性法律甚至宪法惯例。 第三、违宪同样会产生法律责任,一般通过违宪审查机制来实现。
- 11 危臬
- 高耸的枯木。
- 12 五权宪法
- 五权宪法,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对于宪法的创见,是孙的重要思想,曾列入中国国民党党纲。孙对五权宪法早在十九世纪就有酝酿,1906年12月2日始正式见于文字。五权宪法的最核心的思想是政权、治权分立,政权归属国民大会,而治权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
- 13 臬府
- 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 元 范梈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诗:“臬府羣工表,言官百世公。”
- 14 臬樴
- 准则。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及夫 箕子 所颺言,则以五行为臬樴,斯大古 夏 殷 之成宪,而 周 时毁弃久矣。” 章炳麟 《訄书·二羊论》:“故表二 羊 之高谊,以为臬樴,后有君子取法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