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裆读音
袴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裤襠”。 两条裤腿相连的地方。
引证解释
亦作“裤襠”。两条裤腿相连的地方。
《北齐书·陆法和传》:“有小弟子戏截蛇头,来诣法和 。 法和曰:‘汝何意杀蛇。’因指以示之,弟子乃见蛇头齚袴襠而不落。” 清钱谦益《嫁女词》之一:“大姊裁罗襦,小妹熨袴襠。”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在出国以后的苦战中,他像许多的战士一样,裤子的膝盖、裤裆都飞了花,但他补得很干净。”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袴裆相关词语
- 1 裤裆
- 裤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kùdāng,是指两条裤腿相连的地方,裤子最顶端到中间部分底端。
- 2 胯裆
- (1) 两条腿的中间;裆 英 crotch
- 3 裈裆
- 裤裆。
- 4 裈袴
- 亦作“裩裤”。 裤子。《北史·斛律光传》:“今军人皆无褌袴;复宫内参,一赐数万匹,府藏稍空,此是何理?”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上:“ 刘伶 好酒,常袒露不挂丝,人见而责之。 伶 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裩袴。君等无事,何得入我裩袴中?’” 明 屠隆 《昙花记·众生业报》:“叩头虫体疲,毒蟒蛇腹馁,跳蚤儿几时出得人裩裤内,蛆虫儿怎当恶滋味。”
- 5 连裆裤
- 连裆裤,名词,裆里不开口的裤子(对 ‘开裆裤 ’而言),互相勾结、包庇叫穿连裆裤 。
- 6 廉公袴
- 据《后汉书·廉范传》载, 廉范 ,字 叔度 ,建初 中为 蜀郡 太守,废除禁止百姓点灯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作《五袴歌》以颂其功德。后遂以“廉公袴”作为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 7 廉袴
- 廉袴,读音为 lián kù ㄌㄧㄢˊ ㄎㄨˋ,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 8 两裆
- 两裆亦作“两当”。背心式服装。一般作成两片,一片挡胸,一片挡背,肩部以带相联。两汉时仅用作内衣,多施于妇女。魏晋时则不拘男女,均可穿在外面,成为一种便服。
- 9 裲裆
- 戴亦作“两裆”。古代的一种背心。多为布帛所制。裲裆有夹有绵,男女皆可服用,妇女穿的常饰采绣。
- 10 缦裆袴
- 缦裆袴,读音是màn dāng kù ,指不开裆的裤。
- 11 缦裆裤
- 不开裆的裤子。
- 12 缦裆褲
- 不开裆的裤。
- 13 袴具
- 腰带上的饰具。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腰带乃是九环十三环带也。言环,即今之带上金玉等名具也。俗曰袴具。”
- 14 袴腰
- 1.亦作"裤腰"。 2.裤子最上端系腰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