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惜读音
叹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叹惜
(1) 慨叹而惋惜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嗟叹惋惜。
引唐韩愈《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
明方孝孺《答阌乡叶教谕书》:“或门人故交,发其所藴而叹惜其遭逢。”
《三国演义》第九回:“﹝貂蝉﹞车已去远, 布缓轡於土冈之上,眼望车尘,叹惜痛恨。”
孙中山《建国方略·有志竟成》:“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⒉ 赞叹。
引《南史·刘勔传》:“苞居官有能名,性和直,与人交,面折其非,退称其美,士友咸以此叹惜之。”
唐杜甫《寄高三十五书记》诗:“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
嗟叹、惋惜。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垂歷遐荒,使知音者嘆惜。”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逸文》:“王魏公与杨文公大年友善,疾篤,延大年于卧内草遗奏,言忝为宰相,不可以将尽之言为宗亲求官,止敍生平遭遇之意。表上, 真宗嘆惜之,遽遣就第,取子弟名数録进。”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 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啟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嘆惜之,非许之也。”
郭沫若《落叶·第二十五信》:“我自己要战胜到底,最后要在费了一切的努力才刚好打倒了的强敌的尸上要追慕他,要叹惜他的败北,而洒雪纯真的眼泪。”
国语词典
怨叹惋惜。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叹惜
叹惜造句
- 言者有心,听者无意,遂致后来外祸无穷,由后思前,无人不为叹惜。
- 班达先生叹惜说,尽管东部省是这个地区领先的烟草生产省,但它仍然没有烟叶加工厂,这实在是“让人感到丢脸”。
- 在这样的权力争斗中,人性中社会属性减少,兽性增加,荼毒生灵,万民涂炭,让人不由的扼腕叹惜乱世就是丛林,没有文明可言,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 这笔生意最终没有谈成,真令人叹惜。
- 第二天再去看,它早已谢了。那时的我一边叹惜,一边拾起落在地上的花瓣。
- 他只顾自个儿在冰上叹惜,竟不知所措起来。
- 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每叹惜之,及闻其来,喜见于色。
- 过去我曾叹惜过自己没书读。
- 在本文中,格林叹惜人们不再相互信任,不得不凭借精密的安全设备来保护自己和财产。
- 秦叔宝程咬金等见李密颇有骄态,也是暗暗叹惜。
叹惜相关词语
- 1 叹息之墙
- 在冥界的灵魂眼看着极乐净土就要在前面却被阻隔着,望着为之叹息。
- 2 叹赏
- 释义:赞叹称赏。
- 3 叹世界
- 粤语里面的说法,有享受的意思。
- 4 贪惜
- 贪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ān xī,犹贪吝。
- 5 疼惜
- 疼惜téngxī,汉语词语,释义为怜惜,爱护。
- 6 痛惜
- 出自汉 贾谊 《新书·数宁》。
- 7 痛叹
- 悲伤叹息。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去道弥远,可谓为痛叹者也。” 明 李东阳 《赵节妇传》:“予每闻其事,未尝不歛衽而作,重为之痛叹而不能已,故传之
- 8 偷生惜死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9 白头之叹
- 白头之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tóu zhī tàn,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
- 10 頽叹
- 悲愁叹息。晋陆机 《吊魏武帝文》:“抚四子以深念,循肤体而頽叹。” 晋陆云 《逸民赋》:“眄清霄以寄傲兮,泝凌风而頽叹。”
- 11 颓叹
- 悲愁叹息。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抚四子以深念,循肤体而颓叹。” 晋 陆云 《逸民赋》:“眄清霄以寄傲兮,泝凌风而颓叹。”
- 12 完惜
- 完惜,汉语词语,读音wán xī,解释为保全。
- 13 叹服叫绝
- 由衷的佩服和赞赏。
- 14 叹气
- (动)因忧伤郁闷,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多用于口语:唉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