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谏读音
进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进谏
(1) 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
引《荀子·成相》:“﹝伍子胥﹞进諫不听,剄而独鹿弃之江。”
《南史·江淹传》:“淹每从容进諫, 景素不纳。”
《旧唐书·韦温独孤郁传赞》:“伏蒲进諫,染翰为文。”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高宗李治都屡次告戒他,但不改故态,臣下进谏更要遭受到打骂。”
国语词典
以直言进行规劝。多用于下对上。
如:「进谏长官」。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进谏
进谏造句
- 独山阳君宋娥,不闻让还,适值京师地震,缑氏山崩,那謇謇谔谔的左伯豪,又不能不乘机进谏,再贡忠忱。
- 本文跳出了文本的樊篱,以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进谏策略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我恐怕左右有野心的人乘机作乱,就常常以君臣能够始终共享苦乐祸福的人非常微少的道理进谏,但谏书的稿子经常被烧了,故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
- 幸好陈祖汉小说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他习惯就近取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犯了直言进谏的忌讳。
- 时任豫州刺史的狄仁杰直言进谏,成功阻止了武则天的滥施刑罚,并因其卓越才干受封拜相,获赐紫袍一袭。
- 在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多次犯颜进谏,避免了多次宫廷纠纷,显示了一定的智谋韬略。
- 古代最佳“进谏纳谏”的样板,大约非唐太宗和魏徵莫属了,两人君圣臣贤,受到古今舆论的一致称赞。
- 顾雍在朝秉公执正,不为权势所屈,虽每每和颜悦色进谏,但不苟合取容。
- 可见魏征谏诤之事确实很多,仅太宗即位之初,就已多达二百余事,其一生进谏,更不知凡几。
- 本回演述史事,已觉渲染生妍,至插入脱脱进谏一段,尤足补史之阙,揆情度理,应有此文,不得以虚伪少之。
进谏相关词语
- 1 进退失据
- 进退失据,读音jìn tuì shī j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 2 进发
- 前进出发。向某个方向前进。挺进。
- 3 进履圯桥
- jìn lǚ yí qiáo,摘录于《史记·留侯世家》,秦 末一老父,在 下邳 桥上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命 张良 为他取鞋、穿鞋, 张良 见他年老,忍怒取鞋,跪着为他穿上。
- 4 进学
-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鲁迅《孔乙己》
- 5 进贤冠
- 通常以铁丝、细纱为材料,冠上缀梁,以梁的多少区别等级,常见有一梁、二梁、三梁数种,以三梁为贵。冠的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戴时加于巾帻之上。此冠在两汉时期较为常见,汉代以后历代相袭。自晋代起,皇帝也戴五梁进贤冠。元代以后曾一度用于侍仪舍人,清代以后其制被废。
- 6 进退有度
- 事例∶然对越谨严,~,天颜咫尺,举动从容。 ★清·福格《听雨丛谈·赞礼郎》
- 7 进见
- 进见,指上前会见尊长者等。见韩愈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
- 8 进趋
- 亦作“ 进趍 ”。 1.举动;行动。《庄子·天道》“ 老子 曰:而容崖然” 晋 郭象 注:“进趋不安之貌。”《北史·王轨传》:“ 宣帝 之征 吐谷浑 也, 武帝 令 轨 与 宇文伯 并从,军中进趣,皆委 轨 等, 宣帝 仰成而已。”《旧唐书·马燧传》:“造甲者必令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
- 9 进退唯谷
- 进退唯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ìn tuì wéi gǔ,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 10 进言
- 进言出自:《史记·五帝本纪》,释义:臣子向君主提出建议或劝谏。
- 11 进身
- 释义:指被录用或提升
- 12 进阶
- 通常指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如 进升官阶。或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层次上低于和没有达到质变境界。在古汉语中,“进阶”一词是“台阶”的意思。
- 13 进德修业
- 进德修业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jìn dé xiū yè,意思是 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 14 进退两难
- 进退两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ìn tuì liǎng nán,意思是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处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