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养读音
乞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请求供养。 2.收养;过继。 3.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引证解释
⒈ 请求供养。
引宋曾巩《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以乞养太夫人,得监江寧府盐税。”
⒉ 收养;过继。
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一个小厮,必是你乞养来的螟蛉之子,不着疼热,所以着他偿命。”
明沉德符《野获编·土司·土官承袭》:“武官袭替,例有貲为凭,其纪载生时邻佑,及收生妇人甚详,盖防异姓假冒,及乞养之溷也。”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宗案》:“王母平氏,妃周氏,同其妻妾子,乞养异姓男女,冒封,紊乱宗支,罪恶深重。”
⒊ 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引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公出将入相,以忠勋爵至上公,而余乞养还山,卖文为活。”
清姚莹《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状》:“先生乃决意去,遂乞养归里。”
国语词典
过继。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乞养
乞养相关词语
- 1 乞鞫
- 乞鞫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再审诉讼制度,(周朝就已经存在)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在法定时间内请求复审,即汉代的案件复审制度。复审期限为三个月。
- 2 乞讨
- 乞讨,指乞求施舍或救济。
- 3 乞巧
- 乞巧,中国岁时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 4 乞丐
- 乞丐(beggar),是一种职业。指以乞讨为生的人,也叫“叫花子”或作“要饭的”。乞丐在中国上古文字中,最早是以单音词出现的。“乞”在金文字中的意思是乞求、求讨,同时又可用为反义,指给予。“丐”又作“句”(gai),在甲骨卜辞中多作祭祀用词,指向神灵乞求,如“崇雨,句于河”,即雨大成灾,乞灵于河神。近日杭州街头惊现乞丐用支付宝和微信扫码乞讨。
- 5 乞灵
- 乞灵,求助于神灵或某种权威。
- 6 乞骸骨
- 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 ——《新唐书·列传第十九》
- 7 乞求
- 乞求,指请求给予;祈求。
- 8 乞力马扎罗山
- 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奈洛比以南约225公里,赤道与南纬3°之间,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水岭,非洲最高的山脉,也是同时是火山和雪山。
- 9 乞人憎
- 讨人厌。
- 10 乞伏姓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一个姓氏,十六国时期的西秦政权就是乞伏氏建立的政权。
- 11 乞儿向火
- 《青山庄歌》:“热客倚冰终日计,乞儿向火一群忙。”
- 12 乞怜摇尾
-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 13 乞儿乘小车
- 讽刺官职提升得快。《三国志·魏志·州泰传》“官至征虏将军,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 裴松之 注引《世语》:“ 宣王为泰会,使尚书钟繇调泰 :‘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
- 14 乞鞠
- 乞鞠是秦汉时指犯人或其家属在法定期限内请求复审的制度。《秦简·法律答词》:“以乞鞫及为人乞鞫者;狱已断乃听,且未断犹听也?狱断乃听之。”即乞鞫是在判决之后才提起,官府也在判决之后才能受理。汉代法律规定,乞鞫必须在判决后的三个月内进行,超过三个月,官府即不予受理。曹’魏取消二年徒刑以上犯罪人乞鞫制度,晋又恢复之。隋唐时虽无乞鞠之名,但有乞鞫之实。《唐律疏议·断狱》规定,徒以上案件审理完毕,皆传呼囚犯及其家属到庭,具告罪名。如囚犯不服,允许其“自理”(即乞鞠)。